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诊诊断的基本方法

合集下载

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及诊断步骤

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及诊断步骤
对于类似疾病进行鉴别时需要先对临床资 料进行整理和梳理作为症状鉴别的主要依据 初步鉴别诊断
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归纳之后结合 兽医工作者自身工作经验所得的诊断就是初步 鉴别诊断 初步诊断一般只是筛选出了自认为可 能性最大的疾病种类这种诊断的主观色彩是非 常强烈的 当兽医自身水平有限或者病情过于复 杂时往往会把一些特异性疾病现象误认为只是 病情发展不充分 造成临床诊断结果不准确不 正确 确立和修正诊断
验时往往更倾向于应用此种诊断法特别当患 病动物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患病症状时此方法更
为适宜 但是笔者要强调如果兽医经验不足病
症不明显或者疾病尚未充足表现时要慎用此方 法 因为笔者调研发现这种情况下生搬硬套书
本知识对病患进行诊断往往忽略了疾病的针对 性分析主观臆断下造成误诊 鉴别诊断法
病牲畜的临床病状会对兽医的诊断产生重
作者简介赵秀荣 女甘肃山丹人高级畜牧 师中专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要影响 患病牲畜临床症状的完善包括病状的 特征发生变化等 兽医需要针对牲畜这些信息 进行多个临床诊断问题的推敲才能够形成一套 完善的病史 因为症状毕竟不是最终确诊的疾 病所以我们需要在获得这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 自身的医学知识临床经验对患病牲畜所患疾 病进行分析 我们搜集的信息应当能够完整真 实地反映疾病的变化和患病牲畜的个体特征 在 搜集临床信息时 必须对患病牲畜进行全面有 侧重点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身体检查在检查 中一旦发现出现了某些阳性症状或阴性表现都 要格外注意因为这些都是疾病诊断所需的重要 参考依据 完成了身体检查和病史资料搜集后 基本可以完成大部分诊断 如果能够在诊断时 选择诸如实验室检测或者其他辅助方式进行检 测则能够为临床诊断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对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兽医临床诊断学整理总结

兽医临床诊断学整理总结

兽医临床诊断学整理总结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基本的临床检查法包括:问诊及一般称为物理检查法的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一、问诊问诊的主要内容包括:现病历,既往史,平时饲养管理、使役或利用情况。

(一)现病历现病历:即关于现在发病的情况与经过1发病的时间与地点2疾病的表现3病的经过4主诉人估计到得原因5畜群的发病情况(二)既往史既往史即病畜或畜群病史。

主要内容是:病畜与畜群过去患病的情况,是否发生过类似疾病,其经过与结局如何。

过去的检疫成绩或是否被划定为疫区(如猪瘟、传染性水疱病、马的鼻疽、传染性贫血病、布氏杆菌病等),本地区或邻近场、队的常在疫情及地区性的常发病,预防接种的内容及时间、方法、效果等。

这些资料,对现病与过去疾病的关系以及对传染性疾病和地方性疾病的分析上都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饲养管理1、饲料日粮的种类、数量与质量,饲喂制度与方法。

饲料品质不良与日粮配合得不当,经常是营养不良、消化紊乱、代谢失调的根本原因;而饲料与饲养制度的突然改变,又常引起马、骡腹痛病,牛的前1 / 113胃疾病,猪的便秘或下痢的原因;饲料发霉,放置不当而混入毒物,加工或调制方法失误而形成有毒物质等,可成为中毒的条件 2、畜舍的卫生和环境条件(如光照、通风、保暖与降温、废物排除设备、畜床与垫草、畜栏设置等)及运动场、牧场的地理情况(位置、地形、土壤特性、供水系统、气候条件等),附近厂矿的三废(废水、废气及污染物)的污染和处理等,也应注意。

