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读书要有选择第一课时

11、读书要有选择第一课时

11、读书要有选择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教学重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

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根据已学过的读书方法,学习新课。

1. 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使什么,并结合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文章。

3. 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点意思,可以分为几段?

4. 评议课文使怎样写的。

以问题作过渡,总领下文,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讲选择读物的范围和选择读物的好事。

三、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选择读物。

板书:

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取更多知识

11、读书要有选择名人传记

科普类书

工具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读书要有选择△

11.读书要有选择△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两条绿线里的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并学会选择读物以及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学习重难点: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 一、自己学 1.读一读课文:多读几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着你的疑问和猜想读课文,看看课文内容和你猜想有什么区别? 2.读一读词语: 爱国先贤聆听 3.读读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课文先写了; 接着写了; 最后写了。 你认为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呢? 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 二、交流学 (一)提出问题: 1. 通过预习,你们认为这篇课文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写什么”。 总结学生的回答,同学们都关注了课文写的内容,那么围绕课题,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呢?(板书:写什么) 2.我们分节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课文写了什么? 概括总结:本文阐明了读书要有选择的道理,重点介绍了读书如何选择的有关内容,指出了有选择地读书的益处。

4. 对于这个故事,通过预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针对学生的提问,相机引导---“怎么写”。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同时形成共性需要解决的问题。(想一想,课文怎么写的?) (二)探究问题: 1.初读了课文,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相机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段(1):开篇点明题意,指出读书要有选择。 第二段(2——8):介绍可以选择哪些类型的读物和如何选择读物。 第三段(9):点明掌握选择合适读物的本领的益处。 (三)点难拨疑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一节写了什么? 2.交流:开篇点明题意,指出读书要有选择。 3.齐读。 学习第2——8自然段 1.自由读2——8自然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交流: 写什么?介绍可以选择哪些类型的读物和如何选择读物。 2.怎么写的? 交流。 (1)出示:我们小学生可以选择那些读物呢?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以提出问题的形式过渡,总领下文。) (2)我们小学生该选择哪些读物呢?读这些读物有什么好处呢? 交流。 3.感知写作特色 同学们课文第2——5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条理清楚,分类说明等) 依据这样的写作特色,开展迁移性练习:除了文中介绍的读物,我们小学生还可以选择哪些读物呢? 仿照2——5自然段的写法,向大家介绍。 学习第9自然段 1.齐读。 2.掌握选择合适读物的益处是——(指名回答)。 三、反思学 回顾课文,贯穿学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课文内容。 2.阅读方法。 3.写作方法。 4.问问题的方法 四、实践学 1.总结提升: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_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_(第一课时)》说课稿人教版

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 说课稿 使用的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基本理念 ①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奥秘,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设计思想 本课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发展也不可分割。在教学设计中,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实物、录像、图片,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课题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第二课时介绍粗盐的提纯以及复分解反应。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课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以及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本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用视频资料介绍学生熟悉的物质──氯化钠的制取过程,天安门前的华表,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采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些性质和用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学生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教案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2、掌握鉴定(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3、掌握判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4、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教学重点: 1、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2、鉴定(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a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实验相结合 实验准备: 仪器: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等。 药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及其溶液、碳酸氢钠、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水。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酸、碱的相关性质;物质的分类。 【练习引入】 (小黑板呈现)一些以前见过的物质,如Fe、O2、H20、HCl、Ca(OH)2、NaCl、H2SO4、Na2CO3、NaOH、CaCO3、空气,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 这些物质哪些是盐?(使学生区分生活中所说的盐与化学意义上的盐)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分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在讲性质的时候,会引出一种新的反应

