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情况

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情况

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情况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炎疾病,其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情况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了解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情况对于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型是指病毒基因组中的一组相关基因的特定序列,而亚型则是基因型内的更小的变异。

根据全球流行病学研究,丙型肝炎病毒可分为6个主要基因型(1-6型)和多个亚型。

不同基因型和亚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生物学和临床特性差异。

在全球范围内,基因型1是最常见的,约占丙型肝炎感染者的46%。

基因型2和3分别占比约为20%和13%。

而基因型4、5和6则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和亚洲部分地区。

在中国,基因型1b是最常见的,约占丙型肝炎感染者的60%-70%。

基因型2a 和6a也有一定比例,分别占约10%和20%左右。

其他基因型在中国的分布较为罕见。

不同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情况与病毒传播途径、地理区域和人群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基因型1b在中国较为常见,与过去的血液传播和医疗操作不规范等有关。

而基因型2和3则主要与静脉吸毒行为相关。

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和亚型对于临床治疗的选择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基因型和亚型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因此了解患者感染的基因型和亚型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基因型1的患者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并且疗效相对较差,而基因型2和3的患者则对某些直接抗病毒药物有更好的反应。

此外,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情况还与疫苗的设计和开发有关。

目前,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研发仍面临一定的挑战,其中基因型和亚型的多样性是一个重要因素。

了解不同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情况可以为疫苗的研制提供重要参考,以确保疫苗的广泛适用性和有效性。

总之,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情况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存在差异,这对于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以及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的研究和监测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为丙型肝炎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RNA病毒,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HCV的基因组高度变异,由7个基因区域组成,基因区域在不同的亚型之间的变异率
不同。

HCV可分为6个亚型(1a、1b、2a、2b、3a和6a)和多个亚型和基因型的变异。

辽宁是我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省份,对于此地区的HCV基因型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辽宁地区,HCV亚型以1b和2a为主,其中1b型约占比例58%~76%,2a型约占比例24%~42%,其他亚型如1a、3a和6a型等的分布较少。

同时,基因型1b的分散程度也很大。


临床中,HCV基因型分型对于预测HCV相关疾病的预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

根据国内外研究,不同基因型的病毒对抗病毒治疗的反应不同,并且与病情发展和治
疗效果有关。

基因型1b的肝炎病毒感染者通常患有比基因型2a更严重的病情,病程更长,治疗反应更差。

而基因型2a的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则往往更容易治愈。

因此,辽宁地区的HCV亚型和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与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的关联研究
对于指导辽宁地区HCV感染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制定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临
床意义。

武汉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血液指标分析

武汉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血液指标分析
we r e t h e s a me d e t e c t i o n . Re s u l s I t n 9 0 p a t i e n t s , t h e r e we r e HCV1 b 7 4 c a s e s ( 8 2 , HCV RNA 8 . 1 9 ±2 . 3 3 ) a n d 2 a 7 c a y p i n g a n d e a c h p a t i e n t we r e d e t e c t e d i n l i v e r f u n c t i o n a n d b l o o d a n a l y s i s . An o t h e r 9 0 h e a l t h y s u b j e e t s (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Pa t i e nt s wi t h h e pa t i t i s C f o r g e n ot yp i n g, l i v e r f un c t i o n a nd bl o o d a na l y s i s i n W u ha n a r e a
例 慢 性 丙肝 患者 中 以 HC Vl b型 和 2 a型 为 主 , 分别为 7 4例 ( 8 2 , R NA 载 量 对 数 值 为 8 . 1 9 ±2 . 3 3 ) 和 7 例( 7 . 2 , R N A 载 量 对数
值为 6 . 1 2 ±1 . 5 6 ) 。 患者 肝 功 能指 标 高 于 对 照 组 , 血 液 学指 标 低 于对 照组 ( P <0 . 0 5或 P< 0 . 0 1 ) , 但 不 同基 因 型 患 者 肝 功 能 和 血
周 泉, 李 艳△, 童永 清 , 汪 明 , 徐 万洲 ( 武 汉 大学人 民 医院检验 科 , 武汉 4 3 0 0 6 0 )

