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海关合同单损耗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单耗、工艺损耗问题

单耗、工艺损耗问题

单耗、工艺损耗问题2011-04-13(一)常见知识点积累1.单耗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加工条件下加工单位成品所耗用的料件量,单耗包括净耗和工艺损耗。

2.净耗是指在加工后,料件通过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反应存在或者转化到单位成品中的量。

3.工艺损耗是指因加工工艺原因,料件在正常加工过程中除净耗外所必需耗用、但不能存在或者转化到成品中的量,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工艺损耗率,是指工艺损耗占所耗用料件的百分比。

4.单耗=净耗/(1-工艺损耗率)。

5.单耗标准是指供通用或者重复使用的加工贸易单位成品耗料量的准则。

单耗标准以海关公告形式对外发布,已经审定通过的单耗标准由海关总署通过公告形式对外发布。

因此已公布单耗标准的要严格按照公告标准执行;没有公布单耗标准的,企业应如实向海关申报单耗,并根据海关要求,说明加工工艺过程及耗料等情况,再由海关审核确认。

6.单耗申报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报告单耗的行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单耗管理办法》155号令中第十四条规定:“加工贸易企业应当在成品出口、深加工结转或者内销前如实向海关申报单耗。

加工贸易企业确有正当理由无法按期申报单耗的,应当留存成品样品以及相关单证,并在成品出口、深加工结转或者内销前提出书面申请,经主管海关批准的,加工贸易企业可以在报核前申报单耗。

7.海关目前共有单耗标准及单耗风险参数两大类标准数据,根据海关总署155号令规定“申报的单耗超出单耗标准的,海关按照单耗标准的最高上限值或者最低下限值对保税料件进行核销”,“尚未公布单耗标准的,加工贸易企业应当如实向海关申报单耗,海关按照加工贸易企业的实际单耗对保税料件进行核销”。

(二)常见固定回答模式1.我司是做染色印花全棉、亚麻、亚麻棉、牛仔胚布的。

现在新签进料加工合同中,遇到2009年78号公告单耗标准。

主管海关拒绝批,但我司无法理解第31项中的工艺损耗1是怎么来的,网上查询及我们的客户链群中都知道,1个点的损耗是不可能做到染色印花布出来的。

损耗率的计算方法

损耗率的计算方法

损耗率的计算方法
一、直接损耗
直接损耗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损耗,例如原材料、零部件的损坏,设备故障导致的停工等。

计算方法如下:
确定损耗物品的数量和单价:首先需要确定损耗物品的数量和单价,以便计算总损耗成本。

计算总损耗成本:将损耗物品的数量和单价相乘,得到总损耗成本。

二、间接损耗
间接损耗是指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损耗,例如库存积压、过期产品等。

计算方法如下:
确定损耗物品的数量和成本:首先需要确定损耗物品的数量和成本,以便计算总损耗成本。

确定损耗原因:需要确定导致损耗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计算总损耗成本:将损耗物品的数量和成本相乘,得到总损耗成本。

三、正常损耗
正常损耗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例如生产过程中的磨损、老化等。

正常损耗的计算方法如下:确定正常损耗的比例: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情况,
确定正常损耗的比例。

计算总损耗成本:将正常损耗的比例与产品总成本相乘,得到总损耗成本。

四、异常损耗
异常损耗是指由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非正常损耗。

异常损耗的计算方法如下:
确定异常损耗的原因:需要确定导致异常损耗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计算总损耗成本:将异常损耗的数量和成本相乘,得到总损耗成本。

总之,不同的损耗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以便准确计算出产品的总损耗成本。

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降低产品的损耗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合同合理损耗标准及计算方法

合同合理损耗标准及计算方法

合同合理损耗标准及计算方法一。

在商业世界中,合同里的合理损耗标准及计算方法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这就好比是我们过日子里的柴米油盐,缺了不行,多了也麻烦。

1.1 啥是合理损耗说白了,合理损耗就是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那些不可避免、难以完全避免的损失。

