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报告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合集下载

人民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人民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概述(1)建设项目背景及由来目前***城区仅有一家综合性医院即为:“******人民医院”,由于城区居民及周边县份居民绝大部分在******人民医院就医,造成门诊、急诊病人流量大,2014年******人民医院门诊人次为23.31万人次,日平均门诊量为650人次。

其次,***城区仅有******人民医院开展住院分娩及妇科病诊治,妇产科仅有病床50张,在生育高峰月份,病床紧缺,给医院造成了较大的就医压力,新的看病难现象依旧存在。

并且,随着***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前来***旅游、投资人员迅速增加,造成***旅游应急救治工作滞后,不利于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目前“******人民医院”服务能力及现有医务人员配置不能满足该地区日欲增长的就医需求,急需新增新的医疗机构来缓解该地区就医难的问题。

因此,在***市委组织下,市人大常委会牵头,拟于***市东城片区新建“***市人民医院”。

***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11月21日取得***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出具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5334212016-51号),于2017年3月2日取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迪发改社会[2017]5号)。

(2)建设项目的概况***市人民医院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50000m2(约75亩),该项目规划新建总建筑面积为24000m2,规划新建建筑总占地面积为8427m2。

欲设置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传染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摄片室使用的X 光机为辐射设备,不在本次环评范围内)、中医科,设计病床数为300床。

主要建筑物有综合楼、住院楼、食堂后勤楼、太平间、医院附属用房、停车场,主要拟建环保设施有化粪池、隔油池、医疗废物暂存间、医疗废水处理站、垃圾房等,周边已有市政给水管网、市政雨污排水管网、电力电信线路、市政暖通管网等,医院四周均为公路。

医疗报告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医疗报告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二00七年五月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和建设周期(1)项目名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

(2)地点:深圳福田区深圳市笋岗西路3002 号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见图1-1 。

(3)建设性质:改扩建。

(4)建设周期:13 个月。

1.2 建设背景和建设内容(1)项目背景第二人民医院是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 家著名高校的教学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5.8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8 万平方米。

现编制床位850张(实际床位997张),设30个病区、55个专业科室。

为了改善第二人民医院目前存在的用地分布不太合理,内部道路及停车位严重不足,以及院内基本没有绿化用地、环境景观较差等现状。

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需在不影响正常服务的前提下,统一规划、分期建设。

一期工程建设内科综合大楼,二期工程回购银华大厦和建设新的急诊门诊楼及地下停车场,三期工程拆除门(急)诊楼和老住院楼,建设小型花园及地下停车场。

本次评价内容为一期工程,即内科综合大楼的建设。

(2)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约为35157.10 万元,设计总床位数为720 张,日门诊急诊约为2880 人次,员工总数1224 人。

主体工程主要为一栋内科综合大楼,包括用于内科住院病房、医技科室用房、保障系统用房和地下停车场用房。

建设在院区西北部,总占地面积4500 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991.5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500 平方米,地下3层,地面20层。

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图1-2 。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主要功能分布见表1-2。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 - 2建筑主要功能分布银华大厦1.3 公用工程(1)给水:供水系统由笋岗西路、华富路、梅岗南路市政给水管道分别接驳引入。

(2)排水: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后排入园区雨水管网。

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

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由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污染物排放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主要产污环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环境质量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鹿寨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鹿寨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环评报告

概述鹿寨县人民医院成立于创建于1951年6月,是鹿寨县唯一一所二级综合医院。

医院下设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5个,现有职工595人,核定编制人数248人,核定聘用人员控制数159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34人,中级职称111人。

医院总用地面积27590㎡(折合41.38亩),总建筑面积21940平方米,现有业务用房面积19890平方米(包含现有危房面积8710平方米),2016年核定床位数为373张,床位建筑面积指标为58.82㎡/床。

