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生物滤池如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印染废水是指印染工艺中使用的水经过使用后所产生的废水。
印染废水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剂和有机物质,具有高色度、高浓度、难降解、易污染等特点,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印染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三种。
物理方法是指利用物理原理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沉淀法和过滤法。
沉淀法是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而过滤法则是利用过滤介质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但对于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染料等物质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
化学方法是指利用化学原理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氧化法和还原法。
氧化法是通过加入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从而降低其污染性。
而还原法则是通过加入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染料等物质还原成无害的物质。
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染料等物质,但操作成本较高,且产生的化学废物也需要进行处理。
生物方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法。
活性污泥法是将废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分解,从而净化水质。
而生物滤池法则是通过将废水通过生物滤料层,利用其中的微生物对废水进行处理。
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染料等物质,且操作成本低,但需要对微生物的生长环境进行严格控制。
综合来看,针对印染废水的处理,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方法。
首先,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其次,再采用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染料等物质;最后,再采用生物方法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二次净化,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总的来说,印染废水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技术

国家规定
有关印染废水的相关规定和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缺乏
降低成本
《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规定,印染企业要“实行生产排水清浊分流、分质处理、分质回用,水重复利用率要达到35%以上。”
水资源紧张,七大水系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目前在全国64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已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达108个。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零排放的思考
Fig. 4
印染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可完全实现大部分回用; 臭氧-BAF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可实现出水COD<40mg/L, 色度<10倍,可实现高标准达标排放或初级回用要求。 膜分离的淡水可有效过滤生化出水有机物、色度、SS和无机盐等组分;它可用于高级回用,可作为锅炉用水,甚至做纯水。 反渗透浓水浓水含盐,有机杂质等,能不能做到既回用浓水的水,又回用浓水中的盐?
排污费成本逐年增加,自来水费用上涨,印染废水处理回用可减少排污费用,降低用水成本。
印染废水处理回用工艺
印染废水
水解酸化
物化混凝
好氧处理
UF+RO
臭氧催化氧化+一体化臭氧-BAF
淡水
浓水
石灰苏打
Fenton/PS氧化
常规处理
达标排放
(COD<40 mg/L,色度<10倍)
深度处理
普通回用水
优质回用水
互太(番禺)纺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程(40000t/d)
规模:40000t/d 工艺: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 配套资金:3000万 实施阶段:已完成设计,正在报建
广东溢达纺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程(25000t/d)
规模:25000t/d 工艺: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 实施阶段:已经调试运行,处理效果良好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毛纺印染废水升级提标改造中的应用

要从事环境工程水处理工作。
E。 i: y h@ 2 c . o mal j i i 1 n t m iz
[ 张艳 丽 .改 性 硅 藻 土 处 理 含 氟 废 水 的 研 究 [] 唐 山 7] J.
曝气 生物 滤 池 工 艺在 毛纺 印染 废水 升级 提 标 改造 中的应 用
纪 逸之
( 无锡 市政 设 计 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 苏 无锡 2 4 7 ) 江 10 2
摘 要 : 绍 了 曝 气 生 物 滤 池 ( A ) 艺 在 太 湖 地 区 毛 纺 印 染 废 水 升 级 提 标 改 造 中 的应 用 , 计 处 理 介 B F工 设 规模 为 3 0 / 。 实践 证 明 , 过 该 工 艺 改 造 后 , 纺 印 染 废 水 出 水 水 质 达 到 《 湖 地 区 城 镇 污 水 处 0m。d 0 通 毛 太 理 厂及 重 点 工业 行 业 主要 水 污染 物 排 放 限值 》D 3 / 0 2 2 0 ) ( B 2 T17 - 0 7 的要 求 。 关 键 词 : 气 生 物 滤 池 印 染 废 水 曝 提 标 改 造
第3 2卷第 3 期
21 0 1年 6月
化 学 工 业 与工 程 技 术 J u n l f C e c l n u t & E g n e ig o r a h mi d sr o a I y n i ern
Vo . 2 No 3 13 .
