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有哪些
眼科护士招聘笔试常见试题

眼科护士招聘笔试常见试题名词解释泪溢: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出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的现象睑内翻:眼睑,特别是睑缘部向眼球方向内卷,部分或全部睫毛倒向眼球的一种位置异常眼球穿通伤:锐器造成眼球壁全层裂开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或狭窄后,泪液滞留于泪囊中,导致泪囊继发的慢性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单选题1、下列哪项病史或临床表现与睑外翻无关:DA年龄B嘴角歪斜C眼外伤D沙眼2、眼睑毛细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CA局部冷敷B手术切除C局部激素D局部激光3、眼睑常见疾病:AA炎症B肿瘤C外伤D畸形4、基础分泌腺是指:BA泪腺B附泪腺C结膜杯状细胞D睑板腺5、治疗性泪道探通主要用干:DA泪小管阳塞B泪小点阳塞C皇泪管或泪总管阳塞D婴幼儿泪道阻塞6、眼部化学伤急救措施是:BA急送医院B现场取水冲洗C抗生素预防感染D止痛7、怀疑插入伤的病人进行评估时,诊断性检查包括以下几种除外:DA间接检眼镜检查法B CI检查C电生理检查D MRI检查8、下列哪项最适合眼眶骨折的检查?CA X线检查B B-usC CT检查D MRI检查9、导致慢性泪囊炎的主要病因是:DA泪总管阻塞B泪囊狭窄C泪小点闭合D鼻泪管阻塞或狭窄10、急性泪囊炎不应该进行下列哪项处理:C A热敷B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液C泪道冲洗D切开排脓11、下面治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A尽快手犬治疗B用手指挤压泪囊区C点抗生素眼液D半岁后可行泪道探通12、患者女,55岁,诉右眼溢泪1月。
查体:右眼视力正常,右侧泪道冲洗时有阻力,冲洗液部分反流,部分流入鼻腔,余夫见异常。
考虑以下哪种情况:CA泪总管阻塞B鼻泪管阻塞C鼻泪管狭窄D慢性泪囊炎E泪小管阻塞13、关于睑缘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A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B睫毛和睑缘表面附着皮脂、睫毛,干燥后结痂,去除痂皮后露出睫毛根部和浅小溃疡C采用抗生素眼液和眼膏治疗,痊愈后可停药,防止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D.睫毛容易脱落,可以再生14、关于睑内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A先天性睑内翻多发于婴幼儿,因倒睫严重刺激角膜可能引起角膜变性,尽早手术治疗B老年人由于下睑皮肤和眶隔松弛,失去牵制眼轮匝肌的收缩功能,可引起睑内翻,可以切除多余的皮肤和切断所有的眼轮匝肌纤维C瘢痕性睑内翻必须手术治疗D.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病人由于炎症刺激引起眼轮匝肌痉挛导致睑内翻,宜尽早手术治疗15、关于睑外翻,下列哪项是正确:BA动眼神经麻痹,眼轮匝肌收缩功能丧失,下睑因为自身质量下坠而发生睑外翻,治疗关键在于治疗神经麻痹B老年性睑外翻可行整形手术,作“Z”形皮瓣矫正或“V”、“Y”形改形术C瘢痕性睑外翻多由沙眼引起,施行植皮手术后可消除垂直方向的牵引D老年性睑外翻可发生于上、下眼16、下列关于睑内翻的叙述是错误的:DA先天性睑内翻常为双侧,痉挛性和瘢痕性睑内翻可为单侧B险内翻常合并倒睫C可发展为角膜溃疡D痉挛性睑内翻多发生于上眼睑17、女,3岁,被A唼汪约6 nlni宽的眼睑皮肤(包括上睑缘)几平离断,仅与内眦部丝状相连。
病理报告单上的病理诊断看什么?肿瘤病理形态特征和鉴别诊断汇总-眼耳鼻咽喉肿瘤瘤部分

病理报告单上的病理诊断看什么?肿瘤病理形态特征和鉴别诊断汇总-眼耳鼻咽喉肿瘤瘤部分眼疾病知识点1:眼睑皮脂腺癌的临床特点眼睑皮脂腺癌(睑板腺癌或麦氏腺癌)是眼睑常见的恶性肿瘤。
