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配药配伍禁忌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临床上合并使用数种注射液时,若产生配伍禁忌,会使药效降低或失效,甚至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一、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汇总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会影响药物疗效或发生毒性反应,一般将配伍禁忌分为物理性的(不多见) 和化学性的(多见) 两类。
1.水溶性维生素+氯化钾注射液分析:加入强电解质可产生同离子效应、点位中和作用、盐析作用等,使水溶性维生素中的有机酸盐(泛酸、维生素C、甘氨酸、乙二胺四醋酸等)、有机碱盐(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和羟苯甲酯溶解度降低,从而自溶液中析出,不溶微粒增加。
2.速尿+多巴胺+葡萄糖注射液分析:呋塞米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临床上常与多巴胺合用加强其利尿功能,但有报道两药混合后颜色有轻微变化。
建议临床上若病情需要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分开使用,也不应连续输注,最好中间输注0.9%生理盐水,即输注顺序多巴胺→生理盐水→速尿。
3.地塞米松+维生素B6分析:两药的浓溶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
维生素B6为水溶性物质制成的盐,其本身不受pH变化而析出,但可导致水不溶性的酸性物质制成的盐地塞米松磷酸盐等产生沉淀。
4.多烯磷脂酰胆碱+氯化钾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为澄清胶体溶液,不可与其他任何注射液混合注射,若要配制静脉输液,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严禁用电解质溶液,以免其稳定性遭破坏。
5.维生素C+维生素k1分析:维生素k1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
使用缘由:维生素k1可被肝脏利用来合成凝血酶原VII,IX,X因子,维生素C可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及糖代谢过程,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而降低其通透性与脆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造血功能。
从药理、病理学方面分析,两药合用是有利的。
不能配伍原因: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维生素k1混合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致维生素k1疗效降低。
配伍禁忌表

配伍禁忌表配伍禁忌表是指药物之间存在禁忌的配合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的药物反应或者减少药物疗效。
按照药物类别不同,也会存在不同的配伍禁忌情况。
这里从几种常见的药物类别出发,详细介绍它们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一、抗生素1. 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唑林、头孢氨苄等)合用:因为头孢菌素类药物会影响肾脏代谢氨基糖苷类药物,加重肾毒性反应,应避免合用。
2. 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与丙磺舒(维拉帕米)合用:因为它们都是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剂,合用会使血药浓度增高,增加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3. 磺胺类抗生素(如磺胺甲噁唑、甲硝唑等)与磺酰类药物(如格列本脲、甘露醇等)合用:因为磺胺类抗生素和磺酰类药物都是代谢性酸中毒的药物,合用超过剂量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二、心血管药物1.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与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合用:因为它们的药理作用相似,且都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合用会增加心脏的抑制作用,使心功能进一步下降。
2. 乙酰唑胆碱酯酶抑制药(如多巴胺、胆碱酊等)与巴比妥类药物(如酚妥拉明等)合用:因为巴比妥类药物可以抑制β受体,与β受体激动药物合用可使其疗效降低,还会导致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三、神经系统药物1. 抗抑郁药物(如SSRI类药物、三环类药物等)与MAO 抑制剂(如瑞莫唑林、氧氮平等)合用:因为MAO抑制剂可以抑制对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代谢,使得抗抑郁药物的药效增强,合用易导致副作用。
