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2019年高中化学第3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3节羧酸酯学案
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3.3羧酸酯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50608317.doc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三节羧酸酯(第2课时)一、预习目标预习“羧酸 酯” 的基础知识。
二、预习内容 二、羧酸1、定义: 和 直接相连的物质叫做羧酸。
2、饱和一元羧酸:通式为 或 。
复习:饱和一元醇的通式 ,饱和一元醛(或酮)的通式 ,苯酚及其同系物的通式 。
3、分类:(1)按烃基分 和 。
(2)按羧基的数目分 和 等。
(3)按碳原子的数目分 和 。
介绍一些其它的酸:如丙烯酸、苯甲酸、硬脂酸、软脂酸、油酸等。
4、羧酸的通性(1) 同性(与乙酸相似)(具有弱酸性及能发生酯化反应) 如:CH 2CH 2COOH+(2) 递变规律R-COOH 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酸性逐渐 。
饱和一元羧酸中的最强酸是 。
练习:已知CH 2ClCOOH 的酸性强于CH 3COOH ,则CHCl 2COOH 的酸性比CH 2ClCOOH 的酸性 。
ClCH 2CH 2COOH 的酸性比CH 3CHClCOOH 。
书写化学方程式:1、 +2、nHOOC —COOH+nHOCH 2CH 2OH(3)特殊性:HCOOH 可发生银镜反应。
OH HOOCCH 2CH 2 OH 浓硫酸 加热 COOH COOH HOCH 2 HOCH 2 O三、酯1、定义:酸(有机酸和无机含氧酸)与醇反应的产物。
如:C2H5OH+HClHO—NO2+ C2H5OH2、通式:R—C—O—R(其中两个烃基R可不一样,左边的烃基还可以是H)练习:写出C5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与醇、醚、醛、酮的同分异构体相比)饱和一元醇与饱和一元酸反应生成的酯的通式:。
(n )与的通式一样。
两者互为。
3、通性(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密度小于水,低级酯有果香味。
(2)化学性质a、中性物质;b、水解(可逆、取代反应)酸性条件:碱性条件:科学探究(1)怎样设计酯水解的实验?(2)酯在酸性、碱性、中性哪种条件易水解呢?根据(1)、(2)两个问题,讨论酯水解实验的设计方案。
【高中化学】第3章第3节 羧酸酯导学案

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羧酸酯”的基础知识。
二、预习内容一、乙酸的组成与结构1、用结构式写出工业用乙醛制乙酸的方程式:2、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二、乙酸的物理性质三、乙酸的化学性质1、酸性:(1)酸性强弱:(与碳酸比较)(2)电离方程式:(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与大理石反应:B:与小苏打溶液反应:C:试比较乙酸、乙醇、苯酚、碳酸、水中羟基的活泼性?2、酯化反应:(1)反应进行的条件:(2)酯化反应的概念:(3)浓硫酸的作用: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深入研究羧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深入研究乙酸的酯化反应的基本规律,并将乙酸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羧酸类化合物。
学习重难点: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二、学习过程活动探究依据教材中的乙酸的核磁共振氢谱,请读图分析:乙酸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个吸收峰,峰的面积比为:。
说明乙酸中有种 H原子,数目比为:。
书写乙酸的分子结构简式(3)乙酸的化学性质[知识再现]①酸的通性a.b.c.d.e.②弱酸性科学探究1:乙酸的弱酸性a.利用教材所示仪器和药品,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的实验装置,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实验结论:酸性强弱顺序b、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证明乙酸是弱酸[知识再现]③乙酸的酯化反应科学探究2: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机理结论: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在乙酸的酯化反应中乙酸分子羧基中的_______与乙醇分子羟基的_______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乙酸乙酯。
当羧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时,_______分子脱去羧基上的_______,_______分子脱去羟基上的_______[成功体验]1.若乙酸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反应,则生成H2O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2.写出甲酸(HCOOH)与甲醇(CH3OH)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思考与交流]为什么酒和陈年老醋都越陈越香?[能力提升]1.请从结构上并联系性质比较乙醇、苯酚和乙酸分子中羟基氢原子的化学活泼性有何不同,谈谈你对有机物结构和有机物性质关系的认识.2.了解了解市场上食醋的种类和用途,你能举出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用途吗?[巩固练习]1.A、B、C、D四种有机物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物质A能溶于水,它的式量是60,分子中有8个原子,其中氧原子数与碳原子数相等,A能与Na2CO3反应。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3.3 羧酸 酯习题课教案高二化学教案

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辅P34
(例1、例2)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统一答案。
2派代表说答案
3其他组评价(主要是找错,纠错)
1在具体问题中探究性质的使用。
2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10
4.
