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检查法诊断学
诊断学课件:5-体格检查基本检查法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一) 体温: 国内一般按摄氏法进行记录。测量体温的方法通常有以下3种
口测法
肛测法
腋测法
正常值 36.3 ~37.2℃
5分钟后读数
正常值 36.5℃~37.7 ℃
5分钟后读数
较口测法读数 高0.3℃~0.5℃
正常值 36℃~37 ℃
10分钟后读数
(一) 体温: •生理情况下体温有一定的波动.
(二)体型(Habitus) :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 括骨骼、肌肉的成长与脂肪分布的状态等。
成年人的体型可分为以下3种:
深部触诊法
适用范围:腹腔病变和脏器情况,检查深度2CM以上
分类:
深部滑行触诊法:适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 双手触诊法:适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 深压触诊法:适用于压痛点的检查 冲击触诊法:仅用于大量腹水时
深部触诊法:深部滑行触诊
• 被检查者应平卧屈膝、放松腹肌平 静呼吸
• 医生用右手并拢的二、三、四指放 在腹壁上,以手指末端逐渐触向腹 腔的脏器或包块,在被触及的包块 上作上下左右滑动触摸
距离体表深浅不一,可产生不同的叩诊音、临床上将此 区分为:
◇清音 ◇鼓音 ◇浊音 ◇实音 ◇过清音
1.清音
• 是一种音调低、音响较强、音时较长的叩诊 • 为叩击富弹性含气的器官时所产生, • 可见于:
肺组织弹性良好含气量正常 的胸部叩诊时。
• 提示:肺组织弹性好 含气量正常 致密度正常
2.浊音
• 是一种高音调、音响较弱、振动时间较短的非乐性叩诊音 • 在叩击覆盖有少量含气组织的实质器官时产生。见于:
二、年龄 •随着年龄(age)的增长,机体出现生长发育、成熟、 衰老等一系列改变,年龄与疾病的发生及预后有密切的 关系 •年龄大小通过问诊即可得知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昏迷、死亡或隐瞒年龄时则需通过 观察进行判断
诊断学:基本检查法与一般检查实训教学教案

一、思政目标
1.以基本检查法和一般检查为切入点,使学生学会规范操作的同时树立“关心爱护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学会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加医患互信和医患共情,时刻把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2.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背景,通过讲述抗疫一线榜样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及民族自豪感,作为一名医学生,更深的理解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诊断学基础.中医学实训指导》第二军医出版社/第一版/2010
《诊断学试题库》
学情分析:本课程授课对象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如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的各门课程,但对于怎样接触患者、怎样对患者该怎样进行有效的人文关怀,如何构建爱伤意识等等比较茫然,对以上课程相对抽象,学习时间短,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并不牢固,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根据调查研究,学生对抽象、微观等知识的思考和想象能力较弱,对具体、直观的事物接受力较强,更倾向于观察和实践参与,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强。所以要将基础医学-诊断学-临床医学相整合。同时润物无声融入思政元素,借助我国的抗疫成效培养学生爱国、爱党、坚决拥护共产党的英明决策,有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医生、医护这个神圣职业的热爱和向往,医者仁心、大医精诚应该是其孜孜不倦的追求。形成高医德,练就精湛医术,更好地乐于奉献、助健康之完善是我们本节课程授课的关键。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 案
科目:诊断学
部系:临床医学系
专业:临床医学
班级:
任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签字:
《诊:2/32
授课日期:
课程名称:诊断学
章节:第三篇——第一章、第二章
授课主题:实训一、基本检查法与一般检查/实训课
教学资源:《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2020
诊断学 基本检查法 试题

