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试验计算成果图表(潜水---承压水稳定流完整孔)

合集下载

抽水试验报告

抽水试验报告

水文地质抽水试验报告一、工程概述及试验目的秣周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位于秣周路站东南侧,双龙大道与前庄南路之间。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最新秣周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总平面布置图,车辆基地为西南~东北向呈梯形状,长约730~912 m,宽度在300m左右。

按照南京地铁三号线工程地质勘察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以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我公司在秣周车辆基地场地内进行了水文地质试验。

本次水文地质抽水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查明该地区地下水类型、水位及地下水动态等水文地质条件,为后续施工防渗排水方案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的预期成果有:1、确定场区含水层③-2c3+d3-4的渗透系数2、估算含水层的影响半径;3、单位涌水量;本次抽水试验的执行标准和技术要求为: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二、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一)、场区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绕越高速南侧,南京协鑫生活污泥发电有限公司以北,东北侧位前庄南路,西南为双龙大道。

东北部原为江丘垂钓中心,垂钓中心内有多处鱼塘,垂钓中心南侧为南京民光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及青源产业园,有部分低层建筑。

场地东北部有少量低层建筑,详勘期间青源产业园已拆除。

场地内的沟塘众多,深浅不一。

场地地形略有起伏,陆域地面高程在7.05~14.66m 之间,水域水底高程 5.54~7.32m 之间。

详勘期间场地内的沟塘已大部分被清淤填埋。

场地地貌单元为秦淮河冲积平原。

(二)、场区地层试验报告地层层号名称① -1a杂填土① -1杂填土① -2素填土淤泥、淤泥① -3质填土粘土、②-1b2-3粉质粘土粉质粘土、②-2b4淤泥质粉质粘土②-3b2-3粉质粘土③-1b1-2粘粉质粘土③-2c3+d3-4粉土夹粉砂③-3b1-2粉质粘土③-3b2-3粉质粘土淤泥质粉③-3b3-4质粘土、粉质粘土③-4b2-3粉质粘土③粘土、粉质-4a3-4+b3-4粘土③粉细砂夹-4c1-2+d1-2粉土含卵砾石③ -4e粉细砂强风化泥K1g-2质粉砂岩岩土层分布特征颜色状态特征描述黄灰、褐由碎砖、碎石、瓦片混粉质粘土填积,均匀性较差,局松散部夹有大量混凝土块和块石,最大块径超过 1m。

抽水试验数据处理

抽水试验数据处理

序号类型示意图计算公式Q M96014Q HQ lQ S单孔抽水试验数据处理1 23 4承压水、潜水非完整井潜水、承压水非完整井计承压水完整井潜水完整井QSQ SQ SQ HQ S9潜水非完整孔8潜水完整孔潜水非完整井75承压水、潜水非完整井46水、承压水非完整井Q HQ SQSQ SQ lQ l15潜水非完整孔14潜水非完整孔13潜水非完整孔1211潜水非完整孔10潜水完整孔QMQ HQlQ lQ l OQl O5潜水非完整孔潜水非完整孔634承压水非完整孔2潜水完整孔1承压水完整孔多孔抽水渗透系数计算公Q l OQlQHQ HQHQ HQ lQ l1314潜水非整孔1112潜水完整孔潜水非完整孔910潜水完整孔78潜水非完整孔14注意: 1.先选择相应的试验模式,然后在对应的参数2.计算过程中应统一使用国际单位,结果再进行转换水非完整孔床抽水C值不应小于3m 4.l〈0.3M 或l〈0.3H压水含水层2.过滤器置于含水层中部S 1S 2r 1r 2K#DIV/0!S 1S 2r 1r 2K#DIV/0!S 1S 2r 1r 2K#DIV/0!S 1S 2r 1r 2M(承压含水层l〉0.3M)K#DIV/0!S 1S 2r 1r 2K#DIV/0!S 1S 2r 1r 2K#DIV/0!1.潜水含水层、抽水孔为非淹没式过滤器2.l〈0.3H 、S〈0.3lo 、r1=0.3r2、r2〈=0.3H潜水含水层多孔完整井1.承压含水层2.过滤器紧接含水层顶板3.l〈0.3M 、r2〈=0.3M、计算公式表承压水含水层多孔完整井S1S2r1r2H K#DIV/0! S1S2r1r2S K#DIV/0! S1r1b K#DIV/0! S1S2r1r2b K#DIV/0! S1b r1K#DIV/0! S1S2r1r2b K#DIV/0! S1r1b K#DIV/0!S1r1b 注意运用条件!!K#DIV/0!的参数栏下方浅蓝色单元格中输入数值;,结果再进行转换!。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附录B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附录B

