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演变的方式概论
“和平演变”战略及其应对思路

浅析“和平演变”战略及其应对思路(1.防空兵学院政治部,河南郑州 450052;2.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院政治教研室,河北廊坊 065000)摘要:和平演变是西方敌对势力促使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化的外部力量,对我国的独立和主权,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已构成现实的威胁,意识形态领域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领域,必须重视和加强,用社会主义思想去占领思想理论阵地。
关键词:和平演变;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自由主义中图分类号:d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17-02一、“和平演变”战略的内涵及发展(一)“和平演变”战略的内涵“和平演变”战略是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以经济、科技、军事优势为后盾,扩大同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接触和交流,促使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演变,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目的的全局性方针任务。
和平演变的主要内容是向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推行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即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所谓“西化”。
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核心是“自由主义”。
按美国学者的观点,自由主义是美国的意识形态,是美国的整个历史,美国一直是自由主义文明。
自由主义的核心是个人主义、私有财产、自我调节的市场和有限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实现了由一国向多国的飞跃,东欧和亚洲又出现了一大批人民民主国家,这些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
世界范围内的两大思想体系的斗争纳入到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之中。
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领导,清除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恢复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也就成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共战略的基本目标。
(二)“和平演变”战略的发展美国驻苏大使凯南于1947年1月首次提出了“遏制”战略构想。
他提出,不仅要用军事手段阻止苏联影响的扩大,“防止共产主义的渗透”,而且也要用和平方式去改变苏联的社会制度。
新时期的和平演变

输出文化产品,进行文化入侵
通过大规模文化产品输出,宣 扬美国的娱乐文化、消费文化 和生活方式。
美剧,大片传递美式文化
美国影片、电视剧以 高超的技术、纯熟的 技巧,在娱乐包装中 装璜得五彩缤纷,让 剧中传递的美式生活 及意识形态经潜移默 化,灌输入你的脑袋 、血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价值观随电影渗透
美国在经济上的强势地位, 导致了其价值观念在传播能 力上的强势地位,以电影、 电视、流行音乐及因特网为 代表的美国文化借助商业机 制和高科技手段,大举对世 界各国进行政治、道德、教 育等观念的渗透。一些电影 美剧在向青少年灌输愤世嫉 俗之余,也充斥着暴力、血 腥、拜金主义、物质、色情 等色彩。
这些活动既含有西方文明中的“慈善”成分,更带有美国自 身利益的考虑。通过以上活动,美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被传 播到世界各地。
通过传统新闻媒体及网络进行进行思想文 化的渗透和推行强权政治
二战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传媒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媒体 覆盖全球。美国两大通讯社——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使用100多 种文字,向世界各地的用户昼夜发布新闻,CNN已经成为最普及 的视觉媒体。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等成为各 国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必订报刊。
(一)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建立 正确的意识形态。
(二)我们要认识到并且要发挥自己在公民社会的发展中发挥建设 性作用。公民社会的基本要素就是非政府组织。青年在我国非 政府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成员和 志愿者的主体,占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比重也不断增大。因此, 我们要强化我们的思想,防止被西方敌对势力煽动、利用。
新时期的“和平演 变”
对和平演变的认识

“和平演变”,是西方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美国核垄断地位的被打破、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产生,规模空前的冷战时期开始了。
西方国家的政治家意识到,通过一场真枪实弹的“热战”不但难以击溃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这种战争的代价是西方国家自己也难以承受的,于是,以杜勒斯、凯南为代表的一批西方政治家、外交家,提出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
他们企图通过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接触,用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造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特别是第二代、第三代青年人的思想,使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变得对资本主义无害,逐步演变成和西方一样的“自由世界”。
实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加紧对于我国的“和平演变”政策。
马克思、列宁早就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对防止“和平演变”保持着警惕性,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一贯提醒全党要注意这一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90年代苏东的巨变,充分证明了毛泽东防止“和平演变”的理论对当代世界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2007年10月《高校我理论战线》一篇文章的观点,说明毛泽东防止“和平演变”的系统理论。
该文指出: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同时,毛泽东还在思考另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防止社会主义的蜕化变质以致走向失败的问题。
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讲到从民主革命能否和平转变到社会主义时就说过:“如果国家,主要的就是人民解放军和我们的党腐化下去,无产阶级不能掌握住这个国家政权,那还是有问题的。
”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他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告诫。
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最先觉察到了帝国主义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
1959年11月,他讲到:杜勒斯所说的和平转变,就是转变我们这些国家,搞颠覆活动,内部转到合乎他的那个思想。
和平演变的例子

3.
南非的非裔民权运动:南非曾长期存在种族隔离政策——种族隔离政权。然而,通过非裔民权领袖尼尔森·曼德拉等人的坚定抗争和国际压力,南非政权逐渐实现了和平演变,结束了种族隔离,进而建立了多元民主的南非。
4.
5.
柏林墙的倒塌:1989年,柏林墙作为东西德分割பைடு நூலகம்象征,被民众以和平示威和示威游行的形式推翻。这一事件标志着冷战时期的结束,德国的统一和欧洲地缘政治的巨大改变。
和平演变的例子
和平演变是指在没有使用武力的情况下,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实现国家或地区的变革和转型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历史上的和平演变的例子:
1.
波兰的团结工会:1980年代初,波兰工人组织了独立的工会——团结工会,通过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活动,要求政府改革和民主化。最终,团结工会与政府达成妥协,开启了波兰的政治转型。
6.
7.
英国的妇女选举权运动:20世纪初,英国妇女为争取选举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通过抗议、罢工和公众宣传等方式,最终获得了妇女的选举权,为性别平等迈出了重要一步。
8.
这些例子只是和平演变的一部分,它们共同展示了在不使用武力的情况下,人们通过坚定的信念、组织行动和国际支持,实现了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重大变革。
和平演变的内容

