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PPT课件
《陆地生态系统》PPT课件

精选ppt
23
一、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指热带高温高湿地区那种茂密高耸而 常绿的森林类型。
1.位置:赤道及其两侧的湿润区域。
•Between 10oN and 10oS
Amazon Basin
Congo Basin South-east Asia
第十一章 陆地生态系统
精选ppt
1
第一节 概述
一、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一)纬度 (二)经度 (三)海拔
精选ppt
2
(一)纬度
1. 随纬度升高温度有规律变化: 纬度引起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导致太
阳辐射量不同,产生热量差异。 如从赤道到两极,每增加一个纬度,温度
降低0.5-0
1)纬度带的宽度较垂直带的宽度大的多。 2)纬度带的相对连续性,垂直带的相对间
断性。 3)纬度带、垂直带植被类型分布顺序的相
似性,指群落的优势生活型和外貌,植物种 类成分和群落生态结构有很大差异。
精选ppt
20
3. 相互关系
某一处山系上的植被垂直带谱,是反映该 山系所出的一定纬度和一定经度的水平地 带性特征,也就是说植被垂直地带性的表 现,是从属于水平地带性的特征。
精选ppt
26
2)热带雨林中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作用强烈,其 风化壳可达100米。土壤养分极为贫瘠,而且 为酸性。
3)雨林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几乎全储存在植物 中,每年一部分植物死去,在高温高湿条件下, 有机物分解很快,能迅速直接被的树根和真菌 所吸收,形成一个几乎封闭的循环系统。
精选ppt
27
3.热带雨林植被特点:
第12章陆地生态系统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三节 草地生态系统
一、草地生态系统的特征
内陆干旱到半湿润气候条件的产物,以旱生 多年生禾草占绝对优势的多年生杂草及半灌木 也或多或少起到显著作用. 世界草原面积:2.4 ×107hm2(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6)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五、冻原(tundra) 位于南极和北极极地区冻原,还有高山冻原。 风力强劲, 雨量少,地表有永冻层,植物以低矮的 苔藓为主, 尚有部分低矮的草本植物,夏季极短, 植物 生长季短。 冻原一般都被认为是「瘠地」(barren grounds)。 但是总生产量也是相当的丰盛。 提供了于冻原地带生活的动物所需的食物。 这些生活于冻原的动物有:驯鹿、北极熊、狼、旅 鼠等。
性植被相一致。越 向高纬度,垂直带谱越简单, 极地为冻原带,水平带与垂直带重合。
在同一纬度内,经度不同也影响山体植被的 垂直带谱。如长白山(东经128度)、西部的天 山(东经86度),两者均北纬42度。但长白山距 海较近,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天山位于内陆, 属荒漠范围。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三、落叶阔叶林
又称夏绿林,冬季落叶,夏季绿叶。分布在中纬度 湿润地区。 1.气候 年均温8-14度,年降水500-1000毫米,雨量分布不 均 。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树木仅在暖 季生长,入冬前树木叶子枯死并脱落。土壤较为肥 沃。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冻原—泰加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 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
世界植被地理分布规律
经向地带性:
1.东欧平原表现最为清楚 :
植被自西北至东南,依次为:冻原→森林冻原→ 泰加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 →草原→荒漠
2.北美洲植被的经向变化也表现的非常明显:
从东向西,植被依次更替为森林→草原→荒漠→ 森林
世界植被举例
北美洲植被的经向地带性
从东向西,植被依次更 替为森林→草原→荒漠 →森林
3、中国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
我国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
原因: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内陆腹地。 冬季盛行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形成寒潮向南运行,干而寒冷;
图14-3 植 被垂直带 性与水平 带性的关 系示意图
(引自孙濡 泳、李博 等,1993)
14.1.3 局部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坡度和坡向对植被的分布具有很大的意义。南向坡 的植被通常比所在平地的植被更具南方的特征(更 阳性、更喜热);而北向坡的植被,有比平地具有 更北方的特征(更喜阴、更喜冷)。
我国植被的经度地带性规律
我国植被分布格局
纬向地带性:在东部湿润森林区,由于温度随
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气候上自北向南 依次出现温寒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 带气候,因此受气候影响,植被自北向南依次 分布着针叶落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 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西部从 北到南的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向变化如下:温带 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 →高寒草原带→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经向地带性
以水分条件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分布由沿海向
陆地生态系统PPT课件

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指 分布在北纬30-50度的 温带地区,以落叶乔 木为主的森林。该区 由于冬季落叶,夏季 绿叶,所以又称“夏 绿林”。
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最热月平均温度1323度,最冷月平均温度约-6度。 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构成 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是 栎,山毛榉,槭,梣,椴,桦 等。这些树种都具有较宽的叶 子,叶子上通常无或少茸毛, 厚薄适中。芽有包的很紧的鳞 片,树干和枝桠也有很厚的书 皮,这些都是适应冬季寒冷环
22
分布
23
温带草原
24
热带草原
25
26
27
荒漠生态系统
• 荒漠生态系统是地球上 最耐旱的, 以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和半灌木占 优势的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所组成 的综合体。荒漠有石质、砾质和沙质 之分。人们习惯称石质和砾质的荒漠 为戈壁,沙质的荒漠为沙漠。
28
分布
• 沙漠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 温带极端干燥少雨的地区,在北半 球形成一条明显的荒漠地带。我国 的荒漠分布于西北和内蒙古地区。
