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合集下载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语言知识,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现状及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语言表达方式等,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2.增强学生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更加关注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3.促进语言学习: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现状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教师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文化背景的介绍。

其次,教材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较少,教师难以找到适合学生的材料进行拓展。

此外,部分教师缺乏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策略1.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

同时,可以引入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阅读材料,如故事、诗歌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与文化背景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语境中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3.小组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流能力。

4.课堂互动:教师应鼓励学生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小学生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小学生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小学生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导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和交融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然而,仅仅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同样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跨文化情境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文化材料,如音乐、绘画、食物等,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外籍教师或学生来校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节日等内容。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

三、文化比较与对比通过文化比较与对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差异和共通点。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和习俗。

四、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学生可以在虚拟的情境中体验不同文化的交流方式和行为规范。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人物,进行跨文化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技巧。

五、文化素材融入教材在小学生英语教学中,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融入了文化素材的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不同文化的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英语原版童话故事,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了解不同文化。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研究项目,让他们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国家或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小学英语教育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本文将探讨。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个体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能够适应、理解和尊重对方文化差异的能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养。

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尤为重要。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而忽略了文化意识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往往出现语言障碍和文化冲突。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中融入一些外国文化元素,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

比如通过英文歌曲、英文故事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外国文化的魅力。

2.鼓励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英语角、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外国人进行真实的交流,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口语练习、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评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评估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观察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时的表现。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英语角、文化节等活动中与外国人交流的情况,评估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听取学生的自我评价。

可以让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口头表达等方式,自我评价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水平。

五、结论小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跨文化交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跨文化交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跨文化交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了解文化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实践的基础是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的差异,教师需要了解各种文化背景下的风俗习惯、语言表达和交际方式。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实践的关键。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和体验不同的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故事讲述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三、教学策略1.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创造不同的情景,如英语电影、音乐、演讲等,让学生在模拟真实语境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

2.任务型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任务型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并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和合作能力。

3.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如小组讨论、辩论等,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社交媒体、在线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四、评估与反馈在跨文化交际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可以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

反馈可以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建议,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反思和改进计划。

通过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跨文化交流教育课件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跨文化交流教育课件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
提倡学生通过互动和合作来促 进跨文化交流
二、选择多样 化的教学内容
二、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利用故事、歌曲和游戏等形式 来介绍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特点 引入有关跨文化交流的素材, 如图片、视频和文化艺术品
二、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鼓励学生使用英语来分享自己 的文化和了解他人的文化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设计相关的测试和考核项目, 评估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和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撰写有关跨文化交流 的作文或演讲,展示他们的语 言表达和文化理解能力
四、评估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不 断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五、与家长合 作促进跨文化
教育
五、与家长合作促进跨文化教育
通过家校合作活动,让家长了解并 支持学校的跨文化教育工作 邀请家长分享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经 验,为教学提供更多资源和视角
三、创设真实 的语言环境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利用角色扮演和讨论活动来模拟真 实的跨文化交流场景 组织学生参观外国使馆、国际文化 节等活动,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 下的交流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工具与外 国学生进行远程交流,提升跨 文化交际能力
四、评估学生 跨文化交流能

四、评估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 透跨文化交流教育课件
目录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 二、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四、评估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五、与家长合作促进跨文化教 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 七、拓展学生的跨文化视野
一、培养学生 跨文化交流意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 心 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多样化的文化 差异

“三环三维”英语教学模式促进小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

“三环三维”英语教学模式促进小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
一、“三环”模式的跨文化意识的发展 策略
一是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基于“三 环”构建的小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 首要目标就是厘清“三环”模式在小学英语跨文化 意识理念方面的基本内涵及功能;其次,探索小 学英语学科中利用“三环”模式进行跨文化意识教 育的路径、方式及保障,形成可资借鉴的、可供 推广的一般经验;最终,将为培养小学生的跨文 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开拓他 们国际化大视野、整体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 言素养,提供可用的方式方法。
64
·2021/05(中)
考试与评价
思维,了解英语交流的习惯,不能脱离他们的文 程和评价相结合,这样才有助于跨文化意识的形
化背景。其次,得体的英语交流也不能忽视他们 成。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课堂更
的社会环境,比如在英语交流中,询问对方的年龄、 加有趣。英语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那就注
意识的培养提供必备的能力。
“红茶”不能直接译成“red tea”而应该翻译成“black
2. 从知识的评价维度让学生具有跨文化意识
tea”等。
江苏省小学使用的译林版英语教材在 2013
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
年进行了第二版调整,尤其以跨文化意识角度为 由单一的语言学习转化为对西方国家历史、文化
感受文化的差异,知晓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绍了英国学校的三个主要节日“Easter”“Summer 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基本的文化知识进行体验、
holiday”“Christmas”; 教 师 在 带 领 学 生 了 解 这 实践。
些 西 方 节 日 后, 可 以 补 充 一 些 其 他 的 知 识, 如
二是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笔者查阅 了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文献资料,其在很大程度 上丰富了小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论基础。