比如说,运输途中的轻微磨损、存储时的自然挥发,这都算。

可别小看这合理损耗,要是不弄清楚,容易引发大麻烦。

1.2 为啥要定标准这就好比咱出门得知道方向,定个标准那是为了心里有个数。

有了标准,买卖双方都清楚,能避免扯皮拉筋的事儿。

而且,这也有助于企业控制成本,规划生产,把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二。

2.1 计算方法种种常见的计算方法有按比例算的,有按固定数值算的。

按比例算,就好比分蛋糕,根据总量的一定比例来确定损耗;按固定数值算呢,就是设定一个固定的损失量。

2.2 举例说明比如说,运输一批水果,规定合理损耗率是 5%。

如果这批水果总量是 1000 斤,那合理损耗就是 50 斤。

再存储一批汽油,规定固定损耗量是每月 10 升,那不管总量多少,每个月就按 10 升算。

2.3 注意事项计算的时候,数据可得准确,不能马虎。

而且,这标准和方法得根据实际情况定,不能拍脑袋瞎搞。

三。

3.1 灵活调整情况是会变的,标准和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

市场变化了,技术进步了,都得重新审视这合理损耗的事儿。

3.2 公平公正定标准、算损耗,都得一碗水端平,不能偏袒一方。

只有这样,合同才能顺利履行,生意才能长久做下去。

合同里的合理损耗标准及计算方法,可得认真对待,马虎不得。

这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利益,也关系到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货物运输中的货物损耗计算

货物运输中的货物损耗计算

货物运输中的货物损耗计算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损耗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正确计算货物损耗对于运输公司和货主来说非常重要,可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并合理分担损失。

本文将介绍货物损耗计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以实例说明。

一、货物损耗计算方法1. 损耗率计算法:损耗率=(损耗量÷原始货物数量)×100%损耗率是衡量货物损耗程度的指标,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比如,某批货物原始数量为1000件,经运输后损耗了30件,那么损耗率为(30÷1000)×100% = 3%。

2. 损耗量计算法:损耗量 = 原始货物数量 - 运抵目的地的货物数量损耗量是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实际损失的数量。

通过与原始货物数量相减,可以得出损耗量。

例如,原始货物数量为1000件,到达目的地后实际只剩下970件,那么损耗量为1000 - 970 = 30件。

3. 损耗价值计算法:损耗价值 = 原始货物价值 - 到达目的地后货物价值损耗价值是货物损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通过货物的价值差异计算损耗价值。

比如,原始货物价值为10000元,到达目的地后货物价值为9500元,那么损耗价值为10000 - 9500 = 500元。

二、货物损耗计算的注意事项1. 准确记录数据:在货物运输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准确记录货物的数量和价值,包括发货时、中转时以及到达目的地时的货物数据。

只有准确的数据才能进行损耗计算,并为后续的争议解决提供凭证。

2. 考虑损耗的原因:在计算货物损耗时,需要考虑损耗的原因。

货物损耗可能来自于运输过程中的自然损耗、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的损耗以及不可抗力等。

不同原因导致的损耗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赔偿方式。

3. 合理划分责任:在运输合同中,应明确货物损耗的责任划分和赔偿方式。

通常情况下,如果损耗是由运输公司的失误导致,运输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赔偿责任。

