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基坑降排水方案
基坑开挖排水方法

基坑开挖排水方法基坑开挖排水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基坑降水法:在开挖之前,使用水泵将基坑中的积水抽走,保持基坑内的水位较低,防止水与土壤相互作用,减少泥沙流失。
2. 排水沟法:在基坑四周挖掘排水沟,将周边的地表水导入排水沟中,防止水流进入基坑。
3. 地下排水法:在基坑底部挖掘排水沟或安装地下排水管道,用于排除基坑内部的地下水。
地下排水管道可连接至排水井或附近的水体。
4. 井点降水法:在基坑周边设置抽水井,通过抽水井将周围土壤中的地下水排出,减少基坑内的水位。
5. 土壤改良法:对于土壤质地较差、含水量较高的区域,可以采用各种土壤改良方法,例如灌浆、土壤固化等,提高土壤的排水性能。
6. 使用抗渗技术:在基坑周围采用抗渗技术,例如注浆、挡水板等,阻止地下水进入基坑。
7. 使用防渗墙:在基坑周围挖掘防渗墙,防止地下水流入基坑。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使用,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地下水控制和排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基坑排水方法:8. 施工抽水法:在基坑挖掘过程中,根据需要使用抽水设备抽出基坑内部的积水,以保持基坑干燥。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挖掘深度较浅、地下水位不高的情况。
9. 隔水帷幕法:在基坑周围挖掘隔水帷幕,将水平或倾斜的液压隔水墙或钻孔桩注浆,形成隔水屏障,防止地下水流入基坑。
10. 使用防渗膜:可在基坑内部或周围铺设防渗膜,以防止地下水渗透到基坑内。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地下水位要求较高的基坑,如地下室施工等。
11. 管道排水法:在基坑中设置排水管道,将基坑内的积水通过管道导入排水井或附近的水体中。
12. 渗漏控制法:根据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基坑周围的土体进行渗漏控制,如封山、加固土体等。
13. 结构防水法:对于需要长时间排水的基坑,可以在基坑周围设置结构防水层,如混凝土封口、防水板等,阻止地下水渗透到基坑内。
这些基坑排水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组合应用,以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

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二、地层岩性(1)1、岩土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1)2、水文地质简况(4)3 基坑支护使用土层设计参数天然地基设计参数建议值(4)三、设计要求(5)四、降水方案设计(6)1、降水技术要求(6)2、降水方案得选择(6)3、抽水设备得选择(6)4、设备材料计划,劳动组织及工期(7)五、基坑周边排水措施(7)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9)七.施工质量控制(10)八、施工应急预案(10)1、变形应急预案(10)2、流砂、管涌(11)3、支护结构渗水(11)4、支护结构漏水(11)5、基坑周边地面出现裂缝(12)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恒邦置地B301-0030宗地项目地处侨香路与侨城东路交汇处东南角,侨香路肩负成为深圳新东西商务轴带得重任,侨城东路东西衔接福田与南山两大商务区,南北连通深南大道、滨河大道、北环大道三条深圳主干道。
项目占地面积8073平方米。
建筑高度153米,地下4层。
容积率≤7、3,用地性质为新型产业用地+教育设施用地。
拟建建筑物高度约150米,有三层裙楼,塔楼功能为办公,裙楼、塔楼坐落在一、二级退线范围内,目前暂无建筑设计图纸。
项目东侧与警察学校为临,西临侨城东路,北临侨香路,南侧为耀荣园住宅小区,场地基本平整,东北略高,周边市政、道路设施基本齐全。
侨香路及侨城东路下管线众多,有雨水管、污水管、电信管、给水管、燃气管等。
目前暂无建筑设计图纸,北侧可按红线退线5、3米考虑地下室范围,其余三侧可按红线退线3、0米考虑地下室范围,地下室按4层考虑,±0、00标高暂按绝对标高18、1米考虑,基坑底标高按-1、5米考虑。
地下室层高从上至下分别暂按6、6米(含0、8-1、3米顶板覆土)、4、0米、4、0米、4、0米考虑。
地下室底板暂按1、0米(含垫层)考虑。
基坑开挖深度根据场地四周地面标高不同,约为18、2m~21、2m,开挖周长约343、3m。
地下室基坑排水方案

