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白虎加苍术汤
组成:白虎汤加苍术三两
功用:清热祛湿。
主治: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舌红苔白腻以及风湿热痹,身大热,关节肿痛者。
第二节清营凉血
适用病证: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证。
组方用药特点:咸寒或甘寒的清热凉血解毒药。营分证配辛凉透热之品;血分证配凉血散瘀之品。
清营汤《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生地黄麦冬玄参丹参黄连银花连翘竹叶
配伍特点:滋阴不恋邪,利水不伤阴,泻火不伐胃。
运用:
1、辨证要点: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
2、随证加减:
心热:加黄连;
阴虚甚:加麦冬;
小便淋沥作痛:加wk.baidu.com蓄、瞿麦、滑石;
血淋: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
小便不利:加车前子、赤茯苓。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组成:酒炒龙胆草炒黄芩酒炒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酒炒当归酒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
肺热炽盛:黄芩、桑皮、石膏、知母;
热在脾胃:石膏、黄连;
热在大肠:白头翁、黄连、黄柏。
2、兼证用药:
热邪伤阴:生地、阿胶、麦冬、石斛;
兼气虚证:人参、黄芪、山药;
兼挟湿热:泽泻、车前子、木通;
气滞血瘀:当归、木香、槟榔;
火热内郁:藿香、羌活、防风;
寒凉伤阳:吴茱萸、肉桂;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决》
组成: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竹叶
助犀角清血分之热;复已耗伤之阴血。
佐:赤芍药、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白芍药:养血敛阴助生地凉血泄热,养血止血-----血热出血偏盛;赤芍药:瘀热偏盛。)
配伍特点:凉血与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本方与清营汤在主治证候、功用、配伍特点方面的比较。
运用:
辨证要点: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
使用注意: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热入血分之各种出血证:
吐血黄芩、石膏、白及、三七
衄血 黄芩、栀子、侧柏叶、白茅根
便血 地榆、槐花
尿血 白茅根,小蓟
皮下出血(紫癜) 紫草、仙鹤草、旱莲草、茜草、大枣
第三节清热解毒
适用病证:各类热毒证候。
热毒证的涵义:
凉 膈 散《和剂局方》
组成:川大黄朴硝甘草山栀子仁薄荷黄芩连翘竹叶蜜
主治:1.热灼心营证。2.热伤血络证。3.蓄血瘀热证。
病机:热毒深陷血分,动血耗血。
证侯特点:1、神志症状2、瘀血3、出血
主证分析:
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
血分热盛热伤血络:吐、衄、便、尿各部出血,斑色紫黑。
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
方解:
君:犀角——清心凉血解毒
臣:生地——清热凉血而滋阴,兼能止血
1、证治要点:胁痛,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舌淡红,脉弦而虚。
本方为调和肝脾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
2、注意事项:阴虚阳亢者慎用。
3、本方为中医妇科之常用方剂
月经不调: 滞:鸡血藤、香附、泽兰、川芎
虚:生地、熟地、女贞子、旱莲
痛经:鸡血藤、香附、川芎、金铃子散
乳房胀痛、包块:橘络、青皮、夏枯草、牡蛎
黄连——清心泄火解毒
竹叶心——清心除烦
丹参——凉血活血散瘀,防热与血结。
此三味共助君药清心解毒凉血。
特点: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透热转气。
透热转气,凉而不郁。
透热转气:指温热病邪初入营分,在清营解毒的同时,配以清气分之品,将营分的邪热向外透发,使之从气分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运用:
辨证要点: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兼阳明腑实,加大黄、芒硝。
烦渴引饮甚者,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
使用注意:以下情况不可误用。
表证未解之无汗发热,口不渴者;
脉见浮细或沉;
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
真寒假热之阴盛格阳证。
附方:
1、白虎加人参汤
组成:白虎汤加人参三两
功用: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气阴两伤证。汗、吐、下后,里热炽盛,而见四大症者。或白虎汤证见背微恶寒,或饮不解渴,或脉浮大而芤,以及暑热病见有身大热属气津两伤者。
1、一般用于表证已解,热已入里,或里热已盛尚未结实。若表邪未解,热已入里,应表里双解。
2、注意护胃、保津,不宜久用。
3、辨别热证之部位(阶段)、真假、虚实。
4、热邪炽盛而拒药者,可用反佐药物或服法。
第一节清气分热
白虎汤《伤寒论》
本方以比喻方法,从功用的角度结合剂型命名。古谓白虎为西方之金神,在五行中应秋属肺,暑热之气,深秋而止,用夏热秋凉之自然不可抗拒的规律来比喻本方之清热泻火之功用,从而得名。正如柯琴说:“白虎为西方金神,取以名汤,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
功效: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邪热初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
病机:邪热由气传营,波及血分,损伤营阴。
病机与证候分析:
方解:
君:犀角(水牛角)——清营凉血解毒,兼散瘀
臣:生地——清营凉血滋阴
玄参——滋阴清热解毒
麦冬——养阴生津清热
佐: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邪。“透热转气”
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病机:里热炽盛,热灼津伤。
特点:
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增强清热生津之力。(为何不用黄连黄芩)
清透、滋养、护中。
运用:
辨证要点: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
随证加减:
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加羚羊角、水牛角。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