和平演变是一个政治概念,指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特定地区的固有建制自然地、逐渐地被非土生的观念演化并转变。
这一过程通常是通过非暴力手段实现的,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多个领域。
和平演变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意识形态渗透:通过传播不同的政治观念,使人们逐渐接受并认同新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
2. 政治和经济压力:通过制裁、贸易限制等手段,对目标国家施加压力,促使其政治和经济发生变革。
3. 文化输出:通过推广西方文化、娱乐和信息产业,影响目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观念,从而达到改变其社会制度的目的。
4. 组织和煽动反对派:支持和煽动目标国家的反对派和抗议活动,以达到改变政权的目的。
5. 借力国际组织和人权观念:利用国际组织、人权观念等手段,对目标国家进行指责和批评,从而达到影响其政治制度的目的。
和平演变名词解释

和平演变名词解释
和平演变是一种政治术语,指的是通过非暴力、渐进式的方式来实现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的改革或变革,以实现某种国家或组织的战略目标。
和平演变通常是由一个国家或组织利用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软实力手段,在其他国家或组织内部进行长期的渗透、影响和改造,从而达到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手段可以包括宣传、文化输出、经济援助、社会交流等多种形式。
和平演变的成功需要具备强大的战略规划、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的人才队伍和有效的执行机制。
历史上,苏联曾经采用和平演变策略对西方国家进行渗透和影响,而今天,一些国家和组织也在借鉴和平演变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和平演变战略内容

和平演变战略内容和平演变战略是指通过非军事手段,通过渗透、瓦解和转化等方式,达到对敌对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进行改造的目的。
本文将从和平演变战略的定义、特点、历史背景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和平演变战略的定义和平演变战略是指一种利用和平手段实施战略性变革的战略行为。
它通过渗透、瓦解和转化等方式,以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为突破口,对敌对国家的政权和社会制度进行渐进式的改造。
和平演变战略不以武力为手段,而是通过非军事手段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二、和平演变战略的特点1.渐进性:和平演变战略是通过渗透、瓦解和转化等渐进的方式实施的,不同于军事战略的迅速攻击和占领。
2.非军事手段:和平演变战略主要依靠政治、经济、文化等非军事手段,通过改变目标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制度体系,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隐蔽性:和平演变战略往往以隐蔽的方式进行,避免引起目标国家的警觉,以便更好地渗透和瓦解目标国家的体制。
4.持久性:和平演变战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通过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目标。
三、和平演变战略的历史背景和平演变战略的出现与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但双方都意识到直接军事冲突将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因此开始探索非军事手段来实现自身利益。
和平演变战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成为了一种新的战略选择。
四、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1.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和平演变战略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加复杂多样化。
2.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使得国家安全形势更加隐蔽和复杂,传统的军事安全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安全威胁。
3.对外援助的方式变化: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使得国家对外援助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更多地注重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援助,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4.国内政治体系的变化:和平演变战略往往会对目标国家的政治体系产生影响,可能导致政治体制的改变和国内权力结构的调整。
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和平演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一种"超越遏制战略",以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瓦解。
“和平演变”就是一种非暴力的衍生变化过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利用武力侵略不能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技术交流、文化交往等方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心理、行为方式,进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国家运行变成资本主义式的,从而在不动声色中消灭社会主义国家。
目录渊源和平演变途径第一个途径第二个途径中苏分歧毛泽东、邓小平看待和平演变毛泽东提出的几点重要思想综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防止党内、干部形成特权阶层、贵族阶层必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毛泽东有关思想的先进性邓小平有关思想展开渊源这个词汇出现于二战后50-60年代的冷战时期,由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
由于它所进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战争,所以叫"和平演变". 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寻找一种办法越过、潜入和绕过铁幕”,在两制度之间进行一场“和平竞赛”,“这种竞赛将会促进他们的制度发生和平演变”,以使“共产主义从内部解体”。
和平演变途径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和平演变大致有以下几条途径:第一个途径是进行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
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专门对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的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
这两个电台公开表示,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全人类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
第二个途径是分化瓦解,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平演变的方式(二)
(1)经济诱压
①“诱”───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通过宣传资本主义的经营思想、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等,通过经济、贸易等方式企图达到控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垄断社会主义国家的科技技术、冲击民族经济、掌握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命脉。
②“压”────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经济制裁。
例如:1982年美国曾对波兰实施经济制裁,2006年美国对朝鲜实行经济制裁。
(2)政治渗透
①资本主义国家以“人权”与“民主”为幌子,刻意制造言论煽动民族情绪、离间民族感情以造成民族仇恨,从而借机制造动乱。
②暗中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伺机分裂社会主义国家。
例如:达赖集团一直都受到美国方面的援助,据悉: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中央情报局每年向西藏流亡运动提供170万美元用以反对中国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