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普通高中学生厌学情况调查报告

普通高中学生厌学情况调查报告普通高中学生厌学情况调查报告普通高中学生厌学情况调查报告1一、调查背景目前,中学生厌学心理较为普遍,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合理疏导这一心理问题,使中学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厌学现象在不同层次学生中普遍存在。
我校属于标准化普通高中,生源相对较弱,厌学学生较为普遍。
因此,我们想立足于我校实际,深入学生、家长、教师当中,调查学生厌学的具体情况,期待从中寻找高中生厌学原因,探讨疏导厌学心理的有效途径,以便能为学生、家长及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与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年级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
课题组通过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教师访谈等有效渠道,对我校在校高中学生做了厌学心理调查。
我们在高一、高二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和10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了几位学生和教师。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一)厌学现象的主要表现从问卷及教师访谈结果来看,85%的学生时不时有厌学情绪,6%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厌学情绪,5%的学生有很严重的厌学情绪。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一种不满意、不愉快的情绪失调性心理障碍。
厌学这种行为是学生表现在学习活动上的主要问题行为。
当前普通高中生存在的厌学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讨厌学习。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心不在焉,无所事事,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昏昏欲睡,不做笔记,不回答问题,但下课时精神十足。
2.不完成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求。
课前几乎不预习,课堂上不参与教学活动,课后不复习,不愿做作业,作业马虎应付,照抄照搬,有时甚至不能完成。
3.不能遵守班规校纪。
常有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时有旷课、逃学行为,有时干脆放弃学业;对教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有抵触、对立情绪。
4.回家不背书包,迷恋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
不听父母教导,与父母关系紧张,叛逆。
关于中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关于中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论文题目:关于中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报告2、论文种类:社会科学3、获奖情况: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4、内容简介:近年来,我国屡次发生中小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的骇人听闻的事件。
这些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引发了对我国教育制度、考试制度、评价机制等问题的广泛关注。
同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一项紧迫的研究课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厌学情绪发生的原因、表现及解除的方法,在137位中学生中进行的'。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有82.5%的同学曾发生过厌学情绪,有31%的同学正处于厌学情绪的困扰中。
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出中学生中“厌学情绪”的确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调查结果显示,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父母逼迫、不堪重负;2、遭遇失败,丧失信心;3、周围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4、身体疲惫不堪;5、课外兴趣干扰等。
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成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生活中产生的困难也不尽相同,高中学学习压力大,而初中生则困惑于人际交往。
对自己承受困难挫折及厌学情绪的能力有的同学持肯定态度,而有的同学则不能确定,因此,自己评估自己得出的结论就需打一个问号了。
通过调查,有77.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厌学情绪需要调整,他们选择了旅游、诉说、散步、听音乐、睡觉甚至痛哭一场等多种方式来解除它。
通过此次调查谈话,有更多的同学对厌学情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当逐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5、论文评语:选题很好,问卷设计涉及的影响因素比较周全,发表一百余份,回收率较高,统计分析结果说明一定总是对解决中学生厌学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3篇

学生厌学调查报告3篇本文目录一、调查背景: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它给无数师生带来了福音。
然而,我们在为素质教育大声喝彩的时候,同时也为不少青少年忧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此,教师也在犯难,“这书怎么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精力老是集中不起来”。
不难看出,“厌学”已成了制约教育教学工作的瓶颈之一、中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如若不加重视,会加剧学生辍学和出走。
因此对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治理。
二.研究目的:通过对初中生厌学现象的调查,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出初中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影响及其产生原因,从而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并帮助学生找到厌学的症结所在,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调查方法1、对象:旧寨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共203人(其中包括初一年级85人,初二年级82人,初三年级36人)2、时间:11月3、调查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办法,对本校部分学生的厌学情况进行分发调查问卷,随机问卷调查。
四.结果与分析(一)。
厌学现象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所谓厌学,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厌倦学习的心理,进而在学习学科课程时,对知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再愿意学习的现象。
其突出特点如下:第一,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可以说为视上课为坐牢。
第二,有的学生作业几乎不做,有的学生期末考试在5分钟完成选择题,然后就睡觉。
第三,逃学、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