功效:平调寒热,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
病机: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
病机与证候分析:




方解:
半夏散结消痞和胃降逆
干姜温中散寒辛开温通散寒
黄芩清泄里热开痞
黄连苦寒降泄除热
人参
大枣健脾益气补虚和中
功效:寒热并调,和胃降逆。
主治:上热下寒证。胸脘痞闷,烦热。气逆欲呕,腹中痛,或肠鸣泄泻,舌苔白滑,脉弦。
第四章清热剂
概念: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泄火、凉血、解毒以及滋阴透热等作用,主治里热证的方剂,统称为清热剂。
适应症:里热证。
分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
注意事项:
功效:和胃消痞,宣散水气。
主治:水热互结痞证。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者。
2、甘草泻心汤
组成: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用量(由三两加至四两)。
功效:和胃补中,降逆消痞。
主治:胃气虚弱痞证。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3、黄连汤
组成:半夏泻心汤加黄连二两,桂枝三两,去黄芩而成。
佐:泽泻、木通、车前清热利湿,从下而去
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以顾肝体
柴胡行气疏肝以顾肝用
引药入肝经。
使:甘草护胃调药
炮制特点:胆草、栀子、当归、生地四药酒炒,黄芩炒。
配伍特点:泻中有补清利并用
运用:
1、辨证指征:胁痛、口苦、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为清肝经实火的代表方、常用方。
2、加减变化:
头痛头晕:加钩藤、菊花、夏枯草(清肝);
大黄、芒硝——泄火通便,荡热于下
佐使:白蜜、甘草——缓和硝、黄峻泻之力,益胃护津,且白蜜又可润肠通便
配伍目的:清上泻下并行,以泻代清。
黄芩与栀子配伍,清胸膈、胸胁之热。
连翘薄荷竹叶—扬汤止沸;大黄芒硝—釜底抽薪
运用:
辨证要点: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随证加减:上焦热毒壅盛,证见壮热、口渴、烦燥、咽喉红肿,大便不干燥者,可去芒硝,加石膏、桔梗。
功效: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上攻证(胃火牙痛)。
牙痛牵引头脑,面颊发热,其齿恶热喜冷;或牙宣出血,或牙龈肿痛溃烂;或唇舌颊腮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
病机:胃中积热,火热循经上攻,伤及血分。
功效:泻火通便,清上泻下。
主治:上中二焦邪热炽盛证。
身热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病机:热聚胸膈,火毒内结。
方解:
君:连翘重用——清热解毒,去上焦诸热
臣:黄芩——清胸膈郁热
山栀——通泻三焦之火,清心而导热下行
佐:薄荷、竹叶——轻清疏散,解热于上
更年期综合征(喜怒无常):合补肾药
附方:
1、加味逍遥散(又名丹栀逍遥散)
组成:逍遥散加丹皮、栀子
功效:疏肝清热,和血调经
病机:肝郁血虚,化火生热
主治:肝郁血虚有热之月经不调
2、黑逍遥散
组成:逍遥散加生地或熟地
功用: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主治:肝脾血虚证。临经腹痛,脉虚弦。
第三节调和肠胃
适用于肠胃不和之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常证侯。
功效: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
病机:肝胆实火循经上炎或肝经湿热下注。
证候分析:
功效与方解:
君:龙胆草清泻肝火,清热燥湿
臣:黄芩、栀子泻肝火,燥湿清热
功效:清心养阴,利水通淋。
主治:心经热盛证
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冷饮,口舌生疮,舌红,脉数。或心热移于小肠,见小便赤涩刺痛。
病机:心经蕴热,循经上炎;或心火下移小肠。
方解:
君:生地—清心凉血滋阴。
臣:木通—清心降火,利水通淋。
竹叶—清心除烦,通利小便,导热下行。
佐使:生甘草梢—直达茎中而止淋痛,清热解毒,防止生地、木通寒凉伤胃,调药。
方解:
君: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
臣:白芍——益阴柔肝
当归——养血活血
二味相合,养肝体以助肝用,兼制柴胡疏泄太过。
佐: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烧生姜——温胃和中
薄荷——助柴胡疏肝而散郁热
使:甘草——调和药性
.配伍特点:肝脾同治,气血兼顾。
疏养并施(补肝体、助肝用-当归、芍药、柴胡)。
临床应用:
甘草
配伍特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
临床应用:
1、证治要点:心下痞满,呕吐下利,苔腻微黄。
2、加减变化:
中气不虚,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甘草,加厚朴、苍术;
气机结滞较甚者,加枳实、生姜以下气消痞止呕。
3、使用注意:痰浊或食积所致者,不宜使用。
附方:
1、生姜泻心汤
组成: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
随证加减:
舌干较甚,去黄连。
热陷心包,配用安宫牛黄丸。
营热动风,配用紫雪,或配加羚羊角,钩藤,地龙。
气分热盛,重用银、翘、竹叶、黄连、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叶、板兰根、贯众。
使用注意:原书云:“苔白滑者,不可与也。”
犀角地黄汤(《备急干金要方》)
组成:犀角(水牛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出血:黄芩、生地重用,加针对性止血药(血证宜从肝治);
目赤肿痛:加菊花、蝉蜕、木贼;
湿盛热轻,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苡仁;
玉茎生疮,阴囊肿痛,便毒悬痈,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
注意事项:本方用药多为苦寒之品,易伤脾胃,当中病即止,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虚弱者应慎用。
清胃散《脾胃论》
组成: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
注意事项:服用本方得利下,应当停服,以免损伤脾胃;孕妇及体虚者本方应慎用。
火郁发之---火热病邪郁遏在上的病证,可用轻宣、升散、清疏之品,使郁火病邪向外透散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第四节清脏腑热
适用病证:邪热偏盛于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证。
组方用药特点:
1、脏腑用药:
心经热盛:黄连、栀子、木通、莲心;
肝胆实火:龙胆草、夏枯草、青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