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铜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2022届高三高考化学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六:铁、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冶炼【含答案】

2022届高三高考化学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六铁、铜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冶炼考点1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1.[2021甘肃酒泉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 )A.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先加入少量H2O2,再滴加KSCN溶液B.配制100 mL 1 mol·L-1 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取5.85 g NaCl固体C.将FeCl3饱和溶液煮沸制备Fe(OH)3胶体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苯2.[2021山西师大附中模拟]已知:2Fe3++2I-2Fe2++I2,2Fe2++Br22Fe3++2Br-。
向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I2、FeBr2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合理的是( )A.2I-+2Fe2++2Cl22Fe3++I2+4Cl-B.2Br-+2I-+2Fe2++3Cl2I2+Br2+2Fe3++6Cl-C.2Br-+4I-+2Fe2++4Cl22I2+Br2+2Fe3++8Cl-D.2Fe2++4I-+3Cl22Fe3++2I2+6Cl-3.[2021河北衡水调研]以某硫酸渣(含Fe2O3、SiO2等)为原料制备铁黄[FeO(OH)]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溶”中加热或搅拌或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均可加快溶解速度B.滤渣含只有SiO2、FeC.“沉铁”过程中生成Fe(OH)2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H4HCO3Fe(OH)2↓+(NH4)2SO4+2CO2↑D.“氧化”Fe(OH)2浆液时,可用氯气代替空气4.[2021皖赣联考改编]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 将适量铜粉加入1.0 mol·L-1 Fe2(SO4)3溶液中固体溶解,溶液变蓝金属铁比铜活泼C向0.1 mol·L-1MgSO4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再滴加0.1 mol·L-1 CuSO4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D少量铝热剂(只含有一种金属氧化物)溶于足量稀盐酸后,分为两等份,再分别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和KSCN 溶液分别出现蓝色沉淀和溶液变红铝热剂中可能含有Fe 3O 45.[2019浙江4月选考,28,4分]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制备Fe(OH)2白色沉淀。
高二化学铁铜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铁铜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A是一种常见单质,B、C为常见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元素可能为AlB.X元素一定为金属元素C.反应①和②一定互为可逆反应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解析】由转化关系可知,X元素应该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如Cl或S。
A、若A是Al,则与碱反应的产物是偏铝酸钠和氢气,B、C中不可能都含有元素Al,错误;B、X元素不可能是金属元素,错误;C、反应①和②反应条件不同,不能互为可逆反应,错误;D、A是单质,生成两种化合物,同时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转化关系的判断2.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L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最终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A.0.24mol B.0.21mol C.0.25mol D.0.12mol【答案】B【解析】n(HNO3)=0.12L×4mol/L=0.48mol,n(NO)=1.344L÷22.4L/mol=0.06mol,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说明全部生成Fe2+,溶液溶质为Fe(NO3)2,则原混合物中Fe为(0.48mol-0.06mol)÷2==0.21mol,则若用足量的CO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最终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0.21mol,故选B。
【考点】考查混合物的计算。
3.(9分)已知B是常见金属单质,E为常见非金属单质,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根据下列关系,试回答:⑴L的化学式: F的电子式:。
⑵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⑶反应②,工业上采取的反应条件:。
⑷每生成1molK,反应放出98.3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完整版专题复习铁铜及其化合物高考真题

专题复习:铜、铁及其化合物1. (2016课标全国卷H, 13 , 6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B由MgCI 2溶液制备无水MgCI 2将MgCI 2溶液加热蒸干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2. (2015浙江理综,13,6分)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02O3、SiO2、AI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 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同休1忧足朋\a()H潔液■涪液1■ <1 r 1 1 11 r 1p %>川休:溶液2—[■rSOj * 71:4)A. 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 固体1中一定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I3+转化为Al (OH)3进入固体2C. 从溶液2得到FeSO4 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 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 7H2O 3. (2015福建理综,9, 6分)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a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 (NO3)2溶液5. (2014北京理综,7, 6分)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 KB.NaC.FeD.Al6. (2014安徽理综,8, 6分)下列有关Fe2 (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 +> Fe"、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 + + 2「===Fe2+ + SA.X可能是金属铜4. (2014课标全国卷n.B.Y不可能是氢气C.Z可能是氯化钠D.Z可能是三氧化硫9, 6分)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C.和Ba (OH) 2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 + SO4「+ Ba2+ + 3OH 一===Fe (OH) 3J+ BaSO4 JD.1 L 0.1 mol L_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 g Fe7. (2016课标全国卷n, 28, 15分)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Fe3+的性质。
