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裂缝分析实例
关于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原因与防治分析

关于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原因与防治分析目前我国建筑结构大多采用砖混结构,因为其施工过程简单、施工成本低,能够适应商品社会的需求,但是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容易发生墙体裂缝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分析多层砖混结构住宅产生裂缝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办法是十分必要的。
标签多层;砖混结构;裂缝;防治1.前言多层砖混结构的住宅是我国目前民用建筑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在民用建筑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其具有取材方便、施工简单、成本低廉的明显优势,相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具有普遍使用的价值。
伴随着工程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结构形式趋于多样化、复杂化,用户对住宅工程质量问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这个背景下砖混结构墙体的裂缝问题就显得很突出,砖混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到材料、地基、环境变化、施工技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对砖混结构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防护治理的措施。
2.多层砖混结构住宅中墙体裂缝的原因引起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施工材料、设计问题,下面针对这几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
2 .1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砖混住宅墙体裂缝当地基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地基受力层土的厚度不均匀,就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因素也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当地基发生变形就会引起上部住宅结构的受力变化,按照力学范畴,在墙体上会产生不同的剪力和弯矩,拉应力超过墙体受拉极限时,就产生了墙体的裂缝。
根据墙体受力部位的不同,裂缝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2.1.1砖混墙体斜裂缝当地基不均匀沉降使砖混墙体承受过大的剪切应力时,主拉应力被破坏墙体就会产生裂缝,通常,上部建筑的不均匀压力使地基沉降变形,变形的形式有很多种,产生中间沉降量多而边上沉降量少时,建筑结构即产生正弯矩,住宅的下部受拉,同时,结构的端部受剪力作用,形成主拉应力被破坏而产生的纵墙端部斜裂缝。
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纛一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的分析与防治相沭名1相楠2(1.长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铁路分中心通化分理处吉林通化134002:2.浙江中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5)工程科学[摘要]多层住宅房屋大多采用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产生,不仅影响到住宅美观,也影响到住宅的使用功能,甚至危及住宅房屋的安全.分析砖混结构住宅墙体开裂的成因和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防治中图分类号:T U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020099--01一、砖涅结构住宅墙体曩奠的危謇及髟一在民用住宅建筑中,砖混结构房屋造价相对较低,且具有较好的隔热、隔音性能,在多层住宅中得以广泛的应用。
由于结构设计考虑欠周或施工方法不当,会导致住宅墙体产生裂缝。
裂缝一旦产生,就意味着该房屋某部位产生的应力超过的所能承担的抗拉、抗剪极限强度,房屋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必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减弱和破坏。
轻者会影响到住宅美观与使用,重者会造成房屋的倾覆或倒塌等质量事故。
随着住宅建筑逐渐走入市场化,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住宅不仅满足于过去结构安全的基本性能。
在适用性能和耐久性能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进而延伸到视觉安全性能的要求。
住宅墙体裂缝、外墙渗漏等原因造成的纠纷和官司也逐渐增多,墙体裂缝成为住户评析住宅安全性能的一个最直观的质量标准。
因此。
正确分析砖混结构住宅墙体开裂的成因和规律,有效加以防治既有必要性,又有追切性。