类型。 【讲授新课】 一、生活中常见的盐 1、氯化钠,化学式NaCl,俗称食盐。 主要用途:①作调味品,炒菜时不放盐将食之无味; ②作防腐剂,如腌菜、腌肉等; ③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④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⑤制生理盐水; ⑥氯化钠是人体正常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 ⑦作为工业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 分布:海水、盐湖、盐井、盐矿等。 2、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⑴碳酸钠,化学式Na2CO3,俗称纯碱(此名的由来)、苏打。用于制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性质:(边实验边讲解)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CO3 H2O+CO2↑ 此反应属于盐与酸的反应; (边实验边讲解)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 =2NaOH+CaCO3↓ 此反应属于盐与碱的反应。 ⑵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3,俗称小苏打。可作发酵剂、胃药等。 性质:(边实验边讲解)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CO3 H2O+CO2↑ ⑶碳酸钙,化学式CaCO3,俗称石灰石、大理石。可作建筑材料、补钙剂等。 性质:(边实验边讲解)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CO3 H2O+CO2↑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读书要有选择》同步练习D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读书要有选择》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95分) 1. (6分)看拼音,写词语。 zhēng róng jiérán cán bào piězu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huóyǒu chéng xiào zhāng dēng jiécǎi ________________ 2. (8分)同音字组词 识________ ________ 科________ ________ 时________ ________ 颗________ ________ 3. (4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本领________ 请教________ 培养________ 启迪________ 4. (6分)我会填。 串个颗本包篮 一 ________ 葡萄一________ 苹果一________ 书 一 ________ 葡萄一________ 苹果一________ 书 5. (3分)写出反义词。 高尚—________ 通俗—________ 增强—________ 6. (6分)形近字单元词。

幻________ 躁________ 侮________ 幼________ 燥________ 悔________ 7.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陶冶②执着 8. (5分)把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你的好朋友,请用一段话写出你喜欢和你推荐的理由。 9. (5分) (2018四上·东海期中) 开学以来,我积累了不少名言,我准备选择一句合适的把我的书房布置一下。 10. (5分)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他必须这么做。②这次考试他考得很好。 11.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②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2. (2分)选词填空。 陆续继续 ①忙碌了一天的鹭鸟,在夜幕降临的时候,________飞回自己的巢穴。 ②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我们________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13.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②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14. (2分)选出横线上用得恰当的词。 ①他________地说:“我去完成任务!”A坚决B坚强 ②上课铃响了,教室里立刻________下来。A宁静B安静 15. (5分)修改病句。

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氯化钠的用途。 技能: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化 学的兴趣。 重点: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氯化钠的用途。 难点: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 2.请列举氯化钠的用途: (1)(2) (3)(4) (5) 3.粗盐提纯的步骤: 4.过滤需要哪些仪器: 5.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而化学中的盐,不 仅仅是指食盐,而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 硫酸铜、碳酸钙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 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这节课我就来认识常见的盐。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内容 1.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盐除食盐外还有、、 、等也属于盐。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是色体,溶于水,其 水溶液呈性。 3.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都蕴藏着氯化钠,用晒盐或用、煮盐,都可 以使水分蒸发,使食盐溶液,再继续就可以得 到,这样得到的食盐含有较多杂质,叫作。 4.氯化钠的用途: (1)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质量分数为)。 (2)农业上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来。 (3)工业一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 (4)生活中用于等,是重要的,被称为调味剂()。 内容学习注解(5)在冬天,还可用于。 5.碳酸钠化学式为,俗名、,是色 状体,溶于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 于、、和的生产。 6.碳酸氢钠化学式为,俗名,是色粉 末。在生活上用作,在医疗上是冶的一种药剂,但是的病人不能用,否则会。 7.碳酸钙化学式为,色晶体或状固体, 溶于水,是和的主要成分。生活中和 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用途:在建筑上可用作,在医疗上可用作,在实验室可用作。 合作探究 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呢? 2.过滤器的准备需要哪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 1.盐的组成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例如不含金属离子。 2.物质的名称与物质的性质不一定一致,如是碳酸钠的俗称,它是不是。 3.食盐是,但是盐不专指食盐。 4.在粗盐提纯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溶解时粗盐要,不能。 (2)过滤时操作要求做到、、。 (3)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四次使用玻璃棒,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①粗盐溶解时,使用玻璃棒,起作用; ②过滤时,用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进过滤器; ③蒸发时,用玻璃棒,防止。 ④用玻璃棒,称量回收,用它做转移固体的。 四、回顾小结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常见的盐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物质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氯化钠食盐白色粉末, 水溶液有咸味, 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不大 (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 (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 点) (4)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 种 (5)制生理盐水(0.9% NaCl 溶液) Na+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 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Cl-促生盐酸、帮助消化, 增进食欲 碳酸钠 Na2CO3 纯碱(因水溶液 呈碱性)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 体,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 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六年级语文教案)11.读书要有选择

