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法】最新小学一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教案:13-美丽的冬天

合集下载

第13课美丽的冬天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第13课美丽的冬天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第13课美丽的冬天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13课美丽的冬天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冬季的风俗习惯、温暖和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文化品位和生活情趣,在加强道德修养、法制观念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

3.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感悟到冬日的美丽,了解冬天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博爱互助的情感品质。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冬季的风俗习惯。

2.培养学生文化品位和生活情趣。

3.加强道德修养、法制观念。

【教学难点】1.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博爱互助的情感品质。

【教学内容】第13课美丽的冬天第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让学生看几张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冬天的气氛,自由表达对冬天的印象和喜爱之处。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学生的话语,在此基础上,语文、数学、科学、社会四个方面都可以展开对于冬天的认识和探究。

2.新课学习(30分钟)(1)重点内容讲解(2)示范朗读原文,解释掌握问句(3)黑板报 Questions to Ask Me(4)完成 Lesson 13 Part II 1,23.体验活动(10分钟)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冬天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底蕴,利用物资在教室内重新建构一个冬日的村庄,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冬日的温暖。

4.复习课堂(5分钟)在充分了解了冬天的美丽,知道冬天风俗习惯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从兴趣、情感等多个方面复述冬天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底蕴,提高他们对冬天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方式】1.导入采取创新的方式,营造氛围,让学生自由地表达。

2.新课中,教师示范朗读原文,让学生掌握问句。

3.在体验环节,引导学生了解冬日风俗习惯。

4.复习课堂时,采取“慢速复述”的方式,让学生全面复述。

【教具准备】1.冬日图片 5 张2.课文原文3.Lesson 13 Part II 1,2。

4.文具、物品等。

【板书设计】冬天的风俗习惯冬天的文化底蕴【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紧扣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以创新、新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冬天的特点、风俗习惯和文化底蕴。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13课《《美丽的冬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13课《《美丽的冬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13.美丽的冬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冬天的特征,体验冬日的情趣与乐趣。

2.观察冬天带给人和自然的变化,初步养成爱观察、爱探究的学习习惯。

3.了解祖国各地冬天呈现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冬天的特征,体验冬日的情趣与乐趣。

教学难点:观察冬天带给人和自然的变化,感受冬天的特征。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冬天风景图片、冬天特有的节日习俗知识视频等。

学生:冬天有哪些丰富的活动。

一、课前谈话孩子们,请大声的告诉老师,一年有哪几个季节?这节课,我们要走进其中的一个季节,到底是哪个季节呢?等老师读完这首诗你就知道了。

设疑导入——猜谜底:“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现在知道是哪个季节了吗?对,就是冬天。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冬天吧。

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板书:13 美丽的冬天)齐读课题。

二、了解四季循环规律关于四季,《三字经》里是这样说的,PPT出示“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生齐读。

谁能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师总结:春去夏来,秋去冬来,春夏秋冬过完,又是春夏秋冬。

这四季不断变化,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三、找一找,发现冬天过渡:当最后一片树叶落下的时候,冬爷爷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他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他用魔法棒指向哪里,哪里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上一周小朋友们都去找冬天了,你发现冬爷爷带给我们的变化了吗?拿出你搜集的图片和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吧!生四人小组交流。

指名交流汇报,相机补充资料:(1)动物过冬的方式:松鼠在快入冬时,把找好的食物分散开,挖洞埋起来,到了冬天它就可以在树洞里安心睡觉,饿了就起来把埋好的吃的挖出来吃。

大雁是出色的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会从西伯利亚一带飞到我国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期旅行,再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

青蛙是两栖动物,它的身体表面光滑,没有毛,他也是变温动物,身体体温调节能力很差,所以要冬眠,冬眠时它可以降低新陈代谢速度,尽量少消耗养分来生活,并可以不吃不喝,一直到来年春天再醒来。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3美丽的冬天 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3美丽的冬天 教案

13《美丽的冬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美丽的冬天》是小学道德与法制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美丽的冬天》的第一个主题。

本课是以儿童现实的日常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素材,反映了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来了解社会、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构建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本课正是通过儿童对冬天的季节气候特点的观察和感悟,感受天气的变化对植物、动物和人的生活的影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教学内容:《美丽的冬天》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冬天里自然界的变化情况,从中感受和体验冬天的到来,知道动植物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教育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大自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对象:学生对冬天有着天生的兴趣,他们喜欢冬天的活动,比如堆雪人、打雪仗、看冰灯等,而且他们对冬天的自然现象和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他们观察水平有限,对冬天缺乏比较深入的探索。