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882020年27期总第519期ENGLISH ON CAMPUS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文/陆玲玲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对现代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新要求,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小学起始阶段,教学中涉及的外国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应对中外文化的差异有粗略地了解;中高年段,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进行交际活动。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意义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外语习得者所独有的思维方式、思辨能力以及交际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手段,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仔细研读教材,挖掘文本课后的文化内涵,课堂中情景化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和统一性,培养跨文化意识。

1.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语言的表达渗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思维习惯等文化内涵。

因此,学习一门语言与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是紧密相连的。

但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在实际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重视英语形式的教学,课上只讲解单词、翻译句子、解释语法,学生看似掌握了英语的基本形式,但并不了解语言背后隐藏的文化,在外语使用上仍基本上是“聋哑型”,或只能说上几句“中式英语”,有时这样的语用失误会造成沟通间的误解。

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够减少母语的负迁移。

在学习一门第二语言时,遇到和母语相似的地方会学的比较快,叫作正迁移;和母语差距较大的地方会学的比较慢,叫作负迁移。

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当出现语法语音错误时,虽然这会影响正常交流,但对方并不会过于在意。

但是若是出现语用错误时,对方会认为说话者是粗鲁的。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2 . 3 通 过 丰 富的 活 动 来 感 受 不 同文 化 的 差异 在 小 学 英语 教 学 中 。 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 还
词 汇 是 英 语 知 识 中 非 常 重 要 的 内 容 .也 是 英 语 语 言 学 习 的重要基础 . 相 当 于 汉 语 学 习 中 的词 语 . 因此 在 英 语 教 学 中进 行 跨 文 化 教 学 时 ,需 要 重 视 英语 词 汇 在 不 同语 境 中 的正 确运 用。 在 进行 英语 组 词 造 句 的 时候 , 要注意语域 、 搭配 、 同 义 词及 反 义 词 的运 用 。 语 域 的 运 用 则 需 要 根 据 不 同条 件 下 的具 体 运 用 确 定 . 比 如 下 面 这 个 题 目:
2 . 1 重视 英 语 词 汇 在 不 同语 境 中 的 正确 运 用
际 意 识 的重 要 方 法 之 一 。 在新课改要求下 。 英 语 教 学 需 要 改 变 传 统 的教 学 方 法 , 注重对情境教学的运用。 情 境 教 学 能 够 帮 助学 生和教师在英语课 堂上更从 容地运用所 学的英语 知识 , 促 进 学 生 英 语 思 维 能 力 的提 高及 实 际应 用 能力 的提 高 。 英 语 教 师 可 以在 教 学 过 程 中创 设 出一 个 交 际情 境 。首 先 向 学 生 讲 解 不 同文 化 之 间 英 语 应 用 的特 点 , 然 后 以教 材 为 基 础 , 在 适 当 的条 件 下 通 过 丰 富 多 彩 的课 堂活 动 .创 设 跨 文 化 交 际 的 语 言 情 境 。我 们 可 以通 过 以下 案 例 来 体 会 中西 方 交 际 过 程 中 的 文 化差异 。 案例 : 一 个 中 国 留 学 生 在 美 国招 待 了两 个 美 国学 生 , 为 了 表示对朋友的欢迎 。 中 国 留 学 生 准 备 了很 多 吃 的 . 先 给 两 位 泡 茶. 但 是 他 们 提 出要 喝 咖啡 , 中 国 留学 生 就 给 他 们 泡 咖 啡 。 他 们边 吃边 聊 , 中 国留学生看 到盘 子里 的东西 快吃完 了 。 就 继 续在他们 盘子里加 吃的 , 一连 加了三次 , 直 到 美 国朋 友 说 “ 谢 谢, 食物够 了 , 我们 吃 得 够 多 了 , 但 我们 还 是 得 把 盘 子 里 的 吃 完” 。 从 这 个 案 例 中我 们 可 以看 出 ,中 国人 会 往 客人 的 盘 子 里 加食物表示欢迎 , 如果 中 国 朋 友 吃 饱 了 , 会 将 剩 下 的食 物 随 它 留着 ,但 是 美 国客 人 认 为 在 自己 的盘 子 里 剩 下 食 物 是 对 主 人 的不 礼 貌 行 为 。 这 就 是 为 什 么 美 国朋 友 尽 管 已经 吃 饱 了 , 但 还 是 坚 持 把 盘 子 里 的 食 物 吃完 的原 因 。教 师 可 以 在课 堂 上. 让 三 个 学 生 分 别 扮 演 中 国 留学 生 和 美 国学 生 .然 后 一 起 进 行 这个 情景模拟表演。 通过这个情境教学 , 学 生 就 会 对 中美 不 生 的跨 文 化 交 际意 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我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现代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它告诉我们不要单纯进行就语言而语言的教学,还要重视跨文化教学,扫清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让语言插上文化的翅膀,让学生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交际。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面对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怎样才能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呢?笔者结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认为应当通过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创设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非英语语言国家的儿童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阻碍了英语学习。

教师要精心设置英语课堂环境,甚至形成开放的课堂环境,把学生带出教室,使学生潜移默
化地感悟多元文化。

在这个环境里,逼得每个人都要用英语去交流信息,这样的“环境气候”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是不可缺少的。