式中 为由含水层底板到过 滤器有效工作部分中点
潜水含水层 非淹没式过滤器 邻河 含水层厚度有限
巴 布 什 金

的长度
序类 号型
示意图
潜 水 非 完 整 孔
潜 水 非 完 整 孔
潜 水 非 完 整 孔


计算公式
提 适用条件 出

潜水含水层 非淹没式过滤器 邻河 含水层厚度很大
巴 布 什 金
潜水含水层 非淹没式过滤器 邻河 含水层厚度很大


序类 号型
示意图
潜 水
承 压 水 非 完 整 孔
承 压 水
潜 水 非 完 整 孔
潜 水 非 完 整 孔


计算公式
提 适用条件 出

潜水 承压水含水

过滤器置于含水 巴
层中部

应用于河床抽水 什
值不应小于 金

承压水 潜水含水 层 用于潜水时 将 换成 或
供 水 规

承压水 潜水含水 层 用于潜水时 陈 将 换成 或济
附录 稳定流抽水渗透系数计算公式表

单孔抽水渗透系数计算公式表
序类 号型
示意图
计算公式
提 适用条件 出


压 水 完 整
承压水含水层 单孔完整井
裘 布 依


水 完 整
潜水含水层 单孔完整井
裘 布 依

承 压 水


承压水 层 过滤器
潜水含水 紧接含水
林 斯 基
水 非 完 整 孔
层顶板或底板 或
巴 布
诺 维

潜水含水层

抽水试验计算表

抽水试验计算表
)
含水 层厚 度
H(m)
抽恢 水复 时时 间间
tk(m tT(m
水位
恢复 时的 含水 层厚
渗透系数 K(m/d)
导水 系数 (m2/d)
单位涌 水量 (m3/d.

m)
in) in) h(m)
无补 给的 直线 法
民129# S'~lgt' 11.54 2.07 85 500 1.17 0.099 0.205 7.67
tT
T KH qQ
S
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T q
Q K S H
K
Q
Ln(1 tk )
2 (H 2 h2 )
tT
T KH qQ
S
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T q
Q K S H
K
Q
Ln(1 tk )
2 (H 2 h2 )
tT
果表 果表
T q
Q K S H
K
Q
Ln(1 tk )
2 (H 2 h2 )
tT
T KH qQ
S
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T q
Q K S H
K
Q
Ln(1 tk )
2 (H 2 h2 )
tT
T KH
qQ S
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T q
Q K S H
K
Q
Ln(1 tk )
2 (H 2 h2 )
tT
T KH
qQ S
果表
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T q
Q K S H
K Q Ln(1 tk )
抽水试验计算成果表
井孔编 号
31#
选用曲 线
S'~lgt'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及抽水试验技术要求表格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及抽水试验技术要求表格

钻孔抽水试验要求1孔径:松散地层含水层不小于Φ127mm,基岩含水层不小于Φ108mm。

2孔深:含水层底板以下必须能安放3~5m沉淀管。

3井管结构:必须按技术人员现场设计的井管结构进行安装,滤管不得错位。

4洗井及抽水试验:抽水试验必须进行洗井及试抽,以检查抽水设备及观测设备的完善性。

5试验落程:涌水量≥需水量时,进行1次,抽水试验;否则,需进行2~3个落程抽水试验,每次抽水试验降深与前一次试验降深落差应大于1m。

6抽水时间:松散地层含水层:动水位稳定延续时间8~16小时,若动水位不能稳定,则需连续抽水24小时以上;基岩含水层:动水位稳定延续时间24小时,若动水位不能稳定,则需连续抽水26小时以上。

抽水试验必须连续抽水,中间不能间断,否则需重新开始抽水。

抽水试验结束后应立即进行孔内恢复水位的观测。

7抽水记录:按规定的间隔时间同时测量水位和流量,水位测量数据精确到厘米,流量(三角堰度数)精确到毫米;试验过程中进行2~3次气温与水温的测量(同时)并记录。

抽水测量间隔时间(分):1、1、1、1、2、2、2、5、5、5、5、30、30、30、30、30、30 30、30、30、30、30、30、30、30、30、60、以后每隔60分钟记录一次,直至抽水试验结束后。

