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旅游产业不断发展,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旅游产业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资源压力加剧随着旅游业的火热发展,不少旅游城市的资源受到了压力。
景点、酒店、交通等旅游设施的大量建设和使用,导致城市周边的景点、公园、森林等自然资源收到了影响。
为了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利用和管理城市资源,避免资源过度消耗。
2.城市空气质量下降旅游城市的空气质量时常受到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在旅游旺季,大量的旅游车辆、游客的交通工具和旅游开发项目的施工等,都将影响到城市的空气质量。
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旅游城市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城市噪音污染加剧旅游城市的活动和娱乐设施通常都会带来一定的噪音污染。
特别是在夜间,酒吧、卡拉OK等娱乐场所通常在凌晨前关闭,会对居住周围的居民造成噪音的污染。
城市管理者需要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遏制城市噪音污染的发展。
二、解决方案1.制定旅游规划城市管理者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结合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制订当地的旅游规划。
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资源利用、旅游环境保护、旅游区域划分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旅游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和保护。
2.建立旅游环保体系城市管理者需要建立旅游环保体系,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措施,督促旅游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实现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3.加强城市管理城市管理者需要加强城市管理,在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噪音控制等方面发挥管理作用。
加强城市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旅游产业的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提高旅游业素质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提高素质和服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管理者需要在城市安全、旅游知识、服务质量等方面设定一定的培训机制,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维护旅游环境的表现。
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全球旅游业发展迅速。
然而,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旅游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问题。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一、资源过度开发旅游业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当地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例如,为了满足游客对景点的需求,一些旅游胜地的原始景观受到了严重破坏。
开山劈岭、垦田造地等行为导致了生态平衡被打破,对当地植被和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破坏。
二、污染物排放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污染物的排放增加。
大量的旅游交通工具和酒店等设施的建设,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
这些排放对空气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同时,游客带来的垃圾也加重了当地的环境负荷。
三、文化侵蚀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化方面。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和趋势,一些旅游地区过度商业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特色。
传统手工艺品的仿制和大规模生产,使得原汁原味的文化艺术逐渐消失。
此外,游客的涌入还可能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结构产生冲击,造成文化的侵蚀。
为了解决旅游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我们需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合理规划和管理有关部门和旅游从业者应该加强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合理规划旅游景点的开发,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基础。
同时,应加强对旅游项目的审批和监管,避免盲目扩张和过度开发。
二、推广低碳旅游推广低碳旅游意味着鼓励游客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工具和绿色交通工具。
同时,鼓励酒店、景区等旅游设施采用节能减排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加强环境教育加强旅游从业者和游客的环境教育意识培养,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培训旅游从业人员,使其具备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识,并引导游客尊重当地文化和环境,形成文明的旅游行为。
四、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
保护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和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生态旅游,注重保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措施

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工具的普及,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其对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
然而,旅游业也带来了一些社会弊端,比如环境破坏、文化冲突、人口过度集中等问题,这些问题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治理措施,本文将探讨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措施。
一、旅游业的社会弊端1.环境破坏旅游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旅游业最严重的社会弊端之一。
过度开发、过度使用旅游资源,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水源减少等问题。
挤占自然保护区、破坏历史文化遗址、乱扔垃圾等行为,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2.文化冲突旅游业的发展也会造成文化冲突。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结构,使得当地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
旅游业的盈利导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导致了文化资源的过度商业利用,这进一步加剧了文化冲突的问题。
3.人口过度集中旅游业的发展会导致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
一些热门旅游景点,由于人潮过多,使得当地的基础设施难以支持如此之多的人口。
当地居民也因此遭受到了通行困难、房屋缺乏和资源匮乏的问题,这也进一步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业的治理措施1.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治理旅游业社会弊端的关键。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建设和维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和约束。
2.加强文化保护加强文化保护也是治理旅游业文化冲突的重要措施。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文化保护区的建设和维护,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
3.推广低碳环保旅游理念为了减少旅游业对环境的破坏,旅游从业者和游客应该共同促进低碳环保旅游,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从业者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旅游业的生态质量和环保水平。
游客则应该遵守当地的旅游规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关注。
本文将探讨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旅游的解决方案。
一、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数量的增加导致资源的快速消耗。
著名景点周边的水、电、燃料等资源供应常常无法满足需求,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此外,过度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破坏当地的植被、土壤和水域资源。
例如,为了满足旅游业的需求,一些大规模建设项目可能会砍伐大量树木,填湖造地,损害生态平衡。
二、水资源的压力旅游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往往超过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
大量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使用水资源,如洗浴、冲洗衣物等,导致当地面临水资源稀缺和水质恶化的问题。
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可能导致过度抽取地下水,进而引发地面下陷和入海水淡化的问题。
三、垃圾和污染问题旅游业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游客在旅游景点留下的垃圾、浮动垃圾以及处理不当的污水都会污染周围的土壤和水域。
此外,旅游业还会导致车辆尾气排放和能源消耗的增加,进一步加剧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
四、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旅游业的发展也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威胁。
大规模的游客涌入可能破坏当地自然环境,扰乱动植物的栖息地,导致一些濒危物种的灭绝。
旅游活动中的非法捕捞、买卖珍稀动植物制品等行为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解决方案:可持续旅游为了减缓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持续旅游已成为应对之道。
可持续旅游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保护环境、尊重当地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吸引游客。
一、加强环境教育通过加强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教育,提高游客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理解,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目的地可以开展环境保护主题的展览、讲座和户外活动,引导游客关注环境问题并采取积极行动。
二、推动可持续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旅游目的地应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合理规划旅游区域、景点和基础设施,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
现代旅游业对文化保护和环境保护有何负面影响?

