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毅传赏析
《柳毅传》课文解读(共29页)

《柳毅传》课文(kèwén)解读仪凤(唐高宗年号676—679)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应州郡介绍到京城里参加考试)下第(好像说“落榜”,就是没有考取),将还湘滨。
念村夫有客于泾阳者(有在泾阳作客的人。
“客”作动词用。
“泾阳”,唐县名,在今陕西泾阳),遂往告别。
[唐代仪凤年间,有一个叫柳毅的书生赴京赶考落选,要回湘滨,想到泾阳还住着自己的同乡,就前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快)逸(奔)道左(路旁)。
又六七里,乃止。
[走了六七里行程,忽然间鸟起马惊,马就飞快地跑到旁边的岔路上去了。
又跑出六七里才停下。
故事一开始,“鸟起马惊,疾逸道左”,现象奇异,似有征兆。
]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
[这时他看到一个女人正在道旁牧羊。
]毅怪视之,乃殊色(绝色、特别漂亮)也。
[柳毅感觉奇异,仔细一看,那女子竟是殊绝之色。
]但是蛾脸不舒(眉目间不开朗,好像说“面带愁容”),巾袖无光(指衣着的衣服颜色很黯淡,也就是破旧而不华丽),倾听翔立(站在那边着迷地听着),如有所伺(等候)。
[但是她的俏脸愁苦不舒,她的巾袖污秽无光。
她凝思而立(érlì),忧如在等盼什么。
“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倾听翔立,如有所伺”,神情描述,表现出一副忍耐着深重悲伤,兀自着迷,孤独无助的形象。
]毅诘之曰:“子何必而自辱如是?”[柳毅问她道:“你为何这样伤心呢?”]妇始楚(悲痛的样子)而谢,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见(被)辱问于长辈。
但是恨贯肌骨,亦何能(怎能)愧避,幸一闻焉。
[女子一开始悲伤地拒绝,此后才呜咽着回答说:“我很不幸,今蒙垂问,使你受辱,但是怨恨至极,也就不可以惭愧退避了,请听听我的不幸遭受吧。
]妾,洞庭龙君小女也。
[我是洞庭龙君的小女儿。
]父亲母亲配嫁泾川次子。
[由父亲母亲作主嫁给泾川龙王的第二个儿子。
]而夫婿乐逸(喜爱游玩),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一天比一天地厌恶、薄待我)。
[但是我的丈夫玩乐无度,被婢女奴仆迷惑,对我一天比一天差。
《柳毅传》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柳毅传》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柳毅传》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柳毅传》原文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
毅怪视之,乃殊色也。
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
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
妾,洞庭龙君小女也。
父母配嫁泾川次子,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迨诉频切,又得罪舅姑。
舅姑毁黜以至此。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又曰:“洞庭于兹,相远不知其几多也?长天茫茫,信耗莫通。
心目断尽,无所知哀。
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
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毅曰:“吾义夫也。
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
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惟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
子有何术可导我邪?”女悲泣且谢,曰:“负载珍重,不复言矣。
脱获回耗,虽死必谢。
君不许,何敢言。
既许而问,则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也。
”毅请闻之。
女曰:“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社橘’。
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
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
因而随之,无有碍矣。
幸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毅曰:“敬闻命矣。
”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
柳毅传翻译、解析

柳毅传唐代:李朝威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
毅怪视之,乃殊色也。
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
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
妾,洞庭龙君小女也。
父母配嫁泾川次子,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迨诉频切,又得罪舅姑。
舅姑毁黜以至此。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又曰:“洞庭于兹,相远不知其几多也?长天茫茫,信耗莫通。
心目断尽,无所知哀。
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
