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种猪的几个选育阶段

合集下载

生猪养殖技术问答

生猪养殖技术问答

生猪养殖技术问答标准化养猪的目的是什么?现代养猪生产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标准化养猪的目的就是实现养猪业“高效率、高效益”,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新鲜”的猪肉产品。

现代养猪把养猪生产分为配种妊娠(16-17周)、产仔哺乳(4-5周)、断奶仔猪保育(5-6周)、育肥(15周)四个阶段。

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有:品种;环境与圈舍;营养与饲料;饲养治理;防疫保健和经营治理。

生猪购进的程序有哪些?应把握何原则?答:农户需要调进生猪的,要向当地乡镇畜牧兽医站申报填写《安康市生猪调进审批表》,依照生猪调运的报批程序,从县(区)境外、本市境内调进生猪、种猪、仔猪,由县(区)农业局审批;从本市境外调进生猪,由县(区)农业局审批,调进种猪、仔猪由县(区)农业局初审报市农业局审批,方可在批准地调进。

种猪购进应把握从大场引、从新场引、就近引、引急需的、最好的、已脱温了的后备猪为原则。

商品仔猪调进除上述原则外,原则上不要调进,应靠自身自繁自养解决,确需调进的,首先在正规场调,其次在繁育户调,尽不能在仔猪交易市场调,更不能从猪贩子手中购猪。

生猪购进应留意哪些题目?答:生猪购进应留意进猪前的预备,购猪应了解的相关题目,索要相关手续,健康猪的判定选择和安全运输五方面题目。

(1)进猪前预备:在进猪前一周,对猪舍全面进行清洗、消毒,运猪车在前3天清洗消毒,进猪前2天对猪舍加温,温度控制在26-30℃,湿度小于70%,并预备好仔猪料、电解多维、小苏打片、防下痢、防感冒、应激类药物。

(2)购前应了解的相关题目:当地有无疫病流行,猪场的营运是否正常,有无发病史,购买种猪要查看是否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同时要了解猪的饲养方式,是否脱温饲养,饲粮购成及类型,日喂次数,断奶时间,防疫情况等。

(3)索要手续:种猪必须有场上出具的《种畜禽合格证实》,家畜系谱,当地动物防疫监视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实》(有畜禽标识),《运输车辆消毒证实》,《非疫区证实》;购买商品仔猪只需后三个手续即可。

后备猪的选留后备猪的选择一般分三个阶段

后备猪的选留后备猪的选择一般分三个阶段

2. 四月龄阶段的选种 本阶段选择的目的是淘汰发育不良的 个体,以减轻饲养太多后备猪的经济 负担。选择的依据是个体的生长发育 和外形状态。淘汰体重不达标、体型 结构不符合选育目标的个体。
3.六月龄阶段的选择 六月龄阶段是猪生长发育的转折 点,是选种的重要阶段。 本阶段的选择依据是6月龄的增重 速度或体重、背膘厚和体长,是三个 域产肉性能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是 选种的重点。同时也需结合机能形态 的要求,并参照同胞资料全面考虑。
猪的生产
种猪各阶段的选Βιβλιοθήκη 方法学习目标• 掌握种猪各阶段的选择方法
学习内容
种猪的选择不是一次性的工作, 是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多次 的选择与淘汰而完成。在生长发育 的不同阶段,选择各有侧重,运用 的选种方法也不同。
一、后备猪的选留
后备猪的选择一般分三个阶段:
1.断奶仔猪阶段的选留
本阶段选择是根据亲代的种用价值、 仔猪本身的生长发育、外貌和同窝 仔猪的表现三个方面进行选择。
二、已参加繁殖种母猪的选留 主要根据其繁殖成绩,结合同胞 表现,参考亲代和后裔的表现等决定 取舍。繁殖成绩的主要判定依据是产 子数和断乳窝重以及有无遗传缺陷。
三、参加繁殖种公猪的选留 公猪的选择一般以该公猪的生长 速度为主,繁殖成绩为辅的原则,结 合活体测膘材料,进行选留。繁殖成 绩依据同胞姐妹的繁殖成绩和自身的 性机能与配种成绩。

