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最新精选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土壤的保护知识点练习第九十篇.doc

最新精选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4.土壤的保护知识点练习第九十篇4第1题【单选题】如果森林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A、没有影响B、土壤变质C、会把土壤冲走,造成水土流失D、会是土层变干净【答案】:【解析】:[解答]如果森林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会把土壤冲走,造成水土流失.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奏为:C.【分忻】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披道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廿§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
4第2题【单选题】下列不是保护土壤的是()。
A、植树造林B、种植树木C、退耕还林D、喷洒农药【答案】:【解析】:【略】A.植树造林可以勃土壤,g合殴;B.种植树木可以保护土壤,不符合题意;林可以勃土壤,榆合统;D.螂农药不可以保护土壤,符合题意.故答奏为:D.【分析】树木对于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多植树造林.4第3题【单选题】下列活动会对土壤造成破坏的是()。
A、植树造林B、分类回收垃圾C、开窑烧砖【答案】:【解析】:【解答】人类破坏土壤的活动有:唉洒农药、抛撒垃圾、开山毁林、开窖烧砖、乱丢废I日电靖;【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破坏。
4第4题【判断题】砍伐森林之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增加。
A、正确B、错误【答案】:4•廿:a【解析】:[解答]砍伐森林之后,土壤的蓄水能力水下降。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植物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所以当植物被砍伐之后,植物的蓄水能力就会下降.假如没有了土壤,我们将无法生存。
【判断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土壤是孕育植物的环境,而植物是我们生存的能量来源,所以假如没有土壤,我们将无法生存。
[分析]我们成靠诳物生活的△第6题【填空题】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等。
【答案】:[第1空]不乱唉洒农药【第2空】积极回收垃圾[第3空]植树造林[第4空】环明传[第5空]保护蚯蚓【解析】:【解答】近年来,土壤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勃家乡土壤的方法有:不乱唉洒农药、积极回收垃圾、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蚯蚓等。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 身边的材料(全单元)》优质PPT公开课件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塑料的来源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 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羊 毛
直接来自
木 材
于大自然
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比较棉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实验一:“感官总动员”直接对比棉花和腈纶棉
谢谢观赏!
再见!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
13.纸
讨论纸的用途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 它们有什么用途?
……
各种用途的纸
牛皮纸
卫生纸
书写纸
宣纸
箱板纸
新闻纸
复印纸
人民币
古代的造纸术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 ( 公 元 105 年 ) , 蔡 伦 在 总 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 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 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 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 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 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 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 “蔡侯纸”。造纸技术的 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 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造 纸术也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之一。
电线 常用工具
周围的金属制品
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什么用 金属制作它们?
金 铁
银 镁
锌 铅 铜
金属的共同性质 活动一
用砂纸打磨铜棒、铁棒、铝棒的表面,仔细观察,你 有什么发现?
金属有光泽。
金属的共同性质
分工明确 观察仔细 记录整理 注意安全
注意事项
金属的共同性质 活动三
用铁锤分别敲打铜丝、铁丝、铝丝,你有什么发现?
看一看
A 棉花 白色
B 腈纶棉 白色
202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知识总结

202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总结本文档旨在对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全册知识进行总结。
下面将对各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概述。
第一单元:风的产生与风向的变化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风的产生原因以及风的方向变化。
关键知识点包括:- 大气的重要作用- 风是空气的运动- 高压和低压区的形成- 风的产生原理- 风向的变化和测量方法第二单元:水的重要性与地下水该单元主要讲解了水的重要性以及地下水的形成和利用。
关键知识点包括:- 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水的来源和循环- 地下水的形成和取水方法- 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第三单元: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该单元主要比较了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知识点包括:- 动植物的生长方式和特点- 动植物的呼吸和运动方式- 动植物的繁殖方式- 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第四单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该单元讲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和谐共生。
关键知识点包括:-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第五单元:物体间的吸引和排斥该单元主要介绍了物体间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关键知识点包括:- 磁铁的特性和用途-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的区分- 磁铁用途的探索和应用总结以上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掌握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们应当通过课堂研究和实践活动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 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 塑料

塑料与环境污染 白色污染会给动物的生存条件造成恶劣的影响。
塑料与环境污染
我们可以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
使用布袋
重复使用没有破损的塑料制品
塑料与环境污染
我们可以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
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回收再利用
谢谢观看,欢迎指导!
Thank you for watching,Welcome to the guide!
优点:透明、价格便宜、牢固
比较塑料尺和钢尺,说一说塑料尺的优点
优点:塑料椅质量轻、价格便宜、 容易获得
塑料的优点
质量轻、价格便宜、不易破 坏、透明、牢固、防水性好、 耐磨耗、绝缘性好、导热性差、 成本低等。
辨别羊毛线绳和塑料绳
同学们能不能用多种方法来比较羊 毛毛线与塑料绳呢?