11.读书要有选择 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教学重点: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 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根据已学过的读书方法,学习新课。 1. 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使什么,并结合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文章。 3. 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点意思,可以分为几段? 4. 评议课文使怎样写的。 以问题作过渡,总领下文,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讲选择读物的范围和选择读物的好事。 ●三、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选择读物。 我读书我快乐——阅读《西游记》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并会运用。 2、在具体的故事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体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 3、通过青少版与原著的句子比较,激发学生探究原著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教学重点:抓住具体的故事,进行阅读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歌曲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忘记忧伤,分享快乐。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一起唱。(播放歌曲《白龙马》) 2、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部动画片()中的主题曲。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轻轻敲开《西游记》的大门吧!(板书:西游记) (二)初步感知 1、拿到一本书你会先看哪些东西? 学生自由发言 (看封面)封面上你可以知道什么?(相机介绍作者吴承恩)(看前言)前言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看目录)从目录可以知道什么?你喜欢那个故事?(简单介绍故事内容)根据图片猜故事 (三)细品精彩 1、我们看书时会用到哪些方法呢?(交流、相机板书:想画面、勤思考、抓词语) 2、老师今天把书中的人物请来了,同学们看,这是哪个故事?播放《三打白骨精》 3、白骨精变成美丽的姑娘给唐僧送饭,结果阴谋没有得逞,她有没有善罢甘休呢?请同学们用选择黑板上的方法读一读这个故事。说给小组成员听一听。(1)小组汇报交流(我用的什么方法看书,我知道了什么)相机出示孙悟空的句子。体会孙悟空的特点。 4、当时的环境怎么样?相机出示“这天,他们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这山山高路险,阴风阵阵。”(1)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用什么方法感受到的?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让我听一听这环境有没有让你们胆战心惊。齐读这段话。 (3)原著中,对这一段的描写老师也挑选了一句。出示“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自读,从这句中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4)老师出示的只是原著中的一句,这个地方还有哪些可怕的东西呢?这是个小秘密,同学们课后去原著中寻找吧! (四)拓展总结 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 六年级语文教案 巩固练习:读一本好书。 板书设计: 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取更多知识

第十一单元课题1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粗盐的提纯 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收集,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 2、初步学会粗盐提纯 重点:粗盐的提纯 难点:粗盐的提纯 实验准备 ①粗盐的提纯:烧杯、漏斗、量筒(10 mL)、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药匙、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剪刀、托盘天平、粗盐、水。 课前预习 一、知识回顾: 1、如图3--8所示。(1)该图进行的是操作。 (2)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滤纸的边缘要 液面(填“高于”或“低于”),这主要是因为。 (3)该操作用于净水,可除水中杂质, 如需要进一步使水净化,则可继续进行 (填“吸附”或“蒸馏”)。 (4)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 和代替滤纸和玻璃棒 来完成此操作 (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有哪些? 2、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平 二、预习热身: (1)食盐又叫氯化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它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是怎样?工业用盐能不能食用,为什么?