而如果损耗是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责任分担可能会有所不同。

史上最完整的国际贸易FOB-CIF-CFR-及进出口关税及滞期费计算公式

史上最完整的国际贸易FOB-CIF-CFR-及进出口关税及滞期费计算公式

出口交易的成本、费用示意图1、实际购货成本=外销商品收购价格(含税)×[1-退税率÷(1+增值税率)]2、出口总成本(FOB成本价)=实际购货成本+进货费用+商品流通费用=实际购货成本+外销商品收购价(含税)×费用定额率=[(1+增值税率-退税率)÷(1+增值税率)+费用定额率] ×外销商品收购价(含税)=(实际购货成本+进货费用)÷(1-商品流通费率)3、FOB成交价(FOB报价)=[实际购货成本+国内费用] ÷(1-预期利润率-银行手续费率…)4、CFR成交价(CFR报价)=[实际购货成本+国内费用+出口运费] ÷(1-预期利润率-银行手续费率…)5、CIF成交价(CIF报价)=[实际购货成本+国内费用+出口运费]÷[1-(1+保险加成率)×保费率-预期利润率-银行手续费率…6、CIFC成交价(CIFC报价)=CFR成本价÷[1-(1+保险加成率)×保费率-预期利润率-佣金率-银行手续费率…]7、FOB含佣价=FOB净价/(1-佣金率)8、CFR含佣价=CFR净价/(1-佣金率)9、CIF含佣价=CIF净价/(1-佣金率)= CFR净价/[1-佣金率-(1+保险加成率)×保费率]A、例子:已知CFRC3为1200美元,保持卖方净收入不变,试改报为CFRC5价B、设CFR为840美元,加成10%投保,保险费率为1.2%,求CIFC5的价格我某工艺进出口公司向其客户出口某工艺品100箱,该产品国内采购价为每件28元人民币,按每50件装一纸箱,包装费每箱100元,国内运杂费共1500元,商检报关费500元,港口的各种费用400元,公司各种管理费用1000元,出口运费800美元,由我方投保,其保险按CIF成交价格加一成投保一切险,费率为0.5%,另外,这种产品出口有13%的退税,现假设该公司欲获得10%的预期利润,且国外客户要求价格中含有5%佣金,试报FOBC5和CIFC5价格(单价)出口总数=100*50=5000实际采购成本=28[[1-13%/(1+17%)=24.89元国内费用=100/50+(1500+500+400+1000)/5000=2.68元出口运费=800/5000=0.16美元FOBC5=(24.89+2.68)/(1-5%-10%)*8=27.57/6.8=4.054美元CFRC5=(27.57/8+0.16)/1-10%-5%=4.24美元CIFC5=(27.57/8+0.16)/[1-10%-5%-(1+10%)*0.5%]=4.79美元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FOB)(美元)某出口公司以每公吨2000元的价格收购了20吨的货物,现假设该货的退税率为13%,国内费用水平为12%,客户要求2%的佣金,如果将换汇成本控制在7.8元以内,最低的FOB报价应报多少?实际采购成本=2000*[1-13%/(1+17%)]=1777.78元国内费用=2000*12%=240元出口总成本=1777.78+240=2017.78元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外汇的净收入=2017.78/FOB2017.78/FO B<7.8——FO B>258.69美元FOBC2>258.69/(1-2%)>263.97美元FAS=FOB=FCADES=CFR+货物经由第三国的税费+货物在目的港的卸货费DEQ=DES+货物进口税费CPT=FCA+装运地到目的地运费CIP=CPT/ [1-(1+加成率)*保率]DAF=CPT+货物经由第三国的过境税费DDU=DAFDDP=DDU+货物进口的税费EXW=货物的成本/(1-预期利润率)出口一个20英尺的集装箱的内衣,纸箱装,每箱20套,纸箱尺码为65CM*60CM*59CM,供货价为52元/套,出口退税率为15%,出口包装费15元/箱,国内费用为1950元/每集装箱,运费为1200美元/集装箱,如果按CIF成交,我方按110%投保一切险,费率0.5%,预期利润为10%求:FOB、CIF、CFRC3实际采购成本=52*[(1-15%)/(1+17%)]=37.78元FOB=(37.78+1950/3140)/(1-10%)=CIF=[(37.78/8+0.75/8+1950/3140*8)+1200/3140]/[1-10%-110%*0.5%]=CFRC3=[(37.78/8+0.75/8+1950/3140*8)+1200/3140]/[1-3%-10%]=贸易术语间的换算(FOB 转成CFR 等)换算:1、CIF 、CFR 、FOB 三种价格换算已知FOB 价格:CFR=FOB+主运费 CIF=(FOB+国外运费)/(1-保险加成*保险费率)CIF=CFR+保费 保费=CIF(1+投保加成)*费率CIF= FOB+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国外保险费=CIF*保险加成*保险费率)已知CIF 价格:FOB= CIF *1-保险加成*保险费率)-国外运费 CFR= CIF*(1-保险加成*保险费率)已知CFR 价格: FOB=CFR-国外运费 CIF= CFR*(1-保险加成*保险费率)(1)CFR=FOB+主运费例如,FOB 价格为USD4.77,主运费为USD0.4,那么CFR 为USD5.17(2)CIF=CFR+保费保费=CIF (1+投保加成)*费率(3)佣金价=净价/(1-佣金率)(4)佣金=佣金价*佣金率(5)折扣价=原价*(1-折扣率)(8)实际采购成本=采购成本*(1-退税率/(1+增值率))(9)换汇成本=实际总成本(采购成本+国内费用)/FOB1、实际购货成本=外销商品收购价格(含税)×[1-退税率÷(1+增值税率)]2、出口总成本(FOB 成本价)=实际购货成本+进货费用+商品流通费用=实际购货成本+外销商品收购价(含税)×费用定额率=[(1+增值税率-退税率)÷(1+增值税率)+费用定额率] ×外销商品收购价(含税)=(实际购货成本+进货费用)÷(1-商品流通费率)3、FOB 成交价(FOB 报价)=[实际购货成本+国内费用] ÷(1-预期利润率-银行手续费率…)4、CFR 成交价(CFR 报价)=[实际购货成本+国内费用+出口运费] ÷(1-预期利润率-银行手续费率…)5、CIF 成交价(CIF 报价)=[实际购货成本+国内费用+出口运费]÷[1-(1+保险加成率)×保费率-预期利润率-银行手续费率…6、CIFC 成交价(CIFC 报价)=CFR 成本价÷[1-(1+保险加成率)×保费率-预期利润率-佣金率-银行手续费率…]7、FOB 含佣价=FOB 净价/(1-佣金率)8、CFR 含佣价=CFR 净价/(1-佣金率)9、CIF 含佣价=CIF 净价/(1-佣金率)= CFR 净价/[1-佣金率-(1+保险加成率)×保费率]1公吨=1000公斤 1长吨=1016公斤 1短吨=907公斤(13)CIFc2=CIF/(1-2%)=CFR/(1-2%-保险费率)加一成:CIFc2=CIF/(1-2%)=CFR/(1-2%-(1+10%)*保率 CIF=CFR/(1-(1+10%)*保率)投保加成)(1*费率1CFR CIF +-=1. 某一公司进口货物一批,经海关审核其成交价格为FOB东京100000美元,已知这批货物的运费为4000美元,保险费率为0.5%,关税税率为20%,消费税率为10%。

