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拍摄技法与技巧

合集下载

微电影创作教程课件第四章

微电影创作教程课件第四章
1 肩扛摄像机拍摄技法
目 录
2 三脚架拍摄技法
3 不同技法画面的表现功能
1 of 41
01 肩扛摄像机拍摄技法
2 of 41
1 肩扛摄像机持机姿势
(一)立姿拍摄
立姿拍摄的要领是:右手穿过把手保护带,拇 指虚按住录制按钮,食指虚按变焦钮的W位置,负 责由长焦变化为广角的操作(拉摄),中指虚按变 焦钮的T位置,负责由广角变化为长焦的操作(推 摄)无名指负责对自动光圈/手动光圈的变换操作, 小指和拇指合力夹住变焦马达外壳,使摄像机保持 稳定。左手负责调节光圈和焦距,调节焦距时,应 掌心向下,虎口虚贴聚集环,以使聚集操作快慢变 化自如。此外,两脚与肩同宽,两肘自然放松,不 弯腰曲背、挺胸凸肚。
36 of 41
5 移镜头画面的表现功能
(三)移动镜头的总体拍摄要求
➢ 无论采用哪种移动镜头的拍摄形式,都应力求画面平 稳
➢ 在运动过程中应利用摄影机变焦距镜头中视角最广的 那一段镜头
➢ 移动摄影使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物距处在变化之 中,拍摄时应注意随时调整焦点,使被摄主体始终在 景深范围之内
37 of 41
34 of 41
5 移镜头画面的表现功能
(一)移动镜头的特征 1.摄影机的运动使得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 之中 2.摄像机的运动,直接调动了观众对运动画 面的视觉感受 3.移动镜头表现的画面空间是完整而连贯的
35 of 41
5 移镜头画面的表现功能
(二)移动镜头的作用
1.移动镜头通过摄像机的移动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 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 2.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 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 3.移动摄像可以表现某种主观倾向,通过有强烈主观色 彩的镜头,表现出更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浅析校园微电影拍摄制作技巧

浅析校园微电影拍摄制作技巧

浅析校园微电影拍摄制作技巧微电影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艺术形式,近年来在校园里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爱。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校园微电影创作是一项很好的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微电影拍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技巧。

1. 剧本独具匠心一个成功的微电影,首先要有一个剧本,而这个剧本要独具匠心。

好的剧本需要在情节、人物、语言和思想上都有着极高的创意和内涵,能够把观众吸引到故事里来。

在制作校园微电影时,可以尝试运用多种元素,比如情感、幽默、哲思等,把故事打造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让人深入思考一些社会问题。

2. 摄影技术要求高微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因此摄影技术成为影片质量的关键。

摄影技术包括镜头运动、拍摄角度、光影运用等方面。

对于刚刚接触微电影拍摄的学生而言,可以先学习简单的基本拍摄技巧,例如清晰的画面、流畅的镜头运动和合适的角度。

同时,拍摄时要注意光线的使用,尽可能选择自然光线,或者通过人工设备来补充灯光,确保画面的明暗适宜,符合情境需求。

3. 合理运用音乐音乐元素在电影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样也在校园微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微电影中,音乐需要与画面中要表达的内容相衬,营造出一种协调和谐的氛围,为影片加入情感和气氛。

在选择音乐时,需要考虑到作品的整体风格和要表达的情感以及电影节奏,选择合适的配乐,以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

4. 角色表演生动演员的表演技巧也是制作微电影中的关键要素。

在表演中,演员需要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情感状态和行为举止,全神贯注地呈现人物形象。

有时,演员还要在紧张、疲劳、饥渴或饥饿的情况下表演,尽可能的展示角色的真实情感和感觉。

因此在校园微电影制作中,需要着重培养演员的表演技巧和情感感染力,通过排练和表演训练,提高表演的自然度和真实度。

综上所述,制作校园微电影需要注意以上一些技巧,把剧本、摄影、音乐和演员表演等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部既有故事情节、情感共鸣的优秀微电影作品,具有创新性和观赏性,成为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之一。

浅析校园微电影拍摄制作技巧

浅析校园微电影拍摄制作技巧

浅析校园微电影拍摄制作技巧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的发展,微电影逐渐成为了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热门话题。

而要想拍摄出一部优秀的校园微电影,除了要有故事情节和演员表演等基础条件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拍摄制作技巧。

本文从拍摄前准备、摄影和音频制作三个方面来探讨校园微电影的拍摄制作技巧。

一、拍摄前准备1. 剧本创作:创作合理的剧本是拍摄一部优秀微电影的前提。

编剧应该把握好故事节奏和实现方式,确保有效的情节展现。

2. 拍摄设备:根据低成本的原则,校园微电影的摄制所需设备可包括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稳定器等简单设备。