高中化学 一轮复习铁铜及其化合物

铁(Fe) 、铜(Cu)及其化合物练习题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铁具有导电、导热、延展性及被磁体吸引的特性( )(2)纯铁与O 2反应在表面生成Fe 3O 4薄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3)用铁制容器可以运输浓硝酸和浓硫酸( )(4)Fe 与稀HNO 3、稀H 2SO 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 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5)Fe 在足量Cl 2中燃烧生成FeCl 3,在少量Cl 2中燃烧生成FeCl 2( )(6)根据Cl 2、S 与铁的反应可以判断氯元素和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7) 1 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 )(8)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铁片不溶解,说明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9)将铁屑放入稀HNO 3中,证明Fe 比H 2活泼( )(10)用NaOH 溶液可以除去氧化铁中混有的二氧化硅( )(11) Fe 与Cl 2反应生成FeCl 3,推测Fe 与I 2反应生成FeI 3( )(12)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13)如下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Fe 2O 3――→盐酸FeCl 3(aq)――→蒸发无水FeCl 3( )(14) 3 mol 单质Fe 完全转化为Fe 3O 4,失去8N A 个电子( )(15)铁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不被空气氧化( )(16)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观察Fe(OH)2的生成( )(17)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 2+,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18)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 )(19)检验Fe(NO 3)2晶体是否氧化变质的方法是将Fe(NO 3)2样品溶于稀H 2SO 4后,滴加KSCN 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20)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 )(21) FeCl 3腐蚀Cu 制印刷电路板是由于铁比铜的金属性强( )(22) Fe 2+与H 2O 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 )(23)向Fe 2(SO 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 3++Fe===2Fe 2+( )(24)向FeCl 3溶液中滴加少量KI 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Fe 3+的氧化性比I 2的强( )(25)用NaOH溶液和盐酸能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CuCl2( )(26)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会观察到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说明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27)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8)CuO是黑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Cu(OH)2( )(29)铜锈是铜被空气中的氧气缓慢氧化生成的氧化物( )(30)无水硫酸铜可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31)将铜片置于干燥的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32)CuSO4·5H2O失去结晶水属于物理变化( )(33)用稀硝酸清除铜制品上的铜锈( )(34)过量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有NO2、NO和H2( )(35)铜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材料( )2.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C.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铁粉,然后过滤D.Fe3+与KSCN产生血红色沉淀3.为了验证Fe3+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A.④B.③C.③④D.①②③④⑤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成都实验高级中学度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铁铜及其化合物》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最新学习文档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铁、铜及其化合物》质量检测试题(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D)A.合金一定是金属和金属熔合而成的B.铝合金的熔点和硬度均高于纯铝C.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D.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物理性质不同2.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
在“五金”顺序中,把一种金属的位置向后移一位,正好符合某化学规律。
这种金属和该化学规律是( A)A.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金、质量守恒定律C.银、元素周期律 D.铜、金属密度顺序表解析:将铁移到锡后,金、银、铜、锡、铁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增强,A项正确。
3.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
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衬垫;顾虑,洗涤,灼烧,得到1.6g 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
由此可知原溶液中(B)A.至少存在5种离子B.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解析:根据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说明有NH4+,而且为0.02mol,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有Fe3+,而且为0.02mol,则没有CO32-,根据不溶于盐酸的4.66g 沉淀,说明有SO42-,且为0.02mol,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一定有Cl-,至少有0.06mol,B正确。
4.某铜业公司在火法炼铜时也生产硫酸。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A.自然界中化合态的硫以FeS2、CuFeS2等形式存在B.火法炼铜的矿石原料主要含Cu2SC.该公司炼铜产生的SO2可用于生产H2SO4D.1 mol·L-1H2SO4溶液可储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解析:1 mol·L-1 H2SO4是稀硫酸,会腐蚀铁、铝,D项错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铁铜及其化合物练习

