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课件

合集下载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培训教材(PPT 46张)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培训教材(PPT 46张)

第四步:清洁消毒病床、床板、床垫
七、日常清洁与消毒步骤
第五步:清洁消毒病床床餐板、床头、床 尾、创扶手、床边
七、日常清洁与消毒步骤
第六步:清洁消毒病床底部及轮子。
七、日常清洁与消毒步骤
七、日常清洁与消毒步骤
八、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方法
目测法 化学法 ATP法 微生物法
LOGO
三、清洁与消毒的原则
5.9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5.10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5.11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 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 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美国院感消毒专家做的研究:与传统棉布抹布相 比超细纤维带正电荷能吸附灰尘,具有更强的去 污作用,即使不适用消毒剂,对物体表面细菌的 清除率达到94%。
二、清洁、消毒管理要求
4.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环境清洁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和 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4.2医疗机构应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监督,并对环境清洁服 务机构的人员开展业务指导。医疗机构指定的管理部门负 责对环境清洁服务机构的监管,并协调本单位日常清洁与 突发应急事件的消毒。 4.3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 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 清洁与消毒。 4.4医疗机构开展内部建筑修缮与装饰时,应建立有医院 感染控制人员参与的综合小组,对施工相关区域环境污染 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指导施工单 位做好施工区域的隔断防护,并监督措施落实的全过程。
病 区 环 境
医院感染的损失不可低估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为上
请大家重视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国内医院环境清洁消毒法规、规范与指南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共36页PPT课件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共36页PPT课件
❖ 3、使用中的消毒剂应监测其浓度,在有效期内使 用。
CHENLI
20
六、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源自❖ 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1、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 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2、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便器、餐 饮具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患者出院、转 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中、低效的消毒 剂消毒;便器可使用冲洗消毒器进行清洗消毒。
采用湿式清洁(一床一巾) 。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
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地面、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当遇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所用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擦拭布巾、地巾清洗干净后,在 250mg/L(布巾)、500mg/L(地巾)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
❖ 高水平消毒
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的消毒处 理。
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 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 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 中水平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处理。
等。(应采用灭菌灭菌方法)
❖ 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 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 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
❖ 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 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 ;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

医疗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ppt课件

• 8 3 清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其复用处 理方式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 8 3 1 清洁工具的手工清洗与消毒应执行WS/T 367的要求;
• 8 3 2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宜采用机械清洗 热力消毒 机械干 燥 装箱备用的处理流程; 热力消毒要求A0值达到600;相当于 80℃作用10min;90℃作用1min;或93℃持续时间30s;
3 术语和定义
• 3 2 环境表面清洁 environmental surface cleaning 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 3 3 清洁工具 cleaning products 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 地巾和地巾杆 盛
水容器 手套乳胶或塑胶 洁具车等;
3 术语和定义
• 3 4 清洁单元 cleaning unit 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 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 床边桌 监护仪 呼吸机 微泵 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 5 5 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 5 6 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 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 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 5 7 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 洁人员个人防护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工作结束时应做好 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应执行WS/T 313的要求;
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 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区域;如感染性疾病科 手术室 产房 重 症监护病区 移植病房 烧伤病房 早产儿室等;
4 管理要求
• 4 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环境清洁T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和 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 4 2 医疗机构应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监督;并对环境清洁服 务机构的人员开展业务指导; 医疗机构指定的管理部门负 责对环境清洁服务机构的监管;并协调本单位日常清洁与 突发应急事件的消毒;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
在医院环境中;靠近病患的区域以及高接触的物表;更 是各种微生物藏匿之处;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研究表明;与医院感染相关的细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诺沃克病毒;梭状芽孢;抗万古霉素肠球菌在医院环境 存活和生长的浓度足以传播和转移到医护人员的手部&
对物表等施以正确的清洁卫生与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 要&
加拿大安大略省于2009年发布了《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环 境清洁最佳实践》;也是一个专门针对医院环境清洁和消 毒的指南&
澳大利亚和英国也非常重视医院的环境问题;将环境感染 控制作为院内感染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我国环境感染控制15条关键措施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将环境卫生质量的控制策略与 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并纳入年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
医院物体表面在院感传播中循证依据
☆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 病房里;350个取样表面中有96个27%表面被MRSA 污染&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成为MRSA传播的储藏库&
--内容摘至《SIFI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最佳实践丛书》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之证据
首先;患者本身就是医疗环境中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源; 细菌、病毒以及孢子经由被感染和定植病患者及医护 人员进入医院环境中&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国家规范支持医院物表需要消毒
3.1清洁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 的过程&
5.1.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 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 消毒&
6.2.2清洁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床头柜 、新生儿暖箱等物体表面使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PPT课件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PPT课件
等。(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
一、术语和定义
医疗设备表面:患者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表面,如 听诊器、血压计袖带、仪器按钮和操作面板、仪器 把手等。
卫生表面 :家政所需清洁的表面,如地面、桌面、 门把手等。卫生表面根据手的接触频率分为手低频 率接触卫生表面(地面、天花板和病房墙面等)和 手高频率接触表面(门把手、床栏、床尾、灯开关、 病房内厕所墙面、窗帘边缘、餐桌等)
床单位消毒 :在患者出院、转院或病死后对其所用的床、床垫、床上用 品及床周围物体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
终末消毒:感染源离开疫源地或病区后,对疫源地或病区进行的一次彻 底清洁和消毒。
二、消毒、灭菌管理要求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 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 和注意事项。
三、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 应的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 效果的消毒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 作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 消毒。
3、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行清洁, 再 进行消毒或灭菌。
4、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 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5、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 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ppt课件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ppt课件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2019/8/21
5
国家规范支持医院物表需要消毒
3.1清洁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 的过程。
5.1.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 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 洁与消毒。
6.2.2清洁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床头柜 、新生儿暖箱等物体表面使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 。
2019/8/21
THEIR ROOMS - GUERRERO ET AL. AJIC 2012
11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之证据
带手套接触艰难梭状芽孢感染的患者皮肤和房间的物表后, 手中获得细菌芽孢数量很接近。研究表明,环境污染是医护 人员手部被污染的重要因素。
2019/8/21
12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之证据
对物表等施以正确的清洁卫生与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 要。
2019/8/21
10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之证据
以30个梭状芽孢感染患者为试验。在梭状芽孢感染确 诊的3天内,带医用手套用手部接触病人和物表后进行 手印细菌培养。
在梭状芽孢感染患者出院后用次氯酸钠溶液常规清洁 消毒病房,但高接触物表没有进行日常消毒,除非肉 眼感觉明显很脏。
5.5.5拖布头和抹布宜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推荐使用脱 卸式拖 头。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2019/8/21
7
医院物体表面在院感传播中循证依据
近十年来不断积累的证据显示,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在 VRE、MRSA、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诺如病毒等 暴发流行与院内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
Dr.Boyce等对MRSA患者周围的10个常接触表面进行病原 微生物培养,发现平均有59%被MRSA污染,其中以床架 (100%被污染)、血压计袖带(88%被污染)、电视遥 控器(75%被污染)、床头柜(63%被污染)、洗手盆 (63%被污染)被污染的程度较严重。