此外还要设备充电、备用电池以及足够容量的储存卡。

3. 拍摄地点:选择合适的地点以切实反映故事背景和情感氛围。

要从多方面考虑地点问题,例如人流量、临时拍摄许可、天气等因素。

4. 招募演员:演员的表演扮演关系到微电影的唯美度,所以选择演员很关键。

招募的演员至少需要有基础的表演技巧以及与故事角色匹配的形象特征。

5. 策划拍摄计划:根据剧本、拍摄设备以及拍摄地点等因素制定具体的拍摄计划。

包括拍摄日程安排、摄影师摆放位置以及时间轴规划等。

二、摄影技巧1. 合理构图:构图是影响画面美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构图上,应该注重线条、角度以及画面的平衡感和比例关系等。

要尽可能削弱杂物对画面的影响,使镜头所拍摄的人物或物品突显出来。

2. 合适的光源:光影处理与摄影技巧相辅相成,适合的光源能增强画面的效果。

根据场景环境以及拍摄需要,在不同光源下进行拍摄,让画面具有更多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3. 合理运动:运动是指摄像机镜头的移动。

通过镜头运动,可以更好地调整构图和画面效果,让画面产生夸张以及分离感等。

拍摄运动要稳定,垂直、水平、斜线运动不要过快或过慢,避免出现画面抖动现象。

三、音频制作1. 合适的音乐:音乐对校园微电影的情感以及场景的交付效果至关重要。

在配乐上,应根据微电影情节中的不同情感要素,如悲伤、欢乐、挫折等情感氛围来区分选择音乐。

4.1第四章微电影画面拍摄技法

4.1第四章微电影画面拍摄技法
62 of 25
(3)画面成分-前景
63 of 25
(3)画面成分-背景和空白
背景在主体后面,从内容表达上看, 它可以用来提示主体的身份,所处的环境、 位置和现场气氛,同时帮助主体揭示画面 的内容和主题;从画面结构上看,背景可 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透视感。
空白也是一种背景,但是它相对比较 单调,甚至只是一种亮度或一种颜色,主 要用来衬托、突出主体,或渲染某种情调。 看图:

1 画面与构图

2 光线与照明
1 of 25
1 画面与构图
2 of 25
(1) 画 面 造 型
画 (2) 画 面 构 图 面 构 (3) 画 面 成 分 图 (4) 画 面 运 动
(5) 轴 线 和 机 位
3 of 25
401
4 of 25
同学们好,我是浩子老师。今天我 们开始学习第四章微电影画面拍摄技法。 这章我们分两节来讲:
画面景别包含:远景、全景、中景、 近景和特写五大基本景别。
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又把景别分成: 人物、景物、场面三类。
7 of 25
(1) 画面造型-景别
人物的景别一般以站立姿势来划分,屏幕 上这张图展示了各个景别的划分部位,大家 膝盖以上为人物中景, 脚底以上是人物全景。 当然,这只是一种大致的划分方法,并不是绝 对的,在实际拍摄中可以有所变化。
8 of 25
(1) 画面造型-景别
人 物 景 别 划 分 示 意 图
9 of 25
(1) 画面造型-景别
另外,人物并不是孤立存在于画面之中,而是 与景物融为一体,因此要和景物一起构图,这 就有了人物的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和全景。 如果把画面从垂直方向分成四等分,那么: 人物占一个等分的话就是大远景, 人物占两个等分的话就是远景, 人物占三个等分的话就是大全景, 人物占四个等分的话就是全景, 下面我们来看屏幕上的图片:

微电影的片尾拍摄技巧

微电影的片尾拍摄技巧

微电影的片尾拍摄技巧
拍摄片尾时,需要注意以下技巧:
1.创造性结尾:选择一个有一定含义和触动的结尾,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和思考。

可以使用隐喻、象征或意象等手法,使结尾更加有深度。

2.镜头运动:使用特定的镜头运动来增加戏剧效果,如镜头快速移动、旋转或变焦等。

这样可以突出片尾的紧张氛围或戏剧性。

3.特殊效果:可以使用特殊的视觉效果来增强片尾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使用高速摄影来展现时间加速或减慢,或者使用特殊滤镜和色彩调整来强调某种情绪。

4.音效设计:通过精心设计的音效来增加片尾的观感。

可以使用音乐、环境音效或声音剪辑来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以增强片尾的情感表达。

5.画面构图:根据片尾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画面构图。

可以使用对比明暗、对称或不对称布局、大规模广角或特写等手法,使画面更具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

