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平演变素材新人教版必修1
2020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探究点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史料一] 1983 年 1 月,中曾根康弘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 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 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 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
——丹尼斯·雅斯托莫 《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读史料| 提取两个省略号之间的信息,回答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 策略。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入手,提取“与其经济实力相称” 的信息,概括出主要原因。
3.影响 (1)西欧国家不断加强 4 经济 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 5 独立自主 的外交政策。 (3)各成员国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误区警示|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欧各 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才能扭转与经济、政治大国竞争过程 中的不利地位。
|辨析比较| 欧共体与欧洲经济共同体不是一个概念。“欧共体”是 “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 1967 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不能把“欧共 体”混同于 1958 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 (1)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 济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 (2)美国帮助:1948 年后,随着“ 6 冷战 ”加剧,美国开 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图解历史|
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因素
史料探究
读史研史、拓展延伸
探究点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史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 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读史料| 史料一反映的是欧洲联合的必要性,提取关键词“根本变 化的世界”“走下坡路”,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状况 加以分析。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10 新人教版必修1

材料三:“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
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
系……”
精选ppt
——维克多·雨2果
请结合教材并根据以上材料归纳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1)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 失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3)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4)思想渊源:源远精选流ppt 长的欧洲统一思想3。
步多加极强化了方政向治发上展的联合。 精选ppt
7
讨 论:从二战后至今,欧洲联合
的过程有何显著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
发展的哪些特点?
• 特征:
• 成员国 不断 增加,
• 规模 不断 扩大,
• 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军事领域。
• 特点:反映了当今世精选界ppt 多极化趋势
8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2、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进程
(1)深谋远虑: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
(2)雏形初备: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 德和解。 (3)更上层楼:1957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 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三位一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 同体(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5)不断扩大: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
重视科技和教育--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
课
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
精选ppt
10
日本新干线列车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精选ppt
11
日本的汽车工业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中国现代 化建设有何启示?
①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总体发展战略。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30 新人教版必修1

的 幕式上致辞,再次呼吁不结盟国家团结一致,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
国际社会而努力。此间媒体认为,本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让一个在冷战
时期•诞生的组-织--重--新- 焕发了活力。占联合国成员国总数2/3的不结盟成 毛泽东 员国团结起来,将会是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讲话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原因 进程 影响
扩大
欧盟的 盟旗、盟歌、 铭言、庆典 日、货币、 欧盟大厦、 主要机构、 主要体制等 简介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970
年日
本大
原因
阪世
日本经济的崛起 界博
鉴览
会上
的太
阳神
表现
塔,
象征
着本
日本
经济
影响
的重 新崛
起
三位发起人他们分别是?
埃及总统 纳赛尔 南斯拉夫总统 铁托 印度总理 尼赫鲁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含义
原因、标志、发展
影响
不结盟运动第13次首 脑会议在吉隆坡举行
1、含义
思考?
不结盟运动真的不结盟吗?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 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 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 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 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 彻底裁军。
古巴外长佩雷斯在谈到本次会议的意义时对本报记者表示,大会标志着 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复苏 。
《人民日报》 古( 巴20国06务-0委9-员18会第主03席版兼)部长 会议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
3、影响
高中历史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知识点总结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山东省沂水县高中历史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知识点总结素材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沂水县高中历史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知识点总结素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沂水县高中历史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知识点总结素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1)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抗衡美苏,保障自身安全(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5)直接原因:舒曼计划2.过程错误!3。
影响(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4。
联合特点①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③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④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内因:(1)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2)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3)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4)适时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口号外因:(1)美国大力扶植.(2)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欢乐颂(贝多芬《第9交响曲》) 欢乐女神 圣洁美丽 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 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
欧盟盟歌
蓝天金星旗
1、欧洲联合进程
• 1951年,法、德、荷、比、卢、联邦德 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 钢共同体。法德矛盾化解。 • 1957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 子能共同体。 • 1967年,三个共同体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2、欧洲联合的原因 材料一 现在(注:二战后)欧洲是什么?它是 一堆瓦砾,是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材料二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 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 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 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 摘自课本(人教版)
——《舒曼计划》(1950年)
根据材料,请回答二战后西欧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①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 ②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 ③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3、欧洲联合的影响 经济实力 大大增强 独立自主 共同的外 交政策 政治联合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 掷原子弹
日本谋求 政治大国 地位 日本首相曾根康洪在一
次演讲中明确提出,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 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 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 分量,而且增加其政治 大国的分量。”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2、正式形成的标志 3、作用
铁 托
纳 赛 尔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27 新人教版必修1