现代旅游业对文化保护和环境保护有何负面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旅游业的兴盛,旅游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很多经济利益,但也对文化保护和环境保护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一、文化保护受到影响1.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地区的文化渐渐趋同,导致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损害。
例如,很多地区的旅游业以售卖纪念品和食品为主,造成了原本多元化的文化变得趋同。
这种现象会影响居民的文化自信心,甚至产生文化焦虑。
2.大量文化遗产面临破坏旅游业的兴盛也引起了游客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但这种关注也存在副作用。
游客到达目的地,为了方便浏览,很可能会践踏、涂鸦、刻字甚至偷盗文化遗产,给其带来不可逆的破坏。
例如,一些游客为了留下自己的印记,违法在故宫、兵马俑等遗产上打洞、写字,造成了严重的文化破坏。
二、环境保护受到影响1.景区环境遭到破坏旅游景点或者自然保护区人流量过大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可能引起生态灾害。
例如,当游客人数过多的时候,就很难保证景区内的厕所卫生清洁,甚至会影响到自来水的安全。
2.能源资源消耗加剧为了接待更多的游客,景区必须不断扩大规模,增加电力、温水、餐饮等资源的使用量,无形之中加重了环境负担。
例如,现在很多旅游景点设施繁多,涉及到大量用电、冷气等能源的消耗,这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三、如何处理好文化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关系?1. 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的培育弘扬传统文化,引导游客通过文化体验,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并通过文化游学让更多人了解和尊重文化遗产,营造良好的文化保护氛围。
2. 加强景区环境管理加大对景区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对环境破坏行为的管理,引导游客养成环保意识,号召更多游客参与到文化和环境保护当中。
3. 差异化发展旅游业在离开群众和景区的那一刻,游客应该从心底里记得一句话:“我们来到这里,是想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环境。
”随着旅游市场发展,景区的环境和文化深度体验依然是吸引游客的绝佳热点。
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尽管旅游业可以为经济带来巨大收益,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讨论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减少这些影响。
1. 自然环境的破坏旅游业的快速扩张往往会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
建造高楼酒店、开发旅游景点和基础设施、大规模运输等都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过度开发海滩度假村可能会破坏沿海生态系统,大量的旅游巴士会增加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解决方案:政府应加强对旅游业的规划和监管,确保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采取环保型建筑设计、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推广可持续交通方式等措施可以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旅游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很大,尤其是在旅游景点和度假村。
游泳池、浇灌花园和提供各种水活动等都会导致水资源的过度使用。
这可能对当地居民的饮用水供应产生负面影响,并加剧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解决方案:旅游业可以采取节水措施,如使用高效节水设备、收集雨水进行灌溉等。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旅游业与当地居民的用水需求平衡。
3. 生态多样性的威胁旅游业的发展可能对当地生态多样性产生威胁。
大量游客的到来可能干扰当地的生态平衡,破坏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买卖野生动物制品和非法采集稀有植物也可能加剧生物多样性的衰退。
解决方案: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加强对非法采集和买卖野生动植物制品的打击。
旅游业也应该推动可持续性旅游发展,鼓励游客参与保护当地生态的行动。
4. 社会文化的冲击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冲击。
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可能破坏当地社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
过度商业化和土地收购可能导致当地居民的流离失所和文化认同的丧失。
解决方案:政府应重视保护当地社区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通过制定保护政策,限制土地收购和商业化活动,同时鼓励旅游业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可以减少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环境有着积极的和负面的影响。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经济繁荣和就业机会,促进城市的发展。
它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增加城市的收入和税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旅游业也可以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酒店、餐饮、交通和商业配套设施的发展,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生活品质和环境。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旅游业的垂直扩张可能会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大规模的旅游开发项目往往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这会导致土地资源的紧缺和过度利用。
一些旅游景区的建设可能会导致原始景观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退化。
大量的游客和交通工具的进入也会导致城市的交通拥堵和污染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损害。
旅游业的发展也可能引发社会和文化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城市,社会和文化环境可能会发生改变。
大量的游客可能破坏当地的社会秩序或文化传统,使当地居民感到不满或失去自己的文化身份。
旅游业的发展也可能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公平的增加。
一些旅游景区的发展可能导致土地价值的上升,从而让原本居住在当地的居民无法承担生活成本。
为了解决旅游业发展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
政府可以设立相关的环境和生态保护区,限制旅游开发的规模和速度,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2. 促进可持续的旅游开发。