养猪场设计规范

养猪场设计规范

生态养猪规划设计1.场址选择①地势地形地势应高燥,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

地势应避风向阳,猪场不宜建于山坳和谷地以防止在猪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还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

地形要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按可繁殖母猪每头40~50平方米、商品猪3~4平方米考虑。

地面应平坦而稍有缓坡,以利排水,一般坡度在1%~3%为宜,最大不超过25%。

②土质要求土壤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且未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沙土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小,但导热性强,易增温和降温,对猪不利。

粘土透气透水性弱,吸湿性强,毛细管作用明显,抗压性低不利于建筑物的稳固,导热性小。

沙壤土兼具沙土和粘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建场土壤。

但不必苛求。

猪场动力网③水源水质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

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

猪场需水量见下表。

猪别饮用量(升/头·天)总需要量(升/头·天)种公猪 10 40妊娠母猪 12 40带仔母猪 20 75断乳仔猪 2 5生长猪 6 15育肥猪 6 25④电力交通电力供应对猪场至关重要,选址时必须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并要有备用电源。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考虑,不能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

⑤防疫和环保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应少于300~400米,最好在1000米以上,距三级公路不少于150~2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100米。

同时,要距离居民点、工厂500~1000米以上。

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

距其他养殖场应在500~1500米以上,距屠宰场和兽医院宜在1000~2000米以上。

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⑥周围环境建场还应考虑周边环境的各种因素,如水电、排污等。

养猪生产 集约化 工艺一-养猪场

养猪生产 集约化 工艺一-养猪场

养猪生产集约化工艺一-养猪场养猪生产集约化工艺一-养猪场养猪生产(集约化)工艺一-养猪场一、集约化养猪工艺的非政府1.集约化养猪的阶段饲养工艺集约化养猪的目的是要摆脱分散的,传统的季节性的生产方式,建立工厂化、程序化、常年均衡的养猪生产体系,从而达到生产的高水平和经营的高效益。

现多采用四阶段饲养工艺。

(1)种马胎儿阶段。

在此阶段母猪必须顺利完成种马并渡过妊娠期。

种马约须要1周,妊娠期16.5周,母猪产前提前一周步入产房。

母猪在种马胎儿比涅圈养16~17周。

例如猪场规模很大,可以把空怀和胎儿分成两个阶段,空怀母猪在一周左右时间顺利完成种马,然后观测四周,确认胎儿后(可以使用公猪试情或胎儿诊断仪)转至胎儿猪舍,没三维重建的转至下批稳步出席种马。

(2)产仔哺乳阶段。

同一周配准的母猪,要按预产期最早的母猪,提前一周同批进入产房,在此阶段要完成分娩和对仔猪的哺育,哺育期为5周(或4周),母猪在产房饲养6周(或5周),断奶后仔猪转入下一阶段饲养,母猪回到空怀母猪舍参加下一个繁殖周期的配种。

(3)断奶仔猪培育阶段。

仔猪断奶后,同套转至仔猪培育比涅,在培育比涅圈养5~6周,体重超过15~25千克以上。

这时幼猪已对外界环境条件存有了相当的适应能力,再共同转至出栏比涅展开出栏。

](4)育肥阶段。

由育仔舍(仔培舍)转入育肥舍的所有猪只,按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求饲养,共饲养15周,体重达90千克时,即可上市出售。

育肥阶段也可按猪场条件分成为中猪舍和大猪舍,这样更利于猪的生长。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饲养,当生产走入正轨之后,就可以实现每周都有母猪配种、分娩、仔猪断奶和商品猪出售,从而形成工厂化饲养的基本框架。