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毅曰:“吾义夫也。
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
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惟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
子有何术可导我邪?”女悲泣且谢,曰:“负载珍重,不复言矣。
脱获回耗,虽死必谢。
君不许,何敢言。
既许而问,则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也。
”毅请闻之。
女曰:“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社橘’。
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
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
因而随之,无有碍矣。
幸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毅曰:“敬闻命矣。
”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毅深为之戚,乃致书囊中,因复谓曰:“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岂宰杀乎?”女曰:“非羊也,雨工也。
”“何为雨工?”曰:“雷霆之类也。
”毅顾视之,则皆矫顾怒步,饮龁甚异,而大小毛角,则无别羊焉。
毅又曰:“吾为使者,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
”女曰:“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
”语竟,引别东去。
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
其夕,至邑而别其友,月余到乡,还家,乃访友于洞庭。
洞庭之阴,果有社橘。
遂易带向树,三击而止。
俄有武夫出于波问,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
《柳毅传》课文解读

《柳毅传》课文解读一、引言《柳毅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篇佳作,被广泛地引用和传播。
这篇文章通过柳毅的故事,展现了智慧、坚韧和勇敢的品质,并强调了努力和不懈追求自己的梦想的重要性。
本篇文档将对《柳毅传》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二、故事梗概柳毅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年轻人,他住在一个山村里。
有一天,他听说一个珍贵的药草只在月圆之夜的山洞中生长,并能治愈绝大多数的疾病。
柳毅渴望得到这种草药来帮助村里的人们。
为了找到这种草药,柳毅不怕艰辛,决定在下一个月圆之夜前往山洞。
在山洞里,柳毅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始终坚持,并最终找到了这种神奇的草药。
他将草药带回村庄,村里的人们都得到了治愈。
三、主题和意义1. 智慧和勇敢《柳毅传》通过柳毅的故事强调了智慧和勇敢的重要性。
柳毅在寻找草药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凭借他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克服了这些障碍。
这提醒我们,只有勇敢面对困难并运用我们的智慧,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2. 努力和追求梦想柳毅为了帮助村里的人们而努力寻找草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柳毅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3. 求知欲的重要性柳毅对传言中的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心亲自前往寻找。
这个故事强调了求知欲的重要性。
只有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追求知识,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
四、给读者的启示《柳毅传》通过柳毅的故事,给予我们很多启示。
无论我们面临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富有智慧和勇气,勇于追求梦想并不懈努力,我们就能够战胜困难并取得成功。
此外,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保持对知识的追求,并持续学习和成长。
五、结论《柳毅传》是一篇具有深刻寓意的作品。
通过柳毅的故事,我们学到了智慧、勇敢、努力和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同时,这个故事还激发了我们的求知欲。
希望通过这篇解读,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柳毅传赏析

柳毅传赏析1. 引言《柳毅传》是中国古代小说《世说新语》中的一则佳话,以其简洁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内容广为传颂。
本文将对《柳毅传》进行赏析,并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
2. 内容梗概《柳毅传》讲述了一个名叫柳毅的年轻人的故事。
柳毅来自贫寒之家,因家贫无法成亲,只得离家外出。
他来到一个富庶之地,住进一家富户的客栈,准备打工谋生。
不久后,他听说有一位富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招待全城的贵族和权贵。