总
结
提 升
四 总结提升
1羧酸、酯的方程式
2羧酸、酯的聚合反应
教师针对
1学生提出的问题
2、练习时侧重模型认知
3、牢记重要反应条件
羧酸、酯
课题
羧酸、酯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
重点
1.说出说出羧酸、酯的结构和性质
2牢记羧酸、酯的实验室制备
依据:考纲
1.了解羧酸、酯的结构
2.掌握羧酸、酯的性质
教学
难点
羧酸、酯的化学性质
依据:‘羧酸、酯的性质’是历年会考、高考的必考内容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牢记羧酸、酯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分析羧酸、酯的性质
理由:
依据会考、高考考纲得出
教具
多媒体课件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前3分钟
校对学案33页
“笃学一、笃学二”内容
1巡视做答情况
2评价自学结果
3板书本节重点
1课代表公布答案
3互批、订正答案
1重点知识记忆
2积累易错知识。
3分钟
2.承 接
结 果
提出问题
1羧酸、酯的定义
2羧酸、酯的结构
2本节重点难点3易错点
拓展讲解、
知识整合
1提出疑问
2讨论思考
3总结并记录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三节 羧酸 酯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化学学案

第三节 羧酸 酯1.知道羧酸的结构特点及简单分类。
2.能够以乙酸为代表物,掌握羧酸的性质及用途。
3.了解酯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了解酯的酸性水解和碱性水解的差别。
4.掌握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
羧 酸[学生用书P46]1.羧酸的结构和分类(1)概念:由烃基或氢原子与羧基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2)通式:R —COOH(R 为烃基或氢原子);官能团:—COOH 。
饱和一元脂肪酸的分子通式:C n H 2n +1COOH 或C m H 2m O 2。
(3)分类①按分子中烃基的结构羧酸⎩⎪⎨⎪⎧脂肪酸⎩⎪⎨⎪⎧低级脂肪酸,如乙酸:CH 3COOH 高级脂肪酸⎩⎪⎨⎪⎧硬脂酸:C 17H 35COOH 软脂酸:C 15H 31COOH油酸:C 17H 33COOH 芳香酸,如苯甲酸:②按分子中羧基的数目羧酸⎩⎪⎨⎪⎧一元羧酸,如甲酸:HCOOH ,俗名蚁酸二元羧酸,如乙二酸:HOOC —COOH ,俗名草酸多元羧酸,如2.乙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点 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和乙醇16.6 ℃,温度低于熔点时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故纯净的乙酸又称为冰醋酸(2)化学性质①酸性:乙酸是一种弱酸(CH3COOH CH3COO-+H+),比碳酸酸性强,具有酸的通性。
例如: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②酯化反应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一般是羧酸分子中的羟基与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其余部分结合生成酯,即“酸脱羟基醇脱氢”。
例如:乙酸与乙醇的反应为3.羧酸的化学性质羧酸的化学性质与乙酸相似,主要取决于官能团—COOH。
羧酸反应过程中的成键和断键情况羧酸可以表示为:当①键断裂时,羧酸电离出H+,因而羧酸具有酸的通性。
当②键断裂时,—COOH中的—OH被取代,如发生酯化反应时,羧酸脱去羟基而生成相应的酯和水。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三节 羧酸 酯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化学教案

第三节羧酸酯[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羧酸和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掌握羧酸和酯的化学性质。
3.掌握酯化反应的断键规律。
一、羧酸1.羧酸的定义及分类(1)概念由烃基和羧基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2)通式01羧基。
R—COOH,官能团是□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 n H2n+1COOH或□02C n H2n O2。
2.羧酸的化学性质(1)酸性羧酸具有酸的通性。
酸性强弱比较:羧酸>碳酸>苯酚。
(2)酯化反应浓H2SO4如丙酸与甲醇的反应□07CH3CH2COOH+CH3OH△CH3CH2COOCH3+H2O。
二、酯1.组成和结构01—OH被□02—OR′取代后的产物,(1)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简写为□03R—COOR′,R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羧酸酯的官能团是□04。
2.酯的性质 酯的密度一般小于水,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
化学性质是易发生□05水解反应,其条件是酸催化或碱催化,有关化学方程式:(1)酸性条件:CH 3COOC 2H 5+H 2O稀硫酸△CH 3COOH +C 2H 5OH 。
(2)碱性条件:CH 3COOC 2H 5+NaOH ――→△CH 3COONa +C 2H 5OH 。
提示:用含有18O 的乙醇(CH 3CH 182OH)与乙酸反应,反应后18O 只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中。