物理方法
看一看
拉一拉
物理方法
方法/材料 看一看(粗糙程度) 结实程度
塑料绳 光滑 结实
羊毛毛线绳 粗糙 不结实
化学方法
烧一烧
捻一捻
辨燃烧后的气味儿 没有烧焦的气味儿
黏一黏灰烬
有硬块
羊毛毛线绳 有烧焦的气味儿
粉末状
塑料的缺点
塑料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易分解,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 变化,这对环境极为有害。人们把塑料污染环境的现象称作“白 色污染”。
塑料
注意事项: 1.不能损害任何物品 2.实验中要轻拿轻放 3.对比完成后,实验器材要放回 圆槽中 4.完成所有步骤后,做好示意老 师
比较塑料尺和钢尺,说一说塑料尺的优点
优点:质量轻、价格便宜
比较塑料碗和瓷碗,说一说塑料碗的优点
优点:耐腐蚀、不易破坏
比较牛皮纸袋和塑料袋,说一说塑料袋的优点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种子发芽1.种番茄: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
(60~100)天可以成熟。
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2.番茄种子外形特征: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
3.黄瓜种子外形特征:橄榄形,乳白色,表面平整。
4.栽种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等。
5.蚕豆种子外形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6.苹果种子外形特点: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7.红松种子外形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8.冬瓜种子外形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9.枣种子外形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
大。
1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2.种好番茄需要做好哪些事?(1)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播种(2)按照番茄习性来照料(3)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第2课幼苗长大了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2.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的作用为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还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3.玉米的根比较特殊,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茎节长出的称地下节根,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
4.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部的几个节上长出并伸入土里的。
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5.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6.茎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为植物生长输送水分和养料。
7.树干、树枝都是茎.8.我们平时说的芹菜茎其实是叶柄,而实际的芹菜茎是叶包裹着的短缩茎。
9.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脉有运输水分、养料和支持叶片伸展的作用)。
10.把幼苗的叶子和未脱落的子叶全部去除,幼苗既失去了子叶储存的“营养”供给,又不能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营养”,供自己消耗,因此,结果只能是死亡。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种子发芽了1、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
60-100天可以成熟。
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2、种植番茄应该:选好种子、松土、播种、盖一小层土、定期浇水、施肥3、可以通过自己做实验、询问他人、查阅书籍、运用网络等方法获得更多的种植番茄的知识。
4、不同植物的种子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发芽的时间、适合生长的季节也会不同。
5、种子发芽的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1)种子完好无损且符合发芽的季节。
(2)适量的水分(潮湿)(3)适宜的温度(温暖25℃左右)(4)充足的阳光第2课幼苗长大了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2、植物的根常见的类型:直根、须根、不定根、假根。
3、植物的根的作用:(1)吸收水分和养.(2)固定植物4、树干、树枝都是植物的茎,我们平时吃的洋芋也是茎。
5、植物的茎有很多种类:直立茎、攀缘茎、缠绕茎、匍匐茎。
(了解)6、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另外一个作用是连接根和叶。
7、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8、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供植物生长。
所以,把幼苗的叶片摘光,幼苗就不能活了。
9、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3课植物开花了1、番茄花的雄蕊和雌蕊在同一朵花上,这样的花称两性花。
2、黄瓜花的雄蕊和雌蕊不在同一朵花上,这样的花称单性花。
3、怎样辨别黄瓜花是雌花还是雄花?答:黄瓜的雌花会长在小黄瓜上,而雄花直接长出来。
4、植物有多种传粉方式:(1)昆虫传粉。
如桃花。
(一般鲜艳、芳香)(2)风力传粉。
如玉米。
(一般多、小而轻)(3)自花传粉。
(4)人工辅助授粉。
5、桃、油菜的花依靠昆虫传粉。
它们以鲜艳的花瓣、芬芳的气味或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虫,成为虫媒花。
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
6、玉米、杨树的花依靠风力传粉,称为风媒花。
它们一般都很小,花粉多而轻,也没有花香和花蜜。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4.果实的外部有(),内部有()。
5,种子是由()、()、()等构成。
6.不管种子怎样放置,发芽后根都朝()长,茎、叶朝()长。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面画“”,错的画“×”)1.香蕉是果实,大蒜不是果实。
()2.种子萌发离不开水和空气。
()3.有阳光时,种子才会发芽。
()4.桨果的种子可以靠小鸟来传播。
()5.有些植物的种子可以吃,有些植物的种子不能吃。
()6.把种子完全泡在水里,种子发芽的速度会更快。
()7.椰子是椰树的果实。
()2课、根和茎一、填一填。
1、菠菜的根是()根,葱的根是()根。
2.胡萝的根是一种特殊的()根。
3.根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和()。
4.大多数植物都有(),茎有()的形态。
5.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的任务——把土壤中的养料从()运送到()中去,又把()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
6.植物的根可以分为()、()、()。
7.植物的地上茎按照生长状态可以分为()、()、()、().8.肥壮的“特殊根”含有丰富的()和()。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面画“√”错的画“×”)1.有的植物的茎在地上,有的植物的茎在地下。
()2.植物发出的小芽是没有茎的。
()3.我们吃的土豆(马铃著)是植物的茎。
()4、植物的根都不能食用。
