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师春节回乡调研报告2篇
春节回乡调研情况报告

春节回乡调研情况报告尊敬的XXX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于春节期间回乡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概况:春节期间,我回到了我的家乡,位于XXX省XXX市XXX县的XXX村。
该村地处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
二、农业发展情况:1. 种植业:XXX村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油料等农作物。
在我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村民们对于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有所提升,采用了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如高效灌溉、有机肥料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2. 养殖业:该村养殖业以猪、鸡和鱼类为主。
经过调研发现,村民对于养殖业的管理较为薄弱,存在一定的技术和管理难题。
养殖业的发展还有待提升。
三、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状况:1. 交通状况:XXX村交通便利程度较差,只有少数干线道路硬化,大部分道路还是土路。
这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2. 农村教育:村内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但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学质量需要提升。
另外,农村教师的流动性较大,也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养。
3. 农民生活状况:经过与村民交流,了解到他们普遍关注农产品销售渠道问题,希望有更多的市场途径可以销售自己的农产品。
另外,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的覆盖率也需要加强。
四、后续建议:基于以上情况,我建议:一方面,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条件;此外,还要推动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以上是我在春节回乡期间的调研情况汇报,请您审阅批示。
如有其他需要,请随时告知。
谢谢!此致敬礼XXX。
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春节回乡调研报告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不仅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乡情,也对家乡的发展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此次春节回乡的调研报告。
一、家乡的基本情况我的家乡位于_____省_____市_____县的一个小村庄,这里地处山区,交通相对不便,但自然风光优美,物产丰富。
过去,家乡主要以农业为主,村民们大多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经济收入较为有限。
二、家乡的变化1、基础设施的改善在回乡的路上,我就发现家乡的道路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
过去坑坑洼洼的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一直通到了村里。
这不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为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
此外,村里还新建了垃圾处理站和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住房条件的提升走进村子,一排排崭新的小洋楼映入眼帘。
过去的土坯房、茅草屋已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装修精美的楼房。
村民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显著提升,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3、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过去,家乡的经济主要依赖农业。
如今,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村里兴起了一些特色养殖和种植产业。
比如,有的村民搞起了养鸡场,有的种植了特色水果,还有的发展了中药材种植。
这些产业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与乡亲们的交流中得知,村里的学校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新建了教学楼,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加强。
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文化生活的丰富春节期间,村里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戏曲表演等。
这些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氛围,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村里还新建了文化广场,为村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存在的问题1、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尽管家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有不少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导致村里的劳动力不足,一些土地闲置。
共产党员新春佳节返乡调查报告范文

共产党员新春佳节返乡调查报告范文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早已是一项习惯性工作中。
下边是我为大伙儿收集的共产党员新春佳节返乡调查报告,热烈欢迎大伙儿参考。
今年过年期内,我返乡过春节,切身体会到故乡近年来的大转变和乡村、农户精神面貌的大改变。
现就自己调查状况,综合性梳理以下:基本情况美丽的家乡分宜县,坐落于江西西中间,袁河中上游,东邻新余市渝水区,南连吉安市安福县,西接赣州市袁州区,北毗赣州市上高县。
地区属低山丘陵地带。
地形南北部略高,中间较压低。
占地面积1389平方千米,所辖6镇4乡1场一个服务处和一个省部级工业区,127个自然村和11个社区居委会。
人口总数33万。
(一)故乡新生事物伴随着新农村规划持续加速和深层次,故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设发生了非常大转变:各乡镇街道乡级道路升級更新改造圆满完成;如今农户吃穿不愁了,对精神实质文化活动的要求也愈来愈急切;各乡开设了农家书屋,书桌下摆着各种书本,隔三差五有群众回来去看书借阅,农业技术层面的书本最火爆、好用。
村支部宣传策划工作人员说,农家书屋给群众造就了聚在一起的机遇,经常几个人围在一起沟通交流,学习培训激情前所未有上涨,不会再像之前农闲时不知道干什么,一天到晚东父母西家短、玩牌玩一点钱。
