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专题热学含试题解析

合集下载

【最新】2019高考物理热学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

【最新】2019高考物理热学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

高考物理热学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
一、选择题
1. 一位质量为60 kg的同学为了表演“轻
功”,他用打气筒给4只相同的气
球充以相等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然后
将这4只气球以相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在气球的上方放置一轻质塑料板,如图所示。

(1)关于气球内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于大气压强
B.是由于气体重力而产生的
C.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斥力而产生的
D.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的碰撞而产生

(2)在这位同学慢慢站上轻质塑料板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球内气体温度可视为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内气体体积变大
B.球内气体体积变小
C.球内气体内能变大
D.球内气体内能不变
(3) 为了估算气球内气体的压强,这位同学在气球的外表面涂上颜料,在轻质塑料板面和气球一侧表面贴上间距为2.0 cm的方格纸。

表演结束后,留下气球与方格纸接触部分的“印迹”如图所示若表演时大气压强为1.013105Pa,取g=10 m/s2,则气球内气体的压强为 Pa。

(取4位有效数字)
气球在没有贴方格纸的下层木板上也会留下“印迹”,这一“印迹”面积与方格纸上留下的“印迹”面积存在什么关系?
答案:(1)AD ;(2)BD;(3)1.053*105Pa 面积相同
2.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物理选考热学计算题(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物理选考热学计算题(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物理选考热学计算题(一)组卷老师:莫老师评卷人得分一.计算题(共50 小题)1.开口向上、内壁光滑的汽缸竖直放置,开始时质量不计的活塞停在卡口处,气体温度为27℃ ,压强为0.9×105 Pa,体积为1×10﹣3m3,现缓慢加热缸内气体,试通过计算判断当气体温度为67℃时活塞是否离开卡口。

(已知外界大气压强p0=1×105Pa)2.铁的密度ρ=7.×8 103kg/m 3、摩尔质量M=5.6×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 1023mol﹣1.可将铁原子视为球体,试估算:(保留一位有效数字)① 1 克铁含有的分子数;②铁原子的直径大小.3.如图所示,一个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积为S=0.01m2,中间用两个活塞A和B封住一定质量的气体。

A、B都可沿圆筒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且不漏气。

A的质量不计,B的质量为M,并与一劲度系数为k=5×103N/m 的较长的弹簧相连。

已知大气压p0=1×105Pa,平衡时两活塞之间的距离l0=0.6m,现用力压A,使之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保持平衡。

此时用于压A的力F=500N.求活塞A 下移的距离。

4.如图,密闭性能良好的杯盖扣在盛有少量热水的杯身上,杯盖质量为m,杯身与热水的总质量为M ,杯子的横截面积为S.初始时杯内气体的温度为T0,压强与大气压强p0 相等.因杯子不保温,杯内气体温度将逐步降低,不计摩擦.(1)求温度降为T1 时杯内气体的压强P1;(2)杯身保持静止,温度为T1 时提起杯盖所需的力至少多大?(3)温度为多少时,用上述方法提杯盖恰能将整个杯子提起?5.如图,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足够长的细玻璃钌竖直放置,﹣段长为l=15.0cm 的水银柱下方封闭有长度也为l 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0cmHg;如果使玻璃管绕封闭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半周.求在开口向下时管内封闭空气柱的长度.6.如图所示为一种减震垫,由12 个形状相同的圆柱状薄膜气泡组成,每个薄膜气泡充满了体积为V1,压强为p1 的气体,若在减震垫上放上重为G 的厚度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物品,物品与减震垫的每个薄膜表面充分接触,每个薄膜上表面与物品的接触面积均为S,不计每个薄膜的重,大气压强为p0,气体的温度不变,求:(i)每个薄膜气泡内气体的体积减少多少?(ii)若撤去中间的两个薄膜气泡,物品放上后,每个薄膜上表面与物品的接触面积增加了0.2S,这时每个薄膜气泡的体积又为多大?7.一足够高的内壁光滑的导热气缸竖直地浸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水槽中,用 不计质量的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面积为 1.5×10﹣3m 2,如图1 所示,开始时气体的体积为 3.0× 10﹣3m 3,现缓慢地在活塞上倒上一定质量的 细沙,最后活塞静止时气体的体积恰好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设大气压强为 1.0 ×105Pa .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 2,求:( 1)最后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少?(2)最终倒在活塞上细沙的总质量为多少千克? 3)在 P ﹣V 图上(图 2)画出气缸内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并用箭头标出状态变化的方向).竖直放置的气缸,活塞横截面积为 S=0.01m 2,厚度不计。

