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仿真课件
合集下载
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SD)方法课件

详细描述
在因果关系图中,用箭头表示因果关系,箭头的方向表示因果关系的方向,即因在先,果在后。流图则更进一步 地描述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包括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通过绘制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可 以更深入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方程式建立与参数设定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实现系统仿真在各 Nhomakorabea域的应用前景
工业领域
系统仿真将在工业生产、工 艺优化、设备维护等方面发 挥重要作用,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交通领域
系统仿真将应用于交通规划、 物流优化、交通安全等方面, 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 安全性。
环保领域
系统仿真将用于环境监测、 生态保护、污染物治理等方 面,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 持。
模型验证与评估
模型验证 模型评估 模型改进
案例一:经济系统模拟
总结词
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经济系统的动 态行为,分析经济系统的结构和机制。
VS
详细描述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经济系统中各 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如供需关系、 价格波动、政策干预等,帮助决策者更好 地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预测未来发 展趋势,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
医疗领域
系统仿真将应用于疾病预测、 治疗方案优化、药物研发等 方面,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 效果。
• 系统仿真过程及分析 • 系统动力学(SD)方法应用案例 • 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SD)方法展望
定义与概念
定义
概念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
系统动力学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 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 Jay Forrester教授创立。
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系统动 力学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学科领 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系统 分析和仿真。
在因果关系图中,用箭头表示因果关系,箭头的方向表示因果关系的方向,即因在先,果在后。流图则更进一步 地描述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包括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通过绘制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可 以更深入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方程式建立与参数设定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实现系统仿真在各 Nhomakorabea域的应用前景
工业领域
系统仿真将在工业生产、工 艺优化、设备维护等方面发 挥重要作用,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交通领域
系统仿真将应用于交通规划、 物流优化、交通安全等方面, 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 安全性。
环保领域
系统仿真将用于环境监测、 生态保护、污染物治理等方 面,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 持。
模型验证与评估
模型验证 模型评估 模型改进
案例一:经济系统模拟
总结词
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经济系统的动 态行为,分析经济系统的结构和机制。
VS
详细描述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经济系统中各 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如供需关系、 价格波动、政策干预等,帮助决策者更好 地理解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预测未来发 展趋势,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
医疗领域
系统仿真将应用于疾病预测、 治疗方案优化、药物研发等 方面,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 效果。
• 系统仿真过程及分析 • 系统动力学(SD)方法应用案例 • 系统仿真及系统动力学(SD)方法展望
定义与概念
定义
概念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
系统动力学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 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 Jay Forrester教授创立。
发展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系统动 力学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学科领 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系统 分析和仿真。
系统仿真ppt课件

本章主要内容
系统 系统模型 系统仿真 仿真的发展
一、系统
定义: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对象的有机组合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系统特征
均由一些相关的实体组合而成 实体具有自身的特征:属性 系统通常是动态的,其变化过程称为活动 工程系统:电气、机械、化工、水利等 非工程系统:经济、交通、管理、生态等
基本特点:能用一组方程式描述 一般的物理系统、工程系统均属此类(连续 流程工业、石油、化工、医药等)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系统状态只在一些时间点上由于某种随机事 件的驱动而发生变化(状态是在两个事件之 间保持不变即离散变化) 数学模型:一般不是数学方程,而用流程图 或者网络图描述 当前的研究热点,如城市交通系统、计算机 网络、生态系统,管理系统、柔性制造系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
便于重复进行试验,便于控制参数,时间短, 代价小。 可以在真实系统建立起来之前,预测其行为效 果,从而可以从不同结构或不同参数的模型的 结果比较之中,选择最佳模型。 对于缺少解析表示的系统,或虽有解析表示但 无法精确求解的系统,可以通过仿真获得系统 运行的数值结果。 对于随机性系统,可以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 获得其平均意义上的特性指标。
本课程有何用处?
