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南美白对虾苗淡化标粗技术

南美白对虾苗淡化标粗技术

维普资讯
2002年
水 产 养虾 苗 袋 口将 虾 苗 慢 慢 地 随 水 倒 进 盒 子 里 ,这 时还 要 用 瓢 子轻 微 地 转 动盆 水 。片刻 ,将 盆 子 的 一 边 慢 慢 地 提 起 让 虾 苗 徐 徐 流 人 池 水 中 。虾 苗 下 池 完 毕 ,应及 时适 度加 大 增 氧 量 。
2002正
水 产 养 殖
维普资讯
第 1期
南 美 白对 虾 苗淡 化 标 粗 技 术
郭 泽 雄
{海南 省水 产 拄术推 广 站 , 海 口 590206)
尽 管 导 致 南 美 白对 虾 淡 化 养 殖 生 产 失 败 的 因 素 众 多 ,且 错 综 复 杂 ,但 是 追 踪分 析 其 源 .在 虾 苗 淡 化标 粗 (指 中间 培 育 )这 一 环 节 上 的 饲 养 管 理 和 操 作 不 当是 其 中 一 个 不 可低 估 的关键 因素 。鉴此 ,笔者 现将 南美 白对 虾苗 淡 化 标 粗 的 有 关 操 作 技 术 规 程 整 理 归 纳 后 向 广 大 业 内人 士 作 一 介 绍 ,以供 参 考 。 1 培 育 室
为方便 日常饲 养管 理和操作 起见 .虾苗 淡 化 标 粗 整 个 过 程 应 在 培 育 室 内进 行 (培 育 室 规 范 或 简 陋 均 可 ),标 粗 池 为 规 格 4米 ×3 米 ,深 1.2米 的 水 泥 池 。 2 进 苗 前 的 准 备 工 作 2.1 挑 选 虾 苗 、测 定 水 质 、病 毒 检 测 这 是 保 证 虾 苗 淡 化 标 粗 获 取 成 功 的 一 个 先 决 条 件 , 因 此 要 求 负 责 该 项 工 作 的 技 术 人 员 必 须 认真 细心 、一丝不 苟 。先从欲购 的虾苗池 中随 机取 出若 干尾 虾苗经 肉眼 、显 微镜仔 细检查 其 质 量 。质 量 上 乘 的 虾 苗 应 是 :苗 体不 畸 形 、 附 肢 完整 、体 表 光 滑 、规 格 整 齐 、头 胸 甲边 缘 不 卷 起 、双 眼 清 澈 对 称 、尾 扇 张 开 、肌 肉饱 满 、 游 动 活 泼 ,对 外 来 刺 激反 应 十 分 敏 捷 ,且 有 顶 水 游 动 (逆 水 性 )和 沾 壁 行 为 ,放 在 手 掌 上会 跳动等 。此外 还要 测记 池水的 比重 (通 常出苗 时 池水的 比重为 1.015左右 ,即盐度约 为 2O % pH值 、氨 氮等 。为 慎重起 见 ,还应对 即将 出池的虾苗 抽样进行 PCR病 毒检测 ,确定是 否 携 带 Taura病 毒 。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一、前言南美白对虾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产量高等优点,在市场上极受青睐。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尝试淡化养殖技术,以提高对虾的品质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二、什么是淡化养殖技术淡化养殖技术是指将海水中的盐分降至一定程度,使得对虾能够在这种较低的盐度下生长和繁殖。

这种技术可以使对虾的生长周期缩短、产量增加,同时还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南美白对虾适合淡化养殖吗南美白对虾是淡水对虾和咸水对虾杂交产生的一种新品种,对虾的耐盐性较强,能够适应盐度在5‰-35‰之间的水环境。

因此,南美白对虾是适合淡化养殖的,但是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四、淡化养殖前的准备工作1. 地点选择淡化养殖的地点大多在海岸附近,一般要选择浅海湾、河口、海滨等场地。

应该注意选择新鲜水源较多的地方,最好具备厌氧条件。

2. 水质调整淡化养殖需要用淡水和海水调和,以降低盐度,提高水质。

应该使用高质量的淡水,同时要对水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

建议使用反渗透水处理设施。

3. 设备的准备在进行淡化养殖前,还需要准备相应的设备,如水泵、过滤器、加热器、温度计等。

这些设备是保证水质、对虾健康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五、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的实际操作1. 淡化水的制备在淡化养殖中,应当根据对虾的生长周期对水进行定期更换。

为了减少盐度,应当使用反渗透水或RO水替代部分海水,淡化水应当保持在5‰-20‰之间。

同时,淡化水的温度应当控制在25℃-28℃之间。

2. 养殖场的环境控制南美白对虾在淡化水中的生活需要保持稳定的环境。

养殖者需要控制温度、氧气、光照等因素,使对虾能够生长得健康、强壮。

此外,也需要进行适量的水质调节,防止酸碱度的异常。

3. 饲料的选择和投喂南美白对虾需要合适的饲料来支持健康成长。

在淡化养殖中,应当选择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饲料。

北方池塘暖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

北方池塘暖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

六、产量与效益根据对无锡龙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39.04亩红螯螯虾与河蟹混养池生产情况统计,红螯螯虾、蟹亩均总产量291千克,亩均总产值49520元。

其中红螯螯虾亩均产量235千克,平均规格80克/尾,亩均产值37673元;河蟹亩均产量56千克,平均规格180克/只,亩均产值11847元。

经核算,该基地亩均成本为11918元,其中苗种3580元、饲料4050元、药肥793元、水草75元、人工1900元、租金1200元、水电320元。

全年平均亩效益为37602元。

七、小结与讨论红螯螯虾与河蟹混养模式在技术操作上可行,有河蟹养殖经验的农户均可尝试养殖。

红螯螯虾秋季上市,弥补了小龙虾消费周期的空档,再加上其观赏和食用双重价值,市场需求稳定。

红螯螯虾养殖效益很高,在该养殖技术模式下亩效益超过了3万元,具有较好的养殖前景。

红螯螯虾与河蟹混养达到高产、高效的关键在于提高放养成活率和回捕率。

整个养殖周期注意天气变化和水质情况,虾苗放养应在水温18℃以上选择晴好天气进行,采购的虾苗经过运输后必须连同包装袋放入池水“过温”,避免应激死亡。

成虾捕捞应在水温低于15℃前完成,防止冻害的发生。

使用地笼网进行捕捞应将网尾留口置于水面之上,使河蟹自行爬出,避免虾蟹相互伤害而影响回捕率。

在捕捞上市前1个月,每周采用便携式水质分析仪对虾蟹池和外河水源地的水质进行检测,检测氨氮、亚硝酸盐和磷酸盐,共检测3次,平均值如表1所示。

根据检测数据,氨氮、亚硝酸盐和磷酸盐3个水质指标,虾蟹池均明显优于外河水源地。

该生态养殖模式不影响水质环境,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表1水质检测数据对比毫克/升样本虾蟹池外河水源地氨氮0.0630.22亚硝酸盐0.020.138磷酸盐0.0560.816东港市自2015年大面积推广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高产技术以来,养殖产量和效益一直没有明显提高,养殖模式单一。

