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区划PPT参考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区域PPT课件( 28页)

中国旅游区划方案
中国有多大?
最西端
漠河
中国地理概观
辽阔的国土
汇合处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曾母暗沙
约占全球陆地的1/15,居世界第3 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新疆乌恰县以西的 帕米尔高原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 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资料库]
4个直辖市 5个自治区 23个省 2个特别行政区 13亿人口
的摩崖石刻非常丰富;之二为
自然景观非常秀丽。本区有成
都平原和峨眉山地组成的旅游
地带和沿江的重庆至三峡(包
括大足、乐山等石刻区)等著
名旅游地带。
四川 重 庆
五、长江中下游山水名胜园林购物旅游区 五省市(皖、苏、赣、浙、沪)
本地区包括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 上海五省市。本区具有沿长江两岸、名产 遍布、风光秀丽、城市游憩系统完善、园 林古迹著名、购物旅游兴盛等特点。本区 旅游点的分布非常集中,密度占全国首位。 赣 本区可分为长江三角洲旅游地带(城市景 观、园林景观),江南名山旅游地带(以 黄山、庐山、雁荡山、九华山、普陀山等 为重点节点)和沿江旅游地带等等。本旅 游区城市人口分布集中,可达性好。
滇 黔
桂
十、青藏高原探险宗教旅游区 二省区(青、藏)
本地区包括青、藏二省区。本
区旅游点密度虽为全国最小之一, 但其雄伟的山峰和粗狂的自然景色 以及宗教为主的民族文化特色却为 世之罕见,是有着极大开发潜力的 旅游区。
青 藏
十一、新蒙风沙草原景观古迹民族特色旅游区 两大自治区(新疆、内蒙古)
• 本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两大自
沪
皖 苏
浙
六、闽台侨乡文化宝岛风光旅游区 两省(福建、台湾)
中国有多大?
最西端
漠河
中国地理概观
辽阔的国土
汇合处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曾母暗沙
约占全球陆地的1/15,居世界第3 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新疆乌恰县以西的 帕米尔高原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 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资料库]
4个直辖市 5个自治区 23个省 2个特别行政区 13亿人口
的摩崖石刻非常丰富;之二为
自然景观非常秀丽。本区有成
都平原和峨眉山地组成的旅游
地带和沿江的重庆至三峡(包
括大足、乐山等石刻区)等著
名旅游地带。
四川 重 庆
五、长江中下游山水名胜园林购物旅游区 五省市(皖、苏、赣、浙、沪)
本地区包括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 上海五省市。本区具有沿长江两岸、名产 遍布、风光秀丽、城市游憩系统完善、园 林古迹著名、购物旅游兴盛等特点。本区 旅游点的分布非常集中,密度占全国首位。 赣 本区可分为长江三角洲旅游地带(城市景 观、园林景观),江南名山旅游地带(以 黄山、庐山、雁荡山、九华山、普陀山等 为重点节点)和沿江旅游地带等等。本旅 游区城市人口分布集中,可达性好。
滇 黔
桂
十、青藏高原探险宗教旅游区 二省区(青、藏)
本地区包括青、藏二省区。本
区旅游点密度虽为全国最小之一, 但其雄伟的山峰和粗狂的自然景色 以及宗教为主的民族文化特色却为 世之罕见,是有着极大开发潜力的 旅游区。
青 藏
十一、新蒙风沙草原景观古迹民族特色旅游区 两大自治区(新疆、内蒙古)
• 本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两大自
沪
皖 苏
浙
六、闽台侨乡文化宝岛风光旅游区 两省(福建、台湾)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05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CHAPTER
中国旅游地理发展趋势
旅游需求多样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趋 势,包括休闲度假、探险 体验、文化教育等。
旅游产品个性化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产品将更加个性化 ,如定制旅游、主题旅游 等。
旅游方式自由化
随着自由行的兴起,越来 越多的游客选择自由行的 方式出游,对旅游服务的 需求也更加个性化。
中国旅游地理
目录
CONTENTS
•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 中国旅游资源 •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与文化 •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01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CHAPTER
旅游地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旅游活动的 地域影响以及旅游地的演化过程。
山等。
华东地区
01
02
03
04
上海市
拥有外滩、迪士尼乐园等著名 景点,是中国现代化大都市的
代表。
江苏省
以园林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为 主,如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
等。
浙江省
以山水风光和古镇古村为主, 如杭州西湖、乌镇等。
安徽省
以黄山等自然风光和徽派建筑 文化为主。
华南地区
广东省
以珠江夜游、广州塔等为主要特色,是中国 南方经济中心。
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等。这些古迹吸引了大 量游客前来参观,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民族地区,了 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苗年等。
旅游地理学PPT——第10章 旅游区划

• 3.丝路寻踪民族风情旅游带。
包括宁夏.新疆.内蒙古.甘肃.这一带古文化遗存丰厚,特别是沙漠 地区。本带还是中国北方民族:蒙.回.哈.维.等等居住的地区,丰 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辽阔的草原风光,美丽阿尔太山,天山,壁 画无不让人神往!