科研:
控制:机器人、月球车、预测控制 网络:用户行为研究、P2P网络研究、服务 器集群性能研究
仿真技术几乎应用于所有的研究与技术 领域,它可以缩短研发周期、改进生产 过程、降低成本以及辅助决策
主要内容
系统仿真概论 仿真模型与建模方法论 连续系统仿真方法学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础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学 仿真结果分析 先进仿真技术与应用
RTLAB系统仿真培训知识课件资料

稳定表观抖动
记住,因为SC(控制台)子系统相对于主计算(SM和SS)是异 步运行的:
• 控制台子系统不包括实时模型依赖的计算
• 只有来自于同一个获取组(OpComm)的信号才能互相比较,来 自不同OpComm模块的信号不是一起同步的。
这包括命令区域和计算节点间的通信,以及分布式仿 真假定下计算节点间的通信。
所有到顶层子系统的输入,在使用前都必须首先通过OpComm模 块
OpComm 布局规则
在计算子系统中 (SM or SS):
– 一个OpComm接收来自其他计算子系统的实时同步信号 – 一个OpComm同步接收来自控制台子系统的信号
1 distance s
Integrator
acceleration
velocity
distance
在 Simulink中进行模型开发
依次传递:
– 如果你不熟悉Simulink,请进入下一个幻灯片所展示的实例控制系统 模型模块图表
– 如果你已经熟悉Simulink,通过从文件\\models\x1_cntrl_sys_theoretical.mdl 加载模型保存几分钟
1 s
Integrator
velocity
1 distance s
Integrator1
x
(
F m
dt
c1)dt
c2
带数据示波器仿真…
force
Signal Generator
10 mass
Constant
acceleration Product
1 s
Integrator
velocity
航空航天 •航空电子设备测试工作台 •可重构工程飞行模拟器 •飞行器试验台
《物流系统仿真》课件

结果与展示
1
仿真结果的解读与分析
解读物流系统仿真的结果,分析其对物流系统优化的意义和影响。
2
可视化展示
介绍如何通过可视化手段展示物流系统仿真结果,以便更好地传达和理解。
3
模型优化与改进
讨论如何根据仿真结果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效率和效益。
案例研究
电商物流系统仿真案 例分析
通过一个电商物流系统的 仿真案例,分析如何优化 流程、减少成本和提高服 务质量。
未来发展方向
探讨未来物流系统仿真可能的发展方向,以应对复杂和多变的物流环境。
珍惜生命,远离PPT
以幽默的方式提醒听众珍惜生命,不要过度沉迷于制作和观看PPT。
《物流系统仿真》PPT课件
**注:本PPT课件仅作参考,不作商业用途。**
小案例:建立一建立一个物流系统的仿真模型。
仿真环境
仿真环境的搭建
介绍如何搭建具有真实性的物 流系统仿真环境。
仿真参数的设置
讨论仿真参数的选择与设置, 以确保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仿真实验的运行与分析
解读和分析物流系统仿真实验 的结果图表,并提出改进建议。
《物流系统仿真》PPT课件
# 物流系统仿真 ## 概述 - 什么是物流系统仿真? - 为什么需要进行物流系统仿真? - 物流系统仿真的应用场景
建模方法
物流系统仿真的建模方法
介绍物流系统仿真的常用建模方法,包括离散事件仿真和连续仿真。
数据采集与处理
讨论从实际物流系统中获取数据,并展示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导入仿真模型。
物流中心布局优化案 例分析
以一个物流中心布局的优 化案例为例,探讨如何通 过仿真来提高物流设施的 布局。
物流运输路径规划仿 真案例分析
物流系统仿真 第一章PPT课件

1.每个顾客的到达时间间隔 A1,A2,A3,…(一般是随机数) 2.每个顾客的服务时间 S1,S2,S3,…(一般是随机数) 3.模拟的顾客数 (模拟长度) 4.模拟的初始条件
Ai,Si 怎么能知道呢?-- 需要进行输入数据的分析
*
ZBJV1.0
12
1.2 离散系统模拟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模拟的基本过程:
A
系统分析 初建模型
