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PPT

用户需求分析方法: ❖现状调查 ❖调查内容的组织的分析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用户需求分析过程
现状调查:通过实际调查了解用户的现状及要求 调查内容的组织的分析: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组织,并提交 报告及图件。包括: 现有机构的组织结构图 软件、硬件资源表 专业人员清单 部门功能清单 数据来源清单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2. 空间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存储的与应用相关 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形式组织后存储在介 质上。 空间数据库(系统)组成: ➢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存储的与应用相关 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形式组织后存 储在介质上。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能够对物理介质上存储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 语义和逻辑上的定义,提供必需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以及 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一套软件。 ➢数据库应用系统:应用模块。
易于转换 关系、 网状、层次
E-R图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1) 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 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 (3) 码(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4)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 (5) 实体型(Entity Type):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有
机器世界 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现实世界中客观实体的抽象过程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地理空间的认知 ① 地理空间实体(客体)
地理空间是一个三维空间,有四个基本实体 ➢点实体 ➢线实体 ➢面实体 ➢体实体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用户需求分析过程
现状调查:通过实际调查了解用户的现状及要求 调查内容的组织的分析: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组织,并提交 报告及图件。包括: 现有机构的组织结构图 软件、硬件资源表 专业人员清单 部门功能清单 数据来源清单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2. 空间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存储的与应用相关 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形式组织后存储在介 质上。 空间数据库(系统)组成: ➢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存储的与应用相关 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形式组织后存 储在介质上。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能够对物理介质上存储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 语义和逻辑上的定义,提供必需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以及 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一套软件。 ➢数据库应用系统:应用模块。
易于转换 关系、 网状、层次
E-R图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
(1) 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 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 (3) 码(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4)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 (5) 实体型(Entity Type):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有
机器世界 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现实世界中客观实体的抽象过程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地理空间的认知 ① 地理空间实体(客体)
地理空间是一个三维空间,有四个基本实体 ➢点实体 ➢线实体 ➢面实体 ➢体实体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GIS地理信息系统》课件

栅格数据结构
以像素为单位,通过行列号确定位置。
不规则三角网(TIN)
用于表示地形表面的连续变化,每个三角形代表一个地形单元。
GIS数据采集与处理
野外测量
通过GPS、全站仪等设备获取地理信息。
遥感影像处理
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获取地理信息,并进 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处理。
地图数字化
将纸质地图转化为数字格式。
3D GIS技术优势
相比传统的二维GIS,3D GIS技术能够更好地模拟和预测 地理空间变化,提高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效果,增强用户体 验。
虚拟现实与GIS结合
01
虚拟现实与GIS结合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为GIS提供了更加真实、沉浸式的展示方式,使地理信息
更加生动、逼真地呈现在用户面前。
02
虚拟现实与GIS结合应用
GIS应用领域
自然资源管理
GIS用于土地资源、森林资源、 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调查、规 划和管理。
城市规划
GIS为城市规划师提供强大的分 析和可视化工具,支持城市规 划和管理。
环境监测
GIS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估,支持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公共安全
GIS在应急管理、灾害预警和防 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 公共安全水平。
环境保护与监测
环境监测
GIS技术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中,通过对环境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可视化,帮助环保部门更好地了解环境状况,制 定更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污染治理
GIS技术可以用于污染治理中,例如对水体、空气、土壤等污染源的监测和治理。通过精准定位和数据分析,提 高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
城市规划与管理
城市规划
GIS技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中,通过 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帮助 规划师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和土 地利用情况,制定更为合理的城市规 划方案。
