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课件

知识与能力:
1.描述人类遗传病形成的原因 2.认同人类遗传病的危害和优生优育 3.描述人类基因组计划
过程与方法:
收集人类遗传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和有关人类基因 组计划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认同优生优育
一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血友病
轻微损伤可引起出血不止
白化病
毛发和皮肤白化,怕光
2.优生
禁止近亲结婚
最有效方法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最主要手段
遗传咨询
重要措施
产前检查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1· 什么是人类基因组? 2· 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3· 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有哪 些?我国负责测定人类全部基因 序列的多少? 4· 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何意义?
1、下列那一组属于遗传病?( A ) A、白化病 色盲 先天愚型 B、佝偻病 夜盲症 坏血病 C、侏儒症 乙肝 先天愚型 D、色盲 甲肝 乙肝 佝偻病 2、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 、遗传病只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可以治好的 B、进行遗传咨询可避免遗传患儿的出生 C、禁止近亲结婚能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D、遗传病是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 3 、先天性聋哑是隐性致病基因(a)控制的,一对听力 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先天性聋哑的孩子,这对夫妇的基 因组成是(D ) A、aa和AA B、Aa和aa C、AA和 AA D、Aa和 Aa
小结
基因或染色体改 人类遗传病: 是由于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变而引起的疾病。人类有许多遗传病 由 隐性基因 控制。 优生: 禁止近亲结婚
中 参加国:美、德、法、英、日、
人类基因组计划
内容:按顺序破译人体细胞内全部 DNA所包含的遗传信息 应用:如解释各种生命现象等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12.甜玉米与非甜玉米混种,在收获时发现甜玉米 果穗上有一些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没 有甜玉米子粒。原因是( B)。 A.甜是显性性状 B.非甜是显性性状 C.甜是相对的 D.环境引起了变异 13.2002年4月,杭州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和浙江大 学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成功破译了水稻基因组信息。 下列有关水稻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DNA分子含有许多基因 D B.水稻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一些片段 C.水稻抗病、抗倒伏、高产等性状均由基因决定 D.水稻、鸟类等生物体内的基因、DNA、染色体等 不会发生变化
8.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 特征,又有许多差异。人们把原鸡训养成家鸡,是 因为生物具有(C)。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代谢作用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适应作用
9.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下列图解正确的是( )。 B
10.玉米的白化苗在光下也不能形成叶绿素,这属 于( B )。 A.有利的、可遗传的变异 B、不利的、可遗传的变异 C.有利的、不遗传的变异 D.不利的、不遗传的变异 11.有一对表兄妹,基因组成分别为Aa(XX)、Aa (XY)。如果他们结婚,则子女的可能的基因组成 为( D)。 A.AA(XX)、AA(XY) B.Aa(XX)、Aa(XY) C.aa(XX)、aa(XY) D.以上三项都对
18.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B )。 A.鸡的毛腿与单冠 B.棉纤维的长与短 C.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D.人的卷发与黑发 19.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由于缺钙孩子 患有佝偻病。这种现象( D)。 A.属于遗传 B.不属于变异 C.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20.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 A)。 A.经杂交后选育出的矮秆抗病小麦 B.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C.生长在背阴处的小麦比生长在阳光下的小麦秆 细 D.水肥充足时水稻穗大、粒多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初中生物展示课专家组评价意见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初中生物展示课专家组评价意见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是一个涉及伦理、科学、医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课题,其涉及的社会影响和伦理道德问题备受关注。
在初中生物展示课中,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对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伦理道德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专家组对此次展示课的评价意见。
首先,给展示课的同学们点个赞,他们对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的相关知识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并能清晰地表达出来。
此次展示课中呈现的细胞遗传学、基因编辑技术、克隆技术等基础知识都能够准确地传达给其他同学和观众。
这充分展示了同学们在知识学习和科研方面的严谨态度和扎实功底。
同时,同学们对课题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有所关注,能够就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时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一定的讨论和思考,这是很有价值的。
然而,展示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同学们在解释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时,有时候表述较为混乱,逻辑性不够清晰,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其次,同学们对于伦理道德问题的讨论还显得比较肤浅,未能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道德伦理理论和价值观。
最后,同学们的展示方式相对较为单一,缺乏一些创新性的元素,这使得整个展示课显得有些枯燥。
为了改进上述不足,我们建议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应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并在表达和沟通能力上加以培养。
此外,在伦理道德问题上,同学们可以多了解一些相关的伦理理论和价值观,从而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究。
最后,在展示方式上,同学们可以多尝试一些创新性的方式,比如使用多媒体、互动性强的方式来呈现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总的来说,这次关于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的初中生物展示课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同学们对这个课题的深入研究和讨论,以及对于科学素养和伦理道德意识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至今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6000多种,常见的有色盲症、皮肤白花、血友病、先天性愚型等。
PART ONE
白化病 白化病人体内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将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表现出白化性状。
单击添加大标题
血友病
患者表现为血凝过程受阻,常常在有伤口时,出血不止。 血友病是基因位于 X-染色体的隐性基因遗传病。
例三、 中国东北某地有一山村,地理环境封闭。全村近百户人家,只有两姓,这两姓世代通婚。村中所有夫妻几乎都是近亲结婚。他们的后代中,或者是呆傻低能(占儿童总数90%以上),或者体弱多病(加上又有智力低下者有30%),早死儿的比例很高,畸形儿占群体中的8%......建国三十多年,全村中找不到一位能写帐目的会计。
1999 年 12 月英、日、美三国科学家联合完成首条人类染色体(22 号染色体)的测序任务
年 (3月)完成果蝇基因组测序
01.