第一节基本检查法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A.望诊触诊视诊叩诊听诊B.一般检查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C.望诊触诊叩诊听诊D.望诊触诊问诊听诊2.检查胆囊压痛的方法用A.浅部触诊法B.冲击触诊法C.深部滑动触诊法D.深压触诊法3.检查皮肤、关节及肿块用A.深压触诊法B.浅部触诊法C.冲击触诊法D.双手触诊法4.对腹水患者行肝脾包块触诊使用A.浅部触诊法B.深部滑动触诊法C.冲击触诊法D.深部触诊法5.检查腹部压痛点常用A.深压触诊法B.冲击触诊法C.双手触诊法D.深部滑动触诊法6.肝、脾、肾检查时常用A.双手触诊法B.冲击触诊法C.深压触诊法D.浅表触诊法7.浊音叩诊的特点A.音调低音响较大震动时相长B.音调低音响更强震动时相较长C.音调较高音响较弱而震动持续时间较短D.音调高音响强震动持续时间短8.正常肺部叩诊音呈A.清音B.浊音C.过清音D.鼓音9.触诊检查主要用于A.脑部B.腹部C.关节D.皮肤10.肺组织实变时叩诊为A.鼓音B.实音C.过清音D.浊音11.肺气肿患者叩诊音为A.鼓音B.清音C.过清音D.浊音12.一位左侧胸痛的病人,坐位左下胸部叩鼓音,多考虑A.左侧气胸B.肺气肿C. 正常胃泡音D.胸腔积液13.大量胸腔积液时叩诊音是A.鼓音B.浊音C.实音D.过清音14.气胸患者叩诊音呈A.过清音B.鼓音C.清音D.实音15.直接叩诊法常用于A.肺炎B.肺结核C.肺肿瘤D.大量胸腔积液16. 触诊对全身哪个部位的检查更重要A.胸部B.腹部C.皮肤D.神经系统17. 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下列哪项检查A.关节、阴囊、精索B.阑尾压痛点C.胆囊压痛点D.腹部反跳痛18. 下列哪种方法最适用于检查肠管或索条状包块A.浅部触诊法B.深部滑行触诊法C.双手触诊法D.深压触诊法19. 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性脏器时,产生的叩诊音为A.实音B.清音C.鼓音D.浊音20. 肺内巨大空洞、气胸、气腹叩诊音为A.清音B.浊音C.鼓音D.过清音21. 关于听诊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直接听诊法是医生直接用耳廓贴附在被检查者的体表进行听诊,因不需用听诊器,可广泛使用B.间接听诊法即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检查方法,此法方便,且对器官运动的声音还能起到放大的作用C.听诊器钟型体件适用于检查高音调声音D.听诊器鼓型体件适用于检查低音调声音22. 下列关于嗅诊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所有的痰液均有臭味B.嗅到痰液有恶臭味提示可能患支气管扩张或肺浓肿C.凡脓液均有臭味D.脓液为恶臭味考虑为化脓性感染23. 关于呕吐物的气味,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单纯饮食性胃内容物无任何气味B.呕吐物酸臭味可考虑肠梗阻存在C.呕吐物若出现粪臭味,提示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过长而发酵D.呕吐物为未消化食物并有浓烈的酒味,见于大量饮酒后或醉酒者24. 关于触诊的注意事项哪项是错误的A.检查时手要温暖、轻柔B.医生应站在患者的右侧,面向患者C.检查腹部脏器时,患者可取仰卧位或侧卧位D.作下腹部检查时,必须要排尿后才检查25. 下列各项中,那些无法用叩诊确定A.肺尖宽度B.腹水的有无C.腹部病变的大小与性质D.软组织肿胀的程度26. 关于叩诊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因叩诊的部位不同,病人需采取适宜的体位B.叩诊胸部时取坐位或卧位C. 叩诊腹部时常取仰卧位D.中等量的腹水,叩诊最好取坐位27. 关于间接叩诊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B.左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垂直叩击右手中指第二指骨的中段C.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D.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二)多项选择题:1.叩诊音正确的是A.正常肺组织叩清音B.肺炎叩浊音C.大量胸腔积液叩实音D.气胸叩鼓音E.肺气肿叩过清音2.对嗅诊描述正确的是A.尿毒症患者有氨味B.肝昏迷患者有肝臭味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有烂苹果味D.有机磷中毒患者呕出物有大蒜味E.消化不良时粪便有腐败性臭味3.双手触诊法包括A.肝脏触诊B.脾脏触诊C.肾脏触诊D.肿块E气胸4.嗅诊正确的是A.痰呈血腥味见于大量呕血B.痰呈恶臭味见于肺脓肿C.大便呈肝腥味见于肝昏迷D.尿液呈大蒜味见于有机磷中毒D.呕出物呈粪臭味见于消化不良5.正常人胸部叩诊音有A.清音B.过清音C.浊音D.实音E.鼓音6.视诊包括A.年龄B.