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1.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省体操男队新选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B. 2019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C. 王刚和李铁是乒乓球队的男双主力队员,他们从小就青梅竹马....,在一起玩耍,所以二人在场上配合得十分默契。

D. 辩论会上,我方辩手巧舌如簧....,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 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 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 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②④③①D. ③①④②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作者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C. 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中的《荷花淀》《芦花荡》两篇小说以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冀中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和抗日军民坚毅不屈的精神。

D. 《湘行散记》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一部散文集,是他构建的“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3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3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3一、积累和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A.稀梳.(shū)莅.临(Iì)栖.息(qī)发髻.(jì)B.竦.峙(sǒng)花苞.(bāo)诱惑.(huó)乌桕.(jiù)C.淅.沥(xī)酝酿.(rǎng)粗犷.(kuàng)镶.嵌(xiāng)D.憔悴.(cuì)梦寐.(mèi)高邈.(miǎo)黄晕.(yùn)2.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B.……的样子C.这样D.对(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A.炫耀B.展示C.表现D.显示(3)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A.声音很大B.非常晴朗C.亮光很强D.宏大明亮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生日那天,母亲送了我一个小礼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礼品盒。

B.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指责,他终于忍无可忍,出声为自己辩解起来了。

C.这个贼得手非常快,动手干净利落....,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D.天灰蒙蒙的,不一会儿,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4.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2019年2月14日,来自陕西的大赛青年团选手陈更凭借超强的诗词________(储蓄储备贮藏)和强大气场,一举夺得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奖杯。

(2)近年来,国内外游人________(纷至沓来眼花缭乱接踵摩肩),使武林圣地生机勃发。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春》一文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时检测:第五单元质量评估试卷含答案

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时检测:第五单元质量评估试卷含答案

第五单元质量评估试卷[见学生用书活页77][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一(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蜷(quán)伏 凝(níng)望愤怒(nù) 惩(chěng)戒B. 污涩(sè) 编译(yì)怂恿(yǒng)咕(gū)噜C. 筵(yàn)席颤栗(lì)冤枉(wàng) 伶仃(dīng)D. 驯(xùn)养怅(chàng)然匍匐(fú) 煞(sà)白【解析】A项中“惩”应读作“chéng”;C项中“筵”应读作“yán”;D项中“煞”应读作“s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C )A.辨诉 虐待 溜达 客愁B.篷松 蓑衣 褴褛 鼓噪C.迟疑 秃鹰 鹦鹉 柠檬D.需索 障隘 滑翔 嚎声【解析】A项中“辨诉”应写作“辩诉”;B项中“篷松”应写作“蓬松”;D项中“障隘”应写作“障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A.我的老师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当我们犯了错,不安地等待老师的批评时,这双眼睛里流露出的不是严厉,也不是凶巴巴,而是宽容与安详。

B.我最喜欢的是那绵绵的细雨,因为它温驯、恬静。

C.这两幅画大相径庭,很难辨识它们谁真谁假。

D.如果他是保皇党,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没收他的田产,据为己有。

【解析】A项中“安详”指从容不迫、稳重,有安静祥和之意,多用于形容人的状态。

用【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必须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并认真克服”。

C项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D项成分残缺,应删去“使”。

.古诗文名句默写。

(6分)(1)__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__。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天净沙·秋思》中,最能生动表现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的句子是:__夕阳西__,__断肠人在天涯__。

部编版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部编版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着.落(háo) 枯涸.(hé) 吝啬.(sè) 润.湿(rùn)B.酝酿.(niàng) 筋.骨(jīn) 水藻.(ǎo) 应.和(yīng)C.黄晕.(yùn) 蓑.衣(suō) 暖.和(nuǎn) 贮.蓄(hù)D.淅.沥(ī) 捉迷藏.(cáng) 静谧.(bì) 梦寐.(mèi)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并改正。

(3分)山岛耸峙一截断茎披蓑带笠倾盆瓢泼抖擞精神一年之季在于春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福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了日环食奇观。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因为被评为“生态宜居城市”,使玉溪的知名度越越高。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

B.《济南的冬天》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他的原名叫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

C.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一文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D.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5.默写。

(5分)(1)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2)曹操《观沧海》中极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壮阔气势的诗句是, ; , 。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以大景与小景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 ”。