多见于40-80岁的老年人,以女性多见。
其病程长达数月至数年,上睑发病多于下睑,早期酷似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知识点2:眼睑皮脂腺癌的病理改变眼睑皮脂腺癌的病理改变见表项目病理改变肉眼改变早期时,睑板增厚或出现结节,且质硬,边界清楚,继而肿块发展成为分叶状核桃样,使得眼睑高度肥厚、变形,但皮肤与结膜尚完整。
晚期时,可破坏结膜,露出黄白色结节。
癌组织可沿着睑板腺主导管蔓延至睑缘,导致睑缘肥厚,睫毛脱落,形成溃疡。
有的则可向眼眶深部发展,引起眼球突出镜下改变在镜下,皮脂腺癌的特点为癌组织呈小叶状结构、癌细胞胞质淡染呈泡沫状以及脂肪染色阳性等。
根据组织结构可以分为分化型、鳞状细胞型、基底细胞型、腺型核梭形细胞型。
癌细胞根据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
小叶中央可发生坏死及囊性变。
间肿);③基底细胞上皮瘤。
知识点4:眼睑黄斑瘤的临床特点眼睑黄斑瘤为较常见的眼睑皮肤病变,好发于40-50岁妇女,可伴或不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
知识点5:眼睑黄斑瘤的病理改变大多数病变会累及双眼睑近鼻根部皮肤,对称或先后发生,大小不等。
局部皮肤深黄色,略高起。
镜下可见真皮或皮下有大片富含脂质的,且胞质呈泡沫状的巨噬细胞为其特点,主要环绕在血管及皮肤附属器周围。
知识点6:眼睑弛缓症的临床特点眼睑弛缓症又称眼睑松解症,大多发生于青少年,女性较为多见。
早期可见双上睑皮肤水肿,继之表面菲薄,弹性消失,呈松垂状,晚期可见皮肤萎缩,表面有多数细皱纹。
皮下毛细血管扩张。
知识点7:眼睑弛缓症的病理改变表皮变薄,并有色素沉着。
表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并玻璃样变伴灶状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知识点8:睑板腺囊肿的临床特点睑板腺囊肿(霰粒肿)是由睑板腺或皮脂腺(Zeis)腺排泄管阻塞、分泌物潴留所引起的慢性非化脓性炎症。
眼睑肿瘤的分类诊疗

眼睑肿瘤的分类诊疗发表时间:2011-11-14T11:03:22.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6期供稿作者:赵爱君[导读] 开始是过度角化的结节,以后出现溃疡。
溃疡有一外翻的小规则边缘,坚实隆起。
赵爱君(大兴安岭地区阿木尔林业局职工医院 165000)【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458-02一、眼睑色素痣眼睑色素痣属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同时与身体其他部位色素痣并存。
色素痣是先天性扁平或隆起的病变,边界清楚,由痣细胞构成。
可在幼年即有色素,或直到青春期或成人时才有色素。
【临床表现】1.以睑缘多见,开始时肿物小,色素少,边界清楚,类似于乳头状瘤。
2.青春期逐渐长大,色素增加,以后静止。
3.位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的交界痣,有少数会发生恶变。
4.根据组织学,色素痣可分为:(1)交界痣:一般为扁平状,呈均匀的棕色,痣细胞位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
有低度恶变趋势。
(2)皮内痣:最常见,一般为隆起状,有时为乳头瘤状。
色素很少,如有则为棕色至黑色。
痣细胞完全在真皮内,可能无恶性趋势。
(3)复合痣:常为棕色,由前二型成分结合在一起。
有低度恶性趋势。
(4)蓝痣:一般呈扁平状,几乎出生时就有色素,呈蓝色或石板灰色。
无恶性趋势。
(5)先天性眼皮肤黑色素细胞增多症:又称太田痣,是围绕眼眶、眼睑和眉部皮肤的一种蓝痣。
好发于东方人和黑人,无恶性趋势。
如发生于白人,则有恶性趋势。
【诊断要点】根据睑缘或眼睑带有色素的小肿物,可以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1.一般不需治疗。
2.为美容可局部切除,但必须完整和彻底地切除。