76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分析

76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分析

76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分析徐庆波;徐建华;杨丽娟【摘要】目的通过对76例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HCV基因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一汽总医院住院患者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RNA核酸定量均为阳性的标本,采用丙型肝炎基因分型特异性引物及荧光探针,应用一步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合Taqman技术对HCV进行Ⅰ型和非Ⅰ型的荧光PCR分型检测.结果检测76例标本共检出两种基因型,分别为:Ⅰ型基因30例,非Ⅰ型基因46例,Ⅰ型基因占39.5%,非Ⅰ型基因占60.5%;男性中Ⅰ型基因占44.7%,女性中Ⅰ型基因占31.0%;76例感染者有输血者40例,占感染人数的52.6%.结论 76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结果HCV基因型主要为非Ⅰ型,这与中国北方地区HCV基因型分布比较一致.在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中,有输入血液制品史的人占52.6%,说明输血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一个主要途径.76例感染者各基因型男女感染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无性别差异.综合分析,HCV基因分型对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治疗、个体化用药以及愈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14【总页数】2页(P120-121)【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验;分析【作者】徐庆波;徐建华;杨丽娟【作者单位】一汽总医院医学检验科,吉林长春 130011;一汽总医院医学检验科,吉林长春 130011;一汽总医院医务部,吉林长春 1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丙型肝炎的病原体。

HC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且致病性强,病情隐匿,若不进行合理治疗极易转为慢性,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这些病变的形成与其病原HCV的某些重要生物学特性相关[1-3]。

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感染肝细胞并会导致肝炎的病毒。

丙型肝炎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丙型肝炎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HCV是一种RNA病毒,其基因组包含一个单链正股RNA。

HCV的基因组高度变异,导致多种基因分型,目前已经发现7个主要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即1-7型)以及多个次型。

各个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存在差异。

辽宁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东北地区。

在辽宁地区,丙型肝炎主要分型是1b型。

还有少数的1a型、2a型和3a型。

1b型是最常见的基因型,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患者。

1. 基因分型多样性:尽管1b型是主要的基因型,但仍存在其他的基因型,如1a型、2a型和3a型。

这种多样性反映了丙型肝炎病毒的高度变异性以及不同地区的感染流行模式。

3. 临床意义: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对于丙型肝炎的预后和治疗反应有重要的临床
意义。

研究表明,在1b型与其他基因型相比较时,1b型的患者更容易发展为慢性感染,
并且对标准的抗病毒治疗反应较差。

在临床实践中,基因分型信息被用来指导丙型肝炎的
治疗和预后评估。

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病毒主要分型是1b型,该基因型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患者。

这种基因分型的特点对于预测丙型肝炎的预后和治疗反应具有临床意义,为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
重要参考。

102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分析

102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分析
值。
K a e De e ton o ep ttsB iusD NA n s r n ko S. t c i fh a ii v r i e um by
p lmeaec a .Ap lai o l i ldg oi [ ] oy rs h i n pi t n frci c i s J . c o na n s
彭 文 伟 . 染 病 学 [ ] 4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传 M . 北 人
20 00: 4 30 1 .

核糖 核 酸 聚合 酶 ) HB Ag HB A , 这 些 标 志 物 是 病 毒 存 在 , c , e g但
] ] ] ]
二 l ]
王 颖 ]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试 验 检 测 乙型 肝 炎 病 毒 表 面抗 原 的 . 影 响 因素 E ] 检 验 医 学 与 临 床 ,0 9 6 1 : 8 J. 2 0 ,( )5 . 程 钢 , 蕴 韶 , 新 宇 . 光 定 量 聚 合 酶 链 反 应 检 测 乙型 何 周 荧
暖霉圜
1 2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型 肝 炎 病 毒 基 因 分 型 结 果 分 析 0
黄 永 建 , 剑 荣 , 洪娇 , 凤 中 , 刘 夏 李 杨 剑 ( 西 省 萍 乡 市人 民 医 院 3 7 5 ) 江 3 0 5
【 要 】 目的 分 析 了解 萍 乡地 区慢 性 丙 型肝 炎 患 者 的 丙 型 肝 炎病 毒 ( V) 因 分 型 情 况 , HC 诊 断 和 摘 HC 基 为 V
191 . 3 — 41
陈灏珠. 实用 内 科 学 [ . 0版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 M] 1 北 人
1 8: 3 276 99 26 .

