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42全国年7月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全国2016年7月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6年7月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6年7月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和答案全国2009年7月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传播学诞生于( B )1-6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2.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主要贡献是倡导并确立了(B )2-31A.内容分析法B.实地调查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3.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报纸上的排印错误、电视中的图像失真、人际谈话中的各种干扰等都属于传播过程中的( B )3-47A.失误B.噪音C.杂音D.混声4.在抽样调查中,样本的抽取必须遵循(A )4-67A.随机原则B.总体原则C.间距原则D.等距原则5.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不包括(B )5-111/113A.授予社会地位的功能B.传递文化的功能C.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D.麻醉精神的功能6.赖特在拉斯韦尔研究的基础上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了重要补充,认为传播具有( D )5-105A.信息功能B.发展个性的功能C.社会整合功能D.娱乐功能7.《论自由》一书的作者是(A )6-133A.穆勒B.弥尔顿C.洛克D.杰弗逊8.拉斯韦尔传播模式有五个环节,传播学对其中第一个环节的研究称为( B )3-43A.受众研究B.控制研究C.内容研究D.媒介研究9.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 D )3-45A.维纳B.韦弗C.贝尔D.申农10.从信息流量的角度看,人们对某个电视广告之所以产生了逆反心理,原因在于该广告(A )7-165A.播出次数太多B.画面切换太快C.播出次数太少D.画面切换太慢1l.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C )8-190A.“地球村”B.“媒介有冷热之分”C.“媒介即信息”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12.时效性最差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C )8-185A.报纸B.广播C.杂志D.电视13.在美国,系统的受众调查始于20世纪( B )9-219A.20年代初B.30年代初C.40年代初D.50年代初14.赫尔塔·赫佐格发现,许多妇女收听连续广播剧的动机是( B )9-206A.获得信息B.满足心理需要C.相互交往D.获取文化知识15.有关大众传播效果最早的实证研究是( B )10-239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分析研究B.培因基金会关于电影对青少年影响研究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说服方法研究D.伊里县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影响研究16.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对大众传播事业的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其中一个全新的问题是( C )13-351A.“黄毒”泛滥B.版权纠纷C.“黑客”骚扰 D.侵犯知识产权17.“沉默的螺旋”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D )11-280A.沉默B.无知C.抗争D.恐惧18.按照“知识沟”理论的观点,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之间的知识鸿沟,趋向于(C )11-289A.缩小B.消失C扩大 D.稳定19.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其直接策源地在( A )12-313A.英国B.美国C.德国D.加拿大20.霍夫兰等人关于“说服与态度改变”的实证研究始于( C )10-245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二十世纪二十年代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试题及答案汇总