3.色素痣出现迅速增大、变黑及破溃出血等恶变迹象时,应立即彻底切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二、睑黄色瘤本病是很常见的眼睑良性肿物,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部分患者合并遗传性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其他继发性血脂过高,但多数患者的血脂是正常的。
【临床表现】1.病变位于上睑近内眦角皮肤面,有时下睑也可见,常为双侧。
第四章眼睑试题-整合版

第四章眼睑病一、A1型选择题:1.麦粒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2.21A. 链球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莫-阿双杆菌D. 真菌E. 绿脓杆菌答案:B2外麦粒肿早期治疗正确的是:6.11A. 局部热敷B. 局部冷敷C. 切开排脓D. 将脓液挤出E. 滴抗生素眼液答案:A3.睑板腺囊肿的病因是:2.11A. 细菌感染B. 真菌感染C. 睑板腺分泌功能过旺D. 睑板腺出口阻塞E. 睑板腺肉芽肿性炎症答案:D4.外麦粒肿手术时,其手术切口应6.21A. 与皮肤面垂直B. 与睑板面垂直C. 与睑缘垂直D. 与睑缘平行E. 与眶缘垂直答案:D5.对放射治疗最敏感的眼睑恶性肿瘤是6.21A. 黄色瘤B. 眼睑血管瘤C. 基底细胞癌D. 鳞状细胞癌E. 皮质腺癌答案:C6.倒睫毛最常见的原因是:2.22A. 沙眼C. 睑腺炎D. 睑外伤E. 睑烧伤答案:A7.眼睑闭合不全的最常见原因是:2.22A. 甲状腺病性突眼B. 瘢痕性睑外翻C. 全身麻醉时D. 面神经麻痹E. 眼眶肿瘤答案:D8.黄色瘤的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8.21A. 多见于老年人B. 多数患者的血脂升高C. 病变多位于上睑近内眦角皮肤D. 多为双侧发病E. 可不治疗答案:B9.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肌力小于几毫米时,适合行额肌悬吊术:6.22A. 1mmB. 2mmC. 3mmD. 4mmE. 5mm答案:C10.接触性睑皮炎的治疗中哪项不正确:6.11A. 生理盐水湿敷B. 滴糖皮质激素眼液C. 涂糖皮质激素眼膏D. 必要时口服泼尼松E. 包扎患眼,避免接触过敏原答案:E11.带状疱疹性睑皮炎受累的神经为:3.11A. 视神经B. 三叉神经C. 动眼神经D. 面神经E. 滑车神经12.不符合先天性睑裂狭窄综合症临床表现的是:3.21A. 上睑下垂B. 逆向内眦赘皮C. 下睑外翻D. 睑裂缩小E. 鼻梁低平答案:C二、A2型选择题13.患者,左眼及左额部疼痛2周。
眼睑恶性肿瘤的护理

眼睑恶性肿瘤的护理
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有基底细胞癌、皮脂腺癌、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术后可辅助放疗和化疗。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评估病人的发病年龄、肿瘤生长速度。
2、身体状况:肿瘤生长部位、大小、浸润程度、有无转移等。
3、心理、社会状况:眼睑恶性肿瘤病人因担心疾病影响面部的功能、美容甚至肿瘤转移影响病人的生命,常产生紧张和焦虑等心理。
【护理措施】
1、参考上睑下垂护理。
2、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病人保持稳定的情绪,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并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
3、对病人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前,应告知病人治疗和护理的方法和目的及注意事项,如教会病人和家属手术前后、放疗、化疗等有关的自我护理知识。
眼肿瘤

• CT:圆形或球形肿块,表面光滑,有包膜,眼眶可扩大, 多无骨质破坏
治疗
• 开眶手术,连同包膜一并切除
• 不要切破囊膜或小块切除,以防种植性转 移