海关保税及单损耗简介

海关保税及单损耗简介

保税料件、非保税料件问题(一)常用知识点积累1.进料加工进口料件征收税款:包括关税和增值税,加工成品出口后,海关核定实际加工复出口的数量,返还已征收的税款。

2.串料:根据海关总署令第168号《海关总署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的决定》第二十七条因加工出口产品急需,经海关核准,经营企业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之间可以进行串换。

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之间的串换限于同一企业,并应当遵循同品种、同规格、同数量、不牟利的原则。

来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不得串换。

3.非保税料件:海关总署令第168号第二十八条规定经营企业因加工工艺需要,必须使用非保税料件的,应当事先向海关如实申报使用非保税料件的比例、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海关核销时在出口成品总耗用量中予以核扣。

(二)常见固定回答模式1.关于保税成品中允许使用进口料件的最低比例是多少?海关有明文规定吗?答:目前对于料件比例方面总署没有明确的规定。

2.由于公司内仓库有限,保税料件无法全部存放,可以在公司附近租赁存放吗?如可以,要向当地海关办理何种手续?答:请事先向主管海关报告保税货物的存储情况。

3.生产过程中,产生保税料件对于盘盈和盘亏,如何操作才符合海关规定?答:盘亏的料件,需要补税。

盘盈的料件,如可以继续用于加工贸易生产,可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应结转手续。

4.加工贸易企业能否委托专业仓储物流企业管理料件(仓储物流企业属一般非海关监管企业)?加贸企业与物流企业订立仓储协议,仓储企业每天向加贸企业提供出入库及库存报表,同时加贸企业每月做一次监督盘点,海关的政策能否支持?答:加工贸易企业委托一般仓储物流企业管理保税料件目前没有政策依据的支持,你司可考虑将保税料件存入保税仓库或保税物流中心进行管理。

5.我司是加工贸易B类企业,希望升为A类企业,目前有成品仓、半成品仓、原材料仓,都存放在一个仓库,只在地面有划分区域分开存放,但是没有在各区域标明“成品仓”、“原材料仓”等,请问这样是否符合A类企业的管理要求?答:关于海关物料帐册和会计帐册情况,需设立独立的物料帐册和会计帐册。

损耗率的公式

损耗率的公式

损耗率的公式损耗率是指在某一过程中所发生的损耗与初始数量或总量之比。

损耗率是衡量物质或能量损失程度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生产、工程、环境等领域。

损耗率的计算公式为:损耗率 = (损耗量 / 初始数量或总量) × 100%在生产过程中,损耗率常常是制定生产计划和控制成本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损耗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找出损耗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降低损耗率,提高生产效益。

损耗率的计算常用于各个行业,如制造业、农业、能源等。

以制造业为例,损耗率可以用于计算原材料的损耗率、能源的损耗率、设备的损耗率等。

通过对损耗率的分析,可以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农业生产中,损耗率的计算可以用于评估农作物的产量损失和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利用率。