为了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和效益,2019年笔者在东港市红旗淡水鱼孵化养殖场实施了“暖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当年实现了“一棚多用”,20亩池塘暖棚培育出大规格虾苗2600万尾,年养两茬成虾,亩产白对虾1206千克,亩效益36740元。

南美白对虾虾苗标粗淡化与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虾苗标粗淡化与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虾苗标粗淡化与病害防治标粗淡化就是把0.3cm-0.5cm的虾苗从育苗池移到专门的一个水池中进行淡暂养10至10天左右,然后在此期间投喂专用饲料,使虾苗在这段时间成长到1cm以上,同时把池水盐度慢慢调淡,逐渐淡化,直到与养殖池塘的水质盐度接近,从而使虾苗在投养后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现将技术提供如下供大家参考:标粗淡化就是把体长0.3~0.5厘米的虾苗在温室、尼龙大棚、空闲的小池或养成池的一角进行淡化暂养10~20天,期间投喂专用的淡化标粗虾片饲料,使虾苗体长达1.0厘米以上;同时,根据进苗场的池水盐度调配好标粗暂养池的池水盐度,然后逐渐淡化,每天降低的盐度不超过1‰,直到池水的盐度与户外池塘水的盐度相近。

通过这种方法淡化,虾苗的成活率均可达90%以上,并且使养成成活率大大提高,实现养殖生产增产与增效的目的。

一、准备工作1、标粗池的准备标粗池一般为水泥池,便于管理和收苗。

单池有效水体为50~100立方米长方形,长宽比为2:1或3:1,池水深度为1.2米。

池壁设计高度比池内水面高出0.2米左右。

标粗池一般用砖石砌成,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用水泥浆抹面,转角应为圆弧形,池底有排水孔。

标粗池可以建在室内,也可以建在室外,各有优缺点。

在标粗池旁边应设有集苗池,集苗池长1.2米,宽1米左右,池底标高应比育苗池出苗管中心标高低0.4米。

集苗池应设有与出苗池贯通的排水管(沟)。

标粗池应设排水管和换水管,换水管管径为50~100毫米,排水管可兼作出苗管,管径不宜小于100毫米,与集苗池相通。

为避免出苗口池水压力太大,在距池底0.3~0.5米处设第二出苗管,并与集苗池相通,最好都设阀门控制。

换水管内接换水网箱(滤水器),外通排水沟。

充气设备可以用罗茨鼓风机或微型空气压缩机。

充气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水质,使虾苗不致沉底,形成立体培养效果,饲料呈悬浮状,提高其利用率。

充气系统主要由送风设备、输气管和散气石组成。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总结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总结

N ongye jishu农业技术蔡海瑞摘要:本文介绍了南美白对虾的淡化养殖技术,通过技术手段逐步降低养殖水体的盐度,使虾苗能适应低盐度环境,不再受限于海水养殖,为渔民提供新的养殖模式,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南美白对虾作为当前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具有广温、广盐、生长快速、抗病力强、耐高密度养殖、对饲料蛋白需要量低、肉质鲜美含肉量多、养殖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始产于南美太平洋水域,特别以厄瓜多尔近海地区最集中。

自1988年引入以来,逐渐发展为我国对虾养殖的重要品种,也是目前水产市场的俏销对虾品种。

近年来,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淡化技术越来越完善,淡化养殖发展越来越迅速,内陆淡水地区对其市场需求量也逐渐增大。

现将淡化养殖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池塘准备新建池塘是最佳的养殖环境,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较好,排灌方便,面积约2000~3333平方米,池深2~2.5米,水深1.5~2米,池塘进排水口位置设置相应的滤网。

池塘中需配备增氧设备,每667平方米配置1千瓦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机在中间呈一字形排放,机间隔为35米左右,池底呈U字形,便于增氧和排污,为对虾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放苗前要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先向池塘中注水浸泡,并用漂白粉15千克/667平方米或生石灰130千克/667平方米左右进行消毒,3天左右将水排干,从而使池塘中的各种病菌获得全面的消除。

消毒后进水并曝气7天左右,可结合使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水质培育,调节水色呈茶褐色或黄绿色,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调控有益藻类生长,保持水质状况良好。

2.虾苗淡化和放养2.1虾苗选择和淡化选择体格均匀、健壮,经过检测无病菌的虾苗,在淡化池盐度为13‰的人造海水中开始淡化,第一天只投喂不淡化,根据温度高低和摄食量投喂磨碎的桡足类饵料,随后每天加注适量淡水进行淡化,按照前快、中稳、后慢的原则,经10天左右淡化完成后方可下塘。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点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点

南美白对虾具有个大、产量高、肉质鲜嫩、体肥壳薄、出肉率不低于65%、生长速度快等优良特性。

不仅如此,这种虾还可在盐度为40‰以内的水中生存,且食性杂、耐高温、病死率较低,养殖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养殖方式。

尽管南美白对虾易于养殖,但市场依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可见其产出率并不高。

若要充分满足人们对南美白对虾的需求,养殖户有必要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

一、池塘建造一般来说,池塘需具备无污染、水源足、水质优、土质硬度较高、便于排灌等条件。

池塘的水深应超过1.2m,达到2m左右即为最佳,面积以30亩之内较为合理。

池塘必须设置进水口与排水口,且这两处应安装尼龙筛绢网,以避免虾流失或其他野生物种混入。

为了顺利排干池水,池底排水口与进水口的高度差应不低于20cm。

另外,池塘的四个角落和中间部位需分别配置水车式增氧机与叶轮式增氧机,其功率(kW)应与池塘的面积(亩)相对应,即两者之比为1:1。

以上工作落实到位以后,接下来需要清塘并培养微生物饵料。

1.清塘:无水池塘于冬季经过曝晒之后,开动推土机首先将塘底部淤泥翻出,然后使其得到修整,则进行精准投喂,初放养和上市前各1个月使用蛋白含量40%-42%的配合饲料,增加小杂鱼等动物性辅料的投喂,以促进第1、2次蜕壳成功率和后期育肥提早上市;中期及高温季节,配合饲料的蛋白含量可适当降低至32%-36%,补充玉米、南瓜丝等植物性饲料。

