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阶段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2)

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2)

第二学期阶段练习七年级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运用(4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迸.溅(bèng) 菌.子(jūn)妥帖.(tiē)忍俊不禁.(jīn) B.孱.头(zàn) 竹篾.(miè)祈祷(qí)叱咤风云(zhà)C.挑.逗(tiāo) 猥.琐(wěi)校.(jiào)对血(xuě)气方刚D.震悚.(sǒng) 拖沓(tà)修葺(qì)荒草萋萋..( qī)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B.这部影片刚刚上映;便成了茶余饭后大庭广众....们的热门话题。

C.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去完成科研任务。

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买三碗雄伟壮丽诗人谈诗统筹方法解说:这几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为迎接“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让旅客们在航班上感受扬州本土文化;在飞往厦门的航线上打造了“烟花三月下扬州”主题航班。

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C.“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和“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解说:两句话中的“了”分别是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D.“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出自《论语》的话;如今已成为许多家有高龄父母的子女的生活信条。

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驿路梨花》以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设置了两次误会、三个悬念;分两个层次;刻画了一组人物;展示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品格。

B.《爱莲说》作者是唐代的周敦颐;“说”是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表明作者的见解;也可以寄寓一定的道理。

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检测试题有答案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1168

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检测试题有答案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1168

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检测试题有答案-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检测(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42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0分)匍fú()狭ài()叮zhǔ ()废xū()预jǐng()怂yǒng()晕xuàn()tün()塌禁gù()chàng ()然2.找出谢列次与众的错别字并订正。

(6分)大相径廷畏罪潜逃粘轻怕重怪诞不经莫不关心刨根问底见异思迁神彩奕奕麻木不人参差不齐哄堂大笑惊慌失错错别字应改为3.默写。

(12分)(1)《诫子书》中记述“宁静”“淡泊”对坚定志向,实现远大目标的重要性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人将现实与梦境结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作者《潼关》)(4) 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_____的人,一个______的人,一个______ 的人,一个______ 的人。

(5) 《夜雨寄北》表达思念亲友,盼望团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说新语》一书是南朝余嘉锡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B.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B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一、二单元】(部编版)A4版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B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一、二单元】(部编版)A4版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阶段性检测B卷七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1.阅读下列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鲁迅先生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diàn______基人。

他是镶qiàn______在中国文学星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之间的黑暗和寂静。

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人物形象,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在中国妇孺.______皆知。

阅读着他的作品,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漆黑寒夜中,他那横贯亘.______古和穿透世人灵魂的深邃目光。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嗥鸣调羹疙瘩警报迭起B.誓言高梁辔头群蚁排衙C.镐头深宵攀谈历尽心血D.谣言田垄班斓莫名其妙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黄昏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

C.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钟南山院士再次挺身而出奔赴一线,是妇孺皆知....的“抗疫英雄”。

D.党员干部凡事要首当其冲....,工作中迎难而上,公益活动也要带头参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和环境意识。

B.能否在公共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通过观看谷爱凌的短片,我们明白了自律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天津市河北区第三学区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阶段性练习语文试卷

天津市河北区第三学区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阶段性练习语文试卷

河北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学片七年级语文一、(本大题共7小题,第1~5题每小题2分,第6题3分,第7题7分,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ăng)贮.蓄(zhù)澄.清(chén)鲜.为人知(xiăn)B.高邈.(miăo)应和.(hé)诅.咒(zŭ)恍.然大悟(huăng)C.侍.弄(sì)分歧.(qí)干涸.(gù)人声鼎.沸(dǐng)D.蝉蜕.(tuì)收敛.(liăn)憔悴.(cuì)咄.咄逼人(du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沐浴云霄疲倦不堪呼朋引伴B.清冽憔瘁水波粼粼花枝招展C.急躁脊梁翻来复去油然而生D.诀别倾侧个得其所混为一谈3.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B.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C.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D.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祛病养生功效。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③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④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A.④③②①B.④①②③C.④①③②D.④②③①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舒庆春,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志人小说集,记述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试卷1.doc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试卷1.doc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试卷亲爱的同学,七年级的我们开始了崭新的语文学习之旅, 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式都正在发生一场“革命”。