2.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回答有关问题:(1)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时,应怎样操作?(2)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内盛有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3)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4)反应中乙醇和乙酸的转化率能达到百分之百吗?(5)收集在试管内的乙酸乙酯是浮在上层,还是沉在试管底部,还是与Na 2CO 3溶为一体?为什么?(6)用什么方法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提示:(1)混合时应向乙醇中慢慢加入浓硫酸,然后加入乙酸。
(2)吸收蒸出的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人教版选修5化学高二年级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三节 羧酸 酯第二课时酯教案2

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三节羧酸酯第二课时酯教案2【教学目标】1.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酯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一、酯1.结构简式通式:RCOOR′分子式通式:Cn H2nO2与同碳原子羧酸同分异构体。
酯类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酸和乙醚等有机溶剂,密度一般比水小。
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
2. 酯类化合物的存在:酯类化合物的存在:水果、饮料、糖类、糕点等。
二、酯的化学性质1.怎样设计酯水解的实验?(2)酯在酸性、碱性、中性哪种条件易水解呢?根据(1)、(2)两个问题,讨论酯水解实验的设计方案。
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并指导学生按以下方案进行实验。
指导(1)温度不能过高;(2)闻气味的顺序。
分组实验酯的水解酯+水酸+醇CH3COO—CH2CH3+H2O CH3COOH+CH3CH2OHRCOOCH2R +H2O RCOOH + RCH2OHH2O在有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醇。
在酸存在的条件下酯的水解是可逆反应,而在碱存在下酯的水解趋于完全,是不可逆反应。
2.闻气味的顺序及现象:Ⅳ中几乎无气味、Ⅲ中稍有气味、Ⅱ中仍有气味、Ⅰ中仍有气味。
推理出Ⅰ、Ⅱ中乙酸乙酯没有反应;Ⅲ、Ⅳ中乙酸乙酯发生了反应。
3.思考与交流(1)酯的水解反应在酸性条件好,还是碱性条件好?(碱性)碱性条件好,碱作催化剂,它与生成的酸反应减少生成物的量,使可逆反应向右进行的程度大。
(2)酯化反应H2SO4和NaOH哪种作催化剂好?(浓H2SO4)H2SO4作催化剂好,浓H2SO4不仅起催化剂作用,还兼起脱水剂作用,使可逆反应向右进行。
(3)酯为什么在中性条件下难水解,而在酸、碱性条件下易水解?有机分子间的反应进行较慢,许多有机反应需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与无机离子间反应瞬间即可完成有区别。
三、酯的醇解R1-COO-R2+ R3—OH R-COO-R3+ R2—OH酯的醇解又称酯交换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用途。
人教版选修5化学高二年级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三节 羧酸 酯第一课时羧酸导学案1

人教版选修5高二年级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三节 羧酸 酯第一课时羧酸导学案1【学习目标】1.说出常见羧酸的结构、特点及主要物理性质。
2.归纳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说出酯的结构及主要性质。
【学习过程】在化学2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乙酸的结构和性质及乙酸乙酯的水解,本节又选取了乙酸和乙酸乙酯作为羧酸和酯的代表物,为了避免重复,在教学中可采取“复习与提升”的策略,通过“科学探究”复习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而乙酸乙酯的学习可通过“科学探究”探索在不同介质和条件下水解速率。
这样既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又深化了学习内容及化学不分支之间的联系。
一、羧酸1.羧酸是由 和 构成的有机化合物,根据与羧基相连的烃基的不同,羧酸又可分为 和 ;根据羧酸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又可分为 、 及 。
2.写出以下羧酸的结构式硬脂酸 ,苯甲酸 ,油酸 ,乙二酸 。
3.乙酸(1)分子式: ;结构简式:其结构简式:CH 3C OH O其官能团: (羧基); (2)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又叫醋酸,有 气味。
溶点16.6℃,沸点117.9℃, 于水,(冰醋酸)为 。
小故事传说古代山西省有个酿酒高手叫杜康。
他儿子黑塔跟父亲也学会了酿酒技术。
后来,从山西迁到镇江。
黑塔觉得酿酒后把酒糟扔掉可惜,把酒糟浸泡在水缸里。
到了第廿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
黑塔忍不住尝了一口,酸酸的,味道很美。
烧菜时放了一些,味道特别鲜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酱”。
乙酸乙酸强于碳酸,因为CH 3COOH 可与Na 2CO 3反应。
苯酚钠溶液中滴加CH 3COOH 又会出现白色沉淀,因为CO 2可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即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
而乙酸的酸性又强于碳酸,所以酸性是亚硫酸>乙酸>碳酸>苯酚。
