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考研真题资料

合集下载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7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7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7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试述“改组派”的政治主张和活动。

(南京大学2005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正确答案:改组派即“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是1 927年后在国民党内形成的、以汪精卫为精神领袖的反蒋政治集团。

1927年冬,汪精卫在国民党派系斗争中遭到失败后,汪系骨干陈公博、顾孟余等人,利用国民党内外对新内战政策不满、要求改革的思想,打出“改组国民党”的旗号,掀起反蒋运动。

1928年5—6月,陈公博、顾孟余先后在上海创办《革命评论》和《前进》杂志,宣传改组国民党的主张。

是年冬,“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在上海正式成立。

由王乐平负责,在上海、南京、江苏一带活动。

参加改组派的主要是大学生和国民党党政机关的职员。

改组派的主要口号是恢复1924年国民党改组精神,重新“确立农工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战线”,复活“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国民党。

他们对待共产党及其他政治派别如第三党、西山会议派、无政府主义者、国家主义派等均采取排斥和反对的态度。

改组派的活动遭到蒋介石的坚决镇压,它在各地的刊物相继被查封。

其领导机关被封闭,许多成员被捕。

1930年2月18日,蒋介石又使用暗杀手段,指使特务在上海暗杀了改组派的实际负责人王乐平,使其受到沉重打击,活动渐趋消极。

中原大战后,改组派宣告瓦解。

涉及知识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2.简述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基本原因、过程是什么?你怎样评析这场以妥协与和解为结局的历史事件?(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世界上古、中古史真题)正确答案:(一)原因。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是罗马共和国早期一大主题。

平民和贵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关系,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平民展开反对贵族的斗争,要求分得土地,取消债务奴役,同时在政治上也要求维护人身自由和合法权益,特别是富裕平民要求享受与贵族平等的权利,参与政权,结束贵族独揽大权的局面。

(二)过程。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_真题-无答案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_真题-无答案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

1. 【大地产制】2. 【考迪罗主义】南开大学2013年世界历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综合真题;苏州大学2014年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南开大学2017年世界历史真题;2018年历史学统考真题3. 【巴布教徒起义】浙江大学2002年世界近代史真题;南京大学2015年世界史基础真题4. 【印度民族大起义】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5. 【《改善印度管理法》】6. 【《西贡条约》】7. 【《赢化条约》】8. 【《江华条约》】9. 【菲律宾联盟】10. 【卡蒂瞢南】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世界近代史真题;浙江大学2001年世界近代史真题11. 【《破石洞条约》】12. 【蒂博尼哥罗起义】2015年历史学统考真题13. 【印度国民经济学派】14. 【印度国民大会党】15. 【提拉克】(Bal Gangadhar Tilak,1856—1920)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16. 【英国东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史真题;厦门大学2002年世界近代史真题;北京大学2003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17. 【柏林会议(1884年)】(Berlin Conference)北京大学2003年欧美近现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世界史综合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18. 【2C计划】南京大学2013年历史学基础(世界史)真题19. 【法绍达事件】(Fashoda Incident)浙江大学1999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20. 【英布战争】厦门大学2002年世界现代史真题;浙江大学2002年世界近代史真题21. 【欧洲人内阁】22. 【祖国党】23. 【马赫迪起义】(Mahdist War)浙江大学1999年世界近代史真题24. 【柴鲁尔】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世界通史真题25.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2011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世界史基础真题;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26. 【土埃战争】27. 【坦志麦特】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世界史真题28. 【《御园敕令》】东北师范大学1999年世界近代史真题29. 【《帝国诏书》】。

(完整word版)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试题

(完整word版)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试题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试题98年一、简答题(60分)1、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贡献。

2、张爱玲小说的历史意义。

3、丁玲的哪些作品最能体现”五四"女性特征?为什么?4、从《暴风骤雨》到《三里湾》、《创业史》,再到《金光大道》,其主题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二、论述题(40分,任选两题)1、论20年代的"自我小说”("私小说")创作的主要内容、特征以及历史评价。

2、论80年代中期刘再复提出的”文学主体性"问题。

3、论田汉早期浪漫主义剧作的艺术特色。

99年一、简答题1、”语丝的文体"的主要特征.2、”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文艺观及你对它们的看法。

3、路翎《财主底儿女们》的艺术特色。

4、曹禺话剧的艺术成就。

5、艾青的代表作及其艺术特色。

二、论述题2、简述五十年代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你对这一运动是如何认识的?3、张天翼的讽刺艺术与钱钟书的讽刺艺术比较.4、论"孤岛文学"中的戏剧创作。

2000年一、简答题1、从《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和《死水》(闻一多)看新诗在第一个十年的发展。

2、梁实秋的文艺思想以及你对这一文艺思想的评判。

3、《寒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巴金创作史上的地位。

4、田汉历史剧创作的成就及其在当代文学史中的意义。

二、论述题1、”五四”时期周作人提出的"美文”理想,在当时以及后来散文创作中是否实现了,以具体的作家作品分析论述之。

2、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例,分析胡风文艺思想对"七月派”作家的影响。

3、比较张爱玲和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4、从社会、历史的和美学的角度,对”革命样板戏”进行分析的评判。