以像素为单位,通过行列号确定位置。
不规则三角网(TIN)
用于表示地形表面的连续变化,每个三角形代表一个地形单元。
GIS数据采集与处理
野外测量
通过GPS、全站仪等设备获取地理信息。
遥感影像处理
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获取地理信息,并进 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处理。
地图数字化
将纸质地图转化为数字格式。
3D GIS技术优势
相比传统的二维GIS,3D GIS技术能够更好地模拟和预测 地理空间变化,提高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效果,增强用户体 验。
虚拟现实与GIS结合
01
虚拟现实与GIS结合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为GIS提供了更加真实、沉浸式的展示方式,使地理信息
更加生动、逼真地呈现在用户面前。
02
虚拟现实与GIS结合应用
GIS应用领域
自然资源管理
GIS用于土地资源、森林资源、 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调查、规 划和管理。
城市规划
GIS为城市规划师提供强大的分 析和可视化工具,支持城市规 划和管理。
环境监测
GIS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估,支持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公共安全
GIS在应急管理、灾害预警和防 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 公共安全水平。
环境保护与监测
环境监测
GIS技术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中,通过对环境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可视化,帮助环保部门更好地了解环境状况,制 定更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污染治理
GIS技术可以用于污染治理中,例如对水体、空气、土壤等污染源的监测和治理。通过精准定位和数据分析,提 高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
城市规划与管理
城市规划
GIS技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中,通过 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帮助 规划师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和土 地利用情况,制定更为合理的城市规 划方案。
GIS基础知识讲解ppt

决策支持
辅助决策
GIS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空间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来辅助 决策。例如,在城市规划中,GIS可以用来评估不同规划方案 的影响,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优方案。
模拟预测
GIS可以对未来的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例如预测城市的人 口增长、交通流量等。这种预测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应对 未来的变化。
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
地图制作
GIS技术可以用来创建各种类型的地图,包括地形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这些地图可以用来展示空间数据,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
地图可视化
GIS能够将复杂的数据以地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得用户能够更快速地 理解数据。通过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标记,GIS可以将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 出来,使得数据更加易于理解和分析。
GIS能够将地理位置与相关属性信息关联起来,以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和决策支持。
GIS发展历程
1960年代
GIS概念开始形成,主要用于地 图制作和土地资源调查。
1970年代
GIS开始商业化,广泛应用于自 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 。
1980年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GIS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得到显 著提升。
空间分析
空间查询
GIS可以进行空间查询,例如查找某个点附近的所有设施,或者查找某个区域内 的平均收入等。这种查询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空间分析
GIS可以进行各种空间分析,例如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和网络分析等。这些分 析可以帮助用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城市规划、资源管理和应急响应等。
软件
GIS基础软件
如ArcGIS、QGIS等,提供地理信息处理和 分析功能。
数据库软件
如Oracle、SQL Server等,用于存储和管 理地理数据。
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培训ppt

通过GIS技术对城市环境质量进行实 时监测,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决策 支持。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基于GIS的人口分布、资源分布数据 进行公共设施的选址和布局,提升居 民生活便利性。
环境保护与监测案例
01
02
03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利用GIS技术分析生态敏 感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 线,保障生态安全。
环境污染源监测
定期对GIS系统进行维护 和更新,确保系统的稳定 性和持久性。
05
GIS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云计算与GIS
云计算为GIS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实现大 01 规模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通过云平台,GIS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实时更新和 02 多用户协同操作。
云计算降低了GIS的硬件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扩 03 展性和灵活性。
环境监测与保护
GIS可以用于环境监测、生态保护、自然 灾害预警等方面。
城市规划与管理
GIS可以用于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管理、 城市应急等方面。
交通物流
GIS可以用于交通规划、物流管理、智能 交通等方面。
02
GIS基础知识
地图投影与坐标系
地图投影
介绍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以及不 同投影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地理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录
• 地理信息系统(GIS)简介 • GIS基础知识 • GIS数据处理与分析 • GIS项目设计与实施 • GIS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 实践案例分享
01
地理信息系统(GIS)简介
GIS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 能够采集、存储、操作、分析和呈现地理空间数据。