(3)乙酸的化学性质具有弱酸性:CH 3COOH CH 3COO —+H +,乙酸水溶液中有H 2O 、CH 3COOH 、H +、CH 3COO —及OH —。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酯》学案-新版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三节羧酸酯学案(第二课时酯)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的酯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用途。
2、根据乙酸乙酯的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酯的水解反应。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酯的组成与结构2、教学难点:酯的水解反应原理三、教学内容:阅读教材P62第1自然段,总结酯的物理性质、(一)酯的物理性质与存在低级酯是有__________气味的液体。
密度一般并难溶于水,易溶于。
存在于_________,可做溶剂,日常生活中饮料、糖果和糕点常使用酯类香料。
[小组合作]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分析乙酸乙酯的结构特点并总结酯的结构、定义和通式(二)酯的组成与结构[思考]1、根据乙酸乙酯的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探究乙酸乙酯的结构特点2、动手拼出乙酸乙酯的球棍模型乙酸乙酯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核磁共振氢谱有个吸收峰,面积比为:。
说明乙酸乙酯中有种H原子,数目比为:。
制备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
[总结] 酯的组成与结构1、概念:2、结构: 官能团:3、饱和一元酯的分子通式: (与同碳原子数的 互为同分异构体)4、酯的命名:[试一试]下列物质哪些属于酯?如何命名?(三)酯的水解反应[小组合作] 设计实验:探讨乙酸乙酯在中性、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水解速率 提示:可以通过观察酯层消失的时间差异来判断乙酸乙酯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速率?思考与交流1:列出你能想到的可影响酯的水解反应的变量,将你列出的各种变量和其它同学进行比较,加入你未列出的。
思考与交流2:怎样设计实验控制酯的浓度,并方便观察酯的分层现象? 思考与交流3:升高温度,能提高乙酸乙酯的水解速率,你会采用下列哪种加热方式?控温多少度?请说明理由(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思考与交流4:绘制一个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写出各个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根据实验结论写出乙酸乙酯在酸性、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方程式: 酸性水解:,碱性水解: 。
试一试:写出甲酸甲酯分别在硫酸溶液、NaOH 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性水解: , 碱性水解: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2019年高中化学第3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3节羧酸酯学案(参考)2019年高中化学第3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3节羧酸酯学案1.了解羧酸和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了解羧酸的分类、酯的物理性质及存在。
3.掌握乙酸和乙酸乙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理解乙酸的酯化反应和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基本规律。
(重点)4.掌握羧酸和酯之间的相互转化,学会它们在有机合成与推断中的应用。
(重点)羧酸[基础·初探]1.羧酸(1)概念羧酸是由烃基与羧基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通式为R—COOH,官能团名称为羧基。
(2)分类(3)通性都具有酸性,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2.甲酸(1)结构特点2 / 14结构简式,官能团:—CHO和—COOH 。
(2)化学性质①具有羧酸的通性:酸性、能发生酯化反应。
②具有醛类的某些性质: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3.乙酸(1)组成和结构(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①酸的通性乙酸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 +。
②酯化反应反应规律:羧酸脱去羟基,醇脱去羟基氢原子。
反应实例(乙酸与乙醇反应):CH3COOH+H—18OC2H5 CH3CO18OC2H5+H2O[探究·升华][思考探究]1.用什么方法证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是C—O断键?【提示】使用同位素示踪法探究乙酸酯化反应中可能的脱水方式。
3 / 144 / 142.酯化反应的基本类型(1)一元醇与一元羧酸之间的酯化反应。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2)二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HOOC—COOH+2C2H5OHC2H5OOC—COOC2H5+2H2O (3)一元羧酸与二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2CH3COOH+HOCH2CH2OHCH3COOCH2CH2OOCCH3+2H2O (4)二元羧酸与二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此时反应有两种情况:①HOOCCOOCH2CH2OH+H2O②+2H2O(5)羟基酸的自身酯化反应。
