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冷凝器

合集下载

汽车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汽车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汽车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汽车冷凝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的部件之一,它通过将空气中的热量转移到冷媒上来实现制冷效果。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冷媒流动:汽车冷凝器连接在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为冷媒提供了一个流动通道。

冷媒在高压下从压缩机流出,进入冷凝器。

2. 散热:冷凝器内部有一组密集的金属管,冷媒会通过这些管道流动。

当冷凝器工作时,汽车前进时的风会通过冷凝器,与金属管外表面接触,将冷媒管道内部的热量带走。

3. 冷凝:当冷却风吹过冷凝器的金属管外表面时,冷媒内部温度下降,并转化为高压高温的气态冷媒。

这种相变过程可以释放大量的热量。

4. 排热:冷媒在冷凝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会被风吹走,同时汽车也会通过进风口将热空气排出车外。

5. 冷凝器出口:冷凝器处理完的冷媒,会从其中流出,并通过管道回到压缩机进行循环。

总结起来,汽车冷凝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冷媒在高压状态下冷凝、散热、排除冷媒内部的热量,使其变为高压高温的气态冷媒,为汽车的空调系统提供制冷效果。

什么是汽车冷凝器

什么是汽车冷凝器

什么是汽车冷凝器
冷凝器的原理是气体通过一根长长的管子(通常盘成螺线管),让热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气中,铜之类的金属导热性能强,常用于输送蒸气,那么什么是汽车冷凝器呢?
汽车冷凝器工作原理
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压力减小,由高压气体,变成低压气体,这一过程要吸收热量,所以蒸发器表面温度很低,再经风扇,就可以将冷风吹出.冷l凝器是将从压缩机出来的高压,高温的致冷剂,冷却成高压,低温.然后经过毛细管气化,去蒸发器中蒸发。

汽车冷凝器的作用
是对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散热降温,使其凝结为液态高压制冷剂。

气体状态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得到液化或冷凝,制冷剂进入冷凝器时几乎为100%的蒸气,而当其离开冷凝器时并非为100%的液体,冈为仅有一定量的热能在给定时间内南冷凝器排出。

因此,少量的制冷剂以气态方式离开冷凝器,但由于下一步是储液十燥器,故制冷剂的这一状态并不影响系统的运行。

与发动机的冷却液散热器相比较,冷凝器承受的压力比发动机的冷却液散热器高。

安装冷凝器时,注意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必须由冷凝器的上端人口进入,其出口必须在下方,否则会引起制冷系统压力升高,导致冷凝器胀裂的危险。

冷凝器制冷系统的机件,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

汽车上的冷凝器一般安装在水箱前面。

汽车空调冷凝器内气液百分比计算公式

汽车空调冷凝器内气液百分比计算公式

汽车空调冷凝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空气中的水汽冷凝成液态水,从而降低空气湿度并减少对空调蒸发器的冻结风险。

冷凝器内的气液百分比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冷凝器内空气和液态水的比例,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维护。

一、汽车空调冷凝器内气液百分比的意义1.1. 确保冷凝器正常运行冷凝器内的气液百分比可以反映冷凝器内水汽的含量,如果冷凝器内的液态水过多,会影响冷凝器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冷凝器堵塞,影响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

了解冷凝器内气液百分比对于保证冷凝器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1.2. 节约能源适当的气液百分比可以帮助汽车空调系统更加高效地工作,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汽车的燃油成本。

1.3. 提高舒适度冷凝器内的气液百分比与汽车内部的舒适度密切相关,合理控制冷凝器的气液比例可以提高车内空气的干燥度,提升乘车的舒适感。

二、汽车空调冷凝器内气液百分比的计算公式冷凝器内气液百分比的计算需要通过以下公式进行:2.1. 冷凝器内气液百分比 = 冷凝器内液态水的质量 / 冷凝器内总质量其中,冷凝器内液态水的质量可以通过检测冷凝器壁面的温度来间接计算,液态水的质量与冷凝器壁面的温度成正相关。

冷凝器内总质量则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进行测量和计算。

2.2. 温度检测对于冷凝器壁面温度的检测,可以使用红外线测温仪进行非接触式的测量,也可以使用接触式的温度计进行测量。

2.3. 总质量的测量冷凝器内总质量的测量可以通过称重的方式进行,首先需要将冷凝器从汽车空调系统中拆卸下来,然后使用精确的电子秤或天平进行称重。

2.4. 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保持冷凝器内的环境稳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对于冷凝器内液态水的检测和收集也需要注意操作规范,以避免对空调系统的损坏和污染。