现有机动车停车位112个,非机动车停车场位200个。

如今,门急诊、住院人数均有上升趋势,体检等健康业务开展受到场地制约分散严重,病床有时候一床难求。

为了更好的开展医疗健康服务,急需扩大医院业务用房规模,增加一栋现代化的门诊综合楼,本次改扩建拟按500张病床规模进行。

1项目特点鹿寨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位于柳州市鹿寨县鹿寨镇政军路2号,本项目拟建一栋地下2层,地上20层的现代化的门诊综合楼,按500张病床规模进行。

项目用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医院原有土地,另一部分新增用地是医院东面的鹿寨县总工会土地。

项目东面新增用地903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74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总用地面积36853平方米。

分两期完成。

一期的改造策略为:保留院区南面的门诊与医技楼,办公与后勤搬入新增用地南面沿路的临时后勤办公楼,将原有的5层住院楼拆除,新建20层门诊综合楼,新建一个污水处理站,原来的污水处理站停用。

二期的改造策略为:新建门诊综合楼投入使用后,拆除门诊综合楼南面临时后勤办公楼、门诊与医技楼,新建广场和停车场,拆除门诊综合楼北面球馆,新建花园。

项目改扩建完成后,机动车停车位412个,其中地上停车位112个,地下停车位3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00个。

鹿寨县祥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本项目代建单位,全过程代建,负责建设期的建设,医院是业主单位,项目运营期由鹿寨县人民医院负责。

2分析判定相关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规定和要求,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V社会事业与服务业——158、医院”类别改扩建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西充县人民医院门急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西充县人民医院门急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1
西充县人民医院门急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项目包含的诊疗科目无中药熬制工序,无饮片加工制作及自制药品。同时, 本项目不设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的传染病科室。
本评价不涉及含辐射的各类医疗设备的环境影响评价,含辐射设备需另作 环评。
本项目运营期将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污染,按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工作,以防止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质量带来的变化和可能产生的 不利影响。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44 号)》的规定,本项目属于三十九、卫生-111 医院、 专科防治院(所、站)、社区医疗、卫生院(所、站)、血站、急救中心、疗养 院等其他卫生机构-新建、扩建床位 100 张及以上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因此, 确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西充县人民医院特委托我单位进行“西 充县人民医院门急诊住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 受委托后,在西充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对拟评价区域进行了现场踏勘, 在充分研读有关文件和资料后,通过对该项目的工程分析和对建设区域环境现状 及影响的监测、调查、评价,根据国家环保部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的要求,编制完成本环境影响报告书,呈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
1.3 编制依据
1.3.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 年 9 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 年 1 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 年 10 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6 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 年 4 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 年 3 月);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第 253 号令); (9)《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国发〔2013〕37 号); (10)《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国发〔2015〕17 号); (11)《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 号文);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 44 号); (13)《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

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

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二〇〇七年五月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和建设周期(1)项目名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

(2)地点:深圳福田区深圳市笋岗西路3002号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见图1-1。

(3)建设性质:改扩建。

(4)建设周期:13个月。

1.2 建设背景和建设内容(1)项目背景第二人民医院是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家著名高校的教学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8万平方米。

现编制床位850张(实际床位997张),设30个病区、55个专业科室。

为了改善第二人民医院目前存在的用地分布不太合理,内部道路及停车位严重不足,以及院内基本没有绿化用地、环境景观较差等现状。

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需在不影响正常服务的前提下,统一规划、分期建设。

一期工程建设内科综合大楼,二期工程回购银华大厦和建设新的急诊门诊楼及地下停车场,三期工程拆除门(急)诊楼和老住院楼,建设小型花园及地下停车场。

本次评价内容为一期工程,即内科综合大楼的建设。

(2)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约为35157.10万元,设计总床位数为720张,日门诊急诊约为2880人次,员工总数1224人。

主体工程主要为一栋内科综合大楼,包括用于内科住院病房、医技科室用房、保障系统用房和地下停车场用房。

建设在院区西北部,总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99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500平方米,地下3层,地面20层。

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图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主要功能分布见表1-2。