(二)。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a、学习压力过重;(约50。
7%)b.基础太差跟不上,(约36、9%)成绩差的学生,压力大,畏惧学习,导致越来越差,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
个别学生喜欢学习的学科就想学习,而且会学得很好,感觉有意思;不喜欢的学科就不想学习,就不学。
学习完全凭兴趣和爱好,没有自觉性。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根据我对高中生的一系列访谈和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普遍存在对学习的厌倦和厌学情绪。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厌学的原因和表现,并寻找解决方法,我展开了对学生厌学情况的进一步调查。
二、调查目的1.揭示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2.分析学生厌学的表现和影响。
3.探索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编制匿名问卷,对不同年级、性别和学习成绩的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2.访谈:选择了几位对学习感到厌烦的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以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和思考。
四、调查结果1.厌学的主要原因(1)学习压力过大: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压力是导致他们厌学的主要因素。
他们感到学科内容繁杂,竞争激烈,同时还要迎接升学考试压力,导致学习变成负担。
(2)教育体制限制:许多学生对现行的教育体制持负面情绪,认为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注重考试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让他们感到厌烦和无趣。
(3)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表示很多课程并没有与他们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相符合,使得他们对学习缺乏动力。
(4)学习方法不当:许多学生承认自己在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困惑,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厌学情绪。
2.厌学的表现和影响(1)上课走神: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走神、打瞌睡,无法专注于老师的讲解内容。
(2)学习自律性下降:学生的学习自律性明显降低,无法坚持学习时间,容易拖延或敷衍。
(3)学习成绩下滑:由于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下降的趋势。
(4)心理问题增加:学生在面对厌学情绪时,容易感到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3.解决学生厌学的方法和建议(1)教育体制:推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乐趣和动力。
(2)合理安排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3)引导学习方法:在学校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中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论文题目:关于中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报告2、论文种类:社会科学3、获奖情况: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4、内容简介:近年来,我国屡次发生中小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的骇人听闻的事件。
这些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引发了对我国教育制度、考试制度、评价机制等问题的广泛关注。
同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一项紧迫的研究课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厌学情绪发生的原因、表现及解除的方法,在137位中学生中进行的。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有82.5%的同学曾发生过厌学情绪,有31%的`同学正处于厌学情绪的困扰中。
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出中学生中“厌学情绪”的确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调查结果显示,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父母逼迫、不堪重负;2、遭遇失败,丧失信心;3、周围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4、身体疲惫不堪;5、课外兴趣干扰等。
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成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生活中产生的困难也不尽相同,高中学学习压力大,而初中生则困惑于人际交往。
对自己承受困难挫折及厌学情绪的能力有的同学持肯定态度,而有的同学则不能确定,因此,自己评估自己得出的结论就需打一个问号了。
通过调查,有77.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厌学情绪需要调整,他们选择了旅游、诉说、散步、听音乐、睡觉甚至痛哭一场等多种方式来解除它。
通过此次调查谈话,有更多的同学对厌学情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当逐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5、论文评语:选题很好,问卷设计涉及的影响因素比较周全,发表一百余份,回收率较高,统计分析结果说明一定总是对解决中学生厌学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中学关于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报告

中学关于学生厌学现象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中学学生厌学现象调查
1. 背景介绍
在中学阶段,学生厌学是一种常见现象。
厌学指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可能会影响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
本报告旨在调查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2. 调查方法
我们通过在不同中学的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来收集数据。
问卷调查包括简答题和选择题,以分析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原因。
面对面访谈则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思考。
3. 调查结果
(1)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 70%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感到厌烦,35%的学生认为学习无聊。
- 40%的学生倾向于逃避学习,20%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2)厌学的原因
- 50%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难以理解。
- 30%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过大,无法承受。
- 20%的学生觉得学习和未来目标无关,缺乏动力。
(3)厌学的影响
- 80%的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