=、砖混结构住宅墙体开曩的戚园分析造成砖混结构墙体开裂的原因众多,但通过大量的多层住宅工程实例分析,可以归纳为地基基础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温度变化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施工或材料原因引起的墙体裂缝。
另外,住户在装修过程中对承重构件随意破坏往往也是引起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软土地基或者土质分布不均匀地基上建造房屋以及上部结构荷载差异较大时,地基基础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其表现形式大多是底层墙体开裂,甚至有向上的贯通裂缝。
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关键词: 质量事故实例案例一:(勘察不准确)某工厂新建一生活区,共14 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其中10幢为条形建筑,4幢为点式建筑)。
在工程建设前,厂方委托一家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按要求对建筑地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工程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相继开工,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相继建成完工。
一年后在未曾使用之前,相继发现10幢条形建筑中的6幢建筑的部分墙体开裂,裂缝多为斜向裂缝,从一楼到七楼均有出现,且部分有呈外倾之势;3幢点式住宅发生整体倾斜。
后来经仔细观察分析,出现问题的9幢建筑均产生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差达160mm以上。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鉴定,审查了工程的有关勘察、设计、施工资料,对工程地质又进行了详细的补勘。
经查明,在该厂修建生活区的地下有一古河道通过,古河道沟谷内沉积了淤泥层,该淤泥层系新近沉积物,土质特别柔软,属于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土层,且厚度较大,在建筑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
凡古河道通过的9栋建筑物均产生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均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生活区内其它建筑物(古河道未通过)均未出现类似情况。
该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在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时,对所勘察的数据(如淤泥质土的标准贯入度仅为3,而其它地方为7~12)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下土层出现了较低承载力的现象未引起重视,轻易的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判定,将淤泥定为淤泥质粉土,提出其承载力为100kN, Es为4Mpa.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基础为浅基础,宽度为2800mm,每延米设计荷载为270kN,其埋深为-1.4m~2m左右。
该工程后经地基加固处理后投入正常使用,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法院审理判决,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向厂方()赔偿经济损失329万元。
案例二(工作人员勾结,桩未达持力层)某市一商品房开发商拟建10 栋商品房,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设计要求,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桩尖深入沙夹卵石层500以上,按地勘报告桩长应在9~10米以上。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Caweoin r 嵋 篮 硼■ i h h sdo t 囵团图蓬豳 ■ iN Tng ds ■ n e cl aP ● o e u c 墨 ‘自 一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朱 同பைடு நூலகம்照
( 徽 省 铜 陵 市 重点 工程 建设 局 , 徽 铜 陵 2 4 0 ) 安 安 4 0 0
一
匐翻
一
一
中 国新技术新产品
一1 9 8—
摘
要 : 据 多年 的设 计 和现 场施 工 经验 , 者分析 丁砖 混 结构 墙体 开 裂原 因, 根 笔 并针 对性 的提 出 了相 应 的预 防措 施 , 供 参考 。 仅
关键 词 : 混 结构 ; 砖 温度 裂缝 ; 沉降 裂缝 ; 构裂缝 结 1前言 由于砖混结 构存 在结构 整体 刚度不强 、 抗 震性 能差 、 体强度 较低 、 砌 结构 自重 大 、 砂浆 和 砖石 之间的粘结力较差 、 拉 、 弯和抗剪 强度 抗 抗