• 第二,旅游区的地域不连续性。旅游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
经济区划等不同,由于旅游资源分布和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 往往有较大的空间不具备发展成有明显效益的旅游区的条件, 可以将其置于旅游区之外。因此,旅游区之间可以相连,也 可以不相连。
第二节 区划案例
一、中国旅游区划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中国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 区划。一些学者为了教学的需要,或从科 研的角度,依不同的目的,提出了一些不 同的区划方案。
3.层次性:旅游区有不同的功能类型和不同等级的层次之分, 各个层次的旅游区组合成为一个完善的旅游区系统。
4.优化性:指组织建立旅游区以外及旅游区经营管理都达到 最佳程度,从而可以最大地发挥旅游区的功能,最顺利地 达到理想的目的取得最佳效果。旅游区由于加入了人的干 预,是一个具有预定目的的、可控的自然—人工复合系统, 因此从整体上达到了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和使 用,实现综合最优化。
三亚旅游区
南山海上观音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
金玉观世音
金玉观世音圣像高 3.8 米 ,由观音 金身、佛光、千叶宝莲、紫檀须弥底 座四部分组成。共动用黄金 100 多 公斤、南非钻石 400 粒、翠玉 100 多公斤、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 松石,珍珠等奇珍异宝数千粒。其总 价值人民币 1.92 亿元。
二、中国旅游资源区划
• 1、区划原则 • 阎守邕将中国旅游资源区划为三级:一级、
二级、三级区。
• 五个原则:综合性原则、发生原则、区域
包括宁夏.新疆.内蒙古.甘肃.这一带古文化遗存丰厚,特别是沙漠 地区。本带还是中国北方民族:蒙.回.哈.维.等等居住的地区,丰 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辽阔的草原风光,美丽阿尔太山,天山,壁 画无不让人神往!