上午和傍晚各投喂1次,第一次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30%,第二次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70%,保证池塘中所有蟹吃足、吃匀、吃好,防止饲料投喂过剩而造成浪费和败坏水质。

(通联:224200,江苏省东台市渔业技术指导站)○贺振楠贾春晖最后均匀播撒化开的生石灰(用量为100kg/亩)对其进行消毒。

2.培养微生物饵料:清塘完毕,向塘内注水,使水位为50-60cm,然后以增强塘底的基础肥力为目的,按照150kg/亩的用量加入经过消毒的发酵鸡粪。

另外,为了降低水体中的亚硝酸盐与氨氮含量,放苗前五天应向塘中投入有机植物肥、利生素或氨氮降解剂。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emei),又称白脚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目,对虾科,对虾属。

生产于南美洲沿岸海域,在厄瓜多尔、巴拿马、哥伦比亚、秘鲁、智利、尼加拉瓜等国沿海都有分布。

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为南美洲主要养殖虾类。

南美白对虾在世界对虾养殖业中也占有重要位置,与中国对虾,班节对虾并列为当前世界上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三大经济虾类。

南美白对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由南美洲引入我国,先后在我国的江苏、广东、广西、浙山东的省沿海区域及北京等内陆养殖,显示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明显优势。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也在国内发展迅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一章国内外养殖概况 南美白对虾自然种群主要分布在南美洲沿岸,养殖地区主要位于南美洲各国沿海,其中厄瓜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业较为发达,养殖历史较长,其养殖规模为目前世界之首,产量最高是达年产20万吨左右。

其它国家对南美白对虾的引种养殖多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巴西较早,于1984年引进南美虾苗,同年开始进行南美白对虾的人工繁殖试验,最初三年,南美白对虾的自然交尾率仅为1.5%,每尾虾平均怀卵量只有4.5万粒,培育成仔虾的成活率仅有25%,至1992年,自然交尾率提高到7.5%,为平均怀卵量最高达12.5万粒。

培育成仔虾的成活率提高到40%,到1995年已可批最生产虾苗,每月可向巴西国内养殖者提供6.5×107尾南美白对虾苗,现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已有一定的规模。

台湾对南美白对虾引进也较早,最早于1985年由巴拿马引进虾苗,经3年培育,尾产卵量达粒以上,最高达120万粒,自然交尾成功率15.8%,精英移植成功率达25%。

但由于当时台湾地区草虾养殖业发达,南美白对虾未引起养殖者的重视,1987年草虾养殖受病害影响一蹶不振后,掀起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热潮。

我国于1988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从美洲引进南美白对虾,1992年8月人殖获得成功,1994年人工育苗和批量生产获得成功。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目前,由于海水养殖病毒性疾病的爆发以及沿海旅游业的开发,适宜海水养殖的区域越来越少,于是在我国的大江南北陆续开展南美白对虾的卤水养殖或淡化养殖,甚至我国内陆纯淡水地区也开始进行南美白对虾的淡化养殖。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确实有着海水养殖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从水源头上切断了海水中的病原体传染而导致的继发性陛病毒性疾病,从而大大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合适的盐度范围内,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较快等;但纵观整个养殖过程,南美白对虾在淡化养殖中也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破坏环境、盐度变化过大死亡率高、虾肉口感较差等。

为此,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水质1.淡化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内陆地区发展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将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因为内陆地区”淡养”过程中都要用海盐或海水调控盐度,长期发展形成规模化养殖将使成片内陆土地盐碱化、荒漠化。

目前,全国90%以上的城市淡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水产行业再在内陆地区大力推广养殖南美白对虾,将严重破坏淡水资源,造成生态灾难。

因此,必须严格禁止内陆盐度1‰以下的淡水地区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

养殖环境与水源尽可能优选二类海水以上的海岸进行养殖,养殖用水要经过严格的沙滤、沉淀、消毒,消毒要用强氧化剂,如臭氧、二氧化氮、双氧水等,避免用氯系消毒剂,其氯化副产物残留是三氯甲烷,为强致癌物质。

2.各种理化因子的控制水产养殖上常用DO、pH、氨态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盐度、水色、透明度等理化因子来表明水质的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这些指标和性状的变化直接影响南美白对虾的生长、产量、品质和效益。

养殖中,各种理化因子应控制在:DO≥5mg/L,氨态氮<0.5mg/L,pH在7.7~9.2之间,水体透明度30cm~60cm,水色以茶褐色、淡绿色、黄绿色为最好,硫化氢<0.1mg/L,亚硝酸盐<0.1mg/L。

