材料科学导论习题解答.doc
《材料科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13. 准晶的结构特征是………………………………………( ) (A) 短程有序,长程{严 严取平向移序序. (B) 短程有序,长程{严准取平向移序序. (C) 短程有序,长程{严准取平移向序序. (D) 短程有序,长程{准准取平向移序序.
14. 向列相液晶态的结构特征是……………………………( )
(A) 短程有序,长程{取平向移有有序序. (B) 短程有序,长程{取平向移有无序序. (C) 短程有序,长程{取平向移无有序序. (D) 短程有序,长程{取平向移无无序序.
(F) 晶体点群>空间群>色群
28. 晶体按微观对称性划分出来的空间群的数目是……(
)
(A) 7
(B) 14
(C) 32
(D) 230
29. 金属Cu晶体具有立方面心晶胞,则Cu的配位数为…( )
(A) 4
(B) 6
(C) 8
(D) 12
30. 某金属原子采用A1堆积型式,其晶胞型式为………(
)
(A) 简单立方
∈ (C) T>Tc时, ∃ (铁磁相) {磁有序结构}; ∈ T<Tc时, ∃ (顺磁相) {磁无序结构}.
∈ (D) T>Tc时, ∃ (铁磁相) {磁无序结构}; ∈ T<Tc时, ∃ (顺磁相) {磁有序结构}.
35. 反铁磁性的有序-无序转变的临界温度TN称为奈尔点,(数学符
号 ∃ 表示“存在”)。那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5
∈ (B) T>Tc时, ∃ (顺磁相) {磁无序结构}; ∈ T<Tc时, ∃ (亚铁磁相) {磁有序结构}.
∈ (C) T>Tc时, ∃ (亚铁磁相) {磁有序结构}; ∈ T<Tc时, ∃ (顺磁相) {磁无序结构}.
∈ (D) T>Tc时, ∃ (亚铁磁相) {磁无序结构}; ∈ T<Tc时, ∃ (顺磁相) {磁有序结构}.
(word完整版)材料科学导论试题答案

材料科学导论试题一、必作题(每题10分,共50分)1)分析材料强化的主要方法及原理。
材料强化的原理:一是提高合金的原子间结合力,提高其理论强度,另一强化途径是向晶体内引入大量晶体缺陷,如位错、点缺陷、异类原子、晶界、高度弥散的质点或不均匀性(如偏聚)等,这些缺陷阻碍位错运动,也会明显地提高材料强度。
材料强化方法主要有:结晶强化、形变强化、固溶强化、相变强化、晶界强化等.其中结晶强化通过控制结晶条件,在凝固结晶以后获得良好的宏观组织和显微组织,从而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细化晶粒、提纯强化。
形变强化是指金属材料经冷加工塑性变形可以提高其强度。
这是由于材料在塑性变形后位错运动的阻力增加所致。
固溶强化是指通过合金化(加入合金元素)组成固溶体,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
相变强化是指合金化的金属材料,通过热处理等手段发生固态相变,获得需要的组织结构,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分为沉淀强化、马氏体强化。
在实际生产上,强化金属材料大都是同时采用几种强化方法的综合强化,以充分发挥强化能力。
2)纯铁、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铸铁在碳含量上有什么不同.通常碳含量小于0。
02%的为纯铁或熟铁,在0.02—2.1%之间的为钢,钢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在0.02-0.25%之间的叫低碳钢,强度较低、塑性和可焊性较好;在0。
25~0.60%之间的叫中碳钢,有较高的强度,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在0。
60%-2.1%之间的叫高碳钢,塑性和可焊性很差,但热处理后会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
而碳含量大于2。
1%的为铸铁或生铁.3)晶体中的缺陷有什么?晶体缺陷是指由于晶体形成条件、原子的热运动及其它条件的影响,使得原子的排列往往存在偏离理想晶体结构的区域。
这些与完整周期性点阵结构的偏离就是晶体中的缺陷。
晶体中存在的缺陷种类很多,根据几何形状和涉及的范围常可分为点缺陷、面缺陷、线缺陷几种主要类型。
点缺陷是指三维尺寸都很小,不超过几个原子直径的缺陷。
新材料科学导论期末复习题(有答案版)

一、填空题:1.材料性质的表述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谱学分析是材料成分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
3.材料的结构包括键合结构、晶体结构和组织结构。
4.材料科学与工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使用性能、材料的性质、制备/加工和结构/成分。
5.按组成和结构分,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6.高分子材料分子量很大,是由许多相同的结构单元组成,并以共价键的形式重复连接而成。
7.复合材料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两大类。
8.聚合物分子运动具有多重性和明显的松弛特性。
9.功能复合材料是指除力学性能以外,具有良好的其他物理性能并包括部分化学和生物性能的复合材料。
如有光,电,热,磁,阻尼,声,摩擦等功能。
10.材料的物理性质表述为光学性质、磁学性质、电学性质和热学性质。
11.由于高分子是链状结构,所以把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简单重复(结构)单元的个数称为聚合度。