陆地生态系统
姓名:
1
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平分布格局
2
分类
(按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生长类型)
• 森林生态系统 • 草原生态系统 • 荒漠生态系统 • 湿地生态系统 • 农田生态系统
3
森林生态系统
•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题。 • 它是陆地上面积最大、就够最复杂、
生物量最大、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 系统,其特殊功能决定了森林在维持 生态安全、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 条件中起着决定性与不可替代的作用。
• 草原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是适宜于 奔跑的大型草食动物,如野驴和黄羊。 小型种类如草兔、蝗虫的数量很多。 另外还有许多营洞穴生活的啮齿类, 如田鼠、黄鼠、旱獭、鼠兔和鼢鼠等。 肉食动物有沙狐、鼬和狼。肉食性的 鸟类有鹰、隼和鹞等,除此而外的鸟 类主要是云雀、百灵、毛腿沙鸡和地 鵏。它们之中有的栖居于穴洞之中。
14 第十四章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第十四章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1、什么是地带性植被?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水平分布格局遵循什么规律?答:地带性植被是指分布在“显域环境”上的植被类型。
中国东部受气候影响,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阔叶林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西部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加上从北向南出现山系,植被水平分布呈现: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2、什么是垂直地带性?距离说明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分布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植被带大致与山坡等高线平行,并且具有一定的垂直厚(宽)度,称之为植被垂直带性。
同一气候带内,由于距离海洋远近不同,而引起干旱程度不同,因此植被垂直带谱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大陆型的垂直带谱,每一个带所处的海拔高度,比海洋型同一植被带的高度要高些,而且垂直带的厚度变小,在不同气候带,垂直带谱差异更大,一般来说,从低纬度的山地到高纬度的山地,构成垂直带谱恶带的数量逐渐减少,同一垂直带的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到冻原带,山地植被和平地植被同属于一个类型。
3、什么是热带雨林?它的主要群落特征有哪些?答:热带雨林是指耐阴、喜雨、喜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之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
其特点是(1)种类组成丰富,高大乔木为主;(2)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分层不明显;(3)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4)树干高大挺直,分枝小,树皮光滑,常具板状根和支柱根;(5)茎花现象很常见;(6)寄生植物很普遍,高等有花的寄生植物常发育于乔木的根茎上;(7)植物终年生长发育。
4、常绿阔叶林群落有什么特征?答:常绿阔叶林主要由桦木科、壳斗科等科的乔木组成,其叶无革质硬叶现象,季相变化十分显著,树干常有很厚的皮层保护;群落结构较为清晰,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林中藤本植物不发达,几乎不存在有花的附生植物,乔木多为风媒花植物。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热带雨林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 和亚洲的赤道附近地区, 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 生态过程。
寒带森林
主要分布在北极和亚北极 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适 应寒冷的生境条件。
重要物种与生态过程
重要物种
包括各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 、大型真菌以及各种鸟类、哺乳 动物、昆虫等动物类群。
02
在亚洲、欧洲、南美洲和非洲等 大陆的高海拔地区都有分布。
重要物种与生态过程
重要物种
高山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包括高山植物、高山动物和微生物等。这些物种具有适应高 山环境的特殊生理和形态特征,如高山植物的矮小、密集和厚实的叶片,高山动物的耐
寒、抗缺氧等特性。
生态过程
高山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主要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这些过程在维持高山生态 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高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整个生态系统 提供能量来源;同时,高山动物通过食物链和营养级将能量传递给其他生物,维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系统的范 围也在不断扩大,逐渐覆盖周边农村和自然
区域。
重要物种与生态过程
要点一
重要物种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包括人类、家养动物、野生动 物和植物等。
要点二
生态过程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 息传递等,这些过程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着变化。
07 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目 录
• 引言 • 森林生态系统 • 草原生态系统 • 荒漠生态系统 • 高山生态系统 • 城市生态系统 • 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陆地生态系统》幻灯片

二、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平分布格局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
一、热带雨林〔Tropical forest〕 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Subtropical
evergreen forest〕 三、温带落叶阔叶林〔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 四、寒温带北方针叶林〔Coniferous
4.动物
驼鹿、马鹿、驯鹿、黑貂、猞猁、雪兔、 松鼠、松鸡、飞龙等及大量的土壤动物和 昆虫。
重点
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影响因素? 陆地生态系统类型? 热带雨林分布及其特点?