一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基本适应了小学生活,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并且初步获得了寻求、搜集、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教学方式:《美丽的冬天》这一课的重点是学生了解冬天里人、动物、植物的变化,感受冬天的到来。

让学生课前进行观察,冬天有什么变化?以“交流感悟”为主,以“讲授式”为辅,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教学手段:从学生已有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交流和体验,创设有效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技术准备:多媒体设备 PPT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查找收集相关资料观察冬天的变化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冬天里自然界的变化。

2、感受和体验冬天的到来,知道动植物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3、亲近自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冬天的到来,知道动植物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感受动植物冬天的变化情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描述春、夏、秋变化特点的图片师:同学们,葫芦岛是一座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的海滨城市,你们看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小河里的冰化了,小草发芽了;夏天到了,天气热了,知了叫了,雷雨天也多了;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果实收获了;那么,冬天到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我眼里的冬天。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美丽的冬天》优质教案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美丽的冬天》优质教案

13美丽的冬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美丽的冬天》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中的内容,该单位由第13课《美丽的冬天》、第14课《健康过冬天》、第15课《快乐过新年》和第16课《新年的礼物》四课组成。

本课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探寻冬天的特点,发现冬天的奇妙和美好,从而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为本单元后续三课的学习进行铺垫,也为一年级下学期学习《我和大自然》、二年级学习《绿色小卫士》、四年级学习《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以及六年级学习《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学习重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变化及冬天的美丽,了解冬天的特征,理解我国各地区冬天的不同,体会冬天的乐趣并能够依据季节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

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学情,教者分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完成“冬天在哪里”和“不一样的冬天”这两个板块的认笑口任务,第二课时完成第三个板块“冬天真好玩”的体验任务。

学情分析学生所在学校地处北方,冬天的季节性特点非常明显。

经过课前调查,教师了解到一年级学生对冬天已经有初步感知,但是对冬天的了解不够深入、全面,尤其是感受不到祖国广博大地上的不同冬景,需教师加以引导。

今年冬天面对疫情,孩子们对不一样的冬天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植入时事材料,设计恰当的环节,进行适当拓展。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冬天的到来对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祖国各地不同的冬季特征,能够根据季节变化、当地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生活。

2.感受大自然的变化,欣赏冬天的美好。

3.通过观察发现冬天的特征,并能够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感受,逐步锻炼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祖国各地不同的冬季特征,能够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

2.能通过学习和体验,感受大自然的变化,欣赏冬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感受,逐步锻炼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3《美丽的冬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3《美丽的冬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3《美丽的冬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冬天》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课以冬天为主题,通过介绍冬天的季节特征、冬季活动和保暖知识,让学生感受冬天的美丽和乐趣,增强对冬季的了解和热爱。

教材内容包括冬天的季节特征、冬季活动、保暖知识三个部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冬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冬季活动和保暖知识掌握不足。

学生喜欢听故事、参与活动,通过图片、实物和亲身体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冬季知识和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知道冬季活动和保暖知识。

2.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掌握冬季活动和保暖知识。

2.难点: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冬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观察体验:让学生观察冬天的景色和活动,亲身体验冬季的乐趣。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冬季活动和保暖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总结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冬季活动和保暖知识,强调注意事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冬天景色的图片、冬季活动的实物或图片、保暖物品的实物或图片。

2.材料:学生分组讨论的卡片、记录表。

3.场地:室内或户外适合冬季活动的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冬天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冬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冬天景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冬天的特征,如雪花、冰冻等。

接着,展示冬季活动的实物或图片,如滑雪、滑冰等,引导学生了解冬季的乐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冬季活动,如堆雪人、打雪仗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冬季的乐趣,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保暖。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冬季活动和保暖知识,如穿保暖衣物、戴手套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美丽的冬天》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美丽的冬天》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美丽的冬天》教案【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围绕“冬天的美”让学生感受冬季的特点,其中包含了“冬天在哪里”、“不一样的冬天”和“冬天真好玩”等内容。

让学生通过发现冬天的奇妙与美好,体验冬天户外活动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美。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孩子,他们爱玩、好动,凡事都充满了好奇心,想亲自试一试。

