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

合集下载

绥德县一中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教案

绥德县一中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教案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1.观察地球仪,说出纬线的特点、纬度的划分方法和纬度的排列规律。

2.结合地球仪和图例认识赤道的划分作用,既是南北纬的界线,又是南北半球的界线。

明确南北纬和南北半球的关系,初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3.结合生活实例,学会运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模式】学练结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比较法、读图归纳法等【教具准备】经纬网地球仪、教学课件【教学过程】30°S 北纬30°北纬60° 南纬30° 南纬60° 30°N 60°N 60°S 90°S 90°N 0° 0°过渡承接我们知道了形状、长度和指示方向相同的经线如何区分,下面我们看看纬线是如何区分的。

自 主 学 习 练 习 巩 固二.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1.阅读探索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最后文字与图1-2-6和1-2-7,完成问题。

教师在学生完成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探索后展示图片,增强学生的理解。

2.成果检测①在右图每个经纬度后补上适当的代号。

完成后阅读《地理助学》第8页“友情提示”。

②教师在黑板绘简图,安排学生根据自己对纬度划分和排列规律的认识,标出每条纬线的纬度并说出判断依据。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情况小结纬度辨别方法: 辨别纬度时,首先找出中间最长的赤道标上0°,赤道只有一个所以不用分南北纬;其次在北极点、南极的分别标出北纬90°和南纬90°;然后赤道与极点之间被分割为几段,最后求出每段的纬度值,赤道以上是北纬,赤道以下是南纬。

南北纬度可以用文字和字母两种方式表示。

3.自主学习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9学生结合经度的划分方法,阅读完成问题:(1)纬度划分的起点是哪条纬线?规定为多少度? (2)纬度的划分:①从0°纬线向 北,纬度数递增,为北纬,用 N 表示,最大为 90° 。

1.2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第2课时 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

1.2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第2课时 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

第二节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够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点的方位,或根据方位确定未知点。

通过动手制作小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基本构造的认识。

2、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经纬网定位,读图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已学知识,回忆、思考
在黑板上绘制经纬网图,复习经纬线知识
二、新课教学
师生互动1:认识经纬网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说清南北纬、东西经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就会出大错。

用经纬网定位
举例说明,经纬网可以确定位置,它对军事、航海、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给出经纬度,让学生找位置;给出位置,说出经纬度。

学生思考、举例,讨论、回答
完成21页活动题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并让学生明确学会知识,关键在于会用。

师生活动2:用小乒乓球制作地球仪
明确制作步骤,对学生进行指导
分组合作完成制作,展示制作成果。

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课时小结
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多动脑、多动手,在过程中学习地理。

在地球仪的经纬网上确定方向和任何一点的位置。

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课件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课件

思考:纬度的写法? 纬度的变化规律
怎么判断南北纬?
纬度
纬度
起点
赤道,又叫0° 纬线
度数划分 自赤道向南北各做90度
代号表示
北纬N,南纬S
分布规律 度数往北增大的是北纬, 度数往南增大的是南纬。
南北半球划 赤道

练一练
判断C、D两点位于北纬还是南纬,并写出它们的纬度:
N
70°
C
60°
50°
30°
D
40°
50° S
C: 60°N
D: 40°S
纬线与纬度
1 、判断南北纬的方法
(1)赤道以北是北纬, 赤道以南是南纬。
(2)度数向北增加的是北纬, 度数向南增加的是南纬。
2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__道___
3 、判断南北半球的方法: 凡是北纬都在北半球, 凡是南纬都在南半球。
请写出A、B、C、D、E纬线的名称,并判断所在半球.
南回归线23.5oS
30oS
60oS
南极圈66.5oS
请写出A、B、C、D纬线的名称,并
判断其低中高纬 ,属哪个半球(南北)
30° 20
40
A
50°
B
10°
60°
10°
C
60°
50°
40° 70°
40° D
A _20_oN_、__低_纬_、_北半球 B_5_0o_S_、_中_纬_、_ 南半球
C 40oN、中纬、北半球 D_7_0o_S_、_高_纬_、_南半球
40°
A_2_0_°N__北_半_球_
C__5_0°_N_北_半__球
B__5_0°_S__南_半_球
D__2_0_°S__南_半_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