村内的文化艺术休闲娱乐城市广场的完工,让人民群众拥有锻练、游戏娱乐的好地方,既丰富多彩了群众们的课余生活,更变成群众们过年时的快乐的地方。
(二)行政机关新面貌春节慰问主题活动进行至今,沒有悬架条幅,沒有巡逻车引路,沒有随员许多人紧紧围绕,更沒有发生党员干部中间大红包赠送的状况。
中间“八项规定’执行至今,人民群众深深地体会到领导干部的确实与溫暖,质朴的轻风伴随着节日的喜气一阵阵迎面而来。
“之前,大家担忧领导干部不远千里来,吃不好喝不太好,看起来太寒碜,但如今中间有要求了,务必照办,大伙儿也轻轻松松。
”行政机关里一名承担后勤管理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有领导干部出来调查,不会再去周边的饭店,都是在行政机关食堂就餐,既节省成本,又具备本地特点口味,一举多得啊!”“之前在招待和被招待上,用时耗钱耗活力,”行政机关公司办公室一名工作员说,“八项规定”不但人民群众拥戴,私企的国家公务员也感觉减负增效了,能够把大量時间花在具体工作方面。
春节回乡调研情况报告

春节回乡调研情况报告春节回乡调研情况报告一、调研背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
为了了解今年春节的家乡变化和民众生活状况,我和同事在春节期间回到了家乡。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家乡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为家乡的发展和改善民生做出贡献。
三、调研内容1. 交通运输状况春节期间,家乡的交通运输状况非常繁忙。
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工具的运行效率都有所提高。
节日期间家乡的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显著提高,有助于缩短交通时间和优化交通安排。
2. 旅游景点情况调研期间,我们发现家乡的旅游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春节期间家乡旅游景点的游客数量还是不小,但与其他省市相比仍有待提高。
我们建议在旅游推广方面,家乡可以加强旅游营销和宣传,推出更有吸引力的线路和主题活动。
3. 旅游配套设施情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家乡的旅游配套设施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例如,景区内的餐饮、住宿、娱乐、交通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各方面的细节也更注重于旅游游客的需求。
4. 社会安全情况在春节期间,我们特意了解了家乡的社会安全情况。
我们发现安全隐患并不大,家乡的治安保持了较好的稳定状态。
但我们还是建议当地公安加强巡逻和打击犯罪行为,保障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5. 人口流动情况在春节期间,我们还对家乡的人口流动情况进行了观察。
我们发现大部分年轻人会选择外出打工,而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则居留在家中。
这种情况导致了一部分孩子长期的留守在家,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建议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6. 农村发展情况我们还调研了家乡的农村发展情况。
在调研期间,我们发现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已经有所改善,虽然农民的生活还需进一步提升,但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变化。
农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农业中也有新技术的应用,这为农民增加了很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四、结论通过本次春节回乡调研,我们对家乡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2024年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意义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大部分城市人都会选择回乡过年。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2024年春节期间人们回乡的情况以及相关的社会影响,分析春节回乡对经济、交通、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春节回乡现象提供实证数据和经验。
二、调研方法及样本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0份,回收率为90%。
调查对象为在2024年春节期间回乡过年的人群,样本覆盖了各个年龄段、职业和居住地的人群,以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三、调研结果1.回乡人数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春节期间回乡过年的人数明显增加。
相比2024年春节,回乡人数增长了10%以上,这一数据反映了人们对家庭、亲情的重视程度和归属感的增强。
2.回乡方式大部分人选择回乡的方式是乘坐火车,占比超过60%。
其次是汽车和飞机,分别占比30%和5%。
火车仍然是春节回乡的主要交通工具,这主要得益于中国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和火车票购买的便捷性。
3.影响因素在选择回乡的因素中,工作与薪资待遇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占比超过50%。
其次是与家人团聚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分别占比30%和15%。
这说明人们更注重与家人团聚,传统文化对于回乡决策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4.经济影响春节回乡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旅游业的发展,春节期间各地旅游景点迎来了大量游客,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二是消费市场的活跃,人们在回乡过年期间会购买大量的年货和礼品,对于商品市场的需求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三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居民回乡期间会购买农产品,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
5.交通影响春节回乡给交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影响。
尽管中国铁路的运输能力得到增强,但春运期间的火车票依然紧张,许多人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排队等候。
此外,道路交通也面临着一定的拥堵问题,长途客车和私家车流量激增,尤其是大城市周边道路的拥堵情况较为明显。
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春节回乡调研报告--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国人最为隆重、热烈、热闹的节日之一。
每年春节前后,人们都会返乡团聚,感受家乡的温暖,体验乡土文化的魅力。
为此,我特意利用春节期间回乡进行调研,以了解家乡变化和人们对春节的态度。
回到家乡,我发现很多变化令人惊讶。