水体中pH上升,说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导致水中DO上升,但过高会使有毒氨态增加。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虾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清塘:用高压水枪清洗虾塘,清除过多的淤泥;2、翻耕:阳光曝晒7天;3、消化塘底:进水20厘米,每亩可用红糖2公斤和光合细菌2公斤帮助消化塘底,用特制的铁链翻耕池底,白天每2小时拉链一次直到底泥由黑变褐,臭味减轻为止,三天后把水排掉;4、进水:用80目以上的过滤网2—3层进行过滤,网袋8—10米长,进水深度为米为佳;5、增氧:增氧机增氧2天白天停掉,晚上开6、杀灭敌害:全池泼洒敌百虫2ppm阳光最强时泼洒,效果最好,打氧30分钟,杀死甲壳类,如果上一季出现过红体病、桃拉病等病害,三天后再用敌百虫1ppm泼洒一次;7、培养基础饵料:⑴每天早上10点左右,在有太阳的时候,泼洒白云石粉15ppm连续使用直到水的透明度为50—60厘米;⑵全池泼洒红糖1ppm;⑶全池泼洒枯草芽孢杆菌1ppm;⑷如果基础饵料培养不起来,可按每亩1公斤海鱼精大福公司生产与1公斤米糠的量,将两者拌水混合后泼洒;8、水质要求:⑴透明度为50—60厘米;⑵ PH值为—早晨测量值为佳,测好盐度与PH值,通知育苗厂调好相同的数值;选苗技巧一、南美白对虾的选苗1、最好选用通过PCR检测的虾苗;2、选用卫生状况好的育苗场的虾苗;3、选用个体大、肝胰腺大的虾苗,并且肠胃要有料,粪便要长;4、快速降低盐度,在一定量的原虾苗半咸水中加入等量淡水,虾苗放入2小时后不死亡,则说明虾苗质量好虾苗成活率要求在80%以上;5、选择外观健壮活泼、大小均匀,体表干净,大须要直的虾苗;6、旋转式搅水,好的虾苗尾扇张开,逆水性强,随着水静虾苗从中间慢慢散开;水质管理1、PH:早上—,下午—,一天之内相差不能超过个单位;2、碱度:80—200ppm为佳,在此范围内有利于虾脱壳后新壳的硬化;3、硬度:主要以钙元素和镁元素为主,淡水中较为缺乏,海水中相对较丰富;白对虾要求为500ppm以上;淡水中其含量约为300ppm;4、氨氮:要求以下,当氨氮含量过高时,可选用以下措施:⑴观察喂料情况,减少浪费,避免氨氮的增加;⑵换水;⑶增氧:使池水溶解氧更充裕,来消耗氨氮;⑷泼洒红糖1公斤/亩.米;⑸全池泼洒沸石粉10公斤/亩.米;淡水效果好⑹全池泼洒白云石粉10公斤/亩.米;5、亚硝酸盐:要求以下,当亚硝酸盐过高时,可选用以下措施:⑴换水;⑵加食盐30公斤/亩.米淡水养殖;⑶加生石灰提高水体PH值注:视水体PH值情况6、硫化氢:要求以下,硫化氢含量过高时,可将底泥抽走捕虾后沸石粉覆盖塘底;7、溶解氧:要求大于5ppm,当溶解氧低时,可增加打开增氧机的时间来补充溶解氧;8、只要虾吃料好,无病害,水色无太大关系,但不能浑浊,透明度30—40厘米为佳;Super PS速宝光和素的作用及使用方法1、Super PS速宝光和素作用:⑴清除底泥中的硫化氢;⑵增加池水与池底的溶解氧;⑶分解池底的有机物;2、使用方法:⑴放苗前虾池的准备工作:将池底的淤泥清除后,应该用2L/亩—亩的Super PS泼洒整个虾池,以分解积在池底的有机物,让有益菌在虾塘中成为优势菌种;⑵处理水期间:①泼洒Super PS的时间最好在上午9:00—11:00;②Super PS发挥的作用在养殖后期最为有效,当虾池开始有淤泥,Super PS将硫化氢转化为无毒的硫酸盐矿物质:③用量:60天以内:每周用1次1 L/亩;75天以上:每周用1次2 L/亩;④使用方法:a、直接泼洒虾池b、可混拌于饲料投入虾池c、可与碳酸钙混合泼洒喂料管理1、注意水色:投料后两个星期内水变清,则应该增加投饵量或重新做水色,两周到一个月内水变清,则应该加海鱼精与米糠;2、观察饵料台:⑴一般的饵料台代表1平方米,实际操作中大于60╳60厘米即可,若再小则按比例减少投饵量;⑵如果虾池水面的投饵量为每平方米2克,则饵料台上放4克投饵时,投饵面积为水面面积的一半;⑶投饵后1—2个月,每2个小时检查一次饵料台,2—3个月为小时,3—4个月为1小时,以便于及时而准确的观察虾的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3、增氧措施:喂料量的增加,增氧措施也要相应的跟上去;如增加增氧机,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换水等;如增加增氧机困难,可换水,但要考虑水源水质状况;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问答1、虾苗放养前,处理塘低时用红塘,有何作用用量如何答:培养有意菌种,以消化底泥中的有机质,用量为2公斤/亩;2、虾苗放养前,对池水的PH值和透明度有何要求答:PH值为—,透明度为50—60厘米,且水深在1米以上;3、如果基础饵料培养不起来,应该如何解决答:按每亩1公斤鱼粉与1公斤米糠的量拌水混合均匀后全池泼洒;4、氨氮过高,应如何处理答:观察喂料情况,避免因过量投饵而引起的氨氮增加;换水;增氧;泼洒红塘1公斤/亩.米;泼洒沸石粉10公斤/亩.米;泼洒白云石粉10公斤/亩.米;5、亚硝酸盐过高,应如何处理答:换水;加食盐30公斤/亩.米;视水体情况,适当提高PH值;淡水养殖6、养殖过程中,需将水色调至黄绿色,该如何处理答:每亩加1公斤鱼粉与1公斤米糠,拌水混合均匀后泼洒;遍洒白云石粉;7、虾苗放养前,为杀灭池中的野杂鱼,该如何处理答:用茶籽饼15ppm,水泡一晚后泼洒;8、虾苗放养前,为杀灭池中的甲壳类,该如何处理答:用敌百虫2 ppm;9、天气变化,虾活力不好时,该如何预防虾病答:保证溶氧充足;每公斤饲料用土霉素3—5克,拌匀后投喂;10、池水水色过深,虾为何会死亡答:水质过肥,藻类过度繁殖,导致PH值升高,虾氨氮中①②毒死亡;11、对虾为什么会发生软壳病,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答:原因:①水中的碱度偏低;②溶解氧不足;处理:①多开增氧机,以保证溶解氧的充足;②投放白石粉碳酸钙10公斤/亩,连放3天,在凌晨投放;12、对虾为什么蜕不下壳,怎么防治答:原因:①溶解氧不足;②碱度偏低;③PH值偏高或偏低;④虾体质弱;处理:①多开增氧机,保证溶解氧充足;②投放白石粉碳酸钙10公斤/亩;③调整PH值为—;④喂料要够;13、在养殖过程的前期为什么要投放维生素C,具体如何操作答:因为在养殖前期,虾经常蜕壳,会缺乏维生素C,所以要投放维生素C;具体操作:前10天,每天喂一餐,以后每两天喂一餐,具体用量参照产品说明,搅拌在饲料里,晾干后再投喂;14、为什么有些虾养了120天还是长不大应怎样处理答:原因:①查看虾的头部额角是不是弯的,如果是弯的,说明虾带有病毒,长不大;②喂料过少;③氧气不足;处理:①水色要调好;②保证充足的溶解氧;③喂料要足;④补充钙质;15、在养殖过程中,怎样改善水质、底质答:①水体可用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并投放红塘1公斤/亩.米,以增加枯草芽孢杆菌的繁殖速度;②底质可用速宝正大集团生产的光合细菌来改善;最好使池水循环,池底就很干净,也可用沸石粉或白石粉盖住池底;16、怎样合理使用增氧机答:①要保证池水循环,小的池子也要配2台水车式增氧机;②每1000斤要配一台水车式增氧机750瓦;③虾较小时,增氧机可以少用,虾较大时,增氧机要多用;④如果天气比较热,太阳较强,白天增氧机可以停掉,晚上要一直开;17、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EM答:①放苗之前,水色还没有调起来时,可以用EM来调水色;②在养殖前期,如果水倒掉了还可以用EM,但是要保证充足的溶氧;③在养殖的后期,因为EM耗氧太大,所以不能使用;18、当PH过高时,应如何处理答:水较清时:①加糖1公斤/亩.