所以我设计让学生在上本课前观察冬季的花草树木、小鸟、人们出行衣着、寒风中手冷等现象感受冬天的特征。

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变化与季节的关系。

【设计理念】根据北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

所以我将采用引导发现与主题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身边的环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感受到雪地就是他们的乐园。

通过观察和体验,交流讨论提升认识,获得发展。

深刻的理解“不一样的冬天”在哪及“冬天真好玩”。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一年有四季,四季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

观察并能说出冬季的特征。

2.能力与方法目标:学会在冬季玩耍,在冬季的生活中保护自己。

初步理解自己的生活变化与季节关系。

3.行为与习惯目标:养成爱观察,交流、讨论的好习惯。

4.情感与态度目标:对大自然喜爱与亲近感,热爱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学会在冬季玩耍,在冬季的生活中保护自己。

初步理解自己的生活变化与季节关系。

【教学难点】养成爱观察,交流、讨论的好习惯,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与亲近感。

【教法设计】在本课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身边的环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感受到雪地就是他们的乐园。

通过课前观察和体验,交流讨论提升认识,获得发展。

深刻的理解“不一样的冬天”在哪及“冬天真好玩”。

让学生在活动任务中自主发现、自主体验的学习方法和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环节1:冬天在哪里视频导入1、《雪孩子》视频导入,由此告诉学生一年有四季,四季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3《美丽的冬天》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3《美丽的冬天》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3《美丽的冬天》教案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冬天》这一课时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3课时的内容。

课文通过描述冬天的美丽景色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冬天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时光的道德情感。

同时,本课时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冬天有一定的认知,他们喜欢美丽的景色和有趣的活动。

但部分学生对冬天的认识较片面,缺乏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冬天的美丽景色和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时光的道德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冬天的美丽景色和有趣的活动。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冬季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冬天的美丽。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观察、体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冬季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观察、体验等活动所需材料。

3.布置教室,营造冬季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冬季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冬天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冬季的美景,让学生用词语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色。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冬季活动,如堆雪人、打雪仗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冬天的乐趣,培养合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用词语表达对冬天的喜爱。

部编版一上道法第13课《美丽的冬天》教案

部编版一上道法第13课《美丽的冬天》教案

部编版一上道法第13课
《美丽的冬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了解到祖国各地的冬天是有差别的;
2、培养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培养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增进同学们对大自然的了解;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冬天来了,你能找到它吗?冬天都有哪些好玩的东西呢?
师: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美丽的冬天》。

二、不同的冬天: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54页的两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谈自己的感想;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板书)由于气候和地理的原因,祖国各地的冬天差别还是很大的。

师:我们还应当注意,在冬天虽然比较冷,但是我们应当多在室外活动增强自身免疫力,而不应当躲在室内!
三、好玩的冬天: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55页的几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在冬天我们都有哪些好玩的东西?
生:仔细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冬天好玩的东西很多,但是我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安全。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道法】最新小学一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教
案:13-美丽的冬天
课时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冬季的一些保健知识,能根据天气和季节的变化照顾自己,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自我保护。

2、引导学生不畏严寒,积极参加冬季体育锻炼和游戏,丰富生活,增强体质。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了解有关冬季防冻防寒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2、师生共同准备竞赛试题。

活动过程:
一、模拟演练,明理辨析
师:寒冷的冬季到了,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随着冬季的到来有许多变化,我们小朋友要学会照顾自己,使我们平安地度过冬天。

下面我们来观看一组小朋友的表演,看看他们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1、一个小朋友准备上学,认真穿好大衣,戴好手套和帽子;
2、上体育课跳绳跳得满头大汗,一个小朋友马上脱衣服;
3、一个小朋友生了冻疮,使劲抓;
4、几个小朋友在结了冰的湖面上玩耍。

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组织讨论,冬天我们应该怎样照顾自己。

二、冬季保健知识竞赛
1、讨论竞赛要求和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2、分必答题和小组之间互相出题抢答两种形式进行。

3、评选优胜小组和“智多星”。

附竞赛题目供教师们参考:
1、天气非常寒冷,要不要开窗通风透气?
2、烤火时要注意什么?
3、在结冰的路面上行走要注意什么?
4、能在结冰的湖面上和屋檐下玩耍吗?
5、冬天为什么会生冻疮?生了冻疮会怎么办?
6、为什么要注意头部保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