12.对于脆性的高强度纤维增强体与韧性基体复合时,两相间若能得到适宜的结合而形成的复合材料,其性能显示为增强体与基体的互补。
(ppt-复合材料,15页)13.影响储氢材料吸氢能力的因素有:(1)活化处理;(2)耐久性(抗中毒性能);(3)抗粉末化性能;(4)导热性能;(5)滞后现象。
14.典型热处理工艺有淬火、退火、回火和正火。
15.功能复合效应是组元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与交互作用表现出的复合效应。
复合效应表现线性效应和非线性效应,其中线性效应包括加和效应、平均效应、相补效应和相抵效应。
16.新材料发展的重点已经从结构材料转向功能材料。
17.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一般是指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功能基团与聚合物骨架相结合的过程。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类型:①功能小分子固定在骨架材料上;②大分子材料的功能化;③已有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功能扩展;18.材料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催化性能和抗腐蚀性。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科学导论-习题.doc

- + - + —>1满足的组合只有三种233、432、532三 种,分别为四面体类群、八面体类群、二十面体类群C60分子:讲二十面体的顶角全部削去得截角二十面 体,出现20个正五边形得到C60结构,因为原先的20 个三角形变成20个正五边形,顶点共有60个,棱边 共有90根,仍保留二十面体群的对称性。
3、何为居里点温度Tc?从磁性材料的Tc 温度处的性 能转变模式分析材料结构的有序无序突变?答:在高温下,原子自旋的取向完全无序,表现出顺 磁性。
当低于某温度时,磁矩作顺向排列呈现铁磁性, 此时,我们将该临界温度称为房里疝。
高温的顺磁相中,自旋取向具有任意性,对称性 表现为三维空间内的球面对称,而转变为铁磁性后,1、 共价键与金属键有何异同?从它们的差异性简要说明共价键型晶体材料与金属型晶体 材料的性能差异? 答: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形成的化学键,有方向性,有饱和性。
金属键: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或离子)与自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二者的相同点是:都是外层电子公有化的结果。
共价键型晶体材料与金属键型晶体材料由于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存在将表现出不同的性 能,共价键材料由于晶体内各个键之间有确定的方位、配位数外,公用的电子对不能移动, 此类材料表现出结构稳定、熔点高、质硬脆、导电性差,一-般为绝缘体。
金剧1料由于晶体内自由电子的存在使得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晶体中的原 子在受外力作用时,有可能形成低能量的密堆结构而不易受到破坏,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 性。
2、 分别示意性画出描述材料结构的五种空间正多面体模型,他们分别属于哪三类群?以此 进一步分析C60分子的结构特点?自旋具有特定的方向,丧失无穷多个对称元素,产生对称破缺,导致有序相的产生,因为对 称性的改变不是渐变式的,故使得有序无序转变也是突变的。
4、分别画出CuZn 及AuCu3合金的可能的晶体结构图,从热力学定律F =U.TS 分析这种结构转变的突变性的 物理本质。
材料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材料导论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题目一:材料的基本分类包括哪些?答案:常见的材料分类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题目二:以下哪种材料属于金属材料?A. 玻璃B. 陶瓷C. 铝D. 塑料答案:C. 铝题目三:复合材料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组成,具有综合利用不同材料的特点的优势,如高强度、高韧性、轻量化等。
题目四:在材料测试过程中,下列哪种测试方法可以得到材料的硬度值?A. 拉伸试验B. 弯曲试验C. 冲击试验D. 巴氏硬度试验答案:D. 巴氏硬度试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题目五:请简述金属材料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答: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导电、导热等特点,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铁、铝、铜等。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电子等领域。
在机械制造领域,金属材料被用于制造强度要求高的零部件,如汽车发动机、飞机结构等。
在建筑领域,金属材料常用于建筑结构中,如钢结构、铝合金窗户等。
在电子领域,金属材料被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如导线、电路板等。