米;②加EM,让EM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使水变酸,但要保证氧气充足;水较浓时:①白天抽走较浓地方的水,晚上进水;②如果没有好水换时,可以一天停掉1—2餐,让虾吃藻类;19、当虾池中有大量的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时,应如何处理答:①如果虾比较小时,虾可以吃掉浮游动物,可以不处理;②如果虾比较大时,虾不吃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会吃掉藻类,这时可以投放茶籽饼8PPM茶籽饼要泡一个晚上,渣不能用;20、在什么情况下,虾比较容易得桃病,应如何防治答:天气变化、PH值、溶氧不足、虾体衰弱等,虾容易发病;预防:①要保证溶氧、PH值等各项水质指标的稳定;②可投喂一些抗生素、维生素来预防;21、若上一季对虾得桃拉病TSV,则下一季放苗前如何处理答:①水泥地可用高锰酸钾100ppm全池泼洒,自然晾干一天后冲洗;②土池,可晒21天后再使用;③用敌百虫处理池中的浮游动物,将池边的草除掉,进水时用80-100目的网,防止杂鱼虾进入;22、水体的理化指标有哪些答:溶氧、PH值、水温、亚硝酸盐、硫化氢、盐度、氨氮;23、若虾池水体浑浊,该如何处理答:加白石粉碳酸钙10公斤/亩.米;24、黄头病YHV的症状答:肝脏膨胀,个别会爆掉,颜色偏淡,肠胃没料;25、白斑病WSSV的症状答:①活力下降,反应迟钝,不吃料,靠岸死;②头胸甲易剥开;③甲壳上有白点,严重者连成白斑;26、桃拉病TSV的症状答:①肌肉粉红,有的红;②不摄食,肠胃空;③游泳无力,反应迟钝,甲壳变软,幸存虾甲壳与肌肉之间有黑点;27、怎样预防细菌性疾病答:①红塘1公斤/亩;②抗生素3-5克/公斤;③生大蒜100克/公斤;28、饵料在水中保持多久不溶为佳答:小时;29、套养的要求答:①循环水,加开增养机,放苗前调水至水中无气泡,并调好理化指标;②密度不能太大5万/亩;③大虾的饵料要充足;④确保上一季没有病害;30、连云港正大公司南美白对虾料外观为黄褐色,有何优点答:料与底泥的颜色区别开,可以更准确的观测对虾的摄食情况;31、池为什么要清淤怎样清淤答:养虾池池底淤积大量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主要由对虾的排泄物、残饵、死虾、死亡的浮游生物组成;这些沉淀物较厚时,由于底层缺养气分解,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而影响水质,重要的是这些沉淀物中细菌、病害、及致病原生动物,从而影响对虾的健康成长;清淤方法:收虾后暴晒池底7-15天,视情况再将沉淀物清除,搬到离虾塘较远的地方;32、放养该如何除害答:杀杂鱼用茶粕8ppm;除甲壳类在放苗前一周使用敌百虫2ppm,海水池塘最好放2ppm来增加枯草芽孢杆菌数量,从而抑制有害菌数量;33、茶粕的作用答:杀死杂鱼;杀死部分浮游动物;可促使虾脱壳;使用方法:浓度8ppm,用淡水浸泡茶粕12小时以上,去渣取水全池泼洒;34、因地质原因造成的酸性池塘,养虾前该如何处理答:用石灰石粉掺拌于表层土中,ph值为5的每公顷用3吨;也可以用生石灰,用量减半;35 高温季节怎么控制水温答:将水位加高在原水位基础上;中午停开增氧机或减少增氧机开放台数;36 “土皮”怎样产生的,这样处理答:因为藻类的养殖为周期性的,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水体中营养物质也不断增加,致使藻类大量加速的繁殖;水体中部分缺氧,老化的藻类大量死亡浮于水面形成土皮;处理方法:将水色较浓部分用泵抽走;凌晨施碳酸钙使老化藻类沉淀;37对虾发病有哪些症状答:摄食量减少;虾活动异常;虾体色改变或病症出现;检测水质,理化因子不正常;38发现对虾浮头怎样抢救答:向水体中充入纯氧;加开增氧机;39黑鳃形成的原因,怎样预防答:鳃丝表面污物附生;腮丝组织坏死变黑;水质受到重金属污染引起黑鳃;预防:换水同时在饵料中加维生素C40对虾出现红腿病,产生原因及怎样预防答:原因:虾苗本身带有病毒;由桃拉病毒引起,由传染性皮下组织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引起;预防方法:把好苗种来源关;把好水源关;选用优质的配合饲料平时作好管理措施,遇到问题及时解决;41虾苗不整齐的原因答:亲虾产卵不同步,卵的孵化不同步;投饵不够;42虾苗存活率不高的原因答:带病毒的苗;个体叫小水温相差5℃以上;盐度相差5‰以上;淡化速度太快;43如何选苗答:快速降盐度:在一定量的原虾苗半咸水中加入等量淡水,虾苗在其中2小时不死亡成活率95以上44、快速估算存虾量答:①算出虾的重量;当尾重10克,、投饵量乘以 40即为全池虾重量;尾重7克,投饵量乘以35即为虾重;尾重5克, 投饵量乘以33 即为虾重;②了解成活率之后,倒推;45、阴雨持续较长时间,水色变清如何快速肥水答:①没有阳光 ,藻类不生长;②加碳酸钙沉淀死藻,促进活藻繁殖;46、虾池发光的原因答:虾池中存在大量双鞭毛藻或发光类弧菌,海水中比较严重,淡水很少发病;解决方法:①降虾池盐度到10‰以下;②如果是弧菌类引起,可用枯草芽孢杆菌,并投红塘2ppm;47、暴雨前后如何预防虾病答:①池周围放碳酸钙防止水变浊;②减少投饵;③开增氧机;48、放苗前,如何确定是否能放苗答:用无色透明瓶取池水,瓶底用手电筒照明,通过放大镜从侧面观察,如有藻类及浮游动物,而且底泥中有红虫淡水,则可以放苗;49、白虾养成后期,如何到掉,能否用EM菌答:不能用;虾本身耗氧很大,EM也耗氧,容易造成虾缺氧死亡;50、养殖过程中,因天热,怕水质变化及病害发生,停止投料是否可以答:不可全停;停止投料,虾会搅动底泥,使水体变浑,藻类死亡,水质坏,造成恶性循环;一天四餐中可停吃料最少的一餐;51、纯氧在虾养殖中的使用答:可在凌晨白虾浮头时,应急性的纯氧,减少损失;在增氧机前面通入纯氧,利用水的循环,使氧气在虾池撒布均匀;52、每年四、五月份为什么易发病答:四、五月份天气阴雨,造成养殖水体缺氧,虾衰弱易发病;53、十月份为什么易发病答:十月份天气变凉,并有冷空气;这段时间要加强喂料管理,且放养密度要减少,增氧机晚上一直开,以保证溶氧充足;54、地下水作水源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答:要注意水下的各项理化指标,特别是温度;因夏天虾池中水温可达30℃以上,而地下水温度只有21-23℃, 不能直接将地下水引入虾池,最好建蓄水池;55、贝壳粉在白虾养殖中有何作用答:贝壳粉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代替白石粉;56、白石粉在白虾养殖中的作用答:①保持PH值稳定;②维持水体碱度;③补充钙质,促进蜕壳;57、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的作用答:调节PH值;58、白云石粉的作用答:主要是做水色;59、沸石粉的作用答:①吸收水体的氨氮淡水效果好;②沉积杂质;60、白虾养殖过程中日常换水,加水原则答:①下午2:00-3:00排水20-25%,大多会引起虾应激反应,傍晚6:00以后加水;②排水时不要开增氧机,加水时开增氧机;61、虾苗暂养池水泥池ph值过高,该如何处理答:①换水,将表层水抽掉;②加开增氧机;③加碘制剂1ppm;62、对虾养殖期间是否要定期杀菌消毒答:不需要;如虾有寄生虫,可用①福尔马林15ppm;②碘制剂1ppm;63、检查虾的一般程序答:看虾的活力、透明度、肠胃是否有料、肌肉是否结实,须、尾、颚刺是否正常;64、哪种底质养虾较好答:泥沙底质养虾好,不易漏水,且易于肥水培养基础饵料;65、放养虾苗时注意事项答:①池水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均在虾活动的最适合范围内:如盐度温度、氨氮、亚硝酸盐、溶氧、碱度等;②将装有虾苗的塑料袋放入池中,等温度一致后放虾苗入池;66、如何确定虾苗的放养密度答:暂养的精养池密度为300-400尾/立方米,正常情况下土池的密度为100-120尾/立方米,最多不超过150尾/立方米;67、当收一次虾后,如果池里还有虾,是否需停喂几餐料答:①收虾后,可以停喂1-2餐;②收虾后如果水出现浑浊,可投放白石粉碳酸钙或沸石粉10公斤/亩;68、在收虾时经常会出现少量的死虾,是否属于正常现象,应如何预防答:①属于正常现象,但死虾不能太多;②收虾最好用火车网,虾不会受伤,在凌晨或傍晚收;③不要在虾池中央撒网;69、当抓虾上来观察时,有些虾肌肉会变白浊,是否属于正常现象答:①透明的虾最好,如果肌肉稍有白浊,是虾应激反应;②如虾缩在一起或抽筋,表明虾缺乏矿物质或微生素;。