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试题及答案汇总

00642 传播学概论试题2002-2013 试题及答案汇总2002 年(上)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强调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关系的传播效果理论是AA.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B. “培养”理论C. “意见领袖”论D. “沉默的螺旋”理论2. J •赖利和M •赖利创建了DA.控制论模式B. 5W模式C.德福勒模式D.社会系统模式3 .直接导致“魔弹”论被否定的理论是AA.有限效果论B.新的强效力论C.适度效果论D.信源的可信性效果论4. 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BA.普遍性B.抽象性C.有效性D.指说性5.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DA.有限效果论B.议程设置论C. “魔弹”论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6. 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领袖人物是DA.卢卡奇B.葛兰西C.霍夫兰D.霍克海默7.最早提出“把关”概念的是AA.卢因B.霍克海默C.施拉姆D.拉斯韦尔8. “沉默的螺旋”理论着重研究DA.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B.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C.大众传播对社会行为的影响D.大众传播同舆论及社会心理的关系9.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完善了DA.怀特的把关研究B.霍夫兰的把关研究C.布里德的潜网研究D.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10. 符号制作涉及到信息流通过程的CA.译码B.编码C.编码和译码D.反馈11.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B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B.媒介即讯息C.冷、热媒介之分D.全球一村12. 可以解释“电视观众往往会在他们方便的时候收看电视节目”的理论是DA.认识连贯论B.实用论C.使用与满足论D.可获得性(易得性)论13. 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AA.康德B.施拉姆C.申农D.维纳14. 梅罗维茨的理论认为,应当把情境视为AA.信息系统B.社会系统C.环境系统D.组织系统15. 大众传播的反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CA.直接性B. 一次性C.延迟性D.及时性16. 大众传播最典型的功能障碍是DA.麻醉精神的功能的失调B.娱乐功能的失调C.文化传递功能的失调D.环境监测功能的失调17 . “魔弹论”出现于BA. 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B. 20世纪初到30 年代末C. 20 世纪初到40 年代末D. 20 年代初到50 年代末18. 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任何事情,而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这种观点是CA.传播功能的自我中心说B.传播功能的工具说C.传播功能的“游戏说”D.传播功能的“发展个性”说19. 控制论模式使传播模式从“单向直线性”变为DA.多维单向性B.双向直线性C.单向循环性D.双向循环性20. 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称为C1A.受控C.施控21.传播学最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是BA.问卷调查法B.抽样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D.内容分析法22. 传统学派对传播现状的态度是BA.中立B.肯定C.否定D.批判23.能完整地对网络传播中的信息流通形式加以概括的提法是BA.互动对话式B.点对面C.点对点D.电子对话式24. 刊登广告所施的传播影响是CA.自由选择的B.任意性的C.有意图的D.强制性的25. 涉及心理过程的实验,要在隔音室中进行,以消除外界之光与声等对心理过程的干扰、这个实验中光与声是C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实验对象26. 传播学研究中的传播学派是由CA.欧洲学者创立的B.亚洲学者创立的1C.美国学者创立的D.非洲学者创立的27.网络传播的新动态之一是CA. “拉”技术的出现B. “拉”技术的深化C. “推”技术的出现及其应用D. “推”技术代替拉技术28. 小组讨论或座谈会属于DA.组织传播B.人际传播C.社会传播D.群体传播29. 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是BA.历史比较法B.内容分析法C.逻辑归纳法D.客观描述法30. 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CA.拉斯韦尔模式B.申农一一韦弗模式C.奥斯古德一一施拉姆模式D.德福勒模式二、多项选择题31. 如果消费者对某些广告的大肆宣传已感到厌烦时广告仍然继续“狂轰滥炸”,其效果适得其反。

传播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参考

传播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参考

202X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真题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可以把传播分为五个层次,其中位于第三层次的是( )A.群众传播B.群体传播C.自我传播D.人际传播2.20世纪70年代起屡次到我国访问并带来了有关传播学信息的学者是( )A.施拉姆B.卢因C.拉斯韦尔D.霍夫兰3.以下选项中,属于操纵论模式的是( )A.布雷多克模式B.德弗勒模式C.申农—韦弗模式D.拉斯韦尔模式4.在传播研究中,问卷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 )A.传播效果研究B.内容分析C.传播媒介研究D.操纵分析5.《论出版自由》的作者是( )A.洛克B.卢梭C.伏尔泰D.弥尔顿6.巴斯把传播媒介的把关行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 ) A. B.自由撰稿者C.编辑D.特约评论员7.群众传播中最重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 )A.新闻信息B.商业信息C.教育信息D.娱乐信息8.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开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电子传播时期也叫( )A.部落前文化时期B.部落文化时期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9.与受众的选择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成语是( )A.各取所需B.见仁见智C.爱屋及乌D.择善而从10.霍夫兰等学者研究发觉,传播者的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即传播者的信誉和( )A.专业权威性B.工作经历C.受教育程度D.社会地位11.蒂奇诺等学者在“知识沟〞理论中指出,导致“知识沟〞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人们( ) A.社交范围的差异 B.传播技能的差异C.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D.已有知识存储的差异12.罗杰斯认为传播学批判学派有5个特征,其中之一是( )A.思辨的B.具体实证的C.定量的D.注重效果研究的13.在组织内部有很多不按组织指定的“职能线路〞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这种活动的沟通渠道是( )A.正式沟通渠道B.非正式沟通渠道C.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D.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14.美国培因X会关于电影对青年少影响的一系列调查,是有关群众传播效果最早的实证研究。