(2024年)地理信息技术ppt课件

6
02
地理信息系统(GIS)
2024/3/26
7
GIS基本原理与功能
01
02
03
04
空间数据模型
描述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属 性和关系,包括矢量模型、栅
格模型等。
2024/3/26
空间数据库管理
实现空间数据的存储、查询、 更新和共享,支持多用户并发
操作。
空间分析
对地理数据进行空间统计、缓 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揭示 地理现象的空间规律和关系。
采用关系数据库、NoSQL 数据库等技术,实现空间 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
9
空间分析方法与可视化表达
空间分析方法
包括空间插值、空间聚类、空间自相 关等,用于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 规律和关系。
可视化表达技术
利用地图符号、色彩、注记等手段, 将地理数据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展现出 来。
三维可视化技术
基于三维模型和数据,实现地理现象 的三维立体展示和分析。
03
航空导航:GPS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它可以为 飞机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和航向信息,以及实时的气象和 航行情报。 2024/3/26
05
大地测量:利用GPS进行高精度的大地测量,可以建立全球 或区域性的大地坐标系,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06
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GPS可以用于控制网的建立、地 形测绘、施工放样等方面,提高工程建设的精度和效率。
技术方法与流程 详细阐述项目采用的技术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分 析、可视化等流程,以及GIS和RS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项目成果与效益 展示项目取得的成果,包括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决策支持 能力提升等方面,并分析项目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 益。
02
地理信息系统(GIS)
2024/3/26
7
GIS基本原理与功能
01
02
03
04
空间数据模型
描述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属 性和关系,包括矢量模型、栅
格模型等。
2024/3/26
空间数据库管理
实现空间数据的存储、查询、 更新和共享,支持多用户并发
操作。
空间分析
对地理数据进行空间统计、缓 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揭示 地理现象的空间规律和关系。
采用关系数据库、NoSQL 数据库等技术,实现空间 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
9
空间分析方法与可视化表达
空间分析方法
包括空间插值、空间聚类、空间自相 关等,用于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 规律和关系。
可视化表达技术
利用地图符号、色彩、注记等手段, 将地理数据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展现出 来。
三维可视化技术
基于三维模型和数据,实现地理现象 的三维立体展示和分析。
03
航空导航:GPS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它可以为 飞机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和航向信息,以及实时的气象和 航行情报。 2024/3/26
05
大地测量:利用GPS进行高精度的大地测量,可以建立全球 或区域性的大地坐标系,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06
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GPS可以用于控制网的建立、地 形测绘、施工放样等方面,提高工程建设的精度和效率。
技术方法与流程 详细阐述项目采用的技术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分 析、可视化等流程,以及GIS和RS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项目成果与效益 展示项目取得的成果,包括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决策支持 能力提升等方面,并分析项目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 益。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2.5m。
➢ 数字正射影像是将航空像片的影像数据,经逐像元进行几何 改正,按50cm×50cm 或40cm×50cm 标准图幅范围裁切和镶 嵌生成,地面分辨率为0.2m。
a
12
4.2 数据检查 对大地测量数据、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栅格地 图和数字正射影像及其元数据进行检查,包括数学基础、数 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位置精度、属性精度等内容。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1000m。
➢ 地名数据包含各类地名的位置及名称。
a
7
4.1.2 1:250 0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和地名等数据。 ➢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则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1°30′×1°(经差×纬差)分 幅,主要内容包括水系、居民地、铁路、公路、境界、地形、 其他要素、辅助要素、坐标网等。
a
11
4.1.6 1:2 000 、1:1 000 和1:5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
➢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确有必要时, 可采用依法批准的独立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则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矩形分幅,其规格为 50cm×50cm 或40cm×50cm。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 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 质、地籍和地名等。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12.5m 或5m。 ➢ 数字栅格地图是现有1:10 000 模拟地形图的数字形式,按地
面分辨率0.8m 输出,按照1:10 000 数字线划图分幅存储。 ➢ 数字正射影像是将航空像片或高分辨率卫片的影像数据,经
逐像元进行几何改正,按标准1:10 000 图幅范围裁切和镶嵌 生成,地面分辨率为1m。 ➢ 地名数据包含各类地名的位置及名称。a Nhomakorabea4
➢ 数字正射影像是将航空像片的影像数据,经逐像元进行几何 改正,按50cm×50cm 或40cm×50cm 标准图幅范围裁切和镶 嵌生成,地面分辨率为0.2m。
a
12
4.2 数据检查 对大地测量数据、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栅格地 图和数字正射影像及其元数据进行检查,包括数学基础、数 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位置精度、属性精度等内容。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1000m。
➢ 地名数据包含各类地名的位置及名称。
a
7