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2 建筑主要功能分布图1-1 项目在福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1银华大厦图1-2 项目平面布置图11.3 公用工程(1)给水:供水系统由笋岗西路、华富路、梅岗南路市政给水管道分别接驳引入。

(2)排水: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后排入园区雨水管网。

理塘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建设立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理塘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建设立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理塘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理塘县人民医院环评单位:四川省顺蓝天环保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十月理塘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理塘县人民医院前身系理塘县联合诊所,始建于1943年6月,1950年改为理塘县卫生院,1953年正式命名为理塘县人民医院。

医院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保健、预防为一体的“二级乙等”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5109.31m2,现有建筑面积9135m2,设有门诊部、住院部,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康复科、口腔科、五官科、传染科等科室,设有病床100张。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87人,日门诊病人量达120人次。

近年来,医院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医院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功能进一步完善。

由于现有理塘县门诊大楼修建年代久远,严重威胁病人及医院职工的生命安全,且接诊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当地老百姓求医的需求。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功能,提升理塘县医疗服务水平,增强理塘县医疗卫生辐射带动能力,理塘县人民医院拟利用中央财政资金1500万元拆除现有理塘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原址新建一栋建筑面积为3716m2的门诊大楼。

现有的住院楼、传染病区、医技楼、浆洗供应室、高压氧舱等设置及位置不发生变动。

甘孜州卫生局于2012年5月3日经研究决定同意理塘县人民医院在原有床位编制的基础上,增加床位编制100张,增加后床位编制为200张。

由于受投资规模的影响,本项目在总投资的基础上仅能设置住院床位50张,在允许的100张床位以内,符合甘孜州卫生局要求。

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 年) 》的通知,四川省卫生厅对三州地区所上报的县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本项目被列入了四川省确定的民族地区县级区域医疗中心(川卫办发[2011]424号)。

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市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2、承办单位:县人民医院3、项目主管部门:县卫生局4、项目拟建地点:县路二、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1、研究工作的依据(1)国务院1997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3)《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4)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及批复意见(5)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年12月1日起实施)、《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88)等。

2、研究工作范围本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市场分析预测与建设规模、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节能、消防、劳动保护与安全防护、项目进度计划与组织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以及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及评价。

三、研究工作概况我公司接受县人民医院委托后立即组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小组,到县进行现场调研、收集资料、对拟建场地进行现场踏勘,落实建设外部条件。

研究人员对本专业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对口调研,与县人民政府、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卫生局有关领导及建设单位座谈交流、共同研究。

各专业人员根据收集到的基础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多种技术方案进行比较,并和承建单位进行了充分沟通,达成了一致意见。

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写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推荐方案1、项目方案本项目根据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意见》以及二级甲等医院的建设规模,结合县人民医院目前住院病房紧缺及原有综合大楼陈旧,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该院将来的发展,本项目方案为建设一栋九层高的综合大楼,总建筑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二〇〇七年五月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和建设周期(1)项目名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大楼。

(2)地点:深圳福田区深圳市笋岗西路3002号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见图1-1。

(3)建设性质:改扩建。

(4)建设周期:13个月。

1.2建设背景和建设内容(1)项目背景第二人民医院是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家著名高校的教学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8万平方米。

现编制床位850张(实际床位997张),设30个病区、55个专业科室。

为了改善第二人民医院目前存在的用地分布不太合理,内部道路及停车位严重不足,以及院内基本没有绿化用地、环境景观较差等现状。

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需在不影响正常服务的前提下,统一规划、分期建设。

一期工程建设内科综合大楼,二期工程回购银华大厦和建设新的急诊门诊楼及地下停车场,三期工程拆除门(急)诊楼和老住院楼,建设小型花园及地下停车场。

本次评价内容为一期工程,即内科综合大楼的建设。

(2)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约为35157.10万元,设计总床位数为720张,日门诊急诊约为2880人次,员工总数1224人。