2. 镇痛药物(如吗啡、可待因等)与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等)合用:因为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镇痛药物合用可使其镇痛效果降低,还可能导致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并不是全面的。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同时尽可能避免药物的不合理配合使用。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3篇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药物治疗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不同药物的配伍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以免造成不良反应和不良后果。
下面是一份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供大家参考。
1. 氯化钠注射液禁与以下药物混合使用:(1)碱性药物:如枸橼酸盐类药物,若混合使用会使pH 值增高,使氯化钠变性沉淀。
(2)含钙盐类药物:如氯化钙、碳酸钙等,若混合使用会形成沉淀。
(3)硫酸铜、硝酸银、铜绿等物质,若混合使用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
2. 氯化钠注射液不宜与下列药物同用:(1)安他膦酸三钠:两者混合使用,会发生化学反应,使氯化钠变性沉淀。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与氯化钠混合使用时,易发生溶液沉淀、析出、变异等现象,从而引起药效降低或失效。
3. 青霉素类药物禁止与以下药物混合使用:(1)氯霉素:两者混合使用,会相互作用,失去药效。
(2)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磺胺吡啶等,与青霉素混合使用时,易引起溶液变色、结晶、析出、失去活性等。
(3)盐酸肼屈嗪、吡嗪酰胺等药物:与青霉素混合使用,易发生沉淀。
4. 磺胺类药物禁止与以下药物混合使用:(1)阿米卡星、卡那霉素:两者混合使用,易发生沉淀。
(2)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这些药物与磺胺类药物混合使用,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沉淀。
(3)乙醇:几乎与所有磺胺类药物混合使用时,都会发生沉淀。
5. 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与以下药物同用:(1)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等,两者混合使用,会导致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2)羟乙基淀粉:与氨基糖苷类药物混合使用,会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加肾脏负担。
6. 大环内酯类药物不宜与以下药物混合使用:(1)氨基糖苷类药物:两者混合使用,可能会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2)硫酸镁、氯化钾:这些药物与大环内酯类药物混合使用,易产生沉淀,从而影响药效。
7. 卡马西平禁止与以下药物同时使用:(1)四环素类药物:如氯霉素、甲氧西林等,两者混合使用,可能会降低两者的药效。
中药配伍用药禁忌内容

中药配伍用药禁忌内容
中药配伍用药禁忌是指在中药治疗中,不宜同时使用或配伍使用的药物组合。
合理的中药配伍用药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但如果不注意禁忌内容,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1. 鱼腥草与养血止血药物的配伍禁忌:鱼腥草具有散血、活血化瘀的作用,但
与养血止血药物如当归、紫草等同用可能会影响药效。
2. 陈皮与黄连的配伍禁忌:陈皮具有理气消食的作用,而黄连则具有清热解毒
的作用。
两者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抵消,产生药效不明显的效果。
3. 人参与大黄的配伍禁忌:人参有补气养血的作用,而大黄则具有清热泻火的
作用。
两者合用可能会导致人参的补益作用减弱。
4. 甘草与阿司匹林的配伍禁忌: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而阿司匹林则是一
种非甾体类抗炎药。
两者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甘草的副作用,如水潴留、高血压等。
5. 乌梅与马钱子碱的配伍禁忌:乌梅有收敛肠道、止泻的作用,而马钱子碱则
是一种驱虫药物。
两者同时使用可能会降低乌梅的止泻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中药配伍禁忌内容。
在使用中药治疗时,
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个人在使用中药时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随意搭配或停药,以免有损治疗效果。
药物配伍禁忌表

药物配伍禁忌表
在医学中,药物配伍禁忌是指两种或更多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的情况。
药物配伍禁忌表是
医生、药师和护士等医疗人员常用的参考工具,用于指导
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情况:
