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区划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区域PPT课件( 28页)

中国旅游区域PPT课件( 28页)
中国旅游区划方案
中国有多大?
最西端
漠河
中国地理概观
辽阔的国土
汇合处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曾母暗沙
约占全球陆地的1/15,居世界第3 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新疆乌恰县以西的 帕米尔高原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 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资料库]
4个直辖市 5个自治区 23个省 2个特别行政区 13亿人口
的摩崖石刻非常丰富;之二为
自然景观非常秀丽。本区有成
都平原和峨眉山地组成的旅游
地带和沿江的重庆至三峡(包
括大足、乐山等石刻区)等著
名旅游地带。
四川 重 庆
五、长江中下游山水名胜园林购物旅游区 五省市(皖、苏、赣、浙、沪)
本地区包括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 上海五省市。本区具有沿长江两岸、名产 遍布、风光秀丽、城市游憩系统完善、园 林古迹著名、购物旅游兴盛等特点。本区 旅游点的分布非常集中,密度占全国首位。 赣 本区可分为长江三角洲旅游地带(城市景 观、园林景观),江南名山旅游地带(以 黄山、庐山、雁荡山、九华山、普陀山等 为重点节点)和沿江旅游地带等等。本旅 游区城市人口分布集中,可达性好。
滇 黔

十、青藏高原探险宗教旅游区 二省区(青、藏)
本地区包括青、藏二省区。本
区旅游点密度虽为全国最小之一, 但其雄伟的山峰和粗狂的自然景色 以及宗教为主的民族文化特色却为 世之罕见,是有着极大开发潜力的 旅游区。
青 藏
十一、新蒙风沙草原景观古迹民族特色旅游区 两大自治区(新疆、内蒙古)
• 本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两大自

皖 苏

六、闽台侨乡文化宝岛风光旅游区 两省(福建、台湾)

第十章 旅游区划

第十章 旅游区划

幻灯片1第十章旅游区划幻灯片2本章主要内容●旅游区划的目的、意义和原则●中国旅游资源区划●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中国旅游地理区划●中国旅游文化区划幻灯片3第一节旅游区划的目的、意义和原则一、旅游区的概念和特性一般所指的旅游区,是综合性的旅游区,即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不仅包括旅游资源,也含有为旅游者实现旅游目的而不可缺少的各种基础设施。

幻灯片4●一般而言,旅游区具有下列特性:●系统性:旅游区具有一配套的社会功能,其中首要的是恢复和增强旅游者的健康、能力、体力与精力,满足其精神与物质需要。

●地域性:旅游区以一定的地域空间为载体。

●层次性:旅游区有不同功能类型和等级层次。

●优化性:指组织建立旅游区以及旅游区的经营管理都达到最佳程度,最大限度发挥旅游区的功能。

幻灯片5二、旅游区划的类型●旅游资源区划●旅游气候区划●旅游者产出区划●旅游感应区划●功能区划●现状旅游区划和远景旅游区划●综合区划幻灯片6三、旅游区划的目的和意义●旅游区划应达到如下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实地工作和综合分析,找出比较合理的旅游区界线;●确定各旅游区的性质、特征和地位,指出其今后发展的方向;●分析确定区内各级旅游经济中心。

幻灯片7四、旅游区划的原则●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

●主导因素原则。

●完整性原则。

●旅游中心地和交通便捷性原则。

●区域社会经济原则。

幻灯片8五、中国旅游区划研究现状●迄今为止,中国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区划。

一些学者为了教学的需要,或从科研的角度,依不同的目的,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区划方案。

幻灯片9第二节中国旅游资源区划●一、区划原则,5个:综合性原则、发生原则、区域完整性原则、多层次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二、区划方法●三、区划指标,一级区划指标两个:区域地质、地貌和气候;区域旅游资源宏观特征的差异。