首先,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
道路拓宽了,房屋修缮一新,街道更加整洁。
家乡的发展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也提升了人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其次,农田改造也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农田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也显著增加。
此外,我还了解到家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支持农民转型升级,鼓励农村创业创新,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在回乡期间,我还参与了一些传统的习俗和活动,感受到了人们对春节的热爱和执着。
我们进行了一年一度的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传统的舞龙舞狮、踩高跷等表演吸引了很多游客。
同时,我们还举行了传统的迎财神和祭祖祭神等仪式,祈求来年的收成和家宅平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在与家乡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人们对春节的珍视和重要性。
他们告诉我,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是感恩与祝福的时刻。
无论是在家乡还是远方工作的人们,都会尽量回家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这种家庭团聚的氛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也增加了家族的凝聚力。
总结起来,通过回乡调研,我深刻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和人们对春节的热爱,同时也为家乡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
春节的到来不仅带给人们欢乐和温馨,也让家乡更加美好。
我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关注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春节回乡调研情况报告稿

春节回乡调研情况报告稿尊敬的领导:春节期间,我作为负责调研的工作人员,前往我国南方某县市进行了一次春节回乡调研。
在此报告一下调研情况。
一、调研背景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春节的庆祝方式也有所改变。
因此,此次调研旨在了解人们对春节的看法、家庭庆祝方式以及节日消费情况,并探究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二、调研手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共收集了350份问卷和20个深度访谈。
三、主要发现1.对春节的看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仍有大部分人仍将春节视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在孩子、父母和兄弟姐妹团聚的时刻,重建家庭关系。
但是随着年轻一代的崛起,一些人对传统节日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他们认为应该更加注重现代化和消费,而不是重复过去的方式庆祝春节。
2.家庭庆祝方式调查结果表明,仍有很多人仍然坚持传统的方式庆祝春节,如贴对联、走亲访友、煮年夜饭等。
但是,许多年轻人更喜欢在别处度过这个节日,比如旅游和出去吃饭。
此外,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电视上观看春节晚会,而不是去现场观看。
3.节日消费情况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节日消费在春节期间成为重要的支出。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在春节期间“大手大脚”,经常购买新衣服、食品、饮品等等。
其中,压岁钱、年货、年货礼盒成为节日消费的主角。
四、分析原因我们认为父母、大家庭成员的影响是许多人对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坚持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地商业化,年轻人的看法和方式在加速改变。
传统形式的庆祝方式不再适合所有人,更现代化和创新的方式正在被年轻人接受和创造。
五、结论通过此次春节回乡调研,我们认为传统节日的消费和庆祝方式正在慢慢地发生变化。
虽然一些人仍然坚持传统庆祝,但年轻人却不断地寻找新的方式来庆祝春节。
我们希望此次调研能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引起社会大众对春节庆祝方式的探讨。
党员春节回乡调研报告(篇)

党员春节回乡调研报告党员春节回乡调研报告党员春节回乡调研报告今年春节期间,我回乡过年,切身感受到家乡近年的大变化和农村、农民精神风貌的大改观。
现就本人调研情况,综合整理如下:一、基本情况我的家乡分宜县,位于省西中部,袁河中游,东邻新余市渝水区,南连市安福县,西接市袁州区,北毗市上高县。
境属低山丘陵地形。
地势南北部略高,中部较低平。
总面积1389平方公里,下辖6镇4乡1场1个办事处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127个行政村和11个居委会。
总人口33万。
家乡新事物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和深入,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各乡镇村级公路升级改造全面完成;现在农民吃穿不愁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各村设立了农家书屋,书架上摆放着各类书籍,时不时有村民过来看书借书,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最受欢迎、实用。
村支部宣传人员说,农家书屋给村民创造了聚在一起的机会,常常几个人围在一起交流,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不再像以前农闲时没事干,整天东家长西家短、打麻将玩小钱。
村里的文化休闲广场的建成,让群众有了锻炼、娱乐的好去处,既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更成为村民们过年时的欢乐之地。
机关新气象春节慰问活动开展以来,没有悬挂横幅,没有警车开路,没有随行众人围绕,更没有出现干部之间红包相送的现象。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群众深深感受到了机关干部的实在与温暖,朴实的清风随着节日的喜庆阵阵扑面而来。
以前,我们担心领导大老远来,吃不好喝不好,显得太寒酸,但现在中央有规定了,必须照办,大家也轻松。
机关里一名负责后勤的人员说,现在有领导下来调研,不再去附近的饭馆,都在机关食堂就餐,既节省开支,又具有当地特色风味,一举多得啊! 以前在接待和被接待上,耗时耗钱耗精力,机关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说,八项规定不仅群众拥护,体制的公务员也觉得减负了,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实际工作上。