实验性模拟
N 模型合 适否? Y
输入数据 收集分析
实验设计 模拟
建立或修 改模型
输出数据 分析
编制程序
*
A
建立文档
ZBJV1.0
13
1.3 模拟语言简介
1. 模拟可使用各种计算机高级语言 2. 专用模拟语言的优点:
1.通用性好. 提供常用的功能模块 2.模块设计原则与模拟过程相仿 3.具有动态存储分配功能, 速度快 4.有标准输出 5.面向过程,简单明了
5)实体: 系统中与研究目的有关的人, 物, 设备等系统 的组成因素。分流动(活动)实体和永久实 体。
1.理发师状态 2.排队长度 3.各顾客到达时间 4.各顾客服务时间 5.模拟钟时间
6)模拟钟: 模拟模型中表示时间的变量。
*
ZBJV1.0
9
1.2 离散系统模拟的基本方法
例:单窗口排队系统 (M/M/1)
8
1.1 概述
3.模拟模型中常见的术语
1)系统变量: 描述系统特征的各种指标或性能, 常随 时间变化。
2)参数: 表征各种系统变量的值。
例:理发店系统模型
3)系统的状态: 某个指定时刻, 所有系统变量的集合。
的系统变量为:
4)事件: 导致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不引起系统 状态变化的过程不称为事件。
Ai,Si 怎么能知道呢?-- 需要进行输入数据的分析
*
ZBJV1.0
12
1.2 离散系统模拟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模拟的基本过程:
A
系统分析 初建模型
实验性模拟
N 模型合 适否? Y
输入数据 收集分析
实验设计 模拟
建立或修 改模型
输出数据 分析
编制程序
*
A
建立文档
ZBJV1.0
13
1.3 模拟语言简介
1. 模拟可使用各种计算机高级语言 2. 专用模拟语言的优点:
1.通用性好. 提供常用的功能模块 2.模块设计原则与模拟过程相仿 3.具有动态存储分配功能, 速度快 4.有标准输出 5.面向过程,简单明了
5)实体: 系统中与研究目的有关的人, 物, 设备等系统 的组成因素。分流动(活动)实体和永久实 体。
1.理发师状态 2.排队长度 3.各顾客到达时间 4.各顾客服务时间 5.模拟钟时间
6)模拟钟: 模拟模型中表示时间的变量。
*
ZBJV1.0
9
1.2 离散系统模拟的基本方法
例:单窗口排队系统 (M/M/1)
8
1.1 概述
3.模拟模型中常见的术语
1)系统变量: 描述系统特征的各种指标或性能, 常随 时间变化。
2)参数: 表征各种系统变量的值。
例:理发店系统模型
3)系统的状态: 某个指定时刻, 所有系统变量的集合。
的系统变量为:
4)事件: 导致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不引起系统 状态变化的过程不称为事件。
物流系统仿真PPT课件

17
五. 随机数的产生方法
合理确定随机数是蒙特卡洛法的关键。 常用的产生随机数的方法:
❖直接法。如抛硬币、袋中摸球、转动轮盘等。 ❖物理法。如脉冲发生器、数字位移寄位器等作为随机数
发生器,产生随机数序列。 ❖数学法(伪随机数法)。利用数学方法,通过计算产生
具有某种分布特征的随机数。(可利用计算机生成) ❖查随机数表。
计算机仿真是一种描述性技术,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 过建立某一过程或某一系统的模式,来描述该过程或该系 统,然后用一系列有目的、有条件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来刻 画系统的特征,从而得出数量指标,为决策者提供有关这 一过程或系统的定量分析结果,作为决策的理论依据。
计算机仿真技术适用于系统复杂、有大量随机因素存在而 又难以用其他定量技术解决的情况。
7
五. 系统仿真的类型
按照系统中实体成活动的动态形式分类
❖连续系统仿真和离散系统仿真。
➢ 如果系统变化的主要方面是连续的,那么对此所进行的仿真为 连续系统的仿真。
➢ 如果系统变化的主要方面是离散的,那么对此所进行的仿真为 离散系统的仿真。
➢ 连续系统的仿真方法主要通过常微分方程的求解,利用改变系 统的边界条件与初始值以研究系统的变化。
18
六. 仿真结果的处理
任何仿真问题的个别具体解本身并不表征这个系 统。
只有得到了很多的个别具体解之后.通过对它们 进行处理,才能获得我们所要知道的决策变量和 目标函数之间存在的关系。
19
3 计算机仿真
20
一. 计算机仿真的概念