南美白对虾苗淡化饲养技术初探


0 6 调 节好 池水 比重 ( . 1 . m, 】 0 5左 右 ) 并 按 3 mg L 计 上的 一 刻 度 即 1 1 一 ( 至 ) .0 4 ( 至 ) , ~5 / .0 5 降 1 1一 降
先 从 敬 购 种 苗 的 虾 菌 池 中 随 机 取 出 若 干 尾 虾 菌 经 度 、 格 大 小 、 质 等 情 况 来 灵 活 掌 握 . 个 饲 养 过 程 规 水 整 “ l号 料 为 主 , 卤 虫 幼 体 为 辅 ( 要 是 以 主 肉眼 、 显微 镜仔 细检查 其 质量 。质 量上乘 的虾 菌应是 : 以虾 片 、 海 马 ” 苗 体 没 畸 形 、 肢 完 整 、 表 光 滑 、 体 大 小 均 匀 、 胸 降低 生产 成本 ) 附 体 个 头 。虾 片 、海 马 ” “ 】号料 的投 喂量 分 别 为
为方 便 日常饲 养 管 理和 操作 起 见 , 虾苗 淡 化 饲 养 中 虾 苗 下 池 完 毕 , 及 时 增 氧 。 应
虾 菌下 池约 一小时后 就 可以投 喂饵 ( ) 。 饲 料
( ) 饲 : 践 证 明 卤 虫 幼 体 、 片 ( 状 ) 人 工 配 1投 实 虾 粉 、
携 带有 桃拉病 毒 。
先将其 置 于配 有 5 ~ 1 0 / 0 0 mg L浓度 的福 尔 马林 溶 液
( ) 饲 养 池 以 及 一 切 所 需 使 用 的 工 具 彻 底 洗 刷 、 中提泡 l 2将 0分 钟 , 后 再 用 淡 水 冲 洗数 次 方 能 进 行 孵 然
消毒 待用 。此外 , 认 真 检 查 供 电 、 水 、 气 ( 应 供 供 增氧 ) 化 三 大系统 的全部设 备 , 证 其 在 虾 苗淡 化 饲 养期 间 的 保
甲边缘 不卷 起 、 双眼清澈 对 称 、 尾扇张 开 、 肉饱 满 、 肌 游 每 l 0万 尾虾苗 每次 投喂 4 g 2 ~ 3 g 每天投 4 ~5 、5 0 , ~6 动 活泼 , 对外 来 刺激反 应 十分 敏 捷 , 有顶 水 游 动 ( 且 逆 次 。具 体 操作 : 把 称好 的虾 片 、 海 马” 先 “ 1号 料 置 于 0 0目的尼龙筛 绢袋 中 ( 料分 投也 可 ) 接 着 将 袋 两 , 水性 ) 和贴 壁行为 , 放在 手 掌上会 跳动 等 ,此外还要 测 6 ~8 记 池水 的 比重 ( 常 出苗时 池 水 的 比重 为 1 0 5左 右 子放在 饲料 桶 里加水 用 手 捏挤 , 饲料 全 部 溶 化 于 水 通 .1 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中国·海南 2006-02-25 11:29:00 字体:【大中小】一、南美白对虾的生理生态特征1.分类与形态南美白对虾在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开放型对虾亚属。

