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名单
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与区域异质性分析

付 伟,李梦柯,罗明灿,等.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与区域异质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23):227-235.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23.033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与区域异质性分析付 伟1,李梦柯1,罗明灿1,陈建成2(1.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24;2.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投入产出效率严重低下的问题,深刻影响生态环境,当下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寻求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基于SBM-GML指数法测算我国31个省份(因香港、澳门、台湾省数据缺失较多,未纳入研究)2001—2020年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检验。
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稳定增长状态,年均增长为1.5%,增长动力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从省际来看,我国各省份之间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高于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我国粮食产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热点区由粮食主产区转移到粮食产销平衡区。
根据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技术人才支撑;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力度等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农业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SBM模型;GML指数;农业碳排放;时空演变;区域异质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3)23-0227-08收稿日期:2023-02-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2264035);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编号:2022Y625)。
作者简介:付 伟(1986—),女,山东潍坊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产地质雷达LTD-2100在隧道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第19卷 第8期 中 国 水 运 Vol.19 No.8 2019年 8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August 2019收稿日期:2019-02-22作者简介:朱孟龙(1992-),男,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
通讯作者:张庆文(1966-),男,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国产地质雷达LTD-2100在隧道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朱孟龙,张庆文(西南林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51)摘 要:地质雷达在隧道施工超前预报及衬砌质量检测中应用广泛,由于我国在电磁波的应用方面发展较晚,地质雷达市场主要被国外设备占据,国产设备的行业认可度不高。
但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由中国电波所自主研发的LTD 系列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中,不仅能成功预测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对隧道衬砌质量的检测也有准确的结果及定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证明了LTD 系列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中的可用性及准确性。
关键词:地质雷达;LTD;隧道工程中图分类号:U4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8-0224-03引言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地质雷达逐渐投入市场。
在隧道工程中地质雷达有着广泛的应用[1-3],但由于以美国GSSI、瑞典MALA 等为代表的进口设备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国产设备的认可度不高。
本文介绍了国产LTD 系列地质雷达,以工程应用实例及与国外设备的对比,证明了LTD 系列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LTD-2100型地质雷达简介LTD-2100 型地质雷达是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最新研制的小型化便携式探地雷达(图1),整个系统由便携式主机、收发天线、综合控制电缆、测距轮(可选)、内置14.8V 锂电池、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等组成。
主机重量2.5kg,体积:311mm×212mm×61mm,可随身携带。
林科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林科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收稿日期:2016-10-28资助项目:西南林业大学教研基金资助(yb201413)作者简介:李靖,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在当今我国高等林业院校的诸多专业课程设置中,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可以为这些专业的后继课程如:《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野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为不同专业的学生从化学本质上认识生命现象打开了一扇窗。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对专门人才的需求,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等林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物化学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在林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生物化学是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而本校林科类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在林业相关行业从事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产业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因此生物化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能为中心来调整教学目标,以社会生产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来改革教学内容、以实验实习、科研项目为依托来加强实践教学、以加强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创新教学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让林科类本科人才成为现代农林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
由于该类专业学生的课程门数多、学业负担较重,生物化学课程课时偏少。
项目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专业特点,对本校林科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使得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把握该课程的核心内容。
根据课程章节之间的内部联系,将整个课程内容分为八个章节,分别是蛋白质化学、酶化学、核酸化学、生物氧化、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和核酸代谢、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学合成,章节基本覆盖了生物化学的核心和难点内容,能适应林科类专业对生物化学课程的要求。
运用林分密度和平均高估测思茅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

第49卷第1期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Vol.49No.12021年1月JOURNAL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Jan.202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182、31260156、41571372、42061072),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JS330]。
第一作者简介:张国飞,男,1978年12月生,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博士研究生。
E-mail:396316745@qq.com。
通信作者:岳彩荣,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
E-mail:cryue@163.com。
收稿日期:2020年3月30日。
责任编辑:王广建。
运用林分密度和平均高估测思茅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1)张国飞 岳彩荣 赵勋 罗洪斌 谷雷(西南林业大学,昆明,650224) 摘 要 以65块云南省普洱地区思茅松人工林圆形样地数据和sentinel-2多光谱影像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林分平均高与林分密度(每公顷株数、林分疏密度、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估测思茅松人工林林分地上生物量。
分析思茅松人工林林分地上生物量与林分密度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参数模型(不变参数模型和可变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包括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探索平均高和林分密度等变量估测林分思茅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
结果表明:思茅松人工林林分地上生物量与每公顷株树、林分疏密度、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5);在构建思茅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的所有模型中,每公顷株数-林分平均高构建的可变参数模型(R2=0.9660,RMSE=10.05t·hm-2)效果最优,林分平均高-林分疏密度构建的RF模型(R2=0.9017,RMSE=19.37t·hm-2)次之,林分平均高-植被覆盖度构建的RF模型(R2=0.7484,RMSE=33.36t·hm-2)最差;林分密度-平均高的地上生物量模型与实测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较高(R2=0.9660),反演误差值较低(RMSE=10.05t·hm-2);叶面积指数比植被覆盖度对林分地上生物量变动有更好的解释能力,每公顷株数对林分地上生物量变动的解释能力好于林分疏密度。
论“联想与发散”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39 November2018(A)总第439期2018年11月(上)摘要生物化学是农林院校多个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因其内容繁杂、抽象,教学双方都感觉存在一定的困难。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形象,而适度地引导学生采用“联想与发散”的思维方式,将相关知识点彼此联系、理论结合实验、理论应用于生活,则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有趣。
思维科学的合理应用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联合为进一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关键词生物化学联想与发散教学A Discussion of"Associative and Divergent Thinking"Ap原plied in Biochemistry Teaching//Jia Lu,Li Jing Abstract Biochemistry i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of many spe-cialties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Because of its com-plicated and abstract contents,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in both teaching and learning.As the use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come more vivid.And,a proper guiding for the students to adopt the mode of"associative and divergent thinking"could help them relating scattered knowledge points to each other,combining theories with experiments,applying theo-ries to life,and finally present a more lively and interesting class-room teaching.The combination of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think-ing science and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ethods provides a good idea for further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in learning,stimulat-ing the interest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teaching.Key words biochemistry;associative and divergent thinking; teaching生物化学(下文简称生化)是研究生命物质化学组成与化学变化的科学。
中国著名桥梁专家信息一览表