医疗机构环境物表清洁与消毒 ppt课件

医疗机构环境物表清洁与消毒 ppt课件

感染高发部 门地面和物 体表面的清
洁与消毒
其他部门地 面和物体表 面的清洁与
消毒
感高发部门如手术部、产房、导管室、 洁净病房、器官移植病房、ICU、新生儿 室、血透、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 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 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 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 洁与消毒
化学监测法: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 生物检测法:
✓ 每周监测一次 ✓ 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监测合
格后,方可发放
灭菌质量监测的通用要求
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分析原因 进行整改,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 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分析原因进 行整改,直至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检测合格 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分析 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 方可使用
结语
积极加强与领导、上级部门及院内各部门的沟通, 领导的支持是做好院感管理的基础
加强培训、改变观念,是做好院感工作的主体工程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管,是切实落实消毒管理措
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戊二醛、 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 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 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办法。
高水平 消毒
中水平 消毒
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 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 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
医疗机构 环境物表清洁与消毒
院感科 原爱丽
概述 几个概念
消毒隔离管理技术应用
√ 临床怎么做? √ 院感怎么做?

手术室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课件

手术室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课件
视污染程度,采纳250mg/L有效 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2~3次/日, 作用30min
保持地面干净、干燥、无尘、 无污垢、无碎屑、无异味等
250mg/L有效氯配置方法:1000mL水+半粒含氯泡腾片
日常清洁与消毒
其她
手术患者 出入区
污物间
洗手池
随时保持过道地面清洁
进入手术室的推车,医疗用品 设备等应保持清洁
风险分类 险区域划分
等级分类
频率
标准
低度环境 污染风险 区域
无菌物品储存间、 清洁级 药品间、库房、 仪器设备间、办 公室、生活区等
湿式卫生
1~2次/日
要求区域内环境 干净、干燥、无 尘、无污垢、无 碎屑、无异味等
中度环境 污染风险 区域
高度环境 污染风险 区域
手术患者出入门 卫生级 口、患者等候区、 走廊、术前准备 间、复苏室、病 理间等
清洁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 机物与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消毒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 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的处理。
术语与定义
消毒分类
环境消毒 物体表面消毒 终末消毒
对污染的空间包括物体表面、空气、水源等进 行的消毒,以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达到切断 传播途径,防止疾病发生与蔓延。
采纳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表面的病原微生 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操作。物体表面包括医 疗设备表面与卫生表面。应依照物品的特性选 择适宜的消毒剂及消毒方法。
管理基本要求
服务机构
保证保洁队伍稳定,人力配备满足需求 应对保洁员进行上岗培训与定期接着教 育 应制定标准化的清洁与消毒方法操作规 程
管理基本要求
保洁人员
负责出诊疗设备与仪器外的所有环境表 面的日常清洁与消毒 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对 设备与仪器进行 终末清洁与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 TRANSMISSION – CARLING ET AL. 2010
物表传播细菌的途径
Infected Patient 定植或感染宿主
Animate surfaces 有生命的物表 (principally hands) 主要是手部
C
Inanimate surfaces无生命物表 (fomites, environmental surfaces, Medical and surgical instruments) 污染物,环境表面,仪器
高接触物表是微生物藏匿之处
医护人员手部病原种类比例
Adapted from Kampf et al. 2004
铜绿假单胞菌 1.3-25%
鼻病毒 65%
抗万古霉素肠球菌 41%
粘质沙雷氏菌 15.4 -24% 克雷伯氏菌 17% 不动杆菌 3- 15%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之证据
首先,患者本身就是医疗环境中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源 ,细菌、病毒以及孢子经由被感染和定植病患者及医 护人员进入医院环境中。 在医院环境中,靠近病患的区域以及高接触的物表, 更是各种微生物藏匿之处,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研究表明,与医院感染相关的细菌(例如金黄色葡萄 球菌,诺沃克病毒,梭状芽孢,抗万古霉素肠球菌) 在医院环境存活和生长的浓度足以传播和转移到医护 人员的手部。