(2)日常生活中的盐和化学上的盐是一回事吗? (3)粗盐提纯的步骤是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P68-69页,整理资料,完成下表 2、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你采取什么方法? 合作交流: 1、海水晒盐是利用_______ 和 _______将水分蒸发 2、粗盐提纯的4个基本步骤该怎样设计? 3、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4、每个步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精讲点拨: 1、工业用盐外观和食盐相似,但它是一种有毒的物质,误食会导致死亡。 2、蒸发皿中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 3、蒸发出现较多固体时就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干剩余液体。

人教英语九年级下第十一单元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Section A 1a—2d 1.记忆单词drive,friendship和短语would rather,drive sb.crazy /mad,the more… the more…,be friends with sb.,leave out。 2.学会运用make的两个用法:make+sb.+infinitive without to和make+sb.+adjective。 3.通过小组训练、角色扮演等活动,结合实际生活情景,理解和运用目标语言谈论事情对自己或他人的影响。 1.学习与情感相关的词汇。 2.掌握使役动词make的基本用法,掌握其基本句型。 Sad movies make me cry. The soft music makes Amy relax,but it makes Tina sleepy. The awful pictures make Amy uncomfortable. 1.掌握使役动词make的基本用法。 2.运用“make+省略to的动词不定式”谈论事物对人的影响。 3.掌握和运用would rather,so… that…,have fun,特殊疑问词+动词不定式,the+比较级…,the+比较级…,What’s wrong with…?和Why don’t you…?的用法。 首先,利用与不同情感相关的图片,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听说训练做好铺垫。 其次,通过1b—1c的听说训练,帮助学生感知和了解使役动词make的基本用法,分角色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然后,2a—2b的听力训练,利用根据听力内容选择相应的图片和对关键词的捕捉和关键信息的记录,培养学生听取细节信息的能力。

11、读书要有选择

单元三 主备 人李宝升 执教 人 李宝升 课 时第一课时课题11、读书要有选择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绿线内的2个生字,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并初步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要点重点:了解可以选择的读物类型。难点:学会选择适合的读物。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预案个性设计课前预习: 1、读准下列字音。 陶冶传记先贤执著因人而异 聆听教诲领袖征询日新月异 2、读通课文(不少于3遍),初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这些课文告诉

我们哪些读书方法?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读书要有选择》 3、围绕课题质疑,教师归纳: 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可以选择哪些读物?怎样选择读物?学会选择读物有什么好处?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 (1)指名读字词,注意正音。(2)交流词义。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1、出示自学提示: (1)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2)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读物? (3)怎样选择读物?(4)学会选择读物有什么好处? 2、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根据提示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板书。 四、总结提升。 1、轻声读课文,思考:

学习了本课之后,对你有哪些启发?谈谈你打算选择怎样的读物。 2、全班交流。 五、课堂目标检测。 1、连线题。 真善美智慧成长的业绩 聆听情操奋斗的情操 启迪假恶丑光辉的足迹 陶冶教诲高尚的财富 开阔才干执著的历程 增强视野宝贵的追求2、仿句填空。 走进文学名著,你可以从《三国演义》中感受到诸葛亮的忠诚与智慧;从《西游记》中感受 到; 从《》中感受 到。 六、作业: 请向你的好友推荐一本书,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11.读书要有选择 含反思

