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虎踞龙盘今胜昔全诗意思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作者】毛泽东【朝代】近现代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释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捣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
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
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
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关于革命胜利的诗歌

关于革命胜利诗歌1.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3. 《沁园春·雪》 -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 《闻日本乞降感赋》 - 萨镇冰- 满地干戈今已定,人心欣慰万方同。
- 降王应悔当年错,盟主洵为一代雄。
- 骨暴沙场枯更白,血沾甲胄久还红。
- 蓬莱此日荒凉甚,败瓦颓垣遍海东。
5. 《闻日寇投降》 - 芦荻- 雄师已报入京华,寂寞扶桑日色斜。
- 遥听铙歌连大漠,欣看天野茁新芽。
- 八年锋镝留鸿影,一卷飘零写荻花。
- 乡梦敢随归棹急,流民百万尚无家。
6. 《庆祝抗战胜利》 - 陈毅- 百万倭奴终败亡,中华喜见久韬光。
- 八年血火千秋业,一帜镰锤万里疆。
- 举国狂欢同祝捷,全民额手共称觞。
- 从今更望和平久,万岁千秋颂永康。
7. 《抗战胜利有感》 - 钱俊瑞- 卢沟烽火起狼烟,抗日呼声震九天。
- 浴血八年驱贼寇,挥戈万里复山川。
- 红旗漫卷神州地,青史长铭烈士篇。
- 胜利来之不易,和平更应珍惜。
8. 《胜利》 - 田间-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9. 《赞人民解放军》 - 朱德- 南征北战显神威,百万雄师气势恢。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

个人收集整理-ZQ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霸王:指西楚霸王项羽.鸿门宴上,他听了项伯地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没有杀刘邦.后来刘邦项羽血战连年,终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双方士兵为和平连呼万岁.项羽守约退兵,刘邦却立即背信弃义地围攻项羽于垓下,他地部下更把楚霸王分尸为五.事迹见《史记·项羽本纪》.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里使用典故,意思是要乘胜追击,“宜将胜勇追穷寇”,不能像项羽一样,贻误战机.\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半句诗来自《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全诗如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苍桑.全诗地背景是这样,在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退守长江沿岸,但也知道打不过共军了,因此又祭起“和平”地旗帜了,又大念起和平经了.而海内外地敌人或者朋友都说好啊,这不正是和平地好机会吗?如果和平了,不是要少牺牲许多生命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但是毛泽东抵制了各种压力,要求国民党军队全面投降,被国民党拒绝.由此毛泽东朱德有一个《向全国进军地命令》,百万雄师过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整个大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个“不可沽名学霸王”中地霸王,指地是当年地西楚霸王项羽.而沽名地意思,我地理解就是“太过看重个人名声”.而项羽犯地就是“太过看重个人名声”地错误.他太过看重什么名声呢?就是“爱好和平”地名声.也就是说项羽因为太过于看重自己爱好和平这个名声,结果犯了严重地错误,是什么错误呢?是在有实力,有能力歼灭刘邦军地时候,没有歼灭刘邦军,而是“爱好和平”了,放了刘邦军一马.这个错误地后果是什么呢?就是最后被刘邦军歼灭,中了十面埋伏,来了一个乌江自刎.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因此,毛泽东地这半句诗,“不可沽名学霸王”,所说地道理就是,千万不要因为过于爱好和平这样一个个人地名声,最后断送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乃至中华民族地前程.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实际上,任何反革命在处于弱势地时候,都是非常非常地爱好和平地,都是要企图利用革命领袖地那种爱好和平地个人名声,对革命领袖大加夸赞,以逃过覆灭地命运地.但这种时候就千万不能够上当,就不需要太过于看重个人地名声,或者说该用兵地时候就必须毫不犹豫地用兵,占了上风就必须得理不饶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 / 1。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出自现代诗人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赏析1949年,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之势强渡长江,占领了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南京。
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完全崩溃。
接着,解放军又以破竹之势,解放华东、中南和西南的大片土地。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神州大地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
在这历史巨变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写下了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南京古称建业、金陵,依山傍水,地势险要,不仅历来为兵家所争,而且亦是好几个封建王朝的帝都。
国民党统治时期,南京又是其政治、经济、文化统治的中心。
本一开头就写出了革命风暴席卷南京的磅礴气势。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对麾下百万雄兵那种自豪心情溢于字里行间,过大江的过字,有几层心境复合在一起,其一,蒋军曾说千里江防牢不可破,但江防再严,也难于抵挡百余万精兵强将,这个过字,既反映毛泽东对革命军事力量的自豪自信,也含有对敌军江防的不屑。
其二,长江一过,南京就在岸边,过大江即意味着攻城隅府,南京政府就此休矣,这个过字,是解放军为中止国民党中央政权反动统治而打上的句号。
其三,毛泽东解答了一个设问,钟山风雨为何竟敢令大地苍黄变化?依靠的是百万雄师,依靠的是雄师百万过大江,毛泽东用首联两句诗再次论证了一个著名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当然,这里并不是再用理论演绎来论证这个论断,而是以改天换地的历史巨变事实来论证,如此的印证怎不令毛泽东豪情升腾。
在诗的二联中,毛泽东继续升腾历史豪情。
南京历来被形容为虎踞龙盘之地,是建立帝业的好地方。
汉末孙吴政权,明代朱氏朝廷,太平天国,以及孙中山的临时民国政府均立都于此。
人间正道是沧桑诗解读