三、总结汽车空调冷凝器内气液百分比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冷凝器的运行情况,了解冷凝器内液态水的含量,并据此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维护。

新能源汽车空调电动压缩机的冷凝器传热性能优化分析

新能源汽车空调电动压缩机的冷凝器传热性能优化分析

新能源汽车空调电动压缩机的冷凝器传热性能优化分析在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中,空调系统成为了车辆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电动压缩机的冷凝器传热性能优化对于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空调电动压缩机的冷凝器传热性能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冷凝器传热机理分析1. 冷凝器传热基本原理冷凝器通过传热将高温高压制冷剂转化为高温高压气体,实现汽车空调系统中制冷效果。

传热机理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其中,对流传热是冷凝器传热性能的关键。

2. 冷凝器传热性能分析冷凝器传热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和能耗。

冷凝器的传热性能主要包括传热系数和传热效率两个指标。

传热系数描述了冷凝器传热能力的强弱,传热效率则体现了制冷效果的好坏。

二、冷凝器传热性能优化方法1. 冷凝器管道结构设计优化冷凝器管道结构设计是提高传热效率的关键。

优化管道长度、内外径比例以及排列方式,有效提高冷凝器的传热效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增加管道螺旋翅片或者采用高传导率材料等方式来提高传热系数。

2. 冷凝器冷却介质优化冷凝器冷却介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冷凝器的传热效果。

在新能源汽车中,常用的冷却介质包括空气和冷却液。

通过优化冷却介质的流量和温度,可以提高冷凝器的传热效率。

3. 冷凝器排气温度控制优化冷凝器排气温度的控制对于冷凝器传热性能的优化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控制冷凝器排气温度,可避免过高或过低温度导致的传热效率降低问题。

4. 冷凝器材料优化冷凝器材料的选择和优化是提高传热性能的重要方面。

高传导率、耐腐蚀性强的材料可提高传热效率,同时还能增加冷凝器的使用寿命。

三、冷凝器传热性能优化案例研究1. 材料优化案例研究通过在冷凝器中应用高传导率和耐腐蚀性强的材料,如铝合金、镍合金等,提高冷凝器的传热效率和使用寿命。

2. 结构优化案例研究通过优化冷凝器管道的结构设计,如采用增加螺旋翅片、优化管道长度等方式,提高冷凝器的传热系数和传热效率。

车用冷凝器工作原理资料课件

车用冷凝器工作原理资料课件
般在-20°C~+50°C之间;
工作环境压力
车用冷凝器承受的制冷剂压力较高 ,一般在1.0~2.5MPa之间;
工作环境湿度
由于制冷剂在冷凝过程中会放出热 量,因此车用冷凝器所处的环境湿 度较高,一般在80%~90%之间。
冷凝器管路
冷凝器内部由许多细小的铜管组 成,这些铜管中流动着高温高压
冷凝器需要承受制冷剂的高压和高温,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压 能力。
耐压性能的评估
评估耐压性能的主要指标包括爆破压力、耐压强度等。
耐压性能的测试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冷凝器进行耐压性能测试,以确保其能够 承受制冷剂的压力。
耐腐蚀性能
1 2
耐腐蚀能力
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冷凝器需要面对多种腐蚀 因素,如高温、高压、腐蚀性制冷剂等。
车用冷凝器工作原理 资料课件
目 录
• 车用冷凝器概述 • 冷凝器的基本构造 •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 冷凝器的性能特点 • 冷凝器的应用范围 • 冷凝器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CHAPTER 01
车用冷凝器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车用冷凝器是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设备,主要作用是降低高温高压制冷剂的冷 凝压力,使制冷剂在较低的温度下冷凝成液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冷量。
轻量化
减轻冷凝器的重量,有利于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集成化
将冷凝器与其他汽车热交换器组合设计,实现高效、 紧凑的集成系统。
环保与节能挑战
高温排放
降低冷凝器排放的温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节能要求
严格控制冷凝器的能耗,符合节能环保政策 要求。
循环利用
研究开发可循环利用的冷凝器材料和制造工 艺。
市场与应用前景展望
电力工业领域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部件——冷凝器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部件——冷凝器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部件——冷凝器了解更多的汽车知识冷凝器,是制冷系统的一个部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为液体,将管中制冷剂的热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

(汽车空调中的蒸发器也是换热器)冷凝器的作用: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散热降温,使其凝结为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