- 60%的学生在学习中丧失了自信心。
- 30%的学生出现了消极情绪,如焦虑和抑郁。
4. 结论和建议
(1)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的厌学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2)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情绪管理和学习技巧的培训。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绪,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并提供帮助。
(4)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努力,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和动力。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和影响,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学生厌学情绪调查报告

学生厌学情绪调查报告引言厌学情绪是指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无趣或抵触的情绪。
这种情绪常常出现在学生长时间接受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或者过于繁重的学业压力下。
本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和影响,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帮助。
调查方法我们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调查对象为中学生和高中生,共计500人。
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填写,包括了关于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表现以及对学习的影响等内容。
调查结果厌学情绪的原因在调查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常见的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1. 学习内容枯燥乏味:约有65%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让他们感到乏味,他们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
2. 学业压力过大:约有75%的学生表示他们因为过多的学业压力而感到厌烦和无力。
3. 教学方式单一:约有50%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
4. 家庭因素:约有15%的学生表示家庭因素(如不良家庭氛围)也是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
厌学情绪的表现学生在厌学情绪下表现出以下几个常见的行为:1. 缺乏学习动力:约有80%的学生表示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经常拖延学习任务。
2. 上课走神:约有65%的学生上课时容易产生走神的现象,并且无法集中注意力。
3. 考试焦虑:约有60%的学生在考试前会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导致成绩下降。
4. 逃避学习:约有50%的学生会选择逃避学习,选择其他的娱乐活动。
厌学情绪对学习的影响学生在厌学情绪下会产生以下几个明显的影响:1. 学习成绩下降:约有60%的学生认为厌学情绪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他们往往无法全力投入到学习中。
2. 学习兴趣降低:约有75%的学生认为厌学情绪让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3. 自信心下降:约有45%的学生认为由于厌学情绪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和不自信。
4. 心理健康问题:约有30%的学生表示长期的厌学情绪会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初中生厌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样本

初中生厌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样本初中生厌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样本一、调查目的初中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很多厌学情绪,有的逐步好转,也有的厌学情绪逐步加深。
强烈的厌学情绪,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很大。
有的同学本来成绩很好的,却因为有了厌学情绪,而逐渐沦为成绩差的学生。
而有的同学开始成绩不太好,却由于乐学,能够坚持学习,而逐渐转变为成绩好的学生。
我们灵山中学的学生,生源质量不太好,为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导致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和主要原因。
为此,我们展开了一项关于初中生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我们想通过本次调查,更为深入地了解大多数同学的心理状态。
为以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扭转学生的厌学情绪,打开基础。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调查对象:灵山中学初二年级16个班,抽取150名同学一般情况:海口市灵山中学地处市郊区,所以,生源相对不太好。
每个班里都有比较多的同学在学习上存在困难。
为了从整体上了解,接学生的学习成绩抽取了一部分同学。
三、调查方式这项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方式,把抽取出来的学生召集起来,给每个学生一份调查问卷,让他们认真阅读提示语,然后进行填写回答问题,最后以无记名的方式上交。
问卷有15道单选题。
一共选了150名同学,发了150份问卷,收回了150份。
其中一份由于答案全部选A,且答题时间极短,表现得极不认真,所以,认定为废卷。
有效问卷共149份。
四、调查时间20xx年5月1日——20xx年6月10日五、调查内容调查问卷共设计了十五个问题,主要调查:学生对厌学情绪的归因,有整体的,也有具体的;学生厌学情绪的发展过程;学生对老师和学校的情感。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老师和学校平时的作为是否存在突出问题。
详细问卷见附件1。
为了了解学生的厌学情况,制作了调查表。
对灵山中学初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果,共收回150份问卷。
其中一份是废卷,所有选项全部选A。
有效问卷共149份。
六、调查结果本课题小组对问卷的统计如下表1、学生对厌学情况的整体归因,选择最多的是学生自己;这说明一多半同学还是愿意从自身找原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学生厌学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厌学是目前中小学生诸多学习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是导致辍学的最主要的因素,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同样,厌学这类事件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因此,我希望通过此次调查,清楚中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让老师改进教学方法,也使同学们认识到产生厌学情绪的不良后果,因此要努力消除厌学心理,为了长大后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而奋发学习。
那么,为什么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我们该如何改变同学们的厌学情绪?
二、调查目的
1、探究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厌学情绪;
2、探究解决学生厌学情绪的方法。
三、探究中主要使用方法工具