政府和旅游企业可以采取可持续的旅游开发理念,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
他们可以倡导旅游者采取环保行动,如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垃圾产生和保护当地文化。
3.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可以投资于城市交通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以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和游客的体验。
4. 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旅游业与农业、手工业等传统产业的结合,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多元发展和减少对旅游业的过度依赖。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旅游业的兴盛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社会矛盾等问题。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城市环境的逐渐恶化。
大量的游客涌入城市,加剧了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垃圾和废弃物。
城市的水、电、气等资源被过度消耗,导致当地生活质量下降。
旅游业的发展也加剧了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
游客的大量排放物、垃圾和废水对城市的空气、水质产生了严重的污染。
而一些观光景区、旅游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
一些自然景区被过度开发和过度经营,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城市的资源浪费问题。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很多城市提供了大量的豪华酒店、购物中心和娱乐设施,这些设施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水资源和土地。
而一些资源枯竭的地区也被过度开发,导致资源短缺问题。
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城市的市容市貌和社会秩序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景区周边的居民面临了被迫搬迁和失业的困境,同时也面临了生活成本的增加和社会治安的问题。
而一些旅游景点的商业化经营也引发了一些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应加强旅游规划和管理,合理调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也需要提高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
只有这样,旅游业才能对城市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量事实表明,旅游已成为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于旅游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及其特殊性做一总结,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
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
究其原因,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一方面发展旅游,一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赖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旅游界急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旅游业尚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我国政府1985年才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
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
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
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也反过来影响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区内随地乱扔纸屑、果皮、对文物乱涂写等不文明行为很是普遍。
⑤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
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归纳的八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具体如下:(一)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开发与日俱增,已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形成岛屿化,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工化改造,如地表铺面、植被更新、外来物种引入等。
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岩岸、沙滩、湿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盖都可能承受不同类型的旅游冲击,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
如露营、野餐、步行等都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人为干扰。
土壤一旦受到冲击,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生物因子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土壤上植物的种类与生长,昆虫、动物也会随之迁徙或减少。
(二)对植物的影响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
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
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1.大面积移除这是人类旅游活动对植物的最直接伤害。
比如,为兴建宾馆、停车场或其他旅游设施,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剔除,甚至还从外地搬来其他土壤进行客土,以符合工程上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植物族群抄家灭族的行为。
2.游客践踏旅游活动对植物的影响中,游客践踏是最普遍的形式。
只要游客一踏上公园或绿地,他的双脚就可能施压于植物身上。
游客观赏自然风景区后,势必产生植物种群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使用,有时也会造成重大的变化。
游客对植物践踏行为会引起一系列的相关反应。
如会影响到植物种子发芽,因土壤被踩实而导致幼苗无法顺利成长;对于已成长的植物,则可能因踩踏而导致其生理、形态等发生改变;步行道规划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影响到濒危植物物种生长;游客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常会留下车痕,造成植物组成的改变。
3.采集采集也是对植物的一种伤害行为。