发育C.营养D.面容E.意识状态7.浅部触诊法适用于A.头颅B.阴囊C.肝脏D.胃肠E.皮肤、软组织8.深压触诊用以确定A.阑尾压痛点B.腹部包块大小C.输尿管压痛D.胆囊大小E.脾脏压痛9. 体格检查的基本检查方法有哪几种A.视诊B.触诊C.叩诊D.听诊E.嗅诊10. 触诊可用于检查下列哪些内容A.移动性浊音B.震颤、摩擦感C.液波震颤D.肿块的大小、位置、表面状态E.压痛、反跳痛11. 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下列哪些检查A.关节疾病B.腹腔淋巴结C.软组织病变D.腹部压痛、抵抗感E.腹部肿块12.下列哪些检查属深部触诊法A.冲击触诊法B.钩指触诊法C.双手触诊法D.深压触诊法E.深部滑行触诊法13. 叩诊可用于下列哪些检查A.肺下界移动度B.肝、脾的边界C.腹部肿块的边界D.肺下界E.膀胱有无胀大14. 关于叩诊方法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间接叩诊法临床应用最广泛B.间接叩诊法不论检查的部位、病变组织的性质、范围大小或位置的深浅,叩诊的力量均应相等、均匀C.间接叩诊法不能用于胸腹部的定界叩诊D.直接叩诊法适用于胸或腹部面积较广泛的病变E.直接叩诊法是用右手中间三指的掌面或指端直接拍击或叩击被检查的部位15. 正常成人胸、腹部可叩出下列哪几种声音A.清音B.浊音C.鼓音D.实音E.过清音B型题:(问题11~15)A.患者呼出气为烂苹果味B.患者呼出气为氨味C.患者呼出气为刺激性蒜味D.呕吐物呈酸臭味E.呕吐物为粪臭味11、幽门梗阻()12、有机磷中毒()1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4、尿毒症()15、肠梗阻()C型题:(问题16~17)A.直接叩诊B.间接叩诊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16、确定心脏相对浊音界()17、大量胸腔积液()二、判断题1、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常端坐呼吸并躯干向前倾斜以图缓解心脏受压的症状.()2、全腹膜炎的患者腹痛常辗转不安或翻滚于床上,未能找到舒适的体位。
说课稿5基本检查法

说课——基本检查法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诊断学》第三篇,第一章基本检查法。
一、分析本课教材诊断学(diagnostics)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基本检查法这一章节是诊断学这本书中一个承上启下的章节,在掌握临床常见症状之后,学习这一章为今后学习各部位检查打下基础。
这一章教给我们体格检查基本方法和技能,也是学习诊断学的精髓所在,所以说学好这一章至关重要,可以说能够灵活运用、熟练掌握、检查规范能体现出一个医学生的基本功,更是为今后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诊断学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理论讲解使学生掌握体格检查的目的、检查时注意事项。
(二)能力目标通过教师实训课示范教学及巡回指导使学生掌握视诊检查内容、触诊和叩诊手法、叩诊音辨别、听诊部位及常见异常听诊音。
(三)情感目标用教师认真、富有激情的讲解让学生知道学习本节的重要性并且使他们愿意学习本节内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我们确立如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肝脏和脾脏的触诊方法及临床意义。
心界和肺部叩诊检查及临床意义。
正常呼吸音、心音及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教学难点:触诊手法,正常呼吸音、心音及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四、教法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依据本教材的特点,展开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为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图片展示法、理论讲授法、实训示范法、巡回指导法和小组PK法。
(一)教学录像展示法我采用多媒体录像展示视诊内容中一些阳性图片,如皮肤黏膜出血、黄疸、体位、步态等等。
新医课件诊断学基本检查法头颈部检查

体格检查时应注意:
1.以病人为中心,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右侧 2.检查时光线适当,环境温暖安静;手法规范轻柔;
被检查部位充分暴露;焐热手及体件。 3.力求达到全面、系统、重点、规范和正确。 4.体格检查要按一定顺序进行;避免反复搬动病人。
危重 影响检查结果 P213 5.注意上下、左右、相邻对照 6.第三者在场
3.深压触诊法(deep press palpation)
用一个或两个并拢的手指逐渐深压腹壁被检 查部位。