J n。2 1 u. 0 1
[3] 白晓 琳 ,李 良 ,关 晓 彤 .镁 铝 交 联 膨 润 土 吸 附 处 理 含 锌 废 水 的 研 究 [ ] 辽 宁 化 工 , 2 1 ,3 ( ) J. 00 9 6 :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是一种主要用于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通过生物滤池的作用,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达到水质达标排放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流程。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进水、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沉淀池和出水五个步骤。
首先,进水。
进水是指将废水从污水管道导入到曝气生物滤池系统中。
进水前需要经过初步过滤,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物。
进水口要设置在滤池的一侧,并设置泄压阀,以保证进水压力的平稳。
其次,预处理。
预处理是指将进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措施,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有机物。
预处理设备包括格栅、厌氧池和沉淀池等。
格栅主要用于去除较大的悬浮物,避免堵塞后续设备。
厌氧池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通过生化反应进一步去除有机物质。
沉淀池用于沉淀和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
然后,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是该工艺的核心环节。
在曝气生物滤池中,废水通过滤床,底部填充有生物滤料。
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通过生物吸附、吸附和降解等过程,在生物滤料表面和活性污泥中被细菌降解成无害物质。
曝气系统通过向滤床中喷气,提供氧气供细菌生长和呼吸使用。
再次,沉淀池。
曝气生物滤池出水进入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去除废水中的活性污泥和残留悬浮物。
沉淀池中设置了污泥浓缩区和出水区,通过调节沉淀池内的水位来控制污泥的浓缩和排出。
最后,出水。
经过以上处理步骤后,出水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要求,可以安全排放或再利用。
出水口设置在沉淀池中,将处理好的废水导出。
总的来说,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流程是通过生物滤床和曝气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
这一工艺流程具有设备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废水处理中。
BAF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质)的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其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省。
一、基本原理BAF生物曝气滤池,主要由颗粒生物填料床、曝气系统、反冲洗系统三部分组成。
颗粒状生物滤料(陶粒),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并渗入活性酶在滤料上附着生长高浓度的专性微生物膜,这些专性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氮源、碳源及能量来源而生长繁殖,通过其新陈代谢降解水中的污染物。
污水自上而下进入生物曝气滤池,空气从填料床下端进入,在滤料空隙间曲折上升,与污水及滤料上附着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好氧条件下发生气、液、固三相反应。
由于生物膜附着在滤料上,不受泥龄限制,因而种类丰富,对于污染物的降解十分有利。
污染物被吸附、拦截在滤料表面,作为降解菌的营养基质,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又进一步“俘获”基质,将其同化、代谢、降解。
在碳氧化/硝化合并处理时,靠近滤池进水口的滤层段内有机污染浓度高,异养菌群占绝对优势,大部分BOD在此得以降解,浓度逐渐降低。
粒状滤料及5生物膜除了吸附拦截等作用外,兼起过滤的作用。
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存滤料空隙间蓄积了大量的活性污泥。
这些悬浮状活性污泥在滤料缝隙间形成了污泥滤层,在氧化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吸附过滤作用,从而能使有机物及悬浮物均能得到比较彻底的清除。
在滤池运行过程中,随着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及滤料上截留的杂质不断增加,滤料中水头损失增大,水位上升,到一定时期,需对滤料进行反冲洗。
BAF生物曝气滤池以其储存在加氯消毒池中清澈的出水作为反冲用水,不另设反冲水池,反冲洗废水通过排水管回流到一级处理设施。
水解酸化-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综合印染废水