(5)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作寄托思念朋友情感的载体。

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小小的书架成了!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 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 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19 分) 少年书架 谷 煜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候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 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 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④其实,母亲所能煮的,往往也只是“饭”而已。自每年三月下秧,到八月新谷入仓,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 日子,一天三顿,翻来覆去的,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有时,我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又是红苕稀粥,又 是红苕稀粥!”
⑤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黯淡瘦削的脸上,隐现着一丝愁苦和讪然,仿佛她真是不该煮出这样的 饭食。偶尔,能听到母亲和父亲焦苦的叹息:“这日子,哎,真是亏了娃们。”声音很低,很低,却沉重如石地砸在 我的心坎儿上。那时,我才知道,母亲除了如我们一样饥饿外,还承忍了更难以言说的痛苦。
那时,母亲只有过年时最快乐。记得每次煮“年夜饭”,母亲总是风风火火地进进出出,嘴里却悠闲地哼 着歌儿。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啰,开饭啰!”在我们敞开肚子,尽情吞嚼母亲做的丰盛饭 菜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凝望着我们喃喃地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终于能够天天都那样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 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套同步练习(解析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套同步练习(解析版)

《春》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lǎnɡrùn()起来了,水zhǎnɡ()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舒活舒活筋骨,dǒusǒudǒusǒu()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ɡōnɡfu(),有的是希望。

【答案】(1)朗润涨(2)抖擞抖擞工夫2.结合语境,给加点的多音字写出正确的读音。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2)(鸟儿)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3)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答案】(1)hùn(2)hè(3)yùn3.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B.朗润(明亮润泽)C.卖弄(向别人讨好)D.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现在多写作“婉转”)【答案】C【解析】“卖弄”在文中的意思是“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4.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3)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答案】(1)反复、拟人(2)比喻、拟人(3)比喻、排比(4)引用、比喻、拟人5.综合运用。

班级组织“我爱春天”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古诗赏春】古人描写春景,因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

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指出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春天的。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②两个黄鹂鸣.翠柳()③踏花归去马蹄香.()(2)【妙笔绘春】从下面的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80字之内)张望点缀不知不觉莺歌燕舞万紫千红眼花缭乱心旷神怡(3)【广告护春】因为人类无止境地破坏自然,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越来越难以寻觅。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人教部编版语文第一单元模拟测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人教部编版语文第一单元模拟测试题

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3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贮蓄(chǔ) 害羞(xiū) 看护(kān)B.水藻(zǎo) 垂柳(chuí) 宽敞(chǎng)C.暖和(huo) 绿萍(píng) 着落(zháo)D.狭窄(zhǎi) 发髻(jì) 镶边(xiāng)2.(3分)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海拔废嘘地毯沉默寡言B .毅力敬佩干躁源源不断C .富饶滚烫硬朗刨根问底D .水渠流淌账蓬不毛之地3.(3分)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

(攀附:依赖)B.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忽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

(倏忽:忽然,很快)C.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刹那间僵直了。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D.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地凝固成一个锥形。

(锥形:上面尖锐、下面圆粗的形状)4.(3分)读课文《济南的冬天》,“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的本体、喻体分别是( )A.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B.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C.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白花。

D.本体是顶着白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5.(3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A.“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C.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D.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6.名句默写。

(3分)(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2),江春入旧年。

?。

(3),闻道龙标过五溪。

7.古诗词赏析。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检测试卷(全册1-6单元 附答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检测试卷(全册1-6单元 附答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检测试卷(全册附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3分)A.酝酿.(liáng)黄晕.(yùn)发髻.(jì) 碣.石(jié)B.棱.镜(líng) 粗犷.(guǎng)嘹.亮(liáo) 贮.蓄(zhù)C.卖弄.(lòng) 池畦.(qí)莅.临(lì) 草垛.(duǒ)D.花苞.(bāo) 竦.峙(sǒng)窠巢.(cháo) 静谧.(mì)(解析:A项“酝酿”的“酿”读作“niànɡ”,B项“棱镜”的“棱”读作“léng”,“卖弄”的“弄”读作“nònɡ”,“草垛”的“垛”读作“duò”。

)2.找出句中错别字并改正。

(3分)(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轻—清)(2)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

(带—戴)(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茏着一层薄烟。

(茏—笼)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C)(3分)A.森林公园里到处都是呼朋引伴....的游人。

B.他说话这样的不客气,真有点咄咄逼人....C.夏天的雨总是淅淅沥沥....下一阵,让人觉得酣畅极了。

D.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花枝招展....的女人,笑语盈盈而不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A.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B.据介绍,这次公车改革将涉及近5000多辆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公车。

C.亚航QZ8501客机失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马航MH370失联航班的追忆。

D.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综合测评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 唱和(hé) 黄晕(yùn)B.竦峙(chì) 枯涸(hé) 斗笠(lì)c.碣(jié)石贮(zhù)蓄着急(zháo)D.水藻(zǎo) 肌肤(fǔ) 娇媚(èi)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B.粗犷:粗鲁而豪放。

c.舒活:舒展、灵活。

D.竦峙:耸立。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岛/竦峙B.江春/入/旧年c.我/寄愁心与明月D.断肠人/在天涯4.下列句子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山朗润起来了,水也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c.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就年。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6.读下面的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