6.一架飞机从A点沿虚线方向飞往C点,其飞行方向是( C ) A.一直向东飞行 B.一直向东北飞 C.先向东北飞,再向东南飞 D.先向东南飞,再向东北飞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限时:15分钟
1.成语“南辕北辙”是指要到南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3-
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知识点2 经线和经度
3.下面四条经线中,最长的是( D )
A.0°
B.60°E
C.180° D.都等长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4-
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4.下列关于东西半球的表示,正确的是( A )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2-
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2.纬度的划分。 起始线
0° 纬线(赤道)
度数划分
表示方法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 北纬“ N ”,南纬
分 90°_
“S”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3-
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人们规定,全球0°—30°为 低 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 度地区,60°—90°为 高 纬度地区。 4.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是 北 半球,以南是 南 半球。
H、F是圆圈上的两个点,O是圆心。据此完成2~3题。
2.假如圆圈表示一个经线圈,站在H点的科学家的前后左右都
是北方,则F点的纬度为( A )

威海市五中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2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教案

威海市五中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2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教案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 运用地球仪,说出纬线、纬度的划分。

● 在有经纬网的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材分析】地球仪和经纬网这一节共2课时,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二是经线和经度,三是纬线和纬度,四是经纬网,本节课是第2课时,主要讲后两部分内容。

在学习了经线和经度之后的基础上,学习纬线和纬度,对于学生来说相对简单一些,此时要注重列表比较法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对比记忆经纬线的定义、特点以及经纬度的划分、表示和半球的划分,这是本节的重点。

学会应用经纬网判断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观察纬线,逐渐掌握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纬线,了解纬线的特点,学会确定某点的纬度(重点)3.能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的位置。

(难点)【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学习(一)程”中的“三、纬线和纬度”。

的要求,做到找出重点和问题所在。

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一)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核对“自主探究(一)”中的答案,提出问题。

<教师精讲>第一、观察地球仪,指出上面哪些是纬线,总结出纬线的定义和特点,并与经线列表对比。

教师引导学生列表对比回答,并用多媒体展示。

第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仪上纬线的形状,并在图中画出来。

教师巡视指导,多媒体展示:第三、观察地球仪上的纬线的度数,总结出纬度的变化规律、表示方法以及半球的划分,并与经度列表对比。

多媒体展示:1、纬度的划分根据要求小组内合作交流,对不肯定的答案提出质疑,共同讨论。

1、纬线的定义及特点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半圆形的弧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形状半圆圆长度相等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变短条数无数条无数条指示方向南北东西2、观察纬线A、在赤道上空观察B、在南、北极上空观察3、纬度的划分经度纬度通过正确摆放观察地球仪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1.1地球仪 第二课时(经线与纬线)七年级地理上册新教材课件(粤人版2024)

1.1地球仪  第二课时(经线与纬线)七年级地理上册新教材课件(粤人版2024)
66.5°S
66.5°N
23.5°N 0°
23.5°S
经纬网定位
任何一组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纬度都可以 在经纬网上找到对应的位置,被广泛应用 于航海、航空、军事、交通、地质、气象 等多个领域。
(2)经纬度判读方法
1.侧视图 ②东经E
①根据纬度增大方向判断南北纬 ②根据经度增大方向判断东西经 ③写经纬度(先纬度,后经度)
2.南极和北极的纬度是多少?
南极为90°S 北极为90°N
判读南纬或北纬,说出理由,并用字母表示
向北增大是北纬
40°N
向南增大是南纬
30°
20°
10°
12°S
14°
向北增大是北纬
65°
60°N
55°
向南增大是南纬 44°
48°S
52°
(4)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规律 东半球:小于20°或小于160°E 东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
判读该经度所在半球
118°W
48°E
西半球 东半球
178°W 西半球
23°E 8°W 东半球 东半球
问题思考
1.为什么不用0°经线和180°经线来划分东西半球?
为了避免0°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到 两个半球上 2.东西半球中,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 东半球
①北纬N ③(20°N,140°E) 读法:北纬20°,东经140°
①根据南、北极点判断南北纬度②根 据极点定方向,画方向标,根据经度 增大的方向定东、西经。
E
N
W
30°