用于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 痛点。 即压痛检查
反跳痛检查 手指逐渐深压、暂停、迅速抬 起,并询问病人是否感觉疼痛加重或查看面部是 否出现痛苦表情。
4.冲击触诊法(ballottement)
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
一、性别(sex)
1.某些疾病的发生率与性别有关 2.某些疾病可引起性征发生改变 人妖 3.性染色体异常(结构和数目)对性
别性征有影响
二、年龄(age)
年龄与疾病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 如肿瘤、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等
如何判断年龄
三、生命体征(vital sign )
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 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 吸、血压,为必查项目。
主要用于检查和评估腹腔病变和脏 器情况。 >2cm
根据检查目的和手法不同可分为:
1.深部滑行触诊法(deep slipping ~~)
医师用右手并拢的二、三、四指平放在腹壁 上,以手指末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在 被触及的包块上作上下左右滑动触摸,如为肠管 或索条状包块,应在与其长轴相垂直的方向进行 滑动触摸。 腹肌放松(12345) 顺序 力度
医师根据病人身体各部分活动时发出的 声音判断正常与否。
诊断学绪论、基本检查法、一般检查

诊 断 学 ↓ 绪 论
诊 断 学 ↓ 绪 论
01
每个症状和体征
02
正常生理性、 功能性表现
03
异常病理生理改变
与临床医学各科对疾病的诊断有着一定的区别
诊断学中的诊断
临床诊断( clinical diagnosis)
疾病诊断过程一般有三个环节: 1、调查研究、收集完整和确实的诊断资料 2、结合和分析资料,建立初步诊断 3、有需要时作其他有关检查、动态临床观察、最后验证和修正诊断
诊 断 学 ↓ 绪 论
诊 断 学 ↓ 绪 论
01
临床诊断的要求
Learned with time and practice
William Osler
Teach the eye to see, the finger to feel, and the ear to hear
HOW TO LEARN
反复的临床实践经验
丰富的医学知识
鉴别、综合、分析
常用体格检查的器具
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结合临床考虑
注意点
诊 断 学 ↓ 绪 论
诊 断 学 ↓ 绪 论
如心电图、肺功能和各种内镜检查,以及临床上常用的各种诊断操作技术等;这些辅助检查在临床上诊断疾病时;亦常发挥重要的作用
辅助检查 ( assistant examination)
诊 断 学 ↓ 绪 论
近 10年诊断技术显著进步
诊 断 学 ↓ 绪 论
01
第二篇 体 格 检 查 P71
教学大纲
第一章 目的与要求: 了解:进行体格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检查方法及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 详细讲解:触诊的方法: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 (分别介绍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及主要用途)。叩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重点讲解:视诊的内容:全身状态视诊和局部视诊,叩诊音及正常分布。嗅诊及某些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一般介绍:触诊的注意事项。听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诊断学体格检查基本方法

概述 (一)概念 (二)注意事项 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临Hale Waihona Puke 诊断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临床诊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概述
(一)概念
1、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观或借助于传统的 检查工具来了解被检查者身体状况的一 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最好在自然光下进行,必要时从多角度观 察。
医生必须具备敏锐、系统的观察力,扎实 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避免:
“视而不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节 触 诊(palpation)