2.按工艺流程建设或精心安排生产车间。

一个现代化养猪场建场必须存有严苛的规划与设计,工艺流程确认以后,按猪场工艺设计建议,精心安排种马胎儿比涅栏位、产房栏位、育仔比涅栏位和出栏比涅栏位。

养猪场配种流程

养猪场配种流程

养猪场配种流程一、挑选种猪。

这可是配种流程里特别重要的一步。

咱得挑那种身体倍儿棒的种猪。

就看那猪啊,得长得壮实,毛色光亮,这就像找对象得找个身体好的一样重要。

公种猪呢,得有那种雄性的活力,要是病恹恹的,那可不行。

母猪呢,也要挑那种体型适中的,太胖或者太瘦都会影响配种。

就像人一样,太胖太瘦都可能会有生育上的麻烦事儿。

我们在挑选的时候,还要看看猪的家族史,要是家族里老是有各种疾病或者生育问题的,那这猪咱就得再考虑考虑了。

二、母猪发情判断。

母猪发情是配种的关键信号。

这母猪发情的时候啊,可有点小调皮呢。

它会变得特别不安分,在猪圈里走来走去的,不像平时那么老实。

耳朵也会竖起来,好像在告诉大家“我现在有点不一样哦”。

还有啊,它的外阴会变得红肿,就像害羞的脸红红的一样。

这时候的母猪还会发出一些特别的声音,像是在吸引公猪的注意。

我们这些养猪人就得时刻盯着母猪的这些小变化,可不能错过这个好时机。

要是错过了,那就得再等下一次发情,这可就耽误事儿了。

三、配种环境准备。

在配种之前啊,咱们得把环境给整好了。

配种的地方得干净卫生,不能脏兮兮的。

就像人结婚也得有个温馨干净的新房一样。

我们要把猪圈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把那些粪便啊、杂物啊都清理出去。

然后呢,还要确保温度合适,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

太冷了猪会冻得哆哆嗦嗦的,哪有心思配种啊;太热了猪也会烦躁,没那个心情。

而且啊,周围得安静点,要是太吵闹了,猪也会分心的。

四、配种操作。

公猪和母猪配种的时候啊,也是挺有意思的。

我们要把公猪引到母猪那里去,这时候公猪就会特别兴奋,就像看到了心爱的姑娘一样。

有时候公猪可能还会有点小紧张,不过没关系,我们稍微引导一下就好。

在配种的时候呢,我们得在旁边看着,确保配种过程顺利。

要是有什么突发情况,像公猪或者母猪突然变得很暴躁之类的,我们就得赶紧采取措施。

配种的时间也得把握好,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太短了可能配种不成功,太长了对猪也不好。

五、配种后护理。

种猪的选育

种猪的选育

养猪技术
3.胴体性状 猪的胴体性状主要有 胴体性状 背膘厚度、胴体长度、眼肌面积、 腿臀比例、胴体瘦肉率等。胴体 性状的遗传力估值为0.40-0.60, 个体表型选择有效。由于超声波 和电子仪器测量背膘仪、眼肌扫 描仪、x射线照相等现代高新技 术设备的应用,为实现活体度量 提供了可能性。
养猪技术
(1)背膘厚度 背膘厚度。一般是指背部皮下脂 背膘厚度 肪厚度。在国外是测量皮膘厚,其 主要原因是国外猪种皮肤普遍较薄。 测量的部位有两种: 一种是测定左侧胴体第六和第七胸 推结合处,垂直于背部的皮下脂肪 厚度和皮肤的厚度。另一种侧量方 法是测平均膘厚,即以肩部最厚处、 胸腰稚结合处和腰荐结合处三点平 均膘厚。
养猪技术
在一个发情周期内,母猪排出的卵子 均多于产仔数,可达14-20枚之多。我 们将猪在一个发情周期内的排卵数称为 猪的潜在繁殖力。 猪的潜在繁殖力 猪的胚胎成活率一般较低,这是导致实 际繁殖力与潜在繁殖力之间有明显差距 的主要原因。猪胚胎的死亡大部分发生 在受精后25-30d内。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着床以前主要取决于合子的生活力, 而在此以后则取决于子宫内环境条件。
养猪技术
二、猪的选种方法 选种是选育工作的核心。选种首先是从 现有群体内筛选出最佳个体,然后通过 这些个体的再繁殖,获得一批超过原有 群体水平的个体。 主要采用的选种方法有个体表型选择、 同胞选择、系谱选择、后裔侧定和综合 指数选择等。
养猪技术
1.个体表型选择 根据猪本身性状的表型值 个体表型选择 进行的选择,称为个体表型选择。只有遗 传力高的性状,个体表型选择才可取得良 好的效果,而遗传力低的性状进行个体表 型选择,收效甚微。 2.系谱选择 系谱是一个体各代祖先的记录 系谱选择 资料。系谱选择就是根据个体的双亲以及 其他有亲缘关系的祖先的表型值进行的选 择。一般不单独使用系谱选择,而是与其 他方法(如个体表型选择〕结合使用。