柳毅心生一计,决定去参加宴会以期结识更多的人。
柳毅在宴会上表现得十分谦和和有礼貌,深受赞赏和喜爱。
然而,在看到自己品行卓越的时候,他却不自满,反而更加谦虚。
最后,柳毅得到了宴会主人的赏识,成为了他多年来一直期盼的好友。
柳毅成为一个富人的好友之后,开始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娶了美丽贤淑的妻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3. 理解与解读3.1 价值观:谦虚为本故事中的主人公柳毅以其谦逊、礼貌和真诚打动了宴会主人,最终成为了他的好友。
这一点告诉我们,在人与人互动的过程中,谦虚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柳毅不以自己的贫困背景为耻,也不以自己的才华为傲,而是以真诚和谦虚的态度对待他人。
这给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即无论贫富,只要我们待人真诚、谦虚,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3.2 人生智慧:勇于追求幸福故事中的柳毅并不满足于贫困和被动的命运,他勇敢地外出谋生,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他在陌生的城市里找到了工作,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换取了更好的生活。
这告诉我们,人生是需要我们努力争取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同时,故事还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勇敢地追求幸福,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4. 作者的写作技巧4.1 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柳毅传》中,作者通过对柳毅和宴会主人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
柳毅虽然贫困却不自卑,宴会主人虽然富有却不骄纵,这种对比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增添了悬念和情趣。
4.2 精炼的语言作者在《柳毅传》中运用了精炼的语言,以简明扼要的方式讲述故事。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柳毅传》原文及人物形象赏析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柳毅传》原文及人物形象赏析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柳毅传》原文及人物形象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柳毅传》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柳毅传》原文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
毅怪视之,乃殊色也。
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
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
妾,洞庭龙君小女也。
父母配嫁泾川次子,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迨诉频切,又得罪舅姑。
舅姑毁黜以至此。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又曰:“洞庭于兹,相远不知其几多也?长天茫茫,信耗莫通。
心目断尽,无所知哀。
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
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毅曰:“吾义夫也。
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
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惟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
子有何术可导我邪?”女悲泣且谢,曰:“负载珍重,不复言矣。
脱获回耗,虽死必谢。
君不许,何敢言。
既许而问,则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也。
”毅请闻之。
女曰:“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社橘’。
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
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
因而随之,无有碍矣。
幸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毅曰:“敬闻命矣。
”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毅深为之戚,乃致书囊中,因复谓曰:“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岂宰杀乎?”女曰:“非羊也,雨工也。
《柳毅传》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柳毅传》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赏析篇一该篇是唐代爱情小说中的上乘之作。
虽然故事还没有脱离六朝小说鬼神志怪的传统,神怪离奇,但充满了人间社会的清新气息,两人的情操和爱情即使在今天也不无教益,所以民间妇孺皆知。