构造较热带雨林简单,高度明显降低,乔 木分为两个亚层,上层一般高20米左右, 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常绿树种为主; 第二亚层高10-15米,以樟科、杜英科等 树种为主。
灌木层明显,但稀疏,草本层以蕨类为主。 藤本植物与附生植物常见,但不及热带雨 林繁茂。
三、落叶阔叶林
•又称夏绿林,冬季落叶,夏季 绿叶。分布在中纬度湿润地区。
2.气候特点:
1〕终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6度以上。年降 雨2500-4500毫米,全年均匀分布,无明显旱 季。这里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Rainfall Chart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J F M AM J J A S ON D
2〕热带雨林中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作用强烈,其 风化壳可达100米。土壤养分极为贫瘠,而且 为酸性。
每一种植物都终年进展生长活动,仍有 其生命活动节律。
乔木叶子平均寿命13-14个月,零星凋落, 零星添新叶。
多四季开花,但每个种都有一个多少明 显的盛花期。
4.动物丰富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龙脑中药冰片
木材纹理细致;坚硬耐用; 耐湿力强;可造船只 桥梁 家具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真蕨八字沙椤属
与恐龙同时代 的珍稀植物1 3 亿万年
我国仅存几十 棵;几乎每一棵 都记录有档案
据说是食草恐 龙食物
白藤属观赏植物
兰科附生植物
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年平均温度2530℃ 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也在18℃以上;极端最高温度多数在 36℃以下 年降水量通常超过2 000mm;有的竞达6 000mm;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90 %以上
2热带雨林的特点
• 种类组成特别丰富 • 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分层不明显 • 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 • 常具板状根和支柱根 • 茎花现象很常见 • 寄生植物很普遍 • 热带雨林的植物终年生长发育 • 动物种类极其丰富
常绿阔叶林亚热带气候下的地带性植被 热带雨林热带高温高湿气候地带性植被
非地带性植被或隐域植被:分布不是固定在某一植被带;而 是出现在二个以上的植被带 例如:如盐生植物草原带 荒漠带;沿海地区; 沼泽植被几乎出现在所有的植被带 水生植被普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
3 世界植被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性
• 在南半球没有和北半球相对应的北方针叶林及苔原 带;生物群落带大致与纬线平行
草原的植物种类;既有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又有多年生的 草本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尤以禾本科植物占优势
草原上除草本植物外;还生长着许多灌木植物 以地面芽为主的生活型;旱生结构比较明显;如叶面积缩
小 叶片内卷 气孔下陷 机械组织和保护组织发达;植物 的地下部分强烈发育;地下根系的郁闭程度远超过地上 部分的郁闭程度 草原群落的季相变化非常明显 草原动物区系很丰富;有大型哺乳类动物;如稀树草原上 的长颈鹿;欧亚大陆草原上的野驴 黄羊;北美草原上的 野牛等;还有众多的啮齿类和鸟类;以及丰富的土壤动物 与微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纬向地带性
• 随纬度升高温度有规律变化
–纬度引起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导致 太阳辐射量不同,产生热量差异
–从赤道到两极,每增加一个纬度,温度 降低0.5-0.7度
5
纬向地带性
• 纬向地带性
–由于热量沿纬度的变化,出现生态系统 类型有规律的更替
–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出现
– 湿润森林 – 半干旱草原 – 干旱荒漠
9
10
14.1.3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 温度、降水随海拔变化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相当于平地 北移60公里
–降水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界限后, 降水量又降低
• 垂直地带性
–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自然生态系统有规律 地垂直交替
旱季。在中午降大雨,雨后很快天晴。常年多云雾, 日照率低。
▪ 土壤风化过程强烈,母岩崩解层深厚;土壤强烈
淋溶,基性离子被冲走,留下三氧化物,被称为硅 红壤化过程。
▪ 土壤养分极为贫膺,而且是酸性的。
24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
种类组成:种类丰富多样,植物多木本 ▪ 据统计,组成热带雨林的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
• 垂直带谱
–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依次出现的植被带
–具体顺序依不同地区而异
11
12
13
台湾玉山的 植被垂直带谱
14
垂直带特点
• 垂直带谱的基带与该山体所地区的水平地带性 植被相一致
• 越向高纬度,垂直带谱越简单,极地为冻原带, 水平带与垂直带重合
• 在同一纬度内,经度不同也影响山体植被的垂 直带谱
第十四章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 型及其分布
14.1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14.2 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14.3 淡水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14.4 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1