广西慢性丙型肝炎感染病毒基因型和治疗分析

广西慢性丙型肝炎感染病毒基因型和治疗分析

1 1 诊 断标准 根据 20 . 0 4年 中华 医学会 肝病 分会 、
中华 医学会传染病 与寄生虫病学 分会修 订 的《 型肝 丙 炎防治指南》: C H V感染 超 过 6个 月 [ C N H V R A阳性
和 ( ) H V阳性 ] 或发病 日期 不 明、 或 抗 C , 无肝 炎史 , 但 肝脏组织病理学 检查符 合慢性 肝炎 , 据症 状 、 根 体征 ,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 可诊断 。 亦 12 入 选和排 除标准 . 人选标准 : 符合慢性 丙型肝炎 诊断标准 ; 年龄 1 8 5~ 0岁 。排 除标 准 : 合并 有其 他肝 炎病毒感染 , 药物 中毒 , 自身免疫 、 酒精 中毒 、 遗传所致
的肝 炎 、 硬 化 。 肝
长 1 %。广西 地 处 西 南 边 界 , 射 吸毒 人 员 不 断 增 5 注 多 ,O世纪 9 2 0年代有调查 , 脉吸毒人 员抗 一H V阳 静 C 性率 为 9 . 7 ” , 7 1% 献血员抗 一H V阳性 率为 4 5 % , C .8 肝病患者抗 一H V阳性率为 1 .5 。丙肝 患者起 C 16 % 病 隐匿 , 慢性 肝炎 的概率 高达 到 5 % ~ 5 , 转 0 8 % 因此 丙肝患者 常在 不 知不 觉 中发展 成 肝硬 化 , 至肝 癌 。 甚 目前 , 球 治 疗 慢 性 丙 型 肝 炎 的 共 识 是 以 干 扰 素 全 (F ) IN 为基础 联合利 巴韦林 的抗 病毒标 准疗方 案 。治 疗 的效果常 与患者感染丙 型肝炎 病毒( C 的基 因型 H V) 等多种 因素有 关。我们 国家在 “ 十一 五” 间设 立 重 期 大科技攻关专项课题 , 对丙肝进行专项 研究 , 以进 一步
年 龄 >3 1 1岁 的 丙

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病性。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约1.7亿人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其中约百分之八十的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病。

在中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东北地区的辽宁省,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一直较高。

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是指根据病毒的核酸序列差异将其划分为不同亚型。

不同的基因分型对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特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的分析,探讨其与感染程度、治疗效果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

通过研究基因分型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丙型肝炎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基础,为丙型肝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和展望。

通过对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丙型肝炎的防控和治疗做出更有效的贡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关怀。

1.3 研究意义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对于病毒的进化、传播以及感染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因此研究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辽宁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不同基因型在病毒传播和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有助于相关机构改进疾病监测和控制策略,提高疾病预防和治疗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7-07-13T15:16:33.61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4期作者:张威威[导读] 所以在病毒学研究特别是病毒基因表达谱研究、病毒感染的诊断、病毒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情况进行分析,为HCV诊断和治疗地区提供有力的依据。

方法:利用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HCV抗体阳性标本,经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阳性的62例标本用基因芯片进行不同基因分型检测。

结果:检测HCV感染标本62例,共检出7种基因亚型,分别为1b、6型、2a、1b+ 2a、1b+ 3a、3a和3b,其中1b占72.6%,6型占8.8%,2a
占7.8%,1b+ 2a占5.9%,1b+ 3a占2.9%,3a占1.0%,3b占1.0%。

结论:HCV基因型主要为1b与中国南方地区HCV基因型分布比较一致。

按照年龄分组20岁以下4例,占6.45%,20~ 30岁12例,占28.6%,30~ 40岁15例,35.7%,40~ 50岁5例,占11.9%,50~ 60岁8例,占19.5%,60岁以上18例,占42.8%。