()5.发芽是植物关键的生长期。
()三、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植物的茎有运输的作用?答:取一林有茎、叶的新鲜植物,切除根部,插入滴有红墨水的花瓶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和叶的颜色。
如果茎和叶显红色了,则说明植物的茎有运输的作用。
3课、叶和花一、填一填。
1、叶子都是由()和()两部分构成的,叶片上有()。
2、针叶和阔叶是按植物叶的()分类的。
3、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
如油菜花、桃花。
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蜂、蝴蝶等。
4.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如玉米、水稻的花。
5.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常常还会进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金属》优秀教案

14.金属【教材分析】《金属》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三课。
本单元四课是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来安排的。
本课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一、研讨身边的物品哪些是用金属制成的。
日常生活中利用金属制成的物品很多,教学可以从身边有哪些金属制品入手,然后再组织学生研讨:为什么要用金属制作这些东西?它们有哪些特征?二、探究金属的性质。
从两个维度进行:1.金属的共同性质。
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
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小结金属的共同性质,有光泽、导热性、延展性。
2.金属的不同之处。
动手探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小结金属的不同之处,不同的金属硬度不同,不同的金属质量不同。
三、探究物品用不同金属制作的原因。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表上信息,作出选择,并解释为什么。
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明白金属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但同时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四、了解金属的更多的特点。
列举一些合金制品,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很多的金属制品不是由某一种金属制成的。
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而合金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对金属有所认识,在生活中也使用过金属制品,知道金属的触感和色泽,可以判断出哪些是金属哪些不是。
但是对于金属有哪些具体的性质,以及为什么要用这种金属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
对于合金,学生们也只是在生活中听到过,并不理解什么是合金。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常见金属的共同性质。
2.知道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
科学探究:1.能够利用多种感官观察金属的特征。
2.能够利用简单工具探究金属的性质。
科学态度:1.了解选择金属材料时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人类为了使金属材料更加符合需求,创造出了合金。
【教学重点】探究金属的性质【教学难点】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决定不同金属的用途【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4单元
身边的材料第12课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1.直接来自大自然,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它们属于天然材料。
2.不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塑料等,它们属于人造材料。
3.棉花是植物纤维,易燃,燃烧时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粉末状灰烬。
腈纶棉燃烧时呈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
第13课纸
1.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
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木片以及缣帛(jiān bó)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推动了造纸术的发明。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东汉时期的蔡伦通过总结前人用布、麻造纸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绳头、破布、旧渔网等作为原料的造纸方法,生产出了轻便且价廉的纸张,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3.现在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
4.为了保护树木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
第13课金属
1.研究金属的共同性质的方法:①用砂纸打磨看它们的表面。
②放到热水中比较它们的传热性。
③用锤子锤打比较它们的延展性。
2.研究金属的不同之处的方法①称一称比较它们的轻重。
②划一划、刻一刻比较它们的硬度。
3.铜是紫红色的,铁是银白色的,铝是银白色的。
4.铜、铁、铝都容易传热,具有导热性。
铜传热最快,铁传热最慢,铝居于二者之间。
5.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而合金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6.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
人类生产合金是从制作青铜器开始的。
7.不锈钢是合金,抗腐蚀性好。
8.铝合金是在纯铝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制成的。
铝合金比纯铝具有更好的性能,比如强度高。
第14课塑料
1.塑料的特点:质量轻、化学稳定性好、不会锈蚀、耐冲击性好、防水性好、耐磨耗、绝缘性好、导热性差、成本低等。
2.塑料的优点是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
3.塑料的最大缺点就是不易分解,由此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
人们把废塑料污染环境的现象称作“白色污染”。
4.用多种方法辨别羊毛毛线和塑料绳: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毛线,难拉断的为塑料绳。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烧焦羽毛(头发)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毛线,无烧焦羽毛(头发)气味、易结球的为塑料绳。
4.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重复使用没有破损的塑料制品,如重复使用塑料袋等;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如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塑料制品等;回收各种废弃的塑料。
焚烧废塑料可能会产生毒性极大的二英,以及其他有害物质,所以严禁焚烧废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