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图讲义片全部

合集下载

组织学与胚胎学图片集精品PPT课件

组织学与胚胎学图片集精品PPT课件

骨骼肌
镜下观:低倍镜下,可见表面 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上皮下方 有疏松结缔 组织,深部组织中 有许多条条块块结构,条状的为 骨骼肌的纵断面,块状的为骨骼 肌的横断面;每一条状或块状结 构包含多条骨骼肌纤维的断面。 肌纤维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其 内可见浆液性的味腺。选择肌纤 维较分散、染色较浅的视野,换 高倍镜观察。在纵断面上,可见 骨骼肌呈条索状,有明暗相间的 横纹(观察横纹时,缩小光圈, 使通光量减小,横纹将更为清 晰);每条肌纤维内均有许多紧 贴肌膜内面的长卵圆形胞核,染 色浅,有时可见核仁;肌浆中隐 约可见许多平行于肌纤维长轴排 列丝状结构,即肌原纤维。在横 断面上,肌纤维呈圆形或不规则 形,每个断面常可见数量不定的 胞核位于肌纤维的周边,肌浆内 肌原纤维束呈点状均匀分布。肌 纤维间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小血管。
单层柱状上皮
上皮细胞核长椭圆形, 靠近细胞基底部,呈单行 排列,胞质 着红色,核上 部胞质远多于核下部胞质, 我们常称之为核位于基部。 高倍镜下, 可见细胞分界 不明显,但核排列紧密, 因此细胞宽度狭窄,高度 远远大于宽度, 是一种典 型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 游 离面有着色较红的一条 细线,称称纹状缘,其实 是电镜下见到的密集排列 的微绒毛。
腺上皮
1. 单管泡状腺 可见一个大的腺泡,腺
泡腔中充满分泌物,以及 一条单一的导管,导管通 向
皮肤的外表面。 2. 复管泡状腺
在粘膜下层,可见腺泡 成群分布,其导管由单层 上皮围成,经过固有层通 向
食管粘膜表面,并可见 导管分支。
疏松结缔组织
低倍镜下疏松结缔组织内有许 多染色浅红、结构疏松、长短不 同的胶原纤维切面(各种不同方 向的切面);纤维之间可见一些 紫蓝色的细胞核,为结缔组织细 胞的核。高倍镜 下,可见胶原 纤维的各种切面(纵、横、斜切 面);还可见许多折光性强的弹 性纤维;胶原纤维之间见到的细 胞核,多是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 椭圆形或梭形,染色浅,有时可 见核仁,细胞境界不清,胞质染 色浅。其他细胞常分辨不清。疏 松结缔组织中含有许多小血管, 腔小、壁厚、形状规整的是小动 脉;腔大、壁薄、 形状不规则 的是小静脉。

组胚图谱

组胚图谱

第一章上皮组织图1-1单层扁平上皮-间皮的表面观(肠系膜铺片镀银染色10×10)细胞为不规则的多边形,边缘呈锯齿状,核为浅色的圆形或椭圆形位于中央。

图1-2单层扁平上皮-间皮的表面观(肠系膜铺片镀银染色10×20)图1-3单层扁平上皮(结缔组织中毛细血管的切面HE染色10×20)血管内表面内呈一条红色细线,内皮细胞界限不清,核为扁椭圆形突向管腔。

图1-4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HE染色10×20)甲状腺滤泡腔内为红色胶质,滤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核为圆形,大小比较一致,排列整齐。

图1-5单层柱状上皮(胆囊HE染色10×20)胆囊皱襞的粘膜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柱状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核为椭圆形,靠近细胞的基底部,上皮的基底部可见染成红色细线状的基膜。

图1-6单层柱状上皮(小肠HE染色10×40)上皮内的柱状细胞界限清楚,形态为高柱状,游离面可见纹状缘,上皮内可见轮廓清楚的呈高脚酒杯状的杯状细胞,顶端胞质染色浅为空泡状,基底部较细,可见较小的扁椭圆形细胞核。