金属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题目六:什么是非金属材料?请列举三种非金属材料并简要介绍其应用。
答:非金属材料是指那些不含金属元素或金属化合物的材料,其特点一般是密度低、导电性能差、导热性能差等。
常见的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塑料和纤维素材料。
陶瓷材料具有高温耐久性和化学稳定性,在航空航天、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塑性,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电子等行业。
纤维素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密度,常用于纸制品、纺织品等领域。
题目七:什么是复合材料?请说明复合材料的优点并列举两类复合材料。
答: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经过一定的工艺和结合方式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复合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 综合利用材料的优点,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例如高强度、高韧性、轻量化等。
2. 具有可调性,通过改变复合材料中各材料的组合比例和结构,可以调节复合材料的性能。
材料科学导论习题解答

材料科学导论习题解答材料科学导论习题解答材料科学导论作业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1. 氧化铝既牢固又坚硬而且耐磨,为什么不用来制造榔头?[答] 因为Al2O3的耐震性不佳,且脆性较高,不适合做榔头的材料。
2. 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或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氯化钠、环氧树脂、混凝土、镁合金、玻璃钢、沥青、碳化硅、铅-锡焊料、橡胶、纸杯[答] 金属有黄铜、铅-锡焊料、镁合金。
陶瓷有氯化钠、碳化硅。
聚合物有环氧树脂、橡胶、沥青、纸杯。
复合材料有混凝土、玻璃钢。
3. 下列用品选材时,哪些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具有特别重要性:汽车曲柄轴、电灯泡灯丝、剪刀、汽车挡风玻璃、电视机荧光屏[答] 汽车曲柄轴的疲劳寿命最为重要。
电灯泡灯丝的熔点需高,其发光性能要强。
剪刀的刀刃的硬度要强。
汽车挡风玻璃的光的穿透性要强。
电视机荧光屏光学的颜色及其他穿透性各种光学特性极重要。
4. 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有哪些效应?请举例说明。
[答] 通常把粒子尺寸小于0.1μm(10nm)的颗粒称为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有以下效应:⑴ 小尺寸效应⑵ 表面效应⑶ 量子尺寸效应⑷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举例略第二章原子结构1. 原子序数为12的Mg有三个同位素:78.70%的Mg原子有12个中子,10.13%的Mg原子有13个中子,11.17%的Mg原子有14个中子,计算Mg的原子量。
[答] M = 0.7870×(12+12)+0.1013×(12+13)+0.1117×(12+14) = 24.3247 g/m ol2. 试计算原子N壳层内的最大电子数,若K、L、M和N壳层中所有的能级都被填满,试确定该原子的原子序数。
[答] N壳层内最大电子数为2×42 = 32。
但考虑能级交错:N壳层内刚刚达到最大电子数时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3d104p65s24d105p66s24f14,该原子的原子数为70。
(完整版)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搭配: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教材)

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科学概论1.氧化铝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但为什么不能用来制造榔头?答:氧化铝脆性较高,且抗震性不佳。
2.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环氧树脂、混泥土、镁合金、玻璃钢、沥青、碳化硅、铅锡焊料、橡胶、纸杯答:金属:黄铜、镁合金、铅锡焊料;陶瓷:碳化硅;聚合物:环氧树脂、沥青、橡胶、纸杯;复合材料:混泥土、玻璃钢3.下列用品选材时,哪些性能特别重要?答:汽车曲柄:强度,耐冲击韧度,耐磨性,抗疲劳强度;电灯泡灯丝:熔点高,耐高温,电阻大;剪刀:硬度和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汽车挡风玻璃:透光性,硬度;电视机荧光屏:光学特性,足够的发光亮度。