2012年07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2年07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可以把传播分为五个层次,其中位于第二层次的是( D)A.大众传播B.群体传播C.自我传播D.人际传播2.1949年,首次从学科角度整理、总结此前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成果的学者是( B)A.卢因B.施拉姆C.拉斯韦尔D.霍夫兰3.布雷多克在拉斯韦尔5W模式基础上提出了7W模式,其中增加的因素是动机和( D)A.理解B.记忆C.选择D.情景4.误差最小的抽样形式是( C)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5.有学者把传播的个人功能分为自我中心性和社交性两种。

这位学者是( A)A.皮亚杰B.霍克海姆C.托尔曼D.斯蒂芬森6.“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如报纸的读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的把关模式是( D)A.怀特的把关模式B.巴斯的把关模式C.卢因的把关模式D.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7.内容分析是研究传播内容的一种方法,按照贝雷尔森的定义,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C)A.客观、思辨、定性B.实证、系统、定性C.客观、系统、定量D.实证、思辨、定量8.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文字印刷传播时期也叫( C)A.部落前文化时期B.部落文化时期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9.按照选择性因素理论的观点,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第二关是受众的( D)A.选择性注意B.选择性暴露C.选择性记忆D.选择性理解10.20世纪70年代至今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提出的关于传播效果的主要观点是( A) A.“议程设置理论”B.“两级传播理论”C.“有限效果理论”D.“说服性传播理论”11.格伯纳等学者提出的“培养理论”特别强调一种传播媒介在“培养”人们形成“共识”方面的作用,这种传播媒介是( C)A.报纸B.广播C.电视D.网络12.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B)A.克拉帕B.哈贝马斯C.盖洛普D.麦克卢汉13.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的社会心理学家是( C)A.霍夫兰B.施拉姆C.卢因D.拉扎斯菲尔德14.“新闻媒介历来没有发挥过独立的作用,也从来没有摆脱权力的操纵。

全国2005年7月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卷

全国2005年7月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卷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全国2005年7月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大众传播科学”这一概念第一个提出者是( )。

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C.卢因D.施拉姆2.人类传播活动最基本的层次(基础)是( )。

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大众传播3.从理论上透彻说明“过程研究”重要性的传播学者是( )。

A.拉斯韦尔B.布雷多克C.戴维·伯格D.施拉姆4.布雷多克7W模式是在5W模式上增添了两个环节,一个是情景,再一个是( )。

A.噪音B.反馈C.社会系统D.动机5.控制论模式的主要贡献是引入了( )。

A.信源B.信道C.信宿D.反馈6.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了重要的补充,指出传播具有第四种功能,即( )。

A.议程设置功能B.授予地位功能C.娱乐功能D.监测环境功能7.在大众传播的多种功能中最为显露的功能是( )。

A.环境监测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文件传递功能D.娱乐功能8.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新增了一项“动员功能”,其实该功能可以归属于拉斯韦尔提出的( )。

A.环境监测功能B.议程设置功能C.文件传递功能D.社会协调功能9.控制研究针对的是( )。

1 全国2005年7月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卷全国2005年7月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卷 2 A.传播者 B.受众C.媒介D.政府10.《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是( )。

A.李普曼B.拉斯韦尔C.施拉姆D.阿特休尔11.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之后的是( )。

A.集权主义报刊理论B.集团垄断报刊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12.以下观点不属于...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是( )。

全国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

全国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传播学研究的______方法指的是控制论方法、信息论方法、系统论方法等“三论”方法。