地下室基坑排水方案地下室建设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过,在地下室的建设过程中,基坑排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于基坑排水,不同的地下室建筑场地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排水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基坑排水方案,以及他们的优缺点。
一、开口式排水开口式排水,也叫泵池式排水,是一种传统的地下室排水方式。
通过在基坑周围开挖一定深度的泵池或者排水井,将地下水泵出。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简单易行,需要的设备较少。
同时,由于只需开挖泵池就行,所以对于基坑深度不一的情况,也可以简单适用。
不过,开口式排水也有它的缺点。
首先,由于这种排水方法所泵出的水质通常较差,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污水处理。
其次,由于排水井的开挖深度较浅,不利于基坑周围土壤的稳定,因此安全隐患较大。
二、防渗帷幕及透水屏障法防渗帷幕及透水屏障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该技术是在基坑周围围挡一条宽约2至4米的混凝土槽,以及在基坑内增加透水屏障,避免地下水向基坑内渗透。
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排水量小,对周围环境干扰极少,并且可适用于基坑深度较大的情况。
不过,此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
首先,基坑周围槽的开挖深度较深,出土物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其次,在基坑内增加透水屏障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若选用不当会对本身的排水质量造成影响。
三、垂直井式排水法垂直井式排水法是一种成熟的地下水排土掘进井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排土掘进井将基坑内的地下水导入井中,再运用抽水泵将井内的水泵出。
此方法排水流量可控,可适用于基坑深度较大的情况。
并且,在就地取材的情况下,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不过,由于该技术需要掘进井,因此对于地下基础沉降较小的情况,不宜采用该技术。
此外,垂直井式排水法的工程成本较高,且水泵出的水质一般较差,需要后续处理。
四、运用SAS抽水系统SAS(Super Siphon)抽水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地下室排水技术。
该技术采用自吸能力强的空气卡尺管,在管内形成负压吸水,实现地下水的迅速排泄。
基坑降排水

明沟
9
B、盲沟排水:
排
对坑底以下的渗
水
出的地下水;以及
盲
地下室底板与支护
管
结构间不能设置明
沟时,基坑坡脚处
可采用盲沟排水。
10
管道排水
C、管道排水 管道排水是利用设在
地下的相互连通的管道 及相应设施,汇集和排 除道路的地表水。
排 水 管 铺 设
11
D、排水要求 明沟和盲沟坡度不宜小于0.3%。明沟排水时,沟底应
采用高压喷射注浆、压力注 浆或渗透注浆和深层搅拌等 技术方法,在地下形成一道 连续的墙幕,既可以起到很 好的防渗阻水效果,又能有 效地支撑边坡,截水帷幕的 底部宜插入不透水层。
特点:此法简单,适用广
泛,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
高压喷射注浆防渗加固
⑵防渗水平帷幕法 防渗水平帷幕法是在基坑底部
采用高压注浆、搅拌方法,形成 一道地下水平连续帷幕,用于基 坑底的防渗和抗坑底隆起、变形 等。一般用于防渗垂直帷幕不5 能 解决问题的工程中。
(一)基坑降水方法
目前,截水法和降水法是解决深
基坑中降水问题的两种有效措施其中 基坑降水方法主要有:明沟加集水井 降水、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 电渗井点降水、深井井点降水等等
1、截水法
堵截地下水在城市中心区建筑密
集的地区开挖基坑,降水时还要考虑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当因降水造成的 土体固结下沉,会危及地上建筑物安 全与使用时,宜采用截水的方法来控 制地下水。
基坑降排水
一、基坑降排水的定义以及目的 二、基坑降排水的方法及其施工工艺和适用范围 三、基坑降排水设备的选择 四、基坑降排水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五、基坑降排水案例 六、流砂 七、管涌
地下室基坑排水方案

地下室基坑排水方案地下室基坑排水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排水方案可以有效地保障基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地下室基坑排水的相关知识和建议,并提出一种可行的排水方案。
一、排水原理地下室基坑排水的目的是将地下水排出基坑以保持基坑内的干燥状态。
排水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和水压差,将地下水引导到设定的排水系统中,并通过排水管道将其排出基坑。
二、针对地下室基坑排水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方案:1. 地下室基坑降水井系统地下室基坑降水井是地下水引流的重要设施,通过挖掘井坑并在井底设置卵石集水层,然后在井壁设置过滤层和防渗膜,最后用石排覆盖井顶。
通过井中的排水管道将地下水引导到井外。
2. 副井排水系统在地下室基坑降水井周围设置副井,以增强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
副井与主降水井通过排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
同时,副井的设置还可以提高基坑降水的效率和安全性。
3. 排水管道设计排水管道是地下室基坑排水的关键部分,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排水效率和稳定性。
在设计排水管道时,应确保其通畅,避免弯曲和堵塞,并保证排水管道的材质和规格符合要求。
4. 排水泵站对于较深的地下室基坑,需要借助排水泵站将地下水提升到排水管道的高度。
排水泵站的设置应考虑到排水量和提升高度,选用适当的泵站型号和数量,以确保正常排水。
5. 排水管道维护在地下室基坑排水过程中,对排水管道的维护十分重要。
定期检查排水管道是否存在堵塞、破损等问题,及时清洁和维修,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总结地下室基坑排水方案对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设计的排水方案,能够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进行地下室基坑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排水方案,并加强对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以上是针对地下室基坑排水方案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相关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有所帮助。
通过合理利用排水系统,能够实现地下室基坑施工的质量提升和安全保障。
施工降排水方案