幻灯片10第三节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一、区划原则和方法●濮静娟、朱晔应用特吉旺以气温为主导因素来考虑的舒适度和风效指数的概念,对中国大陆地区气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分别得出各地多年月平均值的舒适度和风效指数,由其时空分布分析归纳出各地最佳旅游月份和适宜旅游季节,进而进行旅游季节气候区划。

中国旅游景点分区介绍

中国旅游景点分区介绍


Page
71
唐昭陵


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 的陵墓,是陕西关中 “唐十八陵”中规模最 大的一座,位于陕西省 礼泉县城东北22.5公里 的九嵕山上 昭陵为凿山建陵,开创 了唐代帝王“因山为陵” 的先例。
Page
72
昭 陵 六 骏
Page
73
唐乾陵


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 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 修建于公元684年, 经过23年的时间,工 程才基本完工。 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 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 皇帝武则天。
Page
45
清西陵
Page
46
崇陵
Page
47
7. 泰山
Page
48
天贶殿
Page
49
Page
50
8.
三孔
Page
51
孔庙
Page
52
孔子后裔曲阜孔林家祭孔子
Page
53
9. 平遥古城
Page
54
Page
55
10.
殷墟
司母戊方鼎
Page
56
甲骨文
Page
57
11.
秦始皇陵
Page
中国旅游景点分区介绍
王秋龙 18522757@

思考: 中国旅游标志?
中国旅游日? 5月19日
马踏飞燕
Page 2
西 双 版 纳 泼 水 节
长城游
南京夫子庙
天下第一奇山
Page 3
新疆火焰山
内蒙古草原
布达拉宫
桂林山水
Page 4
四川黄龙彩池群
秦始皇兵马俑 江西龙虎山

旅游地理学PPT——第10章 旅游区划

旅游地理学PPT——第10章 旅游区划
• 3.丝路寻踪民族风情旅游带。
包括宁夏.新疆.内蒙古.甘肃.这一带古文化遗存丰厚,特别是沙漠 地区。本带还是中国北方民族:蒙.回.哈.维.等等居住的地区,丰 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辽阔的草原风光,美丽阿尔太山,天山,壁 画无不让人神往!
• 第二,旅游区的地域不连续性。旅游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
经济区划等不同,由于旅游资源分布和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 往往有较大的空间不具备发展成有明显效益的旅游区的条件, 可以将其置于旅游区之外。因此,旅游区之间可以相连,也 可以不相连。
第二节 区划案例
一、中国旅游区划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中国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 区划。一些学者为了教学的需要,或从科 研的角度,依不同的目的,提出了一些不 同的区划方案。
3.层次性:旅游区有不同的功能类型和不同等级的层次之分, 各个层次的旅游区组合成为一个完善的旅游区系统。
4.优化性:指组织建立旅游区以外及旅游区经营管理都达到 最佳程度,从而可以最大地发挥旅游区的功能,最顺利地 达到理想的目的取得最佳效果。旅游区由于加入了人的干 预,是一个具有预定目的的、可控的自然—人工复合系统, 因此从整体上达到了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和使 用,实现综合最优化。
三亚旅游区
南山海上观音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
金玉观世音
金玉观世音圣像高 3.8 米 ,由观音 金身、佛光、千叶宝莲、紫檀须弥底 座四部分组成。共动用黄金 100 多 公斤、南非钻石 400 粒、翠玉 100 多公斤、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 松石,珍珠等奇珍异宝数千粒。其总 价值人民币 1.92 亿元。
二、中国旅游资源区划
• 1、区划原则 • 阎守邕将中国旅游资源区划为三级:一级、
二级、三级区。
• 五个原则:综合性原则、发生原则、区域