计算机仿真是用计算机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以及参 与系统控制的人的思维过程和行为进行动态、逼真的模仿。
用计算机仿真方法解决较大系统问题的成本高、时间长。
五. 随机数的产生方法
合理确定随机数是蒙特卡洛法的关键。 常用的产生随机数的方法:
❖直接法。如抛硬币、袋中摸球、转动轮盘等。 ❖物理法。如脉冲发生器、数字位移寄位器等作为随机数
发生器,产生随机数序列。 ❖数学法(伪随机数法)。利用数学方法,通过计算产生
具有某种分布特征的随机数。(可利用计算机生成) ❖查随机数表。
计算机仿真是一种描述性技术,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 过建立某一过程或某一系统的模式,来描述该过程或该系 统,然后用一系列有目的、有条件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来刻 画系统的特征,从而得出数量指标,为决策者提供有关这 一过程或系统的定量分析结果,作为决策的理论依据。
计算机仿真技术适用于系统复杂、有大量随机因素存在而 又难以用其他定量技术解决的情况。
7
五. 系统仿真的类型
按照系统中实体成活动的动态形式分类
❖连续系统仿真和离散系统仿真。
➢ 如果系统变化的主要方面是连续的,那么对此所进行的仿真为 连续系统的仿真。
➢ 如果系统变化的主要方面是离散的,那么对此所进行的仿真为 离散系统的仿真。
➢ 连续系统的仿真方法主要通过常微分方程的求解,利用改变系 统的边界条件与初始值以研究系统的变化。
18
六. 仿真结果的处理
任何仿真问题的个别具体解本身并不表征这个系 统。
只有得到了很多的个别具体解之后.通过对它们 进行处理,才能获得我们所要知道的决策变量和 目标函数之间存在的关系。
19
3 计算机仿真
20
一. 计算机仿真的概念
计算机仿真是用计算机对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以及参 与系统控制的人的思维过程和行为进行动态、逼真的模仿。
用计算机仿真方法解决较大系统问题的成本高、时间长。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ppt课件

5
三、系统设计思路
(二)模拟折叠纸盒立体成型过程:用时间传感器 节点设置一个时间轴,用变化方位的动态节点控制 体板的旋转,再通过节点将2者结合起来,使体板按 顺序折叠成型。见图二。
6
三、系统设计思路
(三)结构的参数化设计:由于不同物品对包装纸盒的尺寸要 求不一,所以每次改变尺寸都需要重新制作图纸,而采用参数 化设计,可以只用只做一次图纸,通过输入尺寸,控制纸盒大 小。 (四)模拟折叠纸盒的运行结果:运行纸盒的虚拟设计系统, 输入纸盒尺寸,设计系统即显示用户所需尺寸的折叠纸盒,然 后通过控制纸盒旋转成型。见图三。
3
二、系统功能及特点
(一)便于操作的实时三维修改; (二)可视化材料编辑功能; (三)三维立体文件输出功能;
4
三、系统设计思路
(一)结构设计:可以一改传统的平面设计方式, 而用立体结构来表示纸盒的每一块体板,见图1,将 纸板厚度表现在盒型的平面结构中,更真实地反应 纸盒的设计尺寸、成型过程和展示效果。同时,利 用参数化设计,通过技术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交互。
9
Thanks all!来自107三、系统设计思路
(四)模拟折叠纸盒的运行结果:运行纸盒的虚拟设计系统, 输入纸盒尺寸,设计系统即显示用户所需尺寸的折叠纸盒,然 后通过控制纸盒旋转成型。见图三。
8
四、系统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
(一)发展课堂教学,在信息展示方式上打破时间与空间 的限制。 (二)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 (三)节省大量教学成本 (四)促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WINFUND TECHNOLOGY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1
目录
一.合作背景与意义
二.系统功能及特点
三.系统设计思路 四.系统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
三、系统设计思路