THEIR ROOMS - GUERRERO ET AL. AJIC 2012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之证据
带手套接触艰难梭状芽孢感染的患者皮肤和房间的物表后, 手中获得细菌芽孢数量很接近。研究表明,环境污染是医护 人员手部被污染的重要因素。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之证据
改善27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卫生,降低多重耐药性细 菌的传播
B
Interruption via hand washing and/or antisepsis 通过洗手中断传播 Infectious dose 感染剂量
A
Interruption via cleaning, disinfection and/or sterilisation 通过清洁和消毒中断传播
Susceptible Patient 易感宿主 Colonised Patient 定植宿主 Infected Patient 感染宿主
Rutala WA, Weber DJ. In:”SHEA Practical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Lautenbach E, Woeltje KF, Malani PN, eds), 3rd ed, 2010
国家卫生标准支持医院物表需要消毒
5.5.1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当受到肉眼可见污染时应及时清 洁、消毒。 5.5.2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接 触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 5.5.3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根据具 体情况,选择中水平以上消毒方法。对于少量的溅污 (<10mL) , 可先清洁再消毒;对于大量血液或体液的溅污 (>10mL),应先用 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5.5.4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每天应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清洁 、消毒。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病区、保护性隔离 病区(如血液 病病区、烧伤病区)、多重耐药菌污染的诊疗场所应做好随时消毒和 终末消毒。 5.5.5拖布头和抹布宜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推荐使用脱 卸式拖 头。
国家规范支持医院物表需要消毒
3.1清洁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 的过程。 5.1.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 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 洁与消毒。 6.2.2清洁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床头柜 、新生儿暖箱等物体表面使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 。 6.3.6用于清洁物体表面的布巾应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消 毒,干燥备用。 13.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14.清洁用品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环境及物体表面的 清洁消毒与感染控制
环境物体表面污染在医院感染暴发中的作用与地位
关于医院环境表面污 染在医院感染暴发中 的作用与地位,国际 上争议已久,但医院 环境表面已成为各种 重要病原体的“储存 库”是不争的事实。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的争议
医院环境在院内感染是否作为感染源一直 是个有争议的议题。 虽然尚无科学标准去衡量以及评价环境清 洁的有效性,目前许多研究人员强调,环 境污染在临床相关病源体传播上扮演重要 的角色。
重大院感事件暴露消毒隔离问题
近年来卫生部通报的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2003年不堪回首的SARS疫情; 2005年触目惊心的安徽宿县眼球事件; 2008年西安和天津蓟县新生儿死亡事件; 2009年频频曝光的血透丙肝感染事件; 广东、贵州接连发生产妇切口感染事件; 基层医疗机构分枝杆菌感染事件; 2013年基层医疗机构丙肝暴发事件
对物表等施以正确的清洁卫生与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 要。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之证据
以30个梭状芽孢感染患者为试验。在梭状芽孢感染确 诊的3天内,带医用手套用手部接触病人和物表后进行 手印细菌培养。 在梭状芽孢感染患者出院后用次氯酸钠溶液常规清洁 消毒病房,但高接触物表没有进行日常消毒,除非肉 眼感觉明显很脏。
。。。。。。
科学防控、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强化落实
1、加强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管理。 2、全面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3、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相关技术标准体系。 4、加强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建设。 5、加强医院感染组织管理和队伍建设。 6、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 7、加强医院感染多学科的合作。 8、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监控体系。 9、加强医院感染科学研究。 10、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