图1-7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HE染色10×20)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高矮不等的纤毛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梭形细胞和锥形细胞组成,从切面上看细胞核排列为3~4层,好似复层上皮,实际上每细胞的基底部都长在基膜(↑)上,上皮的游离面可见明显的纤毛(↓)和空泡状的杯状细胞(←)。

图1-8复层扁平上皮(食管HE染色10×10)图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基底层细胞为小的立方或矮柱状细胞,具有增生分裂能力,细胞核为圆形、排列密集、染色深、体积小,中间部分的细胞为较大的多边形,细胞轮廓较清楚,细胞核为较大的圆形,胞质染色较浅,表面的数层细胞为扁平形,细胞核为梭形,体积最小。

上皮的基底部与深部的结缔组织的连接处呈凹凸不平状。

图1-9变移上皮(膀胱HE染色10×40)又称移行上皮,上皮的细胞形态和排列层数随器官的功能状态而发生变化。

【医学PPT课件】组胚彩色图谱

【医学PPT课件】组胚彩色图谱

3 2 1
胰腺1胰腺泡2胰岛3小叶间导管
1纤毛2刷细胞3杯状细胞
1 2
1小支气管2细支气管
2 1
3
1细支气管(伴随血管)
肺泡 少的2型 多的1型
有髓神经纤维 郎飞结
1肝细胞2胆小管3肝血窦4肝巨噬细胞5红细胞
3
1Ⅰ型肺泡细胞2Ⅱ型肺泡细胞3嗜锇性半层小体4毛细血管内皮5基膜和结缔组织
精子
次级卵泡(有白色的腔隙)
次级卵泡
排出的成熟卵泡
受精卵
1
2
3 4
5
6
1巩膜2脉络膜3色素上皮细胞层4视细胞层5双极细胞层6节细胞层
1、4外节2、5细茎A视杆细胞B视锥细胞
1
2
1黄斑中央凹2视锥细胞
6
5 3
1
4
2
螺旋器1内柱细胞2外柱细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指细胞4外质细胞5内毛细胞6外毛细胞
壶腹嵴
生精小管
血睾屏障1精原细胞2胞质桥3支持细胞4溶酶体5基膜
1纤毛2基粒3微绒毛4中央微管5周围微管
1半桥粒。2透明板。3网状板
1质膜内皱。2线粒体。3细胞核4基膜
成纤维细胞:1细胞核2粗面内质网3高尔基复合体4溶酶体
伪足 巨噬细胞:1细胞核2溶酶体3吞噬体4粗面内质网5线粒体7空泡
浆细胞(车轮状细胞核)
浆细胞(电镜):1细胞核粗面内质网4线粒体3高尔基复合体5脂滴
纤维软骨
1 骨单位、1骨陷窝
1 2 3 5
4
1破骨细胞2骨原细胞3成骨细胞4骨细胞5骨小梁
破骨细胞(多核)
骨骼肌纤维
Z 线
骨骼肌肌原纤维A暗带I明带SR三联微管
C B A

组胚标本考试课件全面.ppt

组胚标本考试课件全面.ppt
精选
大静脉: 1.管壁比大动脉薄 2.外膜结缔组织较厚
精选
小动脉: 1.管壁较厚,管腔圆而规则 2.内膜中内皮的核突入腔内,较粗的小动脉可见内
弹性膜
精选
小静脉: 管壁薄,管腔大而不规则,常有许多血
细胞
精选
毛细血管:最小的白点
精选
精选
食管:1.皱襞 2.食管腺
精选
食管(低倍镜):粘膜→粘膜下 层→肌层
精选
胃:1.胃小凹 2 .胃底腺
精选
小肠:1.皱襞 2. 小肠腺 3.小肠 绒毛
精选
肝:1.中央静脉 2. 门管区
精选
淋巴结:1.浅层皮质 2.淋巴小结 3. 副皮质区
精选
脾:1. 白髓 2. 红髓 3.边缘区
精选
维中央有一个呈杆状或椭圆形的细胞核。
精选
骨骼肌: 横切面——骨骼肌纤维呈圆形或多边形,细 胞核位于肌纤维的边缘,呈圆形或卵圆形。
精选
骨骼肌: 纵切面——肌原纤维与横纹相互垂直,
椭圆形细胞核纵行于肌纤维边缘。
精选
神经元: 1.胞体和树突有蓝斑块状或颗粒状的尼氏体,轴突无尼氏体;
。 2.轴突只有一个,树突可有多个
组胚标本考试图片(仅供参考)
精选
骨磨片——特征:哈弗斯系统, 骨间窝
精选
肾上腺:1.球状带 2.束状带 3.网 状带
精选
肾上腺:4.中央静脉及其属支
精选
脑垂体:1.远侧部 2.中间部 3.神 经部(大小不等的滤泡)
精选
气管:1.粘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2. 粘膜下层 3.外膜(大部分为透明软骨)
有凹陷。
精选
中性粒细胞:圆形,胞质淡红色, 核分叶,大多2~3叶,染成蓝色