( 1 . 苏州科 技 学院 市政工 程 系 , 江 苏苏 州 2 1 5 0 1 1 ; 2 . 江 苏省 环境 科 学与工 程重 点实验 室 , 江 苏 苏州 2 1 5 0 1 1 )
[ 摘 要 ] 针对 江苏 某 工 业 园 内综 合 印 染 废 水 , 采 用 混 凝 沉 淀一 A B R水 解 酸 化 一 A 2 / 0 一 曝气 生 物 滤 池 工 艺 对 其 进 行 了 中 试 处 理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印染废 水经 A B R水解 酸化处理后 , 废水 的可生化性 显著提高 , 整个 工艺对 B O D 、
【 中 图 分 类 号 ]X 7 0 3 .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5 — 8 2 9 X( 2 0 1 3 ) 0 5 — 0 0 2 5 — 0 4
Tr e a t me n t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p r i n t i n g a n d d y e i n g wa s t e wa t e r b y h y d r o l y s i s
d r o l y s i s a c i d i i f c a t i o n, t h e b i o d e g r a d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w a s t e wa t e r i s g r e a t l y i mp r o v e d, a n d t h e r e mo v i n g e f f i c i e n c i e s o f BOD5 , C OD , T P, T N a n d c h r o ma a r e p r e t t y g o o d, i . e . 8 7 % , 9 3 %, 7 6 % , 9 4 % a n d 6 8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 h e i f n a l e lu f e n t wa t e r q u a l i t y c a n r e a c h t h e i f r s t c l a s s B c r i t e r i a s p e c i i f e d i n t h e Di s c h a r g e S t a n d a r d o f P o l l u t a n t s or f Mu n i c i p a l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分析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分析印染废水是指由印染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主要污染特征包括高浓度的有机物、酸碱度变化大、色度高和含有大量的悬浮物等。
由于废水组成复杂、难以降解和处理困难,印染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实现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循环利用,需要应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
一、物理处理技术:1.滤料过滤:将印染废水通过不同孔径的滤网,利用滤重物理效应,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颜料颗粒。
2.活性炭吸附:通过将废水与活性炭接触,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3.膜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多种膜技术,通过膜孔径的选择,实现对废水中各种颗粒和溶解物质的有效分离,达到废水深度处理的目的。
二、化学处理技术:1.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如过硫酸盐、高价铁盐等,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从而实现有机物的降解。
2.沉淀法:通过添加适当的沉淀剂如氢氧化钙、聚合氯化铝等,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颜料颗粒迅速沉淀到废水底部。
3.中和法:通过添加酸碱试剂,调节废水的酸碱度,使废水中的酸碱度达到中性,进而提高废水的生物降解性。
三、生物处理技术:1.好氧生物处理:通过利用好氧菌的代谢能力,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2.厌氧生物处理:通过利用厌氧菌的代谢能力,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成甲烷等有用产物,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3.植物处理:利用水生植物如芦苇、菖蒲等,通过其吸收和降解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或转化。
四、循环利用技术:1.膜技术回收: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废水中的水分和溶解物质分离,实现废水的净化并回收水资源。
2.盐类回收:通过蒸发结晶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将废水中的盐类回收利用,例如生产工艺中需要的盐类或者是制备其他化学品。
3.余热回收:将废水中的热能通过换热器等设备进行回收,用于加热或供应生产工艺所需的热能。
综上所述,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处理技术的结合运用,可以有效实现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循环利用。