(注意:进入冷凝器的制冷剂几乎100%为气态,但离开冷凝器时并不是100%的液体。

因为仅有一定量的热量能在给定时间内由冷凝器排出,所以少量的制冷剂还会以气态的形式离开冷凝器,但由于这些制冷剂将进入储液干燥器,故这现象并不影响系统的运行。

)冷凝器中制冷剂的放热过程:有三个阶段:过热、冷凝、过冷1.进入冷凝器中的制冷剂是高压过热气体,首先降温至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此时制冷剂仍为气态。

2.然后在冷凝压力的作用下,放出热量而逐渐冷凝成液体,此过程制冷剂温度保持不变。

(注意:温度为何不变?这和固体变成液体过程相似,固体变成液体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也并没有升高,这是因为固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打破固体分子间的结合能了。

相同道理,这里气态变为液态,则需要放出热量,减少分子间的位能。

)3.最后,继续放出热量,液态制冷剂温度下降,成为过冷液体。

冷凝器的种类:汽车空调冷凝器有管片式、管带式、平行流式三种。

1.管片式冷凝器管片式冷凝器是最传统、最早的冷凝器。

由厚度为0.1~0.2mm的铝散热片套在圆管(铜或铝)上构成,采用机械或液压的方法进行胀管,使散热片固定在圆管上并与管壁紧贴,保证热量能通过紧贴的管片进行传递。

特点:体积较大、传热效率较差、结构简单,但加工成本较低。

2.管带式冷凝器一般是将小扁管弯成蛇管形,在其中放置了三角形翅片或是其他类型的散热器片。

如下图所示。

特点:其传热效率比管片式提高了15%~20%。

3.平行流式冷凝器是一种管带式结构,由圆筒节流管、铝质内肋管、波形散热翅片以及连接管组成,是专门为R134a提供的新型冷凝器。

特点:其散热性能比管带式提高了30%~40%,通径阻力降低了25%~33%,内容积减少了约20%,大幅度提高了其换热性能。

汽车冷凝器原理

汽车冷凝器原理

汽车冷凝器原理
汽车冷凝器是汽车冷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
将发动机冷却液从热态转化为冷态,使其循环使用。

在汽车运行的过
程中,发动机会不断地产生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得及时散发出去,
便会对发动机造成一定的损害。

而汽车冷凝器的作用就是散发这些热量,保证汽车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那么,汽车冷凝器是如何工作的呢?
汽车冷凝器工作原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水箱内的冷却液则通过下进上出两个管道进入汽车冷凝器,
并且在这里通过管道中的散热管释放出了热能。

2、汽车冷凝器的主体是一个由许多小的散热管组成的矩形金属
网格,每个小管内都充满了辅助冷却液。

3、当空气从汽车冷凝器前方流过时,通过小散热管之间的间隙
流过,吸收了散热管中的热能,然后将热能带走。

4、空气流过这些管子,由于热的膨胀,因此它的温度升高且膨胀,此时的空气是轻的,在汽车冷凝器的顶部流出,而更冷的空气因
密度大而下降。

5、最后,通过这种连续循环,发动机冷冻液中的热能便完全转
移到了空气中,从而实现了发动机的散热。

综上来看,汽车冷凝器是利用水的流动、金属网格以及散热管之
间的热传递作用,将发动机散发出的热量释放到周围空气中,以防止
开车过程中发动机过热而导致发动机损坏,从而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在使用时,需要定期清洗汽车冷凝器,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汽车冷凝器功能与特点

汽车冷凝器功能与特点

汽车冷凝器功能与特点如下:1.汽车冷凝器的功能:汽车冷凝器系将从压缩机送出来的高压、高温之冷媒(气态冷媒)冷却并液化它。

冷凝器将使冷媒从空气经过蒸发器时所获得的热量释放,这将由车辆移动时的空气流动及冷却风扇所造作的空气流动来完成。

2.汽车冷凝器的特点:根据冷却介质种类的不同,冷凝器可归纳为四大类,其作用如下:⑴.水冷却式:在这类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

冷却水可以是一次性使用,也可以循环使用。

水冷却式冷凝器按其不同的结构型式又可分为立式壳管式、卧式壳管式和套管式等多种。

⑵.空气冷却式(又叫风冷式):在这类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被空气带走。

空气可以是自然对流,也可以利用风机作强制流动。

这类冷凝器系用于氟利昂制冷装置在供水不便或困难的场所。

⑶.水—空气冷却式:在这类冷凝器中,制冷剂同时受到水和空气的冷却,但主要是依靠冷却水在传热管表面上的蒸发,从制冷剂一侧吸取大量的热量作为水的汽化潜热,空气的作用主要是为加快水的蒸发而带走水蒸气。