主体工程主要为一栋内科综合大楼,包括用于内科住院病房、医技科室用房、保障系统用房和地下停车场用房。

建设在院区西北部,总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99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500平方米,地下3层,地面20层。

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图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主要功能分布见表1-2。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2建筑主要功能分布银华大厦1.3公用工程(1)给水:供水系统由笋岗西路、华富路、梅岗南路市政给水管道分别接驳引入。

(2)排水: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后排入园区雨水管网。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医疗废水经过污水站处理处理后,排入市政管道,汇入滨河污水处理厂。

(3)供电:内科大楼总供电容量为5493KVA,电源由市政电网电缆引入大楼地下一层,采用双环路。

配电室设置5000KVA的干式变压器1台及低压配电柜1组,可满足用电负荷。

地下一层备用发电机房配置1200KVA备用发电机1套,供停电时备用供电,供医疗设备和照明用;另设两台150KVA备用发电机,为紧急时专给消防电梯供电,并设有自动切换装置。

保证供电不间断。

(4)空调及通风系统:项目采用中央空调系统。

冷水机组为变频机组,设于地下室一层,采用螺杆机和离心机组搭配。

每个办公室及病房采用机盘管加新风送风,对生化实验室等特殊房间采用洁净空调。

冷却塔设于六层裙房屋面。

2污染源分析2.1施工期2.1.1施工噪声建筑噪声是施工工地最为严重的污染因素,本项目主要是设备噪声和机械噪声。

设备噪声多来自推土机、装载机等设备的发动机噪声及电锯噪声;机械噪声主要是打桩机锤击声、机械挖掘土石噪声、搅拌机撞击噪声、装卸材料碰击噪声、拆除模板及清除模板上附着物的敲击声。

2.1.2施工废气施工废气主要包括土方的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扬尘;搅拌混凝土扬尘;建筑材料(白灰、水泥、砂子、石子、砖等)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人来车往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

2.1.3施工废水施工期外排污水主要为施工活动自身产生的污水,另外有少量生活污水。

车辆机械检修清洗、管道敷设、混凝土调制、建筑安装等产生施工余水和废弃水,主要污染物为泥沙悬浮颗粒和矿物油;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和悬浮物。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用水量约52m3/d,污水量约46.8m3/d。

2.1.4施工固废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平整土地、挖掘土方、建筑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总产生量约为0.411万t,生活垃圾总产生量0.4t/d。

2.2运营期2.2.1固体废物医疗废物主要产生在门诊、急诊、住院部、检验室等部门。

预计扩建后全院医疗废物产生量为262.8t/a(比现有医疗垃圾量增加42.96t/a),污泥29.7t/a(含水率80%)。

扩建后全院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613t/a,比扩建前生活垃圾量增加407t/a。

2.2.2废水医院污水分为两部分,一是病区产生的医疗废水(普通医疗废水和放射性废水),二是非病区产生的生活污水。

病区与非病区污水应分别收集。

本项目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为:病房、检验科、医技设备用房的同位素诊断等排水(病房内衣物、被子委托深圳市卫生局后勤服务中心消毒清洗);非病区产生污水的主要为: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

项目病区污水经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进入滨河污水厂。

扩建后全院医疗废水排放量23.26万t/a,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排放量18.447万t/a,排入政污水管网。

即扩建后全院年排水量41.7万t,较扩建前增加了1.35万t。

2.2.3大气污染源(1)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该项目病房区和四层检验科运营过程当中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污染物。

(2)柴油发电机组尾气项目在地下一层设有配置1200KVA备用发电机1套,供停电时备用供电,供医疗设备和照明用;另设两台150KVA备用发电机,为紧急时专给消防电梯供电,并设有自动切换装置,作为应急电源使用,每年的耗油量为28.75t/a。