南美白对虾的外形及体色酷似中国对虾,最大体长可达23cm,南美白对虾正常体色白而透亮。

大触须青灰色,步足常白垩色。

全身不具斑纹。

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南美白对虾的外壳密布许多细小斑点,尤其在2~5cm之幼虾身上更为明显。

南美白对虾的外形是额角短、不超出第一触角柄的第二节;第一触角内外鞭大致等长,且较粗短;头胸甲部较其它虾种短,与腹节之比约1:3。

在虾类分类上,额角的齿式成为重要的分类依据。

南美白对虾额角上缘有8~9齿,下缘1~2齿,这与刀额新对虾的上缘有6~10齿而下缘并无齿痕有明显的不同。

2.种群分布及活动野生南美白对虾原产地位于北至墨西哥、南至智利的东太平洋沿岸海域,亦即介于北纬32°~南纬23°之间。

白昼多匍匐爬行,夜间活动频繁,自然情况下,幼体随海流浮游,仔虾常聚于河口附近,长至幼虾后逐渐移栖至近岸浅水区,体长9cm以后向深水域移动,栖息深度达30~70m,栖息海域的常年水温维持在20°C以上。

3.对海水盐度的适应南美白对虾对海水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

其生存盐度在0.5~60‰,最适应盐度范围为10~30‰。

4.对温度的需求南美白对虾对温度的耐受范围较宽,人工养殖时水温可在16~35℃(渐变幅度),但最适生长温度25~32℃,由实验数据显示,1g左右的南美白对虾幼虾在30℃时生长速度最快,而12~18g的大虾则在27℃时生长最快。

当池水温度长时间处于18℃以下或33℃以上时,则虾体处于紧迫状态,抗病力下降,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随时有致死的可能。

从商业角度讲,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最低温度应在23℃以上。

5.对水中溶解氧的要求水体中的溶解氧是维系水生生物性命的重要因子。

对虾主要依靠其鳃部进行呼吸运动。

南美白对虾不同体长的个体对低氧的耐受程度稍有差异,个体愈大,耐低氧能力愈差。

通常情况下,南美白对虾的缺氧窒息点大约在0.5~1.5ppm。

当对虾蜕壳时,对溶解氧的要求更高,否则不能顺利蜕壳,甚至死亡。

6.食性传统认为虾类为无所不吃的杂食性生物,而最近的研究证明对虾在自然界中是偏向肉食性的生物,以小型甲壳类生物为主食,如桡足类、介形类、糠虾类、涟虫类等,也摄取多毛类、双壳贝类及底栖硅藻等,在天然水域,南美白对虾为夜行性动物。

夜间活动频繁,白天则相对安静,有时甚至将身体腹部或全身潜藏在泥沙中,亦不主动搜寻进食。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南美白对虾白天仍会摄食投喂的饲料,但其摄食行为受饲料的近距离刺激影响颇大。

研究也发现,一日多餐的投喂方式在生长速度方面远比一日1~2餐的投喂方式要快得多。

在营养需求方面,南美白对虾对饲料中蛋白质量相对较低,在28~32%左右。

相对于斑节对虾蛋白质需求量为35~39%。

而日本对虾更高达43~52%,南美白对虾的饲料成本会节省很多。

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01)的研究表明,高蛋白质的食物对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及养殖产量非但没有帮助反而有负面效果。

因为对虾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限度,超出范围不仅会增加机体负担,没有吸收的部分随粪便排出,更容易污染池底。

二、养殖池塘的选择与建造养殖池塘可以利用现有养鱼池塘,也可以重新选点建池,一般要求水质充足,水质好,无污染,底质好土质为沙质或沙泥质,坚实、应尽量避免在酸性或潜在酸性土壤或烂泥地处建池,排灌方便。

虾池面积在5~10亩为宜,水深在1m以上,最好在1.5~1.8m,长方形或圆形均可,池底应平坦少淤泥,每口池塘有完整的注、排水系统。

另外,建池还应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的污水含有盐份,不宜直接排入农作物,排水口最好是没有农作物的地方。

交通方便,有电力供应,生活条件和社会治安等因素。

三、放苗前准备工作1.清塘毒塘:对于新建造的虾池,先进水浸泡冲洗1~2次,然后进行消毒;对老塘或鱼塘改造成的虾池则须干塘曝晒、清理淤泥和杂草特别是消除塘坝上的杂草,以防青虾、蛇、福寿螺等敌害,再进行消毒。

具体作法:在投苗前15~20天,进水20~30cm,每亩池塘用5~6公斤强氯精或二氧化氯兑水全池泼洒。

2天后排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全池撒施,酸性较大的池塘适当多施,施后进水浸泡2~3天。

然后排干再进水20~30cm,每亩用10~15公斤茶子并浸泡后连渣全池泼洒。

经过彻底消毒后便可进水肥塘。

2.培养饵料生物:经过彻底清塘后,用80目筛网过滤进水,进水50~60cm,施肥培育浮游生物。

施肥氮磷比为2~3:1,每次亩施尿素1.5~2公斤,两天后视池水的肥度、天气情况追施第二次(也有用碳酸氢铵25~30 公斤,加过磷酸钙10~15 公斤;或腐熟的禽畜粪肥100公斤以内),经7~10天,池水透明度在25~30cm,池水呈茶褐色或黄绿色或绿色,此时池塘内已有丰富的饵料生物,可以考虑投苗养殖。

