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填空题综合测试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直击中考】注意识记冷战的开始的标志及冷战的具体表现。
10.【解析】本题以2017年中东叙利亚危机、乌克兰危机、欧盟危机以及美国“重返亚太”在韩部署萨德引发危机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冷战后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相关史实.
【详解】据“2017年中东叙利亚危机、乌克兰危机、欧盟危机以及美国‘重返亚太’在韩部署萨德引发危机”可知,这些主要说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但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还存在,比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D.欧洲联盟的成立
3.下表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 )
时间
战略计划
评价
1955年
《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
1957年
《新长期经济计划》
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
1960年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经济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
A.社会改革B.适当的经济政策
C.美国扶持D.朝鲜战争的爆发
C.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
D.日本经济增长率居首位
2.如表为1948﹣1952年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统计:
时间(年)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工业生产上升
农业生产上升
1948﹣1952
25%
35%
4.8%
这一历史阶段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得益于( )
A.杜鲁门主义的推行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故选:D。
历史九年级填空题(一)

历史九年级填空题(一)历史九年级填空题一、世界历史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发生在欧洲地区的一场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中心地区是意大利。
•人们主要通过人文主义思想来推动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给欧洲带来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革。
2.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
•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是贫富差距悬殊以及国王路易十六对国家财政的不当管理。
•法国大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巴黎公社起义。
•法国大革命的最终结果是推翻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二、中国历史1. 秦朝•秦朝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于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的最著名的建筑是万里长城。
•秦朝被统治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中国大陆和一些周边地区。
2. 宋朝•北宋始于公元960年,结束于公元1127年。
•北宋的都城是东京(现在的河南开封)。
•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子书名是《中国土地法大纲》。
三、世界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始于1914年,结束于1918年。
•盟国阵营的国家包括英国、法国、俄国等国家。
•无产阶级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首次在俄国取得了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导致了多个国家的独立,以及以德国为首的中央联军的失败。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1939年,结束于1945年。
•盟国阵营的国家包括英国、美国、苏联等国家。
•德国纳粹党领袖是希特勒。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结果是德国和日本等轴心国的战败,以及联合国的成立。
提示:文章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及答案可能需要根据教材和课程要求进行调整。
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填空题(全册)

九年级历史教学案新人教版初三下学期(全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1._______年3月,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推翻了_______________统治。
之后,俄国建立了_______________临时政府,它与革命中建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存在,_______________掌握着主要权力。
2._______年___ 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___________ 的方针。
____月___日晚,列宁秘密来到__________的起义总指挥部———______________,领导起义。
____月___日,起义取得胜利。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当选为主席。
4.苏维埃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______耕种。
5.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______________迁到 ____________。
6.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_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国家由此诞生。
它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___的统治,推翻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在________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___________”。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后来,苏联扩大到______个加盟共和国。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19年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第六单元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8年1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会员国肩负起领导责任,共同做出努力,使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和更可持续地发展。
这表明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A.促使美国担起领导责任B.推动各国共同发展C.驻军海外平息战乱纷争D.维护国际和平安全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联合国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B.安理会成员国有否决权C.根据安理会的决议,联合国可以派出维和部队D.世贸组织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3.虽然当今地区冲突频繁、恐怖活动增多,但世界的两大主题仍然是()A.合作与发展B.和平与发展C.和平与合作D.民主与进步4.爱因斯坦知道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杀伤许多平民时感到非常痛心。
他在一封对美国公民书中说:“必须限制原子弹,决不能用来杀害人类,而是用在增进人类的幸福方面。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②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标志着二战结束③原子能的广泛应用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④科技发展要为人类的和平、进步服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5.二战以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造成德国、朝鲜半岛和越南分裂的主要背景是()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成立B.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成立C.美苏“冷战”局面逐步加剧D.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6.如图分别是1988年和1990年美国《时代》周刊两期的封面,反映了当时美苏两国的关系。
下列相关评论,恰当的是()A.“冲突加剧了”B.“盟国时代来临了”C.“冷战该结束了”D.“美国人输了”7.有人说,海湾战争是“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
这说明了()A.核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下降B.发展信息技术比发展核武器更重要C.硅片是一种比铀更重要的战略物质D.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8.2003年3月,美国绕过联合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这一事实表明()A.萨达姆统治不得人心B.当今世界出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D.和平与经济不可兼得9.近日,济南大明湖景区的工作人员为景区内名贵花草树木悬挂二维码树牌,游客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树牌,就能全面了解这些植物的种类、学名、生物学特征等信息,还能欣赏它们盛花时节的美丽,这体现了()①这些发明成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②网络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渗透③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④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惊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阅读下列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其中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科技成就基础研究年代(a)应用研究年代(b)生产推广年代(c)a﹣b年差b﹣c年差a﹣c年差蒸汽机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1936 1946 1946 10 0 10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B.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C.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D.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二.填空题(共5小题)11.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离不开中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考查 填空题 专项训练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考查填空题专项训练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和南美的解放(共1小题)1.481年法兰克人首领建立了法兰克王国;1819年,领导革命武装打败殖民者,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二.美国南北战争(共1小题)2.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开始推行政策,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