对此,你肯定有了真实的感受。

我们这张试卷,与其说是考试,不如说是舞台。

在此,你尽可以全面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

要坚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新永远是最有价值的!——老师寄语一、万丈高楼平地起(积累)34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8分) 小憩.( ) 忍俊不禁.( ) 贮.蓄(洗濯.( ) cù( )然长逝 l ín()擎天h àn( )地 q ī( )息2、按要求填空。

(15分)(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 。

(2)孔子名叫 ,字仲尼, 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衢州是南孔圣地,作为衢州人的我们,应该知道《论语》是一部 的书。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 。

”(《卫灵公》)(4)《观沧海》一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 。

(5)《西江月》一词中,表现了作者对丰收充满期待、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

(6)田园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用“ , ”两句生动地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3、请仿照例句写写你心目中的秋天或冬天。

(2分)例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仿句:4、名著阅读。

(6分)《繁星·春水》美在它对母亲、童心的赞美;《 》美在它 。

《西游记》美在它对大闹天宫等故事情节的描叙;《 》美在它对 等故事情节的描叙。

鲁智深美在他疾恶如仇的性格; 美在他 的性格。

5、综合性学习。

(3分)衢州,钟灵毓秀,风景如画,旅游景点星罗棋布,美不胜收。

如“南孔圣地”孔庙,“围棋仙地”烂柯山,“千古之谜文化瑰宝”龙游石窟……衢州,人杰地灵,特产丰富,品种繁多,名闻遐迩。

如龙游的发糕,开化的龙顶……(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请选择你最了解的一个景点景物,作简单的介绍。

山西省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阶段一质量评估试题·语文

山西省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阶段一质量评估试题·语文

一、读·书(12分)1.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字将作品第一句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读句子,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6分)(1)▲,弹琴复长啸。

(《竹里馆》王维)(2)谁家玉笛暗飞声,▲。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3)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王维)(4)此夜曲中闻折柳,▲。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5)读书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

请调动你的积累,写出任意两句有关读书的古诗文原句:▲,▲。

3.阅读以下文段,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4分)耳朵里有不可zhuōmō▲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jǔjué▲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wūyè▲,像波涛在péng pài ▲。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节选自《老山界》)二、读·思(38分)(一)七年级(1)班以“我的语文学习”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后面的任务。

活动一:聚焦时事在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岗位、恪尽职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

他们是疫情(▲)时最美的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在患者身旁,放弃佳节休息守护万家团圆,时刻做好准备主动请战前线,坚决服从指挥千里驰援战友。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4.阅读语段,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A.语段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介词、连词。

B.语段中的“恪尽职守”一词,意思是“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C.语段中的括号处可填入的词语依次是“坚守”“来袭”。

D.语段中画线句简洁有力地表达了对医务工作者的感恩与赞扬。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

济南外国语学校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阶段性测试题2023 年 1 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五个大题,24 个小题。

2.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3.答卷前务必将姓名、班级、考号准确输入平台。

4.主观题拍照一定要清晰完整。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2 题。

大明湖的曾堤如一条青黄相间的绒带,默默地伸向湖心,微风在天地间酝酿.成一首轻灵的诗,一叶孤舟就像诗中的主角,在澄.清的水面上飘浮着;远处的烟霞,仿佛青灰色薄纱,(xiᾱng)嵌在起伏的远山上,与辽阔的云(xiᾱo)应和.着。