11.读书要有选择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感悟,并在自主读书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能与同桌交流、汇报。 3.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精读与略读》)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2.你觉得在我们已掌握的这些好的读书方法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3.小结,揭题板书:读书要有选择 4.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最想了解什么?归纳: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可以选择哪些读物?怎样选择读物? 二、自主阅读感悟,开展“阅读反思” 1.初读: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文,相信你们自己能解决的。在读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把课文读正确,你行吗?老师非常相信你们的能力,到时候,让我们大家欣赏你的读书情况。 2.指读:安排学生汇报自己读书的情况,并随机正音和理解重点词语,如“因人而异”“日新月异”等。 3.了解: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应当对读物进行认真的选择;可以选择的读物,如何选择读物;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4.品读:开展阅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自主读文,并在书上随时记下你的收获。可以是关键词,重点词等等。也可与同桌小声地进行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复习 (一)重点、难点突破 Ⅰ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盐 1.盐的概念: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 2.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盐 俗名 氯化钠 食盐的主要成分 碳酸钠 纯碱或苏打 碳酸氢钠 小苏打 碳酸钙 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 化学式 要成分NaCl Na 2 CO 3 NaHCO 3 CaCO 3 物理无色晶体,白色粉末,白色晶体,白色固体, 性质易溶于水化学NaCl+AgNO 3 = 性质AgCl↓+NaNO 3 易溶于水 (1)与酸反应 Na 2 CO 3 +2HCl= 易溶于水 (1)加热分解 2NaHCO 3 加热 难溶于水 (1)高温分解 CaCO 3 高温CaO+CO 2 ↑ 2NaCl+CO 2 ↑+H 2 O Na 2 CO 3 +CO 2 ↑+H 2 O(2)与盐酸反应(2)与碱反应 Na 2 CO 3 +Ca(OH) 2 =2NaOH+CaCO 3 ↓ (2)与酸反应 NaHCO 3 +HCl =NaCl+CO 2 ↑+H 2 O CaCO 3 +2HCl= CaCl 2 +CO 2 ↑+H 2 O (3)与盐反应 Na 2 CO 3 +CaCl 2 = 2NaCl+CaCO 3 ↓ 用途化工原料、调味化工原料、洗涤剂食品工业、医疗建筑材料、制生石灰

3. 复分解反应及条件 (1)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2)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 (3)掌握常见盐类溶解性表。 4.盐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 新金属+新盐,发生的条件是:盐可溶,而金属必须是金属 活动顺序表中相对靠前的金属(K 、Ca 、Na 不能与盐溶液反应置换出其它金属)。 例:Cu+2AgNO 3 = 2Ag+Cu(NO 3) 2 (2)盐+酸 新盐+新酸,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至少有 一种不溶(碳酸盐均可和酸反应)。 例:AgNO 3 + HCl = AgCl↓+ HNO 3,CaCO 3 +2HCl = CaCl 2 +CO 2↑+H 2O (3)盐+碱 新盐+新碱,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至少有一 种不溶。 例:CuSO 4 + 2NaOH = Na 2SO 4 + Cu(OH)2↓ (4)盐+盐 新盐+新盐,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至少 有一种不溶。 例:Na 2CO 3+CaCl 2=2NaCl+CaCO 3↓ 5.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 (1)步骤: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2)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结论:原物质中一定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说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原材料易得且价格 便宜,一般不用纯碳酸钙、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原因是相对成本较高,反应速率过快 不易控制。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浓盐酸有挥发性,使制得的二氧化氧碳不纯。不用硫 酸的原因是反应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上面,阻止反应进一步 发生。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导学案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盐在日常生活中 的主要用途; 2、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学会粗盐提纯的操作方法。 二、自主学习: 1、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化学中常见的盐是指 、、、。 2、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按要求填在横线上。(1)氯化钠(2)高锰酸钾(3)碳酸钙(4)碳酸氢钠(5)亚硝酸钠(6)碳酸钠 可用来配置生理盐水的是;可用来做补钙剂物质的是;用于造纸和制洗涤剂的物质是;有毒的盐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中的主要成分是;溶液呈紫色,常用于配置消毒液的物质是; 3、在过滤得操作中,我们常说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分别是:一贴;二低 ;三靠 。

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四种用途分别是: 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三、合作探究: 1、生活中常见的盐有哪些? 2、食盐有哪些用途? 3、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是 4、在溶解、过滤、蒸发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5、如何检验CO32-?