猪育种规章制度怎么写好

猪育种规章制度怎么写好

猪育种规章制度怎么写好一、总则猪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配种的方式,优良猪种的遗传性状得以传承和发展,以提高猪群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为规范猪育种工作,提高育种效率,保证育种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猪种选择1. 根据猪育种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猪种。

一般可以分为三种育种目的:肉用猪育种、母猪育种和杂交猪育种。

2. 选择育种种猪需要考虑种猪的体型、生长速度、肉质、疾病抗性等因素。

根据品种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种猪。

三、种猪管理1. 种猪饲养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时消毒。

定期检查种猪健康状况,确保种猪健康。

2. 种猪饲料要合理搭配,保证种猪营养需求,促进种猪生长发育。

3. 定期测定种猪体重、生长速度等指标,评估种猪生长情况。

四、选配工作1. 根据育种目的和需求,选取合适的亲本猪进行选配。

一般选择外表优良、生长快速、血统纯正的种猪作为亲本。

2. 根据亲本猪的遗传特点,进行配种组合,促进优良遗传基因的传递。

五、繁殖管理1. 繁殖季节要合理选择,在气候条件适宜的季节进行配种。

2. 配种前对种猪进行体检,确保种猪健康,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3. 配种技术要熟练掌握,避免误配。

4. 配种后对种猪进行孕检,确保怀孕情况,及时进行营养调整。

六、生产管理1. 对怀孕母猪进行适当的饲养管理,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2. 对产后母猪进行特殊饲养管理,促进产后恢复,保证母猪的健康。

3. 对产仔猪进行分群管理,保证幼猪生长健康。

4. 定期对生长发育情况差的猪只进行淘汰,保证猪只群体品质。

七、质量控制1. 对猪只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排除疾病风险。

2. 对猪种进行DNA检测,保证遗传基因的纯正性。

3. 对猪只进行定期体格检查,评估繁殖能力和生产性能。

以上规定为猪育种规章制度的基本内容,各养猪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及细化相关措施和具体操作流程,以确保猪种遗传质量和育种效率的提高。

种猪场育种方案、测定方案、饲养规程、卫生防疫

种猪场育种方案、测定方案、饲养规程、卫生防疫

安徽XXXXX科技有限公司原种猪场种猪选育方案<一>杜洛克种猪选育方案一、选育工作总体规划首先对引进的杜洛克种猪进行扩群,时间一年左右。

在扩群基础上,通过生产性能测定和系谱审查,分别挑选一批优秀种猪(含后备种猪),建立美系杜洛克核心育种群,然后进行选种选育工作,不断提高杜洛克种猪生产性能,使其各项生产指标达到制定的选育目标。

核心育种群种猪3年换群一次,第一年淘汰30%,第二年淘汰30%,第三年淘汰40%,淘汰的同时选留优秀后备种猪进入核心育种群,保持核心育种群的规模,不断提高其整体生产性能。

二、选育目标杜洛克种猪选育目标以达100kg体重日龄、背膘厚为主,以活产仔数、21日龄窝重等为辅,其具体选育目标如表1。

表1 杜洛克种猪选育目标三、选育方法分别建立多层次的群体:核心群(育种群)、繁殖群(生产群)和商品群,形成一个高效的品系繁育、繁殖扩大与商品生产相结合的繁育体系。

(一)核心群的建立通过严格系谱审查,体型外貌、生产性能鉴定,选择符合本品种育种要求的、选择指数高的优秀公母猪组建核心群。

核心群组建的好坏是选育成败的关键,要重视选好核心群,其具体要求是:1、公母猪血缘来源广泛,公猪最少8~10个不同的血统,母猪10个以上不同血统;2、生产性能高,品质好,主要性状表现值应超过全群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以上;3、每世代近亲系数增量控制在2%以内,6世代不超过12%;4、体型外貌好,无遗传缺陷;5、公猪要求选择强度在5~10%,母猪要求选择强度在30~50%。