既富于浪漫气氛,同时表现出的现实意义又极为深刻。
它所概括出的问题,如家庭矛盾,妇女和封建社会的矛盾,以及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其他具体矛盾,处处都和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分不开,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一篇作品。
表现手法1、对比、反衬等表现手法。
如,把洞庭君、钱塘君、龙女和柳毅对比,将柳毅自身前后不同时期的行为作对比。
以柳毅的落魄心境,反衬出他的正直高义;以其谦逊懦弱,衬托出他的大义凛然;以钱塘君的粗暴鲁莽,反衬出柳毅的沉稳谦恭。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例如柳毅看到钱塘君冲出宫去救人的那一段,通过柳毅的失色表现当时惊心动魄的情景。
3、肖像神态的描写与场景的铺叙来加深读者的印象。
如柳毅初遇龙女的一段情节。
4、人物对话非常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
如洞庭君问战罢归来的钱塘君一段话,两人的性格表现得都很鲜明。
柳毅传篇二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
毅怪视之,乃殊色也。
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
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
妾,洞庭龙君小女也。
父母配嫁泾川次子,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迨诉频切,又得罪舅姑。
舅姑毁黜以至此。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又曰:“洞庭于兹,相远不知其几多也?长天茫茫,信耗莫通。
心目断尽,无所知哀。
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
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毅曰:“吾义夫也。
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
研究论文:唐传奇《柳毅传》艺术特色简析

115079 艺术理论论文唐传奇《柳毅传》艺术特色简析唐代的小说――唐传奇,它汲取了古代神话、史传文学和六朝志怪小说的营养,把处于雏形状态的小说,发展到成熟的新阶段,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朝威的《柳毅传》,则是唐传奇中的杰出代表。
它写的是人神恋爱的故事,将神怪、爱情、侠义三者交织在一起。
故事完整,结构严谨,人物形象鲜明,想象奇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情节曲折有致,语言简洁流畅、生动传神。
一、故事完整,结构严谨《柳毅传》故事完整,结构严谨,作家对材料的剪裁也很得体。
这一特色,深受史传文学的影响。
史传文学中的人物传记,往往非常注重结构上的严谨完整。
比如《史记》中的人物传记,有关这个人的姓氏、家世、性格、主要事迹以及功过是非,都有完备的叙述,最后作者还要对这个人物进行简要评论。
它对人物生平事迹的记叙,又不像记流水账那样每件事都记录,而是经过严格的选择,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进行叙述。
唐传奇也是这样,它的故事首尾完整,但又不是刻板地按照时间顺序去记叙人物的一生,而是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最能体现作者创作意图的中心情节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柳毅传》叙述层次分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交代得非常清楚,它是紧紧围绕柳毅和龙女之间的爱情展开叙述的。
小说先写柳毅科举考试落第,准备去和同乡告别,在路旁遇上龙女。
龙女向柳毅哭诉:自己嫁了纨绔子弟,受到公婆虐待,请求柳毅给自己的父母报信。
接着柳毅照龙女说的方法进入龙宫,面见洞庭君并将龙女的书信交给他,龙女得以回到龙宫,随后钱塘君酒后逼迫柳毅与龙女成婚,遭到柳毅拒绝。
后来柳毅回乡,娶了卢氏,最后才知道卢氏就是龙女,二人互叙衷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最后作者出来交代写这篇小说的缘起。
《柳毅传》的结构层次分明,故事脉络清晰,它以时间为序,采用多种叙事方式,使故事引人入胜。
如龙女的不幸遭遇是通过龙女之口讲述的。
到后来,柳毅娶了两次亲,结局都很不幸,最后娶了卢氏,发现她很像龙女,试探地向卢氏提起往事,而卢氏却说:“人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事理呢?”直到他们的孩子出生,卢氏才承认自己就是龙女,并叙述了柳毅离开龙宫之后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毅传赏析
《柳毅传》描写的人神恋爱婚姻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寄托着作者对于自由爱情的理想。
小说中有不少描写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例如龙女的不幸悲剧是因为“父母配嫁”和丈夫的虐待这就暴露出封建礼教统治下父母包办婚姻和夫权的罪恶有着强烈的社会意义。
《柳毅传》的情节曲折多变。
落第书生柳毅在去泾阳路上“鸟起马惊疾逸道左”“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启开了这一奇异的浪漫主义小说情节的端绪。
牧羊妇人的以“殊色”去放牧的行为引起柳毅的“怪视”。
“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的神情不由得使柳毅“诘之”。