高三物理热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热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热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一气缸水平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一质量为m、面积为S的活塞将一定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平衡时活塞与气缸底相距L。

现让小车以一较小的水平恒定加速度向右运动,稳定时发,不计气缸和活塞间的摩擦,且小车运动时,现活塞相对于气缸移动了距离d。

已知大气压强为p大气对活塞的压强仍可视为p,整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求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解析】设小车加速度大小为a,稳定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为,活塞受到气缸内外气体的压力分别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小车静止时,在平衡情况下,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应为,由波伊尔定律得:式中,联立解得: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可以浸润玻璃,水银不能浸润玻璃B.热管是利用升华和汽化传递热量的装置C.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一般说来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变化时它的内能都要随之改变【答案】AD【解析】热管是利用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的装置,B错;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C错;3.(1)关于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A.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大B.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C.若两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D.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2)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中储有1.0atm的空气6.0L,现再充入1.0 atm的空气9.0L。

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则充气后储气罐中气体压强为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A.2.5 atm B.2.0 atm C.1.5 atm D.1.0 atm【答案】(1)D (2)A【解析】(1) 改变内能有热传递和做功,如果吸热比对外做功要少得话,物体的内能会减小,所以答案A错;在引起变化的条件下,热量可以从低温传给高温如空调等所以答案B错;在分子力为排斥力时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减小,答案C错,正确答案选D.(2)由等温变化可知代入数据可知答案A正确;4.关于热学现象和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考物理热学专题贵州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

高考物理热学专题贵州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

高考物理热学专题贵州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一、选择题1. (2019年贵州卷)题目:一容器内含有氮气、氧气和水蒸气,三种气体分子间和空袭分子间均无相互作用力。

容器内三种气体分子混合均匀,在一段时间内待系统达到平衡状态后,容器内的分子数不再发生变化。

下列关于平衡状态和气体分子速率的比较描述中,错误的是:A. 存在平衡状态表明系统内各部分的微观性质相同。

B. 同一温度下,分子速率的分布图形对于不同气体而言都相同。

C. 质量分数相同的混合气体,压强越大,混合气体的平均速率越大。

D. 同等条件下,相同质量的分子数目越多,所占体积越小,平均速率越大。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物理热学基本知识点的选择题。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知,同一温度下,质量分数相同的混合气体,压强越大,混合气体的平均速率越大。

因此,答案选C。

2. (2018年贵州卷)题目:将装有相同物质的同类植物的茎枝连同树横截面晒干至水分含量相同,然后连同废物一同扔到燃烧炉中点燃。

试比较时间短长:I. 比重大的植物完全燃烧所需时间和比重小的植物完全燃烧所需时间。

II. 木炭完全燃烧所需时间和比重大的植物完全燃烧所需时间。

III. 取较大适量的水分化合物植物,它和彼燃烧的时间。

正确的比较是:A. I > IIB. II > IC. III > IID. I > III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物理热学应用题。

根据燃烧过程中的热转化原理,质量相同的物质,比重大的物质所需燃烧时间较长。

因此,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1. (2017年贵州卷)题目:一个高层楼房需要制冷,某空调功率为5500W,制冷效率为200%,若室内温度为40°C,室外温度为10°C,求最多可以制冷几块该空调才能将房间在4小时内制冷至24°C以下的合理温度。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物理热学计算题。

根据制冷效率的定义可知,制冷效率=制冷量/输入功率。

专题1.1 热学问题(解析版)

专题1.1 热学问题(解析版)

第一部分保分模块前置专题1.1 热学问题目录【专题知识网络构建】 (1)【专题高考定位】 (1)【突破高考题型】 (2)题型一分子动理论固体和液体 (2)题型二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5)题型三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 (10)【专题突破练】 (13)【专题知识网络构建】【专题高考定位】1.考查重点:分子动理论;固体和液体的性质;应用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玻璃管类”和“活塞类”的气体性质分析;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问题;受力分析、平衡条件与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气体实验定律的结合。

2.考题形式:选择题、计算题。

【突破高考题型】题型一 分子动理论 固体和液体【核心主干知识回扣】 1.估算问题(1)分子总数:N =nN A =m M N A =VV mol N A。

特别提醒:对气体而言,V 0=VN 不等于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而是表示一个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