BAF技术

3.3主要技术参数
4.1综合废水处理
曝气生物滤池HRT=2~6小时
过滤速度:2~8m/h
填料高度:3~3.5m
BOD有机负荷:2~6kg/m3.d
COD有机负荷:4~12kg/m3.d
系统氧效率:30~35%
反冲洗水量:5~6升/㎡.s
产泥量:0.6~0.7kg/去除kgBOD.d
5实际处理效果
5.1综合废水处理
在一定进水压力下,设计流量将得不到保证,此时即应进入反冲洗再生以去除滤床内过量的生物膜及SS,恢复滤池的处理能力。依据不同的处理情况,滤池出水指标(如SS)也可通过自控系统成为反冲洗的控制条件。
当进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DO与COD的变化关系如图
3.2工艺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曝气生物滤池如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印染废水是色度高、可生化性差、水质水量波动大的一类工业废水. 印染行业废水的80%为纺织废水. 2008年纺织工业废水排放量23亿t,居各工业行业第3位,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0.60%[1]. 纺织工业排放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31.4万t,居各工业行业第4位,占全国工业废水COD的7.76%. 废水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其污水处理厂排放废水要求由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提升到一级A排放标准,其主要水质问题是该厂出水COD和色度难以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急需一种对其出水可以进行有效处理的工艺.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是一种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水力停留时间短,对于深度处理十分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对于低浓度难降解污水有进一步的去除效果[2,3,4,5,6]. 笔者前期试验采用活性炭以及陶粒处理该厂二级生物处理废水,其中陶粒运行效果不佳,而活性炭应用于处理十分有效,但是活性炭价格昂贵、再生困难[7]. 希望能够用价格低廉、轻型的悬浮填料替代活性炭. 本研究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大小和材质有差异的活性炭和悬浮填料两种生物填料BAF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对比考察了BAF 在稳定运行时沿程的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探讨悬浮填料替代活性炭的可行性,以期为降低滤池成本、优化滤池结构提供数据支持.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用水某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数十家以印染企业为主的生产废水. 本研究以污水厂二级生物处理经过石英砂滤池过滤后的出水作为原水,其COD、色度、 TN和氨氮分别为46.3~65.8 mg ·L-1、 54~80倍、 3.6~10.1 mg ·L-1和0.3~0.7 mg ·L-1. 该污水厂水质主要问题是COD和色度不能达到一级A标准,即COD小于50 mg ·L-1,色度小于30倍. 1.2 试验装置与方法两套曝气生物滤池试验装置如图 1所示,该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采用CASS工艺,CASS 出水经潜水泵打入前端石英砂滤池,去除悬浮物质以方便准确进行沿程试验研究,同时减少后续BAF处理负荷和减缓反冲洗频率. 再经抽滤泵抽吸,均以15 t ·d-1的流量并联流入活性炭BAF和悬浮填料BAF,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 h和2 h,溶解氧均控制在4 mg ·L-1左右. 最后经过两套BAF处理排出. 滤池反冲洗采用“气冲 (气冲+水冲) 水漂洗”的方式. 先气冲10 min,再气水联合冲洗10 min,最后水漂洗5 min的方式. 中试装置从10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连续通水运行80 d. 运行前30 d视为挂膜启动阶段. 第31 d开始连续监测出水水质,评估BAF沿高程的净化效果,沿程试验期间水温为15~20℃.图 1 试验装置两个BAF尺寸为 700 mm×H5350 mm,卵石承托层高300 mm,填料填装厚度为2100 mm,水位高度为2700 mm. BAF沿程各设9个取样口,每个取样口相隔300 mm,水流上进下出. 其中活性炭BAF滤料处于600~2700 mm; 悬浮填料BAF由于曝气时呈完全流化状态,滤料布满整个滤池. 1.3 填料选择BAF所采用的煤质活性炭和中空改性塑料悬浮填料如图 2所示. 其主要性能参数: 煤质活性炭尺寸0.5 mm,孔隙率50%~55%,堆积密度350 kg ·m-3,比表面积为960 m2 ·g-1; 中空改性塑料悬浮填料尺寸20 mm,孔隙率97%,堆积密度71 kg ·m-3,比表面积为140 m2 ·m-3. 对于采用大小和材质有差异的填料,主要控制相同的填充率来运行[8,9]. 本试验对两个BAF采用相同的填充厚度,即2100 mm填料. 所采用活性炭属于微观比表面填料[10],悬浮填料属于表观比表面填料[11],虽然它们的比表面积相差较大,但是后者表面组成几乎是有效的,利于微生物生长[12]. 