1. 氯化钾和氯化钠:同时使用可能导致高钾血症。
2. ACE抑制剂和钾保留利尿剂:同时使用可能导致高钾血症。
3. 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同时使用可能
增加肾功能损害的风险。
4. 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5. MAO抑制剂和SSRI类抗抑郁药:同时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血清素综合征。
6. 三环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同时使用可能增加心律失
常的风险。
7. 维生素K拮抗剂和大蒜:同时使用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8. 酮康唑和伊曲康唑:同时使用可能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配伍禁忌情况并非绝对,具体的使用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来决定。
此外,在使
用药物时,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以避免
潜在的药物过敏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完整

药物禁忌配伍药物配伍结果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西药配伍禁忌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表摘自:《实用药物手册》(第四版.上海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科学》(第四版.高校统编教材),注:1g=1000mg,,1mg=1000ug, 1毫克=1000微克,所以10mg=1万单位,所以举例:青霉素钠80万U/支,也就是800毫克一支=0.8克一支克林/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为快速抑菌剂,不是杀菌剂)4岁以下慎用(防止肝肾功能损害)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0.3g)15-25mg/kg/日喹诺酮类18岁以下禁用。
替硝唑注射液12岁以下禁用。
曲安奈德注射液(含苯甲醇)儿童禁用。
咳速停糖浆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运动员慎用注射用炎琥宁(80mg/支)5-10mg/kg/天头孢类(注射用)一般是50-100mg/kg/天头孢拉定胶囊剂(先锋6)(0.25g)6.25-12.5mg/kg,tid头孢羟氨苄片(0.125,0.25, *12粒*1盒)(或颗粒0.125*6包*1盒)成人0.5-1g/次,bid 小儿常用量,按15-20mg/kg/次,bid 如果是化脓性咽炎扁桃体炎连用10日头孢克洛颗粒(空腹口服,0.125g)成人常用量一次0.25,tid,小儿一般按一日20mg/kg,tid <1岁禁用头孢克肟干混悬剂(50mg/袋)成人及体重30kg 以上儿童50-100mg/次,bid 儿童按每公斤,bid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228.5mg*6包*1盒)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2-4包/次, 7-12岁,1包半,bid,2-7岁,1包,bid 9个月-2岁,半包/次,bi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457g)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1-2片/次,bid,7-12岁,3/4片/次,bid, 2-7岁,半片/次,bid 9个月-2岁,1/4片/次,bid注射用美洛西林(1g)小儿每次25~100mg/kg,4次/日。
药店常见药品配伍禁忌和理由资料

药店常见药品配伍禁忌和理由资料
一、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1、有氧运动促进剂(如奥司他韦、拉米夫定等)与抗凝剂(如肝素、普伐他汀等)不宜同时使用,因为它们有可能导致出血。
2、强心剂(如苯妥英钠、利多卡因)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阿
莫西林、克拉维酸)不宜同时使用,因为它们有可能引起心动过缓或心动
过速。
3、止血剂(如氟尿嘧啶)与催胃药(如胆碱酯酶抑制剂)不宜同时
使用,因为它们会增加血液凝固时间,导致出血。
4、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嗪)与降压药(如硝苯地平)不宜同时使用,因为这两类药物有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引起低血压。
5、镇痛药(如阿托品)与镇静药(如氯胺酮)不宜同时使用,因为
它们容易引起镇静剂副作用,如口干、头疼等,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功效。
6、止咳药(如苯巴比妥)与解热镇痛药(如氨替啶)不宜同时使用,因为它们有可能会导致尿酸增高,引发关节炎症状加重。
7、解热药(如氨替啶)与催吐药(如地氟醇)不宜同时使用,因为