3、动物的使役情况及产生性能,管理人员及其组织制度也要加以了解。

对动物的过度使役,粗暴的榨取,运动的不足,饲养人员技术的不熟练与管理制度的紊乱等,也可能是致病的条件。

二、视诊(望诊)视诊用肉眼直接地观察病畜的整体概况或其某些部位的状态。

视诊是接触病畜,进行客观检查的第一个步骤。

主要内容包括:1、观察其整体状态,如体格的大小,发育的程度,营养的状况,体制的强弱,躯体的结构,胸腹及肢体的匀称性等。

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及诊断步骤

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及诊断步骤

摘要:临床诊断是兽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预防动物疾病的前提诊断措施,更为疾病的判断和预防工作奠定基础。

在临床兽医诊断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诊断体系,依据动物的病症对动物的疾病类型和原因进行判断,从而提高诊断的效果。

本文阐述了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以及具体步骤。

兽医临床诊断需要接触病畜,或者了解牲畜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群体状况,不断调查和发现牲畜的生病状况、发病原因以及特点,从而为后期的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兽医诊断技术也在进步,准确诊断之后可以帮助动物恢复健康。

1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1.1 通过问答了解病畜的病史和生活状况主要了解动物的发病时间和发病地点,进食前发病还是进食后发病,个体发病或是群体发病,发病地区有无发病史等。

患病动物病后的临床表现,是否存在恶化情况,患病动物是否用药,用药的过程等。

在发生大型的疾病之前,地区是否有群体疾病发生。

了解养殖户的饲料喂养情况和具体管理情况,了解具体的预防接种以及环境情况,通过问诊的方式能够了解动物的患病情况,之后判断动物是患有何种疾病。

1.2 视诊兽医通过肉眼观察或者在机械设备的帮助下查看动物异常情况,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对动物采取特定的措施,有些动物可能站立困难,需要做疼痛检查,否则让动物自然站立就可检查。

兽医站在适当的位置观察动物,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发现异常之后可进一步仔细观察。

兽医通过观察精神状态、外表皮肤和皮肤中是否有溃烂等现象来判断疾病。

1.3 触诊兽医通过触摸患病动物或者借助工具的作用对牲畜的患病部位进行检查,包括直接触诊,即浅部触诊、深部触诊和冲击触诊等。

首先,浅部触诊,兽医通过手轻放于体表且不去按压,该种方法能够判断患病动物的外部特征以及心跳情况。

其次,深部触诊。

兽医使用较大力气对需要诊断的部分进行按压,观察诊断部位的病变情况、发病形状和大小等,主要用于检查肿胀和脉搏等。

最后,冲击触诊。

兽医使用手用力触压,一般检查胃部的情况和腹水情况。

兽医传染病临床诊断的诊断流程

兽医传染病临床诊断的诊断流程

兽医传染病临床诊断的诊断流程一、收集病史在开始诊断之前,兽医应详细询问动物主人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既往病史、免疫接种情况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二、观察临床症状观察动物的外观和行为,包括体温、呼吸、食欲、精神状态、皮肤、眼睛、口腔等部位的变化。

这些症状可以为兽医提供线索,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

三、进行体格检查通过触摸和观察动物的身体,兽医可以发现异常的体征,如淋巴结肿大、腹部压痛等。

这些体征可以帮助兽医缩小病因范围。

四、实验室检查兽医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来进一步确定病因。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五、鉴别诊断在初步诊断之前,兽医应考虑其他可能的病因,并进行鉴别诊断。

例如,相似的疾病可能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因此需要进行鉴别。

六、做出初步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兽医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七、治疗和护理根据初步诊断,兽医可以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兽医应密切关注动物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动物主人也应注意对动物的护理,如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保持动物卫生等。

八、后续跟踪和评估在治疗结束后,兽医应定期对动物进行跟踪和评估,以监测治疗效果。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兽医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也应关注动物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九、建立诊断档案为了方便后续的治疗和管理,兽医应为每一只动物建立诊断档案。