则 因沉 降差而产生竖 向裂缝 。当纵 横墙交点处 3 2沉 降型裂缝预防措施 沉降过 大 , 在窗 台下角形 成上宽 下窄 的竖 缝 , 则 根据此类裂缝成 因 , 建筑设计和施工过 在 有时还有 沿窗 台下角 的水平缝 。因为在墙体在 程 中 , 应结合地基 基础的具体情 况 , 以下预 做好 门窗周 围容易形成应 力集中现 象 ,故此类 裂缝 防措施 。 较低 、 延性差 、 抗侧力 性 能差等 缺点 , 围条 般从在 门窗对 角突破 , 图 l 再外 如 ㈣所示 。 地质勘查报告要 详细 , 结构设计 时 , 要严格 件 的影响下 , 结构墙体很容 易出现裂缝 , 也是 这 2. .2裂缝成 因 2 按 照规范进行 设计。当房屋建 于土质差别较大 砖混 结构 中的难 点和 “
砖混结构住宅常见裂缝分析及预防措施

〔论文〕砖混结构住宅常见裂缝分析与预防措施裂缝分为温度裂缝和构造裂缝,都是建筑工程通病,一般建筑物建成一~二年后出现,有的不到一年就出现了。
裂缝宽度在l~2mm之间,多数发生在砖混结构住宅。
现在相当一局部建筑为砖混结构,而设计上未采取有效措施,施工队为了加快进度,房屋裂缝时有发生。
分析裂缝产生原因,在今后设计和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裂缝产生很有必要。
一,裂缝产生原因的定性分析从定性分析看1 ;温度裂缝,在北部湾地区夏天阳光照射下屋顶外表温度通常高达40~60°C之间,钢筋混凝土屋盖受到阳光幅射面积比砌体要大得多,承受阳光照射的时间也比任何部位都长,而钢筋混凝土屋盖的阻热能力比砌体的阻热能力差的多。
资料实验说明钢筋混凝土线性膨胀系数是砖砌体的线性膨胀系数的2.4倍,因而钢筋混凝土屋盖温度引起的变性差值比砖砌体大得多,导致组合砌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钢筋混凝土屋盖受砖砌体约束,对砖磴体产生抗剪应力,砖砌体抗拉抗剪强度比钢筋殓抗拉抗剪强度低得多,设计时对房屋顶层砖砌体强度要求低,这样构件中产生抗应力超过砖砌体的抗拉强,导致砖砌体裂缝产生。
2,构造裂缝,建筑材料(砂,石,水泥)的选用;混凝土的现场配合比没有到达要求;对现浇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严;养护期不够,对拆模时间、拆模时混凝土强度没有进展施工荷载验算。
砖混结构桩根底承台梁或者楼板混凝土的强度没有到达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值的70%就进展墙体砌筑等等都会导致砖砌体和楼板裂缝产生二、裂缝产生特征1,温度裂缝是从顶部开场,越往下层裂缝越轻。
房屋长高比越大,裂缝越重;条式房屋的中间单元裂缝轻,两端部单元裂缝较重。
整体上看,房屋内部墙体比外部墙体裂缝重,而内横墙裂缝较轻,内纵墙裂缝较重。
从施工角度看,夏天施工时的裂缝轻,冬天施工裂缝重。
2,构造裂缝一般没有固定的地方,通长出现最多的是客斤和卫生间楼板,墙体出现水平的裂缝的位置(窗边,门边,阳台处)三、裂缝的种类和成因1;温度裂缝〔1〕内外纵墙和根墙的“八〃字形裂缝这种裂缝多出现在每片墙体的端部,而且集中出现在门窗洞口的角部,呈“八〃字形。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处理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处理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提纲:1.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分析2. 墙体裂缝的分类及对砖混结构的影响3. 预防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措施4. 处理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方法5.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一、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分析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有多种,包括结构本身的问题、外界因素的影响等。
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如下:1. 建筑物基础沉降或下沉。
这是导致墙体裂缝的最普遍原因之一,通常由基础设计不当、没有为土壤性质进行恰当的考虑、施工质量差和地基结构的不稳定等因素导致。
2.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问题。
墙体裂缝还可能由结构设计问题引起,如没有设计适当的支撑和加强结构、没有进行适当的荷载计算和应力分析等。
3. 温度变化等气候因素。
这些因素也会导致砖混结构墙体的裂缝,因为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建筑物会出现膨胀和收缩,这些变化将导致相应的应力。
4. 土壤水分的变化。
墙体裂缝还可能由土壤水分的变化引起,如当土壤变干时,可能导致地基沉降和建筑物结构产生不均匀的应力。
二、墙体裂缝的分类及对砖混结构的影响墙体裂缝根据其类型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包括引起塑性变形的裂缝、引起弹性变形的裂缝、引起材料损伤或松散的裂缝等。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对于建筑结构存在潜在的危害,它可能会对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例如,装饰层受损、门窗框变形、墙面脱落等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裂缝还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完全崩塌。