(2)两种分子模型:①球体模型:V =43πR 3=16πd 3(d 为球体直径);①立方体模型:V =a 3。

2.分子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即平均速率越大,但某个分子的瞬时速率不一定大。

3.晶体与非晶体分类 比较 晶体非晶体 单晶体多晶体外形 规则 不规则 物理性质 各向异性 各向同性 熔点 确定不确定 原子排列 有规则,但多晶体每个晶体间的排列无规则 无规则联系晶体与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形成原因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表面特性 表面层分子间作用力使液面产生了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好像一层绷紧的弹性薄膜表面张力的方向 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表面张力的效果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例1】(多选)(2022·北京高三二模)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测得油酸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 m B.图乙为布朗运动实验的观测记录,图中记录的是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C.图丙为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图,分子间距从r0开始增大时,分子势能变小D.图丁为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分布图,曲线①对应的分子平均动能较大【答案】AD【解析】图甲“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测得油酸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 m,A正确;图乙为布朗运动实验的观测记录,图中记录的是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每隔一定时间所到的位置,然后连起来,可发现该微粒做的是无规则运动,B错误;图丙为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图,分子间距从r0开始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变大,C错误;图丁为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分布图,曲线①中分子速率较大的占比较大,故对应的分子平均动能较大,D正确。

高三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6分)重庆出租车常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A.压强增大,内能减小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C.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答案】B【解析】对理想气体由可知体积和质量不变,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选项C错误。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有分子动能,而温度是平均动能的标志,故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内能增大,选项A、D错误,体积不变,故,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吸热内能增大,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理想气体的等容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

2.如图所示,一圆柱形绝热气缸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此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

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当气体吸收热量Q时,气体温度上升到T2。

已知大气压强为p,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活塞与气缸的摩擦,求:①活塞上升的高度;②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

【答案】【解析】①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有(3分)解得(2分)②加热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3分)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内能的增加量为(2分)【考点】本题考查热力学定律。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下列哪些过程中,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A.温度保持不变,体积逐渐膨胀B.体积保持不变,温度逐渐升高C.压强保持不变,体积逐渐收缩D.温度逐渐升高,压强逐渐减小E.温度逐渐升高,体积逐渐收缩【答案】 ABD【解析】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故一定吸收了热量,A项正确.体积不变,气体与外界不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则只能气体吸收热量,B项正确.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压强不变,体积减小,则温度减小,内能减小,故一定向外放出热量,C项错误.温度升高,压强减小,则内能变大,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故一定吸收热量,D项正确.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不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E项错误.4.(6分)下列有关物体内能改变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外界对物体传递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D.物体向外界放热,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答案】CD【解析】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同理当外界对物体传递热量,物体的内能也不一定增加,所以A、B错误;由可知,若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同理物体向外界放热,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故C、D正确。

新课标高考全国理综卷物理试题分类--热学计算(含答案)

新课标高考全国理综卷物理试题分类--热学计算(含答案)
解:设玻璃管开口向上时,空气柱压强为:P1=P0+ρgl3① (式中ρ和 g 分别表示水银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玻璃管开口向下时,原来上部的水银有一部分会流出,封闭端会有部分真空. 设此时开口端剩下的水银柱长度为 x,则 P2=ρgl1,P2+ρgx=P0 ② (P2 管内空气柱的压强.) 由玻意耳定律得 P1(sl2)=P2(sh) ③ (式中,h 是此时空气柱的长度,S 为玻璃管的横截面积.) 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 h=12cm ④ 从开始转动一周后,设空气柱的压强为 P3,则 P3=P0+ρgx⑤ 由玻意耳定律得 P1(sl2)=P3(sh′)⑥ (式中,h′是此时空气柱的长度.) 由①②③⑤⑥h′≈9.2cm
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 ,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 T1=495K,现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 移,忽略两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 g 取 10m/s2,求: (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 (2)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③
解得 h′=
…④
气体最后的体积为 V=h′S…⑤
联立②④⑤可得 V=

2014 新课标 2
如图,两气缸 AB 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连通;A 的直径为 B 的 2 倍,A 上端封闭,B 上端与大气连通;两气缸除 A 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两气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 热轻活塞 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 a 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 P0,外界和气缸内气体温度均为 7℃
设大气与活塞对气体的总压强为 p,活塞横截面积为 S, 气体末状态的压强 p′=p+ ,体积 V′=(h﹣ h)S= Sh,

2019年高考重点理综物理选编:热力学定律(解析版)

2019年高考重点理综物理选编:热力学定律(解析版)