眼前的明湖秋景,不是春的娇媚,不是夏的粗犷.,不是冬的憔(cuì)。

是什么?我说不出,只觉得眼前的画面静(mì)极了. 悠远极了,高洁极了。

1.上面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niàng dèng hè kuàngB. hàng chéng hékuángC. niàng chéng hè guăngD. hàng dèng hèguăng2.上面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馕嵌云宵憔悴静谧B.镶嵌云霄憔悴静谧C.馕嵌云霄樵悴静秘D.镶嵌云宵樵悴静秘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阅读人类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经典文学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国家宝藏”节目受到观众广泛好评的原因,在于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C.随着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电子芯片的崛起,使某些西方国家的阻碍发展战略失策。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交警加大了检查力度。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个办法很有创意,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河北省衡水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学段测试试卷(一)

河北省衡水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学段测试试卷(一)

河北省衡水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学段测试试卷(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繁花(fán)抖擞(sǒu)黄晕(yūn)薄烟(bó)B . 酝酿(liàng)发髻(jì)贮蓄(zhù)禅心(chán)C . 唱和(hè)湛蓝(zhàn)寥阔(liáo)枯涸(hé)D . 清冽(liè)看护(kàn)肥硕(shuò)竦峙(sǒng)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啜泣执著呵责喧腾B . 酝酿梦寐魁悟伶仃C . 挑逗撩亮寒喧静默D . 藐小懊脑澄清奢望3. (2分)下列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A . 某些小报专爱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的内容,以制造假新闻。

B . 我们街舞队的实力比对方略胜一筹,所以在比赛占有优势。

C . 这些劫徒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抢夺行人财物,真是胆大包天。

D . 政治家要满腹韬略,进退维谷,而且深具历史视野。

4. (2分)(2013·鄂州)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B .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 .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 . 2013年6月12日,正驾乘神舟十号飞船遨游太空的3名航天员向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人送来了端午祝福。

5. (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一定时间内要阅读大量的书却无暇细读时,可用泛读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阶段测试试卷
时间:120分分值: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9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7分)
广mào()bì()益丰yú()枯jí()浩miǎo()chán()娟chïu()怅huì()萃自xǔ ()jī 身()lǚ 历()huî 达()juān 刻()kū()髅
2.给加点的字注音(7分)
徜徉()()穹窿()呜咽()犀利()
浩淼()绚丽()诠释()嶙峋( )( )
憧憬( )()反刍()瑕疵()
3.填字成词(5分)
(1)自其力(2)其貌不(3)塞顿开(4)咬文字(5)谈笑风(6)出谋策(7)锋芒露(8)然自得(9)感万端(10)眼花乱
4.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

(4分)
古味盎然忍俊不惊星群蜜布摇摇欲坠
故弄悬虚感慨良深重山峻岭迫不及待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2)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
(5)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纱》)
(6)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7)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9),自将磨洗认前朝。

(10)青女素娥俱耐冷,。

(1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默写两句关于春和夏的诗句
春:
夏:
6.写出《西游记》或《水浒》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4分)
7.修改下列病句。

(4分)
①通过爸爸的鼓励,使我最终走下了悬崖。

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
家。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在文中横线处填入相应的原句(2分)
综合全文来看,物外之趣是指。

(2分)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

(5分)
(1)故时有物外之趣:(2)私拟作:
(3)项为之强:(4)怡然自得:
(5)方出神:(6)二虫尽为所吞:
(7)鞭数十:(8)徐喷以烟:
(9)观之,兴正浓:(10)必细察其纹理: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蹲其身,使与台齐。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1.请从文中至少找出两个成语:、。

(2分) 12.《童趣》一文的作者,选自《》。

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

这件事让他感受到怎样的“物外之趣”?从这一事例中,你觉得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6分)
(二)
最美的读书声
①在叙利亚与土耳其边境接壤的地方,苏姗带着一脸惊恐蜷缩在一个废弃的土屋里。

很长时间了,她的胸口还在剧烈地起伏着。

②过了很长时间,苏姗的心绪才舒缓下来,她心力憔悴地走出土屋,眺望着家乡霍姆斯的方向。

她看到,远处山路上,逃离战火的难民正源源不断地涌来。

持续了一年多的叙利亚国内动荡,使叙利亚民众饱受战火的摧残。

③苏姗曾是大马士革大学的学生。

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家乡霍姆斯一所中学教书,看着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明亮的校舍,她沉浸在教书育人的幸福生活中。