(二)品系繁育方法实行开放式选育法,核心群(育种群)种猪3年换群一次,第一年淘汰30%,第二年淘汰30%,第三年淘汰40%。

在选配上,采取避免近交情况下进行随机交配,同时结合同质或异质选配的方案。

各公猪所配母猪数大体相同,后裔参与全群测定,50~60kg时依据血缘关系,综合选择指数以及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现场选留,按指数高低结合体型留下优秀个体留作种用,继续参与达100kg时的测定,不留种的当种猪销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场种猪的几个选育阶段
一段选育:待配阶段选育
根据种猪的系谱资料、血缘特点、父系指数、母系指数、和体型外貌评分,结合公猪的父系指数、母系指数外貌特点、待改进点,进行同质异质相结合的选配方法,后备母猪120kg 以上参与配种,背膘不低于15mm,初情期不超8月龄,二次发情参与配种。

若连续两胎窝产仔数低于8头、任何一窝中出现遗传缺陷个体且数量在两头以上者进行淘汰。

二段选育:出生阶段选育
仔猪出生打个体耳缺号,查乳头数,个体称重,检查是否有遗传缺陷,对以上数据进行登记。

产后1天内做寄养记录。

仔猪7~12日龄时,把不符合品种特征、有遗传损征、同窝仔数低于6头的公仔猪去势。

所有信息及时输入育种软件。

三段选育:断奶阶段选育
对符合本品种特征、健康、乳头排列整齐且14个以上(杜洛克12个)、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四肢粗壮、无遗传损征的种猪在21日龄称窝重及个体重,淘汰个体断奶重(断奶日龄22天)低于6kg的种猪。

断奶后及时把母猪断奶信息及个体断奶信息输入育种软件。

四段选育:保育阶段选育
下保育转群前一天,对符合本品种特征,体质健壮,乳头排列整齐且14个以上(杜洛克12个以上),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四肢粗壮,生长速度快,发育良好,同窝仔数10头以上的种猪选留。

五段选育:性能测定选育
体重达25~35千克转入测定舍开始生产性能测定,85~115kg体重阶段结束。

始测时用电子磅逐头称重,结测时用B超测定猪左侧倒数3~4肋骨、离背中线4~5厘米处背膘厚度和眼肌深度,用电子笼秤称个体重,做测定记录。

测定数据在测定结束后一天内全部输入育种软件。

六段选育:遗传指数选育
用育种软件对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运用BLUP法执行育种分析,计算父系指数及母系指数,在遗传评估报告中对种猪进行排序筛选,打印待选报告。

任一指数低于85的个体,不予选留。

七段选育:外貌指数选育
组织育种小组成员(3人以上),对待选报告中的每一头猪逐头进行体型外貌评分,对种猪的生殖器官、肢蹄、体型、步态、腹线、健康等进行评定打分,总分低于3分的不予选留。

八段选育:综合指数选育
根据遗传指数和外貌指数进行分级,特级种猪指数≧110,外貌评分≧4,一级种猪
100~110分,外貌评分≧3.5,二级种猪指数85~100分,外貌评分≧3。

选留后备公猪时,杜洛克父系指数超过110,母系指数超过100,外貌指数超过4分;大白、长白母系指数超过110,父系指数超过100,外貌指数超过4分,结合公猪血统特点及改进点进行选留。

选留后备母猪时,杜洛克父系指数超过100,母系指数超过95;大白、长白母系指数超过100,父系指数超过95,进行外貌选择,要求符合本品种特征,奶头排列均匀且不低于14个(杜洛克不低于12个),外阴正常,腹线良好,四肢健壮,根据血缘进行选留。

九段选育:核心群选育
选留后备种猪时,以核心群后代为主,当在扩繁群中发现成绩特别优秀者,可加入以上选育流程进行选育,选留比例不超过5%。

选留的优秀后备母猪直接进入核心群,可加快时代更新。

核心群采用灵活机制,优胜劣汰。

母猪要求第一、二两胎平均产仔数高于10.5头(杜洛克9头),断奶头数不低于8头,断奶窝重不低于60kg。

当利用至第四胎后,转入扩繁群。

繁殖指数低于100转入扩繁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