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量计算方法
用水量的计算

用水量的计算1.施工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q 1=K 1∑· (6) 式中 q 1————施工用水量(L/s ); K 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Q 1————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N 1————施工用水定额(见表达式7); T 1————年(季)度有效作业日(d ); t ————每天工作班数(班);K 2————用水不均衡系数(见表8). 2. 施工机械设备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7)式中 q 2————机械用水量(L/s );k 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 Q 2————同一种机械台数(台);N 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参考表9中的数据换算求得; K 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见表8)。
表6 行政生活福利临时建筑参考指标Q 1·N 1 T 1·t K 2 8×3600K 3 q 2=k 1∑Q 2N 2 8×3600表7 施工用水参考定额表8 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 q 3= (8)式中 q 3————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L/s);p 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人);N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一般为20~60L/人·班,主要需视当地气候而定);k 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见表8); t ————每天工作班数(班)。
表9 机械用水量参考定额P 1·N 3·K 4t ×8×3600q 4= (9) 式中q 4———— 生活区生活用水; P 2————生活区居民人数(人);N 4————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每一居民每昼夜为100-120L,随地区和 有无室内卫生设备而变化;各分项用水参考定额见表10; K 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见表8)。
(5)消防用水量(q 5),见表11。
第三章-用水量计算

2、日变化系数
日变化系数( K d )= 最高日用水量(Qd ) 年均日用水量(Qd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与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 与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生活习惯和室内给排 水设施有关, 水设施有关,反映一年中各天用水量的不均匀情 =1.1~1.5。 况,Kd=1.1~1.5。 特大城市 1.11.1-1.3 大城市 1.21.2-1.4 中等城市 1.31.3-1.5 小城市 1.41.4-1.8
(三)市政用水量计算
1 3 ′ ′ Q5 = (n5 A5q5 + A5q5 )(m / d ) 1000
′ q5、 q5 − 分别为浇洒道路和绿化 用水定额, ′ A5、 A5 − 分别为最高日浇洒道路 和绿化浇 洒面积, m 2; n5 − 最高日浇洒道路的次数 。
(四)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n2i − 某车间可工厂每日班别; ′ N 3i、N ′′3i−分别为相应车间(或工厂)一般及 热污染岗位职工淋浴人数,cap; ′ ′ q3i、q3′i − 分别为相应岗位职工的淋浴用水 定额,L/(cap • 班);
(二)生产用水量计算
Q4 = ∑ Q4i = ∑ q4i N 4i (1 − φ )(m 3 / d )
i =1 i =1 n n
Q4 − 同时开工的某类工业企 业生产用水量之和, m 3 / d; q4i − 某类工业企业生产用水 定额,m 3 / 万元或m 3 / 单位 产品或m 3 / (台 • d ); N 4i − 相应工业企业每日总产 值或总产量或同时使用 设备台数;
φ − 相应工业企业用水重复 利用率, ; %
表3-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具备修订)所 制定的住宅生活用水定额。
施工用水量计算

施工用水量计算施工用水量计算施工现场需要用水,需要进行合理的用水量计算。
下面介绍几种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1、施工用水量计算施工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q1 = K1 * Σ(Q1 * N1) * K2 * T1 * t * 3600其中,q1为施工用水量(L/s);K1为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1.05~1.15);Q1为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N1为施工用水定额;T1为年(季)度有效作业日(d);t为每天工作班数(班);K2为用水不均衡系数。
2、施工机械用水计算施工机械用水可按下式计算:K3 * q2 = K1 * Σ(Q2 * N2) * 8 * 3600其中,q2为机械用水量(L/s);K1为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1.05~1.15);Q2为同一种机械台数(台);N2为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K3为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
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q3 = P1 * N3 * K4 / (t * 8 * 3600)其中,q3为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L/s);P1为施工现场高峰人数(人);N3为施工现场用水定额(一般为20~60L/人.班);K4为施工现场不均衡系数;t为每天工作班数。
4、生活区生活用水计算生活区生活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q4 = P2 * N4 * K5 / (24 * 3600)其中,q4为生活区生活用水(L/s);P2为生活区居民人数(人);N4为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每一居民每昼夜为100~120L;K5为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
5、消防用水量计算6、总用水量计算总用水量(Q)计算公式为:当(q1+q2+q3+q4)≤q5时,则Q=q5+(q1+q2+q3+q4)/2当(q1+q2+q3+q4)>q5时,则Q=q1+q2+q3+q47、管径的选择管径的选择公式为:d = 4Q / (π * υ * 1000)其中,d为配水管直径(m);Q为耗水量(L/s);υ为管网中水流速度(m/s)。
人均用水量计算公式