它们会影响药物的功效,增加药物毒性,导致恶心和呕吐。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和配伍表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和配伍表临床上常见的配伍禁忌:1.β-内酰胺类药物与丙磺舒合用,可使前者在肾小管的分泌减少、血药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
因此,二者合用时,应注意减少前者的用药剂量。
2.β-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
如:氨基糖苷类、氨基酸、红霉素类、林可霉素类、维生素C、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等。
因此,输液时只能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
3.氟氯西林勿与血液、血浆、水解蛋白及脂肪乳配伍。
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也应注意4.头孢菌素类(特别是第一代头孢菌素)不可与高效利尿药(如速尿)联合应用,防止发生严重的肾损害。
青霉素类中的美西林也不可与其配伍。
5.头孢西丁钠与多数头孢菌素均有拮抗作用,配伍应用可致抗菌疗效减弱。
与氨曲南配伍,在体内外均起拮抗作用,与萘夫西林、氯唑西林、红霉素、万古霉素等,在药效方面不起相互干扰作用。
6.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与具有耳毒性(如红霉素等)和肾毒性(如强效利尿药、头孢菌素类、右旋糖苷类、藻酸钠等)的药物配伍,也不宜与肌肉松弛药或具有此作用的药物(如地西泮等)配伍,防止毒性加强。
本类药物之间也不可相互配伍。
7.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
两者联合应用,可致茶碱血浓度的异常升高而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联合应用时应进行监测茶碱的血浓度,以防意外。
此外,本类药物对酸不稳定,因此,在5%-10%葡萄糖输液500ml中,添加维生素C注射液(含抗坏血酸钠1g)或5%碳酸氢钠注射液0.5ml使pH升高到6左右,再加红霉素乳糖酸盐,则有助稳定。
另外,β-内酰胺类药物与本类药物配伍,可发生降效作用;与口服避孕药合用,也可使之降效(因本类药物可阻挠性激素类的肠肝循环)。
克拉霉素可使地高辛、茶碱、口服抗凝血药、麦角胺或二氢麦角胺、三唑仑均显示更强的作用,对卡马西平、环胞霉素、己巴比妥、苯妥英钠等也可有类似的阻滞代谢而使作用加强。
本类药物与β-内酰胺类药物配伍,一般认为可发生降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配伍禁忌
氨甲苯酸:硫酸镁针、呋塞米、尿激酶、甲强龙针。
氨茶碱:胞磷胆碱、硫酸镁针、西米替丁、辅酶A、维生素C、维生素B6、尿激酶、缩宫素、甲强龙针、氯化钙、葡萄糖酸钙、门冬氨酸钾镁。
奥美啦唑:硫酸镁针、尿激酶。
胞磷胆碱:氨茶碱针、维生素C、尿激酶、甲强龙针、葡萄糖酸钙。
地塞米松针:硫酸镁针、盐酸精氨酸、辅酶A、维生素B6、呋塞米、消旋山莨菪碱、酚磺乙胺、氯化钙、葡萄糖酸钙、肝素钠。
酚磺乙胺:辅酶A、尿激酶、肌苷、地塞米松针。
呋塞米:西米替丁、甲氧氯普胺、维生素C、维生素B6、氨苯甲酸、尿激酶、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肝素钠。
辅酶A:氨茶碱针、消旋山莨菪碱、酚磺乙胺、肌苷、地塞米松针、葡萄糖酸钙。
肝素钠:维生素C、呋塞米、尿激酶、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
肌苷:辅酶A、维生素C、维生素B6、消旋山莨菪碱、酚磺乙胺。
甲强龙:胞磷胆碱、硫酸镁针、氨茶碱针、维生素B6、呋塞米、氨苯甲酸、氯化钾、氯化钙、葡萄糖酸钙、肝素钠。
甲氧氯普胺:西米替丁、呋塞米、消旋山莨菪碱、葡萄糖酸钙。
雷尼替丁:维生素K1。
硫酸镁:氨茶碱针、奥美拉唑、维生素K1、氨苯甲酸、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氯化钙、葡萄糖酸钙。
氯化钙:硫酸镁针、氨茶碱针、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
尿激酶:胞磷胆碱、氨茶碱针、奥美拉唑、呋塞米、维生素K1、氨苯甲酸、酚磺乙胺、肝素钠。
葡萄糖酸钙:胞磷胆碱、硫酸镁针、氨茶碱针、甲氧氯普胺、辅酶A、维生素B6、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
维生素B6:氨茶碱针、呋塞米、肌苷、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葡萄糖酸钙。
维生素C:胞磷胆碱、氨茶碱针、盐酸精氨酸、呋塞米、维生素K1、肌苷、肝素钠、胰岛素针。
维生素K1:硫酸镁针、雷尼替丁、维生素C、尿激酶。
西米替丁:氨茶碱针、甲氧氯普胺、呋塞米。
消旋山莨菪碱:甲氧氯普胺、辅酶A、肌苷、地塞米松针。
盐酸精氨酸:维生素C、地塞米松针。
注:未包括抗生素、抢救用药和抗肿瘤药物。
加粗字药物与其后面罗列的药物若配伍可能发生药物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消失等情况。
如要合用,请勿在同一溶液内配伍。
同时请查阅下表,确定药物合用不会增加其毒副作用。
不宜配伍,合用易引起药物毒副作用增加的
青霉素:甲氨蝶呤
头孢拉定:呋塞米
头孢呋辛钠:呋塞米
阿米卡星:氨曲南、妥布霉素、万古霉素、呋塞米、右旋糖酐40、环磷酰胺、奈替米星、去甲万古霉素、维库溴铵、卡铂、环孢素。
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乳糖红霉素、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呋塞米、右旋糖酐40、环磷酰胺、奈替米星、去甲万古霉素、尼莫地平、卡铂、环孢素。