④可是,这种幸福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国内就发生了严重的动乱,各种政治派别风起云涌,人们互相攻击、谩骂,最后导致了武装暴乱。

这种动乱的局面,也彻底地改变了苏姗平静的生活。

学校停课了,教师们也各奔东西。

大街上,枪炮声一天紧似一天……
⑤为了躲避战火,苏姗随着逃难的人群,带着自己唯一的一样东西——一块小黑板,长途跋涉,最后,逃到了叙利亚与土耳其相接壤的边境。

她看到逃难人群中的儿童,心想,如果不是动乱,这些孩子们正在教室里读书,享受幸福。

可是,现实使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布满了阴云和惆怅。

想到这里,苏姗心将
带出来的那块小黑板挂在土墙上,用粉笔写下一行字:我们的学校开学了!然后,她将孩子们带到小黑板前的空地上坐下。

⑥她站在黑板前,看着眼前一双双天真无邪地眼睛,深情地说:“孩子们,我们的这所特殊学校开学了!无论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学习,只有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更好地建设好我们美丽的祖国和家乡。

”说到祖国、说到家乡,苏姗的嗓音哽咽起来,眼睛里噙满了晶莹的泪水,她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也噙满了泪水,有的人还轻轻地抽泣起来。

⑦苏姗抑制住心中的悲伤,在黑板上写下了“和平”、“友爱”、“幸福”几个词。

然后,她对着孩子们说道:“今天我们开始上第一课,大家跟着我一起念:和平、友爱、幸福!”
⑧孩子仰起头,脸上露出憧憬地神情,随着苏姗一起朗读起来。

那人间最美的读书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传出很远、很远……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4分)
14.苏姗在逃难中,为何所带的唯一一样东西是一块小黑板?你从中看到了什么?(4分)
15.读画线句,说说苏珊为什么要将“和平”、“友爱”、“幸福”这几个词语作为第一课的内容?(4分)
16.文章第③~④节从记叙顺序的角度来看,属于什么顺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7. 文章以“那人间最美的读书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传出很远、很远……”这句话作结尾有何作用?(4分)
三、写作(40分)
17. 同学们来到一个新的学校已有一段时日了。

请以“感受初一的(幸福、孤独、成功……)”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答案
袤裨腴瘠
惊(禁)蜜(密)悬(玄)重(崇)
①、删掉“通过”或是“使”②、将“将来”放在“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前面。

17果如鹤唳云端
18.超出事物本身的情趣。

19.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任选两个)(2`)
20.沈复《浮生六记•闲情写趣》(1`×2)
童年的作者把眼前的空间想像为蓝天,把自己喷的烟想像为飘浮空中的白云,把蚊子想像为仙鹤。

这些想像都超出了他眼前的事物本身,似乎在观赏“鹤唳云端”的景象,享受到了物外之趣。

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应该富有观察力和想像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2`)
12.示例:苏珊给叙利亚动乱中逃难的孩子们上课。

13.示例:她是一名教师,她把她的职业和自己的生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块小黑板就是她用另一种方式战斗的武器,她要用它给战乱中的孩子传授知识,传递情感。

从中让我们看到了她对事业的无限热爱,进一步看到了她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怀念和憧憬。

14.示例:这几个词,表达了苏珊对和平、友爱、幸福生活向往,也启迪孩子们为追求这们的生活而努力学习。

15.插叙。

补充交待了苏珊曾经拥有的幸福生活,与战争带来的灾难成对比,丰富了文章的情节,为下文苏珊向往和平幸福的生活作铺垫。

16.(1)点题,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2)表明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的声音代表着新一代对未来的心声,给人们以希望与鼓舞,表达了作者对孩子充满了希望(3)意蕴深远,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17.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