-----医生通过手接触 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 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检 查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注意事项
1、态度端正、仪表端庄。要具有高度 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
2、和蔼、耐心、关心、体贴病人,以 求信赖。
3、注意医疗保护制度。 4、检查时医生应站在病人右侧,面向
病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注意事项
5、动作轻柔,不增加病人的痛苦。 操作规范、精确、细致,全面而有 重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三节 叩 诊(percussion)
------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 使之震动而产生声响,经传导至 其下组织和器官,然后反射回来, 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 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 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
诊断学(diagnostics)(基本检查法)

叩诊方法
直接叩诊法 (direct percussion) 间接叩诊法 (indirect percussion)
叩诊注意事项
1.环境应安静,以免影响叩诊音的判断。 2.根据叩诊部位不同,病人应采取适当体位,如叩诊胸部 时,可取坐位或卧位;叩诊腹部时常取仰卧位;确定 有无少量腹水时,可嘱病人取肘膝位。 3.叩诊时应注意对称部位的比较与鉴别。 4.叩诊时不仅要注意叩诊音响的变化,还要注意不同病灶 的震动感差异,两者应相互配合。 5.叩诊操作应规范,用力要均匀适当,一般叩诊可达到的 深度约5~7cm。叩诊力量应视不同的检查部位、病变组 织性质、范围大小或位置深浅等情况而定。
体格检查时注意事项-2
4. 检查病人时光线应适当,室内应温暖,环 境应安静;检查手法应规范轻柔;被检查 部位暴露应充分。 5. 全身体格检查时力求达到全面、系统、重 点、规范和正确。 6. 体格检查要按一定顺序进行,避免重复和 遗漏,避免反复翻动病人,力求建立规范 的检查顺序。
体格检查时注意事项-3
诊 断 学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系内科教研室
第二篇 体格检查
(physical examination)
体格检查
是指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于传统或简 便的检查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 诊器、检眼镜等,来客观地了解和评估病人身体 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许多疾病通过 体格检查再结合病史就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医师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后对病人健康状况 和疾病提出的临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
palpation
Light palpation
bimanual palpation liver and splee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7
12
希恩氏综合征
2020/7/7
13
2020/7/7
粘 液 性 水 肿
14
粘液性水肿
2020/7/7
15
痛风石
2020/7/7
16
基本方法
视诊(inspection) 触诊(palpation) 叩诊(percussion) 听诊(auscultation) 嗅诊(olfactory
使用范围:了解肺、心、肝脾边界、腹 水的有无等,以及某些部位的叩击痛。
2020/7/7
30
叩诊的方法
间接叩诊法(indirect percussion) 直接叩诊法(direct percussion)
2020/7/7
31
间接叩诊法(indirect percussion)
左中指第二指节紧贴被叩部位,其余 手指抬起。
右手自然弯曲,右中指叩击左中指第 二指节前端,叩诊方向基本垂直体表, 叩诊应由指掌关节及腕关节活动产生。
2020/7/7
32
间接叩诊法(indirect percussion)
避免肩关节参与,叩击应灵活、短促、有 弹性。 一个部位只连续叩击2-3下,用力要均匀适 中,力量大小要依具体情况而定。浅部病 变用轻叩法,确定心、肝的相对浊音界也 用轻度叩诊法,深部病灶可用重叩法。
肉、骨骼和关节外形的异常等。特殊
的部位需借助器械协助检查。
丰富的医学知识
和临床经验作基础!