SO2的年排放量135.53kg/a。

(3)地下车库汽车尾气内科综合大楼的地下停车场,共有300个车位,车辆在进出停车场时将排放尾气。

(4)环氧乙烷气体项目在对医疗卫生器材进行消毒时,需要使用环氧乙烷作为熏蒸剂。

因此在排出余气时,会有少量环氧乙烷气体放出。

2.2.4噪声源项目主要噪声为公用设施噪声如冷却塔、生活水泵、消防泵、备用发电机、锅炉燃烧器等各类设施噪声,噪声值约为70~95dB(A)之间。

2.2.5辐射项目设有放射科,所使用的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X射线。

在非治疗状态下不会发射X射线,只有在开机状态下才会发出X射线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X射线装置机房安装电离辐射屏蔽门窗。

项目核医学科使用99mTc、89Sr、90Sr-90Y、131I、201Tl等放射性核素进行医学治疗,除90Sr-90Y为固体源用于敷帖照射不产生废水外,其余核素均为短半衰期核素,它们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水属于短半衰期的低放废液,其高活性区应设有专用下水道直接排放到放射性废水衰变池,放射性废水放置若干个半衰期,待其放射性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再排入二院污水处理站。

3评价标准和环境敏感点3.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2000年修正)中的二级标准。

(2)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Ⅴ类标准。

(3)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1类标准。

环境敏感点见表3-1。

表3-1建设项目敏感点3.2污染物排放标准(1)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运营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Ⅰ类。

(2)废水本项目医疗废水收集后经二院医院自建污水站一级处理,排至市政管网,汇入滨河污水处理厂处理。

排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预处理标准。

(3)废气1)急柴油发电机项目应急柴油发电机排气筒高度为80米,废气中烟气黑度执行林格曼黑度1级标准,烟尘、SO2、NO X等污染物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2)地下车库尾气地下车库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非甲烷总烃、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排放应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3)污水处理站废气污水处理站废气排放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废气排放要求。

(4)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其中医疗废物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的规定。

污水处理站污泥清掏前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4医疗机构污泥控制标准。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评价区域SO21小时平均浓度范围0.001~0.059mg/m3,日平均浓度为0.005~0.039mg/m3,小时浓度最大值占评价标准的59.2%,日均浓度最大值占评价标准的26%。

评价区域NO21小时平均浓度范围0.017~0.129mg/m3,日平均浓度范围为0.045~0.110mg/m3,1小时浓度最大值占评价标准的54%,日平均浓度最大值占评价标准的91.7%。

评价区域CO1小时平均浓度范围0.8~1.96mg/m3,日平均浓度范围为0.950~1.815mg/m3,1小时浓度最大值占评价标准的19.6%,日平均浓度最大值占评价标准的45.4%。

评价区域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范围为0.098~0.163mg/m3,除1月25日超标8.7%外,其余各天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日均浓度0.15mg/m3的限值。

评价结果表明,项目所处地目前环境空气质量尚好。

4.2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结果说明,拟建地块和整个医院边界昼、夜间全部超标,其中西侧昼间超标2.8dB(A)、夜间超标10.8dB(A),北侧昼间超标4.2dB(A)、夜间超标12.2dB(A),东侧昼间超标6.3dB(A)、夜间超标13.7dB(A),南侧昼间超标6.7dB(A)、夜间超标13.4dB(A)。

深圳第二人民医院内东边界昼间超标10.1dB(A),夜间超标14.1dB(A);西边界昼间超标4.2dB(A),夜间超标1.5dB(A);笔架山庄昼间超标4.7dB(A),夜间超标12.7dB(A)。

附近道路梅岗路昼间达到4类标准,夜间超标5.5dB(A);笋岗西路昼间超标6.9dB(A),夜间超标15.1dB(A)。

总体看项目区周边声环境质量有待改善。

声环境现状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受周边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

4.3辐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现场采样监测表明,二院辐射环境处于正常本底范围。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1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施工阶段,噪声较大的设备主要有电锯、挖掘机、推土机、打桩机等,施工场地噪声源主要为各类高噪声施工机械,且各施工阶段均有大量的机械设备于现场运行,而单体设备声源声级一般均高于90dB(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