且所选用的悬浮填料尺寸适中,改性塑料材质填料去污能力强、表面亲水性强、投资运行成本低.图 2 活性炭和悬浮填料1.4 分析方法常规水质指标采用文献[13]的方法测定; UV254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浊度采用浊度仪. 生物量同步采用脂磷法[14]和称重法测定. 脂磷法根据文献中的方法,结果以nmol ·g-1(干重填料)表示,1 nmol ·g-1相当于含有108个大肠杆菌. 称重法步骤:取适量填料和空白填料放入已烘干称重的称量瓶中,在105℃的烘箱烘干、冷却和称重(干重填料),结果以g ·g-1表示. 试验期间共进行沿程测试3次,每次间隔20 d,具有一定代表性.2 结果与讨论 2.1 沿程COD的变化运行前30 d视为挂膜启动阶段,31 d开始连续监测出水水质,滤池进水COD为47.9~52.5 mg ·L-1,平均为50.2 mg ·L-1. 两BAF沿程上对COD的去除效果如图 3所示. 经活性炭BAF和悬浮填料BAF处理后出水COD均有所下降,分别为33.2~36.7 mg ·L-1和42.4~46.2 mg ·L-1,平均分别为35.0 mg ·L-1和44.3 mg ·L-1.图 3 沿程COD变化情况活性炭BAF中0~600 mm段中,气流作用带起少量活性炭,结合此段生物量可知,由于生物量较少COD仅有少量去除. 活性炭BAF的COD浓度在600~1500 mm段下降较为明显,在1500 mm处COD去除率为17.9%,1500 mm之后COD浓度仍有一定的下降,下降趋势变缓,最终出水COD去除率为30.3%,这与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似[15,16],主要是由于进水端有机物浓度较高、营养物质丰富、异养菌占优势,加上活性炭填料本身的吸附和截留作用,所以在进水端COD降解较为明显,在1500 mm之后有机物浓度逐渐降低,硝化细菌等自养菌含量较异养菌处于劣势,COD降解速率逐渐变缓慢; 悬浮填料BAF的COD随着沿程的增加仅有少量去除效果,在2400 mm处可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COD去除率为11.0%,最终COD去除率仅为11.8%. 悬浮填料BAF的COD去除效果不佳主要由于悬浮填料在曝气状态下呈完全流化状态,填料扰动较大,生物量较少. 此外原水经过了石英砂滤池处理,其减少了悬浮填料BAF有机物的浓度. 活性炭BAF较悬浮填料BAF在整个沿程COD去除效果更好,在沿程≥1500 mm时,活性炭BAF的COD出水浓度能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50 mg ·L-1,悬浮填料BAF 在≥2400 mm能达到一级A标准. 说明悬浮填料对于去除COD效果较活性炭低,但在本试验进水COD浓度较低时,可以达到一级A标准,在COD去除效果上可以替代活性炭.邹士洋等[17]的研究表明3种悬浮填料比表面积依次为236 m2 ·m-3,360 m2 ·m-3,470 m2 ·m-3时,比表面积更高的填料出水有机物去除能力更好. 陈月芳等[18]采用3种不同比表面积填料也验证了比表面积更高的填料有机物去除能力更高. 本研究中悬浮填料尺寸20 mm,单位容积比表面积仅为140 m2 ·m-3,若增加填料比表面积出水有机物去除能力有可能会得到提高. 2.2 沿程色度的变化运行期间,BAF沿程上对色度的去除效果如图 4所示. 该厂出水经石英砂滤池处理后色度几乎无去除效果,主要由两个BAF去除,进水色度为51~65倍,平均为58倍. 经活性炭BAF和悬浮填料BAF处理后色度分别为15~20倍和23~28倍,平均分别为18倍和26倍.图 4 沿程色度变化情况两个BAF在整个沿程上对色度都有较为明显的去除. 活性炭BAF在沿程各个阶段均有较好去除效果,在2100 mm之后去除效果略有降低,其色度在沿程≥1800 mm时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在1800 mm处色度去除率为55.2%,最终出水色度去除率为69.0%; 悬浮填料BAF在沿程对色度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沿程1500 mm之后去除效果略有降低,在沿程≥2400 mm时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要求,在2400 mm处色度去除率为51.7%,最终出水色度去除率为55.2%. 目前,对曝气生物滤池沿程中色度变化的研究较少,且多以活性炭为主去除色度. 文献[19,20,21]用悬浮填料反应器处理有色废水,发现对废水的色度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本试验中悬浮填料BAF处理印染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出水,色度从58倍降到26倍,去除率达到55.2%,说明本试验中的悬浮填料对色度也有很好去除效果,而且价格低廉,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可以用来代替活性炭去除一些色度超标的废水. 2.3 沿程TN的变化运行期间,BAF沿程上对TN的去除效果如图 5所示. 进水TN浓度为4.4~5.9 mg ·L-1,已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15 mg ·L-1的要求. 经活性炭BAF和悬浮填料BAF处理后 TN浓度平均分别下降至3.2~3.6 mg ·L-1和2.8~3.7 mg ·L-1.图 5 沿程TN变化情况活性炭BAF在沿程≤1500 mm时TN去除效果明显,主要是由于活性炭填料沉于滤池底部,曝气时滤池底部溶解氧高,滤池上部溶解氧低所致,当沿程≥1500 mm时TN去除效果放缓. 悬浮填料BAF在沿程上TN去除效果与活性炭BAF趋势大致相同. 悬浮填料BAF在沿程≤900 mm时TN去除效果明显,当沿程≥900 mm时TN去除效果放缓. TN浓度的下降说明活性炭BAF中除了少量同化作用外还存在一定量反硝化现象. 