―骤Ⅰ 步 步骤Ⅱ2第一部分专题十四铁、铜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2015 福建泉州 3 月质检)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 .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B .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C .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D .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解析:铜与浓硫酸反应需加热,甲图中无加热装置,A 项错误;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该长管进、短管出,B 项错误;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C 项正确;氢氧化钠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取用,D 项错误。
答案:C2.(2015·河北石家庄二中一模)某学生鉴定甲盐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甲中含有 S 2-,则乙是硫黄沉淀B .如果乙是 AgCl 沉淀,那么甲是 FeCl 3C .丙中肯定含有 Fe 3+,所以甲是 FeBr 2D .甲中含铁元素,可能显示+2 或者+3 价解析:如果甲中含有 S 2-,则乙应为 Ag 2S 沉淀,A 项错误;AgCl 是白色沉淀,与题意不符,B 项错误;丙与 KSCN 溶液反应后溶液显红色,则丙中一定含有 Fe 3+,又因为甲中滴加酸性 AgNO 3 溶液后得到丙,故甲中一定含有铁元素,可能为+ 价,也可能为+3 价,C 项错 误,D 项正确。
答案:D3.(2015·陕西宝鸡九校联考)某混合物 X 由 Al 2O 3、Fe 2O 3、Cu 、SiO 2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进行如下实验:过量NaOH 溶液 过量盐酸 9.4 g X ―→ 6.4 g 固体 蓝色溶液 1.92 g 固体3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步骤Ⅰ中减少的 3 g 固体一定是混合物B .步骤Ⅱ中质量减少的物质一定是 CuC .根据步骤Ⅰ、Ⅱ可以判断混合物 X 的成分为 Al 2O 3、Fe 2O 3、Cu 、SiO 2D .根据步骤Ⅱ可以得出,m (Fe 2O 3)∶m (Cu)=1∶1解析:步骤Ⅰ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固体质量减少了3 g ,溶解的物质可能是 Al 2O 3 和 SiO 2 中的一种或两种,故 A 项和 C 项错误;步骤Ⅱ中加入过量盐酸,Fe 2O 3 溶解后又和 Cu 发生反应,故减少的固体是 Fe 2O 3 和 Cu ,B 项错误;步骤Ⅱ中发生的总反应为 Fe 2O 3+Cu + 6HCl===2FeCl +CuCl 2+3H 2O ,溶解的固体(6.4-1.92=4.48 g)中,Fe 2O 3 和 Cu 的物质的量 相等,又因为盐酸过量,Fe 2O 3 完全溶解,剩余的固体为 Cu ,可计算出 Fe 2O 3 和 Cu 的质量相等,D 项正确。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铁、铜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2 铁、铜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1.(双选)(2013·广东高考·2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熟悉常见无机物的颜色、反应及现象。
(2)常见物质中的特殊性质。
【解析】选A、C。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浓硫酸因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碳化,浓硫酸因强氧化性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所以蔗糖固体变黑膨胀,A正确;Al片放入浓硝酸,因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Al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阻碍反应继续进行,B错误;Na放入无水乙醇中,会与活泼性较强的羟基反应,置换出氢,C正确;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氢气,D错误。
二、非选择题2.(2013·广东高考·32)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注: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1)电解精炼银时,阴极反应式为;滤渣A与稀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该气体变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固体混合物B的组成为;在生成固体B的过程中,需控制NaOH 的加入量。
若NaOH过量,则因过量引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完成煅烧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Al2O3CuAlO2+↑。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3.5%,理论上5.0 kg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mol CuAlO2,至少需要1.0 mol·L-1的Al2(SO4)3溶液L。
(5)CuSO4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其基本操作是、过滤、洗涤和干燥。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反应条件和物质性质确定生产流程中的产物。
高一化学铁铜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铁铜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将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A.硫酸B.盐酸C.硝酸锌D.氯化铜【答案】C【解析】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生成FeCl2,再加入硝酸锌则相当于溶液中有了硝酸,把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考点】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2.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B.溶液中一定含Fe2+C.溶液中一定含Cu2+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答案】A、C【解析】①当固体为铁、铜时,溶液中的Fe3+、Cu2+全部参加反应生成Fe2+和Cu,反应的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CuCl2+Fe====Cu+FeCl2,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一定含有Fe2+;②当固体为铜时,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恰好全部参加反应或部分反应生成Fe2+和Cu,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可能含有Cu2+,一定含有Fe2+。
【考点】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3.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欲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证明步骤①滤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是取样,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该过程的现象为。
(2)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是。
(3)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过滤、、灼烧、、称量。
(5)若实验中铁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中含铁元素的质量为g。
