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共37张PPT)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一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共37张PPT)

2020/6/10
22
• 日本正在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 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使其国际影响力越 来越大。
• 2004年9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纽约联 合国总部召开的第59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话称,日本希望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中国表示理解,但强调: 联合国安理会不是公司董事会,
2020/6/10
18
日本新干线列车
日2本020/6国/10 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日本的汽车工业 19
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 8.2 2.8 2.7 7.5 1960年
1961— 11.2 4.1 2.8 4.8 1970年
4.8 5.8 5.8 5.6
1960—1970十年里,日本工业生产水平年增长16%。 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1.3%,超过美国2.69倍,英 国4倍,联邦德国2.4倍;国内生产总值在1966年超过 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 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国。
2020/6/10
20
1、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反映了欧共体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 什么变化?
—— 政治上奉行独立自主,美国霸权地位严重
削弱。
2020/6/10
9
1、原因: 2、联合过程: 3、影响:
(1)促进西欧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 。(2)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
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1945年8月,美国投掷原子弹 后,日本广岛一片废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条件
许多国家相继获得独立
目 的 ① 摆脱美苏控制②维护自身独立
时间 地点
1961年 贝尔格莱德
政策
非集团、不结盟
影响
① 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② 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③ 标志着新兴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冲击两极格局。
四、中国的振兴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
日本新干线列车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日本的汽车工业
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
日本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60年代末期,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 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 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 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1945年的日本
1980年的日本
如果你是这位美国老兵,你将如何介绍 日本经济崛起的经验?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①欧洲衰落 —求发展
②美苏影响 —保安全
材料2 二战后的西 欧,面临来自东方苏联 和东欧盟国的威胁,以 及来自西方美国的经济 渗透和政治控制。
材料说明了什么?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①欧洲衰落 —求发展
②美苏影响 —保安全
③共同心理 —有渊源
④法德和解 —是关键
材料3 视频《欧洲先驱论 统一》
小结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中国的振兴 不结盟运动 强大的美国 强大的苏联
实力迅速上升 实力相对下降
多两 极极 化格 趋局 势下 出的 现世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二、日本的崛起
1、表现: 2、原因:
①进行民主改革
②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内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共21张PPT)