• 第二,旅游区的地域不连续性。旅游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
经济区划等不同,由于旅游资源分布和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 往往有较大的空间不具备发展成有明显效益的旅游区的条件, 可以将其置于旅游区之外。因此,旅游区之间可以相连,也 可以不相连。
第二节 区划案例
一、中国旅游区划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中国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 区划。一些学者为了教学的需要,或从科 研的角度,依不同的目的,提出了一些不 同的区划方案。
3.层次性:旅游区有不同的功能类型和不同等级的层次之分, 各个层次的旅游区组合成为一个完善的旅游区系统。
4.优化性:指组织建立旅游区以外及旅游区经营管理都达到 最佳程度,从而可以最大地发挥旅游区的功能,最顺利地 达到理想的目的取得最佳效果。旅游区由于加入了人的干 预,是一个具有预定目的的、可控的自然—人工复合系统, 因此从整体上达到了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和使 用,实现综合最优化。
三亚旅游区
南山海上观音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
金玉观世音
金玉观世音圣像高 3.8 米 ,由观音 金身、佛光、千叶宝莲、紫檀须弥底 座四部分组成。共动用黄金 100 多 公斤、南非钻石 400 粒、翠玉 100 多公斤、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 松石,珍珠等奇珍异宝数千粒。其总 价值人民币 1.92 亿元。
二、中国旅游资源区划
• 1、区划原则 • 阎守邕将中国旅游资源区划为三级:一级、
二级、三级区。
• 五个原则:综合性原则、发生原则、区域
中国旅游地理华东旅游资源区课件PPT

普陀山—位于舟山普陀区,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
中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最高佛顶山283米。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
是个具有六千余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 乡,丝绸之府”之称。现在的乌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 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嘉兴南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嘉兴市区,规划区域总
面积2.76平方千米,水域面积0.98平方千米。南湖因 地处嘉兴城南而得名,与西南湖合称鸳鸯湖,以“轻烟 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
江苏次 旅游区
山水、园林景观在全国占据重 要地位。城内小桥、流水、巷 深、人家,充满水乡情调。 “东方的威尼斯”
黄浦江—历史上最早人工开凿疏浚的河流之一,源
于青浦县淀山湖,至吴淞口入长江,长114千米,宽 约400米。上海的母亲河象征和缩影。
豫园—上海市区唯一留存完好的江南古典园林。始
建于明嘉靖38年(1559年),规模宏大,有胜景40余 处,被誉为“东南名园冠”。
人民广场—“城市绿肺”,位于市中心,市人民
2、优美的园林景观
园林荟萃,独具特色,成为旅游 的大亮点。苏州的拙政园、上海 的豫园、无锡的寄畅园、梅园、 扬州的何园、绍兴的沈园
区域旅 游特色
3、悠久的水乡文化
江南六大水乡古镇—乌镇、周庄、 西塘、南浔、同里、甪(lù)直 “十字”、“井字”的河街格局
上海次 旅游区
东方明珠
外滩—“财政街”、“东方华尔街”
周庄
富安桥
双桥
位于南京秦淮河西。是一座有着1500年悠久历史和丰 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 “江南第一名湖”、 “金陵第一名胜”、“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
中国八大旅游片区详解ppt课件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人文旅游资源
天
• 古代建筑
坛
宫殿建筑
礼制建筑
楼阁建筑
曲 阜 孔 庙
人文旅游资源 滕
王
• 古代建筑
阁
宫殿建筑
礼制建筑
楼阁建筑
黄 鹤 楼
人文旅游资源
• 古代工程
灵 渠
军事防御工程——长城
水利工程
古代路桥
坎 儿 井
人文旅游资源
华
• 古代工程
山 栈
军事防御工程——长城
道
水利工程
古代路桥
驿 道
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火成岩,属深层侵入岩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红色砂岩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人文旅游资源
天
• 古代建筑
坛
宫殿建筑
礼制建筑
楼阁建筑
曲 阜 孔 庙
人文旅游资源 滕
王
• 古代建筑
阁
宫殿建筑
礼制建筑
楼阁建筑
黄 鹤 楼
人文旅游资源
• 古代工程
灵 渠
军事防御工程——长城
水利工程
古代路桥
坎 儿 井
人文旅游资源
华
• 古代工程
山 栈
军事防御工程——长城
道
水利工程
古代路桥
驿 道
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岩浆在地表以下凝结形成的火成岩,属深层侵入岩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红色砂岩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自然旅游资源
• 地貌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 丹霞地貌 岩溶地貌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 风成地貌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中国旅游区划62122ppt(共18张PPT)