③写①出3经0°纬N度 ②90°E

1.2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二课时) 教案(星球版七年级上)

1.2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二课时) 教案(星球版七年级上)

第二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五、利用经纬网定位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图“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

(让学生读出A、B、C 点的经纬度。

教师及时纠正,辅导。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现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

)引入: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的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及时的救援?(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不难回答)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0S、1500W 。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0N、125.30E。

强化训练:1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抢答、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全课)概括本节主要内容。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A.正圆形球体B.纺锤形球状C.不规则球体D.规则球体(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巩固练习】1.读东西半球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内。

① _________② _________③ _________ ④ _________⑤ _________ ⑥ _________⑦ _____________ 【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的确定”。

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1.2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教案

1.2 地球仪和经纬网●运用地球仪,说出纬线和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1.观察地球仪,说出纬线和纬度的划分,明确纬线的特点、纬度的变化规律。

(重点)2.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地点位置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册、经纬网地球仪【教学过程】学习特点。

引导学生利用地球仪,换不同的角度观察纬线的形状,并通过黑板版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纬线的形状和指示方向:“纬线和纬度”图,明确南北纬的划分:赤道以北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纬,用字母S表示。

承转:南北纬度数有何变化规律?学习、研究纬线的特点、纬度和半球的划分,并完成下列要求:1.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我们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

2.纬线特点:形状圆;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3.纬度的概念: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纬度。

4.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

5.读课本P9图1-2-7和,找出纬度划分规律,读图1-2-8,找出低、中、高纬度划分的界线。

学生观察、归纳:(1)北纬:度数向北变大。

南纬:度数向南变大。

(2)低纬度:0°~30°通过学生读课本完成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掌握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从感性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地理知识的快乐,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A(140°E,80°N)B(140°W,40°N)C(140°E,20°N)D(140°W,20°S)A(40°W,40°N)B(40°E,40°N)C(40°W,20°S)D(20°E,0°)(2)在上图标出E 点,E 点经纬度是:20°W,90°N知识构建与梳理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知识结构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地理教案
【课题】七上第一章地球仪和经纬线(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球仪,说出纬线与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
1.观察地球仪,说出纬线和纬度的划分,明确纬线的特点、纬度的排列规律。

(重点)2.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难点)
3.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明确纬度的排列规律;通过做游戏让学生学会判读经纬网。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合作探究、问题导学法。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地球仪、双面胶、红黄蓝色纸条等。

【教学过程】
活动3:利用地球仪,换不同的
问题4:南北半球的
【当堂达标】
1、填表:比较经纬线的特点:
2、纬度划分的起点是,最大值是。

3、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是。

4、2010年,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隆重举行,请根据所学的经纬网知识判断,下图所示各点中,上海位于()
【教学反思】
有关纬线和纬度的知识,在学习完经线和经度的基础上学习,显的很顺利,学生理解起来很到位。

但是经纬网在地球表面并不存在,是人们在地球仪上人为划定的,比较抽象。

为了突破这一重点,也是难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巧妙利用教室内现有资源(学生、以及他们所在的排列),大胆采取了游戏的方法,使用游戏代替了教材,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本课还有一个亮点是以游戏的形式记忆南北纬度的相关知识。

以游戏的形式记忆地理知识,学生兴趣浓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是学生在进行“活动体验”时,课堂纪律有些失控,个别同学趁机“休息”或“活跃”起来。

今后还要想办法让全体同学都参与进来,打造高效地理课堂。

另外,学生判读经纬网时,遇到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对于南北纬和东西经的字母代号识别不清,或者不会读。

措施:再以游戏的形式记忆南北纬度的相关知识后,学生读起来比较轻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