此时反应有两种情况[以乳酸()为例]:①+H2O5 / 14②+2H2O③+(n-1)H2O[题组·冲关]题组1 羧酸的结构和性质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羧酸类的是( )A.乙二酸B.苯甲酸C.硬脂酸D.石炭酸【解析】石炭酸是苯酚的俗名,不属于羧酸类,属于酚类。
【答案】D2.根据甲酸的结构()对甲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下列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B.能发生银镜反应C.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能与单质镁反应【解析】甲酸分子中含—COOH,故能与Na2CO3、Mg反应;含有6 / 14—CHO,故能发生银镜反应;—CHO还原性较强,能被Ag(NH3)2OH、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则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答案】C3.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B.4种C.5种D.6种【解析】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属于羧酸,其官能团为—COOH,将该有机物看作C4H9—COOH,而丁基(C4H9—)有4种不同的结构,分别为CH3CH2CH2CH2—、(CH3)2CHCH2—、(CH3)3C—、,从而推知该有机物有4种不同的分子结构。
【答案】B4.酸牛奶中含有乳酸,其结构简式为。
高级动物和人体的无氧呼吸可产生乳酸。
(1)乳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取代反应②酯化反应③水解反应④消去反应⑤中和反应(2)乳酸自身在不同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的酯,其酯的结构简式按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7 / 14【答案】(1)①②④⑤题组2 羟基氢原子活泼性比较5.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 mol苹果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 mol H2D .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A.由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两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该选项正确。
B.苹果酸中只有羧基能和NaOH反应,故1 mol苹果酸只能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该选项错误。
C.羧基和羟基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故1 mol苹果酸能与3 mol Na反应生成1.5 mol H2,该选项错误。
D.此结构简式与题干中的结构简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该选项错误。
【答案】A6.已知咖啡酸的结构如图所示。
关于咖啡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9H5O4B.1 mol咖啡酸最多可与5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与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8 / 14D.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解析】A.根据咖啡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9H8O4,错误。
B.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羧基有独特的稳定性,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咖啡酸最多可与4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错误。
C.咖啡酸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酚羟基,可以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正确。
D.咖啡酸含有羧基,能与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反应,错误。
【答案】C7.下列有机物中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B .C.D.HCOOCH3【解析】含有酚羟基、羧基、酯基的物质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只含醇羟基的物质与NaOH溶液不反应。
【答案】A8.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Na、NaOH、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反应时,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9 / 14A.3∶3∶3B.3∶2∶1C.1∶1∶1 D.3∶2∶2【解析】 1 mol该有机化合物需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1 mol。
【答案】B酯[基础·初探]1.组成结构(1)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酯的一般通式为RCOOR′,官能团是。