第8章中国旅游区划

第8章中国旅游区划

三、中国的旅游区
1、东北旅游区 2、华北旅游区 3、华东旅游区 4、华中旅游区
5、华南旅游区 6、西北旅游区 7、西南旅游区 8、青藏旅游区
1、东北旅游区
黑、吉、辽
①冰雪气候,大片森林,绚丽的山川、湖泊、海岸构成具 特色的自然风光
②清王朝发源地,保存丰富的前清文化古迹和历史名胜, 日、俄文化影响深,遗迹多
二、旅游区划的目的、意义和任务
3、任务: ①、确定旅游区合理的范围和界限和旅游经济中心 ②、为研究各地旅游发展战略提供指导和依据 ③、提高旅游区整体功能效益
二、旅游区划的原则
1、差异性和相似性原则 2、综合性与层次性原则 3、主导性与多样性原则 4、完整性及旅游中心地原则 5、与行政区相协调原则
①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一个山水自然风光与 人文历史兼优的旅游区
两大古都——南京、杭州
历史名城——苏州、杭州、无锡、扬州、绍兴、景德镇等等
丰富的城市园林——苏州、扬州、杭州、无锡
丰富的古迹,名剎古寺,佛国圣地(普陀等),名士故居
传统特产精品——丝绸、茶叶、瓷器、陶器等等 ②应发展成为山川胜景,太湖水乡秀色为基础的自然与
一、旅游区划的概念
按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和旅游业发展方向划分旅游区
旅游区——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பைடு நூலகம் 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
特征: ①系统性 地域及功能上的完整性 ②地域性 由组织中心城市与交通网络构成的地域空间
③优化性 整体上达到设计、管理、控制、运行的最优化
④客观性 旅游区是客观存在的地理实体。
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③应形成以长江为轴带,三峡五溪(神农溪、大宁河、 巫溪等等)为骨架的峡谷自然风光和工程人文景观 相结合的大旅游区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广西) (6)荆楚文化湖山景观旅游带(湖北、湖南、江西) (7)吴越文化江南水乡风光旅游带(江苏、安徽、浙江、上海) (8)岭南文化南亚热带—热带风光旅游带(福建、广东) (9)世界屋脊猎奇探险旅游带(西藏、青海) (10)台湾和港澳中西文化海岛风貌旅游带
3、李娟文分区方案(1999)
思路:博采众长,体现旅游文化在各旅 游区的作用和地位











世界屋脊
文明渊薮
路 山

长河深峡



奇境幻域
国 海
台 湾

澳 韵门

南海诸岛
1、文明渊薮——京津冀鲁豫晋陕
2、林海雪原——辽吉黑
3、山水园林——沪苏浙赣皖 4、长河深峡——鄂湘川渝
范围
5、塞外风光——蒙宁
6、丝绸之路——甘新
基本状况与特征
7、奇境幻域——滇黔桂
8、南国海韵——闽粤琼
根据:自然景观、地域方位、旅游文化
命名:三因子综合命名法
3、中国11个文化旅游区
3、中国11个文化旅游区 1.京畿要地——燕赵文化旅游区:包括北京、天津、
河北二市一省。
2.林海雪原——关东文化旅游区:包括黑龙江、吉 林、辽宁三省。
3.中华民族摇篮——中原文化旅游区:包括陕西、 山西、河南、山东四省。
8.坦荡草原——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包括宁夏 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二区。
9.沙漠绿洲——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旅游区:包 括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省一区。
10.世界屋脊——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包括 青海、西藏自治区一省一区。
11.港澳台旅游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二个特 别行政区一省。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区划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区划