3.池水盐度的处理:纯淡水的池塘,在放苗前1~2天每亩应用盐100~150公斤(使池水盐度在300ppm)或用海水6~8吨或用卤水3吨,使水的比重在1.003以下,这样会大幅度提高养殖成活率。

四、苗种的选择及放养1.苗种的选择,在选择虾苗时要严把质量关,应选择优质虾苗。

优质虾苗:体长在0.8cm以上,弹跳灵活,体表无脏物,无损伤,腹节长形且肌肉饱满,全池个体大小均匀,无畸形,逆水能力强,经检测无带病毒。

2.苗种淡化:由于南美白对虾是在比重为1.018~1.022之间的海水中孵化培育苗种的,如果直接把苗种移入淡水池塘养殖,是不会成功的。

必须进行苗种的淡化处理。

苗种淡化必须逐步进行,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淡化也会失败。

在淡化过程中每天降低比重3~4个单位(1.018~1.014~1 .010~1.006~1.004~1.003~1.002~1.001)直至池水盐度降到2‰~3‰培育水中稳定三天以上才可移入淡水养殖。

淡化过程最好在苗场进行。

3.虾苗的投放:放苗前必须试水,提前2~3天从苗场拿回淡化好的虾苗,用40目网箱放在池塘中观察,经过两天的试水,如果成活率在90%以上,说明池水比较合适;如果死亡率较高,则应待查明原因,调整好池水后再放苗。

放苗应选在晴天的上午或傍晚进行,切忌在中午太阳暴晒时放苗或在雨天放苗。

4.虾苗投放量:虾苗投放密度应视养殖方式、养殖条件而定。

在增氧设备、养殖条件好的精养池塘亩放苗量在3-5万尾,条件不太好的亩放苗量1.5万尾,精养池塘亩放苗量在1万尾左右。

五、饵料与投饵因为饵料是虾养殖的主要投入之一,所以饵料管理是成功养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饵料占精养成本的55~60%,大约占半精养成本40%。

养虾生产的目标是获取最大的利润,而不总是为获取最大的产量去饲喂。

1.饵料种类动物性饵料:杂鱼、低值贝类。

鲜活饵料的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但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及传播疾病。

加上储运不便及货源不稳定等特点,一般不提倡使用。

配合饲料,是根据对虾营养需求,利用多种原料合理配搭,制成的适合于对虾生长发展的饲料。

配合饲料的原料来源广泛,可利用多种原料,它的多种营养成份起着互补的作用,使营养更加全面,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

目前使用的配合饲料有:粤海牌、恒兴牌、海马牌等对虾饲料。

2.投饵量确定合理的投饵量,是养殖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投饵不足,不仅影响对虾生长,而且会导致对虾体质抵抗力下降,存活率降低。

投饵过量,不仅浪费饲料,增加成本,而且污染水质与底质,加速池底老化,导致对虾存活率下降和疾病蔓延。

一般体重在10g以前,投饵量占体重的8%~12%;体重10~15g,投饵量占体重的4%~8%;体重16g以上,投饵量占体重的3%~4%,每天分2~4次投喂。

投饵量应根据虾的摄食情况来确定,虾食多可多投,少食则少投,不食则不投。

而摄食情况如何应根据投饵后的检查,一般采取在虾池设置小缯网及下塘验料相结合,前期以3.5-3小时,中期以2.5-2小时,后期以1小时食完为好。

3.投饵方法确定了合理的投饵量,怎样才能发挥饵料的最佳效果呢?一般情况下,对虾在池塘中的分布是相对均匀的。

因此,投饵亦应相对均匀。

但是,随着对虾的生长及池底状况的变化,对虾的分布亦会相应变化。

例如池中心及排水口处污染严重,对虾数量相对较少,四周底质及水质相对较好,对虾分布亦相对较多。

大潮期前后对虾相对活跃,有沿边巡游的习性,池中分布相应减少。

投饵位置:养殖初期最好全池均匀投,然后逐渐回到池四周距堤坝2米左右清洁区处投饵,随着对虾的生长,日间逐渐向深水清洁区投饵,夜间在浅水清洁区投饵,同时投饵应力求均匀,以利于以对虾摄食。

投饵时间:前期日投喂二次(即早晚各一次),中后期日投喂4次(即6:00、11:00、18:00、23:00)。

饵料使用注意事项:①一个养虾池应避免同时渗杂二三个品牌饲料投饵;②水质不好,对虾缺氧浮头时少投或不投;③环境不良,水温过高(34℃以上)或过低(17℃以下)少投或不投;④对虾蜕壳时少投;⑤变质饲料绝对不能用;⑥每周可绝食1~2餐。

六、水质管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南美白对虾生长发育,对虾产量及经济效益。

科学调节和控制水质是南美白对虾养成中一个重要技术措施。

1.水质检测对虾养殖生产中常规的水质检测主要有PH值,溶解氧和透明度。

这些内容将标志着虾塘中浮游生物的健康现况及适于对虾生长的水质情况。

溶解氧和PH值应一天测两次,第一次在早上6~7点钟,第二次在下午3~4点钟。

测量应在饲喂区接近池底部进行,PH样品应在池边测试而不应带回实验室。

测试透明度应在下午3~4点钟进行,测试时选择透明度的区域应能代表整个池子情况,不能在由于风的作用或换水使得浮游生物多或少的地方进行。

2.水质控制指标PH7~8.5 日波动<0.5氨氮 0.6mg/1以下硫化氢 0.01mg/1以下透明度 30~40cm溶解氧 5~6mg/1 不低于4mg/13.添水与换水养殖前期应逐渐向池内加水,中、后期视水质情况适当换水,如有下列情况需要换水:--PH值日波动幅度>0.5或超过7~8.5范围--水过于透明(>80cm)或过于浑浊(<30cm)--水的颜色显著变暗。

--无机悬浮物的数量增加。

--池塘水面出现稳定的泡沫。

--池水氨氮、硫化氢等超标。

添水与换入水口都要装过滤网(用80目筛网为宜),以防鱼卵及福寿螺进入虾池。

4.水质改良剂的使用为了保持虾池水质的良好和稳定,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可以定期使用一些水质改良剂。

①石灰的使用:石灰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池水的缓冲能力,调节PH值和杀菌。

--当池水PH降至7.5以下或大雨过后使用熟石灰5~10公斤/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