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课件共25张PPT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共21张PPT)

在美苏两极格局下,没有任 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和美苏 抗衡,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 路。
5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出现
材料三:二战结束后,西欧各
国进行经济重建,对钢材需求
量大增,而西欧国家中煤矿资 1963年1月22日,当时的法国总统
源丰富的西德缺乏铁矿,铁矿 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签署了法
资源丰富的法国缺乏煤矿。两 国的钢铁工业发展都面临重要
四、中国的振兴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出现
1967年中国 氢弹爆炸
1971年26届 联大中国恢 复联合国合
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8 年 , 中国开始 改革开放
17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出现
中国振兴的表现:
1.经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政治: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 法席位;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的唯一发展 中国家。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西方国家 广泛建交。
(4)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既是对美国霸权的
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
14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出现
背 景 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在两
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
时间
1961年
宗 旨 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
15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出现
1、不结盟运不动结并盟非运真动的的不兴结起盟,而是不和与 美当 前苏政两策大军反事对集霸 权团主结义盟,的主国张家国 际结关成系联民盟主;
快速回顾,自主落实
1、决定国家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根本是? 2、两极格局形成背景、表现及影响? 3、美苏之间“冷战”对峙的表现?

人教版必修一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共22张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共22张PPT)课件
(1)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 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 (2)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使世界向 多极化的趋势发展。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日本原国因民生:产经总值济增的长示发意展图和实力的增强
(1)美国对日本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 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强制日 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的同时、又推动日 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 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1)美苏“冷战”直接威胁欧洲安全
材料一: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 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 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 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
材料二: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 ,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
——教材P124
四、中国的振兴
美国
实力相对衰落
西欧 联合
不结盟运动兴起
苏联
日本 崛起
中国 的和平 崛起
本课小结


美苏两极争霸
实力相对下降
格 局


西欧的联合

世 界 多

日本的崛起


实力迅速上升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
势 的 出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美苏“冷战”的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会议的召开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件(共46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件(共46张PPT)
C
2.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 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 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却走向合作,这说 明了
A A 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出
发点 B 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C 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 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3.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 次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 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 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境联系起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 思考西欧为什么会走向联合?
材料1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
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
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
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
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
过程。
— 摘自人教版教参
(1)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 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2)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 三足鼎立的局面;
(3)冲击了两极格局, 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日本象扑好汉要与山姆大叔较量一番
入常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表现:
• 内政:修改1947年和平宪法。 • 军事: • 2001年,借“9·11事件”,以反恐为名,
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扩大自卫队权限; 2003年,利用朝鲜半岛核问题,自卫队由 “防御型”转为“进攻型”; 2003年,向伊拉克派兵;决定建立导弹防御 系统,提高自卫队的攻击能力和远投能力。
四.中国的振兴: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表现
1、欧洲的联合: ---欧洲共同体(1967)→欧盟(1993)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8.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8.2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共26张PPT)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美国
苏联
二战后美苏成为世界两极 两大阵营的对立逐渐形成
满目疮痍的欧洲
“现在的欧 洲是什么?它是 一堆瓦砾,是瘟 疫和仇恨的发源 地。”
——丘吉尔
195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对比
50 国民生产总值
40 工业
30
出口贸易 20
欧洲 煤钢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 经济共同体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比重
国家或 组织 美国
欧共体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4年
36.2% 33.7% 31.2% 30.2% 24.3% 17.5% 17.5% 18.6% 19.3% 20.1%
一、欧洲的联合
美国 苏联 欧共体
美、日、法、联邦德国占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年度 美国 日本 法国 联邦德国
1948 54.6 1.2 4.6
3.6
1970 37.8 9.5 6.5 10.1
美、日、法、联邦德国占世界 出口贸易的比重(%)
年度 美国 日本 法国 联邦德国
1948 32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背景下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420 21/8/4 Wednes day, August 0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42 021/8/4 2021/8 /48/4/2 021 7:57:56 PM
1970年
英国 2.7 2.8
联邦 德国 7.5
4.8
法国 意大利 4.8 5.8 5.8 5.6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32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32张PPT)
②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朝鲜、越南战争的军需刺激)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二战后日本崛起的表现
1970年大阪世博会“太阳塔”
⑴1956年—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⑵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 大国;欲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20世纪80年代)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课堂总结
1.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
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
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3. 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 各国积极谋求自身的独立、主权、安全与发展。
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时代进步的 要求。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 的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 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 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请注意: 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 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但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 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二战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1. 经济: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产力的推动, 世界经济发展, 经济多极化 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 2. 政治: 两极格局下, 美苏争霸危及到其他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1973年,成员国开始 1993年欧盟成立 “用一个声音说话”
欧洲一体化有何特点? (1)成员国不断增加 (2)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3)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共28张PPT)
②经济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经济联系日益 密切。 ③文化因素: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
4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欧共体的建立)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①政治原因: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中心的 优势地位,两极格局下与美苏相抗衡保障 自身安全和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 ②经济原因: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经济 联系的加强 ③文化因素: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 感。
27
28
2、背景: ①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诞生了许多 新兴独立国家,为不结盟运动奠定了政治基础; ②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 新高涨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③亚非拉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相互团结支持,推动了运动兴起。
25
3、兴起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 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15
1995年,瑞 典、芬兰、 奥地利加入 欧盟;2004 年,匈牙利 等10个中欧 国家入盟; 现今欧盟共 27个成员国。
16
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个成 员国的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历 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条约。
17
27个成员国: 法国、德国、意大利、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英国、丹麦、爱尔兰、 希腊、葡萄牙、西班牙、 奥地利、瑞典、芬兰、 马耳他、塞浦路斯、波 兰、匈牙利、捷克、斯 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立陶宛、罗马尼亚、保 加利亚。
试分析,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呈现怎样的发 展趋势
①单一经济领域→多种经济领域发展 ②经济一体化 →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 ③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19
3、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材料一:1973年,欧共体9国人口2.56亿,出 口贸易额为21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和苏联;国 民生产总值10650亿美元,远远超过苏联,为美国 的77.7%。