旅游资源区划目的:为了客观地了解各个旅游区的不同性质和特征,
揭示旅游区的内在规律,查明其基本优势,扬长避短在全国形成合理的旅游 地域分工体系,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制定与实施中长期的旅游区 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区划的意义 1.有利于形成和强化各地的旅游活动特色,组合设计与 开发相关旅游产品,统一开展促销活动和组织客源,增加对旅 游者的吸引力,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 2.旅游区划能够反映旅游资源形成的区域地理背景和地 域分异规律,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 • 3.便于统一安排区域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系统的建设, 进行旅游点与旅游地的系统建设,有利于全面系统组织涉及食 、住、行、游、购、娱等区域旅游活动,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 的服务。 • 4.有利于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为制定与实施中长期 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 持续发展。
5.旅游中心地原则
每个旅游区都应有一个或几个旅游中心地作为旅 游业发展的依托。 旅游中心地可以是旅游区内的风景名胜区,也可 以是区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不管是哪种情况, 必须有较好的食宿、交通、通讯、购物等必备的旅游 设施。
2014/3/28
东北文化旅游区
11
西北文化旅游区
京津冀文化旅游区
蒙古族游牧文化旅游区
2.相对一致性原则 旅游环境、旅游资源等方面在地域空间上虽千 差万别,但在某一范围内总可以区分出若干相似性 较大而差别性较小的区域合为一个旅游区,以同其 他旅游区区别开来。相对一致性原则包括旅游资源 成因的共同性、形态的类似性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三重含义。 3. 完整性原则 旅游区划应保证每一等级的旅游区在地域上和 职能上的完整性。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旅游地理分区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旅游地理分区

2、西陵

西陵有帝陵四座,它们是雍正 正
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 皇
和光绪的崇陵。还有他们的皇后、 妃子、亲王等的园陵。

两组陵寝各组成一个大的建筑群, 像
每个陵区分前圈和后笼两部分,布
局整齐划一,以山为屏障,主要建
筑如隆恩殿、宝城、明楼等均在南 北中轴线上。整体建筑庄严雄伟, 在规制上与明陵大体相仿,但建筑 装饰进入了一个更成熟的阶段,吸 收和融会了历代陵寝的建筑之长。 1961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第一批
(二)避暑山庄建筑风格
避暑山庄山区
避暑山庄湖区
(三)营造避暑山庄的历史背景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当时清入关不久, 康熙为了镇压北方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分裂 活动,遏制沙皇俄国的骚乱与侵略,每年定 期北巡,并在今围场县设立木兰围场,作为 清王朝御用狩猎之所。在北巡沿途设置行宫 驿站多处,以供休息。山庄原是古北口到围 场之间13个行宫之一,因它位置适中,景色 优美,气候宜人,所以被朝廷选中大力营造, 建成达的一处行宫。
全国八大一级旅游区
1、京、津、冀旅游区 2、东北旅游区 3、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4、西北、内蒙古旅游区 5、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6、华南旅游区 7、西南旅游区 8、青藏旅游区
第二节
京、津、冀旅游区
一、京、津、冀旅游区 的地理环境
京、津、冀旅游区是指由北京市、天 津市和河北省组成的旅游区,包括华北 平原的中北部和西部太行山地、北部冀 北山地一部分。
天 安
定门、前门经午门、太和门、前三殿、