2020/7/7
5
2020/7/7
脂肪瘤
6
满月脸、中心性肥胖、紫纹
满月脸
脚癣
2020/7/7
水牛背
9
紫 纹
Cushing’s disease 皮质醇增多症
2020/7/7
11
Addison病 原发性慢性肾 上腺皮质功能 减退症
examination)
2020/7/7
3
视诊(inspection)
医生用眼睛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 体检方法。
全身视诊可观察到性别、年龄、发育、营 养、面容、姿势、体位、步态等。
2020/7/7
4
局部视诊可了解机体各部份的改
变,如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舌苔
的有无、头颈、胸廓、腹部、四肢肌
深部滑行触诊法 (deep slipping palpation) 双手触诊法(bimanual palpation) 深压触诊法(deep press palpation) 冲击触诊法(ballottement)
2020/7/7
19
浅部触诊法(light palpation)
一手轻放待查部位,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 节的协调动作,轻柔地进行滑动触摸。
体会震动感的差异。
2020/7/7
35
间接叩诊法(indirect percussion)
2020/7/7
33
叩诊中的错误
1、左手中指不紧贴。 2、左手其他手指不抬起。 3、右手中指未叩击在左中指前端。 4、叩诊方向不垂直,太倾斜。
2020/7/7
34
叩诊中的错误
5、没有或不会用指掌关节、腕关节的力量, 而是用肩肘上下运动来叩诊。
6、没有弹性,不短促。 7、太用力,叩诊不是用力越大越好。 8、不注意对称部位叩诊音的比较,不善于
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等)的
检查。也多用于腹部检查,以了解有无腹
肌强直,若有,多为腹肌激惹现象,如全
腹膜炎。
2020/7/7
20
深部触诊法(deep palpation)
用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 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主要 了解腹腔病变及脏器的情况。
2020/7/7
21
深 部 触 诊 法(deep palpation)
examination)
2020/7/7
17
触诊(palpation)
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
的感觉来进行判断的一种体检 方法。重点用在腹部的检查。
补充视诊的不足,如温度、湿
度、震颤(甲状腺)、包块的
许多特性(压痛、波动、质地、 形态)。
2020/7/7
18
触诊的方法
浅部触诊法(light palpation) 深部触诊法(deep palpation)
2020/7Βιβλιοθήκη 728基本方法视诊(inspection) 触诊(palpation) 叩诊(percussion) 听诊(auscultation) 嗅诊(olfactory
examination)
2020/7/7
29
叩 诊(percussion)
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部,使之震动产 生声响。根据震动及声响的特点来判断 脏器的状态有无异常的体检方法。
2020/7/7
23
双手触诊法
✓ 腹式呼吸 ✓ 左手固定在被查脏器或包块的
后部,并推向右手方向 ✓ 右手随腹式呼吸进行触诊 ✓ 用于肝、脾、肾、腹腔肿物的
检查,是触诊的难点及重点。
2020/7/7
24
深压触诊法
压痛点:以1-2个手指逐渐加压以探查腹 腔深在病变部位的压痛点,如阑尾压痛点 反跳痛:是在深压的基础上停留片刻,待 压痛稳定后 迅速将手抬起,了解病人是否 出现疼痛加剧,腹膜壁层受炎症波及
2020/7/7
25
冲击触诊法
用4个并拢的手指取70-90°角放置 在被检查的部位上,作数次稍急速 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此时脏器会 在指端呈浮沉感觉
只用于大量腹水时肝脾及大肿块的 触诊,为粗略的检查方法。
2020/7/7
26
冲击触诊示意图
2020/7/7
27
触诊注意事项
检查的目的及病人如何配合 医生和患者的体位 手脑并用
深部滑行触诊法 (deep slipping palpation)
双手触诊法(bimanual palpation) 深压触诊法(deep press palpation) 冲击触诊法(ballottement)
2020/7/7
22
深部滑行触诊法
病人平静呼吸,腹肌松弛,医 生以并拢的2、3、4指逐渐触向 脏器或包块,并在其上作上下左 右滑动触摸或垂直其纵轴方向的 触摸。多用于探查腹部深部包块 或胃肠病变。
基本检查法
诊断学教研室
2020/7/7
1
检体诊断
❖ 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 医师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后,对患 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提出的临 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
2020/7/7
2
基本方法
视诊(inspection) 触诊(palpation) 叩诊(percussion) 听诊(auscultation) 嗅诊(olfa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