通过对损耗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制定合理的施肥和农药使用方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能源领域,损耗率的计算可以用于评估能源的利用效率。

能源损耗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过对能源损耗率的分析,可以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方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环境影响。

控制损耗率是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损耗率:1. 设备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降低设备故障率和停机时间,减少生产损耗。

2. 员工培训和管理: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工作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损耗。

3. 原材料管理:优化原材料的采购和库存管理,减少原材料的过期损耗和浪费。

4. 生产流程优化:分析生产流程,找出瓶颈环节和不合理之处,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能源管理:加强能源的监测和管理,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损耗和浪费。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损耗率,提高生产效益,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运输损耗率计算公式

运输损耗率计算公式

运输损耗率计算公式运输损耗率是考察企业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失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运输损耗率的数据可以评价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企业的损失。

计算运输损耗率的公式不同的企业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主要依据的原则是一致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详细介绍运输损耗率的概念,及计算运输损耗率的公式。

1. 运输损耗率的概念运输损耗率,是指企业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物品损失的比例。

运输损耗率是指“货物数量损失在运输过程中的部分所占的比率”,通常和物流成本、运输周期、配送工时等指标联合计算,以便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全面的评估。

运输损耗率越高,企业物流成本越高,即表明企业物流管理水平越低。

2. 计算运输损耗率的方法企业的运输损耗率,可以通过分析货物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流动情况来得到。

一般而言,运输损耗率的计算可以根据物流配送环节的不同来区分,例如从供应商到生产环节、从生产到销售环节,从销售环节到客户等,每一环节的损耗率都可以单独计算。

以下是常用的计算运输损耗率的公式。

公式一:运输损耗率=(货损量÷装车量)×100%其中,货损量指的是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实际损失的货物数量,装车量指的是在物流配送过程中装入交通工具中的货物数量。

公式二:运输损耗率=(货损金额÷运输总费用)×100%其中,货损金额指的是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实际损失的货物的成本价值,运输总费用包括运输成本、保险费用等。

公式三:运输损耗率=(货损发生数÷总运货发生数)×100%其中,货损发生数指发生货损的次数,总运货发生数指运输货物的总次数。

公式四:运输损耗率=(平均货损率÷单位运输成本)×100%其中,平均货损率指单位货物运输中损失的平均比例,单位运输成本指每项货物运输的成本。

3. 运输损耗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在实际的企业运作过程中,运输损耗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十分广泛。

其中,对于专职的物流企业,通过持续地跟踪运输损耗率的变化,可以及时地检测并解决物流配送环节中的问题,从根本上缩减损失,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减少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的海关合同单损耗计算公式
很多新手,对单损耗概念还不是很明确,也不懂怎么计算,而且常常把单耗跟损耗混杂在一起。

合同备案里经常有单耗及损耗两个栏目。

海关合同里的单耗,实际就是净耗的意思。

损耗是料件的损耗率。

目前所谓的单耗公式跟海关手册里的单耗不是一个意思,按那个公式就是错误的.
现将正确的海关手册的单损耗公式列举如下,并做简单说明:
单耗(净耗)=总耗-损耗
=总耗-总耗*损耗率
=总耗(1-损耗率)
这里的单耗,就是指成品中实际耗用的数量,也就是净耗的意思。

损耗率就是不物化在成品上的损耗掉的那部分料件。

这里的总耗,也就等于海关手册里的单位进口料件数量
而有很多人认为的公式:
单耗=净耗/(1-损耗率),
实际上这里的单耗是包含了损耗的,并不是我们海关手册里备案的单耗的意思.按照这个公式计算单耗,那就是错误的了.
现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就比方1个10KG的铜块,即单位总耗为10KG(成品如果很多,就直接乘,这里以1个为例子)要切割成一个长方形铜条的产品,切割掉3KG,那么现在产品重量就是7KG,即单耗是7KG,损耗就是3KG。

就是每生产出一个铜条,其单耗就是7KG,损耗掉3KG,也就是我们海关手册里相对应的单损耗了。

但手册里损耗是一个比率,是根据料件来计算的,所以要把损耗量转换成损耗率了。

这里损耗率就是3/10=0.3 了
那么,对应海关手册里的单耗,损耗率就可以分别填7,0.3了(有的公司系统,损耗率是按百分数填的,那就应该是7,30了,实际是一样的).
上次有人不知道手册里所需要消耗料件怎么计算,也就是总进口料件数量,其实,知道单损耗,根据公式是很简单可以计算出来的.就是上面那个,不过把单耗跟总耗换了个位置而已:
总消耗料件(总进口量)=总单耗+总损耗
=总出口成品*单耗+总消耗料*损耗率
=总出口成品*单耗/(1-损耗率)
这里的总消耗料件,就是手册里备案的进口料件数量
你说的怎么和《电子帐册预录入系统操作手册》里说的怎么不一样呢?以下是原文:
BOM中涉及到如下概念:
单损耗:又称单耗,是指加工生产单位出口产品所耗用的进口保税料件的数量。