• 不要切除局部活检
泪腺腺样囊性癌
• 泪腺最常的恶性肿瘤 • 恶性程度高,病程短 • 突眼,眼部疼痛,眼球向前内下
方突出,向外上方运动受限,视 力减退
• 肿瘤呈广泛的浸润生长,容易浸 润神经和累及眶骨,可向眼眶深 部、颅内蔓延,也可向肺、肝和 骨骼转移,预后差
• CT:边界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肿 块边界呈锯齿状,显示肿瘤浸润 生长
治疗
• 很小的肿瘤,局部切除
• 行眶内容摘除术:包括眼睑、眼球、眶内 软组织、眶骨膜以及被侵犯的骨质
• 术后加放疗和化疗
• 角膜原位癌
• Bowen病 • 缓慢生长、半透明或胶冻样、微隆起 • 表面布满松针样新生血管 • 肿瘤切除联合角膜板层移植
• 角膜鳞状细胞癌
• 中老年男性 • 胶冻样隆起,基底宽、富有血管 • 可转移、应行扩大切除
葡萄膜肿瘤
• 虹膜囊肿
• 原发性、植入性
• 虹膜、睫状体黑色素瘤
• 恶性 • 局限性、弥漫性 • 可继发青光眼 • 局部切除、扩大切除
• 淋巴瘤
• 恶性 • 主要靠病理诊断
横纹肌肉瘤
临床概述 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横纹肌母细胞构成的高度恶性肿瘤
儿童多发
肿瘤发展快 恶性程度高
眶上部好发 鼻上象限眼睑
上睑下垂 眼睑水肿
眼球向下方移位
眼球运动障碍
视力障碍
CT扫描
形状不规则 边界不锐利或不圆滑 不均质 明显增强 可见骨破坏 邻近结构破坏
眼眶肿瘤
眼眶淋巴瘤

眼眶淋巴瘤眼眶淋巴瘤(orbital lymphoma)是眼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眼眶肿瘤的10%,占全部淋巴瘤的比率小于1%。
大多数原发于眼部,30%~50%是全身淋巴瘤累及眼部。
发病率受地域、种族影响。
成人多见,发病高峰为50~70岁,女性略多。
亚洲发病高峰为40~50岁。
何彦津等的国内大宗病例报告显示非霍奇金淋巴瘤在3 476例眼眶占位性病变中有65例,占眼眶恶性肿瘤的10.33%,为第3位。
临床表现可单侧或双侧同时发病,单侧多见,双侧约占1/4以上,也可由单侧进展为双侧。
临床分为急性型及慢性型。
急性型起病急,发展快,多于1~2个月内就诊。
绝大多数患者为慢性型,起病隐匿,开始症状轻,后进行性加重,病程长,预后较好。
症状为眼睑肿胀及下垂、眼球突出移位、眼球运动障碍、球结膜充血水肿等。
眶内可出现无痛性包块,位于眼睑、结膜、泪腺和肌锥内外间隙,质硬,呈索条或结节状,各型均无包膜。
若眼眶淋巴瘤为系统淋巴瘤的局部表现时,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消瘦、疲劳、淋巴结肿大等。
病理特点眼眶淋巴瘤绝大多数属于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肿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type lymphoma)。
MALT淋巴瘤的概念由Isaacson和Wright在1983年首先提出,全身凡有黏膜上皮的部位,包括胃肠道、肺、涎腺、眼眶等均可发生。
根据1982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订的NHL国际工作分类(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lymphoma panel Working Formulation,NCI IWF),绝大多数(约84%)的原发眼眶淋巴瘤属边缘带弥漫性小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id tumors,NHL),为低度恶性肿瘤,由较单一、不成熟或明显异型性的淋巴细胞组成,多数呈弥漫分布,少数可见残留淋巴滤泡,细胞分化程度不一,内皮细胞增生也不明显。
眼睑基底细胞癌疾病

眼睑基底细胞癌疾病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为最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肿瘤由表皮基底层细胞分化而来,紫外线照耀为其最重要的危急因素。