第二章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1.下列电子排列方式中,哪一个是惰性元素、卤族元素、碱族、碱土族元素及过渡金属?(1) 1s2 2s2 2p6 3s2 3p6 3d7 4s2(2) 1s2 2s2 2p6 3s2 3p6(3) 1s2 2s2 2p5(4) 1s2 2s2 2p6 3s2(5) 1s2 2s2 2p6 3s2 3p6 3d2 4s2(6) 1s2 2s2 2p6 3s2 3p6 4s1答:惰性元素:(2);卤族元素:(3);碱族:(6);碱土族:(4);过渡金属:(1),(5)2.稀土族元素电子排列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答:稀土族元素的电子在填满6s态后,先依次填入远离外壳层的4f、5d层,在此过程中,由于电子层最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分布没有变化,这些元素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故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
3.描述氢键的本质,什么情况下容易形成氢键?答:氢键本质上与范德华键一样,是靠分子间的偶极吸引力结合在一起。
它是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很强、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结合所形成的物理键。
当氢原子与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或原子团)X结合成分子时,氢原子的一个电子转移至该原子壳层上;分子的氢变成一个裸露的质子,对另外一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Y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与Y之间形成氢键。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搭配: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教材)之欧阳结创编

材料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材料科学概论1.氧化铝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但为什么不能用来制造榔头?答:氧化铝脆性较高,且抗震性不佳。
2.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环氧树脂、混泥土、镁合金、玻璃钢、沥青、碳化硅、铅锡焊料、橡胶、纸杯答:金属:黄铜、镁合金、铅锡焊料;陶瓷:碳化硅;聚合物:环氧树脂、沥青、橡胶、纸杯;复合材料:混泥土、玻璃钢3.下列用品选材时,哪些性能特别重要?答:汽车曲柄:强度,耐冲击韧度,耐磨性,抗疲劳强度;电灯泡灯丝:熔点高,耐高温,电阻大;剪刀:硬度和高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汽车挡风玻璃:透光性,硬度;电视机荧光屏:光学特性,足够的发光亮度。
第三章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1.下列电子排列方式中,哪一个是惰性元素、卤族元素、碱族、碱土族元素及过渡金属?(1) 1s2 2s2 2p6 3s2 3p6 3d7 4s2(2) 1s2 2s2 2p6 3s2 3p6(3) 1s2 2s2 2p5(4) 1s2 2s2 2p6 3s2(5)1s2 2s2 2p6 3s2 3p6 3d2 4s2(6) 1s2 2s2 2p6 3s2 3p6 4s1答:惰性元素:(2);卤族元素:(3);碱族:(6);碱土族:(4);过渡金属:(1),(5)2.稀土族元素电子排列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答:稀土族元素的电子在填满6s态后,先依次填入远离外壳层的4f、5d层,在此过程中,由于电子层最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分布没有变化,这些元素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故处于周期表的同一空格内。
3.描述氢键的本质,什么情况下容易形成氢键?答:氢键本质上与范德华键一样,是靠分子间的偶极吸引力结合在一起。
它是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很强、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结合所形成的物理键。
当氢原子与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或原子团)X结合成分子时,氢原子的一个电子转移至该原子壳层上;分子的氢变成一个裸露的质子,对另外一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Y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与Y之间形成氢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导论习题解答
材料科学导论家庭作业第一章材料科学导论1。
氧化铝坚硬耐磨。
为什么不用它来做锤子呢?[A] Al2O3不适合作为锤片材料,因为其抗冲击性差且脆性高。
2.将下列材料分为金属、陶瓷、聚合物或复合材料:
黄铜、氯化钠、环氧树脂、混凝土、镁合金、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沥青、碳化硅、铅-2。
将下列材料分为金属、陶瓷、聚合物或复合材料:
黄铜、氯化钠、环氧树脂、混凝土、镁合金、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沥青、碳化硅和铅:汽车曲轴、灯泡灯丝、剪刀、汽车挡风玻璃和电视屏幕的疲劳寿命最为重要。
灯泡灯丝的熔点需要高,并且其发光性能强。