四、课堂小结与展示: 五、当堂训练: 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相同的是() A.氯化钠食盐 NaCl2 B. 碳酸氢钠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熟石灰CaO D.氢氧化钠火碱 NaOH 2、下列常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用硫酸铜精炼铜 C.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D.用食盐生产烧碱 3、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 A.醋 B.生石灰 C.纯碱 D.烧碱 4、下列物质中,全部是盐类的是() A.食盐、高锰酸钾、苏打、干冰 B.硫酸铜、纯碱、碳铵、亚硝酸钠 C.碳酸钙、烧碱、碳酸钠、食盐 D.氯化钡、硫酸、熟石灰、过氧化氢 5、鉴别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 B.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11读书要有选择

11读书要有选择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感悟,并在自主读书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能与同桌交流、汇报。 3、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进行阅读。 教学难点: 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感悟,并在自主读书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 教学方法: 阅读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进程: 一、唤起生活积累,激发“阅读期待” 在生活中,同学们一定都学过或读过一些“关于读书方法”的一些名言警句和课文吧,想一想,都有哪些?你觉得在我们已掌握的这些好的读书方法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小结,揭题板书。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最想了解什么? 归纳: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 二、自主阅读感悟,开展“阅读反思” 1、初读: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文,相信你们自己能解决的。在读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把课文读正确,你行吗?老师非常相信你们的能力,到时候,让我们大家欣赏你的读书情况。 2、指读:安排学生汇报自己读书的情况,并随机正音和理解重点词语,如“无可厚非”“日新月异”等。 3、了解: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4、品读:开展阅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自主读文,并在书上随时记下你的收获。可以是关键词,重点词等等。也可与同桌小声地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收获。 5、评读:交流自己在读书时的感受,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三、再读课文质疑,培养“阅读批判”能力 1、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疑惑?请你们再快速地浏览一下,记下你的疑惑,可先与同桌进行交流。 2、交流: A、A、我觉得书中对“小学生可以选择哪些读物说的不够全面,我认为我们小学生可选择的读物还可以再拓宽些。如一些儿童漫画、反映生活的漫画我们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读物; B、我觉得一些“幽默故事”也可作为我们的读物; C、我们还可以上网阅读,读同龄人的一些著作,因为它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 D、我觉得一些好的《习作选》也可成为我们的读物。 除此之外,还可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选择”“怎样选择展开补充和交流”。 四、再读感知写作特色,进行迁移练习 同学们在读2~5小节的时候,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交流(条理清楚,分类说明等) 依据这样的写作特色,开展迁移性练习。 如:抓住“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这个话题展开叙述,可分类进行;如抓住“我们在读书过程中应该怎样选择?”等话题展开,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以前选书的时候,有什么好的方法,要注意什么等,通过这课的学习,你还知道了应该怎样选择等。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一单元精选练习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一单元精选练习题附答案 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 第一课时Section A(1a~2d) 01基础过关 Ⅰ.用方框中所给的单词填空。 spend,while,friendship,together,drive 1.Although you will return to your hometown tomorrow,I will remember our ________ for ever. 2.As parents,we shouldn't ________ our children to do much homework. 3.In China and some other countries,it is impolite to speak loudly ________ you are having a meal. 4.We often work ________ as a team in English classes. 5.Nowadays it's a modern lifestyle to ________ weekends in the countryside. Ⅱ.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6.Mike didn't receive his daughter's letters ________(late). 7.Mary was ________(happy),because she failed her English exam. 8.Our teacher makes us ________(help) the boy every day. 9.Mike is ________(strong)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our class. 10.Why don't you ________(climb) the mountains with us on weekends? Ⅲ.单项选择。 ( ) 11.—How was your history class? —It was boring.Many students felt ________ during the class. A.sleeping B.sleepy C.asleep D.sleep ( ) 12.Miss Black would rather ________ to a mysterious place. A.go B.to go C.to going D.going ( ) 13.Leo was ________ hungry ________ he rushed to the kitchen,hoping to find something to eat. A.too;to B.so;that C.very;to D.such;that ( ) 14.(恩施中考)—Hi,why do you make the boy ________ at home? —It's not my will.He is ill. A.stay B.to stay C.staying D.stayed ( ) 15.—Why don't you ________ out to play,Rose? —I'm afraid I can't.I have much homework to do. A.go B.to go C.going D.went Ⅳ.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16.我们宁愿步行去那里也不愿意坐公交车去那里。 We ________ ________ walk there ________ take a bus. 17.让我们重归于好吧。 Let us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each other again.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教案.doc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2、掌握鉴定(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3、掌握判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4、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教学重点: 1、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2、鉴定(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a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实验相结合 实验准备: 仪器: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等。 药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及其溶液、碳酸氢钠、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酸、碱的相关性质;物质的分类。 【练习引入】