人均用水量计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人均用水量计算公式”的文章:在咱们的日常生活里,水那可是绝对不能少的。
你想想,喝水、做饭、洗澡、洗衣服,哪一样离得开水呀?可你有没有想过,咱们每个人平均用了多少水呢?这就得靠人均用水量计算公式来算一算啦。
先来说说人均用水量是咋回事。
简单来讲,就是把一定时间内大家总共用的水除以总人数。
比如说,一个小区一个月总共用了 1000 立方米的水,小区里住了 500 个人,那人均用水量就是 1000÷500 = 2 立方米/人/月。
那这个公式具体咋用呢?我给您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去一个小镇做调研,就碰到了计算人均用水量的事儿。
那小镇不大,但是用水情况挺复杂。
我先去了镇里的水厂,找工作人员要来了一段时间内的总用水量数据。
然后又跟着社区的工作人员一家一家地数人数。
这过程可不容易,有的家里人多,有的家里人少,还有些临时来走亲戚的,都得算清楚。
我记得有一家特别热情,他们跟我说,夏天用水多,因为天天要浇菜园子。
我就在小本本上记下来,心里想着这浇菜园子的水也得算进去一部分。
算完了人数,我就开始埋头算人均用水量。
这过程中还出了点小岔子,有几个数据记错了位置,又重新算了好几遍。
最后算出来,这个小镇的人均用水量还挺合理。
但是和其他一些地方比起来,又有点不一样。
这让我明白,人均用水量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季节,夏天热,洗澡多,用水就多;冬天冷,用水相对少点。
还有地区差异,南方湿润,用水可能相对随意些;北方干旱,大家用水就会更节省。
再就是生活习惯,有的人爱干净,洗衣服勤,用水就多;有的人比较节俭,能省则省。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解人均用水量计算公式,不只是一个数学问题,更是关系到咱们怎么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大事情。
咱们可不能小看这人均用水量,它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呢。
要是一个地方的人均用水量太高,可能就说明有浪费水的情况,得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和管理;要是太低,也许是供水不足,得想办法改善供水条件。
家庭用水量计算

家庭用水量计算
家庭用水量的计算是为了帮助家庭了解他们每月的用水情况,以便更有效地管理用水资源。
以下是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可用于估算家庭每月的用水量。
步骤一:了解家庭成员人数
首先,确定家庭中的成员人数。
将所有家庭成员的人数累加,作为后续计算用水量的参考值。
步骤二:测量每天的用水量
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比如一周或一个月,每天记录家庭的用水量。
使用一个计量杯或水表来准确测量每个家庭成员每天使用的水量。
将每天的水量累加,并在记录表上标记每天的用水量。
步骤三:计算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
将步骤二中记录的总用水量除以家庭成员的人数,得到平均每
人每天用水量。
这个值可以作为后续计算用水量的参考值。
步骤四:估算每月总用水量
将步骤三中得到的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乘以每月的天数(通常
为30或31天),得到家庭每月的总用水量估计值。
步骤五:优化用水
通过了解每月的用水量情况,家庭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来
优化用水。
例如,减少冲洗马桶的次数、修复漏水的水龙头或管道、使用节水器具等。
以上是一种简单的家庭用水量计算方法。
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
实际情况对计算方法进行调整,并通过优化用水来提高用水效率,
节约水资源。
参考文献:。
施工用水量计算