武汉大学2000年现当代考题一,名词解释(20)2,《中国新诗》3,肖也牧的创作倾向4,轰动效应二,简答题(20)1,左翼小说的主要特征.2,“朦胧诗"给当代诗歌带来的革新意义。

南京大学文学院1995年-2012年考研真题(“90”卷)

南京大学文学院1995年-2012年考研真题(“90”卷)

南京大学199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简答题。

每小题20分,任选两题。

1.比较新时期“新写实小说”与二三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异同。

2.比较新时期“朦胧诗”与二十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异同。

3.比较曹禺代表作(任选《雷雨》《北京人》《日出》)与高行健代表作(任选《车站》《绝对信号》《野人》)的思想与艺术。

二、论述题。

每小题30分,任选两题。

1.三十年代“新感觉主义”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

2.试析贾平凹近期创作的得失。

3.试析陈白尘的《升官图》的讽刺艺术。

南京大学199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中国现当代文学、戏剧学】简答题:1.“五四”文学革命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35分2.试析老舍《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25分(此题限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做)3.试分析“新写实”作家方方、池莉、刘恒、刘震云等人的作品,并指出这一文学现象的得与失。

40分4.试析《雷雨》中繁漪的性格特征。

(此题限戏剧学专业答题。

)壹南京大学199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简述题(40分,四、五题任选一题)1 《青年杂志》初倡“六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 林语堂散文的艺术成就(追求)。

3 “山药蛋派”的主要创作成就。

4 “朦胧诗”的主要代表诗人及作品。

5 郭沫若的历史剧理论及历史剧代表作特色。

二、论述题(60分,三四题任选一题)1 “新月派”的保守主义文化观念及其正负面价值。

2 《白鹿原》中所蕴涵的乡土文化母题。

3 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的内容与特色。

4 试论我国三、四十年代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艺术成就。

贰南京大学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简答题(60分)1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贡献。

2张爱玲小说的历史意义。

3丁玲的哪些作品最能体现“五四”女性特征?为什么?4从《暴风骤雨》到《三里湾》、《创业史》,再到《金光大道》,其主题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二、论述题(40分,任选两题)1论20年代的“自我小说(私小说)”创作的主要内容、特征以及历史评价。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题后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题后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护国战争】黑龙江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黑龙江大学2017年历史学基础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史综合真题正确答案:1915年蔡锷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

1915年,袁世凯伪造民意,重建帝制,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通电反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了护国军;贵州、广西、广东等省也通电反袁。

袁世凯派军入川,镇压护国运动,遭到失败。

北洋军阀冯国璋拥兵观望,西方列强也警告袁世凯暂缓称帝,袁世凯不得不于1916年3月被迫宣布放弃帝制。

6月,袁世凯忧郁而死。

进步党乘机勾结西南各省实力派,与北洋军阀段祺瑞合作,以拥立黎元洪为总统,恢复国会为条件,结束了护国战争。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2.【中华革命党】南京大学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兰州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17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北京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正确答案: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4年7月,孙中山召集在日本东京的部分国民党员组建中华革命党,以讨袁革命为己任,要求铲除帝制,维护约法,恢复国会,重建共和。

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建成中国国民党。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3.【欧事研究会】北京大学2000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正确答案:1914年在东京组织的以研究欧事为名的政治团体。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部分流亡日本、尚未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同盟会员,为探讨世界大战与中国革命关系,加强联络,以研究欧事为名成立该会。

主要成员有李根源、邹鲁、章士钊、李烈钧、程潜等人,黄兴为名誉主席,实际负责人为李根源。

该会对国事主张停止内争,一致对外。

1915年下半年,袁世凯加快复辟帝制步伐,部分成员李烈钧、李根源等开始向孙中山靠拢,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

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真题全集

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真题全集

(全)南京大学中文系03—09考研真题*03-05年试卷分为两份,一门文学(或语言),一门语言文学基础,我放在一起了,注意对号入座。

南京大学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315 文学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文学[说明]1——4题为必答题;5——8题为选答题,可从中任选两道作答。

合计共答6题,每题25分,本卷共150分1 简述文学社会作用的系统性2 简论汉代乐府与乐府诗3 以刘呐鸥,穆时英。

施蛰存的创作为例,简述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小说的突出内容和艺术特色4 试比较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性格之异同[以下5——8题请任选两道题作答]5 试比较戏剧文学与影视文学之异同6 清人李调元《赋话》卷五云:“《秋声》《赤壁》,宋赋之最擅名者,其原出于《阿房》《华山》诸卷┉┉陈后山所谓一片之文押几个韵者耳。

朱子亦云:宋朝文章之盛,前世莫不推欧阳文忠公,南丰曾公与眉山苏公,相继迭起,各以问文擅名一世,独于楚人之赋,有未数数然者。

盖以文为赋,则去风雅曰远也。

”请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北宋新文赋创作内涵及艺术成就的看法7 以老舍的《骆驼祥子》和《茶馆》为例,说明其前后创作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榆按因,并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看法。