划分。根据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旅游 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和旅游地区发展方向等方面,将一个 大的旅游区划分为若干相似性较大而差异性较小的地区即为旅❖ 1.有利于形成和强化各地的旅游活动特色,组合 任至1.务于东五 三北、中旅四国游级旅区的游旅包区游括划区黑可龙以江不、设增作吉计加如林此、对与严辽格宁旅开的三游发要省求。者相。 的关吸旅引游力产,品增,强统区一域开旅展游促产销业活的动竞和争组力织。客源, 旅 旅1.游游确区区定划 是各是 指个指 自旅人 然游们 环区对 境合客 与理观人的存 文范在 环❖和围的 境和地旅 特界游 征域线地 基,分域 本2以所 相.异及进 似区旅行 ,规内的 自游各律区 然旅区域 旅,游划 游划经有分 风济能。 光利中与够心人于。文反合旅映游理特旅开征游基发本资相、近源利的形地用理成和区的域保综区合护体域旅。地游理资背源景。 任任至了务务于解五 五 三 中、国中中四旅国国级游旅旅的区游游旅划区区游的划划区各可种以不不同❖设涉作方,及如案此进食严行、格3.的旅住要便求游、。于点行统与、一旅游安游、排地购区的、域系娱旅统等游建区设设域施,旅和有游旅利 活游于 动服全 ,务面 为系系 旅统统 游的组 者建织 提 熟悉主要旅游区域的旅游交通供运全输网方点位。 的服务。
四 旅游区划的原则
❖ 1.相对一致性原则 ❖ 2.地域完整性原则 ❖ 3.综合性原则 ❖ 4.主导因素原则 ❖ 5.旅游中心地原则
五 本书的旅游区划方案介绍
❖ 1.东北旅游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 2.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包括北京、天津、山西、河
北、山东、河南、陕西五省二市。 ❖ 3.藏高原旅游区 包括西藏、青海一省一区。 ❖ 4.华东旅游区 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
三 旅游区划的任务
四 旅游区划的原则
❖ 1.相对一致性原则 ❖ 2.地域完整性原则 ❖ 3.综合性原则 ❖ 4.主导因素原则 ❖ 5.旅游中心地原则
五 本书的旅游区划方案介绍
❖ 1.东北旅游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 2.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包括北京、天津、山西、河
北、山东、河南、陕西五省二市。 ❖ 3.藏高原旅游区 包括西藏、青海一省一区。 ❖ 4.华东旅游区 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
三 旅游区划的任务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区划优质课件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

中国旅游资源 地理区划
第1页
一、旅游资源区划概述
(一)旅游资源区划概念、目标和意义 1、旅游资源区划概念 按照不一样标准,对旅游资源与环境进 行划分 2、旅游资源区划目标 认清自己,找准定位,合理开发 3、旅游资源区划意义 四大优势
第2页
(二)旅游资源区划标准 1、相对一致性标准 2、地域完整性标准 3、综合性标准 4、主导原因标准 5、旅游中心地标准 6、旅游特色相同性标准
福建、广东、海南三省 云南、贵州、广西二省一区
内蒙古自治区全部 宁夏、甘肃、新疆一省二区
青海、西藏一省一区 香港、澳门和台湾省
第7页
冰雪林海 关东风情 东北文化旅游区
本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山海关以 东,故称关东。包含黑龙江、吉林、辽宁 三省全境。特殊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乡 土气息醇厚关东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汇城 市建筑等特色旅游资源,造就区域特色鲜 明、品位很高自然和人文景观。
(三)旅游资源地理区划命名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二、中国旅游资源地理分区
(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划分依据
区域自然景观相同性和差异性、区域 历史文化同一性和旅游要素关联性
划分基础
自然地理区划和中国文化区 划相结合
命名方法
自然景观、地域方位和旅游 文化
第6页
(二)各旅游资源地理区域概况
东北文化旅游区 京津冀文化旅游区
世界屋脊 雪域藏乡 青藏文化旅游区
包含青海、西藏一省一区。辽阔高原、 高山及连绵不停雪山和草地组成了其独特 高寒景观。同时,本区神秘、古老藏传佛 教文化和浓郁、独特藏族风情更使青藏高 原充满了神奇魅力。
第17页
两岸三地 海天归一 港澳台旅游区
本旅游区包含香港、澳门地域和台湾省, 地处我国南部南亚热带、热带地域,面对 辽阔海洋,背靠祖国大陆。港澳地域分别 位于我国珠江口东西两侧,台湾省地处我 国东南海面上,是我国最大岛屿。
第1页
一、旅游资源区划概述
(一)旅游资源区划概念、目标和意义 1、旅游资源区划概念 按照不一样标准,对旅游资源与环境进 行划分 2、旅游资源区划目标 认清自己,找准定位,合理开发 3、旅游资源区划意义 四大优势
第2页
(二)旅游资源区划标准 1、相对一致性标准 2、地域完整性标准 3、综合性标准 4、主导原因标准 5、旅游中心地标准 6、旅游特色相同性标准
福建、广东、海南三省 云南、贵州、广西二省一区
内蒙古自治区全部 宁夏、甘肃、新疆一省二区
青海、西藏一省一区 香港、澳门和台湾省
第7页
冰雪林海 关东风情 东北文化旅游区
本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山海关以 东,故称关东。包含黑龙江、吉林、辽宁 三省全境。特殊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乡 土气息醇厚关东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汇城 市建筑等特色旅游资源,造就区域特色鲜 明、品位很高自然和人文景观。
(三)旅游资源地理区划命名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二、中国旅游资源地理分区
(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划分依据
区域自然景观相同性和差异性、区域 历史文化同一性和旅游要素关联性