群众新声音亲戚家的孩子在分宜中学里读书,经过一看,崭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高高矗立,绿树成荫,一扫当初破旧落后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员教师春节回乡调研报告2篇Investigation report on Party member teachers returning hom e during Spring Festival汇报人:JinTai College党员教师春节回乡调研报告2篇前言: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党员教师春节回乡调研报告2、篇章2:党员教师春节回乡调研报告篇章1:党员教师春节回乡调研报告今年过年,我借着回家乡过年期间,到亲朋好友家拜年,给大家宣传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宣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五大发展理念、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并着重宣传了群众关心的政策和法规。
大家都深感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富民政策,给大家的衣食住行带来了实惠,有着惊人的改善,家庭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饮食不仅仅满足于想填饱肚子,而是讲求吃得健康和营养;住房不仅仅满足于遮风挡雨,而是讲求住得宽敞舒适、装修华丽。
回老家这些天,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居住条件有了新变化。
在走亲戚时,感慨真是年年有新建房,一年一个变化。
我们村的变化更是非同凡响,20xx年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进行统一规划,笔直的硬化路,芬芳的花草树木,还有健身器材等等,且家家户户装修后,在年前都搬进新楼过新年。
这些变化带来了更加祥和、更加团圆、更加和谐的新年气氛。
通过访民情、问民生、听民意,深入到群众中去,切身感受到了家乡近几年的变化和家乡人精神风貌的改观,真真切切体验到了党的亲民、富民政策赢得了群众的喝彩。
村干部带头、老百姓积极踊跃配合。
乡亲思想更加开放,很少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精神生活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
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积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年轻人会聚集在一起谈创业谈发展。
中年人会积极寻求新的发家致富之道。
老年人会聚集在一起组织一些歌唱、舞蹈、戏剧活动,享受闲暇时光。
春节返乡期间,虽说只逗留了短短几日,但只有真正深入到中国农村的最基层,才能让我感受到老家由里到外的变化和日复一日的进步。
老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丰富了,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党和政府的许多强农惠农政策都落到实处了。
同时也看到,老家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农业经营方式依旧粗放,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乡村教育的发展阻碍重重,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等问题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老家的发展。
这个春节对我来讲是不寻常的,一方面要调研家乡的发展变化和生活状况,使得自己在认识深度和实践锤炼上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我真真切切体验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当地群众的生活状况,无论是与家乡干部的讨论交流,还是与老乡的接触,所见所闻都印证了一个相同的事实:人民的生活在不断的提高和改善,我们的社会在永不停息的前进。
篇章2:党员教师春节回乡调研报告【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我地测院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老家在农村的党员干部利用20xx年春节回乡探亲时机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到群众中去,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了农村近几年的大变化和农村农民精神风貌的大改观,了解社情民意,体验群众生活,共同印证了一个相同的事实:我们的社会在永不停息的前进,农村的人民生活也在不断地提高和改善。
现就我院党员干部调研情况进行综合整理,报告如下:一、农村的现状(一)交通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深入开展,国家适时推出了农村公路建设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农民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
“村村通公路”项目的不断推进,“村镇”、“村村”、“村屯”以及条件好的自然屯内都通了水泥路、柏油路,村路入口标语醒目,村内道路清洁卫生,农民兄弟基本上告别了“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的情况。
部分有些条件好的村庄,还自发集资在水泥路两边竖起了路灯,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交通更便利,呈现了“路通、宽敞了,灯亮、热闹了”的新面貌。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
随着道路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大部分村都通了公共客车,人们出行方便,货物运输也容易了,来往商贩也可以直接深入到村里进行买卖,乡亲们再也不用为手里有好东西卖不出去发愁了;另外,村里有些年轻人买了车,搞短距离载人载物运输等等。
(二)环境卫生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地方政府不断地重视农村环境卫生,通过新农村建设与“美丽家乡〃清洁乡村”项目的推广,农村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居住场所改造和环境绿化、美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以前乱倒垃圾、乱堆乱放、散养家禽的现象逐渐减少;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有所提高,村、屯配被垃圾箱,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各村都配有保洁员与垃圾运送车辆,专门管理环境卫生,清理垃圾;乱砍乱伐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村民植树种树的意识增强,山上、村间绿树成荫,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三)生活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了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迅猛发展,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主要体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膳食结构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提高转化,从要求吃饱向讲就营养转变。