【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 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精选ppt
36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1)实力与国际地位削弱
(2)经济发展需求
精选ppt
37
西欧组 最大困难:法德之间的历史仇恨。
材料一 法德之间打了1100多年,据历史学家统计, 双方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其中大战23场,平均50 年打一场大战。战争没有解决法德之间的宿怨,相反 仇恨越积越深,积重难返。 问题:法德之间应该如何解决上千年的仇恨和积怨?
世界第
经济大国精。选ppt
44
二、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1982年上台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洪在演讲中明 确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
不其资政仅阵本增治营主加大日国义本的作分为量经。美济”国大国的分量6战0,、后而7初且0年增期代加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
友 们 候相,竞欧日英比是争法共本,…的体美…。开德同盟国始我遇国三们到,谋足是在了求第的我鼎二。们政立甚但次治至是世连,界大日大他做日国本战们梦结正也地在束没位与的有我时想
到过的那种意 挑战。”
精选ppt
45
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②资本主义世界形成日本与美国、西 欧三足鼎立之势,加强了世界多极化 趋势。
精选ppt
46
发展中 国家组
铁 托
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
精选ppt
47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背景:
2、形成标志:
3、政策:
4、目标:
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 (1)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八单元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共51张PPT)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
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 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美国
西欧
俄罗斯 苏联 日本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不一位结盟……,在经济上也中远国远处于
第一位。……现在,世界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
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
1、原因: 2、联合过程:
1951年,欧洲煤钢共 同体,《巴黎条约》
1957年《罗马条约》 1958年执行,欧洲经济 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 同体
1967年,欧洲共同体(第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1968年,关税同盟
1992年《欧洲联盟 条约》1993年欧盟 正式成立
1999年启动欧元,2002年1月1日正式流通
1、原因: 2、联合过程:
(1)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 《巴黎条约》。
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57年《罗马条约》
(3)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欧共体
1、原因: 2、联合过程: 3、影响:
②大力发展科技
③美国扶植
④大力发展教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20世纪70年代,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 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这 表明
A、北约集团内部要分裂
B、国际局势的发展要求北约加强内部合作
C、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D、西欧各国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4、标志着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崛起 的事件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八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1

美国为4%,英国为2.5%。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
1950年只有1.5%,1980年猛增为13.3%,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 7位跃升到第2位,仅次于美国。西方有些学者把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称为20世纪的“奇迹”。
材料二 思考
西欧、日本、美国的力量对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5.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
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 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尼克松的这段话反映出( A.欧洲经济崛起,美国控制欧洲的计划破产 B.美日欧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
C.欧洲联盟成立,需要其调整全球策略
思考 (1)图一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图二有何象征意义? 问题: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意义:象征不结盟运动独立自 主、和平、中立的政策和目标。
答
案
(2)结合以上材料,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是什么?有何影响? 答案 表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 的兴起。影响:这些力量的不断发展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人教版 必修一
第八单元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的出现
课标要求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 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学习· 探究区
反馈· 训练区
教材问题解答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历史叙述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 政治经济中心 (2)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彼此之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答
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平演变
词语由来折叠
这个词汇出现于二战后50-60年代的冷战时期,由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
由于它所进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战争,所以叫"和平演变". 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
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寻找一种办法越过、潜入和绕过铁幕”,在两制度之间进行一场“和平竞赛”,“这种竞赛将会促进他们的制度发生和平演变”,以使“共产主义从内部解体”。
演变途径折叠
第一个途径
是进行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
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专门对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的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
这两个电台公开表示,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全人类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
第二个途径
是分化瓦解,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
美国等西方国家随时密切注视着东欧、苏联等国的内部动向,例如,当1980年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以后,“美联社”“路透社”“自由欧洲电台”等都大加吹捧。
1982年,波兰宣布取缔团结工会之后,美国立即宣布对波兰进行经济制裁,1983年7月12日,美国合众社对1987年7月,美国总统批准了国会关于为波兰前团结工会的基层组织提供100万美元津贴的决定,使资助团结工会的行为从暗地里变为完全公开化。
在波兰发生剧变的过程中,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都对波兰社会主义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而对团结工会都给予巨大支持。
从这里我们可看出,西方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战略是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戈尔巴乔夫改革
内容折叠
(1)指导思想搞多元化
指导思想多元化,实质上是指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再把共产主义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用别的思想或主义作指导。
新思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推行的一套理论。
(2)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
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是戈尔巴乔夫全盘西化的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以所谓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以议会制度取代苏维埃制度。
因为无产阶级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权益,如果实行多党制,无疑意味着承认无产阶级的分裂。
其结果同样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瓦解。
(3)经济上搞私有化
苏联经济改革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和改革开放一样搞私有化,要从根本上改变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当然,在改革的头几年,并没有明确提出搞私有化。
但随着改革政策的失误,经济危机的加深,苏联领导人不仅没有正确地总结教训,反而把经济搞不好的原因,除归咎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上层建筑外,还归咎于社会主义公有制。
因而逐渐形成了这样的经济改革思路,其基本出发点是:认为现在国家集中的资产过多,人民同国有制关系疏远,职工没有主人翁感和积极性,因而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所以要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道路。
(4)军队建设上搞非党化、非政治化
军队“非党化”和“非政治化”是戈尔巴乔夫推行全盘西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俄
罗斯民主和反政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