剪刀的刀刃硬度更大。
汽车挡风玻璃发出的光线穿透力更强。
电视屏幕的光学颜色和其他穿透性光学特性极其重要。
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个例子。
[A]一般来说,粒径小于
0.1 μm(10纳米)的粒子称为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具有以下效果:
(1)小尺寸效应(2)表面效应(3)量子尺寸效应(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一个简单的例子第二章原子结构1。
原子序数为12的镁有三种同位素:
78.70%的镁原子有12个中子,10.13%的镁原子有13个中子,
11.17%的镁原子有14个中子。
计算镁的原子量。
[A]M=0.7870×(12±12)0.1013×(12±13)0.1117×(12±14)=24.3247克/摩尔
2。
尝试计算一个原子N壳层中的最大电子数。
如果K,L,M和N 壳层中的所有能级都被填满,试着确定原子的原子序数。
[:N壳层中的最大电子数是2×42=32。
但是考虑能量级交错:
当N壳层中的电子数刚刚达到最大值时,电子构型为:
1s 22s 22 p 63s 23 p 64s 23d 104 p 65s 24d 105 p 66s 24 f 14,原子序数70。
(本书标题中的原始解决方案:
n壳层中有2 6 10 14=32个电子,k、l、m和n壳层中有2 8 18 32=60个电子,所以原子序数是60。
)3 .当K、L、M、N和Q壳层中的所有能级都被填满时,尝试计算O原子壳层中的最大电子数,并确定原子数。
[:氧壳层中的最大电子数是2×52=50。
但是考虑能量级交错:
当壳层中的电子数刚刚达到最大值时,电子配置为:
1s 22s 22 p 63s 23 p 64s 23d 104 p 65s 24d 105 p 66s 24 f 145d 106 p 67s 25 f 146d 105g 18,原子序数130。
(本书标题中的原始解决方案: O壳层中有2 6 10 14 18=50个电子,K、L、M、N和O壳层中有2 8 18 32 50=110个电子,所以原子序数是110。
)4 .试着解释四种原子的结合力,并举例说明。
[甲]金属债券: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和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键称为金属键。
它的基本特征是电子共享、无饱和和无方向性。
例如:
汞、铝、铁、钨.
离子键:
金属原子将最外层的电子给予非金属原子,使其成为带正电的正
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价电子,成为带负电的负离子,正负离子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
它的基本特征是用离子代替原子作为结合单元。
大多数盐、碱和金属氧化物主要通过离子键结合,例如: 氯化钠、氧化镁.
共价键:
共价键是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电负性差别很小。
共价键是方形的——灯泡灯丝的熔点需要很高,并且其发光性能很强。
剪刀的刀刃硬度更大。
汽车挡风玻璃发出的光线穿透力更强。
电视屏幕的光学颜色和其他穿透性光学特性极其重要。
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个例子。
[A]一般来说,粒径小于0.1 μm(10纳米)的粒子称为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具有以下效果:
(1)小尺寸效应(2)表面效应(3)量子尺寸效应(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一个简单的例子第二章原子结构1。
原子序数为12的镁有三种同位素:
78.70%的镁原子有12个中子,10.13%的镁原子有13个中子,
11.17%的镁原子有14个中子。
计算镁的原子量。
[A]M=0.7870×(12±12)0.1013×(12±13)0.1117×(12±14)=24.3247克/摩尔2。
尝试计算一个原子N壳层中的最大电子数。
如果K,L,M和N 壳层中的所有能级都被填满,试着确定原子的原子序数。
[:N壳层中的最大电子数是2×42=32。
但是考虑能量级交错:
当N壳层中的电子数刚刚达到最大值时,电子构型为:
1s 22s 22 p 63s 23 p 64s 23d 104 p 65s 24d 105 p 66s 24 f 14,原子
序数70。
(本书标题中的原始解决方案:
n壳层中有2 6 10 14=32个电子,k、l、m和n壳层中有2 8 18 32=60个电子,所以原子序数是60。
)3 .当K、L、M、N和Q壳层中的所有能级都被填满时,尝试计算O原子壳层中的最大电子数,并确定原子数。
[:氧壳层中的最大电子数是2×52=50。
但是考虑能量级交错:
当壳层中的电子数刚刚达到最大值时,电子配置为:
1s 22s 22 p 63s 23 p 64s 23d 104 p 65s 24d 105 p 66s 24 f 145d 106 p 67s 25 f 146d 105g 18,原子序数130。
(本书标题中的原始解决方案: O壳层中有2 6 10 14 18=50个电子,K、L、M、N和O壳层中有2 8 18 32 50=110个电子,所以原子序数是110。
)4 .试着解释四种原子的结合力,并举例说明。
[甲]金属债券: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和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键称为金属键。
它的基本特征是电子共享、无饱和和无方向性。
例如:
汞、铝、铁、钨.