划分基础
自然地理区划和中国文化区 划相结合
命名方法
自然景观、地域方位和旅游 文化
第6页
(二)各旅游资源地理区域概况
东北文化旅游区 京津冀文化旅游区
世界屋脊 雪域藏乡 青藏文化旅游区
包含青海、西藏一省一区。辽阔高原、 高山及连绵不停雪山和草地组成了其独特 高寒景观。同时,本区神秘、古老藏传佛 教文化和浓郁、独特藏族风情更使青藏高 原充满了神奇魅力。
第17页
两岸三地 海天归一 港澳台旅游区
本旅游区包含香港、澳门地域和台湾省, 地处我国南部南亚热带、热带地域,面对 辽阔海洋,背靠祖国大陆。港澳地域分别 位于我国珠江口东西两侧,台湾省地处我 国东南海面上,是我国最大岛屿。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的探讨,从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 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麦克默里发表的
《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世界地 理学界公认为是第一篇关于旅游地理研究的论 文。 50年代,旅游地理学被纳入到经济地理学中。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旅游地理学研 究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向。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和方 法系统研究开始。
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地理学已形成其基本的理 论体系和方法构架。
197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 上,第一次把旅游地理列为大会的一个专业组, 这标志着旅游地理这门新学科得到了地理学家的 承认,从此,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被确立下来。
2.国内旅游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标准分类系统:包括8个主类、31个亚类 、155个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5 37) 水域风光类(6 15) 生物景观类(4 11) 天象与气象景观类(2 8) 遗址遗迹类(2 12)
建筑与设施类(7 49)
旅游商品类(1 7)
人文活动类(4 16)
CDB陆地动物栖息地
象与气候景观
DA光现象 DB天气与气候现象
DAA日月星辰观察地 DAB光环现象观察地 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 DBA云雾多发区 DBB避暑气候地 DBC避寒气候地 DBD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DBE物候景观
DBD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 DBA云雾多发区
观赏型旅游资源 运动型旅游资源 休(疗)养型旅游资源 娱乐型旅游资源 特殊型旅游资源(如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 旅游资源)等
(三)根据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 国家级旅游风景资源 省级旅游风景资源 市(县)级旅游风景资源
《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世界地 理学界公认为是第一篇关于旅游地理研究的论 文。 50年代,旅游地理学被纳入到经济地理学中。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旅游地理学研 究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向。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和方 法系统研究开始。
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地理学已形成其基本的理 论体系和方法构架。
197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 上,第一次把旅游地理列为大会的一个专业组, 这标志着旅游地理这门新学科得到了地理学家的 承认,从此,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被确立下来。
2.国内旅游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标准分类系统:包括8个主类、31个亚类 、155个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5 37) 水域风光类(6 15) 生物景观类(4 11) 天象与气象景观类(2 8) 遗址遗迹类(2 12)
建筑与设施类(7 49)
旅游商品类(1 7)
人文活动类(4 16)
CDB陆地动物栖息地
象与气候景观
DA光现象 DB天气与气候现象
DAA日月星辰观察地 DAB光环现象观察地 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 DBA云雾多发区 DBB避暑气候地 DBC避寒气候地 DBD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DBE物候景观
DBD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 DBA云雾多发区
观赏型旅游资源 运动型旅游资源 休(疗)养型旅游资源 娱乐型旅游资源 特殊型旅游资源(如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 旅游资源)等
(三)根据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 国家级旅游风景资源 省级旅游风景资源 市(县)级旅游风景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0
授课:XXX
9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 网络,如有帮助请下载!
