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2020年佛山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试卷带答案

2020年佛山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试卷带答案

2020年佛山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事件的发生与马克思有关的有①建立了巴黎公社②撰写了《资本论》③参与了启蒙运动④起草了《共产党宣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导致下表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简表——摘编自艾莎·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A.光荣革命B.商业革命C.议会改革D.工业革命3.下面是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情况简表。

这些工人组织的建立A.反映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B.说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D.表明工人阶级斗争联运性增加4.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下图中A、B所示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两件大事,其对应的内容分别是:()A.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胜利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运动D.巴黎公社运动十月革命胜利5.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

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①佛教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汉谟拉比法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6.19世纪40年代一本著作横空出世,该著作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该著作是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共产党宣言》D.《拿破仑法典》7.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的现代化是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现代化的常规途径的,也是走得最顺利的。

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B.《权利法案》的颁布C.“光荣革命”的胜利D.民主共和制的建立8.《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

2020-2021佛山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2021佛山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2021佛山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外来人口的增加C.新航路的开辟D.工业革命的推动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中,在动力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斯蒂芬森3.1844年一位英国工厂视察员在议会作证说:“最大数量被雇佣来上夜班和长时间白班的人是妇女,她们的劳动更便宜。

”这表明工业革命期间A.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C.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彻底改变D.女工的技术水平高于男工4.下图为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其中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A.农业经济的发展B.交通工具的革命C.工业革命的推动D.世界市场的开辟5.导致下表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简表年份1801182118311841占比70%60%55.7%51.7%——摘编自艾莎·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A.光荣革命B.商业革命C.议会改革D.工业革命6.“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

纺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表明A.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C.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D.机器主宰了人们的社会生产7.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下列反抗活动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A.巴黎公社运动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印度民族大起义D.埃及华夫脱运动8.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下图中A、B所示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两件大事,其对应的内容分别是:()A.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胜利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运动D.巴黎公社运动十月革命胜利9.如图所示的人物是A.但丁B.贝多芬C.达尔文D.马克思10.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2020年佛山市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模试卷(附答案)

2020年佛山市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模试卷(附答案)

2020年佛山市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模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旗袍原来是满洲妇女的基本服装,20世纪20年代,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优点,款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这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 )A.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B.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C.男女社会地位趋向平等D.地区发展变化不平衡2.1927年中国的工业品总产值是67.01 亿元,至1936年增长到12.74亿元。

交通方面,公路通车里程由北伐前的1千余公里增长到1935年底的9.6万公里;铁路由8干公里增长至1.3万公里。

农业方面总的趋势是不断增产。

以上发展成被出现在A.晚清政府时期B.北洋军阀政府时期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3.以下为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

,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厂家资本工人1913年689家33亿元27万多人1920年1795家50亿元55万多人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4.抗日战争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聂耳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对抗日战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B.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C.科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D.广大海外华侨,踊跃捐献财物,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5.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

如图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A.文学艺术的繁荣B.交通方式的变革C.科学技术的进步D.社会习俗的变迁6.清末以来,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新式的旗袍、中山装也备受人们青睐。

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A.崇洋逐新趋向B.婚姻自主意识C.民族复古情怀D.自由平等风尚7.张謇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最新整理】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最新整理】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历史中考试题第二部分历史一、选择题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是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3世纪早期C公元前2世纪晚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2、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一丝绸之路”这一名词。

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

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A交通非常发达B各种文明相互交流C商品贸易极其繁荣D名胜古迹众多3、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陈胜诸侯同列,批评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等许多过失。

这反映A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B《史记》的艺术性相当高C《史记》的体裁多样D司马迁史德高尚4、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A文成公主入藏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

他的积极影响是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6、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8、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

”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A批判继承B取其精华,弃其糟粕C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D完全否定9、某回忆录记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

广东省佛山市历史中考试题及解答参考

广东省佛山市历史中考试题及解答参考

广东省佛山市历史中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哪个朝代开创了科举制度?A、秦朝B、汉朝C、唐朝D、隋朝2、在《史记》中,哪位史学家被尊称为“史圣”?A、司马迁B、班固C、范晔D、陈寿3、以下哪位古代中国皇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位时间超过十年的皇帝?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4、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唐朝的安史之乱B、宋朝的靖康之变C、明朝的土木堡之变D、鸦片战争的爆发5、题干:以下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标志?A. 长城修建B. 阅读法推行C. 郡县制实施D. 秦始皇称帝6、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特点?A. 国家政治清明B. 经济繁荣发展C. 文化教育发达D. 军队战斗力弱7、以下哪位人物被誉为“中华第一史家”?A. 司马迁B. 王充C. 王安石D. 司马光8、下列哪项是中国古代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A. 长城B. 都江堰C. 阿房宫D. 大运河9、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 10、以下哪位人物被称为“医圣”?A. 张仲景B. 孙思邈C. 李时珍D. 王唯一1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东方的拿破仑”?A. 孙中山B. 康有为C. 慈禧太后D.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明朝灭亡B. 鸦片战争C. 洋务运动D. 辛亥革命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史记》中,司马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展现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历史事件。

材料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夫秦之所以强,不在其地,而在其政;秦之所以弱,不在其民,而在其政。