2.我们要反对______,是因为它具有某种欺骗性和误导性,蒙着真实的面纱,使受众判断失误,信以为真,进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3.心理学家斯蒂芬森提出了传播的______功能和快乐功能。

4.传播谋略的运筹与决断的有利原则具体标准是______、耗时最少、耗力最小、开支最小、风险最小。

5.拉扎斯菲尔德在其著作______中提出了著名的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模式等理论。

6.西方媒介体系、东方媒介体系、南方媒介体系是阿特休尔在______一书中提出的。

7.符号是负载和传播信息的______。

8.依据传播规律提出传播对策、通过分析传播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是传播学发展中的______趋势的两个具体表现。

9.当受众的思想感情同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某些相通、相谐、共振时,就是______心理的出现。

10.传播技巧的特点包括独立性、稳定性、______。

11.传播的特点包括______;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同性和互动性;永恒性和历史性。

12.互动媒介三个显著特点是高度的综合性、充分的______、方便性和快捷性。

13.从信息研究的纵剖面看,依次出现的理论有技术信息论、语义信息论、______。

14.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最本质特征是______。

15.______是指传播者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6.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的“三功能”不包括( )。

A.监视社会环境B.协调社会关系C.传衍社会遗产D.提供娱乐17.在下列新闻传播者的专业性权利中,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是( )A.报道权B.批评权C.专业保密权D.安全保护权18.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中的人类传播总体论是对( )。