4.1.2 1:250 0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和地名等数据。 ➢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则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1°30′×1°(经差×纬差)分 幅,主要内容包括水系、居民地、铁路、公路、境界、地形、 其他要素、辅助要素、坐标网等。
a
11
4.1.6 1:2 000 、1:1 000 和1:5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
➢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确有必要时, 可采用依法批准的独立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则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矩形分幅,其规格为 50cm×50cm 或40cm×50cm。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 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 质、地籍和地名等。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12.5m 或5m。 ➢ 数字栅格地图是现有1:10 000 模拟地形图的数字形式,按地
面分辨率0.8m 输出,按照1:10 000 数字线划图分幅存储。 ➢ 数字正射影像是将航空像片或高分辨率卫片的影像数据,经
逐像元进行几何改正,按标准1:10 000 图幅范围裁切和镶嵌 生成,地面分辨率为1m。 ➢ 地名数据包含各类地名的位置及名称。a Nhomakorabea4
《地理信息》课件

地理信息的来源: 遥感、地理信息系 统、地图、统计数 据等
地理信息的应用:城 市规划、交通规划、 资源管理、环境保护、 灾害预警等
地理信息的分类
空间数据:描述地理实体的位置、形状、大 小等特征的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管理、分析和应 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属性数据:描述地理实体的属性特征的数据, 如人口、经济、环境等
环境监测:用于大气污染 监测、水质监测、噪声监 测等
灾害预警:用于地震预警、 洪水预警、滑坡预警等
旅游规划:用于旅游规划、 旅游线路规划、旅游设施 规划等
商业分析:用于市场分析、 客户分析、竞争对手分析 等
地理信息数据采集
地图数字化
地图数字化是将纸 质地图转换为数字 地图的过程
数字化地图可以方 便地进行查询、分 析和处理
地图数字化的方法 包括扫描、矢量化 、遥感等
地图数字化可以提 高地图的准确性和 效率,方便地图的 共享和传播
遥感技术
遥感设备包括卫星、飞机、 无人机等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 地形、地貌、植被、水体等信
息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遥感设 备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资源调 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泛应
地理信息服务(GIS Service):提供地理信 息查询、分析、展示等服务的平台
遥感数据: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理信息数 据,如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
地理信息标准:用于规范地理信息采集、处 理、交换、应用等的标准和规范
地理信息的应用领域
城市规划:用于城市规划、 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等
自然资源管理:用于土地 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等
添加副标题
地理信息PPT课件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2.5m。
数字正射影像是将航空像片的影像数据,经逐像元进行几何 改正,按50cm×50cm 或40cm×50cm 标准图幅范围裁切 和镶嵌生成,地面分辨率为0.2m。
4.2 数据检查 对大地测量数据、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栅格地 图和数字正射影像及其元数据进行检查,包括数学基础、数 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位置精度、属性精度等内容。
1.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实现其输入、编辑 、浏览、查询、统计、分析、表达、输出 、更新等管理、维护与分发功能的软件和 支撑环境的总称。
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组成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 系统和支撑环境三部分组成,一般包括现势库和 历史库。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基础地理信 息数据库的核心,按类型分为大地测量数据、数 字线划图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栅格地 图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数据五个分库,分库又根 据比例尺和分辨率的变化细化为子库,子库也可 根据要素分成若干层;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是数 据存储、管理和运行维护的软硬件及网络条件。
地名数据包含各类地名的位置及名称。
4.1.4 1:10 0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栅格地图、数字正射影 像和地名等数据。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则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3′45’’×2′30”(经差×纬 差)分幅,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 、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
5.6 历史数据管理 具有采取修改对象加注时间标识和版本管理方式,或者两 者的有机结合方式实现历史数据库的建立、删除、修改, 以及历史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地名数据包含各类地名的位置及名称。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9
4.1.4 1:10 0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栅格地图、数字正射影 像和地名等数据。
➢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则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3′45’’×2′30”(经差×纬 差)分幅,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 、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100m
➢ 地名数据包含各类地名的位置及名称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8
4.1.3 1:50 0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栅格地图、数字正 射影像和地名等数据。
➢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 则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15′×10′(经差× 纬差)分幅,主要内容包括水系、居民地、交通、境界与 政区、地貌与土质、植被、管线等。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5