1、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
2、在网络上建立关于厌学原因的投票;
3、询问成绩不同的同学、网友了解他们对厌学情绪的态度;
4、采访老师,了解身边一些例子
5、撰写探究报告
四、调查过程
(1)资料分析
以上的数据可知,中学生出现厌学状况部分是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影响以及青少年自身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的影响,而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压力过大,引起大部分中学生厌学状况的发生,以致于有大批的中学生因厌学而不再从返校园。
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可见得以学习压力过大为主,再有家庭方面和学生自
身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部分原因,导致中学生厌学退学,这对广大在校中学生来说危害确实很大。
从数据中得知,中学生一但逃学,如果回家必然会受到家长的查问,所以回家是中学生逃学极小选择的去处,只有去约会,或者去娱乐场所玩,要么就去上网消遣时间,等到下课时间后再回家,也可以让家长不怀疑,可以达到逃学旷课的目的了。
中学生厌学,对于中学生自身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地方的教育不完善,折射出一个地方文化素质教育的不足,如何才能控制中学生厌学状况的出现呢?通过资料数据中分析出要控制中学生厌学状况的出现应减轻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压力和加强中学生和异性交往的知识教育,让中学生认清如何与异性交往而不走入早恋的误区,以及加强对网吧娱乐场所的管制,不让学生进入,让中学生摆脱网络和娱乐场所的吸引而不在沉迷于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减轻中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减轻各科作业的负担,这样才可以控制中学生厌学状况的出现。
在校的中学生有的有着厌学心理,有的则没有,在抽样调查中有13.3%的同学没有想过厌学是个什么东西,有21.1%的同学确保自己不会产生厌学心理,有27.8%的同学说自己对某一学科会产生厌学心理,有37.8%的同学正处于厌学心理的困扰当中;37.8%,可想而知90个同学当中有34.02个同学是处于厌学心理的困扰之中,那么一个学校几千个人,一个地区上万人的中学生会有多少人厌学,
一个听着都可怕的数字,这样,该地区的文化素质教育怎么能够提升、变好起来?还是依旧落后?所以说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学生本人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由数据中分析可知中学生厌学的目的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还有是为了去网吧上网,因为网瘾又来了,还有的是厌烦了学校的教育,而为了逃离学校的教育才厌学的,有的厌学是为了其他,最多的是外贸的大千世界实在很奇妙,何不厌学走一回,所以就把厌学是目的找到了,学生本人就应该去解除一切困难来摆脱厌学现象。
中学生厌学,也是因为自身而起,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中学生本人也应对厌学心理做一个应对策略,在调查中得知:有15.6%的同学认为中学生为了防止厌学念头的产生应该制定好一个学习上的目标,朝着目标冲刺,马不停蹄的奔跑,这样就不会有时间顾及厌学不厌学了,有20%的同学认识有的厌学是厌一学科或两三学科,所以为了防止厌学念头的产生,他们认为应该对所有学科都感兴趣就不会出现厌学了,有26.6%的同学认为若要防止厌学念头的产生应该调节好学习上的压力,大多数中学生厌学都是来自于学习上的压力过大,所以有必要调节好学习上的压力,有37.8%的同学认为要防止厌学念头的产生应该增强自我意识,控制住自己不进网吧、不早恋、不进娱乐场所等···才能不沉迷于其中不厌学。
中学生厌学主要来源于精神压力、负担太大、意见太多、自身意识太低,所以说要调节好学习精神上的压力和增强自我意识,杜绝恶习,才能与厌学擦肩而过,才能与厌学不满怀相撞,才能避免厌学。
有的中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则不然也,那什么样的中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从数据中可知若要减少厌学率的增加就要从学习成绩差的,不喜欢学习的和不喜欢老师沟通的以及疏远同学的学生抓起,要大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积极的与同学们沟通,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学习、情感交流,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少厌学率的增加了。
对于学生本人会在怎么样的情况下产生不喜欢学习念头的这个问题来说,在调查中,有10%的同学认为在与同学发生冲突时,有12.2%的同学认识是在与老师发生冲突时,有17.8%的同学认为是来自于家庭的原因影响时,最多的有60%的同学认为自己会产生不喜欢学习的念头是在学习绩下降时才会产生,从数据分析中可知,中学生本人要不产生厌学念头,要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且家里也不要对学生本人有影响,最为重要的是学生本人的学习成绩下降时要调整好状态,只有这样做才不会被厌学心理烦扰,才能在学习生活中摆脱厌学的纠缠。
中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的原因总是存在,无因怎么有果,有果则必有因,对于原因的探究,被随机调查的90位同学,有15.6%的同学认为是老师教得不好、枯燥就不喜欢听也就厌学了,25.6%的同学认为学生本人不喜欢学习,27.7%的同学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影响,有31.1%的同学认为是中学生本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其他娱乐不能自拔才导致厌学的,所以为了防止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出现,老师教书要有方法让学生喜欢听、乐意听、感兴趣了学生才会用心去学习,且中学生要懂得预防其他原因的影响,以及中学生本人要合理的娱乐,不能沉迷其中。
关于从中可知,要杜绝中学生厌学,家庭方面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本人可以在一个幸福的氛围中成长;老师要在教育上面面俱到,好生差生同样对待;网吧娱乐场所等社会方面要加强管制,不能让学生过多进入且留恋些场所。
(2)采访分析
1、问:您认为中学生出现厌学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学生逃学会去哪里?如何才能防止中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答:我认为中学生出现厌学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本人学习成绩差和社会不良环境对自身的诱惑以及家庭的部分原因的影响;我认为中学生逃学有90%会去网吧或一些娱乐场所;因此,要防止中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中学生应多找老师谈谈心,与同学多交流,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杜绝社会上的不良诱惑。
2、问:您觉得中学生厌学是为了什么?怎么样的中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厌学心理?中学生厌学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我认为中学生厌学是为了满足自身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想早点去感受多彩缤纷的世界;有不良恶习或交不良损友的同学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中学生厌学与家庭,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缺陷有关。
根据回答,我们知道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对于外界诱惑的无法抵挡以及对于学习压力的反感,厌学者多为成绩偏差者。
据了解,班里的陈同学就因在网吧长时间上网和父母的不管教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已经在家一个星期了,因此,我们得出了对厌学原因的探究结果和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