病因眼睑基底细胞癌是由什么缘由引起的?(一)发病缘由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本病病因尚不非常明确,可能与日光中的紫外线的照耀有关。
另外,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生率不足1%,临床表现为眼睑、面部和躯体多发性基底细胞癌、颌骨囊肿、骨骼、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特别等。
该病于1960年首先由Gorlin和Goltz报道,故又称为Gorlin-Goltz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肿瘤的发生源于机体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生物学行为转变,形成自主生长的新生物。
与致瘤因素导致的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转变有关。
肿瘤由表皮基底层细胞分化而来,紫外线可以引起细胞内基因组结构的转变。
症状眼睑基底细胞癌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肿瘤多发生于下睑,约占全部病例的2/3,内眦部和上睑各占15%,外眦部最少,约为5%。
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临床最为多见,表现为高起,外观呈坚硬的“珍宝样”结节,表面毛细血管扩张。
随着结节渐渐长大,中央发生溃疡,缓慢向四周进展,四周边缘隆起增厚呈镶边状,又称顽固性溃疡。
色素型基底细胞癌形态学上与结节溃疡型相像,肿瘤呈结节或结节溃疡,但有黑色素镇静,呈灰蓝或灰黑色,可被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
此二型基底细胞癌在发病年龄、性别、位置、病程和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硬斑或硬化型基底细胞癌呈灰白色硬性斑块,边界不清。
由于呈扁平状,临床上不易被发觉,一般不形成溃疡。
然而该型病变具有侵袭性,可以侵及深层的真皮或眶骨膜,也可侵入眼眶和鼻旁窦。
结节溃疡型、色素型和硬化型易发生于面部。
表浅型可发生于眼睑,但更多见于躯干,病变常为多发性,外观呈红斑鳞屑样斑块,周界可呈细珍宝样,可向四周集中,边界尚清。
可伴有浅表溃疡和结痂。
依据临床表现,如结节溃疡型具有边缘隆起和中央溃疡的特性,色素型可见色素镇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有哪些
*导读:占眼睑恶性肿瘤的80%,常发生于下睑或内眦部,
多见于老年男性。
肿瘤初起时眼睑皮肤出现米粒大小结节状隆起,无任何不适感觉,结节周围可无新生血管…………
(1)眼睑恶性黑色素瘤:多从睑缘,内、外眦部发生,初起时形
似黑痣,但色素浓淡不一,可见高低不平、大小不等的黑色素结节,局部血管丰富,表面如破溃,很容易形成溃疡。
一般病人仅有轻度痒感,无其它感觉,往往被忽视。
肿瘤可侵犯整个眼睑,早期即可出现转移,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肝转移等。
各种年龄皆可发病,但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多。
(2)眼睑基底细胞癌:占眼睑恶性肿瘤的80%,常发生于下睑
或内眦部,多见于老年男性。
肿瘤初起时眼睑皮肤出现米粒大小结节状隆起,无任何不适感觉,结节周围可无新生血管。
进一步发展,局部溃烂,形成侵蚀性溃疡,边缘隆起,周围较硬。
一般进展缓慢,病程常常达几年至几十年,很少发生远处转移。
(3)眼睑鳞状细胞癌:肿瘤常侵犯上睑,多有炎症或瘢痕损害,
与基底细胞癌很相似,但角化明显,常迅速形成溃疡,在表面增殖,进展较快,往往在发病后数月即可出现远处转移,恶性程度较基底细胞癌高。
(4)睑板腺癌:起源于睑板腺,上睑多见,形态不一,早期像霰
粒肿,黄色外观,可呈不规则花瓣状,但质地比较硬,进展较慢,可侵犯睑缘及结膜,也可转移至眼眶深部及颌下淋巴结。
本病多发生在老年时期,老年人如发现质硬的霰粒肿,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