在美苏两极格局下,没有任 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和美苏 抗衡,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 路。
5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出现
材料三:二战结束后,西欧各
国进行经济重建,对钢材需求
量大增,而西欧国家中煤矿资 1963年1月22日,当时的法国总统
源丰富的西德缺乏铁矿,铁矿 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签署了法
资源丰富的法国缺乏煤矿。两 国的钢铁工业发展都面临重要
四、中国的振兴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出现
1967年中国 氢弹爆炸
1971年26届 联大中国恢 复联合国合
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8 年 , 中国开始 改革开放
17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出现
中国振兴的表现:
1.经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政治: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 法席位;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的唯一发展 中国家。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西方国家 广泛建交。
(4)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既是对美国霸权的
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
14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出现
背 景 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在两
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
时间
1961年
宗 旨 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
15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出现
1、不结盟运不动结并盟非运真动的的不兴结起盟,而是不和与 美当 前苏政两策大军反事对集霸 权团主结义盟,的主国张家国 际结关成系联民盟主;
快速回顾,自主落实
1、决定国家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根本是? 2、两极格局形成背景、表现及影响? 3、美苏之间“冷战”对峙的表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政策: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反对霸权主义,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意义:
①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的崩溃 ②标志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 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小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欧洲的联合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多极化趋势出现
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
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
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
》(1950年)
④关键因素: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关键
材料四: 欧罗巴,希腊神话中的公主,欧罗 巴与万神之王宙斯相爱并生下三个儿子,她所 居住的大地被命名为欧罗巴,即今天的欧洲大 陆。从古自今,一个统一的欧洲就是欧洲人的 欧罗巴梦想。
美国 西欧
苏联苏联日本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 ……,中在经国济上 也远远处于第一位。…不…结现盟在,世界不再仅仅有两
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 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 西欧、苏联、中国、日本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讲话
【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 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 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①单一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②经济一体化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 ③成员国不断增加(627国)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欧共体
欧盟)
1.原因:
2.欧洲一体化进程
3.影响: 对欧洲
①经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 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②政治: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32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32张PPT)
②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朝鲜、越南战争的军需刺激)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二战后日本崛起的表现
1970年大阪世博会“太阳塔”
⑴1956年—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⑵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 大国;欲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20世纪80年代)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课堂总结
1.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
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
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3. 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 各国积极谋求自身的独立、主权、安全与发展。
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时代进步的 要求。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 的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 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 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请注意: 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 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但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 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二战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1. 经济: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产力的推动, 世界经济发展, 经济多极化 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 2. 政治: 两极格局下, 美苏争霸危及到其他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1973年,成员国开始 1993年欧盟成立 “用一个声音说话”
欧洲一体化有何特点? (1)成员国不断增加 (2)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3)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说课稿
4.提供与多极化相关的历史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多极化的内涵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5.设定明确的课后作业和研究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以及归纳总结法。讲授法能够系统地传授多极化的相关理论知识,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生生互动深化对多极化趋势的理解;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归纳总结法则有助于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系统的认识。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倾向,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提问回答和课堂小结。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就多极化趋势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探讨;角色扮演则让学生模拟不同国家或国际组织在多极化背景下的立场和策略;提问回答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时,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这些互动方式旨在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角色扮演:学生模拟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就某一国际问题进行谈判,体验多极化背景下的外交策略。
3.写作练习: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多极化趋势的短文,分析其对未来世界秩序的可能影响。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反馈: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多极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过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4.“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 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
A 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二、日本的崛起 (三) 影 响