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分级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为国家、省区和市(县)三级 ,国家级包括1:1 000 000 、1:250 000 和1:50 000 ,省区级包括1:10 000 和1:5 000 ,市(县)级包 括1:2 000 、1:1 000 和1:500 ;各级应横向上保证 相邻地域之间的衔接,纵向上建立多尺度数据垂直 逻辑关联。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2.5m。
➢ 数字正射影像是将航空像片的影像பைடு நூலகம்据,经逐像元进行几何 改正,按50cm×50cm 或40cm×50cm 标准图幅范围裁切 和镶嵌生成,地面分辨率为0.2m。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12
4.2 数据检查 对大地测量数据、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栅格地 图和数字正射影像及其元数据进行检查,包括数学基础、数 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位置精度、属性精度等内容。
➢ 地名数据包含各类地名的位置及名称。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10
4.1.5 1:5 0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栅格地图和数字正射影 像等数据。
➢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则采 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1′52.5 ” ×1′15”(经差×纬 差)格网分幅,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 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2.5m。
➢ 数字栅格地图是现有1:5 000 模拟地形图的数字形式,按地面 分辨率0.5m 输出,按照1:5 000 数字线划图分幅存储。
➢ 数字正射影像是将航空像片或高分辨率卫片的影像数据,经逐 像元进行几何改正,按标准1:5 000 图幅范围裁切和镶嵌生成 ,地面分辨率为0.5m。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1000m。
➢ 地名数据包含各类地名的位置及名称。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7
4.1.2 1:250 0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和地名等数据。 ➢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则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1°30′×1°(经差×纬 差)分幅,主要内容包括水系、居民地、铁路、公路、境界 、地形、其他要素、辅助要素、坐标网等。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6
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4.1 数据内容
4.1.1 1:1 000 0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和地名等数据。
➢ 数字线划图数据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 ,则采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按6°分带, 6° ×4° ( 经差×纬差)分幅,主要内容包括政区、居民地、铁路、公 路、机场、文化要素、水系、地貌、植被、土地覆盖、其他 自然要素、海底地貌、其他海洋要素和地理格网等。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2
1.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实现其输入、编辑 、浏览、查询、统计、分析、表达、输出 、更新等管理、维护与分发功能的软件和 支撑环境的总称。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3
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组成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 系统和支撑环境三部分组成,一般包括现势库和 历史库。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基础地理信 息数据库的核心,按类型分为大地测量数据、数 字线划图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栅格地 图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数据五个分库,分库又根 据比例尺和分辨率的变化细化为子库,子库也可 根据要素分成若干层;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是数 据存储、管理和运行维护的软硬件及网络条件。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12.5m 或5m。
➢ 数字栅格地图是现有1:10 000 模拟地形图的数字形式,按地 面分辨率0.8m 输出,按照1:10 000 数字线划图分幅存储。
➢ 数字正射影像是将航空像片或高分辨率卫片的影像数据,经 逐像元进行几何改正,按标准1:10 000 图幅范围裁切和镶嵌 生成,地面分辨率为1m。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25m。
➢ 数字栅格地图是现有1:50 000 模拟地形图的数字形式,按 地面分辨率4m 输出,按标准1:50 000 图幅分幅存储。
➢ 数字正射影像是将航空像片或高分辨率卫片的影像数据, 经逐像元进行几何改正,按标准1:50 000 图幅范围裁切和 镶嵌生成,地面分辨率不大于5m。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CH/T9005-2009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1
1、定义与术语 1.1基础地理信息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
1.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 息数据,该数据反映和描述了地球表面测量控制点 、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 、地貌、植被与土质、地籍、地名等有关自然和社 会要素的位置、形态和属性等信息。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11
4.1.6 1:2 000 、1:1 000 和1:5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
➢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确有必要时, 可采用依法批准的独立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则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矩形分幅,其规格为 50cm×50cm 或40cm×50cm。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控制点、 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 被与土质、地籍和地名等。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9
4.1.4 1:10 0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栅格地图、数字正射影 像和地名等数据。
➢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则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3′45’’×2′30”(经差×纬 差)分幅,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 、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100m
➢ 地名数据包含各类地名的位置及名称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8