组胚切片(附图)

组胚切片(附图)

中空器官:循环系统:中动脉(34):分内膜、中膜、外膜。

内膜内皮下层较薄,与中膜交界处含内弹性膜;中膜较厚,由多层环行平滑肌纤维组成,其间有少量弹性纤维与胶原纤维,与外膜交界处含外弹性膜;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血管与神经纤维。

大动脉:分内膜、中膜、外膜。

内膜内皮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胶原纤维与少量平滑肌纤维;中膜很厚,含多层弹性膜与大量弹性纤维;外膜较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成纤维细胞。

心脏:心脏心壁分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

心内膜由内皮与内皮下层组成,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内皮下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含平滑肌、小血管与神经;心肌膜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可分为内纵、中环、外斜行三层;心外膜含血管、神经与脂肪组织。

此外,心内膜向腔内突起可形成薄皮状心瓣膜。

消化管:食管(47):食管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粘膜层包括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

上皮为较厚的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在食管与胃贲门交界处,复层扁平上皮突然变成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为致密结缔组织,内有食管腺导管;粘膜肌层由纵行肌组成。

粘膜下层为厚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食管腺。

粘膜和粘膜下层形成皱襞。

肌层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为平滑肌,中段为骨骼肌和平滑肌混合组成。

其肌纤维的排列为内环形和外纵形两层。

外膜由疏松的纤维组织构成,含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胃(48):胃壁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粘膜层包括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

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是表面粘液细胞,细胞染色浅,呈空泡状。

固有层为细密的结缔组织,内含有大量的胃底腺。

胃底腺位于胃小凹和粘膜肌之间,是单管状腺,腺腔小,主要由壁细胞和主细胞组成。

粘膜肌层为平滑肌。

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有小血管,小的神经束。

肌层为平滑肌,分内斜、中环、外纵三层。

外膜为浆膜,一层结缔组织,最外面有一层单层扁平上皮覆盖(间皮),内可有脂肪组织,神经束,血管等。

十二指肠(50):十二指肠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组胚整理PPT幻灯片

组胚整理PPT幻灯片

环骨板
骨单位 间骨板
骨骺
神 经
神经元 (神经细胞)
结构功能单位
功能:接受刺激、整 合信息、传导冲动

神经胶质细胞 功能: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

胞质 突起
分布: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及神经核、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
胞 功能: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

细胞核
细胞膜 组成
尼氏体
细胞质
神经原纤维
树突
树突棘
神经元接受刺激的面积增大
功能:接受信息,将信息传入细胞体


轴丘:轴突的部位呈圆锥形、 染色淡

无粗面内质网、无尼氏体


轴突 细胞器 无游离核糖体、无高尔基复合体

大量微管→维持形态
白 质
功能:传出神经冲动
突触前膜:电控钙通道
突触前成份
(神经元轴突末端) 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神经调质、

线粒体、微丝和微管



突触间隙:15~30nm
突触后成份:突触后膜→递质受体和离子通道
过程:神经冲动→→轴突终末→→电控钙通道(开)→→ 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递质受体和离子通道
分布:胞体,突起及中枢神经系统毛细血管周围
特点:1.有分裂能力,数目多,神经元的10~50倍
2.无尼氏体
3.没有传导冲动