乳糖红霉素:妥布霉素、氨茶碱、地高辛、环孢素。
万古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氢氯塞嗪。
氧氟沙星:苯巴比妥钠、氯胺酮、利血平、丙泊酚、盐酸可乐定、甲基多巴、环孢素
环丙沙星:氨茶碱、环孢素。
两性霉素B:妥布霉素、地高辛、氢氯塞嗪、环孢素。
氟康唑:苯妥英钠、华法林钠、西米替丁。
异烟肼:度冷丁、盐酸肾上腺素、长春新碱、苯妥英钠。
利他林针:盐酸异丙嗪、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钠:氧氟沙星、环磷酰胺、劳拉西泮。
盐酸氯丙嗪:吗啡、度冷丁、普奈洛尔、维拉帕米、利血平、阿托品、肾上腺素、胰岛素、丝裂霉素C、苯妥英钠、可乐定、甲基多巴、硝普钠。
地西泮:氯胺酮、西米替丁、盐酸异丙嗪、环磷酰胺、苯妥英钠。
吗啡:氯丙嗪、氯胺酮、普奈洛尔、环磷酰胺、可待因。
度冷丁:异烟肼、氯丙嗪、异丙嗪、阿托品、6542、甲强龙、环磷酰胺、可待因。
氯胺酮:氧氟沙星、地西泮、吗啡、利血平、可乐定、甲基多巴。
利多卡因:普奈洛尔、西米替丁。
去乙酰毛花苷:去甲肾上腺素、甲强龙、氯化钙、氢氯塞嗪。
美西律: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地高辛、氯胺酮。
普奈洛尔:氯丙嗪、吗啡、利多卡因、维拉帕米、利血平、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异丙嗪、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胰岛素、多柔比星、地高辛、普罗帕酮、氯胺酮。
维拉帕米:氯丙嗪、普奈洛尔、利血平、雷尼替丁、异丙嗪、地高辛、普罗帕酮、胺碘酮。
利血平:氧氟沙星、氯丙嗪、氯胺酮、普奈洛尔、维拉帕米、肾上腺素、丝裂霉素C、氟哌利多、左旋多巴、地高辛、普罗帕酮、地尔硫卓、硝酸甘油。
硫酸镁:去甲万古霉素。
氨茶碱:乳糖红霉素、环丙沙星、西米替丁、来立信。
西米替丁:地西泮、利多卡因、美西律、普奈洛尔、氨茶碱、扑尔敏、异丙嗪、华法林钠、替硝唑-葡萄糖、劳拉西泮、苯妥英钠、胺碘酮、环孢素。
雷尼替丁:美西律、普奈洛尔、维拉帕米、环孢素。
奥美拉唑:华法林钠。
维生素B6:长春新碱。
维生素C:去甲肾上腺素。
呋塞米:头孢拉定、头孢呋辛钠、头孢米诺、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甲强龙、奈替米星、去甲万古霉素、丙泊酚、地高辛、环孢素。
甘露醇:环孢素。
扑尔敏:西米替丁、苯妥英钠。
异丙嗪:哌甲酯、地西泮、度冷丁、普奈洛尔、维拉帕米、西米替丁、阿托品、苯丙胺、劳拉西泮。
阿托品:氯丙嗪、度冷丁、异丙嗪。
654-2:度冷丁。
肾上腺素:异烟肼、氯丙嗪、普奈洛尔、利血平、缩宫素、多柔比星、地高辛。
去甲肾上腺素:哌甲酯、去乙酰毛花苷、维生素C、缩宫素、多柔比星、地高辛。
异丙肾上腺素:哌甲酯、缩宫素、多柔比星、地高辛。
多巴胺:哌甲酯。
肝素钠:尿激酶、地塞米松、甲强龙。
华法林钠:氟康唑、西米替丁、奥美拉唑、呋塞米。
尿激酶:呋塞米。
右旋糖酐40: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
缩宫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苯妥英钠。
地塞米松:呋塞米、肝素钠、地高辛、氢氯塞嗪。
甲强龙:度冷丁、去乙酰毛花苷、呋塞米、肝素钠、地高辛、氢氯塞嗪。
胰岛素:氯霉素、氯丙嗪、普奈洛尔、门冬酰氨酶、奥曲肽
氯化钙:去乙酰毛花苷、地高辛。
葡萄糖酸钙:地高辛。
环磷酰胺: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妥布霉素、鲁米那、地西泮、吗啡、度冷丁、多柔比星、奈替米星更昔洛韦、劳拉西泮、依达比星、博莱霉素、紫杉醇。
甲氨蝶呤:青霉素钠、四环素、呋塞米、胺碘酮。
丝裂霉素C:氯丙嗪、利血平。
多柔比星:普奈洛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甲氨蝶呤、丝裂霉素C、奈替米星。
长春新碱:异烟肼、维生素B6、门冬酰氨酶、替尼泊苷。
门冬酰氨酶:胰岛素、长春新碱。
奈替米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万古霉素、呋塞米、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去甲万古霉素、长春新碱。
去甲万古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硫酸镁、呋塞米、长春新碱。
来立信:氨茶碱。
替硝唑-葡萄糖:西米替丁
咪达唑仑:奋乃静。
劳拉西泮:鲁米那,西米替丁、异丙嗪、环磷酰胺、苯妥英钠。
苯妥英钠:氟康唑、异烟肼、哌甲酯、氯丙嗪、地西泮、西米替丁、扑尔敏、缩宫素、劳拉西泮。
左旋多巴:利血平、甲氧氯普胺。
可待因:吗啡、度冷丁、美沙酮。
丙泊酚:氧氟沙星、呋塞米。
泮库溴铵:654-2、地高辛。
地高辛:红霉素、四环素、美西律、普奈洛尔、利血平、维拉帕米、呋塞米、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甲强龙、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泮库溴铵、普罗帕酮、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氢氯塞嗪。
普罗帕酮:普奈洛尔、维拉帕米、利血平、地高辛、胺碘酮、可乐定、硝普钠。
胺碘酮:美西律、普奈洛尔、维拉帕米、西米替丁、甲氨蝶呤钠、地高辛、普罗帕酮。
地尔硫卓:利血平、地高辛、可乐定、甲基多巴。
硝酸甘油:利血平、可乐定、甲基多巴。
可乐定:氧氟沙星、氯丙嗪、氯胺酮、普罗帕酮、地尔硫卓、硝酸甘油。
硝普钠:氯丙嗪、硝酸甘油、可乐定。
氢氯塞嗪:地塞米松、甲强龙、地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