所以这类冷凝器的耗水量很少,对于空气干燥、水质、水温低而水量不充裕的地区乃是冷凝器的优选型式。

这类冷凝器按其结构型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蒸发式和淋激式两种。

⑷.蒸发—冷凝式:在这类冷凝器中系依靠另一个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蒸发所产生的冷效应去冷却传热间壁另一侧的制冷剂蒸汽,促使后者凝结液化。

如复叠式制冷机中的蒸发—冷凝器即是现代汽车空调系统的特点多般采用平行流(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平行流冷凝器的特点是高性能、轻量化;由于采用高性能鳍片及扁管,使得平行流冷凝器非常轻巧。

集流管与扁管的布置使冷凝的液态工质与气态工质在集流管中再次混合,从而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

压力损失小:平行流冷凝器工质回路呈多通道平行布置,这种布置使得工质侧压损失比管带式冷凝器减少一半以上,因而大大降低了压缩机的负荷。

体积减小:平行流冷凝器所需的内容积和制冷工质比管带式冷凝器少25%,因而可降低成本并减轻重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空调冷凝器
前言
本标准严格按GB/T1.1-2000及GB/T1.2-2000的要求编写而成。

本标准由*************************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发布日期2012-02-01,
本标准实施日期2012-02-31。

汽车空调冷凝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制冷装置用冷凝器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空调制冷装置用冷凝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9969.1-8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ZB J73027-89制冷设备清洁度测定的一般规定
GB2516-81米制螺纹标准
QC/T656-2000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
QC/T657-2000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
ANSIB 1.1-87美制统一螺纹标准
3要求
顾客有要求的按顾客要求(标准、图纸、传真等),在顾客无要求的情况下,按以下要求:3.1焊接要求
3.1.1铝波浪带与铝口琴管焊接应牢固,焊缝均匀,焊接率不低于95%。

每个脱焊处的长度应小
于20mm。

铝波浪带焊后不允许变形,不允许烧坏。

焊料不允许堆积、聚积。

3.1.2铝圆管与铝接头和铝口琴管焊后,焊缝应均匀,不允许焊料堆积。

3.2内腔清洁度
3.2.1冷凝器内腔内残存水量应不大于70mg/㎡。

3.2.2冷凝器内腔残存杂质质量应不得超过20mg/㎡,且最大长度或半径不得超过0.5㎜。

3.3密封性能
用氦质谱检漏仪检验冷凝器的密封性能,不允许泄漏、变形。

3.4耐压性能
应承受不低于3.6MPa的压力,无变形、泄漏现象。

3.5保压性能
成品冷凝器包装前测试保压性能,冷凝器内充入1MPa的干燥氮气,历时24小时,不允许泄漏。

包装时泄压至0.2MPa。

3.6外观
3.6.1冷凝器喷漆应均匀、致密、光亮,不允许有凝聚点,不允许剥落,连接接头安装面不允许喷漆。

3.6.2冷凝器铝波浪带节距应均匀,铝波浪带,铝口琴管,铝圆管不允许变形。

3.6.3冷凝器波浪带表面不应有腐蚀、裂纹、磕痕及擦伤缺陷,表面应清洁、无油污及其它残留物。

3.7热交能力试验
在汽车空调热交换能力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应满足图纸要求,其误差≤3%。

4试验方法
4.1
焊接性能试验用专用金属片插入波浪带的波峰内,在垂直焊缝方向上用力拔,当焊缝强度大于铝波浪带抗拉强度时为焊接牢固,检验波浪带与扁管的焊合率。

用游标卡尺测量脱焊处的长度。

焊合率=%100 每台总波峰数
焊好的波峰数4.2
清洁度试验按ZB J73027的规定进行检验。

4.3
密封性能试验4.3.1冷凝器芯体总成采用真空自动检漏装置检测。

设定质谱氦检漏仪的阀值为:1.36×105pam 3/s(相当于2克/年HFC134a 泄露)。

设置参数:充氮3.6Mpa,充氦0.8Mpa,工作节拍:根据冷凝器芯体的进出口螺纹和形状,选择相应的接头和连接管,然后冷凝器放入检测箱中与连接管连接,按下“关门”键,使设备进入自动检测状态,如报警器上绿灯一直亮着,则表示冷凝器无泄露,如果报警器上红灯亮且听到报警器响,则表示冷凝器有泄露,氦质谱检漏仪检验,不得变形。