外分泌腺
结构
单细胞腺 多细胞腺
分泌部 导管
分类
浆液性腺(浆液性细胞)
分泌物性质 粘液性腺(黏液性细胞)
混合性腺(以黏液为主)
导管及分泌部 的形态分类
分泌物分泌 的形式
单管状 单泡状 复管状 复泡状 复管泡状 全质分泌腺 顶质分泌腺 局质分泌腺

组织胚胎学 ppt课件

组织胚胎学 ppt课件
基础医学概要Ⅰ
第三篇 组织胚胎学
第十三章 第二节 结缔组织
内容介绍 特点与分类 固有结缔组织 血液 软骨组织与软骨 骨组织与骨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氏 染
细胞质 少,较强嗜碱性

可含嗜天青颗粒
细胞核 圆形,可有浅凹
33
游离核糖体 量大 溶酶体 少、小 高尔基复合体 不发达
粗面内质网 少
淋巴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34
淋巴细胞不是单一细胞群体,按发生部位和功 能特征等主要分为三类
分类 发生部位 数量 功能特征 T细胞 胸腺 75% 杀灭特异性抗原 B细胞 骨髓 10-15% 分化为浆细胞 NK细胞 骨髓 10% 直接杀灭病毒感染
•巨噬细胞(macrophyge)
•浆细胞(plasma cell) •肥大细胞(mast cell)
功能为防御, 数量有赖于敌情
10
胶原纤维



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

血管
附睾间质 HE染色
11
(二)致密结缔组织 Dense connective tissue
真皮 HE染色
肌腱 HE染色
12
71
浆细胞 HE染色
72
细胞质 嗜碱性
核周亮区
细胞核 异染色质聚
集成车轮状
浆细胞功能: 分泌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即抗体
微丝和微管
巨 噬

《组织学与胚胎学》全套图谱 详细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全套图谱 详细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图谱第一章上皮组织图1-1单层扁平上皮-间皮的表面观(肠系膜铺片镀银染色10×10)细胞为不规则的多边形,边缘呈锯齿状,核为浅色的圆形或椭圆形位于中央。

图1-2单层扁平上皮-间皮的表面观(肠系膜铺片镀银染色10×20)图1-3单层扁平上皮(结缔组织中毛细血管的切面HE染色10×20)血管内表面内呈一条红色细线,内皮细胞界限不清,核为扁椭圆形突向管腔。

图1-4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HE染色10×20)甲状腺滤泡腔内为红色胶质,滤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核为圆形,大小比较一致,排列整齐。

图1-5单层柱状上皮(胆囊HE染色10×20)胆囊皱襞的粘膜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柱状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核为椭圆形,靠近细胞的基底部,上皮的基底部可见染成红色细线状的基膜。

图1-6单层柱状上皮(小肠HE染色10×40)上皮内的柱状细胞界限清楚,形态为高柱状,游离面可见纹状缘,上皮内可见轮廓清楚的呈高脚酒杯状的杯状细胞,顶端胞质染色浅为空泡状,基底部较细,可见较小的扁椭圆形细胞核。

图1-7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HE染色10×20)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高矮不等的纤毛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梭形细胞和锥形细胞组成,从切面上看细胞核排列为3~4层,好似复层上皮,实际上每细胞的基底部都长在基膜(↑)上,上皮的游离面可见明显的纤毛(↓)和空泡状的杯状细胞(←)。

图1-8复层扁平上皮(食管HE染色10×10)图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基底层细胞为小的立方或矮柱状细胞,具有增生分裂能力,细胞核为圆形、排列密集、染色深、体积小,中间部分的细胞为较大的多边形,细胞轮廓较清楚,细胞核为较大的圆形,胞质染色较浅,表面的数层细胞为扁平形,细胞核为梭形,体积最小。

上皮的基底部与深部的结缔组织的连接处呈凹凸不平状。

图1-9变移上皮(膀胱HE染色10×40)又称移行上皮,上皮的细胞形态和排列层数随器官的功能状态而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