(二)模拟折叠纸盒立体成型过程:用时间传感器 节点设置一个时间轴,用变化方位的动态节点控制 体板的旋转,再通过节点将2者结合起来,使体板按 顺序折叠成型。见图二。
6
三、系统设计思路
(三)结构的参数化设计:由于不同物品对包装纸盒的尺寸要 求不一,所以每次改变尺寸都需要重新制作图纸,而采用参数 化设计,可以只用只做一次图纸,通过输入尺寸,控制纸盒大 小。 (四)模拟折叠纸盒的运行结果:运行纸盒的虚拟设计系统, 输入纸盒尺寸,设计系统即显示用户所需尺寸的折叠纸盒,然 后通过控制纸盒旋转成型。见图三。
3
二、系统功能及特点
(一)便于操作的实时三维修改; (二)可视化材料编辑功能; (三)三维立体文件输出功能;
4
三、系统设计思路
(一)结构设计:可以一改传统的平面设计方式, 而用立体结构来表示纸盒的每一块体板,见图1,将 纸板厚度表现在盒型的平面结构中,更真实地反应 纸盒的设计尺寸、成型过程和展示效果。同时,利 用参数化设计,通过技术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交互。
9
Thanks all!来自107三、系统设计思路
(四)模拟折叠纸盒的运行结果:运行纸盒的虚拟设计系统, 输入纸盒尺寸,设计系统即显示用户所需尺寸的折叠纸盒,然 后通过控制纸盒旋转成型。见图三。
8
四、系统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
(一)发展课堂教学,在信息展示方式上打破时间与空间 的限制。 (二)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 (三)节省大量教学成本 (四)促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WINFUND TECHNOLOGY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1
目录
一.合作背景与意义
二.系统功能及特点
三.系统设计思路 四.系统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
系统工程第四章 系统仿真及SD方法精品课件

2018/6/10
7
2、系统仿真的实质 (1)它是一种对系统问题求数值解的计算技术。 尤其当系统无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时,仿 真技术能有效地来处理。 (2)仿真是一种人为的试验手段。它和现实系 统实验的差别在于,仿真实验不是依据实际环 境,而是作为实际系统映象的系统模型以及相 应的“人造”环境下进行的。这是仿真的主要 功能。 (3)仿真可以比较真实地描述系统的运行、演 变及其发展过程。
2018/6/10 8
3、系统仿真的作用
(1)仿真的过程也是实验的过程,而且还 是系统地收集和积累信息的过程。尤其是 对一些复杂的随机问题,应用仿真技术是 提供所需信息的唯一令人满意的方法。 (2)对一些难以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 的对象系统,可通过仿真模型来顺利地解 决预测、分析和评价等系统问题。
2018/6/10
5
2018/6/10
6
第一节 系统仿真
一、系统仿真的概念、实质及作用
1.基本概念
所谓系统仿真,就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系统 各要素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 行为过程的、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量关系的仿真模型, 据此进行试验或定量分析,以获得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 这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学科。研究对象 通常是社会、经济、军事等复杂系统,一般都不能通过真实 的实验来进行分析、研究。因此,系统模拟仿真技术就成为 十分重要甚至必不可少的工具。
系统工程
第四章 系统仿真及SD方法
2018/6/10
1
第四章 系统仿真及SD方法
引例 第一节 系统仿真概述 第二节 系统动力学概述
第三节 基本反馈回路的DYNAMO仿真分析
第四节 DYNAMO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