全国2014年7月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4年7月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E.拉扎斯菲尔德
正确答案:AE(1分)教材P59
27、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道德谴责B.社会劝诚
C.依法预审D.舆论制约
E.法律惩罚
正确答案:ABD(1分)教材P111
28、美国学者约翰.梅里尔等按照传统方式,把人类文化分为【】
A.精英文化B.通俗文化
C.大众文化D.专业文化
E.传统文化
A.约翰.弥尔顿B.约翰.厄斯金
C.托马斯.杰弗逊D.乔治.华盛顿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20
13、开发最早、存在时间最久的媒介产业是【】
A.互联网产业B.广告产业
C.印刷媒介产业D.电子媒介产业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46
14、20世纪60年代发行且始终保持在25(卜280万份,成为世界杂志业发行标杆的美国杂志是【】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64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C.“个人差异”研究D.“火星人入侵”的恐慌研究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18
24、罗杰斯把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
A.采用阶段B.关心阶段
C.试用阶段D.评价阶段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23
25、1972年首次提出议程设置理论的学者是【】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传播学概论真题2013年7月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传播学概论真题2013年7月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真题2013年7月(总分100, 做题时间150分钟)课程代码:00642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非正式传播的是SSS_SINGLE_SELA 自上而下的传播B 自下而上的传播C 纵向传播D 不按组织职能线路的传播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D2.大众传播的信息流动基本上属于SSS_SINGLE_SELA 横向流动B 多向流动C 单向流动D 双向流动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C3.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可以把传播分为五个层次,从小到大位于第四层次的是SSS_SINGLE_SELA 大众传播B 群体传播C 组织传播D 人际传播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C4.世界上最早的大众化报纸诞生于SSS_SINGLE_SELA 18世纪初B 19世纪初C 18世纪中叶D 19世纪中叶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D5.传播学早期的几个奠基人中有两个来自欧洲,一个是卢因,另一个是SSS_SINGLE_SELA 拉扎斯菲尔德B 拉斯韦尔C 霍夫兰D 赖特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6.首次从学科角度整理、总结以往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成果的学者是SSS_SINGLE_SELA 李普曼B 拉扎斯菲尔德C 霍夫兰D 施拉姆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D7.在传播学中,认知—表述过程也被称为SSS_SINGLE_SELA 发信B 受信C 编码D 译码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C8.下列传播模式中属于控制论模式的是SSS_SINGLE_SELA 德福勒模式B 拉斯韦尔模式C 申农—韦弗模式D 布雷多克模式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9.在传播学研究中,问卷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SSS_SINGLE_SELA 语义分析B 符号分析C 传播效果研究D 随机抽样研究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C10.在控制实验中,要使各组被试对象的个别差异对实验效果的影响互相抵消,对这些对象的分组应该采用SSS_SINGLE_SELA 平衡分组B 结构分组C 随机分组D 恒定分组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C11.内容分析是研究传播内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三个特点,即SSS_SINGLE_SELA 客观、系统、定量B 全面、准确、完整C 客观、系统、定性D 全面、准确、规范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12.在控制实验中,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SSS_SINGLE_SELA 控制组B 实验组C 观测组D 比较组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13.赖特对传播的功能作了重要补充和阐述,指出传播具有第四种功能即SSS_SINGLE_SELA 信息功能B 娱乐功能C 社会整合功能D 麻醉精神功能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B14.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被称为SSS_SINGLE_SELA “工具说”B “游戏说”C “社交说”D “麻醉说”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B15.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传播三个功能中被赖特改称为“社会化”的是SSS_SINGLE_SELA 环境监测功能B 社会协调功能C 文化传递功能D 授予地位功能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C16.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中有若干把关人,他们的作用是SSS_SINGLE_SELA 相同的B 不同的C 有主次之分的D 有长期和临时之分的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17.巴斯把大众传媒的把关分为两个阶段,并认为第二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SSS_SINGLE_SELA 记者B 编辑C 传媒经营者D 传媒所有者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B18.从信息流量的角度看,人们对某个电视广告之所以产生了逆反心理,原因往往在于该广告SSS_SINGLE_SELA 播出次数太多B 播出次数太少C 画面切换太快D 画面切换太慢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19.大众传播中最重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SSS_SINGLE_SELA 新闻信息B 商业信息C 文化信息D 娱乐信息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20.时效性最差的大众传播媒介是SSS_SINGLE_SELA 报纸B 广播C 杂志D 电视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C21.德国一个物理学家在1888年用实验证明了英国科学家马克斯韦尔关于无线电波的预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 年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非正式传播的是
A、自上而下的传播
B、自下而上的传播
C、纵向传播
D、不按组织职能线路的传播
2、大众传播的信息流动基本上属于.
A、横向流动
B、多向流动
C、单向流动
D、双向流动
3、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可以把传播分为五个层次,从小到大位于第四层次的是
A、大众传播
B、群体传播
C、组织传播
D、人际传播
4、世界上最早的大众化报纸诞生于
A、18 世纪初
B、19 世纪初
C、18 世纪中叶
D、19 世纪中叶
5、传播学早期的几个奠基人中有两个来自欧洲,一个是卢因,另一个是
浙00642# 传播学概论试题第1 页共6 页
A、拉扎斯菲尔德
B、拉斯韦尔
C、霍夫兰
D、赖特
6、首次从学科角度整理、总结以往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成果的学者是
A、李普曼
B、拉扎斯菲尔德
C、霍夫兰
D、施拉姆
7、在传播学中,认知—表述过程也被称为
A、发信
B、受信
C、编码
D、译码
8、下列传播模式中属于控制论模式的是
A、德福勒模式
B、拉斯韦尔模式
C、申农—韦弗模式
D、布雷多克模式
9、在传播学研究中,问卷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
A、语义分析
B、符号分析
C、传播效果研究
D、随机抽样研究
1O、在控制实验中,要使各组被试对象的个别差异对实验效果的影响互相抵消,对这些对象的分组应该采用
A、平衡分组
B、结构分组
C、随机分组
D、恒定分组
11、内容分析是研究传播内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三个特点,即
A、客观、系统、定量
B、全面、准确、完整
C、客观、系统、定性
D、全面、准确、规范
12、在控制实验中,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
A、控制组
B、实验组
C、观测组
D、比较组
13、赖特对传播的功能作了重要补充和阐述,指出传播具有第四种功能即
A、信息功能
B、娱乐功能
C、社会整合功能
D、麻醉精神功能
14、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被称为
A、“工具说”
B、“游戏说”
C、“社交说”
D、“麻醉说”
浙00642# 传播学概论试题第2 页共6 页
15、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传播三个功能中被赖特改称为“社会化”的是
A、环境监测功能
B、社会协调功能
C、文化传递功能
D、授予地位功能
16、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中有若干把关人,他们的作用是
A、相同的
B、不同的
C、有主次之分的
D、有长期和临时之分的
17、巴斯把大众传媒的把关分为两个阶段,并认为第二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
A、记者
B、编辑
C、传媒经营者
D、传媒所有者
18、从信息流量的角度看,人们对某个电视广告之所以产生了逆反心理,原因往往在于
该广告
A、播出次数太多
B、播出次数太少
C、画面切换太快
D、画面切换太慢
19、大众传播中最重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
A、新闻信息
B、商业信息
C、文化信息
D、娱乐信息
20、时效性最差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A、报纸
B、广播
C、杂志
D、电视
21、德国一个物理学家在 1888 年用实验证明了英国科学家马克斯韦尔关于无线电波的
预言。