【答案】(1)氯水(或双氧水、稀硝酸等合理氧化剂)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红色(2)将Fe2+全部氧化为Fe3+(3)Fe3++3OH-====Fe(OH)3↓[或Fe3++3NH3·H2O====Fe(OH)3↓+3N](4)洗涤冷却(5)0.07a【解析】(1)证明步骤①滤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是取样,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或双氧水、稀硝酸等),若滤液由浅绿色变为红色,则说明滤液中含有Fe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铜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第一部分 专题十四
一、选择题
1、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
2、某学生鉴定甲盐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甲中含有S2-,则乙是硫黄沉淀
B.如果乙是AgCl沉淀,那么甲是FeCl3
C.丙中肯定含有Fe3+,所以甲是FeBr2
D.甲中含铁元素,可能显示+2或者+3价
3、某混合物X由Al2O3、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9.4 g X――→过量NaOH溶液步骤Ⅰ6.4 g 固体过量盐酸步骤Ⅱ蓝色溶液1.92 g固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Ⅰ中减少的3 g固体一定是混合物
B.步骤Ⅱ中质量减少的物质一定是Cu
C.根据步骤Ⅰ、Ⅱ可以判断混合物X的成分为Al2O3、Fe2O3、Cu、SiO2
D.根据步骤Ⅱ可以得出,m(Fe2O3)∶m(Cu)=1∶1
4、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产物
n(NO2)∶n(NO)=1∶1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Cu2S是还原剂,Cu(NO3)2、CuSO4是氧化产物
B.参加反应的n(Cu2S)∶n(HNO3)=1∶7
C.产物n[Cu(NO3)2]∶n[CuSO4]=1∶2
D.1 mol Cu2S参加反应时有10 mol电子转移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
B.Fe在O2中的燃烧产物可用于制红色涂料
C.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得到
D.Fe2+、SO2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者表现出还原性,后者表现出漂白性
6、将三种黑色粉末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足量的某热浓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蓝绿色溶液和
两种气体,将从蓝绿色溶液中分离得到的盐与 mol还原铁粉恰好反应完全,可得浅绿色溶
液和6.4 g红色沉淀;将上述生成的两种气体通入足量饱和NaHCO3溶液中,仍然收集到两
种气体,据此推断黑色粉末可能为( )
A.物质的量 FeS∶CuO∶Fe=1∶1∶1
B.物质的量 C∶CuO∶Fe=3∶2∶2
C.质量 MnO2∶CuO∶C=∶8∶12
D.质量 Fe∶C∶CuO=7∶5∶3
7、取一定质量的Cu、Cu2O、CuO的固体混合物,将其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通入足量的
氢气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为25.6 g,另一份加入500 mL稀硝酸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并产生
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4.48 L。已知Cu2O+2H+===Cu+Cu2++H2O。则稀硝酸的浓度为
( )
A.2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8、1 mol X与足量Y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 mol气体的是( )
选项
X Y
A Al
NaOH溶液
B NO2 H2O
C Na2O2 CO2
D Fe H2O(g)
9、现有16.8 g由Fe、Fe2O3、Al、Al2O3组成的混合物,将它完全溶解在600 mL 2 mol/L
的H2SO4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8.96 L。已知混合物中Fe、Fe2O3、Al、Al2O
3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欲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至少应加入3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0 mL B.300 mL C.800 mL D.900 mL
10、将镁、铝、铁合金投入300 mL硝酸中,金属恰好溶解,转化成Mg2+、Al3+和Fe3+;
硝酸全部被还原为NO,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 L,当加入300 mL某浓度NaOH溶
液,金属阳离子恰好全部沉淀,干燥后测得质量为27.2 g。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 mol
B.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为11.9 g
C.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
D.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
二、填空题
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生铁(含碳)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及产物性质,设计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仪器b的名称为
________;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
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装置A中还会产生CO2气体,请写出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2,应先从下列①~④中选出必要的装置连
接A装置中c处管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然后再进行的操作是从a处
多次鼓入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发现实验后期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中还含有H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2、某学校课外学习活动小组针对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提出了研究“能够与铜反应的
硫酸的最低浓度是多少”的问题,并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试剂:18 mol/L硫酸
20 mL,纯铜粉足量,足量2 mol/L NaOH溶液。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首先根据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在加入试剂前先进行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操作。
(2)烧杯中用NaOH溶液吸收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利用倒置的漏斗而不是
将导气管直接伸入烧杯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烧瓶20分钟,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待烧瓶中反应基本结束,撤去酒精灯,利用烧瓶中的余热使反应进行完
全。然后由导管a通入足量的空气,以确保烧瓶中的SO2气体全部进入烧杯中。在该实验
装置中的________(填仪器名称)起到了确保硫酸体积保持不变的作用。
(4)将充分反应后的烧杯取下,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酸化的双氧水,再加入足量的BaCl
2
溶液,再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称量硫酸钡的质量为
13.98 g,请计算能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浓度最低是________。
(5)有的同学提出在上面(4)中可以不必加入酸化的双氧水,直接进行后面的实验,也能
得到准确的数据,请结合你的理解分析: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入双氧
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