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共1小题)3.1777年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四.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小题)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俄国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3)1921年苏俄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改革﹣﹣。
5.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于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年。
五.第二次工业革命(共3小题)6.19世纪80年代,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867年,(国)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7.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年德国工程师狄尔制成了以柴油为动力的内燃机。
8.德国人利用内燃机驱动车轮,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打击了宗教神学宇宙观。
六.近代科学家(共2小题)9.希腊的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英国的科学家。
10.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被称为现代印度的“国父”。
七.近代艺术(共2小题)11.巴尔扎克(1799﹣1850)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完成了一套名为《》的系列小说。
德国的天才作曲家是贝多芬。
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第三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2.荷兰画家凡•高创作了《》:达尔文在《》提出了进化论学说。
八.俄国十月革命(共1小题)13.年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的确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九下历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果将“义和团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A.社会主义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C.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D.改革与革命2.关于民族解放运动,人们如此颂扬着一位女英雄:“年轻的女王率领她的章西勇士,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击溃强大的英军……直至壮烈牺牲。
”这则故事发生在( )A.印度民族大起义中B.拉美解放运动中C.中国义和团运动中D.美国独立战争中3.“民族语言往往也会烙上历史的印记”,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巴西著名的球星罗纳尔多不用翻译就可以和下列哪位著名的球星进行交流( )A.葡萄牙的菲戈B.英国的贝克汉姆C.西班牙的劳尔D.法国的齐达内4.历史老师强调:“亚非拉的无限财宝,无限的良田沃壤,迅速的养肥了欧洲,刺激了生产,引起了工业革命。
”由此判断,该老师正在讲述( )A.西欧城市兴起的表现B.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D.海外殖民扩张的影响5.“出生于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军事家,由于他的努力,委内瑞拉、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巴拿马六个拉美国家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得独立。
”这段文字介绍的人物是( )A.玻利瓦尔B.章西女王C.华盛顿D.拿破仑6.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是“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是指( )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②南方资本主义经济③北方奴隶制经济④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有人认为林肯是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总统,他拯救了美国.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他( )A.领导了独立战争B.维护了国家统一C.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领导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8.1963年美国黑人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说到:“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九年级下册历史综合检测题_(含答案)

中考历史总复习——九年级下册练习题1.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有(A)①允许多种经济并存②优先发展重工业③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④大力发展商品经济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斯大林说:“一战后的战胜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起来。
下列关于这一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A.巴黎和会上中国等弱国处于无权地位B.建立了帝国主义在美洲的新秩序C.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D.以法德坚实联盟为基础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A)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 《四国条约》D.《五国海军条约》4.罗斯福政府根据相关法律对工业进行调整,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
上述措施体现了新政一个突出的特点是(B)A.人民生活改善B.国家全面干预经济C.制止盲目竞争D.资本主义制度调整5.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C)A.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B.增强联邦政府的权力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6.“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让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柳钉和石灰。
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流行的一首歌曲,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图景,美国领导人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此问题(C)A.领导大陆军进行独立战争B.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领导北方军队进行革命C.推行“新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经济尽快复苏D.建立强权政府,推行法西斯统治7.已故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说:“(这个协定)是西方国家的极大耻辱,德国的征服政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他们将在一点交叉。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
每小题2分,共30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
”这表明德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 A.扼杀巴黎公社 B.争夺世界霸权C.解放黑人奴隶 D.推动欧洲联合2.1892年,“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现代奥运会应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
当时威胁这一主张的是()A.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和美国参战D.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形成3.“范围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之一。
下列充分体现“范围广”这一特点的选项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 年到1918 年,历时4年多B.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坦克、潜艇等新式武器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 000万4.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
对比以下的历史事件,其共同之处是()A.都采取了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B.都改变了社会性质C.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D.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5.图示法是学习历史常采用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小明在学习某会议时制作的一幅示意图,你认为该会议是()A.巴黎和会B.慕尼黑会议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
战败的德国不堪忍受屈辱的、苛刻的和约,一定要复仇。
意大利和日本觉得分赃太少,伺机重新瓜分世界。
”这反映了()A.战胜国与战败国矛盾尖锐B.英、法、意、日等国谋划继续统治世界C.新体系蕴藏新的矛盾冲突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7.英国作家威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
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当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填空题综合测试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课:俄国十月革命1.1917年3月,俄国爆发“”推翻了统治,其性质是革命。
革命后,俄国出现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其中掌握主要权力。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指挥部设在,领导人是,胜利的时间是公历年月日,俄历为10月25日,故称十月革命。
3.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新型的;颁布《》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议和退出一战。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迁到。
5.年苏俄粉碎了外国和国内,取得国内战争胜利,巩固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政策。
年苏联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后来扩大到个加盟共和国。
- 年苏联解体。
2.苏联第一五、二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 国变成强盛的国,同时,苏联也加快了实现的步伐。
3.在全国基本实现化和化的基础上,苏联在年宣布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
这一体制存在着着严重的弊端。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后备)1.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