诊断档案应包括动物的基本信息、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

通过建立诊断档案,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治疗过程和病情变化,为今后的治疗和管理提供参考。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

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牛羊检疫技术中的临诊检查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场所,通过对动物的外观、体征、行为、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进行全面分析,以明确动物患病状况并确定病因,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防疫措施的检查方法。

一、检查要点1.外观检查:根据动物的外观,观察其体态、毛发状态、精神状态、眼泪流出情况,鼻黏膜颜色等,了解动物是否萎靡不振、精神呆滞、皮毛暗淡。

2.体征检查:根据动物的体征,观察其皮肤、粘膜、淋巴结、腹腔、心肺等部位是否发生异常,了解动物发热、咳嗽、眼泪流出、耳朵发炎、口吐白沫、鼻涕满面等症状。

3.行为检查:根据动物的行为,观察其活动是否正常,了解动物是否行动迟缓、食欲不振、口吐白沫、牙齿磨擦等情况。

4.呼吸系统检查:查看动物的呼吸方式、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同时注意胸壁活动情况和呼吸道是否畅通。

5.消化系统检查:观察动物是否有进食量减少、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6.泌尿生殖系统检查:观察动物是否有尿频、尿急、尿不尽、排便困难、外生殖器异常等情况。

1.检查应在光线充足、无风、无雨等较为合适的环境下进行。

2.检查过程中,须耐心观察,全面了解动物患病状况,注意对主观症状和客观症状的综合评估。

3.对于没有发现的疾病,应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手段进行调查。

三、检查注意事项1.临床检查应遵守“从小到大、从表到里、由浅入深”的检查原则。

2.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精心操作,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应遵守相应的预防措施与技术规范,加强消毒、隔离和检疫工作,防止病原体传播和扩散。

4.鉴定过程中,对于所确定的疾病,应准确、详细地记录,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防疫措施。

如果不能做出明确鉴定结果时,应将动物隔离或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确诊。

总之,临诊检查是牛羊检疫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通过精细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防疫措施,从而保证畜禽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兽医临诊诊断的基本方法

兽医临诊诊断的基本方法

兽医临诊诊断的基本方法第一节问诊问诊(inquire)是兽医通过询问的方式向动物主人或有关人员(畜生)了解患病动物(患畜)的饲养管理情况以及现病史和既往史,从而为临诊检查提供线索。

以下为其重要性。

1.可收集其他诊断方法无法取得的病情资料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诊治的过程,患病动物的既往史、生活史等,是兽医分析病情、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而这些资料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得。

问诊是获取诊断疾病线索的重要途径。

2. 对其他诊断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兽医在听取畜主的主诉后,利用知识与经验进行一系列有目的、有重点的询问,在获得足够资料后,才进行下一步检查。

3. 利于兽医与畜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问诊是兽医与畜主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手段。

通过问诊,兽医易于与畜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利于获得更多的临诊资料;同时,可减少医疗纠纷。

第二节问诊的内容1.病例登记目的在于了解患病动物的个体特征,有利于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内容包括:畜主姓名或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动物种类,动物品种,动物性别,动物年龄,动物毛色,动物用途,动物体重等。

2.主诉即畜主对动物及其患病情况的表达。

记录主诉应尽可能用畜主描述的现象,而不是兽医对患病动物的诊断用语,主诉应当用最简明的语句加以概括。

3.现病史指动物现在所患疾病的全部经过,即现发疾病的可能病因,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包括:(1)发病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环境等。

(2)此次动物发病是单发、散发还是群发。

(3)动物患病后的主要症状。

(4)与动物本次发病有关的各种原因及诱因。

(5)疾病经过和伴随症状。

(6)诊断和治疗情况等。

4.日常管理询问动物的饲养管理情况;繁殖和配种方式及配种制度;植被、污染、土壤和饮水等周围环境及舍外大气候,尤其应注意水产动物的周围环境状况;周围近期有无新引进的动物,新引进的动物是否带来新的疾病等。