(6月)完成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添加标题
02.
(12月)完成拟南芥基因组测序
添加标题
2000 年 3 月塞莱拉公司宣布完成果蝇基因组的测序工作,这是已被破译的基因数量最大的一个基因组
美国国家基因组研究所(NHGRI)成立 完成大肠杆菌基因组测序 法国国家基因组测序中心(Genoscope)成立 绘制3万个遗传位点的遗传图 在《科学》发表新的HGP五年计划(1998年至2003 年) 日本RIKEN基因组科学中心成立 完成线虫基因组测序 启动SNP作图计划 中国人类基因组中心成立 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开始 完成首条人类染色体(22号)的测序
谢谢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汇报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初中生物【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教案教学设计

1.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的疾病。
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家族性。
病种多、发病率高。
目前已发现的遗传病超过3000种,估计每100个新生儿中约有3﹣10个患有各种不同的遗传病。
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遗传角度分析,一对正常夫妇生一个患病女孩,此现象称为。
(2)根据遗传图谱可以看出,该遗传病属于控制的遗传病。
(3)Ⅱ2虽然表现正常,但他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
(4)Ⅱ3和II4第一胎生一个正常女孩,如果他们可以生第二胎,第二胎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
(5)请画出Ⅰ1和Ⅰ2亲子代患病情况的遗传图解。
2.“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人类的24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
你知道是哪24条染色体吗?你认为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什么意义?1.关于遗传病的分类。
点拨:1.遗传病与传染病一定要注意区分,它们而且的病因是不一样的,遗传病是由致病遗传物质引起的,而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由亲代可能会传染给下一代这不叫遗传。
2.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大的原因是什么?点拨:近亲结婚后亲代体内导致遗传病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是相同的,导致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会增大。
3.优生优育的措施有哪些?点拨:优生优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禁止近亲结婚,最重要的措施是遗传咨询,最主要的手段是产前检查。
预设:学生对遗传病的类型不易区分。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分析遗传病的病因。
借助课件实例分析。
四、训练环节(13分钟)教师活动:过渡语:相信经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同学对本节的内容已经全部掌握。
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当堂训练题目,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学生活动:完成当堂训练题1.以下疾病不是遗传病的一组是 ( )A.血友病和白化病B.色盲和先天愚型C.呆小症和侏儒症D.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2.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 )A.防止遗传病的发生B.防止遗传病的传播C.减少遗传病发生的概率D.缩小遗传病发生的范围。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PPT课件

发现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通过基因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许 多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为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和影响
意义
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标志着人类对自身遗传信息的理解达到了 新的高度,为人类健康和生物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影响
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对 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基因组 计划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和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 的动力。
04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的 关系
基因组计划对优生学的影响
基因组计划推动了人类对基因和遗传信息的认识,为优生学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 础和技术手段。
基因组计划揭示了基因变异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识别和预防遗传性疾病,提 高人口健康水平。
基因组计划促进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未来的基因治疗和优生学提供了可能。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的历史和发展
自20世纪初优生学概念提出以来,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随着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基因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
目的和意义
要点一
目的
通过研究人类基因组和遗传信息,揭示人类遗传疾病的病 因和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遗传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和技 术手段。同时,推动人类遗传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 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02 人类优生概述
人类优生的定义
01
人类优生是指通过改善人类遗传 素质和出生缺陷,提高人口质量 和生活水平。
02
它涉及到遗传学、生物学、医学 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旨在促进 人类的健康和福祉。
优生学的历史和发展
01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近亲:
(1)直系血亲:有垂直血缘关系的亲 属,如父母、祖父母、自己的子女和孙 子女等。
(2)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与祖父母 (外祖父母)同源而生的直系亲属以外 的其他亲属,如兄妹、堂兄妹、表兄妹、 叔姑侄、姨舅甥等。
2、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为:
1、医生对咨询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 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 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向咨询者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X上显性遗传)的男 子(XHY)与正常女子XhXh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 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你认为最有道理的是 ( C) A 不要生育 C 只生男孩 B 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D 只生女孩
3、提倡适龄生育
生殖医学表明女子生育的最适年龄为25到 29岁。过早生育由于女子自身发育尚未完成, 所生子女发病率高——统计表明,20岁以下女 子生育,孩子先天性疾病发病率比适龄女子高 出50%。 过晚生育则由于体内积累的致突变因素增 多,生患病小孩的风险也相应增大——资料表 明40岁以上女子生育的子女中,患21三体综合 症的机率比25-34岁女子所生子女高出10倍。