龙女备述身世遭遇“悉以心诚之话倚托”请柳毅传书龙宫救其出水火之中并告知进入龙宫的办法。
二人相别时柳毅的“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的话龙女的深情回答“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
”为以后的人神爱情婚姻埋下了伏线。
柳毅恪守向龙女许下的诺言按照龙女提供的办法顺利进入龙宫。
其间钱塘君的震怒飞往泾阳吃掉泾川次子救回龙女和泾川王次子的矛盾到此已告结束。
龙宫大开筵席广赠珍宝小说在热烈的氛围中铺张推展情节似可收尾但钱塘君席间使酒作色说“愚有衷曲欲一陈于公。
如可则俱在云霄如不可则皆夷粪壤。
”要将龙女改嫁柳毅。
其用心诚是美意但说法委实欠当带有逼婚的意味。
于是遭到柳毅的厉言拒绝情节在转折中涌起波澜。
尽管如此柳毅“其始虽不诺钱塘之请然当此席殊有叹恨之色”。
使得“辞别”之时“满宫凄然”荡起这一情节的余波涟漪。
看来事情业已作罢与龙宫的瓜葛已经相脱。
柳毅回家后娶张氏张氏亡复娶韩氏韩氏又亡遂娶范阳卢氏女和原先的龙宫传书的情节了不相属一直到“居月余毅因晚入户视其妻深觉类于龙女”那条隐伏着的线索似乎扑朔迷离地显露出来。
但柳毅“因与话昔事。
妻谓毅曰�6�7人世岂有如是之理乎�6�8”妻子的断然否决把看似联缀的线索又给掐断了。
人们再也不在过去的龙女和现在的卢女之间产生联想。
但是“经岁余有一子。
毅益重之。
既产逾月乃饰换服召亲戚相会之间笑谓毅曰�6�7君不忆余之于昔也�6�8”本来断绝的线索陡然联结起来。
忽断忽联时转时折曲波逆浪的情节在翻腾中延伸、展开其中又穿插了龙父的逼嫁、龙女的拒婚使情节的内容更加丰富。
《柳毅传》的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是成功地刻画了柳毅、龙女、钱塘君、洞庭君等人物形象。
柳毅被赋予了见义勇为的侠义性格。
他见到寒苦的龙女立刻从她“殊色”和牧羊的不相称中产生疑团。
尽管素昧平生而自己仕途蹭蹬但还是关切地询问“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同情之意溢在言表。
当他听到龙女的陈述后立刻说“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
是何可否之谓乎”感同身受“气血俱动”形象地描述了他路见不平挺身而出的刚气热肠“恨无毛羽不能奋飞”的急切心情又是何等真切。
他承诺不顾路途遥远传书水府表达了对“风鬟雨鬓所不忍视”的情感态度。
龙女回宫宫中盛宴洞庭君举觞致酒他的态度表现为“退辞谢俯仰唯唯”“而受爵”。
接受馈赠时“笑语四顾愧揖不暇”一副谦恭之姿并不像有些人以助援为得利之筹码。
席间他的歌唱“山家寂寞兮难久留。
欲将辞去兮悲绸缪”。
表达了他不留恋温柔富贵之乡的情感。
他曾经被钱塘君的腾飞云海所震慑“恐蹶仆地”但面对钱塘君仗酒使气的盛气凌人却刚正不阿毫不为其所动并且堂堂正正地表达自己的“素望”义正词严地指责钱塘君“以威加人”。
虽然自己“不足以藏王一甲之间”但敢于“以不伏之心胜王不道之气”表现出凛然正气。
见义勇为和谦逊有加、刚直不屈等性格侧面就这样有机地统一在柳毅的身上。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龙女变化着的情态。
受虐放牧“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描写得十分传神胸中似有无限酸痛却无由倾吐救回龙宫时“自然蛾眉明满身……然若喜若悲零泪如丝”刻画得楚楚动人。
她在明丽之中透温柔之态。
她托书柳毅时既有“恨贯肌骨”不得不然的勇敢又有“何能愧避”少妇在陌生男子面前的羞涩。
她由感激柳毅而萌生爱情的柔芽此后她心誓不改。
虽天各一方杳无音息但无日不在思念之中。
她拒绝父命显得比过去勇敢非柳毅而不嫁。
她变为人间女得以和柳毅结合为使幸福生活能保长久她的用心不可谓不细密周全。
婚后无子前绝口不提往昔托书之事一直到生子后才公开身份。
一段描写十分动人。
“饰换服”的着意装束“相会之间笑谓毅曰”的“笑”情态毕露。
她先是细声蜜语地勾起柳毅对往事的回忆继而袒露自己的衷曲拒嫁“濯锦小儿”的坚贞。
在她说到自己的理想实现了“今日获奉君子咸善终生死无恨矣”。
情绪又一变“呜咽泣涕交下”。
她说出之所以在今天才公开身份的原因乃担心自己是异类。
她又深沉地知道“妇人匪薄不足以确厚永心”然而现在生了儿子爱情有了难以斩断的脐带联系就坦率地说出真相。
但说出真相后又不觉担忧交织而成喜惧心理。
然而她聪明地抓住柳毅当年的许诺不放“君乃诚将不可邪抑忿然邪君其话之”在追问回答的急切中又分明有几分娇嗔。
作者对这一切都刻画得深入细微形神尽露。
钱塘君的形象刻画得声色兼备。
他的性格糅合了钱塘江潮的自然性格。
在他未出场时作者以洞庭君告诫不让钱塘君知道给人以先入为主的印象。
正式出场既有柳毅闻声势“恐蹶扑地”所形成的侧面烘染更有声势夺人的正面描绘语未毕而大声忽发天坼地裂宫殿摆簸云烟沸涌。
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金锁锁牢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乃擘青天而飞去。
“语未毕”显得来势突兀。
“大声忽发”突出先声夺人极具威势。
经过浓重的渲染才写出赤龙形象形象的描述又离不开声势的铺排突出了他的威猛、粗豪具有冲破一切桎梏的爆发力和嫉恶如仇的刚烈性格。
救出龙女回到宫中君曰“所杀几何”曰“六十万。
”“伤稼乎”曰“八百里。
”“无情郎安在”曰“食之矣。
”这里的对话没有任何陪衬拖带钱塘君的答话简截坦率显示出性格的豪直而不免卤莽威力和爆发力中又含有某种破坏力。
他虽然有暴戾之嫌但爱憎十分鲜明由衷地感佩柳毅的侠骨热肠。
他不适当地采取逼婚就范的方式但在柳毅的严词斥责面前反而心悦诚服地“逡巡致谢”诚恳地接受。
胸无芥蒂、城府“其夕复欢宴其乐如旧”他的性格又很有几分天真气。
他的性格可以在现实生活的人们身上寻找到影子。
至于洞庭君更多地被赋予了仁慈的性格特征。
他自责包办了女儿婚姻“以袖掩面而泣”显得儿女情长。
他第二次虽又重蹈覆辙要女儿另嫁但女儿拒婚他不再强勉最终还支持了女儿的自由选择。
从上引的和钱塘君的对话中也可看出他的慈爱之心反对杀伤无辜并警戒钱塘君“勿复如是”。
《柳毅传》以丰富的想像力刻画的艺术形象都有独立的生命异类形象已掺和了人的性格饱满而生动充分体现了唐传奇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