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中国十大桥梁人物、中国公路
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从 事公路勘察设计领域的特大型桥梁的设计、管理与科研工作,先后
担任过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等 职务。
7
姜友
生
湖北 省交 通规 划设 计院
党委书 记 教授级 高工
桥梁工程专业年轻技术骨干之一,现任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党委 书记。1999年被交通部授予“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称号,被省人 事厅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0年被湖北省政府
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负责或主要参与过多种类型的特大桥设 计,主要参与的郧阳汉江公路大桥设计获国家银质奖。
规划 设计 院
师兼咨 询审核 部主任、 教授级 高级工 程师
等职务
17
周山 水
中交 公路 规划 设计 院
公司副 总工程 师、教 授级高 级工程 师
中国公路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冋济大学桥梁工程
专业,从事公路勘察设计领域的特大型桥梁的设计、管理与咨询工
作,先后担任过桥梁室主任工程师、桥梁室副主任、副总工程师等
副总工、
教高
徐恭义,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1984年7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专业,曾任中铁大桥勘 测设计院第三设计室设计主管工程师、设计项目负责人,第四设计
室副主任、主任,现任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学位,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人才奖和茅以 升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及科技 拔尖人才,武汉市、湖北省、铁道部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专家人才 库科技专家,东北林业大学、湖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 兼职教授。2006年当选全国工程设计大师。
东北林业大学教师简介土木工程专业

何东坡于天来博士教授程培峰博士教授
副院长道路与铁道
工程学科负责人姜利硕士副教授专业主任
杨林博士副教授道路与铁道学科党支部书记张茂花博士副教授
岩土教研室主任
李静辉本科教授
材料力学教研室主任
左宏亮硕士教授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
工程)主任
王钧博士教授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负责人孙全胜博士教授贾艳敏博士教授
桥梁教研室主任
刘晚成大学教授
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
张力滨硕士副教授程东辉博士副教授
结构实验室主任王立峰博士研究生
副教授
张秀华研究生
副教授
结构工程党支部书记
张宏祥博士副教授杨海旭博士
副教授
王黎明工学硕士
副教授
张亮泉硕士讲师
武胜工学博士讲师郭楠博士研究生
讲师赵金友
讲师博士研究生
田玉梅硕士研究生
副教授
李明宝博士教授林兰华硕士副教授贾永峰硕士讲师刘瑶硕士讲师
付开隆学士副教授周国君硕士副教授吴学伟硕士副教授盖玉杰硕士高级工
程师
李秋实学士助教于坤硕士讲师武百超硕士研究生
助教。
著名桥梁专家信息一览表

徐岳
长安大学
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岳,男,陕西乾县人,195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长安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安大学公路科学研究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理事,陕西省公路学会理事,《中国公路学报》、《长安大学学报》编委。
3
刘健新
长安大学
桥梁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刘健新,男,山西清徐人,1942年9月18日生,汉族。现任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桥梁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土木学会桥梁与结构分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委员及风工程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
黄平明
长安大学
桥梁教研室副主任
黄平明,男,1965年1月出生。200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1996年起,历任桥梁教研室副主任,桥梁与结构实验室主任,桥梁研究所副所长,桥梁系副主任等职务。交通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跨世纪人才)。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刘济源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公路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全国交通系统青年岗位能手。198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从事公路勘察设计领域的特大型桥梁的设计、管理与咨询工作,先后担任过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职务
男,汉族,1959年12月出生,四川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专业。历任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桥梁室副主任、主任、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1
张喜刚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公司董事长、总经 理、党委副书记,教高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桥梁委员会主任、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中国十大桥梁人物、中国公路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从事公路勘察设计领域的特大型桥梁的设计、管理与科研工作,先后担任过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等职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林业大学博士生导
师名单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西南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名单(外单位聘任)姓名性别职称学科、专业所在院(系)聘任单位
刘惠民男教授森林培育西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杨宇明男教授野生动植物保护与
利用
西南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
杜官本男教授木材科学与技术西南林业大学法国南希第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胥辉男教授森林经理学西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郑毅男教授植物病理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
张宏健男教授木材科学与技术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
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况荣平男教授动物学保护生物学学院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云南大学
徐正会男教授森林保护学图书馆北京林业大学
周伟男教授野生动植物保护与
利用
保护生物学学院北京林业大学
马焕成男教授森林培育资源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董文渊男教授植物学继续教育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李根前男教授森林培育资源学院北京林业大学
段安安男教授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生工作处东北林业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王克勤男教授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防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东北林业大学
邱坚男教授木材科学与技术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
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石卓功男教授森林培育资源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罗明灿男教授森林经理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王昌命男教授植物学科学技术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