停抽后恢复水位测量间隔时间:同抽水测量间隔时间,直至水位恢复到或接近静止水位为止。

8抽水取样:抽水试验结束前半小时取样,并且必须在出水管口提取,不得在孔口和池中取样。

取样前,取样壶应用所取水样水清洗3次以上,确保水样壶干净。

取完样后用蜡封口,贴上标签并及时送验。

9抽水设备:抽水泵必须具有可调节性,能满足不同抽水降深的要求。

本次水井需水量要求为50~150t/d,且水井基本处于贫水区,因此要求泵量不宜过大。

10观测设备:毫安或微安表、探头、测钟(2个)直尺、金属夹、三角堰、温度计、测管等必须齐备。

工程勘察处杨军国2010-12-18稳定流承压水计算公式抽水试验记录表第张共张。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Sω—抽水井稳定降深(m)。
对本次工作所有抽水孔及收集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应用上述相应方法进行了计算,求得了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h22—t2时刻对应的井内水位高度(m);
a—含水层导压系数(m2/d);
r—观测孔与主孔的距离(m)。
2、潜水完整井稳定流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裘布依公式法:
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h)
R—抽水稳定时,含水层水位影响半径(m);
H—抽水前含水层厚度(m);
rω—井孔半径(m);
Sω—抽水井稳定降深(m)。
式中:T——含水层导水系数(m2/h);
a——含水层导出系数(m2/h);
Q——出水量(m3/h);
S——抽水开始后某时刻水位降深(m);
r——观测孔到抽水孔距离(m);
w(u)——承压水井函数:
u——井函数自变量。
c、水位恢复图解法
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2/h);
Q—出水量(m3/h);
H—含水层厚度(m);
h—恢复水位中井内水柱高(m)。
d、水位恢复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 h);
T—含水层导水系数(m2/h);
H—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厚度(m);
ha—抽水结束时井内水位高度(m);
t1—水位开始恢复一段时间后的时刻(h);
t2—水位恢复到晚于t1一段时间的时刻(h);
h12—t1时刻对应的井内水位高度(m);
mi---水位恢复曲线S’--lg(1+tk/tT)拐点切线斜率。
d、水位恢复(两点)法
式中:Q—出水量(m3/h);
T—含水层导水系数(m2/h);
r—观测孔到主孔距离(m);

水文地质现场试验-抽水试验

水文地质现场试验-抽水试验
考虑到不同深度的观测井或观测井在不同深度具有不同的水位值,观测井与 抽水井尽可能的同结构同孔深。
⑺ 水文地质参数的正确概念
• 参数的概念 • 参数的应用条件 • 参数的尺度
出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中外研究交流方面 以为然所以为然 发展与创新
1、K-渗透系数,T-导水系数,S-储水系数,μ-给水度 2、T=K*M S=μ+Ss*M 3、 在 含 水 层 厚 度 变 化 较 大 的 情 况 下 , 采 用 K/Ss 组 合 ; 在 含 水 层 厚 度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T/S组合, 4、不存在在潜水含水层中采用K,S;承压含水层中采用T,S或稳定流 为K,非稳定流为T,S说法。 5、含水层参数与井流参数并不完全吻合,对井流而言,不同深度的 K参数
5 抽水试验专题讲座
⑴ 大厚度含水层 ⑵ “影响半径模型”错误 ⑶ 抽水量的保障 ⑷ 由稳定流理论引发的开采量保证问题 ⑸ 抽水会影响到边界吗? ⑹ 三维流及非完整性对抽水试验设计的影响 ⑺ 水文地质参数的正确概念 ⑻ 中外抽水试验的差异及进展 ⑼ 抽水试验性能分析可代替井群规划 ⑽ 抽水试验重要提示
4 抽水试验小结
一、文字部分 ⑴抽水试验的类型,时间,落程安排及人员观测情况; ⑵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背景情况; ⑶抽水试验观测值及误差统计情况; ⑷抽水试验参数计算; ⑸存在问题; 二、图表部分 ⑴抽水试验现场曲线二条(稳定流),非稳定流一条; ⑵降深与涌水量历时曲线,相应观测记录表; ⑶ 配线及参数(非稳定流); ⑷抽水试验统计表及实际材料图。
去井损后的潜水非完整井公式 与影响半径经验公式迭代,如 右图。如果只有单落程,则加 入阿勃拉莫夫水跃值经验公式。
K
Q (H 2
h2 )
(ln