6.文字设计:如果需要在片尾加上文字,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和位置。

文字的呈现方式应与整部电影或剧情风格相符,以达到统一和协调的效果。

7.剪辑:剪辑片尾时要注意掌握好节奏和节制。

可以使用快速剪辑来增加紧张感,
或使用缓慢的剪辑来增强情感表达。

同时要注意过渡的流畅性和有节奏感。

8.字幕设计:如果需要加上字幕,要考虑字幕的字体、颜色和位置。

字幕的内容要简洁明了,不要过于冗长,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总之,片尾拍摄需要考虑整体效果的统一和协调,同时注重细节的处理和调整,以营造出具有影响力的片尾场景。

微电影拍摄的技巧

微电影拍摄的技巧
(2)拍摄人物的近距离特写画面时,拍摄角度的不同,可以替这些人物的神情带来重大的变化。如果用低方位向上拍摄,可以提高此人威武、高大的形象。会使主角的地位更好地突现出来。如果把摄像机架得够低,镜头更为朝上,会使此人更具威慑力,甚至主角人物说的话也会增加分量。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有压迫感,特别是近距离镜头,表现地尤为强烈,人物再稍微低头,甚至有些威胁感。)大多数画面应该在摄像机保持水平方向时拍摄,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画面效果显得比较平和稳定。如果被拍摄的主角的高度根摄像者的身高相当,那么摄像者的身体站直,把摄录像机放在胸部到头部之间的高度拍摄,是最正确的做法,也是握着录像机最舒适的位置。
(2)如果拍摄高于或低于这个高度的人或物,那么,摄像者就应该根据人或物的高度随时调整摄像机高度和身体姿势。譬如拍摄坐在沙发上的主角或在地板上玩耍的小孩时,就应该采用跪姿甚至趴在地上拍摄,使摄像机与被摄者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在采用由下往上拍摄时要注意,这种角度所拍出来的效果通常并不理想,因为面部表情会太过于夸张,时常会出现明显的变形,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这种视角可能会扭曲丑化主体。这种效果切记不要滥用,偶尔的运用,可以渲染气氛,增强影片的视觉效果;如果运用过多过滥,效果会适得其反。但有时拍摄者就是利用这种变形夸张手法,从而达到不凡的视觉效果。
2、由下往上拍摄.
(1)不同的角度拍摄的画面传达的信息不同。同一种事物,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仰望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别高大,不管这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近代史微电影拍摄心得体会

近代史微电影拍摄心得体会

近代史微电影拍摄心得体会
1.微电影制作方法的新点子新手法清单忘记新点子是轻而易举的,把你疯狂的鬼点子新点子记下来。

这样当你在拍摄时你只需要看看清单就可以。

2.摄像机角度当你要运用新的表现手法时,结合摄相机的角度是很重要的(如特写,广角,移动等)。

想想你怎样用2-3个镜头完成这个想法,并把这几个镜头串连成一个流畅的整体。

确保当你移动镜头时保持目标物在屏幕上的足够大小,不要害怕太近,很多时候目标物都太远太小。

当你拍摄移动镜头时,从上下前后左右多个角度混合拍摄。

把你的思想融进你的镜头中。

当你拍摄时思考你想要传达什么,要抓住你的'想法,什么样的镜头才是最好的。

不要害怕反复尝试同一个镜头。

要知道多样性是生活的调味品。

这个方法技巧很重要。

3.录像长度拖沓的录相从来都不好。

确保你的录相长度与你片子中的新东西相配。

如果你没有许多新的想法1分钟长镜头的比拖沓的4分钟强。

4.拍摄场地找到一个好的拍摄场地可能很难,尤其当你很年轻又没有车时。

当你发现新的好地点,把它们记下来,并确保能去那里拍摄。

5.拍摄用轨道车当你拍摄时确保你所乘坐的轨道车舒适并且适
合场地。

仅仅有一个好的带硬轮子的轨道车是不够的,你得确保它滚动时平滑,这样拍出来的镜头才能保持一致。

如何用手机进行微电影拍摄

如何用手机进行微电影拍摄

如何用手机进行微电影拍摄?
微电影时长一般介于几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属于碎片式的电影。

微电影虽然时长短但也有完整的故事,观众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到一个小时之内,看到情节的起承转合。