”这句话反映了司马迁对秦朝政治的评价。

2020-2021佛山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试题(带答案)

2020-2021佛山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试题(带答案)

2020-2021佛山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A. B.C.D.2.历史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

图一所示的古迹反映的是图二中ABCD中哪一处的文明A.A B.B C.C D.D3.人类最早的文明一般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

下列人类古代文明中,发源于非洲地区的是()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4.在封建时代的欧洲,如果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等,有权处罚这些侵犯领主利益行为的机构是()A.国家法院B.庄园法庭C.元老院D.公民大会5.下边卡片归纳的知识对象是A.《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权利法案》6.参观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石柱(见图)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该石柱上部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A.王权神授B.民主共和C.主权在民D.天赋人权7.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A.古代印度文明B.古代巴比伦文明C.古代埃及文明D.古代希腊文明8.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据歌词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是《汉谟拉比法典》B.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法典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C.泥板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属于印度河流域9.“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的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10.以下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完整法典的国家位于A.①B.②C.③D.④11.“瞧,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说明: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始祖”黄帝的评价。

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B.涿鹿之战C.城濮之战D.阪泉之战2.商周时期,爵是身份的象征,用以排列贵族、士人地位的高下。

在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有利于改变爵位世袭,与庶民无缘的局面( )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确立县制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3.汉代诗人辛延年写道:“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此番风貌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汉朝( )A.民族关系融洽B.社会经济繁荣C.巩固大一统局面D.中外交流频繁4.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下列事件中,大力推动这一潮流到来的是( )A.“丝绸之路”的开辟B.曹操统一北方C.西晋的建立D.北魏孝文帝改革5.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6.宋代的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和太学,还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至宋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人数达到十五、六万人。

2020年佛山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卷带答案

2020年佛山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卷带答案

2020年佛山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我们要想了解唐朝时中亚、印度半岛及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山川风貌以及社会习俗,应该查阅的书籍是()A.《齐民要术》B.《史记》C.《西游记》D.《大唐西域记》2.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3.“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介绍中,不正确的是A.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B.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C.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D.政权分立,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灭亡唐朝的人物是A.黄巢B.朱温C.安禄山D.赵匡胤5.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了内奸,以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A.安史之乱B.八王之乱C.七国之乱D.玄武门事变6.“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原因是()A.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B.具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D.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7.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

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A.余杭 B.长安 C.涿郡 D.江都8.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9.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

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A.B.C.D.10.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对某个生产工具描述道:“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广东省佛山市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是
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3世纪早期C公元前2世纪晚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2、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一丝绸之路”这一名词。

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

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
A交通非常发达B各种文明相互交流C商品贸易极其繁荣D名胜古迹众多
3、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陈胜诸侯同列,批评汉武帝晚年迷信神仙、掠夺百姓财富等许多过失。

这反映
A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B《史记》的艺术性相当高
C《史记》的体裁多样D司马迁史德高尚
4、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
A文成公主入藏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
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

他的积极影响是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
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6、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8、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

”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批判继承B取其精华,弃其糟粕C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D完全否定9、某回忆录记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

重庆,成都、昆明、桂林,及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

”上述现象发生于
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B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0、右面表格是某时期我国粮食生产状况,
A自然灾害
B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挫
C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泛

D农业生产合作社效率低下
11、上海“亚信峰会”国宴上,考虑到贵宾来自不同国家,熬汤时特地选择了穆斯林清
真食材。

这反映对哪种文化国家的尊重?
A犹太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佛教
12、16-17世纪的西方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

材料中当时西方人看来,哥伦布的发现①使人类历史进入了欧洲时代②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③追逐黄金、发财致富④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A①②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④
13、近期,乌克兰局势发生变故,克里米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代历史事件中,与克里米亚命运紧密相关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B十月革命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D
二月革命
14、右图是罗斯福新政时给守法企业悬挂的蓝鹰标志,有下列哪种
情况的企业不能悬挂蓝鹰标志
A扩大企业规模B规定价格水平
C保证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D遵守市场分配
15爱德华·斯诺登做了一件让让全球震惊的事情:把“山姆大叔”
的监控项目和手段曝光。

从媒体角度看,突出反映了
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网络、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独行的制约
二、非选择题
16、5月,派在欧盟议员的选举中,独立党获得英属最多的席位。

有评论称:这是17世纪英国爆发“重大革命”以来,新兴党派首次在重要的议会选举中战胜工党和保守党。

——据央视新闻述评整理请回答:
⑴17世纪英国爆发的“重大革命”指哪一次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17世纪英国的“重大革命”有何重大成果?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1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洋人”、“洋”、“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


——黄河清《“洋”族词的兴衰》
材料二:革除“老爷”、“大人”等前清官场的称呼……。

男人剪了辫子,女人裹脚大大减少……。

——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整理材料三:2005年的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并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

⑵材料一、二的变化与材料三的变化有何相同之处?
⑶材料三的变化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生的?综合三则材料折射了中国社会近代以来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
16题
⑴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成果:制定《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影响: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17题
⑴表现:洋词的出现;官员称呼的改变;社会习俗的变化;原因:列强侵略的加剧;西方文化的渗透;辛亥革命的影响;崇洋风气日盛;
⑵都是受外来因素影响引起变化;
⑶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美国经济结构调整。

趋势: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