离子键:
金属原子将最外层的电子给予非金属原子,使其成为带正电的正离子,非金属原子获得价电子,成为带负电的负离子,正负离子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
它的基本特征是用离子代替原子作为结合单元。
大多数盐、碱和金属氧化物主要通过离子键结合,例如: 氯化钠、氧化镁.
共价键:
共价键是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电负性差别很小。
共价键有一个公式:β (α β)共晶αⅱ。
4.试解释铁-铁状态图中各相区、特征点和特征线的含义。
[A]每个相区的描述见下面的铁-铁3C相图。
点J是包晶点。
当合金在平衡结晶过程中冷却到1495℃时,B点组分的L和H 点组分的δ发生包晶反应生成A:c点是共晶点。
当合金在平衡结晶过程中被冷却到1148℃时,碳点成分的L发生共晶反应,生成了电子点成分的A点和Fe3C。
共晶反应在恒温下进行,反应过程中L、A 和Fe3C共存。
反应式为:
共晶反应的产物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称为莱特,用勒表示。
点S是共析点。
当合金在平衡结晶过程中冷却至727℃时,S点的组分A发生共析反应,生成P点的组分F和Fe3C。
共析反应在恒温下进行,反应过程中三相A、F和Fe3C共存,反应式如下: HJB是包晶反应线。
碳含量为0.09% ~ 0.53%的铁碳合金在平衡结晶过程中都发生包晶反应。
ECF是共晶反应线。
碳含量在2.11% ~ 6.69%的铁碳合金在平衡结晶过程中发生共晶反应。
PSK是共析反应线。
对于碳含量在0.0218%至6.69%之间的铁碳合金,在平衡结晶过程中会发生共析反应。
PSK被称为A1线。
全球服务热线。
当合金冷却时,F开始从A 中析出的临界温度线,通常称为A3线。
ES线。
碳在A中的固溶体线通常称为Acm线。
在1148℃时,由于大量的碳溶解在A中,其含量可达2.11%,而在727℃时仅为0.77%。
因此,当从1148℃冷却到
727℃时,Fe3C将从A中析出,这被称为二次渗碳体Fe3C2。
PQ线。
碳溶解线在F中,但F中溶解碳的量在727℃时最大,碳质量分数可达0.0218%,而在室温时仅为0.0008%。
因此,当碳质量分数大于0.0008%的铁碳合金从727℃冷却至室温时,Fe3C将从F中析出,析出的渗碳体为三次渗碳体Fe3C3。
PQ线也是Fe 3C3从F中沉淀的临界线.5.简要说明以下金属材料缩写符号的类别及其平均碳含量:
20、16Mng、12Cr1MoV、0Cr18NI9Ti、31
4、316升.[A] 20:
碳含量为0.2% 16Mng的碳钢:
碳含量为0.16% 12Cr1MoV:
碳含量为0.12% 0Cr18NI9Ti:
碳含量小于0.0218% 314:
国际符号:
碳含量为0.1% 316升:
碳含量小于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