2019年高考重点理综物理选编:热力学定律(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5〕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分子之间作用力,在压缩过程中与外界没有热交换,那么()A. 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B. 外界对气体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大C. 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增大D. 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减小·B关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凡是能量守恒的过程就一定会发生B. 摩擦生热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C. 空调机既能致热又能制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D. 由于能量的转化过程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B·解:A、各种物理过程能量是守恒的,但是自然界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故A错误;B、通过摩擦生热,能量耗散了,即能量可以利用的品质降低了,这是不可逆过程,故B正确;C、空调机既能致热又能制冷,但是要耗电,即热传递有方向性,热量只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C错误;D、虽然总能量守恒,但随着能量耗散,能量可以利用的品质降低了,故D 错误;应选B、热力学第二定律反映了自然界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虽然总能量守恒,但能量可以利用的品质降低了.此题关键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分析,即能量虽然守恒,但热过程具有方向性,故热机的效率一定小于百分之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液体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C. 物体温度升高,其中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均增大D. 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持续频繁的撞击·D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B. 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 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B·解: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体积、温度、摩尔数等因素都有关,所以温度不变,其内能不一定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学1.(2014广东十校第一次联考)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现要使它的压强经过状态变化后回到初始状态的压强,那么使用下列哪些过程可以实现()A.先将气体等温膨胀,再将气体等容降温B.先将气体等温压缩,再将气体等容降温C.先将气体等容升温,再将气体等温压缩D.先将气体等容降温,再将气体等温压缩2.(1)(5分)(2014河北省唐山市摸底考试)当两分子间距为r0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

关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B.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C.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较远逐渐减小到r= 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表现为引力D.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r= r0开始减小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一直增大,表现为斥力E.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2.答案:CDE解析: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选项A错误。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斥力小于引力,选项B错误。

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较远逐渐减小到r= 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表现为引力,选项C正确。

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r= r0开始减小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一直增大,表现为斥力,选项D正确。

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E正确。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分子力及其相关知识。

3.(2014河北省邯郸市摸底考试)(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微观结构决定的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C.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普遍规律,但是能量耗散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D.小昆虫水黾可以站在水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E.物体可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并全部用于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4(2014辽宁省五校联考)右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0℃和100℃)下的速率分布,由图可得信息正确的是(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A. 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 的分布规律B.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高D.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5(5分)(2014甘肃省兰州市联考)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B.当体积减小时,气体的压强可能不变C.压缩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内能一定增加D.气体的内能与体积、温度、压强均有关6.(6分)(2014河南十所名校联考)关于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C.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D.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E.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7(2014河北省邯郸市摸底考试)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竖直放置,在距气缸底部l=36cm处有一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

当气体的温度T0=300K、大气压强p0=1.0×105Pa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l0=30cm,不计活塞的质量和厚度。

现对气缸加热,使活塞缓慢上升,求:(i)活塞刚到卡环处时封闭气体的温度T1;(ii)封闭气体温度升高到T2=540K时的压强p2。

8(10分)(2014河北省唐山市摸底考试)有一空的薄金属筒,高h1=l0cm。

某同学将其开口向下,自水银表面处缓慢压入水银中,如图所示。

设大气温度和水银温度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

则金属筒被压入水银表面下h2=5cm处时,内部空气柱的高度是多少?(大气压强为p o=75cmHg,结果可用根式表示)9(2)(8分)(2014武汉部分学校调研)如图所示,一环形玻璃管放在水平面内,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一固定的活塞C和一能自由移动的活塞A将管内的气体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Ⅰ、Ⅱ。