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诗人宽宏大量B.诗人高雅风度c.诗人反击艺术D.诗人自命清高7.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但是。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体现作者深切同情和关怀句子是。

(3)“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请写出体现游子思念故土、思念家乡的一句古诗。

(4)朱自清在《春》一文中表现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特点的比喻句是。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所写的内容。

10.这首诗的前两句交代了登临的地点和目的。

登临的地点是,目的是 ,其中字统领全诗。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其中”指的是。

这几句诗表现了诗人(感情、抱负等)。

12.古代的许多诗人,常常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或伟大抱负。

请你根据自己知道的古诗词,写出两句能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

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

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扎着。

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

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

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哪!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

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 )和( )了。

桌缝里,有一两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

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

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千娇百媚,绚丽多姿。

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

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

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

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

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

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

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

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

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

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

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

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一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

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⑥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爽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

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

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

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13.文章开头描写户外初春的景色的作用是什么?14.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词填在下列句中括号内。

萌动涌动蔓延洋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 )和( )了。

15.从第②③④段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

(1)第②段:(2)第③段:(3)第④段:16.概括选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 ,赞颂了师生之间,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

17.第②段中,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

男孩为什么笑了?三、作文。

(40分)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生活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

某一次走进大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②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单元测评一、1.答案:c 解析:A项中,“和”应读hè。

B项中,“峙”应读zhì。

D项中,“肤”应读fū。

2.答案:c 解析:c项中“舒活”应为“舒展活动(手脚等)”的意思。

3.答案:c 解析:c项中“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正确朗读节奏应为“我寄愁心/与明月”。

4.答案:c 解析:A项“水也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去掉两个“也”。

B项中,“。

”应为“!”。

D项中,“就年”应为“旧年”。

5.(1)拟人(2)排比、比喻(3)对偶6.答案:c 解析:“我恰恰相反”的意思”我从来都给疯子让路”。

这是以退为进,有力地反击对方。

7.示例: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你可以做坚强的绿地解析:仿写要分析句子中变与不变的成分,不变的成分为“也许你无法拥有”“但是你可以做”,变的成分为“深邃的蓝天”“飘逸的白云”“浩瀚的大海”“清幽的小溪”,把变的成分置换即可。

8.(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3)示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或: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二、(一)9.答案:这首诗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或:大海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景象)。

解析:描写对象是大海,从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等景物的描绘,到“日月”“星汉”两句所展示的气魄,总结为描写的是大海壮丽的景象。

10.答案:碣石欣赏大海的景色观解析:“东临碣石”交代地点,“以观沧海”交代目的,“观”字统领下文。

11.答案:大海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或: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解析:“其中”指向写作对象大海,从用词和内涵上,体会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12.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解析:联系表达作者抱负的诗句,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等思考即可。

(二)13.答案:与后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教室里春意盎然的样子。

解析:开篇户外的冰冷、死寂与教室内由多彩的植物构成的春意盎然的样子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教室的春意盎然。

14.答案:萌动蔓延解析:“我”作为老师,对第一撮小草芽的态度让孩子们对植物有了兴趣,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带着植物来到教室,所以教室里的春意由“蔓延”到“涌动”。

15.(1)答案: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解析:春意表现在草尖上。

(2)答案: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

解析:春意表现在芽苞和小野花上。

(3)答案: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千娇百媚,绚丽多姿。

解析:春意表现在花朵的千娇百媚上。

16.答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谐美好的关系解析:由孩子们对春、对大自然的情感,提炼出师生的和谐美好关系。

17.答案:他为老师跟自己一起领略春光而会意地笑。

解析:老师没有武断地丢掉他的草芽,看完又插回原位置的做法表明老师也从中领略到了春光,这让男孩笑了。

三、点拨: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给出了提示语、半命题的标题和要求。

提示语的好处是给没有思路的同学以思维启迪,而对那些有想法的同学来说,可以直接在空白的命题范围做文章。

分析给出的部分题目我们发现,其实空白处只需要填写一个对象,这个对象“让我陶醉”,而这个对象是限制在大自然中的,所以从大自然中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自然物把题目补充完整,开始构思即可。

作为写景作文,要想具有吸引读者的魅力,遣词造句就要美,多用修辞手法增添美感,可尝试用小标题式、排比段等特殊结构方式,借景抒情等手法来营造美的氛围。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仿膳(shàn) 淡雅(yǎ) 脸颊(xiá)B.祷告(dǎo) 膝上(qī) 匿笑(nì)c.并蒂(dì) 攲斜(qī) 徘徊(huí)D.瘫痪(tān) 诀别(jué) 憔悴(qiáo)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改正在题后的括号内。

(1)惩罚宽怒肃杀恍然大悟( )(2)分歧煎熬沉寂苦心孤旨( )(3)侍弄央求捶打曝怒无常( )(4)仿膳絮叨淡雅翻来复去( )3.根据提示填写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