后三殿、神武门、景山,最后是鼓楼

和钟楼,全长八公里)从中央通过。

紫禁城为北京全城的中心。体现“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旅游区划的原则
• 1.相对一致性原则 • 2.地域完整性原则 • 3.综合性原则 • 4.主导因素原则 • 5.旅游中心地原则
五 本书的旅游区划方案介绍
• 1.东北旅游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 2.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包括北京、天津、山西、
河北、山东、河南、陕西五省二市。 • 3.藏高原旅游区 包括西藏、青海一省一区。 • 4.华东旅游区 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浙江、
江西四省一市。 • 5.华中旅游区 包括重庆、湖北、湖南、四川
三省一市。 • 6.华南旅游区 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 • 7.西南旅游区 包括云南、贵州、广西二省一
区 • 8.西北旅游区 包括甘肃、新疆、内蒙古、宁
夏一省三区。 • 9.港澳台旅游区 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两特
区一省。
思考与讨论—— • 旅游区划的任务是什么?
问题1:
如何对某给定区域进行旅游区划?
知识链接——
一 旅游区划的概念 二 旅游区划分的目的意义 三 旅游区划的任务 四 旅游区划的原则 五 本书中国旅游区划方案介绍
一 旅游区划的概念
• 旅游区是指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特征基本相似, 自然旅游风光与人文旅游特征基本相近的地理区域综 合体。它是在旅游景观上具有相对一致性和共同联系, 并以某些城市或著名风景名胜为旅游经济和文化中心 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旅游区域。 • 旅游区划是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旅游地域所进行 的区域划分。根据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相对一致性 和差异性,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和旅游地区 发展方向等方面,将一个大的旅游区划分为若干相似 性较大而差异性较小的地区即为旅游区划。
实训题—— 尝试对本省旅游资源进行区划。
典型案例解析—— 郭来喜中国旅游区划方案
常识补充——
旅游区划的分级系统 旅游区划的等级体系
感谢下 载感谢下 载 Nhomakorabea案例回放——问题解答
旅游区划的方法 旅游区划的方法有两种:从上至下的划分和从下至上的合并。 从上至下的划分是从最高等级的区划单位开始的,首先找出宏观上 的差异,然后一步步向下细分。从下至上的合并是将规划地区划分 为许多小块,首先按照某些指标把相同的小块合并,不同的小块分 开,作为最低一级的区划等级;然后对这些最低级的小区再进行合 并,形成高一级的区划等级;如此下去直至最高级区划等级形成。 但是最好采用旅游中心的划分方法,即以旅游中心(旅游依托城镇 或主要旅游地)为核心,按照它们的服务范围和组织范围所形成的 一个完整的旅游区域(有密切的内部联系、完善的组织和服务旅游 功能)来划分旅游区,如以太湖为中心的太湖旅游区;以上海、南 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旅游区。
实训题 典型案例解析 常识补充
任务引入——
河南省旅游区划方案 为了使河南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加科学合理,满足游 客的多种需求,使旅游产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 态效益更加突出,并且以此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陈磊、 廉顺国2005年对河南省进行了旅游地理区划的初步探讨, 将河南省划分为以下四个旅游区……
中国旅游地理
学习情境三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旅游区划的各种不同方案 2. 掌握中国旅游交通运输网络的组成 3. 熟网3悉点. 主。要旅游区域的旅游交通运输




A能设计各旅游区
的旅游线路。
B能根据各旅游区
的区域差异选择不 同的旅游交通工具。
任务五 中国旅游区划
任务引入 知识链接 思考与讨论 案例回放
三 旅游区划的任务
• 1.确定各个旅游区合理的范围和界线, 以及区内各旅游经济中心。
• 2.明确各旅游区的性质、特征、功能、 地位和优势,提出区域发展方向和规划 建设重点,为研究各地旅游发展战略提 供指导和依据。
• 3.阐明不同区域的主要旅游路线、旅 游地理环境状况,明确各区域的代表性 旅游点及其主要功能特征,以便发挥旅 游“热点”的优势,促进旅游“冷点” 的开发,提高旅游区整体功能效益。
二 旅游区划分的目的意义
• 1.有利于形成和强化各地的旅游活动特色,组 合设计与开发相关旅游产品,统一开展促销活动和组 织客源,增加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增强区域旅游产业 的竞争力。 • 2.旅游区划能够反映旅游资源形成的区域地理 背景和地域分异规律,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旅游资源。 • 3.便于统一安排区域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系统 的建设,进行旅游点与旅游地的系统建设,有利于全 面系统组织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区域旅游 活动,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 4.有利于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为制定与实 施中长期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 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回放——问题分析
进行旅游区划时,应考虑旅游区的地域连续性。无论进行全 国旅游区划,还是省级、地区级区划,起码一、二级旅游区应是 地域相连的。即各旅游区间是相连的,覆盖工作的整个地区,因 为旅游区的旅游中心需要有较广调的腹地来支持,这样区域旅游 业才能更快地发展。至于三、四级的旅游区可以不作如此严格的 要求。旅游区划是一项具体的实践性工作,虽然上面所谈到的区 划原则对区划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在具体工作中也不宜拘泥于 上述原则,要视工作的性质、目的等有所变化,不要绝对化。要 视具体的矛盾和问题,灵活处理,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