会议的操纵者是法国总理,英国首相和美国总统。
他们被称为。
2.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在军事上禁止德国实行。
政治上德国承认并尊重的独立。
3.1919——1922年,协约国还分别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这些和约与《》一起构成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统治新秩序。
4.国际联盟于年成立,由于没参加,所以它被、控制。
5.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
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三国。
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实际上为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6.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的统治秩序,通过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体系”。
4课:经济大危机1.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年—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2.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从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
其主要特点有;;。
3.危机中,资本主义世界失业人数超过,但垄断资本家为保持,维持,宁愿大量产品。
4.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危机。
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年,美国实行;而德、日则建立了专政,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5.美国新政的目的是在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
中心措施是,通过《》。
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后备)1.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德国阶级矛盾,以为首的法西斯组织党,趁势发展势力。
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
他的上台标志着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
纳粹党利用“”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还掀起迫害的狂潮。
2.日本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日本军部的发动兵变失败,结果军部内主张建立“”加速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日本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后备)1.希特勒上台后,吞并了,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
英、法希望以牺牲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年9月,、、、四国政府首脑在签订协定,规定在10天内把割让给,史称。
它把政策推向顶峰。
2.年9月1日,德军对发动突然进攻,、向德国宣战。
二战全面爆发。
1940年德国向西欧发动大规模进攻,占领包括在内的西欧、北欧许多国家,也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
加入德国一方作战。
3.年6月,德国突然发动对的侵略战争,二战规模扩大。
苏军取得胜利,打破了不起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4.二战期间,号召人民坚决同法西斯作战的英国首相是,苏联领导人是。
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后备)1.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家代表在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标志着正式建立。
2.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其主要内容有:;;。
二战的转折点是战役,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登陆成功,开辟了打击德国的第二战场。
年5月,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3.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和投下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和,月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月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1.二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发展尤其迅速,70年代,由于中东国家,引发了年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8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90年代,美国进入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和。
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1.20世纪60年代和等西欧国家成立了“”,1993年,在此基础了成立了,简称,其成员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
2.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3.二战后,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政策。
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1.1953年,任苏联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体制。
1964年,被迫下台。
2.1985年上台后,首先把改革作为重点。
80年代后期,他又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方面。
此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转变为,国家权力分散。
3.1989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事件”,这次事件后,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与能力,俄罗斯领导人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4.年底,苏联解体,苏联从年成立,共存在了年。
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后备)1.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改革,其中,的改革较为突出。
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改革,被苏联出兵镇压。
2.20世纪年代,东欧各国经济每况愈下,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
3.从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由于执政党的改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五,一分为二,与合并,实现统一。
第六单元:亚非拉的独立与振兴12课:亚非拉的奋起(不考)1.年,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和两个国家,实行,后来分别成立共和国。
、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
2.二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1952年埃及爆发了革命,以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真正独立年埃及宣布将收归国有。
年一年非洲就出现了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年3月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3.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道路。
年,巴拿马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不考)1.一战后,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
二战后,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的决议。
2.1948年,犹太国家国建立。
1948—1973年,国家和国家之间发生四次战争,史称战争。
3.耶路撒冷被、、和三大宗教奉为宗教圣地。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冲突。
4.对中东和平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
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4课:冷战中的对峙1.美国带领西方国家,对苏联等国家,采取的的敌对行动,以“遏制”。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2.年3月,在国会上发表常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的使命,以“”。
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
他提出的“”、、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
3.冷战开始的标志是年,的出台;结束的标志是年,的解体。
4.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的成立。
5.冷战在政治上表现为;经济上表现为;军事上表现为。
美苏对抗的两大政治军事组织是和。
6.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是,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美国深陷之中,实行战略收缩,苏联出兵占领;80年代,苏联领导人提出全球缓和战略,从撤军,美国经济遭到和的激烈竞争,美国同意实现有限缓和。
年底,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冷战结束)。
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的局面。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方向发展。
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和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有、、、。
3.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将是、的斗争过程。
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当今世界,与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趋势加速发展。
2.1995年1月1日,组织成立。
该组织希望通过和,实现世界贸易的。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是:;。
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一个难得的,也是严峻的。
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1.20世纪年代以来,人类在、、、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的到来。
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的社会。
2.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它的核心是,而其中的尤为引人注目。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速度,缩短了变为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4.影响有:推动空前发展;引了起了世界和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