三、预防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措施为避免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出现,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的基础。
保持基础的稳定性和完好性,还需要正确地进行设计和施工。
这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定期的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 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恒定。
通过稳定室内温度和湿度,可以使建筑物避免因为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膨胀和收缩,导致裂缝的产生。
3. 正确设置建筑物的承重结构。
承重结构是连接建筑物与地基的关键部分,必须正确定位、正确设计和安装。
砖混结构常见裂缝的分析(597)

砖混结构常见裂缝的分析山西清华金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杨玉梁2009年6月砖混结构常见裂缝的分析在砖混结构建筑物中,墙体裂缝多有发生,裂缝出现的时间因不同的建筑物而异,有的出现早,有的出现晚,缝宽不等,较宽者有,严重者形成贯穿性裂缝。
砌体结构裂缝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降低了建筑功能,缩短了使用年限,影响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使用功能,而且对抗震也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这个问题已日益引起开发商和居民的普遍关注,因此,如何控制砌体结构房屋墙体开裂的问题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归纳起来主要有温差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以及结构裂缝三类。
为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及使用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1、砖混结构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1.1 温差裂缝产生原因。
(1)温差是造成顶层墙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
温差裂缝的轻重程度与环境温差成正比,温差大时裂缝就严重,温差小时裂缝就轻,屋面保温隔热效果好的裂缝轻,保温隔热差的裂缝较重。
混凝土与砖砌体性能差异。
由于混凝土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不同(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为10×10,砖砌体线膨胀系数为5×10),其数值大小相差一倍。
在环境温差影响下,混凝土屋盖产生热胀冷缩变形比较大,而砖砌体变形则小得多,两者之间因性能差异产生相对位移,致使房屋端部砖墙内产生拉力和剪力,使截面突变,薄弱环节(部位)应力集中时墙体产生裂缝。
1.2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1)由于地基土质软弱或建筑地基局部土质不均匀,存在暗沟,洞穴,基坑等,土质软硬差异大,受压后必须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2)地基处理不当,基础设计不合理。
建筑荷载对地基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对承载力低、变形大的软弱地基,应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常见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实例分析及处理措施

厂 -
2 原因分析 . 2
因 日照 、 气温 及 环 境 变 化 , 在砌 体 结 构 的现 浇 整体 式 钢 混凝 土 屋 盖 中 ,当 屋 盖温 度 高于 其 成 形 时 的温度
施工技术
Q 单桩 总极 限端 阻力标 准值 ; r、 r 一分别 为桩侧 阻抗 力分 项 系数 、 桩端 阻抗 力分
用处 理方 法 : 察一 段 时间 , 观 等裂 缝稳 定后 , 采用 砂 浆堵 项 系数 ; r 桩 侧 阻端 阻综 合 抗 力分 项 系 数 ,本 桩 型 取 值 抹, 抽砖 重砌 , 增加 构造 柱等措 施 。
一
( 由于 降低温 差值对 降低 界面 剪 应力有 较 大影 响 , 1 ) 因 此可采 取开 展覆 土种植 屋面 ,搭 建 花架等 架 空层 , 以
减 小顶板 与墙 体温 差 。
致 。由于 混凝 土楼 板 与砌体 之 间 的相 互 约束 , 而在 故
墙体 与屋 盖板 的接 触 的界 面 上 就产 生 了 一对 相 互 作用
关键词 :砖混结构; 裂缝; 成因; 处理措施
1 前言
砖 混 结 构房 屋 在 我 国 目前 仍 是 一种 主 要 的结 构 形 式, 由于 该 结构 墙 体 属 于脆 性 材 料 , 其裂 缝 的存 在不 仅 降低 了建 筑 的质 量, 响 了建 筑 物 的整 体 性 、 久性 及 影 耐 抗震 能力 , 同时对 用户观 感 上和 心理 上造 成不 良影 响 。 造 成砖混 结构墙 体 裂缝 的原 因 多种 多样 ,既有 温 度 、 地 基 等 因素 , 有设 计上 的疏 忽 、 工质 量和材 料等 等 。 也 施 在 此, 结合 多 年来 工 程 实 践 , 几 种 常 见砖 混 结 构 的裂缝 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裂缝,不影响建筑物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及完 整性,但会降低砌体结构的耐久性。