施工降排水方案总体方案是:通过截水沟、集水井、排水沟相结合降低地下水位,及时排除基坑内渗水及暴雨期间地面降雨。
坡顶用C20混凝土硬化,坡面采用透明聚氯乙烯薄膜覆盖,防止雨水冲刷土体,造成塌踏、滑坡。
截水沟:本工程在坡顶外3m处设置截水沟,截水沟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挖槽,M7.5浆砌石进行砌筑,沟底及墙身厚度30cm,沟身宽60cm,施工时采用坐浆法进行,必须保证砂浆密实。
集水井:本工程共设置2处集水井。
第一处北面坡顶,汇集前后截水沟及自然沟内的地表水;第二处位于办公区进出口边,汇集该处上方坡顶集水井的水,两处采用Φ200PVC管连接至就近的雨水沟排出。
集水井采用砖砌结构,并用丙纶进行防水处理,容量1m3。
排水沟:本工程在基坑内两侧坡脚设置排水明沟,明沟各参数同坡顶截水沟,通过排水沟结合集水井进行基坑排水,满足明排降水要求。
排水周期为自基坑施工起施工完毕,基底排水完成,在进行构筑物底板垫层浇筑前,用C25混凝土对排水沟及集水井进行回填。
在坡顶截水沟与基坑开口线之间进行地表硬化,若条件允许,基坑边以外一倍基坑深度范围内进行地表硬化。
四、雨季施工措施1、充分考虑施工期间区内外排水系统及雨季防洪措施。
改善排水系统,增强排水设施,保障雨后及时排除积水,排水施工主要在于拦截和排除地表水,保证土方开挖顺利进行。
土方开挖期间的排水系统主要由以下设施组成。
:(1)、坡顶修筑一条500×500的排水沟,每隔30米设一集水井,直径为1500MM,井底比沟底深1000MM,并配置水泵,不让地面水流入基坑内。
地表水经集水井后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2)、基坑内四周,在基坑底距坡角500MM处设500×500排水沟,每隔30米设一集水井,排水沟将水引至集水井,在用抽水泵,抽水至坑外排水沟。
2、边坡支护、土方开挖前,按要求共设13个位移观测点和10沉降观测点,其平面位详见平面图。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本工程拟采用视准线或小角度法用经纬仪测出各点的侧向水平位移。
基坑降排水方案范文

基坑降排水方案范文
一、基坑降水方案:
1.地面降水措施:
a.进行排水井及地沟,引导地表水流入排水井并快速排除;
b.避免堆放材料、设备或仪器在工地上,以免在雨水季节导致积水。
2.基坑降水设计:
a.确定基坑底板降水孔排列方式及数量,以保证基坑内水位始终低于地下水位;
b.根据地下水位情况选择降水孔直径和间距;
c.使用井壁沉管式降水孔,并使用经防腐处理的管道;
d.在选择降水孔位置时,应确保基坑内的降水孔排水范围覆盖整个基坑面积。
3.基坑降水井施工:
a.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降水井的数量和位置;
b.进行降水井的开挖,并根据地质情况进行支护;
c.安装井筒和井盖,确保其密封性;
d.选择适当的降水泵进行降水。
4.基坑降水安全:
a.定期检查降水井的排水情况,并清理井内积水;
b.监测基坑内部水位,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溢水。
二、基坑排水方案:
1.周边地下水排水设计:
a.在基坑周边设置排水井,降低地下水位,避免向基坑内渗水;
b.使用打井注水的方式,将地下水通过排水管道引导至井外。
2.地下巷道和泵站排水设计:
a.在基坑周边设置地下巷道,用于收集和排放周边地下水;
b.安装相应的排水泵站,将积水引出基坑。
3.地下防渗排水设计:
a.在基坑周边设置防渗帷幕,用于防止周边地下水进入基坑内部;
b.在边坡和基坑墙壁设置排水管道,将渗入的地下水引导至排水井。
4.基坑内部排水设计:
a.根据基坑内部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排水方式,如设置抽水井、吸入式水泵等;
b.定期检查基坑内部排水设施的运行情况,并及时修复或更换故障设备。
基坑降水方案