这个物理学家是
A、贝尔
B、马克尼
C、波波夫
D、赫兹
22、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文字印刷传播时期被他称为
A、.部落前文化时期
B、部落文化时期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23、美国较早开展广播收听率调查的主要原因是广播的普及和
A、听众对广播的兴趣
B、听众对广告的兴趣
C、广告商对听众的兴趣
D、广告商对广播的兴趣
24、按照选择性因素理论的观点,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最后一关是受众
浙00642# 传播学概论试题第3 页共6 页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暴露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理解
25、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在 1940 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调查了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
民投票意向的影响,这次调查叫
A、培因调查
B、盖洛普调查
C、伊里调查
D、尼尔森调查
26、卡兹、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认为
A、意见领袖未必是大人物
B、意见领袖的影响力都是综合的
C、意见领袖未必接触大众传播
D、意见领袖集中在特定的社会阶层
27、“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
A、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因时而异
B、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
C、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因人而异
D、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是有限的
28、格伯纳特别强调一种传播媒介在“培养”人们形成“共识”方面的作用,这种传
播媒介是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29、传播学批判学派发源于
A、澳洲
B、欧洲
C、美洲
D、亚洲
30、《数字化生存》的作者认为,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一个典型特点是:所有的智慧都集中在信息的
A、传播者
B、接收者
C、储存方式
D、传送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O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有学者把传播定义为有意图地施加影响的行为。

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行为的是
A、宣传法律
B、传授知识
C、推广技术
D、刊登广告
浙00642# 传播学概论试题第4 页共6 页
E、推销商品
32、大众传播的功能被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归纳为
A、维护秩序
B、授予地位
C、麻醉精神
D、转移社会风气
E、重申社会准则
33、受众使用传媒、接收媒介信息的基本动机是
A、消遣娱乐
B、满足信息需求
C、满足心理需求
D、满足相互交往的需要
E、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
34、格伯纳把大众传播比作
A、缓和社会矛盾的“熔炉”
B、反映社会现实的“镜子”
C、维护现存社会制度的“文化武器”
D、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
E、现代社会的“门区把关人”
35、下列学者中属于传播学传统学派的有
A、拉斯韦尔
B、马尔库塞
C、阿特休尔
D、哈贝马斯
E、拉扎斯菲尔德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6、自我传播
37、文化传递功能
38、个人差异论
39、议程设置功能
40、《权力的媒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简述拉斯韦尔对创建传播学的贡献。

浙00642# 传播学概论试题第5 页共6 页
42、确定抽样调查的样本量应考虑哪些因素?
43、简述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观点。

44、什么叫“冷媒介”?
45、为什么说“魔弹论”是错误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O 分,共 20 分)
46、为什么说传播过程模式中的控制论模式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47、试论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

浙00642# 传播学概论试题第6 页共6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