5.既往史包括患病动物以前的健康状况,以及对动物现在生活地区的主要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其他病史,对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的过敏史,以及家庭病史等。

兽医临床诊断学精要解析

兽医临床诊断学精要解析

兽医临床诊断学精要解析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整体观察、局部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四个方面。

整体观察是对动物的外貌、行为、姿势、步态等进行全面观察,以发现可能的临床症状。

局部检查是对动物的各个器官系统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视诊、听诊、触诊和叩诊等方法。

实验室检测是对动物的血液、尿液、粪便等进行分析,以发现病理变化。

影像学检查是利用X光、B超、CT等设备对动物的内部结构进行成像,以发现器官损伤和病变。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方法主要包括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

问诊是获取动物的病史和主诉的重要途径,要求我们与动物主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体格检查是通过对动物的整体和局部进行检查,发现可能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是对动物体内外分泌物、细胞和器官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发现病理变化。

再次,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技巧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的操作技能。

病史采集要求我们关注动物的主诉、病程、治疗经过等,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体格检查要求我们熟练掌握视诊、听诊、触诊和叩诊等方法,以发现可能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测要求我们熟悉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影像学检查要求我们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并具备一定的影像学解读能力。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实践应用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理论知识包括对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科学等的学习。

实践经验包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病例和经验,以及对各种疾病和症状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兽医医疗领域的基础和关键,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刻苦实践,才能在这一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

作为一名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者和从业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也充满信心和期待。

我相信,在不断学习和努力的过程中,我能够为动物的健康和福利做出自己的贡献,也能够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兽医临诊诊断的基本方法

兽医临诊诊断的基本方法

兽医临诊诊断的基本方法第一节问诊问诊(inquire)是兽医通过询问的方式向动物主人或有关人员(畜生)了解患病动物(患畜)的饲养管理情况以及现病史和既往史,从而为临诊检查提供线索。

以下为其重要性。

1.可收集其他诊断方法无法取得的病情资料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诊治的过程,患病动物的既往史、生活史等,是兽医分析病情、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而这些资料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得。

问诊是获取诊断疾病线索的重要途径。

2. 对其他诊断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兽医在听取畜主的主诉后,利用知识与经验进行一系列有目的、有重点的询问,在获得足够资料后,才进行下一步检查。

3. 利于兽医与畜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问诊是兽医与畜主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手段。

通过问诊,兽医易于与畜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利于获得更多的临诊资料;同时,可减少医疗纠纷。

第二节问诊的内容1.病例登记目的在于了解患病动物的个体特征,有利于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内容包括:畜主姓名或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动物种类,动物品种,动物性别,动物年龄,动物毛色,动物用途,动物体重等。

2.主诉即畜主对动物及其患病情况的表达。

记录主诉应尽可能用畜主描述的现象,而不是兽医对患病动物的诊断用语,主诉应当用最简明的语句加以概括。

3.现病史指动物现在所患疾病的全部经过,即现发疾病的可能病因,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包括:(1)发病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环境等。

(2)此次动物发病是单发、散发还是群发。

(3)动物患病后的主要症状。

(4)与动物本次发病有关的各种原因及诱因。

(5)疾病经过和伴随症状。

(6)诊断和治疗情况等。

4.日常管理询问动物的饲养管理情况;繁殖和配种方式及配种制度;植被、污染、土壤和饮水等周围环境及舍外大气候,尤其应注意水产动物的周围环境状况;周围近期有无新引进的动物,新引进的动物是否带来新的疾病等。

5.既往史包括患病动物以前的健康状况,以及对动物现在生活地区的主要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其他病史,对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的过敏史,以及家庭病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临诊诊断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问诊
问诊(inquire)是兽医通过询问的方式向动物主人或有关人员(畜生)了解患病动物(患畜)的饲养管理情况以及现病史和既往史,从而为临诊检查提供线索。