外耳廓多毛症:伴Y染色体遗传病
患者全为男性,初生 时外耳道即有绒毛状 褐色霭毛,六岁后色 泽转黑;青春期外耳 道部位出现变长的黑 色硬毛。全部都表现 为双侧性,且有明显 的对称性
常见染色体病
21三体综合征
症状:患者智力低下, 身体发育缓慢,常表现 出特殊的面容:眼间距 宽,外眼角上斜,口常 半张,舌常伸出口外, 又叫伸舌样痴呆。在人 群中的发病率为1/600到 1/800。
病因: 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13三体综合症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第五节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第五节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1. 认识人类遗传病的危害和优生优育 2. 描述人类遗传病形成的原因3. 描述人类基因组计划(二)能力目标:收集人类遗传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和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资料(三)情感目标:认同优生优育和近亲结婚的危害,明确有关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举例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及优生优育的措施难点:举例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三.学习过程 1..情境导入:展示图片:先天性唇裂图片师:患者通过手术可以修复成正常人的样子,可是如果他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会不会遗传给后代呢?你还知道哪些疾病能够遗传给后代?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因为这些病能够遗传给下一代,我们叫它遗传病,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遗传病的有关知识。
2.自主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人类遗传病形成的原因(重点)学生阅读教材92页内容完成助学98-99页“自主学习”中的目标1(3分钟)教师规定学习时间,巡视指导,指导学生将重点内容在课本上标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生生交流。
2分钟识记。
【过渡】什么情况下夫妻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几率大呢?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柱形图。
学生结合上面的柱形图,阅读教材92页第2、3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① 分析上述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② 为什么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大呢?③ 什么样的男女结合是近亲结婚?④ 为避免遗传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我国人口政策作出如下重要规定:提倡 ____________,禁止__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__发生,提高国民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点拨】引导学生分析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师:要做到优生优育你有哪些建议?学生讨论交流,形成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过渡】为进一步解决基因或染色体改变引发的疾病,1985年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1999年9月,我国科学家也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本节最后我们也来了解“人类的基因组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和掌握人类遗传病形成的原因(重点)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助学“自主学习”中的目标1(3分钟)
教师规定学习时间,巡视指导,指导学生将重点内容在课本上标注,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生生交流。2分钟识记。
【过渡】什么情况下夫妻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几率大呢?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柱形图。
学生结合上面的柱形图,阅读教材第2、3段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课题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16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收集人类遗传病的种类及危害的有关资料。
2、描述人类遗传病形成的原因
3、描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描述人类遗传病形成的原因
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
个案补充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讲述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渔区贤惠、聪明的表姐结婚,婚后所生子女几乎全部患病的事实,结合教材第一自然段道尔顿的故事,突出强调人类遗传病的危害。
(2)色盲基因的显隐性对男性和女性都一样吗?试说出你的理由。
(3)如果一个体内携带色盲基因但不患色盲的女性,与一个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生下的后代有色盲吗?假如有,患者是男性还是女性?从理论上讲色盲后代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占同性别后代的比例又是多少?请画出遗传图解。
六、课堂盘点
在教学中收集人类遗传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和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资料,真正让学生认同优生优育和近亲结婚的危害,明确有关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2、色盲是由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一般分不清一些色彩。社会调查表明男性色盲患者远远多于女性色盲患者,一对夫妇,如果女性色盲,男性不色盲,他们生下的后代中女性都不色盲,男性都色盲;果女性不色盲(体内也无色盲基因),二男性色盲,他们所生后代都不色盲。
(1)色盲基因位于哪类染色体上?为什么?(提示:男性Y染色体上不携带色盲基因)
作业设计:
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
板书设计: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一、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二、优生优育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
教学反思:
二、自主学习
学点一:
自读教材,认真读图你弄懂哪些问题,你能解答以下问题吗?
1、什么是人类遗传病?它是怎样形成的?常见的有哪些?分哪几类?
2、什么是近亲结婚?近亲结婚后遗传病发病率高的原因是什么?
学点二:
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之后,结合教材弄清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进程如何?人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多少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它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①分析上述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②为什么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大呢?③什么样的男女结合是近亲结婚?
四、点拨释疑
引导学生分析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要做到优生优育你有哪些建议?
学生讨论交流,形成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五、当堂测评
1、下列疾病不是遗传病的一组是()
A血友病和白化病B色盲和先天愚型
C呆小症和侏儒症D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