现保持气体Ⅱ的温度不变仍为T0=300K,对气体Ⅰ缓慢加热至T=500K,求此时气体Ⅰ、Ⅱ的体积之比。

(活塞绝热且不计体积)10(10分) (2014银川一中第一次测试)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细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竖直插在大而深的水银槽中,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玻璃细管足够长,管内气柱长4cm ,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0 cm. 现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移动. (大气压强相当于75cmHg )求:①若要使管内外水银面恰好相平,此时管内气柱的长度;②若要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15 cm ,玻璃管又应如何移动多少距离.(b)若管外水银面较高,管内气柱长l 4( p 0 – ρgH 1 ) Sl 1 = ( p 0+ ρgH 4) Sl 4 (1分) cm l gH P gH P l 89.2415751075140104=⨯+-=+-=ρρ (1分) 玻璃管下移的距离 x 4 = l 1 + H 1 +H 4-l 3 =4+10+15-2.89=26.11cm (1分)11(10分)(2014山西师大附中检测)如图所示,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和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的体积V 1=8.0×10﹣3m 3,温度T 1=4.0×102K .现使外界环境温度缓慢降低至T 2,此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7.0×102J ,内能减少了5.0×102J .不计活塞的质量及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外界大气压强p 0=1.0×105Pa .求T 2的值.12(9分)(2014江西八校联考)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气缸水平固定,A 、B是两个厚度不计的活塞,面积分别为S 1= 20cm 2,S 2=10cm 2,它们之间用一根细杆连接,B 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 的重物C 连接,静止时气缸中的空气压强P 1=1.2atm ,温度T 1=600K ,气缸两部分的气柱长均为L .已知大气压强P 0=latm=l ×l05Pa ,取g=10m/s 2,缸内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不计摩擦.求:①重物C 的质量M 是多少?②降低气缸中气体的温度,活塞A 将向右移动,在某温度下活塞A 靠近D 处时处于平衡,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是多少?解析:①活塞受力平衡,p 1S 1+ p 0S 2= p 0S 1+ p 1S 2+Mg ,代入数据解得重物C 的质量M=20kg 。

②降低气缸中气体的温度后,活塞A 受力平衡没有变,气体等压变化, ()121T L S S +=222T L S . 代入数据解得:T 2=400K 。

13(2014山东省德州市联考)如图甲所示,用面积为S 的活塞在气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活塞上放一砝码,活塞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 .现对气缸缓缓加热,使气缸内的空气温度从T 1升高到T 2,空气柱的高度增加了ΔL ,已知加热时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 ,外界大气压强为p 0.求:(1)此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2)气缸内温度为T 1时,气柱的长度为多少?(3)请在图乙的V -T 图上大致作出该过程的图象(包括在图线上标出过程的方向).14(9分)(2013年5月武汉市模拟)如图所示,均匀薄壁U形管,左管上端封闭,右管开口且足够长。

管的横截面积为S,内装密度为ρ的液体。

右管内有一质量为m的活塞搁在固定卡口上,卡口与左管上端等高,活塞与管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

温度为T0时,左、右管内液面高度相等,两管内空气柱长度均为L,压强均为大气压强p0。

现使两管温度同时缓慢升高,求(ⅰ)温度升高到多少时,右管活塞开始离开卡口上升?(ⅱ)温度升高到多少时,左管内液面下降h?15(9分)(2014河南省商丘市联考)一足够高的直立气缸上端开口,用一个厚度不计的活塞封闭了一段高为80 cm的气柱,活塞的横截面积为0. 01 m2,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不计,气缸侧壁通过一个开口与U形管相连,开口离气缸底部的高度为70 cm,开口管内及U形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已知如图所示状态时气体的温度为7℃, U形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h1= 5 cm,大气压强p0 =1. 0 ×105 Pa保持不变,水银的密度 =13. 6×103 kg/m3.求:①活塞的重力.②现在活塞上添加沙粒,同时对气缸内的气体加热,始终保持活塞的高度不变,此过程缓慢进行,当气体的温度升高到37℃时,U形管内水银的高度差为多少?16(9分)(2014东北四市联考)在一个密闭的气缸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图所示是它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的V-T图象,己知AB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气体在A点的压.强为p=1.0x105Pa,在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7.0x102 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U解得:ΔU=7.0×102 J-2.0×102 J=5.0×102 J. -----(3分)17(2014陕西省渭南市联考)如图16所示,均匀薄壁U形管,左管上端封闭,右管开口且足够长.管的横截面积为S,内装密度为ρ的液体.右管内有一质量为m的活塞搁在固定卡口上,卡口与左管上端等高,活塞与管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温度为T0时,左、右管内液面高度相等,两管内空气柱长度均为L,压强均为大气压强p0.现使两边温度同时逐渐升高,求:①温度升高到多少时,右管活塞开始离开卡口上升?②温度升高到多少时,左管内液面下降h?18(8分) (2014年乌鲁木齐市联考)如图所示为内径均勻的U形管,其内部盛有水银,右端封闭空气柱长12cm,左端被一重力不计的轻质活塞封闭一段长1Ocm的空气柱。

当环境温度t1 =270C时,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2cm。

当环境温度变为t2时,两侧水银面的高度相等。

已知大气压强 P。

= 75cmHg,求:①温度t2的数值;②左端活塞移动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