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共24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共24张PPT)
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 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
2004年9月,日本首相 小泉纯一郎在纽约联合 国总部召开的第59届联 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称, 日本希望成为安理会常 任理事国。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二战后,亚非拉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②在两极格局之下,新兴独立国家处于弱势地位,
和平崛起 改革开放
文革挫折
恢复发展 新中国建立 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课堂小结
美苏两极争霸
实力相对下降
新 兴 力 量 的 崛 起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实力迅速上升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
两 极 格 局 下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的 出 现
随堂练习
1.20世纪70年代,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
(4)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和科技。
崛起的表现: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
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合作探究一: 日本经济的崛起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2.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3.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4.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成员国不断增加
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特点:反映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3、联合的影响
(1)对西欧: 材料一 1973年,欧共体9国人口2.56亿,出口贸 ①经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成为美 易额为21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和苏联;国民生产 国 总值为 的竞争对手。 1065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苏联为美国的 ②政治: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77.7% 选自岳麓教材《世界多极化趋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八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八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  (共21张PPT)
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经济 联系日益密切。
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无法与强大的美苏相比, 只有走联合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原因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政府提交的 “舒曼计划”,提出“把法德的煤钢生产置于 一个共同的最高权力机构之下”,……这样结 合起来的联合生产意味着法、德之间发生战争 是不可想象的。”
“舒曼计划”立即得到了德国的赞同和接受。
西欧联合关键要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法国和德国
这说明法德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走向和解
法德和解是西欧联合的关键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原因
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有哪些?
1、现实原因:战后西欧实力大损,国际地位下 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经济原因: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 展,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根本原因)
1958年欧洲 原子能共同 体
1967年