四十四中施工现场用水一、工程用水量计算:工地施工工程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 q1 ──施工工程用水量 (L/s);K1 ──未预见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05;Q1 ──年(季)度工程量 (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取值如下;N1 ──施工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T1 ──年(季)度有效工作日(d),取365天;b ──每天工作班数(班),取1;K2 ──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50。
工程施工用水定额列表如下经过计算得到q1 =1.05*52047000(N1*Q1)*1.500/(365*1*8*3600)=7.8L/S。
二、生活用水量计算:施工工地用水量计算公式:其中 q2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量 (L/s);P1 ──施工现场高峰期生活人数,取150人;N2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K3 ──施工工地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1.30;b ──每天工作班数(班),取1施工工地用水定额列表如下经过计算得到q2 = 150.00×225.00×1.30/(1×8×3600)=1.52L/S。
三、生活区用水量计算:生活区生活用水量计算公式:其中 q3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L/s);P3 ──生活区居住人数,取150人;N4 ──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取值如下表;K4 ──生活区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2.00;生活区生活用水定额列表如下:经过计算得到q3= 150.00*225.00*2.00/(24*3600)=0.78L/S。
四、消防用水量计算:根据消防范围确定消防用水量 q4=10.00L/S。
五、施工工地总用水量计算:施工工地总用水量Q可按以下组合公式计算:在此计算中得:Q =(q1+q2+q3)=(7.8+1.52+0.78)=10.1L/S;最后计算出的总用水量,还应增加10%,以补偿不可避免的水管漏水损失。
最后Q还应增加10%,得出 Q =10.1+1.01=11.11L/S;施工用水量大于消防水量,故取11.11L/s.六、供水管径计算:工地临时网路需用管径,可按下式计算:其中: d ──配水管直径(m);Q ──施工工地用水量(L/S);V ──管网中水流速度(m/s),取V=2.00(m/s);供水管径由计算公式:d= √4*Q/3.14*2*1000≈0.08m. 得临时网路需用内径为80mm的供水管。
用水量计算方法

用水量计算3。
6.1 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管段服务人数、用水定额及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服务人数小于等于表3.6。
1中数值的室外给水管段,其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
6。
3、3。
6。
4条计算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应按本规范第3.6.5条和第3.6.6条的规定计算节点流量;表3。
6。
1 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人数注:1 当居住小区内含多种住宅类别及户内Ng不同时,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2 表内数据可用内插法.2 服务人数大于表3.6。
1中数值的给水干管,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
1.9条的规定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
1。
10条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节点流量;3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以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均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
注:凡不属于小区配套的公共建筑均应另计。
3.6。
1A 公共建筑区的给水管道应按本规范第3.6。
5条计算管段流量和按第3。
6。
6条计算管段节点流量。
3。
6.1B 小区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小区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
6。
1、3.6。
1A条的规定计算,并应考虑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2 不少于两条引入管的小区室外环状给水管网,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引入管应能保证不小于70%的流量;3 当小区室外给水管网为支状布置时,小区引入管的管径不应小于室外给水干管的管径;4 小区环状管道宜管径相同。
3.6。
3 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应取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2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自行加压供给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的设计补水量。
设计补水量不宜大于建筑物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且不得小于建筑物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3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管网直接供水、又有自行加压供水时,应按本条第1、2款计算设计流量后,将两者叠加作为引入管的设计流量。
最高日用水量和最大时用水量的计算公式