(2)饱和一元羧酸与饱和一元醇所形成的酯的组成通式为CnH2nO2(n≥2,整数)。
2.酯的性质【特别提醒】(1)酯水解原理:―→+。
(2)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羧酸和醇,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羧酸盐和醇。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1.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为什么比酸性条件下的水解10 / 14程度大?【提示】乙酸乙酯水解生成的酸在碱性条件下被碱中和,减小了酸的浓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使酯的水解趋于完全。
2.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如何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提示】可以增大反应物(乙醇)的物质的量,也可以把产物乙酸乙酯及时分离出来。
[认知升华]乙酸乙酯的制取方法[题组·冲关]题组1 酯的结构和性质1.水果糖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
但是大多数水果糖中并未真正加入水果,比如菠萝水果糖中并未加入菠萝,而是加入了具有菠萝香味的丁酸乙酯。
下列有关丁酸乙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丁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B.它是由乙酸和丁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C.它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更彻底D.它与乙酸乙酯是同系物【解析】丁酸乙酯制备时应用丁酸和乙醇反应得到,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更彻底,根据同系物定义可知,它与乙酸乙酯互为同系物。
【答案】B2.某酯C6H12O2经水解后得到相同碳原子数的羧酸和醇,再把醇氧化得到丙酮(),该酯是( )A.C3H7COOC2H5 B.C2H5COOCH(CH3)2C.C2H5COOCH2CH2CH3 D .【解析】因为酯水解后的羧酸、醇均含3个碳原子,羧酸即为CH3CH2COOH,而醇氧化得丙酮,应是2丙醇(),故相应的酯为C2H5COOCH(CH3)2。
【答案】B3.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4H18O5 B.C14H16O4C.C16H22O5 D.C16H20O5【解析】由1 mol酯(C18H26O5)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可知,该酯为二元酯,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COO—),结合酯的水解反应原理可得“1 mol C18H26O5+2 mol H2O1 mol羧酸+2 mol C2H5OH”,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推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
【答案】A4.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主要用于食品添加剂、香料、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分子式为C12H16O3B .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消去等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1 mol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最多能与1 mol H2加成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苯和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解析】A项,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14O3,错误;B项,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错误;C项,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错误;D项,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正确。
【答案】D题组2 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备5.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 ℃~125 ℃,反应装置如右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解析】A项,该反应温度为115 ℃~125 ℃,超过了100 ℃,故不能用水浴加热。
B项,长玻璃管可以进行冷凝回流。
C项,提纯乙酸丁酯不能用NaOH溶液洗涤,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
D项,增大乙酸的量可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答案】C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分别设计了如下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丙(1)A试管中的液态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套装置中,不宜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3)试管B中的液体能和生成物中混有的杂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