14.1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14.1.1 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14.1.2 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14.1.3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14.1.4 局域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 热带雨林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温带落叶阔叶林 • 寒温带北方针叶林 • 苔原
6
我国植被分布纬度地带性
• 从南自南沙群岛,北至黑龙江,跨50多个纬度 • 从南向北形成各种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
和寒温带 • 在湿润森林区域内,植被类型由南到北顺序为:
– 热带雨林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 温带落叶阔叶林 – 寒温带针叶林区
上,而且绝大部分是木本的。如马来半岛一地就有 乔木9000种。在1.5公顷的样地内,乔木常达200种 左右(圭那亚217种,尼日利亚192种)。这些乔木 异常高大,常达46-55米,最高达92米,但胸径并不 太粗,树干细长,而且少会枝(2~3级)。
▪ 热带雨林中还富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 ▪ 成因:① 环境优越;②热带陆地的古老性;③
2
14.1.1 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 植被(vegetation)的概念 • 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 水热条件:水分和温度
• 水热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
– 纬度:纬向地带性 – 经度:经向地带性 – 海拔:垂直地带性
3
14.1.2 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
•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或沿经度方向从高到 低的有规律分布
▪ 长期进化过程中,生态位分化并特化,大多数热
• 如长白山(东经128度)、西部的天山(东经 86度),两者均北纬42度。但长白山距海较 近,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天山位于内陆,属 荒漠范围。
15
长白山天池的 植被垂直带谱
16
天山的植被 垂直带谱
17
垂直带与水平带的关系
• 植被类型在山体垂直方向上的成带分布和地球表面 纬度水平分布顺序有相应性
• 坡度
– 平地 – 陡坡 – 缓坡
• 非地带性植被
20
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平分布格局
21
世界陆地主要植被及生态系统的类型
1. 热带雨林 Tropic Rain Forest 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Subtropic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3. 温带落叶阔叶林 Temperate Deciduous Forest/ Summer 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4. 北方针叶林 Boreal Forest 5. 草原 Steppe(欧亚大陆草原)/Prairie(北美大陆 草原)/Pampas(南美草原)/Savanna(稀树草原) /Meadow(草甸草原) 6. 沙漠 Desert 7. 苔原/冻原 Tundra
22
1.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Tropic Rain Forest Ecosystem)
23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Tropic Rain Forest)
(1)环境特征:高温高湿
▪ 终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6℃以上,月平均
温度多高于20℃,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日变幅2-9℃。
▪ 年降水2500~4500毫米,全年均匀分布,无明显
自第三纪以来,这里的环境很少发生剧烈的变化。
25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
动物种类繁多,特化普遍,大型动物多K对策
▪ 植被特点给动物提供了常年丰富的食物和多种多
样的隐避场所,地球上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巴拿 马附近的一个小岛上,面积不到0.5个平方千米,就有 哺乳动物58种!但每个种的个体数量少,捉100种动物 容易,但捉一个种的着100个个体却很困难)。
7
经向地带性
• 在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由于海陆分布格局 与大气环流特点,水分梯度常沿经向变化
• 植被因水分状况而按经度呈带状依次更替
– 沿海的湿润区的森林 – 半干旱的草原 – 干旱区的荒漠
8
我国植被分布经度地带性
• 我国东西横跨经度约62度 • 陆地上大气降水的主要来源是海洋蒸发的水汽,
我国东临太平洋,西连内陆,受海洋季风影响 的程度不同 • 我国从东到西水分条件从湿润到干旱的明显变 化,依次分布三大植被区域
• 垂直带与水平带上相应的植被类型,在外貌上也基 本相似
• 纬向带的宽度较垂直带的宽度大得多 • 纬向带是相对连续的,而垂直带在是相对间断的 • 虽然纬度带、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分布顺序的相似性
但,植物种类成分和群落生态结构有很大差异
18
垂直带与水平带
19
14.1.4 局部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 坡向
– 南坡 – 北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