最高日用水量和最大时用水量的计算公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工程设计中,常常需要考虑用水量的问题。
这就涉及到最高日用水量和最大时用水量的计算啦。
先来说说最高日用水量。
最高日用水量呢,简单理解就是在一段时间内,用水量最多的那一天的总量。
那怎么计算呢?这得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使用人数、用水定额等等。
举个例子哈,假设咱们有一个小区,里面住了 1000 户人家,每户平均 3 口人。
根据相关标准,每人每天的生活用水定额是 200 升。
那这个小区的最高日用水量就是 1000×3×200 = 600000 升,也就是 600 立方米。
再讲讲最大时用水量。
最大时用水量是指在一天当中,用水量最大的那个小时的量。
计算这个呀,得先算出最高日用水量,然后再根据用水的时间变化系数来算。
比如说,还是上面那个小区,经过分析,它的时间变化系数是2.0。
那最大时用水量就是 600÷24×2.0 = 50 立方米/小时。
那为什么要算这些呢?这可太重要啦!就像我之前参与过一个学校的供水系统设计。
开始的时候,没有仔细算这些用水量,结果供水系统建好后,一到用水高峰,比如课间休息大家都去洗手的时候,水就供应不上,学生们抱怨连连,老师也着急。
后来重新核算了最高日用水量和最大时用水量,对供水系统进行了改造,这才解决了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准确计算最高日用水量和最大时用水量,能够保证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不会出现水不够用或者供过于求浪费资源的情况。
比如说在工厂里,如果供水不足,可能会影响生产进度;在城市的供水规划中,如果算错了,可能会导致居民用水困难。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看这两个计算公式,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大作用呢!不管是设计小区的供水,还是规划城市的水务,都离不开它们。
咱们得认真对待,算得准准的,这样才能让水的供应恰到好处,让生活更加顺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水量计算
3.6.1 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根据管段服务人数、用水定额及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服务人数小于等于表3.6.1中数值的室外给水管段,其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6.3、3.6.4条计算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应按本规范第3.6.5条和第3.6.6条的规定计算节点流量;
表3.6.1 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人数
注:1 当居住小区内含多种住宅类别及户内Ng不同时,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2 表内数据可用内插法。
2 服务人数大于表3.6.1中数值的给水干管,住宅应按本规范第3.1.9条的规定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管段流量。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
等设施的生活给水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1.10条计算最大时用水量为节点流量;
3 居住小区内配套的文教、医疗保健、社区管理等设施,以及绿化和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均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节点流量。
注:凡不属于小区配套的公共建筑均应另计。
3.6.1A 公共建筑区的给水管道应按本规范第3.6.5条计算管段流量和按第3.6.6条计算管段节点流量。
3.6.1B 小区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小区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按本规范第3.6.1、3.6.1A条的规定计算,并应考虑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
2 不少于两条引入管的小区室外环状给水管网,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引入管应能保证不小于70%的流量;
3 当小区室外给水管网为支状布置时,小区引入管的管径不应小于室外给水干管的管径;
4 小区环状管道宜管径相同。
3.6.3 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应取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
2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自行加压供给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的设计补水量。
设计补水量不宜大于建筑物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且不得小于建筑物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3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管网直接供水、又有自行加压供水时,应按本条第1、2款计算设计流量后,将两者叠加作为引入管的设计流量。
3.6.4 住宅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列步骤和方法计算:
(3.6.4-1)
1 根据住宅配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使用人数、用水定额、使用时数及小时变化系数, 可按式(3.6.4-1)计算出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式中:uo——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qo——最高用水日的用水定额,按本规范表3.1.9取用;
m——每户用水人数;
Kh——小时变化系数, 按本规范表3.1.9取用;
Ng——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
T——用水时数(h);
0.2——一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L/s)。
2 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可按式(3.6.4-2)计算得
(3.6.4-2)
出该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同时出流概率:
式中:u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
αc——对应于不同uo的系数, 查本规范附录C中表C;
N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3 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可按式(3.6.4-3)计算该管段的设计秒流量:
qg=0.2·U·Ng(3.6.4-3)
式中:qg——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L/s)。
注: 1 为了计算快速、方便,在计算出uo后, 即可根据计算管段的Ng值从附录E的计算表中直接查得给水设计秒流量qg。
该表可用内插法;
2 当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超过表E中的最大值时,其设计流量应取最大时用水量。
(3.6.4-4)
4 给水干管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不同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的给水支管时,该管段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应按式(3.6.4.-4)计算:
式中:uo ——给水干管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uoi———支管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Ngi——相应支管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3.1.9 住宅的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可根据住宅类别、卫生器具设置标准按表3.1.9确定。
表3.1.9 住宅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注:1 当地主管部门对住宅生活用水定额有具体规定时,应按当地规定执行;
2 别墅用水定额中含庭院绿化用水和汽车抹车用水。
3.1.10 宿舍、旅馆等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区域条件,可按表3.1.10确定。
表3.1.10 宿舍、旅馆和公共建筑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注:1 除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的用水定额中含食堂用水,其它均不含食堂用水;
2 除注明外,均不含员工生活用水,员工用水定额为每人每班40L~60L;
3 医疗建筑用水中已含医疗用水;
4 空调用水应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