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问题探究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 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 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思想因素: 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一) 背景(原因)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 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 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 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 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 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推动……,加速……;标志……,冲击……
问题探究
不结盟运动是真的不结盟吗? 是消极的中立吗?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不和与 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
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 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 “冷战”。
四、中国的振兴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维克多.雨果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欢乐颂(贝多芬《第9交响曲》) 欢乐女神 圣洁美丽 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 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
欧盟盟歌
蓝天金星旗
1、欧洲联合进程
• 1951年,法、德、荷、比、卢、联邦德 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 钢共同体。法德矛盾化解。 • 1957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 子能共同体。 • 1967年,三个共同体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2、欧洲联合的原因 材料一 现在(注:二战后)欧洲是什么?它是 一堆瓦砾,是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材料二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 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 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 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 摘自课本(人教版)
——《舒曼计划》(1950年)
根据材料,请回答二战后西欧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①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 ②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 ③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3、欧洲联合的影响 经济实力 大大增强 独立自主 共同的外 交政策 政治联合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 掷原子弹
日本谋求 政治大国 地位 日本首相曾根康洪在一
次演讲中明确提出,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 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 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 分量,而且增加其政治 大国的分量。”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2、正式形成的标志 3、作用
铁 托
纳 赛 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联合的欧洲) 二战后的欧洲
欧盟总部大厦
【课堂探究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 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2)对美国: 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
(3)对世界: ①经济上: 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政治上: 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二站 东瀛纪行 (迅速崛起的日本)
二、日本的崛起
一位美国老兵的回忆录 二战结束后,我被派到日本。我一辈
子都无法忘记第一眼看到这块土地时的 情景,满街都是爆炸后残留下来的残砖 碎瓦,一片满目苍夷,人们的眼神里除 了绝望就是愤怒,所有的工业设备几乎 都被炸毁了……
关键因素:法德宿敌的和解
归纳总结:(一)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重点突破1
1、经济(根因):欧洲衰落——求发展
2、政治:美苏影响——保安全
3、思想:统一心理——有渊源
4、关键(直因):法德和解——是前提
【巩固练习】
A 1.欧共体成立时的主要出发点是:(
)
A.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 在 洲原与子E E能C机大构量钢谈制判构之件后。,业务主管3.在欧共②体年(争1得96一7)笔特殊的大订单----欧
在③年大奔业务量也随着三位一体的建立日益扩展与盟国在科技上的共
享合作让大奔跑得越来越快、安全4.。英国加入共同体(1973)
一直对我们抱有敌意的英国在 ④ 年也hold不住了,不得不加入我们的组 织。在那里借着关税同盟的光我们大肆开拓市场。 到了70年代我们欧的盟竞(争1对9手93赫)然而立的好像只有美国通用和日本的丰田 TOYOA。
归纳总结:(二)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
1、以经济推手,从经济全面推向政治、军 事、外交各领域,不断扩大。
2、以法德矛盾的解决为前提,以法德为统 一的发动机
3、以法律为保障,以法律的形式提出目 标,经法律的手段巩固成果。
【课堂探究2】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方法提示:经济、政治、国际格局)
重点突破2
(三)影响:
1、经济: ①西欧经济发展, 实力增强; ②在经济上成为美 国的竞争对手
材料1 1950年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50 国民生产总值
40 工业
30
出口贸易 20
10
0 美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美国与欧共体GDP占世界总额的比重
意大利
这些数据反映了西 欧联合后出现了怎 样的变化?
国家或组 织
美国
欧共体
1955年
36.2% 17.5%
1965年
31.3% 18.7%
1974年
24.4% 20.1%
【课堂探究2】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方法提示:经济、政治、国际格局)
重点突破2
(三)影响:
材料2 P123历史纵横
2政治:
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 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政策。
3世界: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 的伙伴地位,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 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 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 “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 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
国际形势: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国际地位下降, 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经济因素:欧洲经济的发展,联系日益密切(根本原因)
材料二 二战后的西欧,面临来自东方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以及来 自西方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左边美国;右边苏联;中间欧洲)
政治因素: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苏的威胁,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美苏 抗衡,必须联合。
1978年,我回到美国,儿子开着他的 丰田汽车把我接回家。家里用的是索尼 的照相机、松下的空调……
美国老兵的回忆体现了日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945年的日本 1980年的日本
【自主学习】(一)日本迅速崛起原因及表现
(方法提示:外因、内因)
1.日本经济的崛起
(1)外因
美国的扶持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
《大棋局》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资本
社会主
主义
大义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学习目标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 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列国旅行记
第一站 西行漫记
第二站 东瀛纪行
第三站 周游亚非拉
第四站 行在中国
第一站 西行漫记
B.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
C.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二)欧共体形成过程 奔驰发展史(节选自1950-2000段)1.欧(洲1煤9钢51共)同体

自① 年起奔驰的炼钢成本大大削减,业务主管告诉我来自法 国、
意 仗大了利。等国2(的.经1煤9济钢58共改)同变体了、单原一子的能国共内同供体应情况,我们与法国再也打不起
材料三 欧罗巴,希腊神话中的公主,欧罗巴与万神之王宙斯相爱并生下三 个儿子,她所居住的大地被命名为欧罗巴,即今天的欧洲大陆。从古至今, 一个统一的欧洲就是欧洲人的欧罗巴梦想。
历史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共同的地域使欧洲国家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材料四 1963年1月22日,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签署了法 德合作条约,实现了法德两国历史性的和解。以这个条约为基础,法德两国 组成了推动欧洲建设的“发动机”,从而一步步地改变着欧洲乃至世界的政 治版图。

本 崛起
(1)进行民主改革,铲除残存的封建落后因素。
经 济 的
原因
(2)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
(2)内因

(3)重视发展科技与教育,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有利契机。
崛起的表现: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
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 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
—— 摘自岳麓版
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 (1)你能看出美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展。
(2)材料1、2反映的现象对国际局势有何影响?
两极格局
大 棋 局
归纳总结:(三)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1)对西欧: ①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经济) ②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