拍摄方法
(1)仰拍:我们一般将抬头拍摄的统称为仰拍。

仰拍能使拍摄主体显得高大伟岸。

仰拍还有利于增加画面的透视感,仰拍角度不同,可以营造不同的视觉效果。

(2)平视拍摄:平视拍摄是指手机镜头与拍摄主体处于同一视频线上的拍摄方式。

这样拍摄主体不会因拍摄角度发生变形,拍摄主体的真实性可得到保证。

用道具拍摄
拍摄微电影时,只有人物之间的碰撞是远远不够的。

微电影的拍摄自然要用到电影拍摄的技巧,比如利用道具推动故事的发展。

道具可以是身边随手可得的,也可以是精心准备的事物。

后期处理
(1)将多段视频合成。

使用手机拍摄微电影时,如果拍摄技巧不是很好,很难直接用一个长镜头就将整部微电影拍摄下来,一般都会分段拍摄,再将这些小片段合成一整段视频,从而完成一部完整的微电
影。

(2)在视频中添加字幕。

添加字幕是为了向观众交代男女主角之间的对话以及与故事发展有关的详情。

(3)为视频添加旁白。

是对视频中人物事件的说明。

旁白能够让观众更清楚整个故事的发展脉落。

(4)在视频中使用GIF动画,能使视频画面动感更强,还能增加画面的趣味性。

(5)在视频中应用涂鸦水印,能大大增强视频的个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影拍摄技法与技巧
随着微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东西被冠以“微”字头,连电影也不例外。

微,就是小,微电影,其实就是有情节的小短片。

拍部记录自己生活的微电影吧,一点都不难!现在许多家用DV里都内置了丰富的艺术效果或自动编辑功能,你所要做的,只是根据摄像机引导,拍一些有主题的片段而已。

对于初学者来说,拍摄视频是一个看似简单(只需要按下录像键)但实际很难(拍出的片子冗长而无趣)的技术。

许多人在进行摄像时总是抓不住拍摄的重点,从而让大好时机白白溜走,如果掌握了以下几点,就会轻松地抓住经典的时刻,让拍出的影片很精彩了。

拍摄微电影5点注意及技巧:
第一招:拍摄前观察环境
摄像前要先注意周边的状况,这样在拍摄时就可以考虑哪些场面用多长焦段的镜头。

另外,拍摄时可千万不要大意,时刻不可忘记周边或是身后的状况,特别对背后的沟渠、马路等要引起重视,不要脚踩空或来往车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很多经验丰富的拍摄老手,都常常会因为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被拍摄的景物及人物上,而没有留意到其他的危险状况,在移动位置的过程中发生了摔跤、碰撞甚至跌落深处的意外。

第二招:场面宏大摇镜头
摇镜头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当拍摄的场景过于宏大,如果用广角镜头不能把整个画面完全拍摄下来,那么就应该使用“摇摄”的拍摄方式。

摇摄是指当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或拍摄者自身的人体,变动摄像机光轴(镜头横向或纵向移动)的拍摄方法。

用摇摄的方式拍摄的画面叫摇镜头,摇摄一般有上下摇摄和左右摇摄两种方法。

很多人在应用摇摄时往往把握不好转动的速度和角度,使画面抖动不顺畅,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把
握住摇摄的要领
第四招:跟摄端稳最重要
“跟摄”是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画面称为跟镜头。

在跟摄时跟上、追准被摄对象是跟镜头拍摄的基本要求,因为镜头大幅度的上下跳动极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通常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稳定,而且景别也保持不变。

这就要求在拍摄者与主体人物运动速度基本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稳定,既不会使主体人物移出画面,也不会出现景别的变化
第五招:变焦拍摄注意定格
平时我们经常从电视上看到这样的画面,镜头对准一个广阔和场景,渐渐地镜头推进,最后聚焦于某个细节,这种方法经常运用于花卉、烛光、小动物等细节的拍摄。

看上去显得很专业,不过我们一样可以用普通的家用DV拍摄出来。

DV的焦距可以通过焦距拨杆来调节,将旋钮推至T那方,可以拉近并放大远方的景物;如将旋钮推至W那方,拍摄的范围则会扩大。

拍摄变焦镜头时,需要注意在对准目标后要保持静止5秒钟左右,以便后期编辑,另外,在一组画面结束时也要把图像定格5秒钟,给人有始有终的感觉。

长焦距镜头具有视角窄、景深小的特点,有“望远”的效果,现在家用DV的光学变焦都达到10倍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30倍以上,远在10米之外的细小物体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触摸到似的。

但是,要想拍好长焦距镜头,需要注意:要防止DV抖动。

尽管现在许多DV的防抖效果很好,但在长焦端依旧很容易拍出画面抖动的视频,影响观众的观看。

因此拍摄时尽量使用三脚架稳定摄像机,或利用依托物,稳定住身体或手臂。

因此如果不是剧情需要,尽量还是走到景物旁边用广角端进行拍摄,这样拍出来的画面稳定性要好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