4.3.2将冷凝器的出口用橡胶堵密封住,进口与高压氮气瓶连接,从进口充入3.6Mpa 的氮气,然后放入水中保压1min,无任何泄露和变形。


4.4
保压性能试验将冷凝器充入1MPa 的干燥氮气,然后密封两端口,24小时后,用压力表试压,不允许压力下
降。

4.5耐破坏性实验
将冷凝器进口接头与手动液压泵连接,出口用堵头堵死,手动缓慢加压至8Mpa(表压),维持2分钟,检查试件有无泄露,无破裂等现象。

4.6干燥性试验
将与氮气瓶连接的输气软管的一端接到冷凝器芯体的出口处,在进口处放一过滤纸,然后用不低于0.8MPa 的干燥氮气脉冲式吹气5~8次,过滤纸上不得有润湿现象。

4.7外观检验用目测评定。

4.8热交能力试验
具体按QC/T 657-2000<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4.9耐振动性能实验
把冷凝器固定于振动实验台上,并注入(60~80)%内腔容积的制冷剂液体(HFC134a 或R12)按下表规定的实验条件进行振动实验,总成不得发生破坏,
频率
HZ
振动加速度g 实验时间(h)上下左右前后33.3 4.4422
4.10耐腐蚀性能实验
按PU1208规定的盐雾实验方法,在盐雾腐蚀实验箱中进行600h的盐雾腐蚀实验,每100h开箱检验检查试件表面的腐蚀情况,每一升试验溶液中含42g海盐和10ml冰醋酸,其PH值为2.8~3.0。

盐雾沉降量调整在(1~2)ml/(80㎝2.2h)范围内。

试验过程中试验箱内的温度控制在50±1℃。

总成不得泄露、变形
4.11残存杂质试验
采用振动清洗和吹扫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测试残存杂质。

试验前取两张洁净滤纸放入70℃烘箱中烘烤30min,用精度为0.1mg的分析天平称重备用。

堵住冷凝器的进口,从出口注入内腔容积60%的R141B清洗液,封住出汽口,将试件按厚度方向固定在电动振动台上以30HZ频率和4.5g加速度振动5min,打开出口,将清洗液连同携带的杂质倒入一张滤纸过滤。

再次从出口重新注入同等容量的R141B清洗液,封死出口将试件按长度方向固定在电动振动台上以相同频率和加速度振动5min,打开出口,使清洗液连同携带的杂质倒入同一张滤纸过滤。

然后用另一滤纸封住出口,打开进口,用干燥氮气吹扫芯体内部30s。

将两张滤纸连同杂质放入70℃烘箱中烘烤1h后。

在精度为0.1mg的分析天平上称重,该重量减去滤纸重量,即为冷凝器内杂质重量。

5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
冷凝器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5.2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时必须进行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焊接检验、干燥性检验、密封性检验、保压性能检验和外观检验。

焊接检验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每个检查批由300台合格的冷凝器组成,按
GB2828中规定的一次正常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S—1。

样本大小字码为B,抽取3台冷凝器,合格质量水平(AQL值)为0.65。

其它检验项目逐台进行检验,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台冷凝器不合格。

5.3型式检验
5.3.1第3章规定的各项要求均为型式检验项目。

5.3.2当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生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当生产原料、工艺发生重大改变时;
b)停产期超过半年,再进行生产时;
c)正常生产二年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5.3.3检查批必须是合格的冷凝器产品。

每1万台冷凝器为一检查批。

按GB2828中规定的一次正常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S-1、样本大小字码C,抽取5台冷凝器,合格质量水平(AQL值)为0.65。

6标志、标签、产品说明书
6.1标志、标签
标签应包括以下内容:
——厂名;
——厂址;
——商标;
——生产日期;
——执行标准编号。

6.2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按GB9969.1关于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编写。

7包装、运输、贮存
7.1包装
冷凝器包装时应用一定的方法保证产品在包装箱内不相互碰撞、挤压,用瓦楞纸箱进行包装。

每件包装箱内应附带以下文件:
——合格证;
——产品说明书。

7.2运输
冷凝器可以用任何方式进行运输,运输中勿碰撞、挤压。

7.3贮存
冷凝器必须在无日晒、无潮湿,通风的库房内存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