我在实践中是这样来营造英语氛围的:在课堂上,教学用语尽可能说英语,模拟仿真英语环境;创造模拟英语情景的练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训练的机会;善用现代音像手段和网络资源,给学生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英语世界;在学校的宣传栏和班级的黑板报开辟英语角;在英语广播中向学生介绍学习英语的小窍门和课堂外的英语小知识。

学校的公共宣传栏面向全校师生,版面较大,可以介绍一些需要时间进行记忆的习惯用语和名言名句。

学生每天都有机会到宣传栏阅读,这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班上的英语学习园地版面小,同班学生英语水平比较接近,可以编写一些国外孩子经常玩耍的游戏,如Bingo,填字游戏,猜谜等,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感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

班上的学习园地版面应力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

利用校园广播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晨读有了这些浓厚的英语环境,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英语的无处不在,学生在这种英语环境中听英语、说英语、看英语或亲身体验英语,直接、自然地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一定的语感和
良好的语音、语调,使他们逐步获得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日常交流的能力。

(二)激活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我们一定要结合课文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注意比较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从而学会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其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词汇渗透在长期的历史积累中,许多词语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相关背景知识,以便真正了解其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涵义的介绍。

在上动物一课时,教授“dog”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多为贬义,如“丧家犬”“走狗”等,而在英美人眼中的狗却是人类最忠实可靠的朋友,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等常用词语。

而在教授颜色一课时,我列举了许多外国例子“green hand”(生手)“black tea”(红茶)“blue water”(大海)。

对英语词汇的正确认识、运用有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例如“love、dear”等词在西方一些非正式场合用得非
常普遍,但在中国,这样的词语一般只用于亲密的朋友或家人之间。

因此我们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

2)课文渗透小学英语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英语交际活动来展开的,这些内容可以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和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生理、心理特点,创设条件,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语言环境,给他们提供“舞台”,让他们开展角色表演,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运用。

如有学生过生日,我设计场景,让学生模拟购买生日礼物。

抽签决定谁担任售货员,谁担任顾客。

“Can I he lp you?”“I want a Teddy Bear for my friends. Today is his birthday.”“Do you like this one?”“Oh. Great. How much is it?”“Ten yuan,pl ease.”买好礼物后,到小寿星“家”过生日,现场播放“Happy Birthday”歌曲。

教材中适合角色扮演的任务还有很多,如祝贺,就医,过节,旅游等都可以通过学生参与,表演,体验来完成。

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看短片,模仿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

还可以让学生观察碟片或录象中的辅助语言,让他们咀嚼其中文化知识,树立文化意识。

如看“The Chicken Run”,“The L ion King”等,然后让学生模仿,比比谁模仿的象,学
生十分踊跃。

学生还可以表演自编短剧或经典短剧,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可以从细节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如招呼,握手,用餐礼仪(刀叉用法,就坐位置,食品种类,上菜顺序等),语言习惯,手势体态等等。

“运用”是课堂语言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而它的典型示范就是“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小学生可以初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恰当使用语言的意识,提高文化敏感性。

3)歌曲渗透英语中有许多曲调优美,语言幽默的歌曲。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精心挑选有趣味的儿歌,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需要。

让学生听听,唱唱,动动,演演,在学习唱歌,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

在教授儿歌“Old Macdonald”时,我让学生分组轮唱,边唱边叫,这儿呱呱,那儿汪汪,小鸡唧唧,老牛哞哞,小猪呼噜噜,绕口令似的词,越来越快的节奏,同学们唱得开心,玩得愉快。

有些儿歌很好地体现了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如英国歌曲“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描写伦敦大桥正在倒下,人们争相告知的情景,将他们融入英语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语言,并感受到语言的文化内涵,何乐而不为? (三)巧借节日文化,介绍背景知识
节日是儿童最喜欢的日子。

东、西方各国都有各自的节日。

开展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

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

在圣诞前夕,学唱Jingle Bells,感受那份欢乐。

圣诞之夜,聆听Silent Night,体会圣诞的宁静与祥和,然后许个心愿再互赠礼品,感受友情和亲情。

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

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所以,在使用“present”这一单词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

谈到鬼,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阴森森、凄惨惨,令人毛骨悚然,但提到西方国家的鬼节(万圣节,11月1日)前夕,即Halloween,孩子们却精神大增。

10月31日,是传说中去世的人回家的日子,那天各家各户都在门前放置用南瓜做成的灯笼为鬼魂引路,模样恐怖,孩子们装扮成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挨家挨户敲门乞讨。

他们对主人说:“Trick
or treat?”意思是:“款待还是恶作剧?”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糖果、糕点送给孩子们。

鬼节竟是如此的有趣、令人不可思议,孩子们盼望着下一个Halloween的到来。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加深对语言本身的掌握。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

学生只有掌握了语言和文化知识,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才能让他们在语言交际中游刃有余。

教师要让语言插上文化的翅膀,自觉系统长期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进行文化教育,使学生飞得更高,更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