一些研究[22,23,24,25]发现硝化和反硝化可同时进行,认为对于一定厚度的生物膜,氧只能渗透到填料外层的某一深度,即外层为好氧层,发生硝化反应,内层为缺氧层,反硝化菌利用硝化菌产生的硝酸盐进行脱氮.值得一提的是,悬浮填料BAF去除效果主要集中在进水端,这对于处理TN高的废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于鹏飞[26]研究表明内循环悬浮填料对TN去除率最高可达92%,本试验悬浮填料BAF的TN去除效果与活性炭BAF相仿,但去除率不高,主要是由于悬浮填料孔径大,扰动较大,氧传质效率高,导致厌氧条件不足,通过调节曝气量改变其扰动方式,可能会提高TN的去除效果. 2.4 对氨氮的去除运行期间,进水氨氮为0.47~0.59 mg ·L-1,已经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5 mg ·L-1的要求. 活性炭BAF和悬浮填料BAF出水氨氮分别为0.28~0.35 mg ·L-1和0.40~0.45 mg ·L-1. 活性炭BAF在沿程≤1500 mm时氨氮降解趋势缓慢,是由于进水端有机物浓度较高,异养菌较硝化细菌占优势,在沿程≥1500 mm时氨氮降解趋势明显,是由于随着沿程的增加,硝化细菌较异养菌逐渐占优势. 悬浮填料BAF降解趋势与活性炭BAF类似,在沿程≤1500 mm时氨氮降解趋势缓慢,在≥1500 mm时氨氮降解趋势明显,悬浮填料呈完全流化状态,氨氮去除效果略低于活性炭BAF.曝气生物滤池内部由于无污泥,其微生物主要附着在填料生物膜上,世代较长的硝化细菌也得以繁殖,故曝气生物滤池对氨氮有较好去除效果. 在氨氮浓度低于1 mg ·L-1时,活性炭BAF和悬浮填料BAF对氨氮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根据罗荣强等[27]的研究,氨氮主要先吸附在填料上,再由填料表面生物膜上的硝化细菌去除,由于活性炭填料吸附性能大于悬浮填料,故活性炭BAF对氨氮去除效果略高于悬浮填料BAF. 2.5 沿程UV254的变化运行期间,UV254通常表征具有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或含共轭双键的一类有机物,可以作为总有机碳(TOC)、溶解性有机碳(DOC)以及三卤甲烷(THMs)的前驱物等指标的替代参数[28]. 试验期间沿程UV254变化如图 6所示. 进水UV254为0.606~0.658 cm-1,经活性炭BAF和悬浮填料BAF处理后分别下降至为0.436~0.437 cm-1和0.560~0.613 cm-1.图 6 沿程UV254变化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活性炭BAF在沿程≤1800 mm对UV254有很好去除效果,在1800 mm之后去除效果逐渐变缓慢. 由于UV254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有机物,活性炭BAF中UV254的沿程变化规律对有机物去除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李俊生[29]在用活性炭BAF深度处理染纱废水的研究中发现,颗粒活性炭对棉纱染色废水二级处理出水的有机物UV254吸附能力较好. 其吸附等温式为q=14.3913ce0.5272,吸附曲线其相关性较好,故活性炭BAF因为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在沿程上对UV254有持续的降解作用,而悬浮填料BAF的悬浮填料吸附性能相对较弱,对UV254去除效果较差. 2.6 BAF沿程生物量变化运行期间,同步采用脂磷法和称重法两种方法测定同一填料生物量,悬浮填料BAF由于呈完全流化状态,以平均生物量表示. 活性炭BAF沿程生物量变化如表 1所示,脂磷法和称重法测量的生物量沿程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沿程变化生物量先增加后降低,在沿程1800 mm 处达到最大值23.0 nmol ·g-1,整个沿程平均生物量为16.4 nmol ·g-1.表 1 活性炭BAF沿程生物量变化沿程≤900 mm时活性炭生物量较低,从300、 600和900 mm处取出的填料可以看出,生物膜较薄,手触滑腻感较低,是由于曝气时气泡随着高度增加体积逐渐增大,在滤池上端时对活性炭填料扰动较大,此外水流的作用使得滤池上层扰动大,水流与气泡的剪切力共同作用所致. 而沿程≥1800 mm时生物量逐渐降低,是由于有机物浓度的逐渐被降解,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也逐渐降低所致. 一些学者[30,31,32]对曝气生物滤池沿程的生物量进行研究,发现沿水流方向生物量和生物活性逐渐减小,进水端生物量较高,且有机物浓度对于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的大小有很大影响. 文献中主要是针对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而言,而对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沿程试验的研究较少,本试验采用的是下向流的曝气生物滤池,而且中试进水流量较大,水流对填料冲击影响较大,导致进水端生物量较低.悬浮填料可形成较丰富的生物膜[33,34],而本研究中悬浮填料BAF中填料的平均生物量仅为2.3 nmol ·g-1,远低于活性炭BAF的生物量,主要是因为悬浮填料粗糙度低、比表面积小、生物膜难以附着,其次是由于悬浮填料呈完全流化状态,填料不断处于扰动中,增加了生物膜附着的难度. 更改悬浮填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大小、材质等条件可能会增加其生物量.具体参见污水宝商城资料或更多相关技术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