基坑降水方案一、基坑降水计划:本工程采用双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计划采用大口井降水,降水井设置如下:1、降水井,井径800mm,无砂混凝土井管400mm,井深13m,井数为153口;2、观测井,井径800mm,无砂混凝土井管400mm,井深8m,井数为14口;3、降水井采用无砂混凝土井管,无砂混凝土井管滤料采用2-5mm等粒径中粗砂或无粉碎石屑。
要求至少提前20天开始降水,并将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不小于0.5m。
4、基底采用盲沟与大口井结合方式组织地表水外排(盲沟做法:用编织袋或土工布包等粒径碎石,宽300mm,深300~500mm,盲沟至围护结构距离不得小于5m),确保开挖过程中基底不积水。
基坑顶部四周开挖250×150排水明沟(截水沟),防止基坑外围水流入。
二、降水方案:1、降水井成井采用泵吸式反循环钻机,此种方式可减小水泥浆比重,有利于降水,井管采用直径400无砂水泥管,外围回填等粒径碎石,其透水直径不小于700mm,空压机洗井。
降水井应高出地面500mm,并在降水井四周设警示标志并设专人巡视,防止井点损坏或人员掉入跌伤。
2、基坑四周设观测井,随时观测水位。
降水井成井工作应控制在5天内完成。
一般所选用水泵的排水量为基坑涌水量的1.5-1.0倍。
整个基础施工期间降水应连续进行,以保证基础施工期间地下水稳定在在槽底以下0.5m。
3、基坑降水在基坑开挖前20天开始,待地上结构施工至三层以上时停止降水,大口井在进行基础底板浇注时封死。
位于基础底板下的大口井,在进行垫层施工时,在井内设置钢管,泵管与电缆从钢管内穿出,然后向井内填塞碎石,做混凝土垫层与防水层,为了防止此处渗漏,防水层卷上钢管200mm,同时在钢管上焊钢止水环,钢管的端部设置节门接口。
为了保证降水的效果,在进行垫层施工前,要认真检查抽水泵的运转情况,防止坏泵封入井内,影响降水效果。
当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将泵管、电线割断,钢管端部安装水节门,将地下水截住,然后随同底板一起浇筑封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基坑降排水
方案
东山国际新城D区一标段
基
地
下
室
基
坑
降
排
水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二局东山国际新城项目经理部
二○一○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节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地下室基坑降、排水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施工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基坑降排水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现场排水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排水系统的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安全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地下室基坑排水示意图
第一节工程概况
成都华信大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兴建东山国际新城D区一标段,建设工程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建筑工地东、北边靠近东山国际E区,南、西边靠近东山国际C 区,周边为已建道路。
本标段一期建筑面积约 5.6万㎡,地下室约1.3万㎡,地上部分约4.8万㎡,由一个单层地下室、6栋商住房组成,其中商住房建筑层数为11层,建筑总高度约为37.1米。
本工程一期修建的3#-8#楼采用矩形承台桩基础,主楼以外的地下室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以可塑粘土作为基础持力层。
建筑工程等级一级,建筑防火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结构类型及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
第二节地下室基坑降、排水措施
本工程地下室基础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降雨,因此,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防止基坑被浸泡。
具体方法如下:
一、施工准备
1、成立地下室基坑降排水施工小组
为确保地下室施工安全、顺利,确保施工质量,各项措施能落实到实处,本工地特成立地下室基坑降排水施工小组。
领导小
组负责整个地下室基坑降排水施工的领导工作,包括制定降排水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安全措施,负责雨天的防洪、防雨、抢险工作等,并负责监督各项方案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
小组成员:
组长:田铭阳
副组长:庹明高、陈书元
组员:李军、林立福、许彪、蒋金岑、赵可、杨帆、尧文强、钟静2、施工部署
1)、节假日期间及夜间设专职的值班人员,保证昼夜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同时设置天气预报员,负责收听和发布天气情况,中、大雨期间停止混凝土的浇灌、钢筋焊接、防水等工作。
2)、组织相关人员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临时设施、临电、机械设备、道路等,检查施工现场及生产生活基地的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证雨天排水通畅。
3)、雨季施工所需主要材料及设备
3、现场及临时设施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