游客最常见的采集动机是想摘下某朵漂亮的花,或想尝尝果实的滋味,或是想带一部分植物回家种植。
此外,许多游客迷恋植物的神奇疗效,一到野外看见药用植物就摘,使许多药用植物的天然族群愈来愈少。
此外,由于旅游者不慎或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的森林火灾,致使植被覆盖率下降;任意砍伐树、竹作木屋、竹屋和烧柴等,毁坏了一些幼木,改变了森林树龄结构;大量垃圾堆积,导致土壤营养状态改变,还会造成空气和光线堵塞致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
(三)对动物的影响旅游区的开发可能会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庇护所。
游客到达旅游区后,无论是旅游活动本身或是游客所制造的噪音都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和繁衍。
而且一般游客总喜欢“有吃又有拿”,嗜吃各种山珍海味,又偏爱收集各类野生动物制品,以显示自己的霸气,这样野生动物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胁。
1.干扰游客从事户外旅游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存其中的动物尤其是较为敏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造成干扰。
如西双版纳的象谷,由于大规模游客的进入,影响了野象的生活规律,使经常出没于原始森林溪水旁的野象,现在只是偶尔有一两头到此活动;游客从事水上活动也可能对水鸟族群造成威胁,使水鸟不能好好孵蛋、导致失温,天鹅或水禽还可能对被钓客的钓钩挫伤,或食入钓鱼用的小铅块而丧命。
游客使用各种旅游设施时所产生的噪音也是其中的一大影响因素,如手提音响、水上摩托车、汽艇均产生极大的噪音,这对动物的影响相当大;同时,水上各种船舶还可能产生油污污染,从而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
此外,游客在沙滩上的活动也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如影响海龟产卵行为等。
2.对野生动物的消费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其中游客对野生动物的消费行为最为严重。
我国的游客不仅吃海鲜,更爱吃山珍,各种珍禽异兽只要没有毒,都有可能成为游客猎食的目标,造成这些族群数量的下降甚至绝迹。
除了吃之外,游客还喜欢购买野生动物的相关制品,如动物毛皮、象牙等;许多海域原本有各式各类的贝类,但大量供人食用以及被制成各式纪念品后,贝类的数量锐减。
(四)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水体环境在旅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也是相当广泛而严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船舶油污、垃圾污染旅游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旅游船只所排放的垃圾、油污的污染。
如桂林漓江,每逢旅游高峰季节,旅游船只几乎是首尾相接,组成浩浩荡荡的“船队”,不仅破坏了游江意境,而且船舶排放的污物大大超过漓江的自净能力,造成江水污染。
很多水边地区,如海滨、泉点、河边等地为发展旅游业而修建度假村、休闲中心,其餐厅、宾馆等排放的污水和垃圾也是水体的污染源。
2.水上运动随着度假旅游活动的日益兴盛,湖畔、河边、泉点等地水上运动项目,如水上摩托艇、划船、踩水、游泳、垂钓、跳水、潜水、驾驶帆船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度假生活内容,同时也给水体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如水上摩托车活动不仅对沙滩及海岸线产生侵蚀作用,而且其产生的涡流也会影响海域生态如珊瑚礁内的浮游生物和鱼类,漏出的油污还会污染水体,甚至会散布化学物质威胁水体生物的健康。
(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随着游客进入旅游区以及供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蜂拥而至,汽车排放的大量有毒尾气、扬起尘埃和众多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旅游区内的宾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会对旅游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1.交通工具污染数以万计的游客使用的私人交通工具,是最没有效率的运输方式,它不但会消耗更多的资源,也会排放出更多的大气污染物。
这种车辆所引起的大气污染以光化学烟雾污染最具伤害性,光化学烟雾中存在许多高反应性的光化学物质,不但会影响植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光化学烟雾严重时会影响视线,降低能见度,造成游客困顿;它所含的某些物质可能会刺激眼睛,造成流泪等不舒适的感觉。
此外,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废气还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威胁地球生态的健康。
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废气排放可能导致酸雨,也可能排放使地球增温的温室气体,或是排放诱发臭氧层空洞的物质。
2.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有机含量高,如处理不当,会滋生细菌和病毒,特别是堆放在底层的有机物,因严重缺氧,厌氧菌迅速繁殖,病原菌滋生,并产生恶臭;旅游公厕如管理不善也会产生恶臭,增加大气含菌数。
3.封闭环境中的大气污染如溶洞、餐厅、娱乐场所等,除受外界大气影响外,还受内部污染物排放影响,如旅游者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水汽并携带病毒和细菌、吸烟增加的二氧化碳和烟雾、使用电子设备释放出的大量正离子、装修释放的有害物质、取暖散发出来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由于空气流动差,空气污浊,令人头痛、气闷、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甚至导致某些疾病传播和发生。
4.旅游设施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旅游宾馆饭店是任何一类旅游形式都必需的生活服务设施,对大气的污染源主要是供水、供热、供能的锅炉烟囱、煤灶的排气、旅游地域小吃摊排放的废气等,释放出来的主要是燃烧煤、煤气和液化气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烟尘等,总量虽较工业小,但排放源分散、高度低、距景点近,且多无除尘设施,对旅游地大气质量影响大。
(六)对环境卫生的影响旅游活动对环境卫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
在很多风景名胜区,人们随处都可见到游客丢弃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垃圾。
垃圾污染现已成为我国很多风景名胜地区的一大祸害,是一个十分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
我国游客总喜欢将各种食品,如点心、糖果、饮料等带到户外,或是到旅游区附近的土产店、海鲜店里大吃大喝,为当地环境制造出了许多垃圾。
南岳衡山每年约有6000吨的经营垃圾、2000吨的旅游垃圾倒入旅游区内的溪流和水体中。
某些山地的谷地几乎成为登山游人丢弃杂物的垃圾桶。
山谷垃圾难处理,日积月累,臭气熏天。
此外,这些垃圾的处理也是一大难题,因为“没有一种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是全然安全的”,如处理设备要耗电、耗能,而且部分污染防治设备会产生二次公害(如焚化炉可能排出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气),再次威胁环境,甚至损害大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