1
• 有的裂缝原因是由于材料的强度不足,结构构件截面 尺寸不够,或连接构造质量不可靠。这类裂缝威胁到 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如不及时治理,可能导致局 部或整体的破坏,会带来人员的伤亡和经济上的巨大 损失。
• 事故原因分析和处理如下: • (1)中间砖柱承载力按轴心受压算允许承载力只有
913.36kN,而该柱所承受的荷载(算至±0.000标高) 却有1166kN。超载252.64kN。由于施工质量不高, 该柱在恒载和施工荷载作用下就产生了裂缝。
4
• (2)柱基础底面积按计算需要9.74㎡,实际只有1.96 ㎡,仅及计算需要的20.3%。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结构完工时,基础之所以未发生过大沉降的原因: 一是由于柱基受力尚未达到设计荷载:二是由于实 际地基承载力大于150kN/㎡ 而因柱身的砌筑质量 太差,其实际承载力远低于计算承载力。因而率先 开裂,掩盖了地基的危险因素。
• 则设计荷载: N设 1.2NG 1.4NQ 1.2140 .5 1.480.37 281kN
• 刚性方案,砖柱高取:H0 3.2 0.5 3.7m(地面以下到 大放脚): 高厚比: β=3.7/0.49=7.55
• 砖MU7.5,砂浆M5,查得砌体度 f 1.37 N / mm 2
• (4)强调计算结果,忽略构造要求。
• 二、施工方面原因
(1)砌筑质量差。砌体结构为手工操作,而墙体强度的 高低与砌筑质量有密切关系。施工管理不善、质量把 关不严是造成砌体结构事故的重要原因。
(2)在墙体上任意开洞,或拆了脚手架,但脚手眼未及 时填好或填补不实,过多地削I弱了结构构件截面。
(3)在施工过程中,对一些高大墙体未加临时支撑,如 遇到大风大雨等不利因素将造成失稳破坏。
• 四、砖柱组砌工艺不规范引起房屋倒塌
• 1.工程及事故概况
• 某地区建一座四层楼住宅,长61.2m,宽7.8m。 砖墙承重、钢筋混凝土预制楼盖,局部(厕所等)为现 浇钢筋混凝土。图纸为标准住宅图。唯一改动的地 方为底层有一大活动室,去掉了一道承重墙,改为 490mm×490mm砖柱,上搁钢筋混凝土梁。置换时, 经计算确认承载力足够。但在楼盖到四层时,该独 立砖柱压坏而引起房屋大面积倒塌。
8
• 2.计算复核
• 房屋结构为标准图,已经过考验,而且工程地质 条件良好,并无地基下沉失效等情况。根据现场倒 塌情况判断,倒塌原因显然是由砖柱被压酥引起的。 设计砖的强度等级为MU7.5,有出厂证明并经验收 合格。设计砂浆强度等级为M5。现验算如下。
• 荷载计算:结构恒载 NG 140.5kN ,使用荷载 NQ 80.37kN
• 承载面积 A=0.49X0.49=0.24㎡<0.3㎡
2
• 如图10.1(a)、(b)所示。
3
• 该房屋主体结构完工时,几个底层砖柱就发生严重 的竖向裂缝。其中最严重的位于⑧轴线,裂缝最宽 处达8mm~10mm,长1.5m左右,说明该砖柱已濒 临破坏,如图10.1(c)所示。发现裂缝后,随即对各 层砖柱进行加固,加固方案为四角外包角钢 L75mm×75mm×6mm,角钢间用缀条连接,如图 10.1(d)所示,但加固方案并未能取得成效。
• (3)本例事故原因主要是设计问题。不得不将原内砖 柱承重方案改为砖墙承重方案,新添内纵横墙及其 基础,将大房间改为小房间。这样,楼面荷载由梁 直接传给新添墙及基础。这个修改方案虽然解决了 结构问题,但在使用上却带来了很大不便。
5
• 二、设计失误引起的质量事故(本案例自学)
• 三、 砖砌体结构整体失稳引发的坍塌事故
• 1.工程概况
• 1997年7月12日,某县发生一起建筑面积2500㎡ 的五层半砖混结构住宅楼倒塌的特大事故,造成36 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60万元。
• 经全面调查认为,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主要原因是该楼房工程质量低劣,砖基础浸水失 稳,导致整楼坍塌。
• 2.直接原因
• (1)该楼基础砖墙质量低劣(主要是材料不合格,施 工不规范)。一是砖的强度低,设计要求使用100号砖, 但实际使用的都明显低于75号,而且基础砖墙的砖 匀质性差,受水浸泡部分的砖墙破坏后呈粉末状;二 是对工程抽样检验的六种规格钢筋有五种不合格;
形成积水池。由于基础下有天然隔水层,地表水难
以渗透,基础砖墙内侧既无回填土,又无粉刷,长
时间受积水直接浸泡,强度大幅度降低。由于砖基
础在受到水压力与土压力的重复作用,其稳定性显
然成了最危险的薄弱环节。是年7月8日至10日,发
生洪灾,该住宅楼所处小区基础设施不配套,无截
洪、排水设施,造成该住宅楼砖墙脚和砖基础严重
积水浸泡,强度大幅度降低,稳定性严重削弱,这
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7
• 3.间接原因
• 凡是出现类似严重的工程事故,必与政府有关建 设管理部门无所作为、管理松弛有关,导致了从开 发建设的程序管理到具体的设计与施工管理紊乱无 章,不堪收拾。因此经调查被认定为一起工作人员 玩忽职守,管理紊乱引起的重大责任事故。
6
• 三是断砖集中使用,形成通缝,影响整体强度;四 是按规范要求应使用中、粗砂,实际使用的是特细 砂,含泥量高达31%,砌筑砂浆强度仅在M0.4以下, 粘结力很差。
• (2)擅自变更设计。设计图纸要求对基础内侧进行回
填土,并夯实至±0.000标高,但在建造过程中,把
原设计的实地坪改为架空板,基础内侧未回填土,
• 第二节 典型砖混结构裂缝调查
• 一、砖砌体因承载力不足造成的质量事故
• 某三层轻工业厂房,预制楼板,现浇两跨钢筋混凝土
连续梁,外砖墙内砖柱承重;砖柱截面:
490mm×490mm,采用MU10砖、M10水泥混合沙 浆砌筑;基础为三七灰土,上砌毛石,砖墙基础底面
宽1300mm,砖柱基础底面积为: 1400mm×l400mm,地基设计承载力f 150kN /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