青壮年和有吸毒史、外伤手术史、输注血液制品史的人群阳性率较高。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芯片;基因分型【中图分类号】R51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4-146-01 Analysis of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ing in 62 Cases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genotype of hepatitis C virus(HCV)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and to provide a strong basis for HCV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62 samples of HCV RNA positive were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The genotypes were detected by cDNA microarray. RESULTS:A total of 62 HBV subtypes were detected,including 1b,6,2a,1b + 2a,1b + 3a,3a and 3b,of which 1b accounted for 72.6%,type 6 accounted for 8.8%,2a 7.8%,1b + 2a 5.9%,1b + 3a 2.9%,3a 1.0%,3b 1.0%. Conclusion:HCV genotype is mainly consistent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HCV genotype in souther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age group under the age of 20 in 4 cases,accounting for 6.45%,20 to 30 years old in 12 cases,accounting for 28.6%,30 to 40 years old in 15 cases,35.7%,40 to 50 years old in 5 cases,11.9% Cases,accounting for 19.5%,over 60 years of age in 18 cases,accounting for 42.8%. Young adults and the history of drug addiction,trauma surgery history,infusion of blood products in the history of the positive rate of high population. Key words:hepatitis C virus;gene chip;genotyping 前言: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比较高,非常容易造成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而这些病变的形成与其病原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某些重要生物学特性有关。

我国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及新发患者数是非常多的,大部分HCV患者会逐步演变为慢性感染,并根据病程轻重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HCV病毒基因有较强的变异性,变异位点可以发生在基因组的各个区域,根据变异位点的不同将HCV分为不同型别。

由于HCV基因型别不仅与疾病严重性存在相关性,而且与抗病毒治疗和肝细胞癌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采用的是我院2015~ 2017年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HCV抗体阳性标本,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阳性的62例标本(其中男31例,女31例,年龄8~81岁)进行基因分型检测。

阴性对照为1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

仪器用的是ABI7300型全自动PCR扩增仪,美国1285REL#6生物安全柜,日本三洋VIP SERIES- 86℃超低温冰箱。

试剂用的是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购于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瑞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方法
方法用到的是HCV RNA定量检测法,医护人员严格按照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先进行RNA提取;逆转录;PCR扩增及荧光检测;然后再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HCV基因分型检测也需要严格按照HCV基因检测芯片说明书进行操作,RNA提取与逆转录;PCR扩增;HCV芯片杂交与显色。

2.结果
62例HCV RNA荧光定量检测阳性结果与HC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相符合,1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基因芯片结果可靠。

检测HCV感染标本62例,共检出7种基因亚型,分别为1b、6型、2a、1b+ 2a、1b+ 3a、3a和3b,其中1b占72.5%,6型占8.8%,2a 占7.8%,1b+ 2a占5.9%,1b+ 3a占2.9%,3a占1.0%,3b占1.0%,1b为主要的流行型别,基因型6型已经取代2a成为第二常见亚型,混合基因型感染较多。

3.讨论HCV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的病原体,HCV以血液和性传播为主要传播手段,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加之公众对其认知水平较低,因此病毒的传播不易控制,患者也容易因不能及时诊断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HCV基因型主要为1b与中国南方地区HCV基因型分布比较一致。

按照年龄分组20岁以下4例,占6.45%,20~ 30岁12例,占28.6%,30~ 40岁15例,35.7%,40~ 50岁5例,占11.9%,50~ 60岁8例,占19.5%,60岁以上18例,占42.8%。

青壮年和有吸毒史、外伤手术史、输注血液制品史的人群阳性率较高。

国内外研究表明,HCV不同的基因型对肝脏损伤的程度不同,1b型对肝脏的损伤要比其他型严重得多。

HCV对干扰素的应答率也不同,Kandi等,报道HCV 1b型感染多为慢性活动性肝炎,2a型比1b型对干扰素敏感。

已证明HCV的基因型能影响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感染HCV基因1型或基因4型的患者对使用干扰素和病毒唑的标准治疗反应较差,至少需延长治疗期1年,而且感染基因1型和基因4型的患者比其他基因型者能更快地发展成慢性肝病。

HCV是引起人类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病原之一。

基因分型芯片法,又称基因微矩阵,这种方法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医学诊断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比如说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而且简便快速,不需要荧光标记。

由于基因芯片可以一次性对大量序列进行检测分析,具有高通量、并行、快速等特点,解决了传统核酸印迹杂交技术操作繁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序列少、效率低的缺点,所以在病毒学研究特别是病毒基因表达谱研究、病毒感染的诊断、病毒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立新,王磊,徐皖苏,等.山东地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及血清学分型的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5,21(4):215-216.
[2]庄辉.重视丙型肝炎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2):65.
[3]蒋伟伦,顾士民,胡芸文,等.上海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7(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