二是穿讲漂亮,衣着消费趋向时尚化、成衣化、时装化。
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文明的冲击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衣着服饰品种、规格更加齐全,款式新颖,日渐多样化,衣着消费结构进入以成衣、时尚消费为主的新阶段。
三是农村楼房已经很普遍,住房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现在集中规划,统一建房,全部安排到水泥路两边建房,一幢一幢的,一排一排的楼房拔地而起,看上去非常整齐,外观新颖。
而且室内装璜也非常漂亮,设施齐全,美观大方。
四是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跨台阶上档次,高档家电设备进入农民家庭。
(四)教育、医疗保障在农村教育上,今昔对比,九年义务真正落实,学费方面几乎全免。
学校里运动设施运动场所也更加的完善,学生们课余时不仅仅可以打乒乓球还可以开始打篮球羽毛球等,课余生活变得更加缤纷多彩。
地方政府实行新农合、推行大病报销制度,建立大学生入学补贴办法,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加大卫生设施配套力度,大力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提高覆盖率和参保率,确保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广大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抵抗因病、因残、因上学而导致家庭贫困的能力,为创造农村农民安居乐业、和谐幸福的生活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制度支撑。
农民切实感受到:“上学有能力、看病有条件、吃穿有保障、养老有依靠”。
(五)文娱、公共设施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以来,各个乡村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目前大部分农村都已建成乡镇文化站,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全覆盖,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致富信息;随着地方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地增大,农村物质生活日益改善,大部行政村修建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里配套有农家书屋、棋牌室、青少年活动室、多功能室等功能室,并且把村篮球场、健身广场整合成村级文化休闲小广场。
使村民开会有场地,学习有场所,健身有设施,娱乐有兴致。
村里定期举办篮球赛、舞会、学习日等活动。
特别是村干部利用各大假日,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赛事,更是增强了全体村民的健身热潮和自信心。
村民现在是“能上微机了、都爱读书了,健身流行了、跳舞定期了”。
二、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一)俗话说,“修路,建路,二分修建八分养护”。
与新建村路功能发挥不相适应的是村路管理养护方面的滞后。
路修好才一年多,已有一些路段出现严重破损了。
乡村道路管养的主体责任与路政管理工作并不到位,谁来谁负责协调管理?谁来组织维修队伍?谁支付维修资金?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棘手问题。
(二)近年来,地方政府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卫生县城等,组织力量集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收效明显,大部分村组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是很到位。
广大农村群众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主力,大家虽然期盼有好的卫生环境,也积极参与整治活动,但要改变群众长期遗留的卫生陋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卫生习惯,还需长期不懈努力。
二是资金比较短缺。
经费紧张,除过保工资、保运转之外,很难再拿出大量资金用于环境卫生整治。
大部分村还没有收取卫生费,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落实保洁队伍的资金十分紧缺。
(三)新时代的农村居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经费紧张、设备简陋。
村民普遍的认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少。
对小病、门诊补偿的比例很低。
二是村卫生所大都建在乡医家中,不合格,乡医普遍收入较低,待遇差。
有部分的人认为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损。
三是农村合作医疗机关有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够好,有些医院报销手续较麻烦。
(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对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文化设施基础薄弱,设施建设配套不全、规模偏小、维护跟不上; 发展文化的意识氛围不浓,部分干部对文化设施建设缺乏高度认识,有一种“轻文化、重经济”的主观片面想法;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融资渠道狭窄。
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一些建议总体上看,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村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但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仍然存在上述种种问题。
现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调研情况,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为农村公路所取得的成绩欣喜的同时,也看到了其存的问题:农村公路覆盖面和通达深度不够,路面等级低,抗灾能力弱,管理水平低,重建设轻养管、安全状况不好等。
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各级领导特别是乡镇领导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村村通”道路日常养护工作,建立健全常态的管理机制,保障农村公路维护、保养经费的投入,加强维修养护技术指导。
各村民干部应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巡视力度,村村通道路上设置的限驶墩(桩)等设施对超载超限车辆有效遏制,全面加大各行政村内农村公路的维护力度,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公安等部门的支持,开展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集中执法活动,重点打击严重超载运输等违法行为,发动群众爱路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