以下为其重要性。

1.可收集其他诊断方法无法取得的病情资料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诊治的过程,患病动物的既往史、生活史等,是兽医分析病情、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而这些资料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得。

问诊是获取诊断疾病线索的重要途径。

2. 对其他诊断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兽医在听取畜主的主诉后,利用知识与经验进行一系列有目的、有重点的询问,在获得足够资料后,才进行下一步检查。

3. 利于兽医与畜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问诊是兽医与畜主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手段。

通过问诊,兽医易于与畜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利于获得更多的临诊资料;同时,可减少医疗纠纷。

第二节问诊的内容
1.病例登记目的在于了解患病动物的个体特征,有利于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
后判断。

内容包括:畜主姓名或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动物种类,动物品种,动物性别,动物年龄,动物毛色,动物用途,动物体重等。

2.主诉即畜主对动物及其患病情况的表达。

记录主诉应尽可能用畜主描述的现象,而不是兽医对患病动物的诊断用语,主诉应当用最简明的语句加以概括。

3.现病史指动物现在所患疾病的全部经过,即现发疾病的可能病因,疾病发生、发
展、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包括:
(1)发病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环境等。

(2)此次动物发病是单发、散发还是群发。

(3)动物患病后的主要症状。

(4)与动物本次发病有关的各种原因及诱因。

(5)疾病经过和伴随症状。

(6)诊断和治疗情况等。

4.日常管理询问动物的饲养管理情况;繁殖和配种方式及配种制度;植被、污染、土壤和饮水等周围环境及舍外大气候,尤其应注意水产动物的周围环境状况;周围近期有无新引进的动物,新引进的动物是否带来新的疾病等。

5.既往史包括患病动物以前的健康状况,以及对动物现在生活地区的主要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其他病史,对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的过敏史,以及家庭病史等。

第三节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1.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1)主动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以解除畜主的不安心情。

(2)尽可能让畜主充分地陈述和强调他认为重要的情况和感受。

(3)追溯早期症状开始的确切时间,直至目前的演变过程。

(4)在问诊的两个项目之间使用过渡语言,向畜主说明将要讨论的新话题及其理由,使畜主不会困惑你为什么要改变话题以及为什么要询问这些情况。

(5)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

(6)问诊时要注意系统性、必要性和目的性。

2.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1)畜主情绪低落时,兽医应予以安抚、理解并减慢问诊速度,待其镇静后,再
继续询问动物病史。

(2)畜主表现焦虑和抑郁时,应鼓励他们讲出实话。

但在给予宽慰和保证的同时,应注意分寸,切不可为解除畜主的焦虑而对畜主予以医疗上的保证,以免出
现医疗纠纷。

(3)畜主不停地讲、兽医不易插话及提问时,兽医应根据初步判断,在畜主提供不相关的内容时,巧妙地打断;或分次进行问诊、告诉畜主问诊的内容及时
间限制等。

但均应有礼貌、诚恳地表述,切勿表现得不耐烦而失去畜主的信
任。

(4)畜主表现出莫名的愤怒和不满时,兽医应采取坦然、理解、不卑不亢的态度,尽量寻找畜主发怒的原因,切忌使其迁怒其他医生或医院其他部门。

提问应
该缓慢而清晰,对既往史及生活史或其他可能比较敏感的问题,询问要十分
谨慎,或分次进行。

(5)患畜多种症状并存时,应注意在畜主描述的大量症状中抓住关键、把握实质;
同时考虑其可能由精神因素引起,一经核实,不必深究,必要时可建议其进
行精神检查。

初学者在判断功能性问题时应特别谨慎。

(6)遇文化程度低的畜主时,问诊应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减慢提问速度,并注意必要的重复及核实,避免使用兽医专业术语进行问诊。