包括净耗和工艺损耗。

净耗(cm):是指物化在单位出口产品中的进口保税料件的数量。

工艺损耗:是指除净耗之外必须耗用,且不能物化在成品中的进口保税料件数量。

损耗率(dm):指工艺损耗与单耗之比,即损耗率=工艺损耗/单耗=1-净耗/单耗。

3.2 单损耗表
描述最初料件à最终成品之间关系的表。

单损耗表中的净耗和损耗率由归并关系BOM表中的相应数据计算得出。

计算步骤如下:
一、首先计算BOM表到单损耗表的一条分支的净耗和损耗率。

BOM表的一条分支示意图(BOM表总图见步骤二中的示意图)如下:
A B C D… Z
其中,Z为最初料件,B到D为半成品,A是最终成品。

cm i(i=1,2, ,n)表示由下一个料件加工成上一个成品的净耗,dm i(i=1,2, ,n)表示由下一个料件加工成上一个成品的损耗率。

假设由最初料件Z加工成最终成品A的净耗为cmB,由最初料件Z加工成最终成品A的损耗率为dmB,则cmB和dmB的计算公式如下:
cmB=cm1×cm2×cm3×…×cmn (1)
dmB=1-(1-dm1)×(1-dm2)×(1-dm3)×…×(1-dmn) (2)
公式(2)的推理过程如下:
因为:
A= ×B,其中,为由B到A的单耗
B = ×C,其中,为由C到B的单耗

所以:
A= × × ×…× × z
其中,×××为由Z到A的单耗
因为:损耗率=1-净耗/单耗
即dmB =1-cmB/(×××)
所以:dmB=1-(1-dm1)×(1-dm2)×(1-dm3)×…×(1-dmn)
上式即公式(2)。

二、再计算BOM表到单损耗表的总的净耗和损耗率。

第一步计算了BOM表的一条分支(即下图中的第一条分支)的净耗和损耗率,下面计算BOM表到单损耗表的总的净耗和损耗率。

BOM表的总示意图如下:
B Z
A C Z
Y Z1
通过第一步中的公式(1)、(2),计算出了由最初料件Z加工成B 再加工成最终成品A的净耗cmB,由最初料件Z加工成B再加工成最终成品A的损耗率dmB。

同样,可以计算出由最初料件Z加工成C 再加工成最终成品A的净耗cmC,由最初料件Z加工成C再加工成最终成品A的损耗率dmC;也可计算出由最初料件Z1加工成Y再加工成最终成品A的净耗cmY,由最初料件Z1加工成Y再加工成最终成品A的损耗率dmY(Z1指可与Z归并为同一项的料件,所以由Z1到A的净耗和损耗率也参与总净耗和总损耗率的计算)。

假设由最初料件Z(包括Z1)加工成最终成品A的总净耗为cm,由最初料件Z(包括Z1)加工成最终成品A的总损耗率为dm,则cm和dm的计算公式如下:
cm=cmB+cmC+…+cmY (3)
dm=1-cm /( +…+) (4)
公式(4)的推理过程如下:
因为:
A= ×z ,其中,为由Z经B到A的单耗
A= ×z ,其中,为由Z经C到A的单耗

所以:
A= ( ++…+) ×z
其中,++…+为由Z经各种半成品到A的总单耗
因为:总损耗率=1-总净耗/总单耗
所以:dm=1-cm /( +…+) ,即公式(4)
单耗在海关总署的定义里是净耗+损耗,但在核销过程中我问了下我的客户,海关在核销中不是所有的损耗都要补税的,每个产品海关都有一个允许的工艺损耗范围,超出范围的需要补税!不知有没有这种说法?赐教了!还是除了净耗以外的损耗都需要补税??谢谢
楼主说的是完全正确的,海关的单耗其实是指的净耗,备案的料件数量其实应该是:
总耗=单耗/1-损耗率;
单耗=净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