T5-抽水试验成果图1

T5-抽水试验成果图1

30
2月27日18
30
按潜水完整孔单
孔抽水考虑:
时间间隔 分
1 2 2 2 2 2 2 2 5 5 5 10 15 15 10 30 60 60 60 60 60 60 60 300
水位 (m) 6.59 7.12 7.78 8.12 8.41 8.81 9.10 9.70 9.87 10.05 10.22 10.35 10.61 10.80 10.90
10.97 10.97 10.97 10.97
10.97
10.97
10.97
10.97 10.97 10.97
降深 (m)
0.53 1.19 1.53 1.82 2.22 2.51 3.11 3.28 3.46 3.63 3.76 4.02 4.21 4.31 4.38 4.38 4.38 4.38 4.38 4.38 4.38 4.38 4.38 4.38
孔号 试验地层 试验深度 (m) 含水层厚度 (m) 抽水井半径 (m) 过滤方式 水位观测 水量观测 试验条件 静止水位 (m) 气温/水温
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
抽水试验技术参数
WJZ-Ⅲ07-3 圆砾层
8.4—13.6 5.2
0.055 花管穿孔包网并充填过滤层
电测水位计 水表
潜水完整井抽水 6.59
9.5℃/19.5℃
抽水试验s-t曲线
0
1
3
5
7
9 11 13 15 20 25 30 40 55 70 80 110 170 230 290 530 830
0.0
t(min)
1.0
2.0
3.0
4.0
S-t
观测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min)
1 30 60 120 180 240 300 120 180 240 360 420 450 600 900 945 990 1140 1260
r(m)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0.054
抽水试验计算成果图表(潜水 承压水稳定流完整孔 抽水试验计算成果图表 潜水---承压水稳定流完整孔 潜水 承压水稳定流完整孔)
试验孔号: 试验段: 7# 中砂 孔口高程: 滤水段长度: 5.56m 3.80m 稳定水位埋深(m): 滤水段半径(m): 8.20 0.054
计算公式 H0(三角堰cm) Q(l/s) 8.3 8.3 8.3 8.3 8.3 8.3 8.8 8.8 8.8 8.8 8.8 9.5 9.5 9.5 9.5 9.9 9.9 9.9 9.9 2.501 2.501 2.501 2.501 2.501 2.501 2.890 2.890 2.890 2.890 2.890 3.492 3.492 3.492 3.492 3.866 3.866 3.866 3.866
K(mm/s)
0.9034 0.8242 0.7054 0.6211 0.5584 0.5584 1.0438 0.8151 0.6789 0.5456 0.5456 0.8735 0.6893 0.5866 0.5866 0.6951 0.6562 0.6105 0.6105
K(cm/s)
9.03E-02 8.24E-02 7.05E-02 6.21E-02 5.58E-02 5.58E-02 1.04E-01 8.15E-02 6.79E-02 5.46E-02 5.46E-02 8.73E-02 6.89E-02 5.87E-02 5.87E-02 6.95E-02 6.56E-02 6.10E-02 6.10E-02
q--s曲线 曲线
试验成果
序号 单位 1 2 3 抽水时间 (h) 5 6 7 水位降深 (m) 1.70 2.10 2.50 涌水量 (l/s) 2.501 2.89 3.492 单位涌水量 (l/ms) 1.471 1.376 1.397 渗透系数 (cm/s) 5.58E-02 5.46E-02 5.87E-02 影响半径 24 29 36
技术负责:
试验:
检查:
2007年5月
图号: 5-2
q(l/sm) Q(l/s)
0.000 0.00 0.5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10.00
6.00(6.00) 4.00(4.00) 2.00(2.00)
稳定水位(高程:-2.64 )
0.00(0.00)
抽水试验段
水位恢复段 22 23 24 01 02 2007年5月13日 04 05 07 08
t(h) 日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Leabharlann 1920212007年5月12日

过程曲线
8.00
抽水孔结构图
1.00
孔口标高5.56m 稳定水位8.20m(标高-2.64m)
6.00
1.50 2.00 2.50
4.00
2.00
0.00
s(m)
3.00
0.00
1.00
2.00
3.00
s(m)
Q--S曲线 曲线
S(m)
1.00 1.10 1.30 1.50 1.70 1.70 1.00 1.30 1.60 2.10 2.10 1.50 2.00 2.50 2.50 2.30 2.50 2.80 2.80
h(m)
3.70 3.60 3.40 3.20 3.00 3.00 3.70 3.40 3.10 2.60 2.60 3.20 2.70 2.20 2.20 2.40 2.20 1.90 1.90
M(m)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3.80
H(m)
4.70 4.70 4.70 4.70 4.70 4.70 4.70 4.70 4.70 4.70 4.70 4.70 4.70 4.70 4.70 4.70 4.70 4.70 4.70
k=0.732Q/((2H-M)*M-h2))( lgR/r)
q(l/ms)
2.501 2.274 1.924 1.668 1.471 1.471 2.890 2.223 1.806 1.376 1.376 2.328 1.746 1.397 1.397 1.681 1.547 1.381 1.3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