语言不通者,最好
找翻译如实翻译。

有时体语、手势加上不熟练的语言交流也可抓住主要问题。

(7)对残疾畜主除了需要更多的同情、关心和耐心之外,还需要花更多时间收集病史问诊时切忌触及畜主的忌讳。

(8)对老年畜主应先用简单清楚、通俗易懂的一般性问题提问,减慢问诊进度,使之有足够时间思索、回忆、必要时作适当的重复。

(9)遇未成年畜主时,最好请家长带动物来就诊。

若家长不能到场,则应注意其记忆及表达的准确性,最好与主人电话沟通。

第四节问诊的注意事项
(1) 建立良好的兽医与畜主的关系首先,兽医要先向畜主做自我介绍,用语言或肢体语言表示愿意尽自己的所能满足畜主的要求。

其次,问诊应注意礼仪,要提现出对动物的关爱。

鼓励畜主提问,了解畜主对动物疾病的看法,以及前来给动物看病的期望等。

问诊结束时,应感谢畜主和动物的合作、告知畜主医患合作的重要性,说明下一步要求畜主给动物做什么、下次就诊时间或随访计划等。

问诊一般由畜主叙述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和有顺序的询问。

兽医在与动物接触之前,应与动物进行交流,在解除动物对兽医的敌意后,再开始对动物实施临诊检查和治疗。

(2) 问语通俗易懂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词语代替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

问诊语言还应该和就诊者当地的的语言习惯结合起来。

(3) 避免诱问和逼问在问诊时,可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一些问题,以引导畜主提供正确而有助于诊断的资料,但切忌暗示性套间或意识地诱导其提供符合询问者主观印象所要求的材料,当畜主的回答与兽医的想法有距离时,不应暗示其提供兽医主管所希望的答案或逼问。

(4) 避免重复提问提问时要注意系统性、目的性和必要性,兽医应全神贯注地倾听畜主的回答,不应同一个问题反复提问。

但为了核实资料,同样的问题有必要多问几次。

(5) 问诊的真实性为收集到尽可能准确的病史,有时兽医要引证核实畜主所提供的信息。

如所答非所问或没有理解兽医的意思,可用巧妙而仔细的各种方法检查其理解程
度。

兽医可要求畜主重复所讲内容,或提出一种假设的情况,看其能否作出适当的反应。

对于有些畜主故意夸大病情、隐瞒病情、弄虚作假,甚或故意考问兽医的情况,兽医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歹毒正确分析判断,结合自己的检查,明辨是非,发现不可靠或含糊不清之处,要反复询问,从不同角度询问,以求获得可靠病史。

切忌主管臆断,随便进行预后判定,但也不要轻易对畜主持怀疑态度。

(6) 验证与补充注意及时核实畜主叙述的资料,询问病史的每一部分结束时都应进行归纳小结,目的是:①唤起兽医的记忆以免忘记要问的问题;②让畜主知道兽医如何理解患病动物的病史;③提供机会核实畜主所述病情,病史核实通常在小结时进行,也可用于难以插话的畜主或使其专心倾听;④提供机会澄清所获信息。

问诊即将结束时,尽可能有重点地重述一下病史,看畜主有无补充或纠正之处,以提供机会核实畜主所述的病情或澄清所获信息。

(7) 对重危病畜的问诊,往往需要在高度浓缩动物病史的同时对动物实施主要体验,二者同时进行。

重危病畜的畜主,兽医不能催促,应待经初步治疗使动物病情稳定后,再详细询问动物病史,病危或患病晚期动物的畜主可能很懊丧、抑郁等情绪,应给予特别关心。

兽医亲切的语言,真诚的关心,表示愿意尽自己所能拯救动物生命,对畜主都是极大的安慰和鼓励,有利于获得准确而丰富的资料。

(8) 其他动物医院转来的病情介绍、化验结果和病例摘要,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只能作参考材料。

原则上本院兽医必须亲自询问病史、检查体格,并以此作为诊断的依据。

(9) 严格执行兽医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医院有责任(义务)为患病动物的病历内容保密。

以上纯属摘要《兽医全科》
2011-1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