(小黑板呈现)一些以前见过的物质,如Fe、O、H0、HCl、Ca(OH)、NaCl、 222 H SO、Na CO、NaOH、CaCO、空气,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24233 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 这些物质哪些是盐?(使学生区分生活中所说的盐与化学意义上的盐)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分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在讲性质的时候,会引出一种新的反应类型。 【讲授新课】 一、生活中常见的盐 1、氯化钠,化学式NaCl,俗称食盐。 主要用途:①作调味品,炒菜时不放盐将食之无味; ②作防腐剂,如腌菜、腌肉等; ③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④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⑤制生理盐水; ⑥氯化钠是人体正常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 ⑦作为工业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 分布:海水、盐湖、盐井、盐矿等。 2、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⑴碳酸钠,化学式Na CO,俗称纯碱(此名的由来)、苏打。用于制玻璃、 23 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性质:(边实验边讲解)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 CO+2HCl=2NaCl+H CO 2323 H O+CO↑ 22 此反应属于盐与酸的反应; (边实验边讲解)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 CO+Ca(OH)=2NaOH+CaCO↓ 2323 此反应属于盐与碱的反应。

《读书要有选择》课文原文阅读

《读书要有选择》课文原文阅读 [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课文]11读书要有选择当我们在新华书店或图书馆里,看到那一排又一排图书的时候,你是否会有一种如入“书城”的感觉呢?是呀,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多少书在等着我们去读哇!可是,要读完所有的书是根本做不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读物进行认真的选择。我们小学生可以选择哪些读物呢?第一,可以选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这类书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读了这些书,我们就能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感情才是美好的……在得到精神陶冶的同时,我们还会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出色的文章。第二,可以选读一些名人传记。领袖人物、爱国先贤和科学家的传记,会向我们展现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历程和光辉的业绩;展现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执著的追求。这类书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出巨大贡献,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这些人物的传记,我们也仿佛是在聆听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思想,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三,可以选读一些科普类的书。这类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既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启迪智慧,帮助我们插上幻想的翅膀,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此外,还可选择一些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这些都是最好的“无声老师”,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就可以随时向它们“请教”。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往往因人而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当然,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的。一般说来,一个人兴趣越广泛,读的书越多,他的视野就越开阔,也就越能增强自己的才干。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飞速发展,我们应该通过有选择地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选择读物,还可以多向老师或父母请教,或征询读过这些书的同学的意见。选择合适的读物是一种本领。掌握了这种本领,就能帮助你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更多的好书,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_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_(第一课时)》说课稿人教版

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 1 说课稿 2 3 使用的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 一、教学设计思路 5 (一)基本理念 6 ①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 7 学奥秘,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8 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 9 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0 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1 (二)设计思想 12 本课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发展也不可分割。在教学设计中,密切注 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13 14 枯燥为生动,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大量 15 的实物、录像、图片,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课题 16 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 17 的主要用途,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第二课时介绍粗盐的提纯以及复分解反应。 18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19 20 本课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以及碳酸根和碳 21 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本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用视频资料介绍学生熟悉的物质──氯化钠 的制取过程,天安门前的华表,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22 23 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采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 24 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些性质和用途。给每一 25 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 26 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真正体现“从 27 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