4.1.3 1:50 0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栅格地图、数字正 射影像和地名等数据。
➢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 则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15′×10′(经差× 纬差)分幅,主要内容包括水系、居民地、交通、境界与 政区、地貌与土质、植被、管线等。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5
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分级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为国家、省区和市(县)三级 ,国家级包括1:1 000 000 、1:250 000 和1:50 000 ,省区级包括1:10 000 和1:5 000 ,市(县)级包 括1:2 000 、1:1 000 和1:500 ;各级应横向上保证 相邻地域之间的衔接,纵向上建立多尺度数据垂直 逻辑关联。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2.5m。
➢ 数字正射影像是将航空像片的影像பைடு நூலகம்据,经逐像元进行几何 改正,按50cm×50cm 或40cm×50cm 标准图幅范围裁切 和镶嵌生成,地面分辨率为0.2m。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12
4.2 数据检查 对大地测量数据、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栅格地 图和数字正射影像及其元数据进行检查,包括数学基础、数 据完整性、逻辑一致性、位置精度、属性精度等内容。
➢ 地名数据包含各类地名的位置及名称。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10
4.1.5 1:5 0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栅格地图和数字正射影 像等数据。
➢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则采 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1′52.5 ” ×1′15”(经差×纬 差)格网分幅,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 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2.5m。
➢ 数字栅格地图是现有1:5 000 模拟地形图的数字形式,按地面 分辨率0.5m 输出,按照1:5 000 数字线划图分幅存储。
➢ 数字正射影像是将航空像片或高分辨率卫片的影像数据,经逐 像元进行几何改正,按标准1:5 000 图幅范围裁切和镶嵌生成 ,地面分辨率为0.5m。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1000m。
➢ 地名数据包含各类地名的位置及名称。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7
4.1.2 1:250 0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和地名等数据。 ➢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则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1°30′×1°(经差×纬 差)分幅,主要内容包括水系、居民地、铁路、公路、境界 、地形、其他要素、辅助要素、坐标网等。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6
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4.1 数据内容
4.1.1 1:1 000 0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和地名等数据。
➢ 数字线划图数据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 ,则采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按6°分带, 6° ×4° ( 经差×纬差)分幅,主要内容包括政区、居民地、铁路、公 路、机场、文化要素、水系、地貌、植被、土地覆盖、其他 自然要素、海底地貌、其他海洋要素和地理格网等。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2
1.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实现其输入、编辑 、浏览、查询、统计、分析、表达、输出 、更新等管理、维护与分发功能的软件和 支撑环境的总称。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3
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组成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 系统和支撑环境三部分组成,一般包括现势库和 历史库。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基础地理信 息数据库的核心,按类型分为大地测量数据、数 字线划图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栅格地 图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数据五个分库,分库又根 据比例尺和分辨率的变化细化为子库,子库也可 根据要素分成若干层;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是数 据存储、管理和运行维护的软硬件及网络条件。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12.5m 或5m。
➢ 数字栅格地图是现有1:10 000 模拟地形图的数字形式,按地 面分辨率0.8m 输出,按照1:10 000 数字线划图分幅存储。
➢ 数字正射影像是将航空像片或高分辨率卫片的影像数据,经 逐像元进行几何改正,按标准1:10 000 图幅范围裁切和镶嵌 生成,地面分辨率为1m。
➢ 数字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为25m。
➢ 数字栅格地图是现有1:50 000 模拟地形图的数字形式,按 地面分辨率4m 输出,按标准1:50 000 图幅分幅存储。
➢ 数字正射影像是将航空像片或高分辨率卫片的影像数据, 经逐像元进行几何改正,按标准1:50 000 图幅范围裁切和 镶嵌生成,地面分辨率不大于5m。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CH/T9005-2009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1
1、定义与术语 1.1基础地理信息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
1.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 息数据,该数据反映和描述了地球表面测量控制点 、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 、地貌、植被与土质、地籍、地名等有关自然和社 会要素的位置、形态和属性等信息。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11
4.1.6 1:2 000 、1:1 000 和1:500
包含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
➢ 数字线划图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确有必要时, 可采用依法批准的独立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若需投影,则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矩形分幅,其规格为 50cm×50cm 或40cm×50cm。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控制点、 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 被与土质、地籍和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