8 概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316语言适用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古代汉语部分60分一填空题(15分)1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中“津”的意思是[]2 《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中“诚”的意思是[]3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中“与”的词性是[]4 《战国策楚策》“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中“方五千里”的意思是[]5 《战国策赵策》“今三年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中“继”的意思是[]6 《庄子养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中“之”的词性是[]7 《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中“族庖”的意思是[]8 《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励则利”中“绳”的意思是[],“金”的意思是[],‘励’的意思是[]9 《诗经柏舟》“之死矢靡它”中“之”的意思是[]10 《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中的“火”的意思是[]11 《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中“阿”的读音是[],“被”的读音是[]12 一个字在《广雅》中的切语是“德红切”,这个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读音作[](写汉语拼音)二问答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试分析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中的词类活用情况2 请举例说明古人闭会的集中方式3 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对比,主要有哪三种情况/请举例说明4 请说说古注术语“曰”“为”“谓之”的含义和使用特点5 试分析王维《山居秋溟》诗在用韵,平仄,对仗,句式等方面的格律特点6 请简要地谈谈《诗词曲语辞汇释》三名词解释15分1 《史记》三家注2 通假字3 集解现代汉语部分(45分)一判断题,打对号,或错号共10分1 ‘风’和‘風’是两个语素()2 ‘花儿’是复合词()3 ‘敲竹杠,背黑锅,粗布衣,绝缘体’都是惯用语()4 定语是名词的修饰语()5 术语就是技术词语()6 ‘病从口入,无病呻吟’都是成语()7 从修辞手法上讲,歇后语等于‘藏词()8 成语的意义都不等于各组成成分意义的相加()9 ‘他不肯呢?’这是个特指问句()10 ‘讨论开始了’是动词做主语()二讨论分析题1 谈谈‘属于’这个词的语法特点 10分2 从功能的角度分析“设施的先进”这样一个词组的结构10分3 传统语法可以用‘形态——范畴——体系’这样一个公式来说明。

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南京大学2005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正确答案:毛泽东分析20世纪20年代湖南农民运动的一篇重要著作。

发表于1927年3~4月的《战士》周报。

1951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毛泽东在《考察报告》中强调农民革命斗争的重要性;对中国农村的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作了具体的分析,指出,占农村人口70%的贫农,才是农民运动的主要力量。

《考察报告》从对农民和农村土地问题的分析中,提出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2.宁汉合流(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通史真题)正确答案:1927年武汉国民党政府与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合组。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造成宁汉分裂。

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反共,消除了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使宁汉合流成为可能。

7月24日,汪精卫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并同意迁都南京。

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发表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统一完成。

3.济南惨案(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现代史真题)正确答案:1928年日本在山东济南制造的屠杀中国军民的事件。

又称五三惨案。

1928年4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征讨张作霖,日军借口保护日侨出兵占领济南。

5月1日,国民革命军进入济南。

3日,日本军队悍然向中国军民开枪,并杀死国民政府公使蔡公时,中国军民死伤近八千人。

在国民政府答应保护日本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条件下,日军于1929年3月撤出济南。

济南惨案发生后,二期北伐军绕过济南继续北伐。

4.皇姑屯事件(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中国通史真题)正确答案: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制造的谋杀张作霖事件。

1928年6月3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伐军进逼之下,放弃北京,退返东北。

囚其未满足日本侵占满蒙的全部要求,日本关东军决意除掉张作霖。

6月4日晨,当张乘坐专列经过京奉路与南满路交叉处的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成重伤,当日死亡。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试卷8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试卷8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试卷8(总分62, 做题时间90分钟)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

1.【达.芬奇】(Lconardo da Vinci,1452—1519)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答案: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杰出的画家。

达.芬奇的绘画把人文主义思想内容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完美地结合起来,使绘画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最有名的作品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是1495—1498年为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食堂创作的一幅壁画,取材于圣经故事中关于犹大出卖耶稣的传说。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在1503—1506年为佛罗伦萨银行家妻子创作的肖像画,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肖像画之一。

2.【价格革命】厦门大学2002年世界近代史真题;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苏州大学2013年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世界通史真题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答案:16世纪由于美洲金银流人欧洲而引起的商品价格急剧上涨。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大量涌进欧洲,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这在历史上称为“价格革命”。

货币的贬值和物价上涨对西欧国家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地位产生了不同影响,加剧了阶级分化的过程,有力地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

3.【《基督教原理》】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答案:**改革时期加尔文发表的著作。

于1536年在巴塞尔出版。

加尔文系统阐述了关于改革教义、教仪和教会的激进主张,进一步提出了“预定论”的思想,并认为,一切都归之于上帝,即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和命令。

该书是**改革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

4.【科学革命】厦门大学2016年历史学基础真题SSS_TEXT_QUSTI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答案:发生在1550—1700年间的自然观的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