❖ 1、旅游地域的完整性原则 ❖ 2、旅游特色的相似性原则 ❖ 3、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 5、旅游现状与远景发展一致的原则
2021/3/10
授课:XXX
8
三、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简介
❖ 1、皇城 首都 奥运游——中央区 (京津冀) ❖ 2、冰雪 森林 火山地貌游——东北区(黑吉辽) ❖ 3、古都 古迹 名山游——黄河中下游区(豫陕晋鲁) ❖ 4、峡谷 巨川 生态游——长江中下游区(川渝鄂湘) ❖ 5、园林 水乡 都市游——华东区(沪苏浙皖赣) ❖ 6、椰林 海岛 侨乡游——岭南区(闽粤琼) ❖ 7、石林 溶洞 民族游——西南区(滇黔桂) ❖ 8、蓝天 白云 草原游——塞北区(蒙) ❖ 9、沙漠 绿洲 丝路游——西北区(新甘宁) ❖ 10、草原 雪域 宗教游——青藏区(青藏) ❖ 11、中西文化游——港澳台区
第三章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第一节 中国旅游客流与交通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2021/3/10Fra bibliotek授课:XXX
1
一、旅游交通概述
❖ (一) 旅游交通内涵 ❖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
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 ❖ (二) 旅游交通的特性 ❖ 旅游交通是国民经济中整体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有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特征。旅游交通的主要特性: ❖ 1、公共性 ❖ 2、特殊性 ❖ 3、层次性
2021/3/10
授课:XXX
2
(三) 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正是由于现代旅游交通的发展,才有现代旅游 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 1、旅游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 ❖ 2、旅游交通是旅游收入和旅游创汇的重要来源 ❖ 3、旅游交通本身也是旅游活动的组成部分 ❖ 4、旅游交通促进旅游区、旅游点的形成与发展
1、铁路运输2、公路运输3、水路运输 4、航空运输5、民间运输与高架索道
2021/3/10
授课:XXX
5
四、中国交通运输的现状
❖ 1、航空交通
目前,中国有中国国际、东方、南方、北方、西 南和西北六家骨干航空公司和20多家多层次的航空 运输企业。
❖ 2、铁路交通
❖ 3、公路交通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速度发展很快,目前, 我国除西藏的墨脱县外,所有县市都有公路相连, 全国基本上形成了公路网络。
2021/3/10
授课:XXX
6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 一、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和意义 ❖ 区划是指对地区进行分类,是依据某种目的
及标准将地域进行分隔。 ❖ 旅游地理区划是人们因旅游的需求、规划、
研究等实际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将旅游 地进行区域分类与整合。
2021/3/10
授课:XXX
7
二、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
2021/3/10
授课:XXX
3
二、旅游交通的发展历史
❖ (一) 古代旅游交通 ❖ (二) 近代旅游交通 ❖ (三) 现代旅游交通 ❖ 1、旅游铁路运输 ❖ 2、旅游水路运输 ❖ 3、公路交通 ❖ 4、旅游航空运输
2021/3/10
授课:XXX
4
三、各种运输方式的旅游评价
❖ 各种运输方式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在具体动 作过程中应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形成交通网络。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往往利 用几种运输方式互相衔接,来完成旅游活动 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