合洲 发 一共 展


建立了关税同盟 共同的农业政策 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加强科技合作
成员国数量: 六国(1951)——九国(1973)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影响 欧洲的联合产生了什么影响?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
材料说明欧共同体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 这对美国有什么影响? 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他 们 表 示 真 诚的祝 贺! 同 时 ,我 们 祈 祷五湖 四海、 三山五 岳神保 佑xx茁 壮、健 康成长 为国家 栋梁:会 挽雕 弓 如 满 月 ,西 北望,射 天狼。 谢谢!值 此 大 喜 之际 ,我谨祝 小宝宝 健康好 养,易带 成人, 今 天 可 爱 ,明 天聪明 ,今日喜 星,明 日文星 兼财星 !为 此 ,我 提议:为 了xx夫 妇又 添新喜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极格局下,西欧 受到美国的控制和
苏联的威胁
文化传统
欧洲传统统一思想 的影响
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
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2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7
欧元诞生 1999
1958 经济共同体、原子
能共同体成立
1993 欧盟诞生
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
国家或 组织 美国
中国的振兴
1958
1972
2009
活动探究
探究要求
小组讨论
各小组共同讨论,组长及时 做好总结,小组代表发言, 声音洪亮;其他小组互相点 评、补充。
注意语言规范化、学科化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可以从西欧、日 本的崛起中汲取哪些
经验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大幅提高,推动世界经 济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 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危及到其他国家的主权和 利益 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各国积极谋求自身的独立安 全与发展
冲击两极格局,使世 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

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 目标
南斯拉夫总统 铁托
埃及总统 纳赛尔
印度总理 尼赫鲁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兴起 背景
成立 标志
政策 宗旨
斗争 任务
二战后许多国 家获得独立
1955万隆会 议促进民族解 放运动高涨
为摆脱美苏控 制,维护自身 独立,主张联 合起来
1961年第一次 不结盟国家和 政府首脑会议 在贝尔格莱德
国际机遇
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 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
大门
BA CD FE
民主改革
进行民主改革,消 除落后因素(奠定
基础)
美国扶持
美国减免战争赔款, 为其提供物资
贸易立国
提出“贸易立国, 出口第一”口号
日本崛起的影响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 国的份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其家乡群马县的演讲(1983年7月
联邦德国首任总理 阿登纳
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马歇尔计划) 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任务是分配美国援款,欧洲人从此走 上了合作之路。欧洲的联合,也将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举行
独立自主;非 集团、不结盟
反对美苏霸 权
建立国际经 济新秩序
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推动民族解放运动 发展,加速世界殖 民体系崩溃
广大发展中国家登 上国际政治舞台, 一定程度上冲击两 极格局
不结盟运动与中国 的关系
中国一贯重视与不 结盟运动的关系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与不结盟运动保持 良好合作
课堂导入
《时代周刊》(Time)又称 《时代》,创立于1923年, 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 如今是全球有重要影响的新闻 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
学习目标
1.掌握欧洲联合的原
1
3
因及影响
2.掌握日本崛起的原
因及影响
2
3.了解不结盟运动兴
起的史实
4.理解多极化趋势出
现的原因和影响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 戴高乐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整体 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 对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 机遇,又提供了挑战
汲取智慧,为我所用
抓住发展机遇,坚 持改革开放,坚持 科教兴国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与合作,致力于世界和平 与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创造稳定的国际环境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根源: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 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影响
缓和了世界各大国之 间的关系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政治 势 出 现平与发展逐 渐成为时代的主题
加快了世界经济发展的 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 化
——德尼兹等《欧洲史》 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 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 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 实现欧洲各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欧洲——这是欧洲早已存在的一种思潮。这种思 潮植根于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理想,希望欧洲结束分裂,停止纷争,实现持久和平。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经济动力
二战后恢复发展经 济的需要(根源)
理论探索
舒曼计划的提出促 使法德和解
政治氛围
欧共体
1955年 36.2% 17.54%
1960年 33.73% 17.53%
1965年
31.27 %
18.68 %
1970年
30.21 %
19.32 %
1974年 24.36% 20.12%
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 挑战。他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 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1960年,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 增强了法国的实力。1964年,法国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 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 体化”机构。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与美国相抗衡,表明西方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经济
外交
政治
国际格 局
不断加强合作, 经济实力大大增

摆脱美国控制, 推行独立自主外
交政策
用一个声音说话, 进一步加强了政
治上的联合
冲击两极格局, 使世界朝着多极
化方向发展
1945
1981
1987
日本崛起的原因
发展战略
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 发展战略
重视科教
加强政府投资,重视 科技和教育
28日)
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 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 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日本有责任应该主动地为世界经济 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发挥最大的力量。
──日本《产经新闻》(1988年1月1日)
日本崛起的影响
二十世纪80年代日 本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世界第二大经济 强国,资本主义世 界美、日、西欧三 足鼎立局面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