人间正道是沧桑诗解读
毛泽东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容蒙夫朗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作品赏析:
全诗56字,毛泽东写于年。
这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
诗人热
情歌颂了人民解放军飞渡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改造黑暗旧社会的光辉史实。
并以富有哲
理意味的诗句,阐发了“追穷寇”的深刻军事哲理。
全诗风格洒脱,笔意雄浑,蕴含哲理,故事情节与议论融合密切,活用典故。
全诗前四句着重于叙事,后四句主要是议论
首联及描写了解放军革命南京战役的宏大场面,总结全诗。
颔联进一步赞颂了南京解放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
颈联就是全诗的主旨和灵魂。
诗人以昔日西楚霸王项羽失利的典故为教训,无法像是
项羽那样,无法收紧提防,必须善始善终。
尾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全诗的思想作了哲理性的总结。
诗
人引用唐代大诗人李贺的“天亦有情天亦老”的诗句,推陈出新,表明新事物必将战胜旧
事物的哲学道理。
红色革命诗词30首

1、《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作者: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把牢底坐穿》作者:何敬平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5、《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6、《口占一绝》作者:李大钊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7、《无题》作者: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愁蹈海亦英雄。
8、《八十书怀》作者:叶剑英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
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跟随愧望尘。
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9、《青松》作者: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解说)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一、白话译文:①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攻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南京城。
②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
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③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
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④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
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背景:1949年4月23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欢欣鼓舞,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描绘了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场面;颔联赞颂了南京解放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欢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颈联概括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尾联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全诗的思想做出哲理性的总结。
全诗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三、题目:(1)诗歌的哪两句写出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时的气势,可称为全诗的总纲?(2)诗歌中有多处运用了典故,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指出它们分别引自怎样的历史故事?(3)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说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4)本诗勾画了几幅精彩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一幅,并谈谈你的感受.答案: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绘了解放军解放南京战役的宏伟场面,总结全诗。
2)"不可沽名学霸王" 句中霸王指楚霸王项羽,他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而最终造成自己失败,乌江自刎。
"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原诗说的是汉武帝时制作的极贵重的宝物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的传说。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赏析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赏析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一举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得到前线的捷报后写的。
诗的前两句是叙事,也是点题,描写了伟大的渡江战役。
“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即紫金山,用以代表南京。
“苍黄”,即青色和黄色,比喻事物变化急遽。
此两句是说,南京起了革命的暴风雨,发生了急遽的变化。
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已经渡过了长江。
第三、第四句是抒情。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意思是说,这座龙盘虎踞的历史名城如今胜过以前任何时代,因为它已经成为人民的城市了。
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被推翻了,对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全国人民都会为之欢欣鼓舞、慷慨激昂。
“虎踞龙盘”是个典故,“虎踞”和“龙盘”都代表南京。
诸葛亮曾有“钟阜龙盘,石城虎踞”之说,李白《永王东巡歌》有“龙盘虎踞帝王洲”的诗句,都说南京形势险要,宜于建都。
后四句是议论。
第五、第六句,说的是南京解放后下一步干什么,也就是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最后两句,是说“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理由。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剩勇”,是没有用完的勇气;“穷寇”,是处于穷途末路的敌人;“沽名”,是换取虚名;“霸王”,即西楚霸王项羽。
此两句是说,南京解放后,要乘胜追击穷途末路的敌人,彻底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要像项羽那样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自己回到故乡去,自封为霸王,以当诸侯领袖为满足这一“沽名”的做法。
在渡江战役之前,有人主张“穷寇莫追”、“画疆而治”,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元旦献辞”(即《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批驳了这些错误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